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fe Controlled Storage of SVBR-100 Spent Nuclear Fuel in the Extended-Range Future
1
作者 Georgy Toshinsky Sergey Grigoriev +2 位作者 Alexander Dedul Oleg Komlev Ivan Tormyshev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Experience of operating reactor facilities (RF) with lead-bismuth coolant (LBC) has reveal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erform safe refueling in short terms if the whole core is replaced and a kit of the special refuelin... Experience of operating reactor facilities (RF) with lead-bismuth coolant (LBC) has reveal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erform safe refueling in short terms if the whole core is replaced and a kit of the special refueling equipment is used. However, comparing with RFs of nuclear submarines (NS), in which at the moment of performance of refueling the residual heat release is small, at RF SVBR-100 in a month after the reactor has been shut down, at the moment of performance of refueling the residual heat release is about 500 kW. Therefore, it is required to place the spent removable unit (SRU) with spent fuel subassemblies (SFSA) into the temporal storage tank (TST) filled with liquid LBC, in which the conditions for coolant natural circulation (NC) and heat removal via the tank vessel to the water cooling system are provided. After the residual heat release has been lowered to the level allowing transportation of the TST with SRU in the transporting-package container (TPC), it is proposed to consider a variant of TPCs transportation to the special site. On that site after the SRU has been reloaded into the long storage tank (LST) filled with quickly solidifying liquid lead, the TPCs can be stored during the necessary period. Thus, the controlled storage of LSTs is realized during several decades untill the time when SNF reprocessing and NFC closing are becoming economically expedient. On that storage, the four safety barriers are formed on the way of the release of radioactive products into the environment, namely: fuel matrix, fuel element cladding, solid lead and steel casing of the L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NT nuclear fuel Controlled STORAGE LEAD-BISMUTH COOLANT Safety Barriers RADIOACTIVE waste
下载PDF
Nuclear Power in the Fuel and Energy Complex of Ukraine
2
作者 V. Andriychuk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1年第12期1126-1133,共8页
Nuclear power is a powerful and effective energy branch in Ukraine. There are currently 4 active nuclear power stations (NPS) and 13 operational VVER energy units, producing a total power of 11880 MW, in the country... Nuclear power is a powerful and effective energy branch in Ukraine. There are currently 4 active nuclear power stations (NPS) and 13 operational VVER energy units, producing a total power of 11880 MW, in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of Nuclear-Power Energy, Ukraine is in seventh place for the largest supply of uranium on the planet. The use of nuclear power in Ukraine includes: extraction and processing uranium ore, production of UF6, production of zirconia rental and purveyances from a zirconia alloy, production of heat-radiating collections, storage of exhaust nuclear fuel and nuclear wastes. The realisation of uranium isotopic enrichment i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structure of organisation in nuclear fuel production in Ukraine. This country has a unique station, non-operative Chemobyl NPS, where different types of wastes are located. Two factories are currently being built there in order to process the liquid and solid radio-active wastes. In perspective, Ukrainian nuclear-power energy will be enriched with new nuclear-power units and security systems to ensure safe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power URANIUM ZIRCONIUM fuel wastes LONGEVITY nuclear fuel cycle chemobyl Ukraine
下载PDF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哲 高原 +3 位作者 王春晖 邱杰 何辉 矫彩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I0004,共20页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是用碳酸盐、氢氧化物等碱性物质的溶液作为介质进行乏燃料的溶解及铀、钚等元素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碱性条件下,乏燃料中的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次锕系元素并不溶解或者在溶解过程中转变为碳酸盐、氢氧化物沉淀。与...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是用碳酸盐、氢氧化物等碱性物质的溶液作为介质进行乏燃料的溶解及铀、钚等元素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碱性条件下,乏燃料中的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次锕系元素并不溶解或者在溶解过程中转变为碳酸盐、氢氧化物沉淀。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PUREX(plutonium uranium redox extraction)酸性流程相比,碱性流程具有腐蚀性更小、流程更简单等潜在的优点。鉴于碱性流程的优点及其在乏燃料后处理中的潜在应用,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已经围绕该流程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各国建议的碱性流程的技术路线;然后逐一介绍了与主要工艺环节相关的基础研究的进展,包括乏燃料的氧化溶解、核素分离、试剂的回收等;最后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后处理 碱性流程 乏燃料的溶解 锕系元素的分离
下载PDF
乏燃料干法和水法后处理设施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彪 林如山 +2 位作者 陈志华 张磊 唐洪彬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核燃料循环是影响核电经济评价的重要因素,是推进核能发展的关键问题。乏燃料后处理作为核燃料循环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成本会影响整体的核燃料循环成本。为对核燃料循环尤其是后段循环成本的分析提供更准确参考,本文调研了国外... 核燃料循环是影响核电经济评价的重要因素,是推进核能发展的关键问题。乏燃料后处理作为核燃料循环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成本会影响整体的核燃料循环成本。为对核燃料循环尤其是后段循环成本的分析提供更准确参考,本文调研了国外干法和水法后处理设施的经济性数据,并结合对快堆乏燃料后处理设施的经济性研究,进行了热堆和快堆乏燃料的干法和水法后处理成本的分析,给出了各设施的后处理成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循环 干法后处理 水法后处理 经济性 后处理成本
下载PDF
国外乏燃料干法后处理设施进展
5
作者 钟振亚 林如山 +5 位作者 陈志华 张金宇 陈永利 张磊 唐洪彬 叶国安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23,共18页
干法后处理技术具有介质耐辐照、临界风险低、工艺流程短、废物量小等特点,是核燃料后处理领域中适应性更高、处理对象更广的一种分离技术。干法后处理设施是实现干法后处理技术开发、验证和应用的关键场所。本文调研总结了国外干法后... 干法后处理技术具有介质耐辐照、临界风险低、工艺流程短、废物量小等特点,是核燃料后处理领域中适应性更高、处理对象更广的一种分离技术。干法后处理设施是实现干法后处理技术开发、验证和应用的关键场所。本文调研总结了国外干法后处理技术研发和示范设施进展,从设施建设背景、工艺基准流程、主要技术参数、设施布局设计和应用情况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结合我国干法后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和设想,提出了我国干法后处理设施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 干法后处理 高温化学 设施
下载PDF
混合式K边界/X荧光密度计测铀钚质量浓度的不确定度分析
6
作者 茆亚南 姬明 +5 位作者 范潇 王思佳 赵潇 邵婕文 柏磊 许小明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为检验混合式K边界技术测量混合溶液中铀钚质量浓度的精度,使用混合式K边界/X荧光密度计(hybrid K-edge/XRF densitometer,HKED)对不同混合溶液进行了铀、钚质量浓度测量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分析了测量过程... 为检验混合式K边界技术测量混合溶液中铀钚质量浓度的精度,使用混合式K边界/X荧光密度计(hybrid K-edge/XRF densitometer,HKED)对不同混合溶液进行了铀、钚质量浓度测量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偏差来源。通过对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的分析,验证了混合式K边界技术测量铀、钚质量浓度可达到核安全导则《核燃料后处理厂核材料衡算》中的测量精度,对标定范围内铀质量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28%,钚质量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基本小于0.94%,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生产中的衡算要求;总结了测量中的主要偏差来源和优化方向,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拓展混合式K边界技术在锕系元素测量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K边界密度计 乏燃料后处理 核材料衡算 无损检测 钚质量浓度测量
下载PDF
核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管理处置策略
7
作者 王镇 翁展 饶倩蓝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1期82-85,共4页
随着核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管理与处置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国外先进核燃料后处理废物管理处置策略,分析了中国当前存在的处置问题和不足,从低放废物近地表处置、中放废物中等... 随着核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管理与处置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国外先进核燃料后处理废物管理处置策略,分析了中国当前存在的处置问题和不足,从低放废物近地表处置、中放废物中等深度处置、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开展专业化法律和标准体系研究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管理处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后处理工艺 放射性废物管理 智能化
下载PDF
核燃料循环设施锆屑火灾研究
8
作者 刘运陶 赵善桂 《核安全》 2024年第5期76-81,共6页
锆是核燃料元件包壳的制造材料,核燃料循环设施涉及锆包壳磨削、剪切等工序,机械加工产生的锆屑极易燃烧。国内外核燃料循环设施中,锆屑着火事件时有发生,对设施造成严重危害。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消防安全是整个核安全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 锆是核燃料元件包壳的制造材料,核燃料循环设施涉及锆包壳磨削、剪切等工序,机械加工产生的锆屑极易燃烧。国内外核燃料循环设施中,锆屑着火事件时有发生,对设施造成严重危害。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消防安全是整个核安全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包含常规消防相关内容,还涉及核安全。本文描述锆的燃烧特性,分析了典型案例,研究了国外相关安全准则,提出科学预防与合理设置灭火设施的建议,为降低核燃料循环设施锆屑火灾危害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元件制造 后处理 锆屑 火灾
下载PDF
核燃料后处理无盐调价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9
作者 王镇 饶倩蓝 +1 位作者 李达 边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为解决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中氧化调价及亚硝酸根脱除的复杂性和低效率问题,以某料液的调节制备装置为研究对象,围绕提升处理效率和环境安全性展开研究。通过集成化设计和自动化控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的解决方案。采... 为解决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中氧化调价及亚硝酸根脱除的复杂性和低效率问题,以某料液的调节制备装置为研究对象,围绕提升处理效率和环境安全性展开研究。通过集成化设计和自动化控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的解决方案。采用的措施包括优化填料柱使用、改进保温夹套的保温方式以及尾气处理技术的优化,取得了显著提升处理效率、降低操作复杂度和增强环境安全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后处理 氧化调价 亚硝酸脱除 工艺优化 环境安全性
下载PDF
中美核燃料循环设施核事故应急状态分级对比与探讨
10
作者 崔浩 陈鹏 +1 位作者 李冰 杨端节 《辐射防护通讯》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介绍了美国核管会(NRC)及中国核燃料循环设施应急状态分级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比了中美核燃料循环设施应急状态分级的差异,并给出分析结果,建议对后处理设施开展完整的二级PSA研究,给出相关事故谱,为进行应急状态分级及应急行动水... 本文介绍了美国核管会(NRC)及中国核燃料循环设施应急状态分级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比了中美核燃料循环设施应急状态分级的差异,并给出分析结果,建议对后处理设施开展完整的二级PSA研究,给出相关事故谱,为进行应急状态分级及应急行动水平制定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循环设施 应急行动水平 应急状态分级 乏燃料后处理设施
下载PDF
Corrosion Behavior of a Titanium Alloy in Hot Nitric Acid Condensate 被引量:1
11
作者 Masayuki Takeuchi Yuichi Sano +3 位作者 Yasuo Nakajima Gunzo Uchiyama Yasuo Nojima Sachio Fujine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6期1090-1096,共7页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 titanium-5% tantalum alloy (Ti-STa) in hot nitric acid condensate was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aging behavior ofreprocessing equipments.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immersion tests, it wa...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 titanium-5% tantalum alloy (Ti-STa) in hot nitric acid condensate was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aging behavior ofreprocessing equipments.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immersion test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corrosion of Ti-STa in nitric acid condensate is acceler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The corrosion rate was nearly constant during the immersion test and the coupons suffered from uniform corrosion. In addition,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nitric acid concentration in the condensate increased on addition of metal salts to the heated nitric acid solution. The larger valence of metal ions was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ic acid condensate. Consequently, the metal salt in the heated nitric acid solution accelerates the corrosion of Ti-STa in the condensate. Therefore, the nitric acid condensate condi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for the corrosion environment of titanium and its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5% tantalum alloy corrosion spent 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nitric acid condensate metal salt effect Gibbsfree energy of hydration.
下载PDF
Thermal Stress in HFEF Hot Cell Windows Due to an In-Cell Metal Fire
12
作者 Charles W. Solbrig Stephen A. Warmann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第1期23-42,共20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s an accident during the pyrochemical extraction of Uranium and Plutonium from PWR spent fuel in an argon atmosphere hot cell. In the accident, the heavy metals (U and Pu) being extracted are acci... This work investigates an accident during the pyrochemical extraction of Uranium and Plutonium from PWR spent fuel in an argon atmosphere hot cell. In the accident, the heavy metals (U and Pu) being extracted are accidently exposed to air from a leaky instrument penetration which goes through the cell walls. The extracted pin size pieces of U and Pu metal readily burn when exposed to air. Technicians perform the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using manipulators through a 4 foot thick hot cell concrete wall which protects them from the radioactivity of the spent fuel. Four foot thick windows placed in the wall allow the technicians to visually control the manipulators. These windows would be exposed to the heat of the metal fire. This analysis determines if the thermal stress caused by the fire would crack the windows and if the heat would degrade the window seals allowing radioactivity to escape from the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phoric Metals thermal Stress nuclear fuel reprocessing Hot Cells Brittle Materials Yield Stress
下载PDF
乏燃料后处理厂核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13
作者 杨亚鹏 张建岗 +4 位作者 冯宗洋 贾林胜 梁博宁 王宁 徐潇潇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3-359,共7页
乏燃料后处理厂可能发生临界、放射性物质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营运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评价能力,配置针对上述事故的核应急评价系统。本文介绍了针对乏燃料后处理厂5种典型事故的三维可视化实时核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该... 乏燃料后处理厂可能发生临界、放射性物质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营运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评价能力,配置针对上述事故的核应急评价系统。本文介绍了针对乏燃料后处理厂5种典型事故的三维可视化实时核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基于工艺系统监测数据实现应急工况实时诊断,计算向厂房和环境释放的源项,基于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流程管理,针对工作人员和公众防护策略开展防护行动分析等功能,并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应急评价结果和响应流程的动态展示。本系统可用于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厂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提升其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后处理厂 核应急 应急评价 决策支持
下载PDF
深度学习引导的高通量分子筛选用于锶铯的选择性配位
14
作者 张智渊 董越 +7 位作者 邱雨晴 毕可鑫 胡孔球 戴一阳 周利 刘冲 吉旭 石伟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6-465,共10页
试图从配位化学性质差异的角度增进对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锶铯分离的认识。基于对晶体结构进行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架构,从8种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配位结构(约3.3×10^(4)个样本)中归纳和分析锶、铯的配位化学性质,尤其是配位键长... 试图从配位化学性质差异的角度增进对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锶铯分离的认识。基于对晶体结构进行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架构,从8种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配位结构(约3.3×10^(4)个样本)中归纳和分析锶、铯的配位化学性质,尤其是配位键长。通过引入贝叶斯优化工具,建立了高效的transformer模型,可以以很高的准确性预测配体与锶、铯离子分别的结合强度及其差异。作为概念验证,成功对配体分子结构(约9.1×10^(3)个)对锶、铯的潜在配位选择性进行排序,并为未来的配体设计确定了不同官能团对实现配位选择性的贡献度。本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手段,为乏燃料后处理过程及放射化学语境中元素的配位化学信息及分离技术开发积累基础知识,为后续实验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贝叶斯优化 乏燃料后处理 Sr/Cs分离
下载PDF
利用CFD模拟辅助设计泵轮式扁平混合澄清槽防漩涡结构研究
15
作者 李少杰 刘继连 景山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0-658,共9页
泵轮式扁平混合澄清槽是一种专门用于核燃料后处理,保证核临界安全的萃取设备。为防止液体飞溅和溢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研究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辅助设计泵轮式扁平混合澄清槽防漩涡结构。首先确定了能实现漩涡形状模拟的模型和... 泵轮式扁平混合澄清槽是一种专门用于核燃料后处理,保证核临界安全的萃取设备。为防止液体飞溅和溢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研究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辅助设计泵轮式扁平混合澄清槽防漩涡结构。首先确定了能实现漩涡形状模拟的模型和模拟方法;其次通过模拟无防漩涡、带孔平板防漩涡、带孔锥板防漩涡、带孔折页平板防漩涡4种不同结构的混合室内的流动和漩涡情况,分析了混合室内流场和压力分布情况,以及其内环流和混合机制;最后通过对比这4种不同结构混合室内纵截面上的气相存留分数分布情况,验证了带孔平板防漩涡结构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带孔平板防漩涡结构既简单又有效,在覆盖工业运行范围的转速区间内可满足工业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轮 混合澄清槽 CFD模拟 核燃料后处理 设计 防漩涡
下载PDF
基于常规模拟技术和PLC的核化工项目应急电源中心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凌佳 刘鑫伟 《仪器仪表用户》 2023年第3期60-65,78,共7页
针对核化工项目中应急电源中心的测量和控制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模拟仪表盘和PLC,由非安全级部分与安全级部分构成的控制系统。其中,非安全级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构成,在满足了就地测量和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与全厂DCS系统通信,实... 针对核化工项目中应急电源中心的测量和控制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模拟仪表盘和PLC,由非安全级部分与安全级部分构成的控制系统。其中,非安全级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构成,在满足了就地测量和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与全厂DCS系统通信,实现正常工况下厂房的远程统一监控管理要求。同时,在基于常规模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隔离器、继电器和模拟仪表盘柜进行组合,给出了安全级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化工 应急电源中心 控制系统 PLC 模拟仪表盘
下载PDF
我国乏燃料后处理经济性研究
17
作者 赵弥 彭海成 董博 《科技资讯》 2023年第12期252-256,共5页
随着我国核能产业快速发展,天然铀需求和所产生乏燃料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后处理产业的经济性必然会再次成为发展闭式核燃料循环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参考经合组织核能署相关研究,开展乏燃料后处理经济性分析,对“一次通过”和后... 随着我国核能产业快速发展,天然铀需求和所产生乏燃料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后处理产业的经济性必然会再次成为发展闭式核燃料循环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参考经合组织核能署相关研究,开展乏燃料后处理经济性分析,对“一次通过”和后处理两种核燃料循环方式的成本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现阶段后处理方案比“一次通过”更加经济,并且随着天然铀价格的持续上涨与后处理、MOX燃料制造技术成熟所带来的价格下降,其经济性将在未来愈发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循环 乏燃料 后处理 经济性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18
作者 于湉湉 芦逸洲 +3 位作者 刘江海 徐琰 武毓勇 刘昱褀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91-92,100,共3页
针对微波可实现选择性加热,体系快速升温,加热无滞后,体系温度即热即升,即停即冷等特性,本文列举了几种化工行业目前处理方案存在一定缺陷,且有望通过引入微波场解决问题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在传统民用化工领域,辐射屏蔽技术在一定... 针对微波可实现选择性加热,体系快速升温,加热无滞后,体系温度即热即升,即停即冷等特性,本文列举了几种化工行业目前处理方案存在一定缺陷,且有望通过引入微波场解决问题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在传统民用化工领域,辐射屏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功率微波场加热的应用,但在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辐射屏蔽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微波在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有着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乏燃料后处理 放射性废物
下载PDF
乏燃料后处理湿法工艺铀-钚混合共沉淀转化技术初步研究
19
作者 李柏良 饶倩蓝 +1 位作者 汪宗太 刘建权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5期20-22,共3页
通过调查研究所收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分别从COEX工艺与PUREX工艺流程的对比、锕系元素草酸沉淀技术和扩展改进后的草酸共沉淀技术研究、锕系元素共沉淀晶体构造与沉淀产物的分解方法、以及COEX流程最终氧化产物的特性对MOX燃... 通过调查研究所收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分别从COEX工艺与PUREX工艺流程的对比、锕系元素草酸沉淀技术和扩展改进后的草酸共沉淀技术研究、锕系元素共沉淀晶体构造与沉淀产物的分解方法、以及COEX流程最终氧化产物的特性对MOX燃料元件制作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乏燃料后处理湿法工艺中“铀-钚混合共沉淀转化技术(COEX)”的技术特点。通过对比PUREX工艺的流程,并结合MOX燃料的制作工艺,本文从不同角度总结概括了COEX流程的工艺优势。最后,依据这些年收集到的COEX工艺工业化经验反馈,本文列举了多项目前该技术显现的工程难题。最终本文的结论为:与理想的实验室规模研究相比,COEX工艺工业化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考虑到要实现更为先进的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具备稳妥可行的工程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目前COEX工艺仍不具备成熟的工业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后处理 PUREX COEX 锕系元素 草酸共沉淀转化
下载PDF
核用离心萃取器的研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段五华 景山 +2 位作者 陈靖 王建晨 周嘉贞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相对于混合澄清槽和脉冲萃取柱,离心萃取器有许多优点,在核工业中正日益受到重视,在未来后处理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核用离心萃取器的研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今后核用离心萃取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离心萃取器 研制 应用 核燃料后处理 高放废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