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与“人”:《吕氏春秋》的伦理与政治之维 |
王正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日常生活的本体论意义 |
杨国荣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7
|
|
3
|
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关于文学、艺术、传媒与元宇宙的对话 |
夏德元
严锋
邓建国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2 |
9
|
|
4
|
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 |
谭斌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7
|
|
5
|
教育的人性化追求——注重人生幸福 回归生活世界 |
刘东霞
巴登尼玛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6
|
|
6
|
心理学的人文取向——20世纪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主张 |
伍麟
郭增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7
|
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 |
李振纲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8
|
论马克思哲学在具体境域上的开新:实践人类学哲学 |
苗启明
杨学军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9
|
全纳教育——当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内涵和启示 |
丁勇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10
|
生活世界转向与现代哲学革命 |
杨魁森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1
|
在“人”与“世”之间——解读《庄子·人间世》 |
李振纲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2
|
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消解及其教育对策 |
刘济良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13
|
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
宋新芳
刘成新
|
《现代教育技术》
|
2005 |
4
|
|
14
|
20世纪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简评 |
伍麟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5
|
诗与士人的精神世界 试以王维的生命史和编年诗为例的社会学探索 |
王建民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6
|
回归生活世界与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 |
李积权
|
《现代城市研究》
|
2006 |
7
|
|
17
|
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
董云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12
|
|
18
|
当代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人文审视 |
谢玉亮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9
|
后期维特根斯坦批判形而上学之策略与路径 |
李国山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20
|
论沈从文生命诗学的内在构成 |
吴投文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