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mbolic Meaning of Sophy's Facial Complexion in The Son's Veto
1
作者 杨葳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期171-172,共2页
Thomas Hardy is a very important writer of critical realism in the Victorian Age.His famous short story,The Son’s Vetoshows his achievement in literature,just like his novels.In this story,Hardy describes and depicts... Thomas Hardy is a very important writer of critical realism in the Victorian Age.His famous short story,The Son’s Vetoshows his achievement in literature,just like his novels.In this story,Hardy describes and depict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ner world of the characters with the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tragedies.Moreover,he goes deep into the root of Sophy’s tragedy.In the story,Hardy discloses the hypocrisy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nd the institutional restraints,which result in Sophy’s tragedy.This story tells us that when humans escaped from the primary underdeveloped humanism,but they may be suffocated by the laws of civiliza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ophy’s facial complexion’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me of this story from three stages.This paper aims to enrich the studies of The Son’s Ve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Y the theme symbolic meaning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Symbolism in The loons
2
作者 郭德胜 《海外英语》 2011年第9X期295-296,共2页
Margaret Laurence,the famous Canadian woman writer,is regarded as "a founding mother of Canadian literature".The loons is one of her famous novel.The story is about Piquette Tonnerre,a half-bred girl who gro... Margaret Laurence,the famous Canadian woman writer,is regarded as "a founding mother of Canadian literature".The loons is one of her famous novel.The story is about Piquette Tonnerre,a half-bred girl who grows up under harsh circumstances in a white society that suppresses half-breds.They seek to fit into the main currents of culture but is marginalized by the white dominated society,which has always been highlighted by the author in many of her major works.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this novel is its symbolism,namely the parallel of the loons and Piquette.The article gives a ten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bolism between the loons and the heroine piquette from three aspects:the environment,temperament and desti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G CONDITION symbolISM PUN theme
下载PDF
An Analysis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Colors in The Great Gatsby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敏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9期205-207,共3页
The Great Gatsby is a piece of great work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alism and tragedy. The major feature of this work is that Fitzgerald skillfully uses plenty of symbolism. Symbol of the color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 The Great Gatsby is a piece of great work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alism and tragedy. The major feature of this work is that Fitzgerald skillfully uses plenty of symbolism. Symbol of the color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Colo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characters, promoting the plot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the theme.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colors: green, gold\yellow, white, blue, and 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bolISM COLOR DEEPENING the theme
下载PDF
叙事学视角下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现实主义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智华 周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6,113,共9页
近年来,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为观众呈现普通百姓日常生存状态,表现平凡家庭中的人们面对生活时的价值取向与认知态度,裹挟着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现实意蕴。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符号承担了丰富的叙事功能,作为叙事人物精神演化的载体;叙事... 近年来,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为观众呈现普通百姓日常生存状态,表现平凡家庭中的人们面对生活时的价值取向与认知态度,裹挟着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现实意蕴。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符号承担了丰富的叙事功能,作为叙事人物精神演化的载体;叙事主题隐喻了时代变迁下中国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叙事逻辑体现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现实发展联系;叙事空间通过想象与建构城市空间、家庭空间及个人心理空间,展示了现实社会各种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符号 叙事主题 叙事逻辑 叙事空间 现实主义
下载PDF
On Symbolism in A Farewell to Arms
5
作者 尚绮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65-74,28,共11页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一文中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高山与平原,白雪与阴雨特定的象征含义,并通过它们的象征对比,有力地表达了“战争毁灭了一切”的主题。
关键词 海明威 象征手法 主题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Symbols in Lord of the Flies
6
作者 王舒诚 张宏珊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1期199-200,共2页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and symbols in Lord of the Flies in detail. It first gives a conciseintroduction of William Golding an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novel. Then, in order...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and symbols in Lord of the Flies in detail. It first gives a conciseintroduction of William Golding an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novel. Then, in order to disclose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symbols used in this book, it classifies the symbolic characters and objects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good, evil and the neutralones. After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makes an attempt to further explore the theme behind these symb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D of the FLIES symbolS GOOD and EVIL theme
下载PDF
共享的记忆: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激荡的媒介仪式——《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梦雅 梁鑫泉 何苗 《浙江体育科学》 2023年第3期37-42,93,共7页
以符号聚合理论为基础,考察国际性体育运动开幕式在构建群众认同、传递民族观念方面的影响,仪式是符号的表现形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入,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仪式化的时空建构,向受众传递奥运主办国对“共同体”的殷殷期盼。采用符号学... 以符号聚合理论为基础,考察国际性体育运动开幕式在构建群众认同、传递民族观念方面的影响,仪式是符号的表现形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入,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仪式化的时空建构,向受众传递奥运主办国对“共同体”的殷殷期盼。采用符号学幻想主题分析方法,探讨网络社群在观看《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频时如何分享意见、共享符号,传递奥运美学。研究通过对文化象征、精神概念、科技呈现等仪式符号的复诵,以“浪漫、诗意兼具现代性的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铸造下的北京冬奥会”两个幻想类型相互编织,最终形成“一起向未来的新时代”修辞视野,使中华民族包容、和平、发展的形象在仪式中得以构建,并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表述中国希冀和平、共克时艰之心,邀请一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仪式 民族主义 对外传播 幻想主题分析 符号聚合
下载PDF
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叙事策略考察
8
作者 金益宁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韩国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以独特的叙事策略讲述了曹炳万、柳溪烈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美好爱情故事,重燃人们对爱情的信心,引发了对老人群体生活及老龄社会发展状态的深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应。通过分... 韩国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以独特的叙事策略讲述了曹炳万、柳溪烈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美好爱情故事,重燃人们对爱情的信心,引发了对老人群体生活及老龄社会发展状态的深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应。通过分析影片的爱情主题、鲜明的叙事特征、具有文化特色的符号运用,以及与内容相得益彰的视听语言等叙事策略,探讨其成功因素,以期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亲爱的 不要跨过那条江》 叙事主题 人物形象 符号 视听语言
下载PDF
“人类是多么美丽!”——《暴风雨》的主题思想与象征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忠祥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9,共7页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剧作中引人关注的名著,通常被莎评家誉为戏剧诗人的传奇剧的代表作。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并结合伦理学批评理论,论证此剧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暴风雨》通过普洛斯彼罗其人其事所展示的"主旋律",突出...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剧作中引人关注的名著,通常被莎评家誉为戏剧诗人的传奇剧的代表作。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并结合伦理学批评理论,论证此剧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暴风雨》通过普洛斯彼罗其人其事所展示的"主旋律",突出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期待:通过优化人性、提升道德的教育,祛除假丑恶,普及真善美,构建人人幸福的"理想之国"。剧中许多象征性的画面所显示的天地万象共存共荣,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理想,不仅有其历史认知价值,而且颇富超越时空的审美意义。细读精思《暴风雨》,追溯戏剧诗人文艺创作的"心路历程",鉴赏其寓意深刻的象征意义:这是人类走向全面和谐的"深绿色之路"。这种绿色是富有永恒生命力的"未来色",莎士比亚文艺创作的魅力因此而日新月异,青春长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主题思想 象征意义 生态美学 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主题与象征意象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谢群英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0-162,共3页
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蓝眼睛"(白人文化)作为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创作的主题,并且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 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蓝眼睛"(白人文化)作为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创作的主题,并且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重要线索,也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主题 象征意象
下载PDF
浅析《欲望号街车》的主题、主题成分及象征手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六兰 杨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欲望号街车》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旨在浅析《欲望号街车》的主题、主题成分及象征手法。田纳西·威廉斯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成功地运用各种象征手法展示了现代美国社会...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欲望号街车》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旨在浅析《欲望号街车》的主题、主题成分及象征手法。田纳西·威廉斯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成功地运用各种象征手法展示了现代美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南方和现代北方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剧中男女主人公隐秘、阴暗和狂暴、粗鲁的性格和心理,演绎了一幕现代社会堕落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号街车》主题 主题成分 象征手法
下载PDF
饮食文化空间的符号化生产:广州主题餐厅的案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曾国军 吴炎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91,191,共9页
现代餐饮业将饮食生产和消费与人文紧密结合,使得饮食文化和饮食活动,及其相应的饮食空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人文地理学强调商品、经济与文化的融合,由此,饮食文化的生产模式成为了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对饮食空间、文化生产... 现代餐饮业将饮食生产和消费与人文紧密结合,使得饮食文化和饮食活动,及其相应的饮食空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人文地理学强调商品、经济与文化的融合,由此,饮食文化的生产模式成为了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对饮食空间、文化生产以及其中符号化生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取具有独特文化体验的主题餐厅为案例,通过文化建构和饮食质量两个维度,对主题餐厅的文化生产进行分析,发现主题餐厅的饮食文化空间多数是为迎合市场而进行的符号化生产,没有完成深层次的文化重构,导致主题文化在主题餐厅的展演趋于商品化。与此同时,经营者难以在文化与饮食质量专业性上均达到高素质状态,在日常经营中需要在文化建构与市场绩效的两难中进行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文化空间 文化生产 符号化 主题餐厅
下载PDF
论凯特·肖班《一小时的变故》中的反讽和象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萍 向继霖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77-79,共3页
分析凯特·肖班短篇小说《一小时的变故》写作技巧和内容,揭示肖班在该小说中突出的反讽技巧及象征与主题的完美结合。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和体味这位美国19世纪现实主义女作家的超群文笔以及她悲喜剧手法下20世纪末的美国社会。
关键词 主题 反讽 象征
下载PDF
巴蜀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鼎红酒家空间设计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65-269,共5页
文章针对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巴蜀地域文化的特点分析并结合鼎红酒家室内装饰设计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餐饮空间中地域文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从餐饮空间布局、立面设计、家具陈设、装饰色彩、空间主题营造等方面详... 文章针对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巴蜀地域文化的特点分析并结合鼎红酒家室内装饰设计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餐饮空间中地域文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从餐饮空间布局、立面设计、家具陈设、装饰色彩、空间主题营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巴蜀地域文化人文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巴蜀文化元素符号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应用原则和设计表达,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诠释了地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化 餐饮空间 主题符号 空间元素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线上主题教育情感互动传播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罗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5-72,共8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以直播互动为基本特征的线上主题教育反映出网络思政的新变化、新特点。分析其线上情感传播过程,对提升网络思政实效有启发意义。以情感社会学经典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线上主题教育的互动仪式特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以直播互动为基本特征的线上主题教育反映出网络思政的新变化、新特点。分析其线上情感传播过程,对提升网络思政实效有启发意义。以情感社会学经典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线上主题教育的互动仪式特征,即虚拟共在、群体界限、主题焦点和情绪情感共享,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以情感能量为情境动力、以符号载体为互动媒介的线上主题教育情感互动传播过程,就提高线上主题教育育人实效提出策略建议:强化新时代主题教育的互联网思维,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共临场空间,增强线上活动主题聚焦能力,构建互为主体的互动仪式场景,凝聚情感连带基础上的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主题教育 情感 符号 互动仪式
下载PDF
明晰与含蓄之间的艺术——重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军 孟昕 《云梦学刊》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但对其主题意蕴的理解却一直存在分歧,要准确加以把握,一是要从文本本身的篇章结构出发,抓住三个"关节"即思情寓意的线索;二是要联系作者的生平与思想。由此可知,文本前半部分,荷塘月色之景...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但对其主题意蕴的理解却一直存在分歧,要准确加以把握,一是要从文本本身的篇章结构出发,抓住三个"关节"即思情寓意的线索;二是要联系作者的生平与思想。由此可知,文本前半部分,荷塘月色之景写的是"冷静"与"独处",它与朱自清北来清华后的生活暗合;后半部分江南菜莲盛事的描叙,写的是"热闹"与"群居",而这又恰是朱自清在江南时生活的隐喻,整个文本传达的则是作者追求的"刹那主义"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主题意蕴 象征 隐喻
下载PDF
玫瑰的无声诉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婉清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7-99,共3页
通过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主题,探讨这部小说的表现艺术。福克纳是以时空跳跃的叙事模式、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和丰富多彩的象征隐喻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的。
关键词 主题 叙事 象征
下载PDF
一曲强劲的黑人觉醒之歌——论《桑尼的布鲁斯曲》的深刻内涵 被引量:8
18
作者 谷启楠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7-70,共4页
詹姆斯·鲍德温是20世纪美国的重要黑人作家,他的著名短篇小说《桑尼的布鲁斯曲》论述了美国黑人的状况,表达了他对种族关系的见解。文章从人物形象塑造、音乐描写、比喻和象征、主题等四个方面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黑人青年的成长... 詹姆斯·鲍德温是20世纪美国的重要黑人作家,他的著名短篇小说《桑尼的布鲁斯曲》论述了美国黑人的状况,表达了他对种族关系的见解。文章从人物形象塑造、音乐描写、比喻和象征、主题等四个方面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黑人青年的成长和觉醒,艺术家的良知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 人物形象 音乐描写 比喻和象征 主题
下载PDF
《西游记》与神魔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文新 余来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考察《西游记》所确立的审美规范,必须兼顾它与佛教的人生哲学、中国志怪传统和中国笑话文学的关联,将《西游记》的象征性主旨、想像世界和戏谑性风格融为一体来加以理解。将三者结合起来,既可以避免一味从"现实意义"的角度... 考察《西游记》所确立的审美规范,必须兼顾它与佛教的人生哲学、中国志怪传统和中国笑话文学的关联,将《西游记》的象征性主旨、想像世界和戏谑性风格融为一体来加以理解。将三者结合起来,既可以避免一味从"现实意义"的角度阐释《西游记》,也不会因为注重象征性意蕴而过于拘泥、严肃,或者因为强调戏谑而忽视了小说的内涵和想像世界自身的逻辑,对具体人物和具体情节的解读也将更为中肯、恰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魔小说 《西游记》 象征性主旨 想像世界 戏谑性风格 审美规范
下载PDF
《班纳姐妹》的象征艺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雅莉 林国浒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8-50,共3页
《班纳姐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早期的一部中篇小说,描绘了纽约贫民区两姐妹的生活,情节看似简单易懂,但写作手法细腻精致,寓意深刻,内涵极为丰富。通过对故事人物的分析、时钟的暗示和万寿菊等象征意义的解读,展示了小说的... 《班纳姐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早期的一部中篇小说,描绘了纽约贫民区两姐妹的生活,情节看似简单易懂,但写作手法细腻精致,寓意深刻,内涵极为丰富。通过对故事人物的分析、时钟的暗示和万寿菊等象征意义的解读,展示了小说的多重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班纳姐妹》 象征 主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