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分歧及理论解决 被引量:7
1
作者 邓树强 熊元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05,共9页
王元骧的"审美超越论"重犯了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所犯的错误,在历史观、美学观、艺术观和思维方式上背离了唯物史观,陷入了唯心史观。过去没有从理论上彻底解决的文艺理论分歧仍在制约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198... 王元骧的"审美超越论"重犯了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所犯的错误,在历史观、美学观、艺术观和思维方式上背离了唯物史观,陷入了唯心史观。过去没有从理论上彻底解决的文艺理论分歧仍在制约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1986年至1988年,文艺理论家陈涌、作家姚雪垠与刘再复进行了一场文艺论战,这场文艺论战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陈涌、姚雪垠与刘再复在文艺理论上的分歧。陈涌、姚雪垠与刘再复的这种文艺理论分歧不是中国当代文论系统转换,而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在把握文艺的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的不同。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只有从理论上彻底地解决陈涌、姚雪垠和刘再复的这种文艺理论分歧,才能达到更高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艺理论 审美超越论 文学主体论 王元骧 刘再复
下载PDF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毛泽东文艺主体性理论的现代性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政文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0,共6页
文艺的主体性原则由近代启蒙运动创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主体性的释读显然具有积极的超越性和重大的重建性。如何使文学艺术家了解人民、熟悉人民,不单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毛泽东对此问... 文艺的主体性原则由近代启蒙运动创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主体性的释读显然具有积极的超越性和重大的重建性。如何使文学艺术家了解人民、熟悉人民,不单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毛泽东对此问题的见解超越了当时一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权威,对今天现代性视域中重建文学艺术家与现实生活关系,文学艺术家与人民大众关系的理解仍具有范式意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代表了东方马克思主义创建文艺主体性、重建现代性文化理解的强劲而富有个性的声音,而且也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无法突围自身传统和语境的超越。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语境中,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现代性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下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艺主体性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学科融通与文艺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文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6,20,共3页
从本质上而言,文艺学是一门横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知识门类的综合性学科。由此,在文艺学研究中,要培育一种敏锐的问题意识,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打破当前学界学科界限分明的弊端,具有一种多学科融通的宏阔... 从本质上而言,文艺学是一门横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知识门类的综合性学科。由此,在文艺学研究中,要培育一种敏锐的问题意识,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打破当前学界学科界限分明的弊端,具有一种多学科融通的宏阔视野,自觉地跳出学科本身,更多地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眼光来打量当下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文艺理论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学科融通 问题意识 学术创新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动态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志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144,共4页
意境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的整体,同时,意境又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作为过程,意境随每一个子系统(即意境再生状态)的生成而发展、丰富;每一个子系统的生成则是从创作到文本到接受的过程。意境子系统的生成过程,是原初状态、静... 意境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的整体,同时,意境又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作为过程,意境随每一个子系统(即意境再生状态)的生成而发展、丰富;每一个子系统的生成则是从创作到文本到接受的过程。意境子系统的生成过程,是原初状态、静态、再生状态三种状态的历时态集合;对于作品的意义系统而言,这又形成一个共同的意义空间,使各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有机的整体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古典诗歌 意境 原初状态 静态 再生状态
下载PDF
理论渊源与创作催发:日本因素对于“七月诗派”的影响
5
作者 罗振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163,共11页
“七月诗派”领袖胡风深受厨川白村的“精神的伤害”观、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和秋田雨雀的“主观战斗精神”说熏陶,将文艺与生活、精神与意志支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创作原则等观念,渗透于《七月》等刊物的编辑过程和自身诗学体系... “七月诗派”领袖胡风深受厨川白村的“精神的伤害”观、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和秋田雨雀的“主观战斗精神”说熏陶,将文艺与生活、精神与意志支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创作原则等观念,渗透于《七月》等刊物的编辑过程和自身诗学体系构建,影响了“七月诗派”激越、奔放、崇高风格的塑造;作为“他者”的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催发了“七月诗派”浓郁的民族情绪,使其创作指向“民族国家”形象与话语的建构;“七月诗派”的抒情获得了明确的目标与背景,审美格调随之愈加宏大悲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诗派 胡风 日本文艺理论 民族国家
下载PDF
高等师范院校文艺理论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6
作者 姜亭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185-187,共3页
文艺理论课程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文艺理论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教"与"学"之间的隔膜。教学内容的抽象繁难、课堂教学陷于功利、知识接受机械被动等因素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为... 文艺理论课程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文艺理论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教"与"学"之间的隔膜。教学内容的抽象繁难、课堂教学陷于功利、知识接受机械被动等因素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为突破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困境,应改变教学理念,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环节的规划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入手,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教学策略 主体性
下载PDF
文学主体如何把握生活客体——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深层问题研究
7
作者 温玉林 《阴山学刊》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董学文著《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和他一贯的研究一样,深层的问题是文学主体如何把握生活客体。这本书对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文学主体和文学客体的辩证关系、生活客体如何影响文本、生产力发展对艺术主体和艺术形式... 董学文著《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和他一贯的研究一样,深层的问题是文学主体如何把握生活客体。这本书对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文学主体和文学客体的辩证关系、生活客体如何影响文本、生产力发展对艺术主体和艺术形式的影响等角度,对艺术掌握世界的问题进行了深化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 生活客体 艺术掌握 《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
下载PDF
探索中的卓识与局限——冯雪峰三四十年代文艺批评理论概观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朝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冯雪峰是最有代表性的现象与线索,革命现实主义理论是其理论批评的核心内容,生活、真实、主观力等命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而言,冯雪峰的理论批评虽有对文艺特性的尊重,但却又呈现出“左”...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冯雪峰是最有代表性的现象与线索,革命现实主义理论是其理论批评的核心内容,生活、真实、主观力等命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而言,冯雪峰的理论批评虽有对文艺特性的尊重,但却又呈现出“左”的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雪峰 革命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 真实性 主观力
下载PDF
新时期“美学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知识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裴萱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1,共13页
中国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浪潮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知识体系,并且深化了“美的规律”“实践论”“主体性”“审美活动”等理论内涵,建构出崭新的人文知识框架。美学知识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重要话语,并推动文论取得... 中国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浪潮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知识体系,并且深化了“美的规律”“实践论”“主体性”“审美活动”等理论内涵,建构出崭新的人文知识框架。美学知识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重要话语,并推动文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主体性”理论以及“新理性精神”体现出中国文论特色。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完整的知识范畴、系统的逻辑框架以及丰富的理论内涵,并有机渗透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意识形态论等相关原理,重新审视了文学主体、文学客体、文学文本等方面的审美特质。主体性理论确立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文学“内部研究”视野。新理性精神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出发点,从感性与理性、个体与交往、审美与生存等维度探究文艺理论的知识属性与时代价值,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热”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主体性 实践 审美意识形态
下载PDF
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及其改革走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标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5,共9页
在分析江苏、山东、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现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需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等基础上,提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需要再学习再理解,要真正做到经济效益服从... 在分析江苏、山东、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现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需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等基础上,提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需要再学习再理解,要真正做到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价值,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国有文艺院团事业性质、企业运行思路比较符合中国实际,事业性质是对国有文艺院团的重新定位,企业运行可以全面激发国有文艺院团内生动力;目前情况下,允许两种体制并存,对尚未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条件不成熟不急于推行,国家直属院团可在这方面作出表率;不断完善转企改制文艺院团配套政策,在财政保障上与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国有文艺院团同等对待;完善对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年度考核,适当借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评估定级做法,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 文艺理论 文化体制改革 国有文艺院团
下载PDF
胡风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际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43-50,共8页
从世界范围来看 ,迄今为止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形成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三大分支。胡风无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在胡风文艺思想形成的过程中 ,由于苏联“... 从世界范围来看 ,迄今为止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形成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三大分支。胡风无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在胡风文艺思想形成的过程中 ,由于苏联“拉普”理论和中国左的思潮的影响 ,胡风并没有完全避免那个时代左翼理论家共有的不足。但是 ,由于他接受了鲁迅的言传身教 ,并大量地阅读了国外文学大师的作品 ,特别是由于他本人就是一个忠于艺术 ,有着丰富艺术实践经验和艺术感受力的诗人 ,使他更能将理论的触角伸向艺术创造的广阔天地 ,从而取得了别人无法取代的理论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 苏联
下载PDF
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庆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7,共8页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格局。主体性的建构首先是确立个性主体尤其是感性欲望的本体地位,在这一方面,王国维的贡献不可抹杀。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的过程,也就是古典主义、浪...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格局。主体性的建构首先是确立个性主体尤其是感性欲望的本体地位,在这一方面,王国维的贡献不可抹杀。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的过程,也就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中交替发展的过程,从而形成百年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应该着力将文艺理论建设成一门"间性"学科,具体包括文本间性、主体间性、学科间性和文化间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20世纪中国 主体性 间性研究
下载PDF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点析
13
作者 马春芳 《衡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0-52,共3页
胡风文艺思想,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理论发展的杰出成就之一。“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新颖独特的理论命题———重视作家创作的主体性,同时强调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也是他文学主体论思想的理论性... 胡风文艺思想,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理论发展的杰出成就之一。“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新颖独特的理论命题———重视作家创作的主体性,同时强调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也是他文学主体论思想的理论性表达和进一步深化,是其文艺理论走向成熟和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他的一些观点颇富新意,表现出时代性、深刻性和思辨性等明显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主观战斗精神 文学主体论
下载PDF
对文艺研究中“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元骧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86,共11页
“主客二分”是随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在当今我国不仅受到哲学界,同时也受到文艺理论界的质疑。本文一方面肯定了这种质疑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也指出这种批评由于没有看到它在现代,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 “主客二分”是随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在当今我国不仅受到哲学界,同时也受到文艺理论界的质疑。本文一方面肯定了这种质疑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也指出这种批评由于没有看到它在现代,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因而难免陷于片面。文章对这一理论在哲学分析、鉴别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与心理学层面统一的观点出发,联系文艺活动实际,作了较为细致、具体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主客二分” 思维模式 批判性 心理学 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客体理论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
15
作者 张福贵 李存娜(译)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3期52-68,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文学研究话语的建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国家/集体话语”、“社会/个人话语”到“世界/人类话语”,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共同推进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发展。在70年来的文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贯穿...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文学研究话语的建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国家/集体话语”、“社会/个人话语”到“世界/人类话语”,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共同推进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发展。在70年来的文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贯穿始终,并具有纲领性作用。通过与中国文学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中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根本影响。从“国家/集体话语”、“社会/个人话语”到“世界/人类话语”的建构,是一个整体的、历史的、逻辑的、动态的过程,也需要面向世界和未来,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发展,以期在世界学术话语的对话中,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人文学术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话语建构 中国文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国家/集体话语 社会/个人话语 世界/人类话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