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ying Effect of Rare Earths and Titanium on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1
作者 朱瑞富 吕宇鹏 +3 位作者 李士同 朝志强 王世清 张福成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6-50,共5页
By means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optical microscope, sweep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ransim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and microcomposition detection, the modifying effect of RE and Ti on austenitic mangane... By means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optical microscope, sweep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ransim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and microcomposition detection, the modifying effect of RE and Ti on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supercooling of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during solidifica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dendritic crystals can be grown facilely, melted, isolated and multiplied by adding RE(Ce) In the melt the alloying elements Ti and C can form TiC directly which acts as nucleus of cementite and causes both primary and eutectic cementite to be granulated and refined so that the cementite network in this steel can be elimin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tic Modifying effect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下载PDF
Mo添加对Ni_3Al-TiC润湿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强 张联盟 涂溶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06-1310,共5页
采用2AP-LEITZ高温显微镜对TiC-Ni3Al的润湿接触角进行了实验测定,着重探讨了Ni3Al对TiC的润湿特性以及Ni3Al中添加少量Mo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TiC与Ni3Al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5wt%Mo的添加使Ni3Al向TiC基板浸渗的深度增大,并与TiC... 采用2AP-LEITZ高温显微镜对TiC-Ni3Al的润湿接触角进行了实验测定,着重探讨了Ni3Al对TiC的润湿特性以及Ni3Al中添加少量Mo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TiC与Ni3Al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5wt%Mo的添加使Ni3Al向TiC基板浸渗的深度增大,并与TiC颗粒发生固溶反应置换出部分Ti,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含Mo的壳层.在这个壳层里,Ti、Mo进一步与Ni3Al固溶,这些反应降低了液-固表面张力,导致了润湿接触角的下降,从而改善了TiC-Ni3Al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tic MO 润湿特性 影响机制 添加剂 镍铝合金 碳化钛 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AlTiC中间合金组织遗传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春香 张金山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6-168,174,共4页
详细论述了采用不同铸造工艺制取的相同成分不同组织形貌的AlTiC中间合金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 ,不同组织形貌的AlTiC中间合金细化工业纯铝时具有明显不同的细化效果 ,TiAl3 呈块状分布的AlTi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最好 ,其次是TiAl3 呈梅花... 详细论述了采用不同铸造工艺制取的相同成分不同组织形貌的AlTiC中间合金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 ,不同组织形貌的AlTiC中间合金细化工业纯铝时具有明显不同的细化效果 ,TiAl3 呈块状分布的AlTi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最好 ,其次是TiAl3 呈梅花状和片状分布的AlTiC中间合金 .借助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对比 ,探讨了组织遗传对细化效果的影响 .分析表明 :3种AlTiC中间合金的相组成相同 ,均由α -Al基体、TiAl3 和TiC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组织遗传性 细化效果 晶粒细化 细化剂 铝钛碳中间合金 显微组织
下载PDF
TiN和TiC涂层对碳氢燃料裂解结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爽 唐石云 +4 位作者 胡生望 朱权 张其翼 王健礼 李象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0-1017,共8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304型不锈钢管道内壁分别沉积了TiN和TiC涂层,并采用SEM、EDS、金相显微镜和热冲击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涂层均匀致密,TiN涂层厚度为7.24μm,TiC涂层为11.52μm,且均具有良好的结...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304型不锈钢管道内壁分别沉积了TiN和TiC涂层,并采用SEM、EDS、金相显微镜和热冲击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涂层均匀致密,TiN涂层厚度为7.24μm,TiC涂层为11.52μm,且均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为评价涂层抑制结焦效果,选用某碳氢燃料A,采取程序升温法进行超临界裂解实验,当反应管前后压差超过1 MPa时停止实验,结果表明,304空白管由于严重结焦,在650℃只运行了180 s;而TiC和TiN涂层管分别在780℃运行了275和1560 s。通过压差、产气组成和积炭微观形貌的综合分析表明,TiN、TiC涂层均呈现出优良的抑焦效果,且TiN涂层抑焦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TiN和tic涂层 碳氢燃料 抑焦效果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TiC)/7715D钛基复合材料的超塑性
5
作者 李丽 吕维洁 +5 位作者 卢俊强 覃继宁 张荻 王敏敏 朱峰 计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36-2142,共7页
采用普通的熔炼方法,利用钛与B4C之间的化学反应制备7715D钛基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热加工后得到具有网篮组织的TiC和TiB混合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在900~1050℃、初始应变速率为10-2~3×10$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特种材料宁夏... 采用普通的熔炼方法,利用钛与B4C之间的化学反应制备7715D钛基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热加工后得到具有网篮组织的TiC和TiB混合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在900~1050℃、初始应变速率为10-2~3×10$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特种材料宁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石嘴山7530004s-1时采用材料试验仪测量该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均有提高。在1000℃、应变速率为3×10-4s-1时,所得复合材料的最大伸长率为625%,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二次硬化现象,该复合材料超塑变形性能良好。计算所得表观激活能为359~473kJ/mol;超塑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是网篮钛基复合材料获得较高伸长率的重要原因;合适的应变速率能促使网篮钛基复合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而合适的温度则能在促进超塑变形的同时限制晶粒长大;动态再结晶和晶粒的长大使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中出现二次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网篮组织 超塑性 二次硬化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o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C-based cermets 被引量:5
6
作者 WANG Xingqing,HE Xiaoxiang,and GUO Hailia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46-350,共5页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s properties of TiC-based cermets composed of TiC, WC, Ni, Co, Mo, and Cr3C2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microstructur...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s properties of TiC-based cermets composed of TiC, WC, Ni, Co, Mo, and Cr3C2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distribution of Mo and Ti in the TiC-based cermets were analyzed. It was indicated that a new phase with Ti, Mo, W, and C was formed on the rim of (Ti,W)C grains by means of an addition of Mo into the TiC-based cermets. The new phase with a surrounding structure was of great aid to improve the wettability of the liquid phase on the solid phase surface of TiC, decrease the porosity and refine the grains of the hard phase, which gave rise to the increase in strength and hardness. The properties of the TiC-based cermets c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by adding WC, Cr2C3, and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based cermets Mo effect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Modulus and Hardness Change of Silicon and Sapphire Substrates by TiC/VC Multilayer Coatings 被引量:1
7
作者 Andre Belger Marianne Reibold Peter Paufler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4期185-194,共10页
The nanohardness H of multilayer specimens TiC/VC@Si and TiC/VC@Sapphire prepared by Pulsed-Laser-Deposition is investigated to check the existence of a superlattice effect as known from TiN/VN multilayers. In the pre... The nanohardness H of multilayer specimens TiC/VC@Si and TiC/VC@Sapphire prepared by Pulsed-Laser-Deposition is investigated to check the existence of a superlattice effect as known from TiN/VN multilayers.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multilayer period thickness λ varies between 1.34 nm and 24.8 nm (total layer thickness t ≈ 200 nm). Unlike Young’s modulus E, H is enhanced, regardless of t, by covering Si as well as sapphire with a TiC/VC multilayer;the relativ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being larger for Si. The maximum value of H obtained is 38 GPa for TiC/VC@Sapphire. It is observed for a multilayer thickness of λ ≈ 10 nm. Hardness of TiC/VC@Sapphire obeys, after annealing, a Hall-Petch relation H = 35.25 + 6.945 λ–0.5 (H in GPa und λ≥ 10 nm). From orientation dependent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and X-ray reflection records, short-range order and layer geometry are derived. These analyses reveal a continuous approach of interatomic distances Ti-C and V-C for deceasing multilayer periods.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s that multilayers are nanostructured, i.e., not only TiC/VC phase boundaries but also subgrains represent obstacles against plastic deformation. Dislocations play a major role as sources of internal stress and vehicles of pl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VC@Si or Sapphire Multilayers Superlattice effect X-Ray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Electron Microscopy
下载PDF
动态CEUS-TIC定量分析技术在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鹏 唐一植 +2 位作者 申芹 靳丽嘉 左丹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立体定量放射治疗(SBRT)后疗效的评估。方法:选取病理确诊的17例原发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患者,均行SBRT,于治疗前3 d,治疗后3 d、3个月及6个月分别进行CEUS检查,并对感兴趣区域(ROI)进...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立体定量放射治疗(SBRT)后疗效的评估。方法:选取病理确诊的17例原发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患者,均行SBRT,于治疗前3 d,治疗后3 d、3个月及6个月分别进行CEUS检查,并对感兴趣区域(ROI)进行定量分析,得到CEUS-TIC,比较不同时间段TIC值的差异。结果:SBRT后3 d肿瘤最大径线与治疗前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肿瘤最大径线有所缩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35,P<0.05);治疗前3 d,治疗后3 d、3个月及6个月达峰时间(TTP)无统计学差异(F=1.604,P>0.05);治疗前3 d,治疗后3 d、3个月及6个月峰值强度(PI)及曲线下面积(AUC)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174,F=133.722;P<0.0167)。结论:CEUS-TIC曲线能够早期并准确地对肝癌SBRT后疗效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抽动障碍患儿共患ADHD的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分析
9
作者 刘芳 姚宝珍 +3 位作者 刘宏 王华倩 叶静萍 王高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患儿共患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调查收集363例T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人口学和家庭环境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患儿共患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调查收集363例T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人口学和家庭环境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OR=2.59)、TD病情中重度(OR=25.92)、合并行为问题(OR=3.72)是TD患儿共患ADHD的危险因素。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TD病情严重程度在TD诊断类型和合并行为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14.34%;TD合并行为问题在TD病情严重程度和共患ADHD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6.49%;TD合并行为问题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共患ADHD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24.14%。结论TD患儿共患ADHD与家庭环境、临床因素关系密切,在TD诊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疾病本身、共患病以及中介变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ADHD 中介效应 路径分析 儿童
下载PDF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建飞 武慧群 +2 位作者 李凌鑫 罗伟贤 任连军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均治疗两周。于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疼痛(VAS)评分、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指标(Treg细胞、Th17细胞、Treg/Th17细胞),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中医证候关节肿胀、冷痛、压痛、晨僵、屈伸不利评分分别为(0.72±0.18)分、(0.70±0.20)分、(0.81±0.22)分、(0.68±0.15)分、(0.77±0.1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3±0.24)分、(0.96±0.23)分、(1.14±0.26)分、(0.91±0.21)分、(1.09±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DAS28、VAS评分分别为(2.18±0.33)分、(2.46±0.22)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6±0.47)分、(2.89±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ESR、抗CCP抗体、RF、CRP、TNF-α水平分别为(16.23±2.29) mm/h、(172.30±30.14) IU/mL、(130.85±15.42) IU/mL、(10.20±1.68) mg/L、(18.95±4.38) pg/m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84±3.41) mm/h、(205.68±36.77) IU/mL、(157.62±24.10) IU/mL、(13.65±2.06) mg/L、(24.51±6.0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分别为(2.61±0.35)%、2.44±0.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17±0.28)%、1.68±0.32,Th17细胞百分比为(1.07±0.1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9±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活动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烧山火针刺法 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1
作者 马昂 张耀东 +3 位作者 谷裕 王梦琴 赵小桐 梅道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截至2023年8月在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发表的关于利培酮(观察组)与氟哌啶醇(对照组)治疗抽动障碍的随机对... 目的 系统评价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截至2023年8月在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发表的关于利培酮(观察组)与氟哌啶醇(对照组)治疗抽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名研究人员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研究,涉及1 59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及锥体外系反应、口干、嗜睡/镇静、静坐不能、便秘及体质量增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均可有效治疗抽动障碍,改善患儿抽动症状,但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氟哌啶醇 抽动障碍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抽动障碍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杜亚松 李华芳 +7 位作者 钟佑泉 焦富勇 于得澧 王惠梅 苏林雁 王民洁 马士薇 顾牛范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37例符合CCMD-3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及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临床诊断标准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采用可乐定透皮贴剂或安慰剂治疗4... 目的探讨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37例符合CCMD-3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及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临床诊断标准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采用可乐定透皮贴剂或安慰剂治疗4周,贴剂1片贴于背部肩胛骨下,每周左右交替。可乐定透皮贴剂与安慰剂比例为3∶1,所用贴剂剂量根据体重高低分别为1.0mg/w,1.5mg/w和2.0mg/w。如耶鲁大体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减分率<30%且CG I-I评分≥4视为无效,在3周末终止试验,并予以泰必利治疗。结果经过4周治疗,试验组YGTSS从治疗前(21.35±8.67)分下降至治疗末的(9.83±7.77)分;对照组从治疗前(22.56±8.79)分下降至(11.84±8.01)分。两组相比在治疗第4周末YGTSS总分修正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中19.08%(62/325)患者为临床痊愈,49.23%(160/325)患者为显著进步,11.38%(37/325)患者为进步,20.31%(66/325)为无效。治疗4周后对照组中11.71%(13/111)患者为临床痊愈,35.14%(39/111)患者为显著进步,35.14%(39/111)患者为进步,35.14%(39/111)为无效。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5985,P<0.01)。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68.31%,对照组为46.8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χ=16.0467,P<0.001)。两组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皮肤反应等方面均无明显异常。试验组中共10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对照组为7.21%),具体为贴剂处皮肤皮疹1.33%(对照组为5.45%)、谷丙转氨酶升高0.90%(对照组为0)等,和对照组相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乐定透皮贴剂用于治疗抽动障碍有效而安全,可乐定透皮贴剂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差异有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透皮贴剂 抽动障碍 疗效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云南白秧坪—华昌山矿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邵兆刚 孟宪刚 +1 位作者 冯向阳 朱大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6-253,共8页
云南白秧坪—华昌山成矿带位于兰坪—思茅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成矿带的北段,成矿以中生代海相过渡到陆相的碳酸盐岩建造、碎屑岩建造夹火山岩建造为基础,喜马拉雅期构造推覆及热液改造为主导作用。对矿带内矿田地质和控矿构造的调查表... 云南白秧坪—华昌山成矿带位于兰坪—思茅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成矿带的北段,成矿以中生代海相过渡到陆相的碳酸盐岩建造、碎屑岩建造夹火山岩建造为基础,喜马拉雅期构造推覆及热液改造为主导作用。对矿带内矿田地质和控矿构造的调查表明,本区的层控加热液改造型矿床与成矿构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秧坪-华昌山矿带 构造特征 控矿作用 地质
下载PDF
Tourette综合征难治性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凡 黄环环 +1 位作者 戚艳杰 郑毅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6期99-104,共6页
目的图雷特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类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有部分患者经过多种药物系统治疗,症状无改善,本研究探讨导致疾病难治性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 目的图雷特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类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有部分患者经过多种药物系统治疗,症状无改善,本研究探讨导致疾病难治性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rth Edition,DSM-IV)、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对患者进行诊断与评估。随访6个月,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难治性和非难治性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寻找导致疾病难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母孕期不良事件、出生时危险因素、既往重大疾病史、家族史、特殊饮食偏好、依从性、抽动首发部位、各类共患病、年龄、起病年龄、病程、运动抽动及发声抽动次数及频率、发声抽动强度与复杂性、干扰及缺损是TS难治性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不良事件、依从性、起病年龄、病程、发声强度、共患强迫障碍及情绪障碍是TS难治性的相关因素。结论TS难治性的相关因素包括母孕期不良事件(包括严重妊娠反应、吸烟、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疾病、长期精神刺激、物理损伤、堕胎未成、先兆流产等)、依从性差、起病年龄较早、病程较长、共患强迫障碍、情绪障碍、发声抽动强度评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TOURETTE综合征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计算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秀梅 高峰 +3 位作者 蔡文婷 刘平 缪伟 黄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9-672,共4页
以碳纳米管、炭黑为填料,硅橡胶为基体制备柔性压力敏感材料。将炭黑填充硅橡胶的压阻计算模型扩展应用于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配比下的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的渗流特性,并通过实验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碳纳米管、炭黑为填料,硅橡胶为基体制备柔性压力敏感材料。将炭黑填充硅橡胶的压阻计算模型扩展应用于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配比下的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的渗流特性,并通过实验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体系中,选择适合的碳纳米管和炭黑组分配比,可获得较低的渗流阈值,且压阻实验结果与计算曲线偏差较小;由于碳纳米管和炭黑的协同效应和通用有效介质理论适用的边界条件,使得在碳纳米管/炭黑以一定的配比混合下,并用的导电填料体积分数略偏离阈值附近时,实验结果与计算模型曲线可以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炭黑 导电复合材料 压阻计算模型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TP-650钛基复合材料拉伸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伟 宋卫东 +1 位作者 宁建国 毛小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1136,共6页
研究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TP-650室温拉伸状态下的应变率效应。通过与基体材料对比的准静态和动态拉伸力学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特征,分析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应变率对颗粒增强钛基复合... 研究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TP-650室温拉伸状态下的应变率效应。通过与基体材料对比的准静态和动态拉伸力学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特征,分析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应变率对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具有较复杂的影响。在准静态下,基体和复合材料都非常接近理想弹塑性材料,且由于TiC颗粒的加入,TP-650钛复合材料较基体表现出较好的增强效果;在高应变率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不优于基体材料的,且表现出较高的脆性;复合材料和基体材料在不同应变率条件下都不呈现单调的应变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钛基复合材料 TP-650钛基复合材料 应变率效应 拉伸断裂
下载PDF
特低渗透储层微缝特征及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5
17
作者 孙庆和 何玺 李长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7,共6页
通过对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描述研究入手,特别指出了除显裂缝之外的微裂缝系统,它对提高储层岩石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描述特低渗透储层的岩块及显裂缝系统及其特征,指出显裂缝系统大... 通过对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描述研究入手,特别指出了除显裂缝之外的微裂缝系统,它对提高储层岩石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描述特低渗透储层的岩块及显裂缝系统及其特征,指出显裂缝系统大致由四组裂缝组成,长度大于2cm,渗流能力很强,约为岩块系统的1100倍;岩块系统包括基质和微缝部分,微缝一般长度小于2cm,规模小,包括岩块之内。微缝和岩块基质的储渗条件差别很大,微裂缝的渗流能力是基质渗流能力的83倍。其次描述了特低渗透储层做裂缝发育特征,指出微缝呈条带性分布,并且微缝间呈平行或雁式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条带性随着岩性的变化而变化。微缝又可划分为有效缝和无效缝,有效缝对渗流起作用,无效缝充填方解石,对渗流不起作用。第三论述了特低渗透储层做裂缝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指出在线状注水排距210m条件下,微缝发育区适合于线状注水,注水后压力比较低,油井产量相对较高。总之,本研究对特低渗透储层评价研究及经济有效投入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储层结构 注水开发 油田注水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小芸 彭云中 +5 位作者 黄先萍 谢晓平 邹慧祥 蒋丽 辜艳 邓全敏 《西部医学》 2007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索脑电(EEG)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EEG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副反应及反复性。结果在疗效、疗程、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索脑电(EEG)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EEG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副反应及反复性。结果在疗效、疗程、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优于药物治疗,既无创伤,又无副作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 疗效
下载PDF
STI571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力 周淑芸 +6 位作者 杜庆锋 郑维扬 张嵩 宋兰林 徐兵 刘启发 孟凡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r-abl融合基因翻译的蛋白产物P210bcr-abl的酪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kinase,PTK)活性异常增高被认为是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meia,CML)发病的根本原因。STI571能高效特异性抑制P210bcr-abl的PTK活性,... 背景与目的:bcr-abl融合基因翻译的蛋白产物P210bcr-abl的酪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kinase,PTK)活性异常增高被认为是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meia,CML)发病的根本原因。STI571能高效特异性抑制P210bcr-abl的PTK活性,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对急变期患者的治疗效果维持时间短。本研究观察和比较了STI571治疗慢性期与加速/急变期CM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并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对急变期患者STI571耐药机制进行初步的分析。方法:选择接受STI571治疗的CML患者22例,其中慢性期6例,加速/急变期16例。按照血液学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标准,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骨髓细胞G显带技术分析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对患者STI571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情况进行分析,并对3个月内出现耐药复发的患者进行核型演化分析。同时密切观察各系统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结果:6例(100%)慢性期CML患者获血液学完全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4例(25%)加速/急变期CML患者获血液学完全缓解,8例(50%)获不同程度的细胞遗传学反应。获血液学完全缓解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的百分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例急变期CML患者出现耐药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571 治疗 慢性髓系白血病 临床疗效 毒副作用 酪氨酸激酶 PTK
下载PDF
银杏达莫联合路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莫晓能 李建国 +1 位作者 毛晓群 李祖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843-1844,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路路通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银...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路路通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4.55%,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8%,与对照组的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达莫 路路通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