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Therm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 and Dispersion of Air Pollutant in Coastal Area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1
作者 蒋维楣 于洪彬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In this paper, a scheme on a mesoscale dispersion modeling system was set up. The modeling system was used tostudy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of TIBL and dispersion features under shoreline tlimigation situation. The mo... In this paper, a scheme on a mesoscale dispersion modeling system was set up. The modeling system was used tostudy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of TIBL and dispersion features under shoreline tlimigation situation. The modelingsystem has successful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meteorological input of stochastic dispersion models and exploited anew approach to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kind of dispersion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Dispersion therm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海岸TIBL的数值模拟──E─ε闭合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卫国 蒋维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利用二维的非线性PBL方程组,采用工程上常用的E-ε闭合方法模拟了海岸地区热力内边界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背景个均风、温场以及湍流场的特征。
关键词 热力内边界层 E-ε闭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Therm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 and its effects on air pollutants during summer in a coastal city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Jie Wei Guiqian Tang +6 位作者 Xiaowan Zhu Lili Wang Zirui Liu Mengtian Cheng Christoph Münkel Xin Li Yuesi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37-44,共8页
The therm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TIBL) is associated with coastal pollution dispersion,which can result 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ir pollutants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n this study, boundary layer height... The therm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TIBL) is associated with coastal pollution dispersion,which can result 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ir pollutants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n this study, boundary layer height data which were obtained using a ceilometer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TIBL on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Qinhuangdao, a coastal city in North China.A TIBL formed on 33% of summer days. When a TIBL formed, the sunshine duration was 2.4 hr longer, the wind speed was higher, the wind direction reflected a typical sea breeze, and the boundary layer height was lower from 9:00 LT to 20:00 LT compared to days without a TIBL. If no TIBL forme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and PM10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oundary layer height. However, when a TIBL was observe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and PM10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oundary layer height. Because the air from the sea is clean, PM2.5 and PM10 concentrations reached minimums in the daytime at 16:00 LT. After16:00 LT, the PM2.5 and PM10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rapidly on days when a TIBL formed,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IBL leads to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the evening. Therefore,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s were larger when a TIBL formed compared to when no TIBL was present during the nigh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suitable for outdoor activities in the daytime on days with a TIBL in coastal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 CEILOMETER Air pollutants Sea breeze
原文传递
海陆风环流及其湍流特征模拟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卫国 蒋维楣 陈家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采用工程上实用的E-ε闭合方案的边界层模式。作为应用,模拟研究了海陆风环流、陆上和海上热力内边界层以及湍流特征。结果表明,海风环流中的湍流能量大于陆风环流中的。离岸不同距离处不仅湍流能量不同,而且影响其... 本文建立了一个采用工程上实用的E-ε闭合方案的边界层模式。作为应用,模拟研究了海陆风环流、陆上和海上热力内边界层以及湍流特征。结果表明,海风环流中的湍流能量大于陆风环流中的。离岸不同距离处不仅湍流能量不同,而且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子也不同,岸边TIBL内由风切变支配,混合层内由浮力作用支配。陆上TIBL廓线不是光滑变化,其下风向伸展范围比夜间海上TIBL的大得多。地-气交换量与海风厚度和大小有关。文中还对几种晨间不同条件下的海陆风环流特征作了试验,结果与一般特性的观测事实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陆风 环流 湍流特征 模拟试验
下载PDF
龙口的海风及其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薛德强 郑全岺 +2 位作者 钱喜镇 孟昭翰 赵绪孔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运用龙口气象站近5年自记风资料及实测探空资料,分析了龙口海风的生消规律、海风强度、空间结构及海风生成后对温、湿度的影响。同时为分析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地计算热内边界层的方法。
关键词 海风 热内边界层 生成 消失
下载PDF
海岸线熏烟扩散模式 被引量:6
6
作者 俎铁林 魏生生 林学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7-313,共7页
该文导出一个无需作常涡扩散系数或“面源”假设的海岸线熏烟扩散模式.根据二维理论和观测资料对热力内边界层(TIBL)高度公式进行了简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在海岸线附近,应尽可能将高污染源设置在远离海岸或靠近海岸线处,... 该文导出一个无需作常涡扩散系数或“面源”假设的海岸线熏烟扩散模式.根据二维理论和观测资料对热力内边界层(TIBL)高度公式进行了简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在海岸线附近,应尽可能将高污染源设置在远离海岸或靠近海岸线处,避免设置在有效源高度与当地TIBL高度相等的地点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热力内边界层 熏烟扩散模式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内燃机缸内近壁气流速度及温度分布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2 位作者 李万众 于吉超 李丹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为解决内燃机缸内近壁处的气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研究了内燃机缸内近壁处的气流温度和速度分布特性.以二维可压缩平面边界层流动方程为基础,根据准稳态能量定律的假设,以F因子作为修正系数,建立了曲面边界层的二维模型,并计算了温度和速... 为解决内燃机缸内近壁处的气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研究了内燃机缸内近壁处的气流温度和速度分布特性.以二维可压缩平面边界层流动方程为基础,根据准稳态能量定律的假设,以F因子作为修正系数,建立了曲面边界层的二维模型,并计算了温度和速度边界层在曲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的厚度数量级均为10-3m;壁面温度高处热边界层厚,反之较薄;气流速度梯度较大处速度边界层薄,反之较厚.计算结果得到了激光实验测量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边界层 速度边界层 内燃机 气流
下载PDF
海岸地区基于AERMOD的热力内边界层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夏思佳 王勤耕 金龙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28,共5页
海岸地区热力内边界层(TIBL)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具有重要影响。选取杭州湾地区某区域为模拟区,采用一个TIBL高度的简单计算模式模拟模拟区的TIBL高度,将其耦合到空气质量模式AERMOD中,并对AERMOD的相关模块和参数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再分别... 海岸地区热力内边界层(TIBL)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具有重要影响。选取杭州湾地区某区域为模拟区,采用一个TIBL高度的简单计算模式模拟模拟区的TIBL高度,将其耦合到空气质量模式AERMOD中,并对AERMOD的相关模块和参数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再分别利用原AERMOD和改进后的AERMOD,模拟了不同污染源情景下的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由于TIBL对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空间的限制,大气污染物的地面最大浓度有所升高,地面浓度的高值区范围也有所增加,具体影响特征取决于污染源与TIBL的相对高度以及污染源距离海岸的相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内边界层 环境影响评价 空气质量模拟 AERMOD
下载PDF
沿岸熏烟扩散的中尺度模拟系统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洪彬 蒋维楣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建立了一个沿岸熏烟扩散的中尺度模拟系统,它由一个二维二阶矩闭合的PBL模式和一个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组成.初步的模拟和一些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游动扩散模式与现行的基于高斯扩散公式的熏烟扩散模式比较,其物理模型更为合理;... 建立了一个沿岸熏烟扩散的中尺度模拟系统,它由一个二维二阶矩闭合的PBL模式和一个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组成.初步的模拟和一些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游动扩散模式与现行的基于高斯扩散公式的熏烟扩散模式比较,其物理模型更为合理;采用二阶矩湍流闭合方案的P8L模式能模拟得到合理的热力内边界层(TIBL)结构特征;将二阶矩湍流闭合PBL模式模拟所得气象场作为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的气象输入,可以较好地预测沿岸地区日间持续发生的熏烟扩散过程.这一模拟系统能从本质上揭示TIBL的湍流结构,从而可模拟得到更加接近实际的扩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扩散 随机游动 热力内边界层 熏烟扩散
下载PDF
山东石岛湾核电厂址热内边界层观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凌 蔡旭晖 +3 位作者 张宏昇 张敏 王志远 陈家宜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利用2007年夏末(8月21日~9月11日)在山东石岛湾地区进行的3测站联合低空探测资料,分析各站逐时次的热内边界层高度。结合近地面流动和反向轨迹分析方法判断单次探测资料代表的上风风程(fetch),以估算空气从海面进入陆地后到达观测点的... 利用2007年夏末(8月21日~9月11日)在山东石岛湾地区进行的3测站联合低空探测资料,分析各站逐时次的热内边界层高度。结合近地面流动和反向轨迹分析方法判断单次探测资料代表的上风风程(fetch),以估算空气从海面进入陆地后到达观测点的行进距离。统计3个测站的资料获得当地热内边界层随深入陆地距离的变化,并归纳出经验关系。结果表明,当地热内边界层高度偏大,但变化趋势基本符合距离的1/2次方律,与前人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内边界层 反向轨迹 低空探测 核电厂
下载PDF
辽东湾东海岸地区热内边界层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洪斌 刘万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2-43,共2页
利用辽东湾东海岸三个低空探测点的实测资料计算了各低空探测点的热内边界层平均高度,并将观测值与用经验公式得到的估算值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可用于这一地区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热内边界层 低空探测 污染气象 辽东湾 海岸
下载PDF
长江马鞍山段江陆风特征及大气污染物的控制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学华 吕恩珊 肖玉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执行HJ2.2-2008标准,利用马鞍山市曾进行的地面流场原形观测试验及风洞模拟实验资料,模拟了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局地风场的特征。发现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存在江陆风环流和江风形成的热力内边界层。探讨了江陆风环流的影响范围及其发生... 为执行HJ2.2-2008标准,利用马鞍山市曾进行的地面流场原形观测试验及风洞模拟实验资料,模拟了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局地风场的特征。发现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存在江陆风环流和江风形成的热力内边界层。探讨了江陆风环流的影响范围及其发生频率,它异于海陆风而同样有不可忽略的污染气象特征。提出该地区企业在选址、设计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对局地风场的环境影响进行论证和分析,特别是该地区的企业布局和排气筒的高度应尽量大于江陆风环流或江岸线熏烟影响的最大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江陆界面 局地风场 江陆风 热力内边界层 马鞍山地区
下载PDF
地震NaTech中时间因素对化学品安全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东妮 孟耀斌 +2 位作者 马海关 伍甘霖 叶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188,共6页
为弥补我国对自然灾害诱发事故灾难的NaTech事件研究的不足,尤其是该类事故所伴随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和大范围扩散对公众造成的生命安全健康风险定量评估的缺乏,以我国某沿海化工园区企业内对二甲苯(PX)储罐在特大地震下的破坏泄漏情... 为弥补我国对自然灾害诱发事故灾难的NaTech事件研究的不足,尤其是该类事故所伴随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和大范围扩散对公众造成的生命安全健康风险定量评估的缺乏,以我国某沿海化工园区企业内对二甲苯(PX)储罐在特大地震下的破坏泄漏情景作示范性案例研究,按照灾害链的方法模拟PX泄漏与扩散的过程,定量评估由此导致的公共安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PX扩散的质量浓度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地震常发生的季节和时刻具有依存性;沿海地区NaTech风险评估中应考虑热力内边界层(TIBL),以免低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ech 地震 对二甲苯(PX) 风险定量评估 气象情景 热力内边界层(tibl)
下载PDF
海岸城市上空热力内边界层的基本特征
14
作者 梁霆浩 余锡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3-481,共9页
海岸热力内边界层内大气在热力驱动下产生垂向对流运动,对海岸带的大气运动规律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海岸城市地区,受城市冠层复杂结构的影响,热力内边界层呈现诸多独特的性质.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海岸城市热力内边界层内的流动特征... 海岸热力内边界层内大气在热力驱动下产生垂向对流运动,对海岸带的大气运动规律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海岸城市地区,受城市冠层复杂结构的影响,热力内边界层呈现诸多独特的性质.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海岸城市热力内边界层内的流动特征.将海岸城市建筑物拟形为一系列有序排列的立方体块,并基于浸入边界方法考虑其对大气流动的影响.和常见的区域尺度数值研究中将城市下垫面假设为均质属性平面的方法相比,模拟结果的精度明显提高,海岸热力内边界层内各种尺度的动力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描述.模拟计算了海岸城市热力内边界层、中性海岸城市边界层和开阔的自然海岸热力内边界层共3种情况,对比研究了城市摩阻和海岸热力作用对海岸城市上空大气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上,边界层中各紊流特征量均在街谷尺度呈现出有规律而非均匀分布的特点;在强度上,热力作用与城市构筑物的摩阻作用相互促进,使得紊流强度显著提升并大于两种作用线性叠加的结果.此外,还发现有城市冠层海岸的热力内边界层发展远快于相同热力条件下的自然海岸带,边界层的发展规律也有显著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内边界层 海岸城市 大涡模拟 湍流 边界层发展
下载PDF
Natural convective flow of a magneto-micropolar fluid along a vertical plate
15
作者 M.Ferdows D.Liu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18年第1期43-51,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study of natural convective flow of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viscous micropolar fluid past a vertical plate.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IHG) versus without IHG in the medium are discu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study of natural convective flow of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viscous micropolar fluid past a vertical plate.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IHG) versus without IHG in the medium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corresponding similarity solutions.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velocity, angular velocity, temperature, skin friction in tabular forms, local wall-coupled stress, and Nusselt number. Computations have been accomplished by parametrizing the micropolar, micro-rotation, magnetic field, suction parameters, and the Prandtl number. Several critical issues are address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a previous study by El-Hakiem. The study is relevant to high-temperature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fabric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onvection thermal boundary layer Micropolar fluid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