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and safety analysis of additional vertical stress within a shaft wall in an extra-thick alluvium 被引量:7
1
作者 WANG Yansen ZHANG Chi +1 位作者 XUE Libing HUANG Xingge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3期350-356,共7页
An alluvium with a sandy aquifer at the bottom,but lacking an effective impermeable layer between the sandy aquifer and bedrock is referred to as a special alluvial stratum.Impacted by the drainage of the aquifer due ... An alluvium with a sandy aquifer at the bottom,but lacking an effective impermeable layer between the sandy aquifer and bedrock is referred to as a special alluvial stratum.Impacted by the drainage of the aquifer due to mining activities,a shaft wall in this special alluvial stratum will be subject to a downward load by an additional vertical force which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shaft wall.The complexit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haft wall and the surrounding walls makes it extremel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is additional vertical force.For a particular shaft wall in an extra-thick alluvium and assuming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haft wall and stratum does not change with depth,an analysis o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tress within the shaft wall has been carried out.Growth and size of the additional vertical stress have been obtained,based on specific values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the drainage layer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drainage layer.Subsequently, the safety of shaft wall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types was studied and a more suitable structural design,providing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shaft walls,is promo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冲积层 应力分析 垂直力 井壁 安全 预测 数值模拟分析 设计主题
下载PDF
Influence of Underground Mining on Ground Surface and Railway Bridge Under Thick Alluvium 被引量:8
2
作者 GE Xin-hui YU Guang-yu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Patterns of ground movement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variation are obtained through a case study using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the progress of excavation, ground subsidence, ground inclination and horizontal disp... Patterns of ground movement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variation are obtained through a case study using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the progress of excavation, ground subsidence, ground inclination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ccelerates. Along the striking direction, a subsidence basin is form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induc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The maximum subsidence is around 5.41m. The ratio of ground subsidence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coal seam is 1.08. The maximum inclination is 11.5 mm/m.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s 2.15 mm/m. At the time the coal has been excavated, the maximum pore water pressure reaches 25 kPa. In order to improv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lo- cated over the area with underground mining, the variation of additional stresses of a railway bridge induced by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 is analyzed. The main effect of underground mining on the railway bridge is the tensile stress and the maximum value reaches as high as 4.29 MPa,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concrete tensile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冲积层 地表移动 扰动土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地下采矿
下载PDF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c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 in thick alluvium 被引量:5
3
作者 XU Zhi-wei ZENG Kai-hua +3 位作者 WEI Zhou LIU Zhi-qiang ZHAO Xiao-dong TIAN Qiu-ho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1期129-132,共4页
Exact calculations of the static earth pressure from a thick alluvium require accurate K0 values. These calculations influence the sinking cost and the safety of the freezing method. The static earth pressure coeffici... Exact calculations of the static earth pressure from a thick alluvium require accurate K0 values. These calculations influence the sinking cost and the safety of the freezing method. The static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 (K0) of thick and deep soil was analyzed using laboratory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thick and deep soils is nonlinear and different from that of superficial soils. The constant of superficial soils is usually invariant and the total stress or incremental stress definitions used in traditional geo-mechanics give the same value. The influence of load increments when calculating for superficial soil is ignored. The difference in values of K0 for thick alluvium defined by the total stress or the incremental stress methods is over 10%. The effects of the thick alluvium on K0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design of frozen shaft projects. Such things as the frozen shaft thickness and the excavated section height should be chosen to assur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and to avoid potential faults and acci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层地压 地压系数分析 非线性特性 矿山压力
下载PDF
Research on Ground Movement Laws for Strip Mining Under Thick Alluvium
4
作者 谭志祥 邓喀中 杨军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With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numerical models were made. This research revealed ground movement laws for strip mining under thick alluvium and gave calculation formulae ... With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numerical models were made. This research revealed ground movement laws for strip mining under thick alluvium and gave calculation formulae for the maximum ground subsidence and horizontal movement as a function of basement rock thickness and mining width, thus providing sound evidence for future strip mining under thick alluv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层 矿山 开采沉陷 离散元素法 压煤条带 岩层移动
下载PDF
厚冲积层薄基岩条件下采动井稳孔工艺与应用
5
作者 李延河 朱林 +3 位作者 吕闰生 王保玉 倪小明 常会珍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以平煤股份八矿煤层气采动井01井为研究对象,借助钻井窥视仪获取了不同层位的套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导致套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抗、让、防”稳孔工艺的井身结构和稳孔措施,并对同一井场的05井应用。结果表... 以平煤股份八矿煤层气采动井01井为研究对象,借助钻井窥视仪获取了不同层位的套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导致套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抗、让、防”稳孔工艺的井身结构和稳孔措施,并对同一井场的05井应用。结果表明,同产气周期下,基于稳孔工艺设计的采动井套管完整度高、变形小、产气量稳定。此稳孔工艺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采动井井身结构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冲积层 薄基岩 煤层气采动井 套管变形 稳孔工艺
下载PDF
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分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研究
6
作者 王文卫 芦晓伟 +1 位作者 丁坤朋 王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以赵固一矿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分层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研究、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及钻孔窥视方法对采后覆岩破坏高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下分层工作面采后,顶板垮落带发育高度为6.93~27.72m,导... 以赵固一矿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分层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研究、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及钻孔窥视方法对采后覆岩破坏高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下分层工作面采后,顶板垮落带发育高度为6.93~27.72m,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22.17~71.73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下分层采高2.5m、累计采高6m时,最大垮采比为2.61,而累计采厚小于6m、基岩厚度不小于30m、黏土层厚度大于5m时可认为黏土层厚度能够阻隔导水裂缝带向上发育;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得到累计采厚5.8m处,落带15.26m,垮采比为2.62,导水裂缝带55.59m,裂采比为9.58。东一盘区下分层工作面后开采覆岩破坏高度的规律,可以为该矿下分层工作面时确定防水、防砂安全煤(岩)柱厚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薄基岩 落带 导水裂隙带 下分层
下载PDF
厚松散层下高强度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7
作者 贺丹 段中会 +5 位作者 姬永涛 王鑫 付德亮 高翔 张丽维 刘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在陕北地区浅埋厚煤层、厚松散层地质条件下,以某大型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动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沿工作面走向、倾向两条观测线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各观测点全周期下沉变化及对应时空关系,采用数理统计、公式计算、数据拟合... 在陕北地区浅埋厚煤层、厚松散层地质条件下,以某大型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动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沿工作面走向、倾向两条观测线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各观测点全周期下沉变化及对应时空关系,采用数理统计、公式计算、数据拟合等方法确定地表移动动态变化相关参数,探讨采动工作面的地表沉降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工作面采动初期上覆岩层的运动范围已波及到地表,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其地面影响范围一直在超前;当工作面回采完成时,下沉量迅速衰减,逐步趋于稳定。走向线最大下沉值3 715 mm,倾向线最大下沉值3 327 mm,工作面推进在400~600 m,下沉速度超过200 mm/d,最大可达268 mm/d。地表沉降系数0.58,起动距102.6 m,超前影响角54.9°,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71.8°。地表移动持续时间282 d,起动阶段时间短,仅为18 d,活跃阶段移动速度大、变形剧烈,衰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达199 d,反映了浅埋厚松散层综放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发展快、稳定也快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厚煤层 厚松散层 高强度综放开采 地表沉降 动态参数
下载PDF
深埋薄基岩采场覆岩冒落拱与拱脚高耸岩梁复合承载结构形成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兆会 唐岳松 +4 位作者 李猛 吴山西 孙文超 李家龙 水艳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3-575,共13页
焦作煤田赋存深埋厚冲积层薄基岩煤层,覆岩构成的特殊性导致顶板活动剧烈、地表下沉系数大,采场面临强矿压、突水溃沙威胁,沉陷区出现裂缝和积水,破坏房屋和农田。为提高深埋薄基岩采场围岩控制效果,以赵固二矿1403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 焦作煤田赋存深埋厚冲积层薄基岩煤层,覆岩构成的特殊性导致顶板活动剧烈、地表下沉系数大,采场面临强矿压、突水溃沙威胁,沉陷区出现裂缝和积水,破坏房屋和农田。为提高深埋薄基岩采场围岩控制效果,以赵固二矿1403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手段研究覆岩采动裂隙发育特征、顶板结构形态与承载机理,探究支架选型与灾害防控方法。结果表明:覆岩变形存在初始静止、慢速增长、快速增长和突变增长4个阶段,前2个阶段覆岩稳定,第3阶段因变形局部集中进入非稳定状态,第4阶段因非连续变形进入裂隙发育进程;采动裂隙萌生于高位厚冲积层,下行扩展导致基岩全厚断裂,形成覆岩冒落拱与拱脚高耸岩梁复合结构;覆岩连续变形受关键层控制,非连续变形由冲积层冒落裂隙主导;基于关键层沉降特征解释了采动裂隙萌生于高位厚冲积层的原因,揭示了裂隙下行扩展并贯穿岩层交界面的能量原理,采用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基岩发生全厚剪切破断的力学条件;构建了冲积层冒落拱与拱脚高耸岩梁复合结构力学模型,提出了冒落拱极限承载能力与实际边界载荷计算方法,得到了冒落拱发生结构失稳的力学判据,采动应力旋转促进冲积层载荷向拱脚两侧传递,增强了冒落拱自稳能力;提出了基岩破断面恒定法向刚度条件下高耸岩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确定了保持岩梁平衡所需支架具备的支撑能力;基于厚冲积层冒落拱与拱脚高耸岩梁复合承载机理,提出了液压支架强度-刚度双参量选型方法和覆岩突水溃沙通道快速识别方法,实测结果表明赵固二矿14030工作面支架选型基本合理,突水溃沙通道识别则为顶板注浆钻孔参数确定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基岩 厚冲积层 覆岩裂隙 冒落拱 高耸岩梁 承载机理
下载PDF
深埋厚冲积层薄基岩煤层开采地表沉降特征与预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胜利 吴山西 +3 位作者 王兆会 唐岳松 李家龙 孙文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3-537,共15页
煤炭地下开采导致上覆岩层的破断和运动,岩层运动传递至地表引发地表沉陷,改变地表形态,破坏地表连续性和生态环境。为降低采矿活动的负外部性,以赵固二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深埋厚冲积层薄基... 煤炭地下开采导致上覆岩层的破断和运动,岩层运动传递至地表引发地表沉陷,改变地表形态,破坏地表连续性和生态环境。为降低采矿活动的负外部性,以赵固二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深埋厚冲积层薄基岩煤层开采地表沉陷与覆岩运动的关系、地表沉陷演化特征和地表沉陷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深埋薄基岩厚煤层开采覆岩运动存在关键层控制和厚冲积层主导2个阶段,第1阶段薄基岩呈现层状破断特征,关键层下缘离层现象明显,厚冲积层保持稳定;第2阶段采动裂隙萌生于高位厚冲积层,下行扩展导致薄基岩全厚破断,层间离层现象消失;得到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不同层位覆岩沉降曲线动态演化特征,发现厚冲积层对覆岩运动和地表沉陷具有强烈控制作用,冒落拱失稳导致覆岩沉降曲线呈现周期性突变现象;薄基岩全厚破断后整体下沉,厚冲积层冒落体下向压实,采动裂隙快速闭合,导致采空区上方垮落带和裂隙带岩层破坏后的碎胀系数小,地表下沉速度快,沉降系数高,最大下沉量达到开采厚度;将地表沉陷区划分为直接沉降和间接沉降2个区域,深埋厚冲积层薄基岩赋存条件下间接沉降区范围增大,构建了地表沉陷分区预测模型;对赵固二矿地表沉陷特征进行了预测,同时采用无人船搭载定位和声纳系统对赵固二矿地表沉陷盆地形态进行了实测和重构,预测结果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理论沉陷值的最大误差率为7.0%,平均误差率为2.4%,表明构建的地表沉陷分区预测模型适用于深埋厚冲积层薄基岩赋存条件,可为该类煤层开采地表沉陷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冲积层 薄基岩 岩层运动 开采沉陷 沉陷预测
下载PDF
厚冲击层薄基岩下工作面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研究
10
作者 亢军 《煤矿机电》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研究厚冲击层薄基岩下工作面支架的额定阻力,以32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确定工作面上覆基岩种类,研究工作面垮落带及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工作面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厚冲击层薄基岩下工作面支架的额定阻力,以32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确定工作面上覆基岩种类,研究工作面垮落带及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工作面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上覆基岩为薄基岩,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得出的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相近,并以此为依据得出支架支护强度为1.3 MPa,额定工作阻力为8 19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冲积层薄基岩 综采工作面 导水裂隙带 液压支架 工作阻力
下载PDF
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0
11
作者 王金庄 李永树 +2 位作者 周雄 吴立新 魏生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以邢台矿区东庞矿实测资料为基础,辅以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介绍了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特征,提出了采动程度衡量方法,阐述了地表下沉系数偏大和地表移动剧烈活跃期等问题,揭示了厚松散层和岩层内部移动破坏机理,... 以邢台矿区东庞矿实测资料为基础,辅以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介绍了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特征,提出了采动程度衡量方法,阐述了地表下沉系数偏大和地表移动剧烈活跃期等问题,揭示了厚松散层和岩层内部移动破坏机理,以及岩体移动破坏与地表沉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层 地表移动 采动程度 采煤
下载PDF
厚表土层薄基岩条件下村庄压煤条带开采试验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卫兵 许家林 +1 位作者 李兴尚 王志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8-742,共5页
为了确定临涣煤矿厚表土层薄基岩下合理的村庄压煤条带开采方案,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厚表土层薄基岩下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特征.结果表明:当临涣煤矿四采区的薄基岩厚度小于条带采宽所引起的垂直应力增高区域高度时,地表沉陷将急剧... 为了确定临涣煤矿厚表土层薄基岩下合理的村庄压煤条带开采方案,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厚表土层薄基岩下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特征.结果表明:当临涣煤矿四采区的薄基岩厚度小于条带采宽所引起的垂直应力增高区域高度时,地表沉陷将急剧增加;并得出了四采区条带采宽与垂直应力增高区域高度的线性增加关系.鉴于此优化了临涣煤矿村庄压煤条带开采方案,经过两个条带工作面的成功试采,已安全采出煤炭约11万t,地面移动变形最大值均小于建筑物Ⅰ级损坏临界值,建筑物未采取任何加固措施保护完好,留设煤柱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层 薄基岩 条带开采 地表沉陷
下载PDF
基于Boltzmann函数的开采沉陷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宁 吴侃 +1 位作者 刘锦 安士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2-1356,共5页
为更加准确地预计出煤炭开采后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基于Boltzmann函数,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新的开采沉陷预测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模型中的参数与概率积分法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新模型中提出了严重影响半径R的概念,大小约为主... 为更加准确地预计出煤炭开采后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基于Boltzmann函数,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新的开采沉陷预测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模型中的参数与概率积分法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新模型中提出了严重影响半径R的概念,大小约为主要影响半径r的1/4,其他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方法与概率积分法相同。以淮南矿区3个工作面为例进行验证表明,新模型与概率积分法模型相比拟合求参效果更优,尤其是在盆地边缘处收敛比概率积分模型缓慢,该模型更适用于巨厚冲击层的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tzmann函数 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法 厚冲击层
下载PDF
深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覆岩破坏高度实测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许延春 李振华 +2 位作者 贾安立 丁鑫品 徐高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23,共3页
赵固一矿首采面上覆松散层厚大于518 m,基岩厚小于80 m,为获得开采后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的高度,合理确定工作面开采上限,采用地面钻孔观测法对该首采面覆岩的破坏高度进行了观测,并对钻孔设计、钻孔施工和"两带"高度判别... 赵固一矿首采面上覆松散层厚大于518 m,基岩厚小于80 m,为获得开采后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的高度,合理确定工作面开采上限,采用地面钻孔观测法对该首采面覆岩的破坏高度进行了观测,并对钻孔设计、钻孔施工和"两带"高度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观测结果表明:该首采面垮落带发育高度为13.1 m,垮采比为3.85,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大于29.2 m,裂采比大于8.59,该结果与相似模拟试验值和数值模拟值基本吻合,相互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薄基岩 垮落带 导水裂缝带 地面钻孔观测法
下载PDF
厚冲积层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板控制机理与实践 被引量:23
15
作者 马立强 张东升 +2 位作者 孙广京 崔泰贺 周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龙固煤矿主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平均不足200 m,但基岩上方赋存着厚度平均超过700 m的厚冲积层,针对厚冲积层条件下工作面矿山压力与顶板的控制难题,分析了大采高长壁综放工作面上覆厚冲积层在采动卸荷条件下的承载特性,以及基岩发生台阶... 龙固煤矿主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平均不足200 m,但基岩上方赋存着厚度平均超过700 m的厚冲积层,针对厚冲积层条件下工作面矿山压力与顶板的控制难题,分析了大采高长壁综放工作面上覆厚冲积层在采动卸荷条件下的承载特性,以及基岩发生台阶下沉的可能性及其对应临界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厚冲积层在其底部煤层大范围开挖后,自承载能力不强,其自重将以载荷形式作用在下伏基岩上,但当基岩厚度大于120 m时,断裂带岩层可以形成稳定的力学承载结构,确定工作面顶板具有可控性。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工作阻力为国内最大的ZF15000/23/43综放支架,对厚冲积层下大采高综放面围岩进行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冲积层 大采高 综放工作面 顶板控制 液压支架
下载PDF
厚冲积层下厚煤层分层开采提高开采上限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郭忠平 文志杰 王付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20-1223,共4页
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以鹿洼煤矿首采扩大区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和地质勘探等方法,对第四系黏土层厚度和砂层含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含水层类型和水体采动等级.在此基础上,预计了"两带... 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以鹿洼煤矿首采扩大区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和地质勘探等方法,对第四系黏土层厚度和砂层含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含水层类型和水体采动等级.在此基础上,预计了"两带"高度,探讨了安全煤岩柱合理尺寸,使开采上限提高了30 m煤柱,解放呆滞煤量73.7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冲积层 厚煤层 分层开采 开采上限 安全煤岩柱
下载PDF
厚松散层覆岩移动机理及“类双曲线”模型 被引量:67
17
作者 左建平 孙运江 钱鸣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2-1379,共8页
现场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厚松散层移动与常规基岩移动有所差异。目前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场岩层控制主要研究煤层附近顶板基岩的破断和移动规律,另一方面是地测工程主要研究地表松散层的沉降规律。将这两者有机... 现场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厚松散层移动与常规基岩移动有所差异。目前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场岩层控制主要研究煤层附近顶板基岩的破断和移动规律,另一方面是地测工程主要研究地表松散层的沉降规律。将这两者有机相联,希望能更精准反映基岩和松散层的整体变形及移动规律。基于基岩初次断裂和周期断裂力学模型,获得了主拉应力的分布规律和破断迹线,揭示了基岩的倒漏斗型破断机理;结合概率积分法和剪切滑移理论分析了厚松散层的漏斗型移动机理。由此认为厚松散层覆岩的整体移动呈现"类双曲线"特征,并建立了岩层整体移动的"类双曲线"模型,可更好的预测地表沉陷范围。运用改进的采矿不连续变形分析程序MDDA模拟获得了厚松散层覆岩"类双曲线"型破断运移规律,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关键层 覆岩破断与移动 类双曲线 MDDA
下载PDF
厚松散层煤层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李德海 许国胜 余华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为控制地表沉陷保护地表建筑物,以赵固一矿11011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厚松散层条件开采下,地表下沉曲线的动态变化、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地表移动变形持续时间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情况。结果表明:由于上覆厚... 为控制地表沉陷保护地表建筑物,以赵固一矿11011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变形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厚松散层条件开采下,地表下沉曲线的动态变化、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地表移动变形持续时间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情况。结果表明:由于上覆厚松散层土体结构松散、几乎无承载能力,地表下沉量变化较大,地表下沉速度较大,最大值为24.5 mm/d、下沉剧烈且地表下沉的范围增加较明显,在充分采动的情况下,预计其地表下沉系数大于1。在地表移动持续时间中,活跃阶段约占总时间的53.4%,而下沉量占总下沉量的91.3%,因厚松散层土体固结的原因引起的衰退阶段虽然下沉量小但持续时间较长;工作面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182 m。上述结果表明厚松散层地区煤层开采,地表呈现受采动影响敏感、下沉速度大、下沉剧烈、下沉系数大和地表移动衰退时间长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厚松散层 动态移动变形 最大下沉速度
下载PDF
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 被引量:43
19
作者 刘义新 戴华阳 郭文兵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6-340,共5页
为了研究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时松散层厚度变化与地表移动规律及下沉系数的关系,根据某矿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了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数值模型,模拟给出了不同松散层厚度时的地表下沉、水... 为了研究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时松散层厚度变化与地表移动规律及下沉系数的关系,根据某矿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了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数值模型,模拟给出了不同松散层厚度时的地表下沉、水平移动等值线图及其最大值,回归分析得出了相应函数关系式,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表明,1)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地表不易形成波浪型下沉盆地.2)地表下沉系数q条随松散层厚度h占采深H比例的增大以线性关系增大,表达式为:q条=0.162(h/H)+0.085.3)原因为:松散层的采动程度不同于基岩,为有流变性的松散介质.通过实例验证,结论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数值模拟 巨厚松散层 深部开采
下载PDF
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实测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许国胜 李德海 +1 位作者 侯得峰 张彦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6-2062,共7页
为了掌握厚松散层覆盖地区地表在采动过程中的动态移动变形情况,以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为基础,获得厚松散层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参数在开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走向主断面方向上任意时刻、任意点的下沉速度预计公式。结果表明:当工作... 为了掌握厚松散层覆盖地区地表在采动过程中的动态移动变形情况,以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为基础,获得厚松散层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参数在开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走向主断面方向上任意时刻、任意点的下沉速度预计公式。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过最大下沉点170 m左右时,该点的下沉速度达到最大值,其值为22.85 mm/d;地表点最大下沉速度值及其滞后距随工作面开采距离的增大而增加,当工作面推进距离达到600 m左右后,两者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并分别达到稳定值22.00 mm/d和150 m,认为此后的采动过程是地表点下沉速度曲线以固定形状与工作面保持一定的滞后距随开采不断向前移动;参考国内松散层下开采案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参数与地质及开采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最后根据动态移动参数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走向断面上任意时刻、任意点的下沉速度预测公式,通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对比,认为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工程实践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厚松散层 动态移动变形 下沉速度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