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之江新语》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与用”
1
作者 赫牧寰 朱信良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7,共3页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务实的工作作风的思想必然。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优秀实践,学习《之江新语》可以使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坚持...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务实的工作作风的思想必然。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优秀实践,学习《之江新语》可以使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的重大意义,通过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舆论保证和文化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江新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有为”文学主张的内涵
2
作者 丛月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在言及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时,分别提出了“有为为之”“有为言之”和“有为举之”的概括。这一概括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文学必须“有为”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其中“有为言之”的...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在言及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时,分别提出了“有为为之”“有为言之”和“有为举之”的概括。这一概括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文学必须“有为”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其中“有为言之”的说法,更是关涉语言这一文学的核心问题。基于之前礼乐时代人道的思想立场与文化原则,“有为”之学肯定了人文价值的实在性,与道家的虚无主张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言语形式上,“有为”的理论主张又最终和礼乐文化相结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规范之上,由此丰富了儒家与先秦文学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有为 人道立场 言行相顾 礼无不答 礼乐时代
下载PDF
《说文解字》的“字用”思想发微
3
作者 李运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通常被看作“形”书,其说解汉字的方法及对汉字的具体解析得到学史肯定。本文认为,《说文》还有重要的字用学价值,其“字用”思想可以从《说文·叙》和《说文》正文对字的解释两个方面考察。在《说文...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通常被看作“形”书,其说解汉字的方法及对汉字的具体解析得到学史肯定。本文认为,《说文》还有重要的字用学价值,其“字用”思想可以从《说文·叙》和《说文》正文对字的解释两个方面考察。在《说文·叙》中,许慎揭示了“假借”之“依声托事”的用字实质;用“古文”泛指古代文字,表面上是字体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古文字的结构和古文献中的用字;许慎对文字的定义和文字功能的表述体现了职用实质;许慎对时人谬解文字的批评,对《说文》编撰目的和编撰原则的说明也都是从文字使用角度表述的。《说文》正文对每个字的解说首重意义,形体分析只是对意义的印证;《说文》解说中常用“古文以为某”来揭示古代不同于汉代的用字现象;《说文》的“重文”如“古文作某”“某古文”等也是就字的功能而言;“一曰”的说解则反映了同字异用现象;《说文》还常引用书例来证明字义。这些都说明《说文》从服务解读经书的目的出发,非常重视汉字的使用功能,多方面揭示了汉语字词的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汉字职用 字词关系 字用思想
下载PDF
基于Android手机言行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陈海鹏 姜雨虹 王玉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95-600,共6页
针对手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高及传统方法的进程监控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开发平台的手机言行记录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手机通讯录信息、文件加密操作、应用程序监控以及日志监控等方式实时监控分析手机用户的言行记录,方便用... 针对手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高及传统方法的进程监控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开发平台的手机言行记录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手机通讯录信息、文件加密操作、应用程序监控以及日志监控等方式实时监控分析手机用户的言行记录,方便用户的自我监控与管理。该方法主要运用Intent和日志监控实现软件监控功能,通过类File Encrpter对文件系统加密,对录音加密则使用流加密,运用MediaRecord类和ACC(Advanced Audio Coding)编码实现音频录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效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系统 言行记录器 监控 加密
下载PDF
李大钊思想及其事迹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思考
5
作者 禹思远 杨梅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6期138-139,143,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党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与胡适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党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与胡适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辩、对爱国主义的坚守、对中华文明创新的贡献如何有机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内容,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历史性、生动性和人间烟火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思想 事迹 融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下载PDF
“听声类形”:“声”的象喻及其文本运用
6
作者 郝潇 《北方论丛》 2024年第4期91-99,共9页
视觉和听觉相通,以看得见的形状描摹看不见的声音,涉及到中国古典语境中极其重要的“象”思维。“声”/“形”/“嗅”/“味”/“触”—“意”—“象”—“言”和“声”/“形”/“嗅”/“味”/“触”—“言”—“象”—“意”是“象”思... 视觉和听觉相通,以看得见的形状描摹看不见的声音,涉及到中国古典语境中极其重要的“象”思维。“声”/“形”/“嗅”/“味”/“触”—“意”—“象”—“言”和“声”/“形”/“嗅”/“味”/“触”—“言”—“象”—“意”是“象”思维的呈现方式。从感官的角度出发,“象”又分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象”。“声”或直接用“言”来表达,或统筹于使用“听声类形”等“通感”类表现手法的“言”,即“声”—“意”—“视觉之象”—“言”。“听声类形”是“象”思维运行的结果。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眼睛,大脑中存储的视觉景象最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象”思维和“听声类形”等“通感”类表现手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听声类形 “象”思维
下载PDF
《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文献考略
7
作者 王海宾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繁富,文献价值高,是研究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其征引文献总体概况、征引方法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考述,发现其主要采取了原文征引、增删征引、述义征引三种方法。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部分征引文... 《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繁富,文献价值高,是研究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其征引文献总体概况、征引方法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考述,发现其主要采取了原文征引、增删征引、述义征引三种方法。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部分征引文献未注明出处、出处含混、重复、出处错误等。但总体来说,《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文献精审、可靠、得当,瑕不掩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八朝名臣言行录》 征引文献
下载PDF
医师专业精神与医学伦理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共7页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专业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都本源于医学,基础都是医学。二者不是同时出现的。在很长时期内,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师的个人品德的面貌面世的,医学的宗旨和使命,是通过医师的执业动机与态度表现的,两者的使命和主旨内涵是同一...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专业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都本源于医学,基础都是医学。二者不是同时出现的。在很长时期内,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师的个人品德的面貌面世的,医学的宗旨和使命,是通过医师的执业动机与态度表现的,两者的使命和主旨内涵是同一的。但医学伦理学不能等同于医师专业精神,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性能和发展医学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蕴藏于医师专业精神中。两者的差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医学伦理学与医师专业精神的矛盾和纠葛。医学伦理学旨在“言”,医师专业精神旨在“行”,医学伦理学有赖于忠于医学职业操守的医生的实践。“言”与“行”的统一,好医学目标的实现,是两者的理想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专业精神 职业与专业 专业自治 立言与立行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陈嘉庚教育思想核心词研究
9
作者 韩存新 樊斌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陈嘉庚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论说中。基于自建的“陈嘉庚教育文献语料库”,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中的词表分析、主题词分析、词簇分析、搭配分析等技术,识别陈嘉庚教育思想中的核心词,并以“教育”一词为研究个案,说明基于语料库的... 陈嘉庚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论说中。基于自建的“陈嘉庚教育文献语料库”,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中的词表分析、主题词分析、词簇分析、搭配分析等技术,识别陈嘉庚教育思想中的核心词,并以“教育”一词为研究个案,说明基于语料库的大数据分析是对以往以定性为主的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个案研究通过语料库特有的KWIC分析,揭示了陈嘉庚在华侨教育、师范教育、中学教育方面的思想特点以及对教育与实业关系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陈嘉庚 教育思想 核心词
下载PDF
浙江契约文书字词考校十则
10
作者 唐智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奉化契约释文中的“道拔、台丰、软峻、沙塾、栋树”当分别为“遵拨、壹半、软峧、沙墩、楝树”,慈溪契约释文中的“砟砍、砍砟、杯筋、天平见系”当分别为“斫砍、砍斫、杯筯、天平现丝”,松阳石仓契约中的“■能窝、員系银”当分别为... 奉化契约释文中的“道拔、台丰、软峻、沙塾、栋树”当分别为“遵拨、壹半、软峧、沙墩、楝树”,慈溪契约释文中的“砟砍、砍砟、杯筋、天平见系”当分别为“斫砍、砍斫、杯筯、天平现丝”,松阳石仓契约中的“■能窝、員系银”当分别为“华能窝、圆丝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契约文书 疑难字词 考校
下载PDF
“大同”的文化语义及其新时代价值解析
11
作者 林玥 王进安 《闽江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6-65,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结合国家语委语料库收录的先秦时期至清代的文献中含“大同”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可探寻“大同”的词源,并总结其词义演变的趋势,探讨其文化语义和新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结合国家语委语料库收录的先秦时期至清代的文献中含“大同”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可探寻“大同”的词源,并总结其词义演变的趋势,探讨其文化语义和新时代价值。尽管留存在基本词汇中的“大同”以地名为主,其他词义的使用频率逐步下降,但这并不妨碍“大同”作为儒家学派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彰显的新价值。“大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古代“大同”思想的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词义演变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思想
下载PDF
清初莆田籍名宦彭鹏德政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子腾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3-40,共8页
梳理和分析地方史志与彭鹏所著《古愚心言》,揭示了彭鹏德政思想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家族精神、先贤榜样与宗教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清初国家重整与社会治理需求下的产物;认为彭鹏整饬吏治、明法息讼、兴业务本、崇文兴教等德政之... 梳理和分析地方史志与彭鹏所著《古愚心言》,揭示了彭鹏德政思想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家族精神、先贤榜样与宗教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清初国家重整与社会治理需求下的产物;认为彭鹏整饬吏治、明法息讼、兴业务本、崇文兴教等德政之举为清初国家政治秩序与地方社会秩序的重构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彭鹏 《古愚心言》 德政思想
下载PDF
安大简《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兼与传世文献互证
13
作者 魏逸暄 《北方论丛》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新出安大简《仲尼曰》作为战国写本,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新材料。本文重点探讨《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对论及言行关系的简文加以解析,并指出《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的三个方面:主张言不过行,要求少言慎言,并强调慎言与“仁”的关联。... 新出安大简《仲尼曰》作为战国写本,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新材料。本文重点探讨《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对论及言行关系的简文加以解析,并指出《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的三个方面:主张言不过行,要求少言慎言,并强调慎言与“仁”的关联。在战国竹书本与传世文献相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窥见儒家思想的传承性与复杂性,同时能够对《论语》等传世文献的成书、流传以及儒家思想的演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 《仲尼曰》 孔子 言行观 《论语》
下载PDF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的文本诠释空间问题初探
14
作者 蔡祥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5,共10页
中国哲学传统有丰富的经典诠释实践,但是,要建构经典诠释学,必须有不同于西方方法论诠释学、本体论诠释学的思想视野。文本的诠释空间是诠释学的核心问题,在西方诠释学传统中大致有神人距离、精神距离和时间距离三种表现形态,分别构成... 中国哲学传统有丰富的经典诠释实践,但是,要建构经典诠释学,必须有不同于西方方法论诠释学、本体论诠释学的思想视野。文本的诠释空间是诠释学的核心问题,在西方诠释学传统中大致有神人距离、精神距离和时间距离三种表现形态,分别构成圣经诠释学、方法论诠释学与哲学诠释学的基本视野。“言意之辨”的诠释学内涵表明,中国的经典诠释传统对文本的诠释空间有一种新的理解,那就是思想距离。思想距离能够克服精神距离可能导致的独断论困境,也比哲学诠释学的时间距离更为切中文本诠释现象的核心,还能更好地解释文本的开放性,可以构成经典诠释学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空间 时间距离 言意之辨 思想距离
下载PDF
守正与出新:老子哲学生态思想英译国外接受研究
15
作者 吴冰 《唐都学刊》 2023年第5期54-62,共9页
老子哲学从宇宙论的高度观察分析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道”为本,建立了一种抽象的整体宇宙生态观,凸显了其哲学生态思想极强的自然性。老子哲学原本是对其所处时代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当今部分学者和翻译家,立足于老子哲学产生的原生语境... 老子哲学从宇宙论的高度观察分析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道”为本,建立了一种抽象的整体宇宙生态观,凸显了其哲学生态思想极强的自然性。老子哲学原本是对其所处时代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当今部分学者和翻译家,立足于老子哲学产生的原生语境,进行历史研究、文字训诂研究和经典阐释研究,以求发现和恪守老子正义。在现代生态危机加剧的背景下,部分国外学者基于现代生态运动发展的需要,将西方“nature”的含义嫁接给老子哲学核心词“自然”,并对其哲学生态思想进行发掘和拓展,强化了老子哲学的生态意义,从而使老子成为生态保护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老子生态思想 老子哲学核心词英译 国外接受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传承与核心思想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青松 赵娟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20,共7页
家风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社会风气、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家风家教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和家规家训的文字载体而传承至今的。中国古代家风家教的核心思想... 家风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社会风气、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家风家教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和家规家训的文字载体而传承至今的。中国古代家风家教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立德、勉学、孝亲、择交、戒贪等。在当代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家风文化,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涵养淳朴民风,营造清廉政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文化 言传身教 家规家训
下载PDF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学术思想探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未艾 常小荣 +3 位作者 章海凤 刘密 张国山 林海波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03-204,F0003,共3页
《九针十二原》是《灵枢经》卷一之首篇,文章对针灸的理、法、方、穴作了纲领性的阐述,特别是着重辨证论治的针术。九针十二原第一主要论九种不同形态针具的名称和功用,以及人体十二原穴的治疗意义。故取篇中"九针"和"... 《九针十二原》是《灵枢经》卷一之首篇,文章对针灸的理、法、方、穴作了纲领性的阐述,特别是着重辨证论治的针术。九针十二原第一主要论九种不同形态针具的名称和功用,以及人体十二原穴的治疗意义。故取篇中"九针"和"十二原"之文,以"九针十二原"命篇。本文从九针的选用,用针的基本原则,十二原穴的作用及针刺治病的效应等方面总结概括其学术思想,这些为后世针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 《九针十二原》第一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从教谕文献看古代埃及伦理教育的传统内容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海波 郭丹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4,共5页
教谕文献是阐释作为伦理思想核心内容的"玛阿特"(正义)观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献。其中所涉及的传统伦理教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关于言行的教导、关于身心的教导以及关于品性的教导。贯穿这几方面教导的共同原则都是... 教谕文献是阐释作为伦理思想核心内容的"玛阿特"(正义)观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献。其中所涉及的传统伦理教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关于言行的教导、关于身心的教导以及关于品性的教导。贯穿这几方面教导的共同原则都是以自控、约束和沉默为特征的,古代埃及人的这种内敛的性格在教谕文献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通过对教谕文献中的伦理教育侧重点的探讨,我们可以更为深刻而精确地了解古代埃及人的伦理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谕 玛阿特 言行 身心 品性
下载PDF
景以寄情 文以代质——中国语文与传统园林创作 被引量:6
19
作者 邬东璠 庄岳 王其亨 《中国园林》 2005年第4期39-42,共4页
语文现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出现,一方面归因于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所具有的图画美,另一方面也由于汉语语言单位的单音节化和语义语法的多元互动性,使之在组合及表意上高度灵活,押韵、对仗、回文等语言技巧又使之具有超越形象美的音韵美... 语文现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出现,一方面归因于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所具有的图画美,另一方面也由于汉语语言单位的单音节化和语义语法的多元互动性,使之在组合及表意上高度灵活,押韵、对仗、回文等语言技巧又使之具有超越形象美的音韵美。而中国古人特定的诗性思维方式与语文模式互为影响,则是语言、文字乃至文学融入园林的必然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语文 综述 语言 文字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炎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图像的思想来源于图像表象所表征的事物本身的意义,以及艺术家主观因素的渗入。图像的意义产生于图像与观众的互动。图像表象本身的规定性为图像意义的产生提供基础与依据,观众的阐释使图像的意义从潜在成为现实。与王弼的“得意忘象,... 图像的思想来源于图像表象所表征的事物本身的意义,以及艺术家主观因素的渗入。图像的意义产生于图像与观众的互动。图像表象本身的规定性为图像意义的产生提供基础与依据,观众的阐释使图像的意义从潜在成为现实。与王弼的“得意忘象,得象忘言”不同,在图像中,象终始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意需要通过象才能得到,观众得意之后无法“忘象”。艺术家的主观因素渗入图像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表现在艺术家的观察、构思、表现等阶段。艺术家可以通过突出图像所表现事物的文化内涵、适当地类型化、突出特定的语境等方法,突出图像中的某些思想。图像的表象与文字建构的形象在表达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图像表象无法表现非视觉性的生活现象、图像无法通过其构建材料表达思想、和图像表达的思想没有文学形象那样明确与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表象 思想 文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