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gitizing the Undigitized: Converting Traditional Archaeological Records into Computerized, Three-Dimensional Site Reconstruction
1
作者 Nira Alperson-Afil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9年第6期747-765,共19页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involves disintegration, removal, and reassembly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as such it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an unrepeatable, destructive activity. This perception has contributed to ...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involves disintegration, removal, and reassembly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as such it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an unrepeatable, destructive activity. This perception has contributed to an advancement in archaeological practice, namel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ized recording systems that digitally recor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spatially and volumetrically during fieldwork.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ose archaeological sites where digital field recording has not been done. These sites, recorded by traditional methods, should not be excluded from attempts to restructure the spatial, volumetric, and stratigraphic archaeological data. A thorough methodology for the conversion of traditional records into digitized data is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detailed procedures required for three-dimensional plotting of recorded data—both the excavated material and the drawn site maps and cross-sections. Finally, the use of these methods is demonstrated on a complex Early to Middle Pleistocene site, illustrating the benefits of digitiza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resolving stratigraphic and spatial qu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ARCHAEOLOG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rchaeological Recording methods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Model
下载PDF
Terrain reconstruction from Chang'e-3 PCAM images 被引量:2
2
作者 Wen-Rui Wang Xin Ren +2 位作者 Fen-Fei Wang Jian-Jun Liu Chun-Lai Li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057-1067,共11页
The existing terrain models that describe the local lunar surface have limited resolution and accuracy, which can hardly meet the needs of rover navigation,positioning and geological analysis. China launched the lunar... The existing terrain models that describe the local lunar surface have limited resolution and accuracy, which can hardly meet the needs of rover navigation,positioning and geological analysis. China launched the lunar probe Chang'e-3 in December, 2013. Chang'e-3 encompassed a lander and a lunar rover called "Yutu"(Jade Rabbit). A set of panoramic cameras were installed on the rover mast. After acquiring panoramic images of four sites that were explored, the terrain models of the local lunar surface with resolution of 0.02 m were reconstructed. Compared with other data sources, the models derived from Chang'e-3 data were clear and accurate enough that they could be used to plan the route of Yu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vehicles: rover -- space vehicles: instruments: panoramic camera-- methods: terrain reconstruction -- techniques: image processing: orthoimage
下载PDF
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三维重建算法
3
作者 邓仕超 周炉保 何新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6,21,共5页
针对面结构光中传统三频四步相移算法投影图片过多、效率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重建算法。改进的算法需要3个高频率的正弦条纹图,但所需投影的条纹数量从传统算法的12张减少到了7张,最高频率的条纹图4张,次高... 针对面结构光中传统三频四步相移算法投影图片过多、效率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重建算法。改进的算法需要3个高频率的正弦条纹图,但所需投影的条纹数量从传统算法的12张减少到了7张,最高频率的条纹图4张,次高频和最低条纹图分别为2张和1张,投影效率比传统算法提高了41.7%。介绍了改进算法的原理,将最高频率4张图所计算的包裹相位用来三维重建,其余两个频率条纹图计算的包裹相位用来进行相位展开,理论上该方法与传统算法精度一致。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重建精度以及对具有复杂表面物体的三维重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面结构光算法在提高投影效率的同时与传统算法保持着一致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结构光 三维重建 相移法 相位展开
下载PDF
光切面法的电力钢管塔法兰肋板焊缝三维重构
4
作者 刘源泂 薛海浪 +1 位作者 岳泽宇 汤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针对电力钢管塔法兰肋板自动焊接中焊缝引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激光光切面的肋板焊缝三维重构和测量方法。构建面阵相机和线激光测量平台,采用张正友法标定测量模型,建立光平面上点空间坐标和相机图像坐标对应关系。对实物进行光切面... 针对电力钢管塔法兰肋板自动焊接中焊缝引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激光光切面的肋板焊缝三维重构和测量方法。构建面阵相机和线激光测量平台,采用张正友法标定测量模型,建立光平面上点空间坐标和相机图像坐标对应关系。对实物进行光切面扫描实验,通过测量模型求解对应点空间坐标,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对空间点云三维重构,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迭代法实现肋板所在平面的点云分割,基于法线及k邻域搜索结合的点云边缘提取算法进行边缘提取,以采样点与其k邻所对应投影点连线的最大夹角为判定原则提高点云边界识别精度,最后设计基于统计滤波点云筛选原则实现各目标焊缝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光切平面测量模型标定后相对误差≤1.46%,焊缝拟合后长度最大绝对误差0.97mm,相对误差≤1.29%,该方法可同时提取两条目标焊缝,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钢管塔 肋板焊缝 光切面法 三维重构 焊缝提取
下载PDF
基于逆有限元法的三维壁板结构变形场重构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明月 吴邵庆 董萼良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245,共11页
过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内部转角不连续,会导致结构变形场难以准确重构。该文以飞行器进气道典型三维壁板结构为对象,开展超静定状态下结构变形场重构方法研究。将子区域划分与逆有限元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实测应变数据的超静定结构全场变... 过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内部转角不连续,会导致结构变形场难以准确重构。该文以飞行器进气道典型三维壁板结构为对象,开展超静定状态下结构变形场重构方法研究。将子区域划分与逆有限元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实测应变数据的超静定结构全场变形重构。对静载工况下三维壁板结构开展变形场重构数值仿真研究,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重构精度;进一步开展了试验研究,实现了变载荷工况下基于实测应变的三维壁板结构全场变形重构,并利用实测位移数据验证重构变形场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位移测点处的重构位移值与实测位移值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结合子区域划分和逆有限元法的变形重构算法可以准确重构出过约束工况下三维壁板结构的全场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全场变形重构 逆有限元法 三维壁板结构 子区域划分
下载PDF
三维重构反演的土石坝渗漏通道精确识别技术
6
作者 孙佳易 邓昌 +2 位作者 汤雷 王海军 温嘉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高密度电法是探测土石坝渗漏的主要方法,但对渗漏范围边缘的识别较为模糊,无法分辨低阻识别成因。为了弥补该局限性,提出一种三维重构反演(3D-reconstructioninversion)的渗漏通道精确识别方法:首先布设多条正交于可能存在渗漏通道的2D... 高密度电法是探测土石坝渗漏的主要方法,但对渗漏范围边缘的识别较为模糊,无法分辨低阻识别成因。为了弥补该局限性,提出一种三维重构反演(3D-reconstructioninversion)的渗漏通道精确识别方法:首先布设多条正交于可能存在渗漏通道的2D平行测线并进行高密度电法反演,将反演图简化处理后置于三维模型剖面中,然后利用多条测线探测的低阻区高程推算出浸润线,综合分析确定渗漏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检测渗漏位置,确定导致反演中低阻识别的原因,可更加直观地观测渗漏通道走向,有效减少因正常渗流导致的低阻识别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渗漏通道识别 三维重构反演 高密度电法
下载PDF
三维点云上采样方法研究综述
7
作者 韩冰 邓理想 +1 位作者 郑毅 任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196,共30页
随着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三维扫描设备的普及,用点云表示三维数据的方法越来越流行,对点云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引起了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极大兴趣。其中,点云上采样任务是一项重要的点云数据处理工作,其结果的好坏关系着下游多种任务... 随着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三维扫描设备的普及,用点云表示三维数据的方法越来越流行,对点云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引起了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极大兴趣。其中,点云上采样任务是一项重要的点云数据处理工作,其结果的好坏关系着下游多种任务的优劣,因此一些研究人员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索并先后提出了多种点云上采样方法,以期提高计算效率和网络性能,解决点云上采样中的各种难点问题。为了促进之后研究的发展,首先从任务类型角度对现有的点云上采样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类与综述,然后对这些点云上采样网络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最后针对现存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做了进一步分析,并探索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希望为三维点云上采样任务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上采样方法 深度神经网络 自监督学习 三维重建
下载PDF
5G电源模组高精度3D结构光测量技术
8
作者 邓芳伟 黄石军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提出了多视角大景深高精度3D视觉传感技术。运用高清数字光处理(DLP)结构光投影技术和高速高分辨工业相机,从板级集成电路设计、控制驱动软件研发、3D点云重建与处理算法等方面深入研究,自主研发亚微米级/低成本多视角大景深高精度3D视... 提出了多视角大景深高精度3D视觉传感技术。运用高清数字光处理(DLP)结构光投影技术和高速高分辨工业相机,从板级集成电路设计、控制驱动软件研发、3D点云重建与处理算法等方面深入研究,自主研发亚微米级/低成本多视角大景深高精度3D视觉测量技术。主要包括:采用高分辨率、高帧率的工业摄像机,实现高精度的三维重建;采用多波长相位扩展法,实现高精度的相位计算;利用多工业摄像机解决视场隐藏,扩大了三维重构视场,最终实现了0.48μm Z轴的重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 三维重建 多波长相位扩展法
下载PDF
锥形束CT三维重建与牙槽骨九分区法对上颌前部埋伏牙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高红侠 徐蓬 +1 位作者 许荣宸 王立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与牙槽骨九分区法对上颌前部埋伏牙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口腔科接收的80例上颌前部埋伏牙患者共88颗上颌埋伏前牙,所有患者均因牙列不齐、缺失等情况就诊...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与牙槽骨九分区法对上颌前部埋伏牙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口腔科接收的80例上颌前部埋伏牙患者共88颗上颌埋伏前牙,所有患者均因牙列不齐、缺失等情况就诊,牙槽骨九分区法后加颞颌骨CBCT片发现埋伏牙。统计牙冠牙根的外上、外中、外下、中上、中中、中下、内上、内中、内下上颌前部埋伏牙的颗数以及埋伏牙位置、牙冠定位及牙根弯曲情况等。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埋伏牙位置、牙冠定位及牙根弯曲情况等方面的诊断准确性,牙槽骨九分区法分类及CBCT的研究结果两组之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88颗埋伏牙中,50颗牙冠、根在邻牙同侧,5颗牙冠、牙根在邻牙间,33颗牙冠、牙根在邻牙不同侧。埋伏牙牙冠、牙根以位于上颌骨内中和外上2个区间最多(占23.86%和19.32%)。88颗埋伏牙的诊断与术中所见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1.340、4.460、4.570、0.900、0.930、0.030、0.040、0.200,P<0.05)。结论: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中具有清晰直观、准确便捷的优点,牙槽骨九分区法对治疗复杂上颌前部埋伏牙具有精确定位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诊治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三维重建 牙槽骨九分区法 上颌前部埋伏牙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希尔伯特变换结合格雷码的相位展开方法
10
作者 夏继隆 范华 +1 位作者 王晓飞 张晓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8,共6页
传统的格雷码辅助四步相移相位展开方法需要投影四幅条纹图形,而且受到环境噪声和投影离焦等因素影响导致重建精度不高。为了提高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希尔伯特变换与格雷码相结合的相位展开方法。首先,利用采集到的正弦条... 传统的格雷码辅助四步相移相位展开方法需要投影四幅条纹图形,而且受到环境噪声和投影离焦等因素影响导致重建精度不高。为了提高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希尔伯特变换与格雷码相结合的相位展开方法。首先,利用采集到的正弦条纹图像和背景光强图像获取余弦分量。然后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将余弦分量与冲击响应进行卷积。在原始频率和幅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相位移动π/2。最后,利用格雷码解码得到的相位级次来求解被测物体的绝对相位。此外,采用三分相位展开法来消除格雷码解相位过程中产生的边缘跳变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高精度标准球重建时精度为0.045 mm,重建精度较高。投影条纹图片由四幅缩减到了两幅,提高了投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结构光 希尔伯特变换 三分相位展开法 格雷码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数据的波浪场重构研究
11
作者 李蒙 刘曾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4,共8页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波面信息,建立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波面重构流程,从二维波面图像中快速获取三维波面分布。使用双目相机拍摄的波面图像对作为原始数据完成相机参数标定,基于加速鲁棒性特征算法、金字塔搜索法和极线约束完成波面特征...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波面信息,建立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波面重构流程,从二维波面图像中快速获取三维波面分布。使用双目相机拍摄的波面图像对作为原始数据完成相机参数标定,基于加速鲁棒性特征算法、金字塔搜索法和极线约束完成波面特征点的提取和立体匹配。最后通过立体矫正、视差图分析及图片后处理优化流程实现波浪场的三维点云重构,并选取重构区域作线性插值划分均匀网格,将三维点云投影至二维波面原始图像完成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良好、风浪等级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双目立体视觉模型能够准确提取波面特征点,重建的三维点云能够再现波面,具有使用便捷且成本较低的特点,为后续做波浪等级分析及波高预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 波浪场重构 三维点云 加速鲁棒性特征算法 金字塔搜索法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respiratory airflow in human nasal cavity and its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study 被引量:3
12
作者 Jun Zhang Yingxi Liu +2 位作者 Xiuzhen Sun Shen Yu Chi Y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To study the airflow distribution in human nasal cavity during respir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nasal structure, three-dimensional, anatomically accurate representations of 30 adult nasal cavity models... To study the airflow distribution in human nasal cavity during respir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nasal structure, three-dimensional, anatomically accurate representations of 30 adult nasal cavity models were recons- tructed based on processed tomography images collected from normal people. The airflow fields in nasal cavities were simulated by fluid dynamics with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human nasal cavity structure led to different airflow distribution in the nasal cavities and variation of the main airstream passing through the common nasal meatus. The nasal resistance in the regions of nasal valve and nasal vestibul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overall resistance. The characteristic model of nasal cavity was extracted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stic points and dimensions deduced from the original models. It showed that either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r the airflow field of the two kinds of models was similar. The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s were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nasal cavity that could properly represent the original model in model studies on nasal ca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al cavity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fiel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基于ERT技术的矿山充填管道堵塞三维可视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湃 刘卓 +1 位作者 加波 刘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65-2474,共10页
全尾砂胶结充填法,在金属矿山的开采中被广泛应用。充填料浆在管输过程中的堵管、爆管现象,给充填管道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是制约充填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为了探索矿山充填管道堵塞的可视化检测方法,获取矿山充填管道内壁结块的几何... 全尾砂胶结充填法,在金属矿山的开采中被广泛应用。充填料浆在管输过程中的堵管、爆管现象,给充填管道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是制约充填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为了探索矿山充填管道堵塞的可视化检测方法,获取矿山充填管道内壁结块的几何形状与相对位置的三维信息,利用COMSOL软件建立多层ERT传感阵列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ERT正问题,阐明了ERT三维敏感场内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灵敏度为媒介分析ERT的“软场”特性,揭示了三维敏感场内检测灵敏度的分布规律。采用Gauss-Newton算法求解ERT的逆问题,对5种堵塞仿真模型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仿真结果表明正则化Gauss-Newton一步算法在重建图像质量上与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差别极小,但在重建时间上优于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更适合三维图像重建。Gauss-Newton一步算法中选择Laplace先验知识优于Noser先验知识。最后,根据仿真模型,采用某金属矿尾砂制作尺寸不同的4种结块试件,养护14 h后放入充满质量分数为74%全尾砂充填料浆的竖直管道中的5个不同位置,模拟充填管道内壁5种不同的结块位置及堵塞程度。利用自主研发的48电极3D-ERT成像系统,采用Gauss-Newton一步算法,对以上5种堵塞情况进行三维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重建图像可以准确反映出管道内壁结块的几何形状和所处位置等三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重建 矿山充填管道 管壁结块 电阻层析成像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局部光栅补全的反光物体三维重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毅 陈星飒 +1 位作者 吴翔 方翔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针对结构光三维重建过程中,因表面强反光造成光栅形变而导致的相位误差、重建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光栅补全的重建方法。首先对被测物体自身材料特性以及镜面反射角等引发三维重建点云模型缺失现象的反光因素进行分析。其次... 针对结构光三维重建过程中,因表面强反光造成光栅形变而导致的相位误差、重建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光栅补全的重建方法。首先对被测物体自身材料特性以及镜面反射角等引发三维重建点云模型缺失现象的反光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在相位展开前,引入局部光栅补全法,对反光区光栅丢失部分进行补全,以相移法加互补格雷码重建法为基础提高相位展开精度。最后,通过搭建单目结构光三维重建系统,对平面度误差在0.5mm范围内的反光矩形铝合金板进行三维重建。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可以有效补全因物体表面反光造成的重建缺失,其相位解码信息更加完备,重建率相较于传统方法提升了25%,平面度误差率降低了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误差 相移法 光栅补全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中华 单一波 +1 位作者 黄晓锋 虞桂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对肺部解剖结构进行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90例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术... 目的探讨术前对肺部解剖结构进行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90例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术前行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将其设为观察组,术中采取改良膨胀萎陷法;另外45例直接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采取常规膨胀萎陷法。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胸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有1例中转开胸,两组患者均恢复出院。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能够帮助术者清晰、准确地辨别肺段结构,安全、有效地开展精准肺段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膨胀萎陷法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沥青路面纹理的实时识别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秋实 姚茂连 朱齐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解决沥青路面在传统测量方法中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和测量结果中纹理信息数据的丢失问题,实现科学、合理地评估沥青路面在服务期限内实时抗滑性能,提出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和定位技术,通过三维重构软件CC(Context Capture)和Matlab创建分... 为解决沥青路面在传统测量方法中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和测量结果中纹理信息数据的丢失问题,实现科学、合理地评估沥青路面在服务期限内实时抗滑性能,提出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和定位技术,通过三维重构软件CC(Context Capture)和Matlab创建分析模块与数字化处理的实时识别系统,获取路面纹理参数平均构造深度(MTD)、沥青路面凸起构造体积占总构造体积之比(凹凸比),并与铺砂法测量的平均构造深度、摆式仪测量的摆值等传统测量方法相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MTD与铺砂法获取的构造深度相关性R2=0.997 7,构造深度结合凹凸比反映的路面抗滑性能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精度识别在路面纹理构造信息接近于0.01 mm,可作为路面抗滑性检测的新手段,为道路评价、管理监测和养护提供精确性、实时性的抗滑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方法 倾斜摄影 纹理构造 三维重构 抗滑性能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块和联合优化光滑l_(0)范数的二维压缩感知算法
17
作者 张小贝 唐辰 +2 位作者 涂喜梅 陆晓刚 张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31-4439,共9页
传统的压缩感知模型和重构方法,虽能有效减少数据量,但压缩和重构性能不佳,故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块和联合优化光滑l_(0)范数(SL0)的2维压缩感知算法。压缩过程利用灰度熵和四叉树算法进行自适应分块和采样率分配,同时对压缩模型改... 传统的压缩感知模型和重构方法,虽能有效减少数据量,但压缩和重构性能不佳,故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块和联合优化光滑l_(0)范数(SL0)的2维压缩感知算法。压缩过程利用灰度熵和四叉树算法进行自适应分块和采样率分配,同时对压缩模型改进,使用混沌循环矩阵作为测量矩阵,提升了压缩性能。重构过程基于SL0算法,采用陡峭性更高的拟合函数,结合拟牛顿法和动态迭代的方案提高重构质量和效率。该算法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相比现有算法平均提升了5.44 dB和21.08%,平均计算时间仅需1.59 s,表明该算法能稳定、快速地实现图像的压缩感知和精确重构,为压缩感知和图像重构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压缩感知 自适应分块 图像重构 光滑l_(0)范数算法 拟牛顿法
下载PDF
健康青年男性和女性盆底肌群的MRI三维重建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旭涛 华诚 +5 位作者 卢鸣飞 周宇翔 徐思敏 付滢锌 刘洋 王琛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0-380,共11页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健康男性和女性盆底组织结构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意义。选取健康青年男性及女性各1人,进行MRI扫描,观察盆底部分组织结构,应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ITK-SNAP进行三维重建,建立盆底肌群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实现任意角度观察...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健康男性和女性盆底组织结构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意义。选取健康青年男性及女性各1人,进行MRI扫描,观察盆底部分组织结构,应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ITK-SNAP进行三维重建,建立盆底肌群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实现任意角度观察和精确定位测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程序ANSYS workbench,建立计算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得到耻骨直肠肌收缩力与肛直角角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盆底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直角 耻骨直肠肌收缩力 MRI三维重建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
19
作者 王鹏鸣 何一鸣 王朝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1期27-32,46,共7页
“立体农场”景观能够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并满足我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的使用需求,具有占地面积更小、灵活性更强的优势,在居住区绿化覆盖、应急用菜、休闲耕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能满足居民的“农耕情怀”。为了更好地适应西北部城市复... “立体农场”景观能够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并满足我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的使用需求,具有占地面积更小、灵活性更强的优势,在居住区绿化覆盖、应急用菜、休闲耕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能满足居民的“农耕情怀”。为了更好地适应西北部城市复杂的景观条件,研究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基于景观的布局、形态、植物以及维护方式,设计了大型“立体农场”景观、阳台农业景观和模块化微型景观三种景观,提出了“立体农场”景观维护系统和种植设施构造,得到了适用于西北部居住区的“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方法论。最终形成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农场 西北部居住区景观改造 构建方法 维护模式 农耕情怀 景观互动
下载PDF
股骨颈前倾角测量评估:如何建立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志浩 谢召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8-1454,共7页
背景:股骨颈前倾角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临床实践中多有应用,精确地评估股骨颈前倾角对于病情评估、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骨颈前倾角的评估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临床查体、实体测量、... 背景:股骨颈前倾角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临床实践中多有应用,精确地评估股骨颈前倾角对于病情评估、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骨颈前倾角的评估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临床查体、实体测量、放射成像、CT、磁共振成像、超声、3D打印模型测量(模型法)、术中克氏针测量、C型臂、自制仪器测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目的:通过阐述以上测量方法及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试图寻求一种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股骨颈前倾角进行评估。方法:以“股骨颈前倾角,测量,评估,方法”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femoral neck anteversion”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数据库,检索关于股骨颈前倾角测量评估方法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重复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4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方法主要集中在影像学检查领域,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又以CT检查方法研究较多。CT相对于其他测量方法具有多种优势。同时,3D打印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均需要CT图像数据的支持。对未来股骨颈前倾角测量评估方法的统一,CT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前倾角 测量方法 差异 CT 人工智能 三维重建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