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spiral CT three dimentional reconstruction on developmental dysplasis of the hip in children
1
作者 宋其韬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3年第2期89-90,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surface shaded reconstruction (SSD) of CT scanning o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K). Methods Unilateral DDH in 39 cases was examined with Picker 2000S spiral CT to perform...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surface shaded reconstruction (SSD) of CT scanning o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K). Methods Unilateral DDH in 39 cases was examined with Picker 2000S spiral CT to perform SSD of the affected pelvis. All patients were females with the age ranging from 3.5 to 8 years old ( average 4.25 years). Of 39 cases, 22 cases were complete dislocation the hip, 17 cases were subluxation of the hip. The measurement of SSD included of the depth and surface area of normal and affected acetabulum; the distances from the lowest point of the bottom of the acetabulum (O point) to the anterior end (A point) of the lateral margin of anterior acetabular column (OA), the middle point (point) of the acetabular roof (OB) and the posterior end (C point) of lateral margin of the posterior acetabular column (OC). Results In normal hip, the medial and lateral margin of the acetabular roof was overlapping, and in DDH, a bony defect was found in the lateral acetabular margin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Application of spiral CT three dimentional reconstruction on developmental dysplasis of the hip in children
下载PDF
成年人中心性气道流体力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刘斌 李一诗 +5 位作者 徐莉 谢波 杨明金 宗开灿 张越铭 郭述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09-316,共8页
目的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健康成年人中心性气道进行流体力学特征分析,研究空气流场对中心性气道的影响。方法选择4例健康成年人胸部CT影像,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7.5岁;体质量48.5~74.0 kg,平均体质量60.6... 目的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健康成年人中心性气道进行流体力学特征分析,研究空气流场对中心性气道的影响。方法选择4例健康成年人胸部CT影像,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7.5岁;体质量48.5~74.0 kg,平均体质量60.6 kg。使用Mimics 21医学图像软件将4例健康成年人的胸部CT图像以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COM)格式导入,并构建中心性气道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修整,使用Geomagic Studio 12软件。使用Ansys fluent 19.2软件的网格划分模块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划分好网格后,将其导入Ansys 19.2软件进行CFD模拟计算。在模拟计算中,设定相同的潮气量,并对中心性气道内部气流流场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在基于CT图像数据构建的中心性气道的三维模型基础上,使用了CFD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施加相同潮气量的情况下,气流入口速度为2.15~4.44 m/s。气道流速在从入口到出口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并形成了高流速的区域。气道最大流速的变化为3.25~6.77 m/s,并且最大流速靠近气管壁面。气道壁面压力由气管到支气管逐渐降低。在流速越高的区域,气道壁面压力的绝对值越高。气道壁面最大切应力变化为0.888~2.240 Pa,其中气管壁、气管分叉处及二级、三级支气管的切应力相对较大,并随着气管和支气管的直径减小而增加。结论通过对健康成年人中心性气道模型进行CFD模拟,发现气道流速、壁面压力、壁面切应力与气道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整体空间分布和局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气道 CT 三维重建 计算流体力学 成年人
下载PDF
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有限元重建与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秀珍 于驰 +3 位作者 刘迎曦 于申 张军 苏英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重建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研究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流动状况。方法基于志愿者CT医学图像,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人体上呼吸道进行三维重建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整个腔体中的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建立了人体上呼吸道的三维有... 目的重建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研究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流动状况。方法基于志愿者CT医学图像,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人体上呼吸道进行三维重建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整个腔体中的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建立了人体上呼吸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得到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流场在整个腔体中的分布。结论所建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际解剖结构形态,数值模拟结果对临床上呼吸道解剖结构与功能相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的深入探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 三维有限元重建 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祥海 陈金华 +2 位作者 向建波 闫红野 周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行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患者常规二维造影(2D-DSA)、三维旋转造影(3D-RA)和双容积重建透明影...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行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患者常规二维造影(2D-DSA)、三维旋转造影(3D-RA)和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能显示的支架标记点数目。结果30例患者共植入34枚支架,在所有支架的206个标记点中,2D-DSA、3D-RA和双容积透明影像能清晰显示的标记点分别为146(70.8%)、123(59.7%)和190个(92.2%),三种造影方法间的支架标记点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能清晰显示颅内支架的标记点,在颅内支架的植入术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容积重建 支架 透明影像 栓塞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胸主动脉夹层与正常胸主动脉内血流动力学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金有 俞航 +3 位作者 刘静 单晶心 郭金明 洪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390-393,F0002,共5页
目的通过对基于CT图像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的患有降主动脉夹层与正常胸主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分析主动脉夹层内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夹层疾病的关系,为阐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患者A为46岁男性,胸... 目的通过对基于CT图像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的患有降主动脉夹层与正常胸主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分析主动脉夹层内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夹层疾病的关系,为阐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患者A为46岁男性,胸主动脉正常;患者B为33岁女性,患有通腔型降主动脉夹层,即通腔形式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CT图像为DICOM格式,层间距为0.5m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mm。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对通过临床获得的CT二维医学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重构,得到正常和患有降主动脉夹层的胸主动脉三维立体模型并转化为可用于模拟计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模拟胸主动脉内血流情况,获得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计算出胸主动脉在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在心动周期内患有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内血流情况较正常胸主动脉内血流情况更为复杂,表现为管壁压力变化较大、夹层开口处出现多个漩涡等现象,表明主动脉夹层内复杂血流情况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胸主动脉夹层 三维重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DSA及Xper-CT在肺肿瘤射频消融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施惠斌 梁吉廷 +3 位作者 胡佳妮 程洁敏 颜志平 王建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DSA及Xper-CT在肺肿瘤射频消融穿刺术(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及Xper-CT图像导航下治疗肺部肿瘤RFA的患者21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例,肝癌肺转移12例,结直肠癌肺转移6例。病灶分布在左上叶5枚,左肺下叶2枚,右肺上叶5枚,右肺中... 目的探讨DSA及Xper-CT在肺肿瘤射频消融穿刺术(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及Xper-CT图像导航下治疗肺部肿瘤RFA的患者21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例,肝癌肺转移12例,结直肠癌肺转移6例。病灶分布在左上叶5枚,左肺下叶2枚,右肺上叶5枚,右肺中叶6枚,右肺下叶4枚。左右胸壁各1例。结果在21例患者24处病灶中,22处病灶一次穿次成功,成功率91.7%,2处病灶直经小于1 cm经2次穿刺成功,射频针均准确定位。结论 DSA及Xper-CT图像导航下进行肺肿瘤RFA穿刺术定位准确,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在肺肿瘤的射频消融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三维重建 体表定位 射频消融穿刺术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不同个体的主动脉弓内血流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金有 俞航 +2 位作者 单晶心 郭金明 洪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059-2062,共4页
目的:应用医学CT图像数据三维重构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人体主动脉内血流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个体正常主动脉弓内血流数值模拟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讨论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管结构形状的关系及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目的:应用医学CT图像数据三维重构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人体主动脉内血流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个体正常主动脉弓内血流数值模拟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讨论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管结构形状的关系及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为阐明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对通过临床获得的增强CT二维医学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重构而得到不同个体的主动脉弓三维立体模型并转化为可用于模拟计算的CAD模型。应用CFD软件模拟主动脉弓内的血流情况,获得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计算得到了不同个体主动脉弓在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为个体主动脉弓内进行仿真模拟血流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方法。在心动周期内主动脉弓弯曲处存压力变化明显,出现漩涡等复杂血液流动现象,为研究血流动力学及各种脉管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三维重构 血流动力学 主动脉弓
下载PDF
人体主动脉弓内非牛顿血液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金有 徐跃平 +4 位作者 俞航 刘静 单晶心 郭金明 洪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2422-2425,2429,共5页
目的:通过基于三维重构技术对正常人体主动脉弓内的血流进行非牛顿血液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管疾病的关系,并与牛顿血液模型获得的壁面切应力(WSS)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对临床获得的CT医学图像据进行处理重构,并转化为可... 目的:通过基于三维重构技术对正常人体主动脉弓内的血流进行非牛顿血液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管疾病的关系,并与牛顿血液模型获得的壁面切应力(WSS)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对临床获得的CT医学图像据进行处理重构,并转化为可用于模拟计算的三维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获得了正常人体主动脉弓内血流在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主动脉弓内复杂的血流情况与血管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存在一定联系,并且非牛顿血液模型更为适合进行深入细致的主动脉弓内血液低速区域的瞬态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非牛顿血液 三维重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脊柱三维重建基本方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9
作者 伏晓 宦怡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 探讨脊柱三维重建的几个基本方位 .方法 对 2 5例正常脊柱行螺旋 CT扫描后经三维软件处理 ,分别按多个切割层面切割成像进行观察 .结果 脊柱各部分结构均能在不同位像中清楚显示 .结论 应将脊柱三维成像的位像规范化 ,文中提... 目的 探讨脊柱三维重建的几个基本方位 .方法 对 2 5例正常脊柱行螺旋 CT扫描后经三维软件处理 ,分别按多个切割层面切割成像进行观察 .结果 脊柱各部分结构均能在不同位像中清楚显示 .结论 应将脊柱三维成像的位像规范化 ,文中提出的几个位像可作为脊柱三维重建的基本方位 ,但应灵活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螺旋CT 脊柱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平面经食管旋转扫描超声心动图像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爱军 杨晓梅 +3 位作者 郑昌琼 汪天富 尹立雪 郑翊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进行经食管旋转扫描超声心动图像的三维重建算法的基础研究 ,并开发相应三维重建软件系统。方法首先 ,使用食管导入旋转扫描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一系列在空间按一定角度分布的动态超声心脏图像 ,并同步记录心电信号。然后 ,根据心电及... 目的进行经食管旋转扫描超声心动图像的三维重建算法的基础研究 ,并开发相应三维重建软件系统。方法首先 ,使用食管导入旋转扫描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一系列在空间按一定角度分布的动态超声心脏图像 ,并同步记录心电信号。然后 ,根据心电及角度信号提取正确原始切片图像 ,进行预处理 ,并利用三维直接匹配插值方法对旋转扫描超声心动图像进行插值 ,获得规则体数据。最后 ,采用直接体绘制方法对体数据进行重建。结果实现了全部重建算法 ,并对一组旋转扫描超声心动图像进行了三维重建实验 ,获得了左心室的真实感三维重建图像。结论由于经食管扫描超声心动图像原始质量较好 ,并且本研究中采用了针对超声图像自身特点的图像预处理和三维直接插值方法 ,使得我们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超声心脏体数据 ,从而获得良好的重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三维重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旋转扫描 体绘制
下载PDF
肝内管道三维可视化模型在肝脏手术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卓 李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87-1989,共3页
肝脏管道系统的肝静脉系、门静脉系、肝动脉及肝胆管的解剖结构交错重叠、关系复杂,是肝脏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难点。针对活体肝脏移植、肝脏肿瘤切除及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手术构建肝脏虚拟手术模型和仿真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实... 肝脏管道系统的肝静脉系、门静脉系、肝动脉及肝胆管的解剖结构交错重叠、关系复杂,是肝脏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难点。针对活体肝脏移植、肝脏肿瘤切除及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手术构建肝脏虚拟手术模型和仿真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实用价值。准确掌握肝内管道立体结构关系并精确设计手术路径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可视化技术、虚拟仿真的迅速发展和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建立,使得在计算机上实现肝内管道三维数字模型构建和虚拟手术的仿真成为可能。本文简要介绍肝内管道系统三维可视化的进展情况及其在临床解剖教学和肝脏手术培训中的初步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的 可视化 三维重建 教学
下载PDF
格雷编码与相移结合的双目三维重构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长波 谢明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78-182,共5页
为实现高分辨率快速非接触式双目三维重构,提出一种格雷编码与相移结合的双目三维重构方法。采用格雷码法将投射空间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投射相移图案,使各个子区域内的采样点相位在[0,2π]范围内变化,将采样点相位与子区域码叠加,得到唯... 为实现高分辨率快速非接触式双目三维重构,提出一种格雷编码与相移结合的双目三维重构方法。采用格雷码法将投射空间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投射相移图案,使各个子区域内的采样点相位在[0,2π]范围内变化,将采样点相位与子区域码叠加,得到唯一的编码,如果左右2幅图中点的编码符合匹配原则,则互相匹配成对,利用三角法原理求出空间点的三维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实现三维重构,误差小于0.35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构 结构光 格雷编码 相移 图像匹配 三角法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的Mimics重建技术在THA患者术后早期全髋界面骨密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缪锌 邓高荣 +4 位作者 高翔 吴炳华 张魁忠 李太强 凌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9-11,I0001,共4页
目的采用Mimics重建技术观察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早期全髋界面骨密度(BMD)变化。方法选择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均采用生物型假体行THA。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行髋关节64排螺旋CT检查,采集CT断层数据。将C... 目的采用Mimics重建技术观察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早期全髋界面骨密度(BMD)变化。方法选择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均采用生物型假体行THA。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行髋关节64排螺旋CT检查,采集CT断层数据。将CT断层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髋关节三维模型重建,设定模型基点,采用其自带的CAD工具将股骨头-髋臼弧形界面分为10等份,分别标记为A^J共10个区域,测量每个区域的平均CT值,表示其BMD。结果 20例THA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A、B、C、D区域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3、6、12个月E、F、G区域BMD均高于术前,I、J区域BMD均低于术前(P<0.05或<0.01);患者术后1、3、6、12个月H区域BMD均低于术前(P<0.05或<0.01)。结论生物型THA患者手术前后髋臼假体上极周围BMD变化不大,而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中心部位BMD逐渐升高,下极周围BMD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三维重建 生物力学 骨密度
下载PDF
应用快速成型技术重建人工颅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德敏 刘义荣 刘俊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9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应用CAD/CAM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个性化设计、制造人工颅骨的快速响应体系。通过螺旋CT扫描、CAD三维重建成像、三种快速成型工艺,制成与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几何形态相同的个性化实体模型,应用翻模工艺和EH复合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 应用CAD/CAM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个性化设计、制造人工颅骨的快速响应体系。通过螺旋CT扫描、CAD三维重建成像、三种快速成型工艺,制成与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几何形态相同的个性化实体模型,应用翻模工艺和EH复合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制成患者骨修复治疗用颅骨。结果显示人工颅骨几何外形与骨缺损部位非常吻合,与健康侧对称,临床效果非常满意。三种快速成型工艺中,选择性激光烧结法工艺较适合于个性化实体模型制作。完成整个制作流程的最快时间为2d。应用快速成型技术重建颅骨制作系统为颅骨缺损患者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修复美学效果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三维重建 颅骨 生物活性人工骨 个性化
下载PDF
小鼠肾近端小管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雪 任昊 +1 位作者 杨蓓 翟效月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7-900,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肾近端小管三维空间走行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C57/BL/6J小鼠3只,灌流固定后取肾组织块并树脂812包埋,垂直肾长轴连续半薄切片,从肾被膜到肾外髓外带共得到1 200张2.5μm厚的连续切片,显微镜下获取数字图像,计算机配准,C语言... 目的研究小鼠肾近端小管三维空间走行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C57/BL/6J小鼠3只,灌流固定后取肾组织块并树脂812包埋,垂直肾长轴连续半薄切片,从肾被膜到肾外髓外带共得到1 200张2.5μm厚的连续切片,显微镜下获取数字图像,计算机配准,C语言编程,追踪并三维重建58条近端小管走行。结果在皮质迷路中,近端小管起始段在离开肾小球后,均先向被膜方向走行约100~1 400μm后返折,在各自肾小球周围盘曲并占据相对独立的区域,很少和其他肾单位近端小管曲部区域重合。浅表皮质肾单位与中间皮质肾单位的近曲小管盘曲紧密,所占空间比近髓肾单位近曲小管小。在髓放线中,近端小管直部的走行有明显的层次:来源于浅表皮质肾单位的近端小管直部走行于中央,来源于皮质深部肾单位的近直小管则依次走行在其外围,皮质最深层的肾单位的近直小管几乎无直部。所有近端小管均止于肾外髓外带与内带的交界处,并移行为髓袢降支细段。结论小鼠近端小管的起始段、曲部和直部在皮质迷路与髓放线都有各自走行区间,其吡邻关系及所处生物学环境不同,这对肾近端小管不同节段对不同物质转运功能的生理及病理评估提供形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小管 三维重建 小鼠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腰椎滑脱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崇富 陈燕浩 +2 位作者 张树桐 金朝林 殷云志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腰椎滑脱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腰椎滑脱症的患者115例,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判断腰椎滑脱症的程度与性质.结果:本组研究的行CT检查的1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椎滑脱,其中真性滑脱症82例,假性滑脱症3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腰椎滑脱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腰椎滑脱症的患者115例,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判断腰椎滑脱症的程度与性质.结果:本组研究的行CT检查的1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椎滑脱,其中真性滑脱症82例,假性滑脱症33例.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准确判断腰椎滑脱症程度和性质,并能了解病变部分解剖结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腰椎滑脱症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成人肾上腺的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浩军 陈雁卉 杨桂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8,F0003,共4页
目的:测量统计成人肾上腺的影像形态学数值,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影像资料。方法:对168例成人进行64排螺旋CT下平扫加增强扫描后处理数据。统计测量肾上腺大小、形态、位置,所得数值按年龄、性别、侧别进行分组统计处理并... 目的:测量统计成人肾上腺的影像形态学数值,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影像资料。方法:对168例成人进行64排螺旋CT下平扫加增强扫描后处理数据。统计测量肾上腺大小、形态、位置,所得数值按年龄、性别、侧别进行分组统计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右侧肾上腺高于左侧者占67·50%,等高者占24·25%,低于左侧者占8·25%。左侧肾上腺体积平均(4·07±1·02)cm3,右侧(3·78±0·83)cm3,男性大于女性,左侧大于右侧。结论:肾上腺体积与年龄、性别相关,56岁以后体积缩小,男性大于女性。肾上腺形态不一,但轮廓清楚,侧缘较平直或略凹,偶见侧缘有小锯齿。未见明显侧凸或呈圆形、椭圆形,异形者可能提示腺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照相术 肾上腺 影像解剖学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数字肾精准定位内生性肿瘤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圣坤 黄自立 +1 位作者 张磊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数字肾模型定位内生性肾肿瘤、实施肾部分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内生性肿瘤,应用MIMICS软件重建数字肾模型,计算肿瘤距离肾脏上下极、外侧轮廓线的位置,得出定位数据。在手术中根据该数据定... 目的:介绍应用数字肾模型定位内生性肾肿瘤、实施肾部分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内生性肿瘤,应用MIMICS软件重建数字肾模型,计算肿瘤距离肾脏上下极、外侧轮廓线的位置,得出定位数据。在手术中根据该数据定位肿瘤,行肾部分切除。结果:应用数字肾模型进行内生性肿瘤定位,与手术中实体所见高度吻合。结论:数字肾是内生性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手术时进行定位的简单、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肾 三维重建 肾肿瘤 内生性 肾部分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手术 虚拟现实
下载PDF
社会信任危机的现代反思及其三维重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传喜 李海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02-108,共7页
信任危机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从性质上将信任危机划分为体制性信任危机、阶层性信任危机、失范性信任危机、逐利性信任危机、地缘性信任危机和差... 信任危机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从性质上将信任危机划分为体制性信任危机、阶层性信任危机、失范性信任危机、逐利性信任危机、地缘性信任危机和差序性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们也迎来了必须要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刻"。要恢复信任,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即必须要守住个人的底线、政府的底线和社会的底线。"守住底线"是一句无奈的呐喊,但是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信任危机因利而起,也必将因利而终,这是发展之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危机 现代反思 三维重构
下载PDF
近端升主动脉CT三维重建在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志斌 张雅娉 +5 位作者 郭建中 李殿坤 李莹莹 张婷婷 杨正汉 张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使用近端升主动脉CT三维重建参数评估胸骨下段小切口完成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MIST-OPCAB)的近端吻合空间,完成多支病变的完全再血管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MIST-O... 目的使用近端升主动脉CT三维重建参数评估胸骨下段小切口完成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MIST-OPCAB)的近端吻合空间,完成多支病变的完全再血管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MIST-OPCAB的250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术前胸部正侧位X线片和近端升主动脉CT三维重建的相关测量参数以及术前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术前评估,选择适合行胸骨下段小切口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研究对象分组:(1)小切口组(即A组),112例MIST-OPCAB手术患者;(2)常规切口组,138例常规切口OPCAB患者。常规切口组再分为B组(CT参数适合行小切口手术,其它条件不适合行小切口手术)和C组(CT参数不适合行小切口手术)。比较三组患者升主动脉CT三维重建参数,观察桥血管分布及手术结果。结果小切口组112例,常规切口组138例,小切口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常规切口组(66. 1±5. 5%vs. 63. 9±5. 8%,P <0. 05)。A组第2肋间胸骨平面至主动脉根部的距离明显大于C组[(32. 6±15. 8) mm和(26. 9±16. 5)mm,P <0. 05];小切口组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旁路移植2~4支,平均(2. 8±0. 6)支;近端1个吻合口108例,2个吻合口4例。远端靶血管分别吻合至前降支(LAD) 112例、后降支(PDA) 91例、钝缘支(OM) 56例及中间支(IR) 20例,对角支(Dx) 35例。使用左侧乳内动脉(LIMA) 111例,桡动脉(RA) 89例,大隐静脉(SVG) 105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平均[19±22,(5,85)]h,重症监护室时间[60±20,(12,145)]h。结论升主动脉近端CT三维重建参数能够准确评估胸骨下段小切口完成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且远端靶血管血运重建临床效果满意。MIST与传统全程胸骨切口相比的优点是保存了部分胸廓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胸骨下段小切口 近端升主动脉 CT三维重建 完全再血管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