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Gaussian Lagrangian Stochastic Model for Wind Field Simulation in the Surface Layer 被引量:1
1
作者 Chao LIU Li FU +2 位作者 Dan YANG David R.MILLER Junming W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90-104,共15页
Wind field simulation in the surface layer is often used to manage natural resources in terms of air quality,gene flow(through pollen drift),and plant disease transmission(spore dispersion).Although Lagrangian stochas... Wind field simulation in the surface layer is often used to manage natural resources in terms of air quality,gene flow(through pollen drift),and plant disease transmission(spore dispersion).Although Lagrangian stochastic(LS)models describe stochastic wind behaviors,such models assume that wind velocities follow Gaussian distributions.However,measured surface-layer wind velocities show a strong skewness and kurtosis.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model,a non-Gaussian LS model,which incorporates controllable non-Gaussian random variables to simulate the targeted non-Gaussian velocity distribution with more accurate skewness and kurtosis.Wind velocity statistics generated by the non-Gaussian model a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field data from the Cooperative Atmospheric Surface Exchange Study,October 1999 experimental dataset and comparing the data with statistics from the original Gaussian model.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Gaussian model improves the wind trajectory simulation by stably producing precise skewness and kurtosis in simulated wind velocities without sacrificing other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Gaussian LS model,such as the accuracy in the mean and variance of simulated velocities.This improvement also leads to better accuracy in friction velocity(i.e.,a coupling of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ies).The model can also accommodate various non-Gaussian wind fields and a wide range of skewness–kurtosis combinations.Moreover,improved skewness and kurtosis in the simulated velocity will result in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ispersion for wind/particle simulations.Thus,the non-Gaussian model is worth applying to wind field simulation in the surface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grangian stochastic model wind field simulation non-Gaussian wind velocity surface layer
下载PDF
Turbulent Wind Field Simulation of 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al Effects 被引量:1
2
作者 HE Wei TIAN De +1 位作者 DENG Ying WANG Ningb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I0012-I0012,14,共1页
为准确得到风轮旋转效应对风力发电机组湍流风速脉动分量的影响,推导了旋转Fourier自谱和互谱。分析了风轮旋转效应通过相干函数和相位延迟体现的物理本质,提出了引入相位延迟参数的旋转Fourier自谱和互谱。以旋转Fourier自谱和互谱... 为准确得到风轮旋转效应对风力发电机组湍流风速脉动分量的影响,推导了旋转Fourier自谱和互谱。分析了风轮旋转效应通过相干函数和相位延迟体现的物理本质,提出了引入相位延迟参数的旋转Fourier自谱和互谱。以旋转Fourier自谱和互谱的模构建旋转谱矩阵,对其进行Cholesky分解,将相位延迟引入谱表现方法中实现风力发电机组湍流风场的模拟。最后,结合某1.5Mw三叶片变桨距风电机组进行纵向脉动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对计算功率谱与目标谱进行了校核,证明该文算法可以更为准确地模拟作用在风轮旋转叶片上的脉动风速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风场模拟 旋转效应 湍流 大型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组 负载计算 风场模型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on wind-blown sand deposition on desert expressways in sandy regions 被引量:5
3
作者 WANG Cui LI Shengyu +2 位作者 LEI Jiaqiang LI Zhinong CHEN Jie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Many desert expressways are affected by the deposition of the wind-blown sand,which might block the movement of vehicles or cause accidents.W-beam central guardrails,which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desert expr... Many desert expressways are affected by the deposition of the wind-blown sand,which might block the movement of vehicles or cause accidents.W-beam central guardrails,which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desert expressways,are thought to influence the deposition of the wind-blown sand,but this has yet not to be studied adequately.To address this issue,we conducted a wind tunnel test to simulate and explore how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affect the airflow,the wind-blown sand flux and the deposition of the wind-blown sand on desert expressways in sandy regions.The subgrade model is 3.5 cm high and 80.0 cm wide,with a bank slope ratio of 1:3.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model is 3.7 cm high,which included a 1.4-cm-high W-beam and a 2.3-cm-high stand column.The wind velocity was measured by using pitot-static tubes placed at nine different heights(1,2,3,5,7,10,15,30 and 50 cm)above the floor of the chamber.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wind-blown sand flux in the wind tunnel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sand sampler,which was sectioned into 20 intervals.In addition,we measured the wind-blown sand flux in the field at K50 of the Bachu-Shache desert expressway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on 11 May 2016,by using a customized 78-cm-high gradient sand sampler for the sand flux structure test.Obstruction by the subgrade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wo weak wind zone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the windward slope and at the leeward slope of the subgrade,and the wind velocity on the leeward side weakens significantly.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decrease the leeward wind velocity,whereas the velocity increases through the bottom gaps and over the top of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wind-blown sand flux measured by wind tunnel follows neither a power-law nor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when affected by either the subgrade or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At 0.0H and 0.5H(where H=3.5 cm,which is the height of the subgrade),the sand transport is less at the 3 cm height from the subgrade surface than at the 1 and 5 cm heights as a result of obstruction by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and the maximum sand transportation occurs at the 5 cm height affected by the subgrade surface.The average saltation heigh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is greater than the subgrade height.The field test shows that the sand deposits on the overtaking lane leeward of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and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deposited sand is determined by the difference in the sand mass transported between the inlet and outlet point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minimum wind velocity in the wind tunnel tes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hazards of the wind-blown sand onto subgrade with the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velocity field wind-blown sand flux W-beam central guardrails sand deposition desert expressway wind tunnel test Taklimakan Desert
下载PDF
带式烘干机风速场均匀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鹏飞 刘加伟 +3 位作者 刘鑫 陈博 张琦 薛东晓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物料含水率均匀性是物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与烘干机内部气流均匀性相关。烘干机结构与工艺参数对烘干机内部流场均匀性产生较大影响。使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导流板角度(30°、40°、50°)、侧风道均流板个数(1、2、3)与循环... 物料含水率均匀性是物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与烘干机内部气流均匀性相关。烘干机结构与工艺参数对烘干机内部流场均匀性产生较大影响。使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导流板角度(30°、40°、50°)、侧风道均流板个数(1、2、3)与循环风机频率(20 Hz、30 Hz、40 Hz)对烘干机内气流分布的影响,找到最优的因素水平,使烘干机内部风速场最均匀。研究结果表明:风机频率对上料层的风速场影响最显著;导流板角度对上料层风速场影响最不显著。导流板角度对下料层风速场影响最显著;风机频率对下料层风速场影响最不显著。当因素水平组合为导流板角度30°,均流板3个,风机频率20 Hz时,烘干机内风速场最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烘干机 风速场均匀性 CFD仿真 DOE设计
下载PDF
高海拔隧道喷浆出碴过程风速场及粉尘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马国栋 黄嘉洵 +3 位作者 王栋 尹龙 周川川 张江石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1250,共10页
为明确气压等环境参数对粉尘运移的影响,掌握高海拔隧道空间重点产尘工序粉尘质量浓度分布,使用Fluent软件模拟隧道喷浆和出碴阶段风速场和粉尘质量浓度场,分析海拔对隧道空间内风流和粉尘质量浓度波动性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风速场和... 为明确气压等环境参数对粉尘运移的影响,掌握高海拔隧道空间重点产尘工序粉尘质量浓度分布,使用Fluent软件模拟隧道喷浆和出碴阶段风速场和粉尘质量浓度场,分析海拔对隧道空间内风流和粉尘质量浓度波动性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风速场和粉尘质量浓度场的沿程分布,建立隧道粉尘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引入风速不均匀度和粉尘质量浓度不均匀度参数,构建海拔与风速、粉尘质量浓度不均匀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高海拔地区隧道通风过程中,粉尘运移速度接近风速所用时间相比平原地区较长;低海拔地区风流接近直线沿全断面流出隧道,随着海拔升高,风流覆盖范围逐渐缩小,风流在水平方向逐渐沿S型流出隧道。2)喷浆过程中,距掌子面40 m以内风速较高,40 m以外风速迅速下降,在距掌子面60~180 m均匀波动;隧道整体粉尘质量浓度随海拔上升而发生波动性变化,在距掌子面20~180 m均匀下降,呈近似线性降低。3)出碴过程中,海拔上升,断面平均风速和呼吸面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值无明显变化,风速不均匀度和粉尘质量浓度不均匀度逐渐呈线性升高;海拔每上升1 000 m,风速不均匀度上升0.156 m^(2)/s^(2),粉尘质量浓度不均匀度上升4.42×10^(-6)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压入式通风 喷浆 出碴 风速场 粉尘运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LDV测速技术的矩形风速流场数值分布实验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艳 陈炜骄 +3 位作者 尹鑫昊 朱宁 李雅 李宁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7期38-40,共3页
设计一种基于LDV测速技术,探究在环形低速风洞风速流场实验模型结构。针对不同风速段的测量,采用合适和数据处理方法,对矩形截面风流流动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对数据和图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值。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较精准... 设计一种基于LDV测速技术,探究在环形低速风洞风速流场实验模型结构。针对不同风速段的测量,采用合适和数据处理方法,对矩形截面风流流动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对数据和图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值。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较精准的测得该流场的数值分布,而且可作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不同截面、结构的风洞风速场及现场风量测量等复杂流动速度的重要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V 风速 流场 流速分布 矩形截面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光伏阵列对气流场和风沙流的扰动作用
7
作者 张呈春 张维福 +2 位作者 展秀丽 董智今 马思怡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76,共12页
[目的]研究腾格里沙漠光伏(PV)阵列扰动下的近地层气流场与风沙流结构特征,评估光伏阵列的防风固沙效果,为沙漠地区风沙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梯度风速观测设备,实地观测光伏阵列(电板前沿、电板后沿和... [目的]研究腾格里沙漠光伏(PV)阵列扰动下的近地层气流场与风沙流结构特征,评估光伏阵列的防风固沙效果,为沙漠地区风沙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梯度风速观测设备,实地观测光伏阵列(电板前沿、电板后沿和阵列间中线)和对照点的风速垂直分布、风速流场和风沙流结构,对比分析电站内外不同位置的气流场与输沙特征。[结果](1)电站内整体风速呈现降低特点,阵列间与电板后沿平均风速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电板前沿平均风速随着高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1)草方格观测断面。电板前沿出风口处的风速明显增加,电板后沿进风口和阵列间中线100 cm以下的风速降低;(2)风蚀坑观测断面。光伏电板150 cm以下的风速降低,阵列间的风速脉动变化明显;(3)砾石观测断面。风速相对变化率与风速流场格局稳定,电板后沿150 cm以上部分风速增加。平均防风效果:砾石>草方格。(3)输沙量表现为:电板前沿>电板后沿>阵列间中线;流动沙丘参照点(上风向)与电板前沿λ(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呈饱和状态,电板后沿和阵列间λ呈非饱和状态。[结论]与流动沙丘相比,光伏阵列扰动了风速流场格局,风速脉动和湍流度发生变化,输沙量明显下降,固沙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风速流场 风速脉动 风沙流结构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亚跨声速风洞短轴探管速度场校测可行性研究与验证
8
作者 邓海均 熊波 +2 位作者 罗新福 刘常青 郑杰匀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15,共9页
根据GJB1179A-2012《低速和高速风洞流场品质要求》规定,速度场校测是风洞流场校测的关键项目,是评价风洞是否具备开展型号试验能力的重要依据。轴探管是用于亚跨声速风洞速度场校测的通用校测仪器。为了降低轴探管对流场的扰动,并在试... 根据GJB1179A-2012《低速和高速风洞流场品质要求》规定,速度场校测是风洞流场校测的关键项目,是评价风洞是否具备开展型号试验能力的重要依据。轴探管是用于亚跨声速风洞速度场校测的通用校测仪器。为了降低轴探管对流场的扰动,并在试验段内产生无干扰的流场,一般要求堵塞度不超过0.5%,头锥位于风洞收缩段内。近年来,随着国内2 m量级以上的大型跨声速风洞立项建设,传统的轴探管设计方案在制造、安装以及校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该问题,通过对轴探管头部气动外形以及安装位置的优化,削弱了轴探管头锥激波强度和扰动范围,发挥试验段加速区的消波能力,在试验段内产生了与传统长轴探管一致的无干扰流场,大大缩短了轴探管的长度,为大型跨声速风洞速度场校测的轴探管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跨声速风洞 速度场 流场校测 轴探管
下载PDF
峡谷区建坝高度对近坝区风场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宋雯雯 师义成 +1 位作者 陶丽 郑昊 《气象科技》 2024年第3期446-455,共10页
在复杂地形、副热带高压和季风天气等因素共同影响下,高山峡谷区内风场复杂多变,极易形成“狭管效应”,进而导致灾害性大风,对大型工程施工与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以及PISO(Pressure Implic... 在复杂地形、副热带高压和季风天气等因素共同影响下,高山峡谷区内风场复杂多变,极易形成“狭管效应”,进而导致灾害性大风,对大型工程施工与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以及PISO(Pressure Implict with Splitting of Operator)算法,以白鹤滩水电站区域发生7级北风为典型计算工况,研究了大坝建坝过程中近坝区风速场变化规律和建坝对风速场的影响范围。成果表明:坝体的阻挡作用使风速场在坝顶处产生绕流分离和风场抬升,在建坝高程以下形成低风速区;建坝高程650 m与750 m时,缆机平台范围内风速约15~16 m/s,大坝下游风速垂直分布显著影响区河道长度分别为4.4H_(t)和4.5H_(t)(H_(t)为建坝高度);坝顶处风速场显著影响高度分别为2.0H_(t)和3.0H_(t)。大坝蓄水至正常蓄水位825 m高度时,大坝下游风场显著影响区河道长度为8.0倍坝高(2.3 km),最大影响河道区长度为30.4倍坝高(8.8 km);坝顶影响高度达到1500 m高度左右,约3.5倍坝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数值模拟 风速场 影响长度 影响高程
下载PDF
低矮建筑风驱雨压分布特性及其机理分析
10
作者 戴成元 陈小宇 +1 位作者 张浩 孙芳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3,共9页
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在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对TTU单体低矮建筑进行在风雨共同作用下的风雨场模拟,对比分析9种风驱雨工况下风速和雨强与低矮建筑迎风墙面最大风驱雨压之间的关系;对群体低矮建筑在不同布局、不同间... 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在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对TTU单体低矮建筑进行在风雨共同作用下的风雨场模拟,对比分析9种风驱雨工况下风速和雨强与低矮建筑迎风墙面最大风驱雨压之间的关系;对群体低矮建筑在不同布局、不同间距的工况下进行风驱雨压数值模拟,分析WDR雨压分布特性及气动干扰效应下群体建筑风驱雨压特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风雨流场对风驱雨压特性的机理分析可知,气流在前后排建筑之间形成漩涡,风驱雨压在等高区域较单体有所减小,两侧明显增加;气流在左右列建筑之间进行交汇,气流挤压造成建筑内侧风驱雨压高于建筑外侧。单、群体低矮建筑的最大WDR荷载可分别达到纯风荷载的13.39%、 30.03%。结果表明:风雨场中的雨相附加荷载不容忽视,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建筑顶部的荷载验算,提高设计强度。此外,群体建筑布局应适当增加安全间距,避免气流阻塞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驱雨压 风速流场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 数值模拟 低矮建筑
下载PDF
基于LDV测速技术对风洞流速分布规律探索性研究
11
作者 周艳 扶志勇 +3 位作者 朱宁 冯得明 尹鑫昊 阮中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24年第2期21-22,35,共3页
本文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非接触式测速技术研究风洞流速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风速段的测量,测试风洞装置的风场气流均匀性及风速稳定性,并对风洞试验段的气流流动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数据和图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值,... 本文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非接触式测速技术研究风洞流速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风速段的测量,测试风洞装置的风场气流均匀性及风速稳定性,并对风洞试验段的气流流动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数据和图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值,对后续试验任务进行有效的调整和规划,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风洞流速分布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V 风速 风洞 流场 流速分布
下载PDF
电极参数对尖-板电极空气放电离子风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袁均祥 杨兰均 +4 位作者 张乔根 刘鹏 赵宏博 杜修明 闫建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9,共6页
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是一门新颖的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现有技术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文章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粒子测速技术,获得了清晰准确的离子风速度场图像。研究结果显示:减小尖电极曲率半径,可以在同样的电压... 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是一门新颖的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现有技术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文章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粒子测速技术,获得了清晰准确的离子风速度场图像。研究结果显示:减小尖电极曲率半径,可以在同样的电压等级条件下有效地提高离子风速度;接地电极采用金属网,可以克服板状电极对于离子风发展的部分束缚作用,在较低电压下能得到较高的风速,且可获得较为广阔、流场较为均匀的离子风作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离子风 速度场 流场
下载PDF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93
13
作者 夏文梅 张亚萍 +2 位作者 汤达章 顾松山 杜秉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7-794,共8页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维持提供有利的水汽垂直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 ,逆风区和中小尺度气旋性切变及垂直切变是强降水中心在多普勒速度图上的另一特征 ,强回波中心朝着辐合区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暴雨 多普勒速度图 逆风区 天气过程分析 水汽
下载PDF
空气放电离子风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袁均祥 邱炜 +4 位作者 郑程 杨兰均 张乔根 董明 张伟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0-116,共7页
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在能源、环境、材料、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粒子测速系统得到了空气中尖-板电极放电产生的离子风速度场的图像,研究了相同电压等级正、负极性直流和工频... 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在能源、环境、材料、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粒子测速系统得到了空气中尖-板电极放电产生的离子风速度场的图像,研究了相同电压等级正、负极性直流和工频交流电源下的离子风速度特性和流场分布情况并用离子碰撞、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dynamic,EHD)顺电效应以及流体动力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红外热像仪测得了离子风对于发热体强化传热的作用,分析了离子风作用下发热体的温度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离子风 速度场 流场 强化传热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组网资料初步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董丽萍 吴蕾 +2 位作者 王令 赵城城 柳云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5-1151,共7页
以L波段探空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为标准对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得到: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在700 hPa高度以下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将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垂直速度与同址地面自动气象站观... 以L波段探空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为标准对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得到: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在700 hPa高度以下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将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垂直速度与同址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1 h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垂直速度大小能很清楚地反映降水的开始、结束以及降水的强度;最后将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进行组网对比分析,得出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得到的水平风在700 hPa高度下是可信的,风向可信度随探测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可信度随探测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网 水平风场 垂直速度
下载PDF
台风风场研究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廖丽恒 周岱 +2 位作者 马晋 涂佳黄 洪荣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41-1551,1561,共12页
对近年来台风风场研究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作了论述.阐述了浮标和地面台站观测、飞机侦察、雷达卫星高空观测等台风观测手段;阐明了简易参数分析模型、定常动力学模型、非定常动力学模型、运动学模型等台风风场模型;分析了既有风场模型对... 对近年来台风风场研究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作了论述.阐述了浮标和地面台站观测、飞机侦察、雷达卫星高空观测等台风观测手段;阐明了简易参数分析模型、定常动力学模型、非定常动力学模型、运动学模型等台风风场模型;分析了既有风场模型对我国东南、华南沿海海域台风风场模拟的适用性,又论述了基于台风内各站点、基于台风影响区域、台风全路径等极值风速预测研究手段.最后,展望了台风风场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和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场模型 数值模拟 适用性 极值风速
下载PDF
单山和双山风场特征的CFD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7
作者 沈国辉 姚旦 +3 位作者 楼文娟 邢月龙 潘峰 郭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4,共8页
采用CFD模拟方法研究单山和双山情况下三维山丘风场,研究计算模型表面粗糙度对风场的影响,计算不同坡度山体情况下单山的风场,进行两个山体左右排列情况的风场计算,分析坡度、风向角、间距对双山风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山体的计算模型表... 采用CFD模拟方法研究单山和双山情况下三维山丘风场,研究计算模型表面粗糙度对风场的影响,计算不同坡度山体情况下单山的风场,进行两个山体左右排列情况的风场计算,分析坡度、风向角、间距对双山风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山体的计算模型表面粗糙度增大时,山顶上方半山高度的加速效应减弱,山后尾流区的高度增加;山体横风切面的加速效应大于顺风切面,横风切面内半山以上的位置均为风速最大值区域;左右双山紧贴排列情况下,风斜吹时前山山顶的加速比大于后山山顶,风直吹的数据在两者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模拟 平均风速 风场计算 三维山体 峡谷风效应
下载PDF
单山和双山风场特性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沈国辉 姚旦 +3 位作者 余世策 楼文娟 邢月龙 潘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5-812,共8页
为获得单山和双山情况下三维山体的风场特性,研制风洞中用于同步测试多点风速的试验装置和支撑构架,进行不同坡度下单个山体风场的测试,进行2个山体在前后和左右排列情况的测试,并分析山体距离和坡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单山情况下山体横... 为获得单山和双山情况下三维山体的风场特性,研制风洞中用于同步测试多点风速的试验装置和支撑构架,进行不同坡度下单个山体风场的测试,进行2个山体在前后和左右排列情况的测试,并分析山体距离和坡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单山情况下山体横风切面的加速效应大于顺风切面,横风切面3/4山体高度至山顶为风速增大的最不利位置.在前后紧密排列情况下,前山的风速与单山情况比较接近,后山的风速小于单山情况.在左右排列情况下,山顶的加速效应略大于单山情况,峡谷侧山体的加速比大于单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平均风速 风场测试 三维山体 五孔探头
下载PDF
基于极值风速预测的台风数值模型评述 被引量:23
19
作者 葛耀君 赵林 项海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40,共10页
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区,高耸及长大建筑结构对于极值风速作用非常敏感,因此在结构的设计、施工与使用期间有必要合理估算结构设计使用期限内可能遭遇的台风极值风速。台风极值风速的估算不仅涉及台风风场的数值模拟,也包括风速样本的采集... 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区,高耸及长大建筑结构对于极值风速作用非常敏感,因此在结构的设计、施工与使用期间有必要合理估算结构设计使用期限内可能遭遇的台风极值风速。台风极值风速的估算不仅涉及台风风场的数值模拟,也包括风速样本的采集与统计分析过程。较系统地介绍了台风风场结构的各类数学模型,并对它们在不同使用目的背景下的适用性作了评述与比较。最后,基于越界峰值法探讨了工程场地一定重现期内台风极值风速预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风速 预测 台风 数值模型 风场 越界峰值法
下载PDF
外界风对小城镇多层建筑火灾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耀庄 蒋春艳 李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因而火灾等各种灾害对小城镇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火灾时,外界风向、风速对火灾流场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根据小城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因而火灾等各种灾害对小城镇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火灾时,外界风向、风速对火灾流场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根据小城镇一般民宅和建筑物的高度特点建立相应的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利用Phoenics软件,从理论上研究了小城镇一幢楼房不同位置的房间发生火灾时,外界吹来不同风速的正向或侧向风,对房间内外稳态温度场与流场的影响。特别研究了房间内热气流流出窗外向上运动的浮力和外界风力相互作用发生的现象及其对房间内流动的影响。同时,还对不同外界风速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外界 流场 建筑火灾 多层 稳态温度场 市场经济 农村人口 建设规模 城镇居民 物理模型 几何模型 相互作用 房间 城市化 风速 建筑物 侧向风 内流动 热气流 中性面 民宅 楼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