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适宜技术在产妇分娩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史明春 樊雪梅 +2 位作者 侯静静 马秀 周春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4,共5页
该文从分娩疼痛产生机制,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分娩疼痛管理的理论基础及方式进行综述,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增加舒适感方面的应用优势,探讨存在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的展望,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娩疼痛 中医 适宜技术 穴位镇痛 水针疗法 中药热奄包 五行音乐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中鸡尾酒疗法联合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2
作者 王国梁 裴方 +5 位作者 彭大霖 金王亦 闫梓文 周屾 王远 郭开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31-4836,共6页
背景:随着微创理念的进一步深入,膝关节单髁置换已成为膝骨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置换后早期疼痛影响其康复进程,因此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十分必要。股神经阻滞和鸡尾酒疗法是目前膝关节单髁置换的常见镇痛方法,但二者联合应用的镇... 背景:随着微创理念的进一步深入,膝关节单髁置换已成为膝骨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置换后早期疼痛影响其康复进程,因此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十分必要。股神经阻滞和鸡尾酒疗法是目前膝关节单髁置换的常见镇痛方法,但二者联合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尚缺乏相关研究证实。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过程中鸡尾酒疗法联合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0)。在膝关节单髁置换过程中,对照组采取股神经阻滞,研究组采取鸡尾酒疗法合并股神经阻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置换后2 d内注射地佐辛止痛频次、患侧膝关节活动度、KSS功能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研究组置换后12,24,48 h的静息和活动后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置换后2 d内注射地佐辛止痛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置换后1,3 d的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置换后14 d的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研究组置换后2周的膝关节KSS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而置换后6周至6个月,两组的膝关节K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两组患者置换后14 d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结果表明,在膝关节单髁置换过程中采用鸡尾酒疗法联合股神经阻滞,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频次,改善患者早期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单髁置换 鸡尾酒疗法 股神经阻滞 镇痛效果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浅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
3
作者 赵永利 李辉 +4 位作者 谢兴文 宋鹏程 李宁 罗鹏飞 张晓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医综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浅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作用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医综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浅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中医综合疗法进一步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综合疗法 炎症反应 血液循环 镇痛效应 综述
下载PDF
Iatrogenic opioid dependence is endemic and legal: Genetic addiction risk score (GARS) with electrotherapy a paradigm shift in pain treatment programs
4
作者 Kenneth Blum David Han +15 位作者 Marlene Oscar-Berman Gary Reinl Nicholas DiNubile Margaret A. Madigan Anish Bajaj Bernard William Downs John Giordano Wayne Westcott Leonard Smith Eric R. Braverman Kristina Dushaj Mary Hauser Thomas Simpatico Thomas McLaughlin Joan Borsten Debmayla Barh 《Health》 2013年第11期16-34,共19页
The mounting endemic of prescription iatrogenic opioid dependence in pain patients provoked this treatise about an alternative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treat pain, improv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opioid depe... The mounting endemic of prescription iatrogenic opioid dependence in pain patients provoked this treatise about an alternative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treat pain, improv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opioid dependence. It is well known that as well as the side effects reported for chronic opioid therapy, genetically predisposed individuals are at risk for opioid dependence. We propose the use of the Genetic Addiction Risk Score (GARS) assessment to identify patients early in treatment who should avoid narcotic pain medications. Primarily, this review will be an explor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n electrotherapeutic alternative to narcotic treatment that can be used to augment tissue healing and reduce the pain associated with human injuries and neuropathies. This particular electrotherapeutic device was developed at the Electronic Waveform Laboratory in Huntington Beach, California and is called the H-Wave? device. The primary effect of the H-Wave?device is stimulation (HWDS) of small diameter fibers of “red-slow-twitch” skeletal muscl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HW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both animal and human studies. They include edema reduction, induction of nitric oxide dependent augmented microcirculation and angiogenesis, small muscle contraction that eliminates transcapillary fluid shifts, reducing the painful effects of tetanizing fatigue and gradual loading of healing injured muscle tissue that helps repair and remodeling. A recent metaanalysis found a moderate-to-strong-positive effect of the HWDS in providing pain relief, reducing the requirement for pain medication, with the most robust effect being increased functionality. We are proposing that GAR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those at risk of developing opioid dependence and that the need for opioid analgesia can be reduced by use of this electro therapeutic alternative to opioid analgesia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and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irculation Angiogenesis analgesic therapy Electrical Device Stimulation Tissue Loading Remodeling GENETIC ADDICTION Risk Score (GARS) Reward Deficiency Syndrome (RDS)
下载PD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THERAPY
5
作者 张玉倩 李云芳 王廷华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4年第1期33-38,共6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review some major effect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diseases and sum up som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Up to now, clinical...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review some major effect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diseases and sum up som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Up to now, clinical practic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demonstrate that acupuncture possesses good analgesic effect, integrative regulation effect on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body and defense-immune-potentiation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医 临床资料 止痛作用
下载PDF
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硕 王施杭 +1 位作者 王越 那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共5页
目的建立与验证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识别躁动高风险患儿提供评估工具。方法收集全麻手术的1~6岁患儿651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459)和验证组(n=192),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建模组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危险因... 目的建立与验证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识别躁动高风险患儿提供评估工具。方法收集全麻手术的1~6岁患儿651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459)和验证组(n=192),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建模组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使用建模组和验证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苏醒期发生躁动160例(建模组113例,验证组47例),躁动发生率24.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手术科室、身体约束、麻醉方式、镇痛治疗、留置尿管是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6个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验证的校正曲线显示模型准确度良好,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验证组为0.827。结论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区分度,可为临床筛查术后躁动高危患儿提供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全麻手术 苏醒期 躁动 身体约束 麻醉方式 镇痛治疗 留置尿管
下载PDF
不同针灸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宋文竞 陈波 +1 位作者 牛力 刘旻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毫针刺法、耳穴疗法、电针、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为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CNKI...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毫针刺法、耳穴疗法、电针、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为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评价者分别进行独立筛选后,采用Stata14.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该项研究涉及63项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共计5129例癌痛患者。数据结果表明,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除“穴位埋线+三阶梯”组未纳入相关研究,其余针药联合疗法的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电针联合三阶梯法(P<0.05)。SUCRA数值排序结果提示,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临床有效率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在针药联合疗法中,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疗效最佳且安全性最高,可推荐作为治疗癌痛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针灸疗法 三阶梯止痛法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骨痛灵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贵成 代春雨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骨痛灵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网球肘90例患者,比对组45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干预组45例: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骨痛灵酊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有... 目的:探讨骨痛灵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网球肘90例患者,比对组45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干预组45例: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骨痛灵酊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有效度为97.78%,高于比对组的82.2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疼痛与肘关节功能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比对组,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比对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比对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骨痛灵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效果确切,缓解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可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治疗效果 骨痛灵酊 网球肘 镇痛效果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氯胺酮和艾司氯胺酮在低阿片方案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寒玉 丁正年 +1 位作者 刘存明 杨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8,共4页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的不断发展,传统麻醉方案不断改进,有学者提出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推广多模式镇痛,即发展低阿片麻醉方案。氯胺酮是一种具有较强镇痛效果的麻醉药物,其药理学作用主要通过非竞争性地阻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的不断发展,传统麻醉方案不断改进,有学者提出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推广多模式镇痛,即发展低阿片麻醉方案。氯胺酮是一种具有较强镇痛效果的麻醉药物,其药理学作用主要通过非竞争性地阻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因其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较少、镇痛剂量不影响呼吸及循环稳定等特点,逐渐成为围术期低阿片方案中重要的非阿片类药物。本文就氯胺酮和艾司氯胺酮在低阿片方案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艾司氯胺酮 低阿片方案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活血化瘀止痛贴贴敷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炎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黄治华 唐剑邦 +3 位作者 郑炜宏 何君源 吴子光 李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观察中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活血化瘀止痛贴(由延胡索、桃仁、丹参、三七、赤芍、川芎等中药组成)贴敷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 【目的】观察中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活血化瘀止痛贴(由延胡索、桃仁、丹参、三七、赤芍、川芎等中药组成)贴敷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ESWT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止痛贴贴敷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维多利亚运动评估研究院髌腱肌腱病量表疼痛评分(VISA-P)和闭目单腿站立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VISA-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闭目单腿站立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的降低作用和对VISA-P评分的升高作用以及对闭目单腿站立时间的延长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活血化瘀止痛贴贴敷疗法联合ESWT治疗髌腱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膝关节功能恢复,其疗效优于单纯ESW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腱炎 活血化瘀止痛贴 贴敷疗法 体外冲击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对踝部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亚敏 罗爱兰 邓长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在踝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早期软组织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抚州妇幼保健院外科收治的62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1例)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在踝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早期软组织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抚州妇幼保健院外科收治的62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力性水疱发生率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1、3 d的踝关节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1、3 d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前张力性水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前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干预应用于踝部患者护理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程度,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张力性水疱发生率,加快患者手术治疗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压冷疗法 消肿止痛膏外敷 踝部骨折 早期软组织肿胀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联合规范阶梯止痛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
12
作者 邵化敏 马锦程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规范阶梯止痛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规范阶梯止痛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少腹逐瘀汤联合规范阶梯止痛疗法治疗...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规范阶梯止痛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规范阶梯止痛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少腹逐瘀汤联合规范阶梯止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5-HT、PGE2、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规范化阶梯止痛疗法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较好,可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规范阶梯止痛疗法 晚期肺癌 癌性疼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地佐辛注射液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成瘾1例分析
13
作者 沈倩 张蕾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0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地佐辛注射液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成瘾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本院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地佐辛注射液成瘾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 地佐辛注射液成瘾机制与对μ受... 目的 探讨地佐辛注射液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成瘾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本院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地佐辛注射液成瘾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 地佐辛注射液成瘾机制与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抑制5-羟色胺重吸收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κ受体激动相关。本例患者连续使用地佐辛注射液40余天,用药疗程过长,剂量过大可使地佐辛成瘾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临床应用地佐辛注射液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防止滥用,避免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药物依赖性 镇痛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成瘾
下载PDF
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肝癌疼痛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杨文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6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肝癌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肝癌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阶梯止痛... 目的:观察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肝癌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肝癌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疼痛相关指标[P物质(SP)、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47/51),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S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浆β-EP和血清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肝癌疼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疼痛相关指标水平,降低VAS和PSQI评分,效果优于常规阿片类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梯止痛法 肝癌 疼痛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1117例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沈碧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41-4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近5年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资料完整者1117例,分析性别、年龄、依从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 目的回顾性分析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近5年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资料完整者1117例,分析性别、年龄、依从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术式、手术时长、术灶位置与数量、初次手术与否、术毕至治疗的时间、治疗时长与频度、取穴数目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总有效率为73.05%(816/1117);依从性、吸烟、高血压病、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术式、手术时长、术灶位置、术毕至治疗的时间、治疗频度与单次时长、取穴为影响因素(P<0.05);其中,吸烟、高血压病、术灶与齿状线的关系、术毕至开始治疗的时间、单次治疗时长与频度、取穴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穴位治疗可有效缓解痔疮术后疼痛;应辨证论治、合理取穴、同穴异治;对于有影响因素或独立影响因素者宜采用早治疗、多穴位、强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魄门痛 痔疮术后 穴位镇痛治疗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颊针疗法在髋部骨折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镇痛效果
16
作者 殷磊 黄振杰 +1 位作者 罗武平 朱亚军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3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颊针疗法在髋部骨折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接受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于体位摆放前... 目的:分析颊针疗法在髋部骨折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接受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于体位摆放前予以羟考酮2 mg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颊针疗法。两组患者于入室前(T0)、体位摆放前(T_(1))及体位摆放后1 min(T_(2))、体位摆放后10 min(T_(3))评定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T_(3)时,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体位摆放时间、感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疗法在髋部骨折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体位摆放时的疼痛感,提高麻醉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疗法 髋部骨折手术 体位摆放 镇痛效果
下载PDF
颊针疗法在晚期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解波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8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颊针疗法在晚期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镇痛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颊针疗法在晚期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癌性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颊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5、15、50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前列腺素E2、P物质水平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颊针疗法可减轻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机体内疼痛介质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疗法 晚期癌性疼痛 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招胜 林洪 +1 位作者 沙漠 丁真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076-1080,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仍是现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现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药物的分子药理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特点,并在总结疼痛的发生机制的基...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仍是现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现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药物的分子药理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特点,并在总结疼痛的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对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治疗 镇痛 综述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联合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肖建斌 佘守章 +1 位作者 彭吕宪 曾祝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评估透明质酸钠联合消炎镇痛液注射疗法对于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及改善其活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疼痛门诊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每周注射1次,20 mg/次,5次为1个疗程,并在第1,3,5周注... 目的评估透明质酸钠联合消炎镇痛液注射疗法对于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及改善其活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疼痛门诊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每周注射1次,20 mg/次,5次为1个疗程,并在第1,3,5周注射时同时用1%利多卡因、曲安耐德20 mg及VitB120.5 mg进行关节周围的痛点注射。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疗程结束后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达80.2%,且症状改善迅速。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联合消炎镇痛液注射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特别对症状较重的患者,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而起效迅速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消炎镇痛液 注射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超 周青 +1 位作者 朱萱萱 陈玉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8-2230,I0021,共4页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巴豆油肛周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对实验性痔疮的消肿作用;采用建立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的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及化学刺激法观察痔瘘熏洗剂的镇痛作...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巴豆油肛周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对实验性痔疮的消肿作用;采用建立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的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及化学刺激法观察痔瘘熏洗剂的镇痛作用。结果:痔瘘熏洗剂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大鼠肛缘水肿,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结论: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瘘熏洗剂 痔疮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