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辆段列车动荷载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何卫 谢伟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37,共6页
对车辆段内咽喉区、试车线和运用库的地铁列车荷载进行了实测,获得了其时频特性。基于不同线路条件、行车速度下的实测结果,分析了地铁列车荷载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通过时,咽喉区轨枕的铅垂向加速度幅值为10~15 m... 对车辆段内咽喉区、试车线和运用库的地铁列车荷载进行了实测,获得了其时频特性。基于不同线路条件、行车速度下的实测结果,分析了地铁列车荷载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通过时,咽喉区轨枕的铅垂向加速度幅值为10~15 m/s^2,荷载以高频成分为主,主频段为60~150 Hz;试车线轨枕的铅垂向加速度幅值为5~6m/s^2,荷载主频段为60~100 Hz;运用库的振动量值较小,实测的铅垂向加速度幅值为1~2 cm/s^2,荷载的主频段为30~50 Hz。对地铁车辆段列车,与行车速度相比,列车荷载振动量值对线路的平顺度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段 地铁列车荷载 实测 时频特性 咽喉区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车站咽喉区道岔连续梁结构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立中 刘敬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8-61,73,共5页
研究目的:对高速铁路咽喉区由正线2股道变为站内6股道形成的多股道变化的道岔群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的桥梁结构以满足无缝道岔的布置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对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车站咽喉区道岔连续梁结构形式研究,总结出道岔区桥梁结构形式选... 研究目的:对高速铁路咽喉区由正线2股道变为站内6股道形成的多股道变化的道岔群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的桥梁结构以满足无缝道岔的布置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对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车站咽喉区道岔连续梁结构形式研究,总结出道岔区桥梁结构形式选择的控制因素;为设计出能满足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要求的结构需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确定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对桥梁结构变形及梁缝位置的要求。(2)根据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对桥梁结构梁缝处钢轨横向相对位移限值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梁跨横向布置。(3)根据确定的梁跨结构形式,建立无缝道岔-桥梁-墩台一体化力学模型,计算岔区轨道、梁体和下部结构的工作状态。(4)做梁部结构整体及局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咽喉区 道岔群
下载PDF
利用动态资料计算大孔道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39
3
作者 冯其红 史树彬 +3 位作者 王森 冯国智 李先杰 杨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6,84,共4页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大孔道普遍存在、注入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充分考虑油田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渗流理论和数学手段提出了用过量水—模糊评判识别和定量描述大孔道的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注入井的注入情况,又考虑了生...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大孔道普遍存在、注入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充分考虑油田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渗流理论和数学手段提出了用过量水—模糊评判识别和定量描述大孔道的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注入井的注入情况,又考虑了生产井的生产动态,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将过量水劈分到各注采井间,然后计算出大孔道渗透率等物理参数和喉道半径等几何参数,为大孔道的精确计算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根据该方法编制了大孔道定量描述软件,并利用该软件对海上某油田试验井组内的大孔道进行了识别和描述,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有效,可为封堵大孔道等工艺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具有较强的矿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 过量水 模糊评判 大孔道体积 大孔道渗透率 大孔道喉道半径
下载PDF
深部调剖中封堵地层大孔道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学民 纪朝凤 +3 位作者 杨树平 李之燕 陈美华 雷齐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7-78,共2页
对复合调剖体系封堵地层大孔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评价了调剖体系的封堵性能。大港油田在港东、港西、小集、王官屯等中高渗透油藏应用复合调剖体系进行深部调剖 5 1井次 ,调剖有效率 76 .5 % ,受益油井见效率 6 0 .1% ,平均单井组... 对复合调剖体系封堵地层大孔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评价了调剖体系的封堵性能。大港油田在港东、港西、小集、王官屯等中高渗透油藏应用复合调剖体系进行深部调剖 5 1井次 ,调剖有效率 76 .5 % ,受益油井见效率 6 0 .1% ,平均单井组日增油 2 .6t,已累计增油 32 6 83t,投入产出比 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深层 复合材料 剖面调整 调剖体系 封堵技术 油井 地层大孔道 封堵率
下载PDF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会 牟中海 +2 位作者 朱玉洁 迟洪岩 刘冬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34-39,共6页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结合地质、物性分析资料,对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及Ⅱ号断层上、下盘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的储层为一套碎屑岩储层,经历了以压实、胶结作用为...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结合地质、物性分析资料,对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及Ⅱ号断层上、下盘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的储层为一套碎屑岩储层,经历了以压实、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和以溶蚀、构造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B亚期—晚成岩A1亚期;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裂缝、贴粒缝等4类,并以粒间孔为主;N1—N21储层属中孔、低渗储层,储集性能中—差;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最主要的储集砂体,其物性也明显好于其它微相砂体。Ⅱ号断层上盘成分成熟度明显小于下盘、胶结物平均含量低于下盘;上盘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下盘以长石砂岩为主;上盘粒间孔较下盘发育,而下盘裂缝较上盘发育;上盘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类型,下盘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集层 孔隙结构 孔喉参数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毛伟 杜朋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80,共6页
针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注水效果差、产能低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确立了合理的喉道分类标准,将细喉道和吸附喉道之间的界限定为0.1μm。从孔隙分布特征、喉道大小、喉道分布范围及形态、渗透率贡献、... 针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注水效果差、产能低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确立了合理的喉道分类标准,将细喉道和吸附喉道之间的界限定为0.1μm。从孔隙分布特征、喉道大小、喉道分布范围及形态、渗透率贡献、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流动喉道下限、贾敏效应、可动流体饱和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区块喉道大小及分布差别很大,以双峰型为主。储层物性受喉道控制,渗透率贡献率分布呈单峰且峰值在右。兴安岭油层平均喉道半径小,流动喉道下限低,储集空间与渗流通道不对应,贾敏效应阻力大,可动流体饱和度低是造成注水效果差、产能低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正方形井网中心加密油井的调整方式,见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德尔特油田 兴安岭油层 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 喉道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9
7
作者 孙岩 沈安江 +1 位作者 徐洋 林年添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9,共9页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 (E3 2 )为一套碳酸盐岩与泥岩互层或夹层的地层。研究揭示这套碳酸盐岩形成于滨浅湖环境 ,岩石类型有陆屑泥晶灰岩、藻团块灰岩、藻泥晶灰岩、颗粒灰岩、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其中 ,藻纹层灰岩及...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 (E3 2 )为一套碳酸盐岩与泥岩互层或夹层的地层。研究揭示这套碳酸盐岩形成于滨浅湖环境 ,岩石类型有陆屑泥晶灰岩、藻团块灰岩、藻泥晶灰岩、颗粒灰岩、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其中 ,藻纹层灰岩及藻叠层灰岩 (藻丘 )储集物性极佳并含油 ,混合水白云化及大气淡水淋溶是该套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大孔 +(微 )细喉组合、大孔 +(微 )细喉组合是主要的孔喉组合类型。自然电位高负值、视电阻率极高值、过井地震剖面强反射特征是追踪这套含油藻丘灰岩时空展布的重要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对跃进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均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跃进地区 含油藻丘灰岩 混合水白云化 淡水淋溶 孔喉组合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的孔隙结构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义坤 刘云龙 隋新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开展了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天然岩心的室内压汞实验,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储层孔隙度较高,渗透率大小分布不均匀,岩石孔道分布不集中,分选性较差,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孔隙的迂回程度较大,储层孔喉的有效性较好,孔隙半径集中在10.498~10.... 开展了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天然岩心的室内压汞实验,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储层孔隙度较高,渗透率大小分布不均匀,岩石孔道分布不集中,分选性较差,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孔隙的迂回程度较大,储层孔喉的有效性较好,孔隙半径集中在10.498~10.528μm,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为1.60~6.30μm的孔道,孔隙分布曲线为平缓或多峰曲线,储层的储集性能较好.该结果为萨中过渡带的进一步挖潜和增产、增注以及预防套管损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过渡带 压汞法 孔隙结构 毛管压力曲线 孔隙喉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4+5-长8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9
作者 徐静刚 王进 +4 位作者 王博 何石安 李涛 孙华岭 赵国玺 《低渗透油气田》 2010年第1期78-82,77,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4+5-长8储层主流喉道半径、有用孔隙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流动层指数等特征参数的研究,建立一个综合反映4个参数特点的新参数——非均质系数。非均质系数可定量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借此对盆地长4+5-长8储层的...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4+5-长8储层主流喉道半径、有用孔隙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流动层指数等特征参数的研究,建立一个综合反映4个参数特点的新参数——非均质系数。非均质系数可定量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借此对盆地长4+5-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判断、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主流喉道半径 有用孔隙度 可动流体孔隙度 流动层指数
下载PDF
一体化储层精细分类方法在非均质储层定量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希濮 杨小丽 +2 位作者 刘钧 房磊 邹婧芸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解决东非裂谷H油田强非均质储层难以精细分类及难以实现三维定量表征的问题,基于36.5 m岩心和399样次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岩心描述、物性分析、薄片分析、扫描电镜以及毛管压力分析等,对储层进行了精细分类。结果表明:综合岩性、物性、... 为解决东非裂谷H油田强非均质储层难以精细分类及难以实现三维定量表征的问题,基于36.5 m岩心和399样次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岩心描述、物性分析、薄片分析、扫描电镜以及毛管压力分析等,对储层进行了精细分类。结果表明:综合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和渗流能力等,将储层精细划分为4类;在储层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岩-电关系,筛选出储层电性参数,即泥质含量和密度,并依据电性参数及界限值完成了单井上的储层分类;利用流动带指数和喉道半径这2个关键参数及界限值,构建了精细储层地质模型。最终实现了储层三维定量表征,为编制开发方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精细分类 流动带指数 喉道半径 东非裂谷 Albert盆地
下载PDF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评价及优选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吕明针 林承焰 +1 位作者 张宪国 张江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80,88,共8页
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对于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及认识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但其识别方法较多,且适用性存在差异。以珠江口盆地W油田为例,对比了4种不同的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方法,并探索了其适用性。研究认为:修改... 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对于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及认识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但其识别方法较多,且适用性存在差异。以珠江口盆地W油田为例,对比了4种不同的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方法,并探索了其适用性。研究认为:修改的地层Lorenz图法和流动分层指标法均基于孔渗比值关系,难以识别致密层;孔喉几何形状法虽能识别致密层,但对质量较好的储层区分作用不明显,而对质量较差的储层划分又过细;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同时考虑了控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定性参数和表征流体渗流特征的定量参数,将致密层单独划分为一类流动单元,有效区别于其他油水层,划分结果避免了异常点或过渡类型的影响,能够全面、合理地反映储层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修改的地层Lorenz图 流动分层指标 非均质综合指数 孔喉几何形状
下载PDF
淄博西八路框架桥在铁路咽喉区顶进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东祥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2期132-133,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不影响既有铁路安全运营的条件下,采用纵横抬梁技术成功解决了架空既有铁路宽度达58 m,桥上加固3组可动心轨提速道岔,3组普通木枕道岔,顶进纵深越5股道铁路咽喉区的框架桥施工技术。
关键词 铁路框架桥 咽喉区 顶进 施工
下载PDF
南堡1-5区东一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13
作者 李胜玉 高江博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22期145-147,共3页
应用物性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常规压汞等方法,对南堡1-5区东一段储层特征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微孔、铸模孔,以粒间溶孔为主要类型;喉道类型以点状、缩颈型喉道为主;孔隙... 应用物性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常规压汞等方法,对南堡1-5区东一段储层特征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微孔、铸模孔,以粒间溶孔为主要类型;喉道类型以点状、缩颈型喉道为主;孔隙结构以中孔-中喉道型为主,其次是中孔-大喉道型、中孔-小喉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类型 喉道特征 孔隙结构 南堡1-5区
下载PDF
关于储层流动单元2种划分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兵 田坤 张凯为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8期110-111,共2页
在众多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中,流动带指数划分法和孔喉几何形状法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宝北区块 流动单元 流动带指数 孔喉几何形状
下载PDF
杏六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界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爽 曾博 +2 位作者 李奇 宣杨 刘义坤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146,共7页
大庆长垣内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目前的水驱开发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逐渐转变为薄差储层,这类储层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效益较差,已探明的储量中却有数亿吨储量主要存在于低渗透的薄差储层中.由于其微观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与厚油层存... 大庆长垣内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目前的水驱开发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逐渐转变为薄差储层,这类储层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效益较差,已探明的储量中却有数亿吨储量主要存在于低渗透的薄差储层中.由于其微观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与厚油层存在差异,有些物性较差的储层甚至无法动用.以大庆油田杏六区的薄差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数法和非线性渗流指数法确定有效动用的渗透率下限,利用双管并联实验确定级差上限,结合核磁共振技术与压汞实验结果给出孔喉动用的下限,得出:杏六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的渗透率下限为1×10^(-3)μm^2;级差上限为5;流动孔喉半径下限为0.288μm,该结果为薄差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有效动用 渗透率 级差 孔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