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入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星伟 吕宝军 +1 位作者 殷放 曾庆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颈前带状肌纵切口与颈白线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采用颈前带状肌纵切口切开行甲状腺手术43例为治疗组,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76例为对照组,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分别对2组的肿瘤直径、总手术时间、暴露... 目的比较颈前带状肌纵切口与颈白线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采用颈前带状肌纵切口切开行甲状腺手术43例为治疗组,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76例为对照组,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分别对2组的肿瘤直径、总手术时间、暴露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以及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术式中,治疗组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暴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颈前带状肌纵切口行甲状腺手术的暴露效果优于传统颈白线切口方法,但在处理甲状腺峡部肿物时应采用颈白线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甲状腺手术 带状肌
下载PDF
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轶国 李伟 +3 位作者 邢兆东 颜艺超 杨晓东 王文跃 《中国医药》 2019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实施单侧甲状腺切除的患者162例,依手术入路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其中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者为观... 目的探讨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实施单侧甲状腺切除的患者162例,依手术入路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其中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者为观察组,共40例;颈白线切开合并胸骨甲状肌离断者为对照组A,共32例;单纯颈白线切开者为对照组B,共90例。比较3组术后颈前疼痛程度、术中喉上神经外支显露情况、术后简化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10)评分和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率。结果对照组A术后颈前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和观察组[53. 1%(17/32)比18. 9%(17/90)、17. 5%(7/40)](均P <0. 05)。对照组A喉上神经外支显露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和观察组[62. 5%(20/32)比83. 3%(75/90)、82. 5%(33/40)](均P <0. 05)。3组术后VHI-10评分和术中甲状旁腺误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颈白线切开联合带状肌分离入路较传统方法在显露甲状腺上极方面具有优势,便于喉上神经外支的显露,并可降低术后颈前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上神经 甲状旁腺 带状肌间入路
下载PDF
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宏伟 修典荣 +2 位作者 王立新 徐智 袁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行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6月,行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切除单侧单发直径<6cm(2.2~5.3cm)甲状腺结节21例。全麻下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无须横断颈前肌,... 目的探讨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行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6月,行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切除单侧单发直径<6cm(2.2~5.3cm)甲状腺结节21例。全麻下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无须横断颈前肌,必要时可以经皮肤向前牵拉颈前肌。建立工作空间的CO2压力6~8mmHg。结果21例均行内镜下单侧甲状腺部分或大部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70~120(88.3±19.5)min,术中出血量2~100(11.5±21.8)ml。术后36~48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2天出院。21例随访3个月,美容效果均满意。结论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的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其适应证仅限于单侧的<6cm甲状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腋窝-乳晕途径 颈前肌
下载PDF
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晓红 丁一鸣 +3 位作者 周晶 武骏 刘宏飞 井溢鑫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究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例行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行术前穿刺活检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记录患者手... 目的探究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例行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行术前穿刺活检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 h 39 min,平均出血量16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6 d,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未诉明显颈部不适。结论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外观满意度高,颈部舒适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腔镜手术 颈侧入路 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
下载PDF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再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胡夏荣 谢楚平 +3 位作者 陈思远 吴志明 梁子君 卢焕全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复发需再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观察组实施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手术,对照组实施经颈白线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复发需再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观察组实施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手术,对照组实施经颈白线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甲状腺显露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甲状腺上极、下极、外侧显露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峡部显露效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伤口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中应用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有利于显露局部结构,减轻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带状肌间入路 再手术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6
作者 李惠锡 《哈尔滨医药》 201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究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选择首次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颈3~7后... 目的研究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选择首次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颈3~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1 d、7 d和14 d VAS评分降低,JOA评分改善率中优良率增加,并发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经肌间隙入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经带状肌间入路暴露甲状腺上极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储昭新 钱永祥 +5 位作者 严建明 陈洁 陈相彪 朱培培 浦宸辰 游培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经带状肌间入路与经环甲肌入路暴露甲状腺上极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42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带状肌间入路组20例和环甲肌入路组22例。比较2组甲状腺上极暴... 目的比较经带状肌间入路与经环甲肌入路暴露甲状腺上极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42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带状肌间入路组20例和环甲肌入路组22例。比较2组甲状腺上极暴露程度、喉上神经显露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带状肌间入路组的甲状腺上极暴露程度、喉上神经显露率均高于环甲肌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环甲肌入路比较,经带状肌间入路行甲状腺叶切除术可获得更好的甲状腺上极暴露效果,喉上神经显露率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叶切除术 手术入路 带状肌间入路 喉上神经外支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不同手术入路显露甲状腺上动脉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睿 陈亚琳 +2 位作者 郝丽 张林 万秀明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经环甲间隙入路和经带状肌间入路显露甲状腺上动脉对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行甲状腺双叶全切除术并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环甲间隙入路(环甲肌...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经环甲间隙入路和经带状肌间入路显露甲状腺上动脉对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行甲状腺双叶全切除术并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环甲间隙入路(环甲肌组)和经带状肌间入路(带状肌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甲状腺上动脉清晰显露率、术前与术后第1天血清甲状旁腺素浓度差值、声音嘶哑发生率、音调改变发生率、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甲状腺上动脉清晰显露率及术后第1天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音调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6.13~13.02,P<0.05);术前与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素浓度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42,P<0.01)。结论与经环甲间隙入路相比,经带状肌间入路甲状腺全切除术可有效保护患者喉上神经,减少对甲状旁腺动脉的损伤,利于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减轻了手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喉神经 甲状腺上动脉 带状肌间入路
下载PDF
21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章超 杨见明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病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7年5月该院共收治的21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MRI及CTA或增强CT检查,了解肿瘤大小,与二腹肌后腹及颈鞘的关系。结果21例中,其中17例行颈侧切开径路,完整切除肿...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病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7年5月该院共收治的21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MRI及CTA或增强CT检查,了解肿瘤大小,与二腹肌后腹及颈鞘的关系。结果21例中,其中17例行颈侧切开径路,完整切除肿瘤17例。1例复发,术后1年,考虑恶变可能。2例经口腔内镜下切除。术后随访1年。2例未行手术,临床确诊为淋巴瘤,转入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结论手术治疗是咽旁间隙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多数需颈侧入路可较好的暴露肿瘤,并完整切除瘤体,同时可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选择内镜下不同径路下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肿瘤 颈侧切开径路 二腹肌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显露甲状腺喉上神经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立功 钱军 +4 位作者 李志祥 谢波 钱立宇 喻大军 朱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处理甲状腺上极时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显露喉上神经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须行腺叶切除的8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经术前超声评估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或甲状腺腺体肥大,根... 目的探讨处理甲状腺上极时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显露喉上神经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须行腺叶切除的8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经术前超声评估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或甲状腺腺体肥大,根据手术入路分为环甲肌入路(Cricothyroid approach)42例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带状肌间入路,viacervical strap muscles approach)45例,比较术中喉上神经显露情况及术后喉上神经功能及甲状腺旁腺的相关并发症。结果与环甲肌入路组喉上神经找出率(83.3%)相比,经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入路组喉上神经找出率高(95.6%)(P<0.05),环甲肌入路组喉上神经寻找所用时间(5.75±0.24)min,经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入路组较短(3.83±0.37)min(P<0.05),术后随访手术病人,对比饮水咳呛、发音低沉、手足麻木等症状,手足麻木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入路组术后饮水咳呛、发音低沉并发症少于经环甲肌入路组(P<0.05)。结论经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对比应用环甲肌入路,喉上神经找出率高、寻找时间短,在上极的甲状腺肿瘤及腺体肥大的情况下应用此入路有助于暴露上极并保护喉上神经外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带状肌间入路 喉上神经 环甲肌入路
原文传递
经带状肌间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55例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超 张松涛 +4 位作者 翟翼飞 黑虎 李闯 周斌 秦建武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带状肌间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的可行性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按照颈前带状肌间入路所行的55例(86例次)甲状腺叶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统计术中喉上神经的显露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经带状肌间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的可行性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按照颈前带状肌间入路所行的55例(86例次)甲状腺叶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统计术中喉上神经的显露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喉上神经外侧支显露率96.5%(83/86)。所有病人均无声音低沉等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症状,全组病人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结论经颈前带状肌间的自然间隙入路显露上极,能扩大术野,更安全地处理上极,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上神经 甲状旁腺 带状肌间入路
原文传递
颈前肌群胸骨端离断入路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信强 张明 +2 位作者 丁闯 陈焰 管小青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骨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采用胸骨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法完成甲状腺手术53例(观察组),采用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44例(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分别对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胸骨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采用胸骨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法完成甲状腺手术53例(观察组),采用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44例(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野显露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以及肿瘤大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短(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手术野暴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胸骨端入路行双侧巨大甲状腺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手术野显露优于颈白线切口,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肌群 胸骨端离断入路 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
原文传递
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颈前带状肌复合组织瓣在喉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宇 高文翔 +2 位作者 雷文斌 文卫平 祝小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联合颈前带状肌(cervical strap muscle,CSM)复合组织瓣在修复喉癌切除后喉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CSM...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联合颈前带状肌(cervical strap muscle,CSM)复合组织瓣在修复喉癌切除后喉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CSM行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33例喉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1例,年龄39~76岁。33例中行ADM-CSM复合组织瓣修复喉腔缺损的患者14例(ADM-CSM组),其中2例为声门上型喉癌,12例为声门型喉癌;行CSM筋膜瓣修复喉腔缺损的患者19例(CSM组),其中3例为声门上型喉癌,16例为声门型喉癌。Kaplan-Meier法统计术后3年生存率曲线和局部控制率曲线。使用嗓音障碍指数-30和MD Anderson吞咽障碍量表评价术后嗓音和吞咽功能情况。不同变量间比较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ADM-CSM组和CSM组喉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14和4/19。ADM-CSM组的3年总体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9%和85.7%。CSM组的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9%和84.2%。ADM-CSM组与CSM组比较,手术时间(3 h比4 h,Z=193.5,P<0.05)、留置胃管时间(14 d比17 d,Z=206.0,P<0.05)和住院天数(18.5 d比22.1 d,t=-2.62,P<0.05)均少于CS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M组患者术后嗓音功能优于ADM-CSM组[(66.85±27.65)分比(45.80±23.19)分,t=2.19,P<0.05],而ADM-CSM组的患者术后吞咽功能优于CSM组(80.00[60.00,80.00]分比60.00[40.00,80.00]分,Z=48.0,P<0.05)。结论:ADM-CSM复合组织瓣修复喉癌术后喉腔缺损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术后瘢痕组织增生减少,患者吞咽功能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预后 脱细胞真皮基质 颈前带状肌
原文传递
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海宏 曹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行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患者107例,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经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52例(对照组),采用经胸骨端人路离... 目的探讨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行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患者107例,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经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52例(对照组),采用经胸骨端人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法完成甲状腺手术55例(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野显露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8.53±5.95)min]、术中出血量[(18.58,±5.95)ml]及术后引流量[(47.58±14.76)ml]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13.98±15.85)min、(39.27±16.32)ml、(73.90±14.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4/55)比13.5%(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野显露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行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手术野显露优于颈白线入路,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治疗结果 经胸骨端入路 离断颈前肌群
原文传递
颈前带状肌纵切口与颈白线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志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7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颈前带状肌纵切口与颈白线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颈前带状肌纵切口,对照组45例采用颈白线切口,两组麻醉均采用颈丛神... 目的评价颈前带状肌纵切口与颈白线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颈前带状肌纵切口,对照组45例采用颈白线切口,两组麻醉均采用颈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甲状腺上极、下极及外侧的暴露效果评分[(3.88±0.32)、(3.68±0.46)、(3.55±0.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5±0.22)、(2.18±0.42)、(2.18±0.39)分](P〈0.01),但在甲状腺峡部的暴露效果评分[(2.31±0.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8±0.52)分](P〈0.01)。观察组SF-36评分总分[(77.1±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4±6-8)分](P〈0.05)。结论颈前带状肌纵切口与颈白线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效果均满意,但两种切口暴露效果不同,手术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颈前带状肌 颈白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