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n oil/gas accumulation in north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piedmont,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SW China
1
作者 LIANG Han WEN Long +6 位作者 RAN Qi HAN Song LIU Ran CHEN Kang DI Guidong CHEN Xiao PEI Yangwe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3期546-559,共14页
By integrating surface geology,seismic data,resistivity sections,and drilling data,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 were delineated in detail.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 By integrating surface geology,seismic data,resistivity sections,and drilling data,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 were delineated in detail.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 in northwest Scihuan Basin is a buried thrust fault with partial exposure in the Xiangshuichang-Jiangyou area,forming fault propagation folds in the hanging-wall and without presenting large-scale basin-ward displacement along the gypsum-salt layer of the Triassic Jialingjiang Formation to th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The southwestern portion of 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southwest of Houba)forms fault bend folds with multiple ramps and flats,giving rise to the Zhongba anticline due to hanging-wall slip along the upper flat of the Jialingjiang Formation.In contrast,the northeastern portion of 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northeast of Houba)presents upward steepening geometry,leading to surface exposure of Cambrian in its hanging-wall.With 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 a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Longmenshan Mountain and the Sichuan Basin,the imbricated structural belt in the hanging-wall thrusted strongly in the Indosinian orogeny and was reactivated in the Himalayan orogeny,while the piedmont buried structural belt in the footwall was formed in the Himalayan orogeny.In the footwall of 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the piedmont buried structural belt has good configuration of source rocks,reservoir rocks and cap rocks,presenting good potential to form large gas reservoirs.In comparison,the hanging-wall of 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 north of Chonghua has poor condition of oil/gas preservation due to the surface exposure of Triassic and deeper strata,while the fault blocks in the hanging-wall from Chonghua to Wudu,with Jurassic cover and thicker gypsum-salt layer of the Jialingjiang formation,has relative better oil/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thus potential of oil/gas accumulation.The frontier fault of thrust nappes is not only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Longmenshan Mountain and the Sichuan Basin,but also the boundary of the oil/gas accumulation system in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Longmenshan mountain foreland basin foreland thrust belt fault-related folding gypsum-salt detachment thrust faulting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ectonic evolution
下载PDF
Wav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sedimentation evolution of foreland thrust fault of Micang Mountain 被引量:1
2
作者 LI RuFeng1,2,3,GUO TongLou4,CHEN GuoFei1 & ZHANG GangXio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2 Key Laboratory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2249,China +1 位作者 3 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4 SINOPEC Southern E & P Company,Chengdu 610041,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70-77,共8页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y of wave process method for sedimentation is first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foreland thrust fault of Micang Mountain with respect of oil and reservoir’s formation and tectonic and se...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y of wave process method for sedimentation is first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foreland thrust fault of Micang Mountain with respect of oil and reservoir’s formation and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From the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we could make conclusions in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 of Micang Mountain that,there existed 2 first-order sedimentary cycles (220 Ma),corresponding to Caledonian-Hercynian and Indo-Chinese-Yanshan-Himalayan tectonic cycles respec-tively; there existed 4 second-order sedimentary cycles (10 Ma),corresponding to two sedimentation peak period and two denudation peak periods in research zone; there existed 12 third-order sedimen-tary cycles (35 Ma) and 21 fourth-sedimentary cycles (20 Ma). These 33 cycles in the research zone corresponded to the sedimentation-denudat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periods,furthermore,their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bor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law of source,reservoir and cap rocks: the source rock had the tendency to develop at the turning part between wave crest and wave trough,or at the superposition of wave turning part in different periods,presenting like "X"; most res-ervoir rocks developed at the place of wave peak; the development of cap rock was located in the wave trough on the right of sedimentation-denudation datum line. As a resul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wave process method for sedimentation,we could redisco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from another prospective,meanwhile,it enables to make predic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source,reservoir and cap rocks,which means a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f oil and reservoir’s formin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land thrust belt of Micang mountain SEDIMENTATION WAVE process WAVE cycle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forming condition
原文传递
川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分带性变形特征 被引量:101
3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3 位作者 杨克明 万桂梅 吕志洲 余一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2-1080,共9页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与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之间为前缘-褶皱冲断带,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以东为前陆坳陷带,在构造变形特征上,各条断裂在演化上具有前展式特征,在松潘-甘孜构造带和韧性变形带构造变形强烈,形成推覆构造带等构造变形样式,在前缘-褶皱冲断带和前陆坳陷带,变形强度较弱,形成背冲断块或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西北部区域的变形表现为塑性变形特征,向南东方向渐变为塑-脆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在剖面上各条断裂所形成的深度向盆地方向逐渐递减。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分带性变形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板块构造背景的决定作用、多套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和岩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带性变形 松潘-甘孜构造带 基底卷入冲断带 前陆坳陷带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 被引量:33
4
作者 潘家伟 李海兵 +4 位作者 Jerome Van Der Woerd 孙知明 裴军令 Laurie Barrier 司家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68-1379,共12页
在卫片解译、DEM数据处理、地形图分析与剖面制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与观测,对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研究。沿山前发育系统的水系变化、冲积扇变化、不对称背斜、大规模正断裂、不对称河流阶... 在卫片解译、DEM数据处理、地形图分析与剖面制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与观测,对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研究。沿山前发育系统的水系变化、冲积扇变化、不对称背斜、大规模正断裂、不对称河流阶地等典型的构造地貌,表明这条由南向北逆冲的冲断带在扩展过程中存在着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冲断带的东西分段以桑株河为界,以西发育固满背斜,其构造样式为向北的逆冲伴随向南的反冲;以东发育一系列不对称的背斜,表现出明显的由南向北逆冲的特征,地表无明显的反冲构造出现。利用生长地层和河流阶地估算了西昆仑山的隆升速率: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以来的最低隆升速率为0.21~0.25mm/a,100ka以来的隆升速率为1.5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 冲断带 晚新生代 构造地貌 隆升
下载PDF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变形机制分析 被引量:88
5
作者 李智武 刘树根 +2 位作者 罗玉宏 刘顺 徐国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304,共11页
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按照构造变形样式及其组合特征,从北东向南西可依次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又包括叠瓦断层带、断层-褶皱带和滑脱... 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按照构造变形样式及其组合特征,从北东向南西可依次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又包括叠瓦断层带、断层-褶皱带和滑脱褶皱带等3个亚带)和四川盆地东北部低缓构造区等3个构造带(区)。南大巴山冲断带地表构造以类侏罗山式褶皱为显著特征,主要发育叠瓦断层系、断层相关褶皱、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反冲断层系和冲起构造等变形样式。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和滑脱层是控制南大巴山及其前缘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建立了南大巴山及其前缘地区依次从震旦系-下寒武统-志留系-中下三叠统逐渐抬高的多层次滑脱前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 冲断带 滑脱层 构造样式 变形机制 构造模式
下载PDF
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剖面分析 被引量:59
6
作者 伍秀芳 刘胜 +2 位作者 汪新 杨树锋 顾雪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依据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 3条构造剖面的详细分析 ,发现帕米尔—西昆仑北麓除山根地带发育高角度断层外 ,基本上以低角度逆掩断层为主 ,形成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褶皱变形。乌泊尔地区表现为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滑移... 依据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 3条构造剖面的详细分析 ,发现帕米尔—西昆仑北麓除山根地带发育高角度断层外 ,基本上以低角度逆掩断层为主 ,形成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褶皱变形。乌泊尔地区表现为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滑移的隐伏冲断层和上覆褶皱 ;苏盖特—齐姆根—甫沙地区表现为山前的三角带和向盆地扩展的两排背斜带。帕米尔—西昆仑北麓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主要构造变形时间始于上新世早期 (距今约 4.6Ma) ,断层、褶皱的变形时代由山前向盆地逐步变新 ,变形强度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逐步减弱。帕米尔—西昆仑北麓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缩短量为 2 0~ 70km ,缩短率为 35 %~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褶皱冲断带 地震剖面叠瓦逆掩席 三角带 构造缩短率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南部玛东早古生代褶皱-冲断带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海军 李曰俊 +5 位作者 李勇 陈才 曾昌民 文磊 师骏 张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5-824,共10页
玛东褶皱-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走向NE-SW,由NW向SE方向冲断。褶皱冲断带发育于寒武-奥陶系,以中寒武统膏-盐层为主滑脱面。中志留统及其以上地层不整合于褶皱冲断带之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古生代褶皱冲断带之一。根据卷入... 玛东褶皱-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走向NE-SW,由NW向SE方向冲断。褶皱冲断带发育于寒武-奥陶系,以中寒武统膏-盐层为主滑脱面。中志留统及其以上地层不整合于褶皱冲断带之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古生代褶皱冲断带之一。根据卷入变形最新地层、不整合于褶皱-冲断带之上的最老地层和上奥陶统上部的生长地层,玛东褶皱-冲断带的变形时间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玛东褶皱-冲断带与其东南侧的塘南褶皱-冲断带同为塔里木盆地南缘早古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的组成部分,塘南褶皱-冲断带是该早古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主体的残余,其向NW的主冲断方向代表该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主冲断方向;玛东褶皱-冲断带是该早古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前锋,其向SE的冲断具有反冲性质。它们是昆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重要记录,也是昆仑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的组成部分,现今保存最好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东褶皱-冲断带 塘南褶皱-冲断带 早古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塔里木盆地南部 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断裂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30
8
作者 程晓敢 黄智斌 +3 位作者 陈汉林 杜治利 李康 师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91-2601,共11页
受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大幅度向北推移、旋转的影响,形成了弧形的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本文主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反射剖面的精细解释,对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断裂进行系统研究。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内以发育与其弧形形态... 受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大幅度向北推移、旋转的影响,形成了弧形的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本文主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反射剖面的精细解释,对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断裂进行系统研究。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内以发育与其弧形形态一致的逆冲断裂为主,但弧形冲断带中段的断裂具有挤压逆冲的同时兼有右行走滑性质。冲断带内还发育了NE向和近EW向的走滑断裂,它们的发育时间和成因不尽相同,它们控制了冲断带内的变形,调节和改造了早期形成的构造。在对断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冲断带各个部位的结构特征和变形时间,将冲断带划分为9个次级构造单元。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开始发育于中新世中晚期,此后经历了上新世早期、上新世中晚期、早更新世早中期以及早更新世晚期四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 冲断带 断裂特征 走滑断裂 构造单元 形成过程
下载PDF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世祥 汤良杰 +5 位作者 马永生 郭彤楼 黄仁春 程胜辉 李儒峰 陈梅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特征,揭示该带的成藏条件和天然气富集特征。提出了米仓山演化模式,认为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可供钻探的圈闭发育,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储层、保存条件是成藏关键。其中,二叠系为主要烃源岩,二叠系生屑灰岩和飞仙关组鲕粒灰岩为主要储集层,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膏盐岩层为主要盖层。并且,冲断带构造演化的时序性表现为由西向东变形强度、缩短量变小,变形时间变晚,同时前陆盆地的不同构造单元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造成勘探目的层系、圈闭幅度、类型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冲断带 成藏条件 构造演化 米仓山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构造及找油意义 被引量:42
10
作者 何登发 管树巍 +2 位作者 张年富 吴晓智 张越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7-269,298,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自石炭纪晚期发育起来的大型叠瓦冲断系统,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为其冲断前锋构造带的东段。它由谢米斯台山单斜带、和什托洛盖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叠瓦构造带和玛湖凹陷西斜坡4部分组成。该冲断带以古生界内...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自石炭纪晚期发育起来的大型叠瓦冲断系统,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为其冲断前锋构造带的东段。它由谢米斯台山单斜带、和什托洛盖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叠瓦构造带和玛湖凹陷西斜坡4部分组成。该冲断带以古生界内部的滑脱面为界,分为上、下两套构造变形层:上构造变形层发育3 ̄4排叠瓦状冲断构造,各冲断层交汇于古生界内部的滑脱面中;下构造变形层可能为10多个古生界断块叠加而成的双重构造。该冲断带宽约61 km,构造缩短了53 km,构造缩短率约46%.冲断前锋带的构造变形主要发生于三叠纪末,白垩纪时构造活动近于停止。前锋断裂带下盘的准原地系统中发育一系列断层转折褶皱、双重构造等,它们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带的主要勘探目标,是在克拉玛依油田之下寻找“克拉玛依”的主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哈拉阿拉特山 前陆冲断带 双重构造 断层转折褶皱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逆冲-褶皱造山过程中生长地层的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广良 张培震 +1 位作者 闵伟 陈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生长地层记录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历史信息,主要形成于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盆地边缘,在前陆盆地生长构造(如生长逆断裂-褶皱带)翼部或顶部与褶皱构造变形同期沉积的地层,是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产物,在构造横剖面上,整个生... 生长地层记录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历史信息,主要形成于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盆地边缘,在前陆盆地生长构造(如生长逆断裂-褶皱带)翼部或顶部与褶皱构造变形同期沉积的地层,是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产物,在构造横剖面上,整个生长地层序列在褶皱翼部具有楔形几何状态。根据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和断层传播褶皱及滑脱褶皱作用等。生长地层的最终形态受各种地质作用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构造变形、沉积速率和侵蚀作用,三者之间在生长地层形成过程中通常具有“复合”作用。通过生长地层的详细研究,可以建立同构造生长地层模式,而广泛应用于确定前陆逆冲-褶皱带与相应地层的时代、变形速率,分析与逆冲推覆断层相关的褶皱几何形态,以及建立动力学模式等。生长地层的野外识别一般可从褶皱翼部和枢纽变化、翼部同沉积楔体、地层产状和厚度变化以及区域资料收集对比等几方面来综合分析,同时采用多模式、多手段的室内分析将是研究生长地层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对生长地层的识别标志和模式的进一步认识,初步分析了六盘山山前宁夏固原寺口子剖面,认为寺口子盆地为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磨拉石盆地,其内可能存在有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但需要进一步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生长不整合 逆冲-褶皱造山带 前陆盆地 寺口子剖面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新生代断裂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卢华复 王胜利 贾承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8-174,共7页
准南有三条走向东西右列的新生代冲断褶皱带,是天山北麓右行走滑兼走逆冲断层的尾端冲断扇构造。各冲断褶皱带的西端与天山北麓断层相接触处形成最早,在中新世中期开始形成,主体在中新世晚期约10Ma开始形成,其末端在第四纪才开始形成,... 准南有三条走向东西右列的新生代冲断褶皱带,是天山北麓右行走滑兼走逆冲断层的尾端冲断扇构造。各冲断褶皱带的西端与天山北麓断层相接触处形成最早,在中新世中期开始形成,主体在中新世晚期约10Ma开始形成,其末端在第四纪才开始形成,表现出挤压的构造动力和变形自南向北扩展。准南逆冲构造带的初始时间比天山南麓的库车逆冲构造带晚约8Ma,说明天山造山带因为塑性较高,构造动力传播是耗时的,这与塔里木盆地刚性高、瞬时传递的特征形成对照。瞬时传递构造应力和耗时传递构造动力在空间上的交替出现是印藏陆陆碰撞导致陆内变形传播形式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南 前陆冲断褶皱带 构造动力耗时和瞬时传递 生长地层 盆山耦合 天山北麓冲断-走滑断层
下载PDF
柯克亚周缘构造特征差异及其原因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治利 罗俊成 +1 位作者 王步清 魏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柯克亚周缘地区具有与柯克亚相似的优越油气源条件和成藏条件,构造解释成为其勘探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柯克亚及其周缘地区地震,非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依据现代冲断带构造理论分析了三条分别切过柯西,柯克亚和柯东的南... 柯克亚周缘地区具有与柯克亚相似的优越油气源条件和成藏条件,构造解释成为其勘探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柯克亚及其周缘地区地震,非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依据现代冲断带构造理论分析了三条分别切过柯西,柯克亚和柯东的南北向剖面,研究了不同构造段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认为它们构造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反冲构造,冲起构造的发育和逆冲推覆的规模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盆山边界动力条件不同,基底差异和早期构造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克亚周缘 昆仑山前冲断带 冲起构造 逆冲推覆
下载PDF
柯东构造带柯东段中新世以来两期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治利 师骏 +7 位作者 曾昌民 陈汉林 孙雄伟 魏巍 王步清 郭群英 陈才 张亮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5,共4页
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地下复杂构造制约着本区油气勘探。综合最新钻井、地震、非地震及野外露头资料,对柯东构造带柯东段进行构造建模研究,认为柯东段构造变形为两期,早期为圈闭形成期,与断层相关褶皱发育;晚期为调整... 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地下复杂构造制约着本区油气勘探。综合最新钻井、地震、非地震及野外露头资料,对柯东构造带柯东段进行构造建模研究,认为柯东段构造变形为两期,早期为圈闭形成期,与断层相关褶皱发育;晚期为调整期,高角度断层发育。两期构造变形作用控制着本区油气成藏、调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柯东构造带 压扭构造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成明 田丽艳 +1 位作者 任收麦 马寅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5-1282,共8页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中新生代以来受东昆仑山和阿尔金断裂双重构造作用的影响,其油气成藏赋存规律尚不十分清楚。结合前人的资料,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活动性质、时代及其对... 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中新生代以来受东昆仑山和阿尔金断裂双重构造作用的影响,其油气成藏赋存规律尚不十分清楚。结合前人的资料,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活动性质、时代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东昆仑山北缘断裂与东昆仑山隆升、阿尔金断裂活动相关,中新世早期和早更新世末期为2期主要的活动期次,控制了该区生烃凹陷、油气成藏和后期的次生油藏。因此,研究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演化规律对寻找同类型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东昆仑山 山前构造带 油气成藏
下载PDF
西昆仑甜水海地区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冬冬 陈汉林 +5 位作者 杨树锋 沈晓华 竺国强 李继亮 张国成 肖文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41,共8页
运用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理论,研究了西昆仑甜水海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晚三叠世末羌塘陆块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山弧碰撞造成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通过对地层构造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及... 运用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理论,研究了西昆仑甜水海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晚三叠世末羌塘陆块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山弧碰撞造成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通过对地层构造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及其变形强度特征的分析,得出该区三叠纪的沉积是一套典型的深水—半深水的复理石建造,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环境;其变形具有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特征,并将褶皱冲断带按变形特征分为5个带。提出了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模式:甜水海地区在三叠纪末前,是羌塘陆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晚三叠世末,该陆块与北面的塔里木板块南缘山弧发生碰撞,造成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停止,进入前陆的逆冲、褶皱、抬升剥蚀和前陆盆地形成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前陆褶皱冲断带 构造样式 甜水海地区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乌泊尔逆冲推覆带构造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胜 邱斌 +3 位作者 尹宏 李建立 翟胜敏 李文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9,共4页
乌泊尔逆冲推覆带自南向北可划分出3排构造,分别为西南部的西昆仑逆冲推覆体、东北部的乌泊尔弧形逆冲推覆断裂以及夹于它们之间的乌泊尔盆地。对野外露头与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表明,乌泊尔逆冲推覆断裂沿古近系底部的膏泥岩层滑移,并向... 乌泊尔逆冲推覆带自南向北可划分出3排构造,分别为西南部的西昆仑逆冲推覆体、东北部的乌泊尔弧形逆冲推覆断裂以及夹于它们之间的乌泊尔盆地。对野外露头与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表明,乌泊尔逆冲推覆断裂沿古近系底部的膏泥岩层滑移,并向上逆冲推覆至地表,近地表处的强反射不整合波组对应的地层为下更新统下部;乌泊尔逆冲推覆构造始于晚上新世,且一直持续活动至今。乌泊尔逆冲推覆断裂呈东、西两端抬升、中部下凹的鞍状形态。断裂东段为侧断坡,构造具走滑特征;西段呈强显露型逆冲至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乌泊尔盆地 乌泊尔逆冲推覆带 乌泊尔逆冲推覆断裂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北段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梁瀚 文龙 +6 位作者 冉崎 韩嵩 刘冉 陈康 狄贵东 陈骁 裴仰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8-490,共13页
基于地表地质、地震、电法、钻井等资料综合研究,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北段逆冲推覆前锋断层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刻画。研究表明,逆冲推覆前锋断层整体为隐伏断层,并发育断层传播褶皱,仅在香水场—江油一带出露香水断层,对应地表的厚... 基于地表地质、地震、电法、钻井等资料综合研究,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北段逆冲推覆前锋断层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刻画。研究表明,逆冲推覆前锋断层整体为隐伏断层,并发育断层传播褶皱,仅在香水场—江油一带出露香水断层,对应地表的厚坝高陡地层变形带,沿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膏盐岩滑脱层没有大规模位移量向盆地内传递。逆冲推覆前锋断层在厚坝以南部分为断坪-断坡多转折断层,沿嘉陵江组上断坪滑脱形成中坝背斜;而在厚坝以北部分则为铲型断层,深层寒武系被逆冲出露地表。以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为界,断层上盘叠瓦构造带在印支期大规模逆冲,喜马拉雅期再次活化,下盘隐伏构造变形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下盘隐伏构造生储盖匹配条件整体较好,具备形成大型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上盘在重华以北出露三叠系及更古老的地层,油气保存条件差,而重华以南至武都地区被侏罗系覆盖且嘉陵江组膏盐岩层较厚的断块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具备成藏条件。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不仅是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的盆山分界断层,也是川西北地区油气成藏系统的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门山 前陆盆地 前陆冲断带 断层相关褶皱 膏盐岩滑脱层 逆冲推覆 油气聚集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