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de forecasting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weight distribution for operational evaluation
1
作者 Shao-wei QIU Zeng-chuan DONG +2 位作者 Fen XU Li SUN Sheng CHEN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9年第1期25-31,共7页
Through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evaluation factors for tide foreca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 weights of forecasters was examined. A tide forecasting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weight d... Through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evaluation factors for tide foreca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 weights of forecasters was examined. A tide forecasting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weight distribution for operational evaluation was developed, and multiple-forecaster synchronous forecasting was realized while avoiding the instability cased by only one forecaster. Weights were distributed to the forecasters according to each one's forecast precision. An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e forecasters was also built. The eligibility rates of foreca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kill of the forecaster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ir forecasts. With the developed tide forecasting method, the precision and reasonableness of tide forecasting are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method to tide forecasting at the Huangpu Park tidal station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e forecasting method operational evaluation dynamic weight distribution evaluation factor
下载PDF
Mechanistic Drifting Forecast Model for A Small Semi-Submersible Drifter Under Tide–Wind–Wave Condi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ZHANG Wei-na HUANG Hui-ming +2 位作者 WANG Yi-gang CHEN Da-ke ZHANG li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期99-109,共11页
Understanding the drifting motion of a small semi-submersible drifter is of vital importance regarding monitoring surface currents and the floating pollutants in coastal regions. This work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esta... Understanding the drifting motion of a small semi-submersible drifter is of vital importance regarding monitoring surface currents and the floating pollutants in coastal regions. This work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establishing a mechanistic drifting forecast model based on kinetic analysis. Taking tide–wind–wav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recast model is validated against in situ drifting experiment in the Radial Sand Ridges. Model results show good performance with respect to the measured drifting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migrating back and forth twice a day with daily downwind displacements. Trajectory model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 hydrodynamic forcing. The tidal current is the fundamental dynamic condition in the Radial Sand Ridges and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drifting distance. However, it loses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the daily displacement of the used drifter. The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different hydrodynamic forces dominate the daily displacement of the used drifter at different wind scales. The wave-induced mass transport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daily displacement at Beaufort wind scale 5–6; while wind drag contributes mostly at wind scale 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drifting experiment mechanistic drifting forecast model tide–wind–wave coupled conditions small semi-submersible drifter daily displacement
下载PDF
基于T_TIDE的江苏沿海潮汐特性分析
3
作者 赵一飞 张勇发 +1 位作者 邓增安 于婷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7期6-10,共5页
文中介绍了基于经典调和分析原理的潮汐预报工具———T_TIDE,利用T_TIDE对实测潮汐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及预报,研究了江苏沿海吕泗验潮站(LSI站)和连云港验潮站(LYG站)的潮汐特征。结果表明,T_TIDE在江苏沿海潮汐预报中精度较高,可为沿海... 文中介绍了基于经典调和分析原理的潮汐预报工具———T_TIDE,利用T_TIDE对实测潮汐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及预报,研究了江苏沿海吕泗验潮站(LSI站)和连云港验潮站(LYG站)的潮汐特征。结果表明,T_TIDE在江苏沿海潮汐预报中精度较高,可为沿海工程提供任意时段的潮汐预报服务,并为施工窗口期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M2分潮是LSI站和LYG站的主要分潮,2个站点的潮汐类型都是半日潮。1998—2012年间,LSI站的M2分潮振幅呈上升趋势。在LYG站,1995—2001年间M2分潮的振幅逐渐减小,2001—2012年间M2的振幅逐渐增大。在LSI站和LYG站,迟角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对2个验潮站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SI站和LYG站的海平面分别呈现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特性 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T_tide M2分潮
下载PDF
On the Imminent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Forecasting Using INTERMAGNET and Sun-Moon Tide Code Data
4
作者 Strachimir Cht. Mavrodiev Lazo Pekevski +5 位作者 Giorgi Kikuashvili Emil Botev Petar Getsov Garo Mardirossian Georgi Sotirov Dimitar Teodossiev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15年第3期102-113,共12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for forecasting the imminent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by using geomagnetic data and Earth tide data. The time periods of seismic activity are the time periods around the Sun-Moon ...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for forecasting the imminent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by using geomagnetic data and Earth tide data. The time periods of seismic activity are the time periods around the Sun-Moon extreme of the diurnal average value of the tide vector module. For analyzing the geomagnetic data behaviour we use diurnal standard deviation of geomagnetic vector components F (North, East, Down) for calculating the time variance GeomagSignal. The Sun storm influence is avoided by using data for daily A-indexes (published by NOAA). The precursor signal for forecasting the incoming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is a simple function of the present and previous day GeomagSignal and A-indexes valu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geomagnetic “when, regional” precursor is demonstrated by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imes of “predicted” and occurred earthquakes. The base of the analysis is a natural hypothesis that the “predicted” earthquake is the one whose surface energy density in the monitoring point is bigger than the energy densities of all occurred earthquakes in the same period and regi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pproach was tested using the INTERMAGNET stations data located in Bulgaria, Panagurishte, PAG (Jan 1, 2008-Jan 29, 2014), Romania, Surlari, SUA (Jan 1, 2008-Jan 27, 2014), Italy, L’Aquila, AQU (Jan 1, 2008-May 30, 2013) in the time of EU IRSES BlackSeaHazNet (2011-2014) project. The steps of program for solving the “when, where and how” earthquake prediction problem are shortly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s GEOMAGNETISM Earth Sun-Moon tide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forecasting
下载PDF
浙江省台风影响预测及沿海风险识别系统研究
5
作者 金辉明 邱超 +3 位作者 杜国平 马晓萍 陈仁敖 柴留彬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浙江省台风灾情频发,为科学应对台风威胁,通过优化相似台风匹配算法、对历史台风资料进行整理并作降雨网格化处理、海岸增水数据网格处理和海岸风险分析,切实解决了目前系统存在相似台风匹配不精确、无台风降雨过程和沿海增水展示不直... 浙江省台风灾情频发,为科学应对台风威胁,通过优化相似台风匹配算法、对历史台风资料进行整理并作降雨网格化处理、海岸增水数据网格处理和海岸风险分析,切实解决了目前系统存在相似台风匹配不精确、无台风降雨过程和沿海增水展示不直观、缺少海岸线风险识别等问题,为新形势下的台风预报预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台风 风暴潮预报 天文潮预报 风险识别
下载PDF
ANALYSES OF ERRORS IN MEDIUM-TERM NUMERICAL FORECAST PRODUCTS FOR THE SUBTROPICAL HIGH 1998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兴荣 姚叶青 +3 位作者 尚瑜 陈晓平 程小泉 率爱梅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3年第1期105-112,共8页
By statistic and dynamic analyses, we have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ECMWF medium-term numerical forecast can forecast medium-term activity of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accuracy rate of forecast canno... By statistic and dynamic analyses, we have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ECMWF medium-term numerical forecast can forecast medium-term activity of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accuracy rate of forecast cannot have large improvement by translational corrections. (2) The important cause for the ECMWF medium-term numerical forecast to have errors in 1998 is that the astronomical tide is not included in the model. (3) Two indexes are found from which it can be judged that ECMWF medium-term numerical forecast will have errors if the astronomical tide is ignored in the model : ① When the 54.7?line under the moon of the nodical month astronomical singularities coincides with the trough-line of the subtropical jet flow from 50癊 to 150癊 on the 500 hPa level at 2000 L.T. of the same day, and is approximately vertical (α>60? with the isotherm, then the day 0 2 days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nodical month astronomical singularities is defined as the initial day. Then in three successive days after the initial day, ECMWF medium-term numerical forecast of the northern latitude of the 588 line at 120 癊 will have continuous errors as large as two latitudes (7/9). Otherwise, it won’t have continuous errors (13/13). ② Otherwise, if the 54.7 ?line is in the range of a low pressure between two high pressures, then there is a dispersive error on the day of the nodical month astronomical singularities (5/7). There is not any error (6/6) otherw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数值预报 天气预报 副热带高压 误差分析 大气动力学分析 大气潮汐
下载PDF
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及实时修正的长江南京站高潮位预报
7
作者 周莉 严锋 +3 位作者 何健 鲍庆煜 朱庆云 于飞龙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3期22-25,共4页
南京潮水位站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提高潮位预报精度对于南京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南京潮水位站2010~2020年高潮位超过8.50 m年份的实测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南京潮水位站高潮位预报模型。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南京潮水位站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提高潮位预报精度对于南京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南京潮水位站2010~2020年高潮位超过8.50 m年份的实测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南京潮水位站高潮位预报模型。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并对预报模型进行实时修正以提高预报精度。结果表明:根据GB/T 22482-2008《水文情报预报规范》,该模型预报精度可达甲等。该预报方法简单、实用,对于提高受潮汐影响站点的潮位预报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潮位预报 多元逐步回归 实时修正 南京潮水位站
下载PDF
基于AutoML的长江下游周旬尺度枯水位及潮位预报
8
作者 陈柯兵 邓良爱 +1 位作者 李瀛 董炳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基于微软在2018年发布的自动化机器学习建模平台Azure AutoML,探索长江下游水位及潮位预报模型构建与应用。以大通枯水期周旬尺度最低水位、南京未来14与20次低潮中最低潮位的预报为例,开展研究并从模型构建与评估、预报精度、输入因子... 基于微软在2018年发布的自动化机器学习建模平台Azure AutoML,探索长江下游水位及潮位预报模型构建与应用。以大通枯水期周旬尺度最低水位、南京未来14与20次低潮中最低潮位的预报为例,开展研究并从模型构建与评估、预报精度、输入因子重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微软Azure AutoML平台可便捷地进行自动化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两站点的预报模型在2014—2020年模型构建过程、2021年模型精度分析过程中均取得较高的精度指标,但在最低水位(潮位)波动变幅较大的阶段,预报模型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通站不同预见期预报模型的重要输入因子较为一致,排名前三的重要变量依次为八里江、大通、安庆水位;南京潮位预报规律较为复杂,应尽量纳入更长时段的前期潮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预报 潮位预报 航道尺度 自动化机器学习 大通 南京
下载PDF
基于C#语言的潮汐分析及预报平台开发
9
作者 梁亚朋 陈文敏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23期31-34,41,共5页
研究潮汐特点,加强潮汐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C#语言设计开发了计算快速并具有良好界面的潮汐分析与预报平台,弥补了现有软件工具的功能缺陷。平台包含数据预处理、调和分析、潮汐预报三个模块,涵盖潮汐数据分析... 研究潮汐特点,加强潮汐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C#语言设计开发了计算快速并具有良好界面的潮汐分析与预报平台,弥补了现有软件工具的功能缺陷。平台包含数据预处理、调和分析、潮汐预报三个模块,涵盖潮汐数据分析计算的全过程。利用三个验潮站的实测数据对平台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国际流行的潮汐计算工具包T-tide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者几乎一致,验证了平台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分析 潮汐预报 C# 潮位数据处理 平台开发
下载PDF
赤潮相关因子的卫星遥感探测与赤潮预报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晓翔 邓孺孺 +2 位作者 何执兼 柯栋 李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讨论遥感探测赤潮相关因子的技术方法以及现阶段遥感观测手段的不足之处 ,认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须依靠多层次的海洋观测系统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实现 ,其中 ,多层次的海洋观测手段是关键 ,建立有效的海洋综合观测系统是预报赤潮的必... 讨论遥感探测赤潮相关因子的技术方法以及现阶段遥感观测手段的不足之处 ,认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须依靠多层次的海洋观测系统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实现 ,其中 ,多层次的海洋观测手段是关键 ,建立有效的海洋综合观测系统是预报赤潮的必要条件 (如正在建设中的珠江口、上海海洋立体观测示范技术系统 ) ,利用已有的综合技术实现赤潮的预报是完全可能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预报 立体监测 海洋自然灾害 卫星遥感探测 赤潮相关因子 可行性
下载PDF
长江口溶解氧赤潮预报简易模式 被引量:46
11
作者 王正方 张庆 +3 位作者 吕海燕 卢勇 扈传昱 曾江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关键词 赤潮 海洋污染 预报 溶解氧 长江口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潮汐预测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明昌 梁书秀 孙昭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海洋环境中,精确预测潮汐是关系到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工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单测站潮位和多测站对应潮位预测,并结合潮汐现象的特点,提出了在预测之前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周期分析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潮位预测当... 海洋环境中,精确预测潮汐是关系到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工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单测站潮位和多测站对应潮位预测,并结合潮汐现象的特点,提出了在预测之前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周期分析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潮位预测当中,实例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潮位预测中存在的时滞问题,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同时根据不同测站潮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潮汐数据规律性较强这一特点,进行了不同潮位测站之间的对应潮位预测,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潮汐预测 周期分析 时滞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福建海域赤潮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苏新红 金丰军 +6 位作者 杨奇志 陈火荣 俞秀霞 李雪丁 郭民权 刘秋凤 罗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44-1755,共12页
赤潮往往给渔业生产和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但由于赤潮的成因十分复杂,对其进行预报非常困难。本研究收集了福建海区2000年至2016年发生的219个赤潮案例有效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模型建立了其与气温、降水、风速、气压... 赤潮往往给渔业生产和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但由于赤潮的成因十分复杂,对其进行预报非常困难。本研究收集了福建海区2000年至2016年发生的219个赤潮案例有效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模型建立了其与气温、降水、风速、气压和日照5个气象因子的非线性关系,并将这些赤潮案例数据与相应的气象指标按闽东、闽中和闽南3个海区,分别输入模型进行学习、训练与预测。结果显示:1)闽东海区53个训练样本45个预测正确,正确率达84.91%,3个模拟预测样本全部正确;2)闽中海区69个训练样本58个预测正确,正确率达84.06%,4个模拟预测样本全部正确;3)闽南海区85个训练样本的运算预测结果63个正确,正确率74.12%,5个模拟预测样本全部正确,达到预期的结果。研究表明,以气象因子为自变量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赤潮的发生进行预测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为赤潮的预测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模型 赤潮 预报 福建海区
下载PDF
长江感潮河段潮汐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文才 李一平 +2 位作者 杜薇 曾伟峰 许益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1-124,132,共5页
基于2011年长江下游大通水文站的逐日流量以及南京、镇江、江阴、天生港、徐六泾、共青圩6个潮位站的逐日高潮、低潮资料,研究海洋潮汐从河口向河段上游传播过程中的潮汐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潮位站25 h滑动平均的潮位变化与流量... 基于2011年长江下游大通水文站的逐日流量以及南京、镇江、江阴、天生港、徐六泾、共青圩6个潮位站的逐日高潮、低潮资料,研究海洋潮汐从河口向河段上游传播过程中的潮汐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潮位站25 h滑动平均的潮位变化与流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南京和镇江两个潮位站的水位变化最为明显,江阴、天生港、徐六泾的水位变化相对较小,共青圩潮位站的潮位基本不随径流发生相应的变化趋势;各潮位站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相邻两个潮位站之间的水位相关性较高;随着潮位站之间距离的增大,水位的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低水位的传播延迟时间均大于高水位的传播延迟时间;随着站点与入海口距离的增大,涨潮历时出现逐渐减小、落潮历时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潮汐 感潮河段 预报
下载PDF
2002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学祥 陈震 乔淇源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强潮汐 预测 日食 月食 近地点
下载PDF
固体潮的地震预测研究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之分析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挚 山秀明 +3 位作者 任勇 罗荣联 杨配新 杨胜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本文分析了现行固体潮地震研究中的历史影响,对比研究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和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二者在振动频率、振动源体积、传输距离与介质等方面的地球物理特点与本质区别,强调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中最根本的工作是建立地震预测... 本文分析了现行固体潮地震研究中的历史影响,对比研究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和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二者在振动频率、振动源体积、传输距离与介质等方面的地球物理特点与本质区别,强调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中最根本的工作是建立地震预测的目标和基本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地震预测 地球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江苏海岸港口特征潮位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德安 严以新 童朝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1-476,共6页
利用潮汐调和分析程序对江苏海岸6个港口2001年4~6月份的高低潮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得出了11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平均海平面和特征潮位,并进行了一致性验证.利用预报程序预报了2000-2005年的时序潮位和高、低潮位,所得结果与潮汐表... 利用潮汐调和分析程序对江苏海岸6个港口2001年4~6月份的高低潮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得出了11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平均海平面和特征潮位,并进行了一致性验证.利用预报程序预报了2000-2005年的时序潮位和高、低潮位,所得结果与潮汐表预报潮位基本一致.利用预报结果计算了工程设计高、低潮位,时序潮位累积频率99%对应的潮位与低潮位序列数据累积频率90%对应的潮位一致.根据特征潮位数据拟合出了各验潮站特征潮位间的关系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海岸 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平均海平面 特征潮位
下载PDF
探讨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预报赤潮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祖享 梁舜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对大亚湾澳头水域 19972 0 0 1年赤潮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 ,发现可以以潮汐、风向、天气状况和水温作为影响赤潮发生的重要因子 ,用参数表征各因子的权重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并绘制出赤潮生物的变化趋势图。可根据现场的生物观测资料分... 对大亚湾澳头水域 19972 0 0 1年赤潮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 ,发现可以以潮汐、风向、天气状况和水温作为影响赤潮发生的重要因子 ,用参数表征各因子的权重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并绘制出赤潮生物的变化趋势图。可根据现场的生物观测资料分析 ,预报在生物高峰期是否将发生赤潮。该预报方法 ,可对陆源污染不明显 ,水质状况较稳定、浮游植物种群丰富的半封闭溺谷湾海水增养殖区的赤潮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分析 因子 回归方程 赤潮 预报 海洋污染
下载PDF
探讨影响赤潮的物理因子及其预报 被引量:20
19
作者 林祖享 梁舜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多年对广东沿海港湾赤潮发生机理的探讨 ,归纳出引发赤潮的主要物理因子 ,并深入研究潮汐变化与赤潮形成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沿海一些半封闭的海湾 ,在月赤纬偏小期间发生大潮易引发赤潮。大亚湾澳头水域 4~ 5月份大潮后多呈现不正... 通过多年对广东沿海港湾赤潮发生机理的探讨 ,归纳出引发赤潮的主要物理因子 ,并深入研究潮汐变化与赤潮形成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沿海一些半封闭的海湾 ,在月赤纬偏小期间发生大潮易引发赤潮。大亚湾澳头水域 4~ 5月份大潮后多呈现不正规全日潮 ,易出现赤潮生物高峰期 ,较明显的赤潮从发生至消退的全过程往往跨越一个潮水期。根据实践经验总结 ,作者提出利用潮汐变化规律对大亚湾澳头水域 2 0 0 1年 5月份可能出现的赤潮初始阶段作尝试性预测 ,并在赤潮初始阶段通过对水域的浮游生物优势种和当地天气的变化趋势加强观测、研究 ,希望能对赤潮暴发作出较准确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 澳头水域 赤潮 潮汐 浮游植物 预报 海洋污染
下载PDF
海道测量中几种水位改正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春 黄辰虎 +2 位作者 王智明 吴太旗 段福楼 《海洋测绘》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针对多波束测深易出现的因水位改正不完善导致的相邻测深条带间的拼接断层,分别采用天文潮预报、基于余水位配置的海洋潮汐推算以及基于日平均海面订正的海洋潮汐推算等方法进行水深测量水位改正。结果表明,后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多波束水... 针对多波束测深易出现的因水位改正不完善导致的相邻测深条带间的拼接断层,分别采用天文潮预报、基于余水位配置的海洋潮汐推算以及基于日平均海面订正的海洋潮汐推算等方法进行水深测量水位改正。结果表明,后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多波束水深测量水位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道测量 多波束测深 天文潮预报 余水位 日平均海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