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ime Series Short-Term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Granularity Event Matching and Alignment
1
作者 Haibo Li Yongbo Yu +1 位作者 Zhenbo Zhao Xiaokang Tang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1期653-676,共24页
Accurate forecasting of time series is crucial across various domains.Many prediction tasks rely on effectively segmenting,matching,and time series data alignment.For instance,regardless of time series with the same g... Accurate forecasting of time series is crucial across various domains.Many prediction tasks rely on effectively segmenting,matching,and time series data alignment.For instance,regardless of time series with the same granularity,segmenting them into different granularity events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impact of varying time scales on prediction accuracy.However,these events of varying granularity frequently intersect with each other,which may possess unequal durations.Even minor difference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errors when matching time series with future trends.Besides,directly using matched events but unaligned events as state vectors in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on models can lead to insufficient prediction accuracy.Therefore,this paper proposes a short-term forecasting method for time series based on a multi-granularity event,MGE-SP(multi-granularity event-based short-termprediction).First,a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MGE-SP established guides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The framework consists of three key steps,including multi-granularity event matching based on the LTF(latest time first)strategy,multi-granularity event alignment using a piecewise aggregate approximation based on the compression ratio,and a short-term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XGBoost.The data from a nationwide online car-hailing service in China ensures the method’s reliability.The average 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and MAE(mean absolute error)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3.204 and 2.360,lower than the respective values of 4.056 and 3.101 obtained using the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moving average)method,as well as the values of 4.278 and 2.994 obtained using k-means-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method.The other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on stock data froma public data set.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d an average RMSE and MAE of 0.836 and 0.696,lower than the respective values of 1.019 and 0.844 obtained using the ARIMA method,as well as the values of 1.350 and 1.172 obtained using the k-means-SVR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eries short-term prediction multi-granularity event ALIGNMENT event matching
下载PDF
Stratigraphical Time——Correlation and Mass Extinction Event Near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Xu Guiro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9-49,共11页
Shaw's method used to correlate 40 sections across the Permo-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is applied in the paper. Two steps are adopted to get an Integral Composite Section (ICS) by synthesizing these data : ... Shaw's method used to correlate 40 sections across the Permo-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is applied in the paper. Two steps are adopted to get an Integral Composite Section (ICS) by synthesizing these data : First , South China is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and composite section developed for each area . Then the second step . the Changxing composite section is regarded as a composite standard (CSRS) while the ICS is produced by matching the CSRS with composite sections of the other areas. Three biozones in the Changxingian and two biozones in the Griesbachian can be discerned on the basis of computing Z values in the ICS. These biozones are marked by the Z values which quantitatively represent their time ranges ; therefore , they may increase accuracy of stratigraphic time correlation . The mass extinction at the end of the Permian is an abrupt event that is supported by the relative rate of extinction near the P/T boundary . About 90% of invertebrate species died out by the end of the Permian . The duration of the mass extinction is rather short ,approximately 0.018M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the Permian - Triassic boundary stratigraphic time - correlation biostratigraphic events biologic events mass extinction .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隐关系的时序事件预测
3
作者 郝志峰 刘俊 +1 位作者 温雯 蔡瑞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7,共9页
时序事件预测是指基于历史事件预测下一个事件,事件包括时间和类型两个属性。当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单方面(事件时间或事件类型)的预测,但这无法回答“何时发生何事”这类更精细的问题。此类问题的挑战主要是事件类型非常多样,而行为往往... 时序事件预测是指基于历史事件预测下一个事件,事件包括时间和类型两个属性。当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单方面(事件时间或事件类型)的预测,但这无法回答“何时发生何事”这类更精细的问题。此类问题的挑战主要是事件类型非常多样,而行为往往高度稀疏,给预测带来极大困难;需要预测的事件时间和事件类型分属两个域,如何把这两个域的信息加以融合并形成互补也是一个挑战。针对上述挑战,从融合多序列隐信息的角度探索了一种解决方法。基于某些事件序列之间具有模式相似性这一观察,提出建模事件序列的隐关系图,利用邻居序列的信息解决行为稀疏性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神经网络模块,将事件的时间域和类型域的信息映射到共同的抽象空间,解决事件时间和事件类型信息的融合建模问题。通过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印证了多序列深度时序模型优于现有的一系列基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序列关系 事件预测 深度学习 时序 图方法
下载PDF
区间事件分析法--次贷危机对中资银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艾 洪永淼 汪寿阳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61,共9页
本文采用区间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次贷危机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全新的区间事件分析理论框架,将原有的区间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与事件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数量化"表示事件影响的"区间系数",并给出了经济解释。... 本文采用区间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次贷危机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全新的区间事件分析理论框架,将原有的区间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与事件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数量化"表示事件影响的"区间系数",并给出了经济解释。实证研究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A股和H股的动态"区间收益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新的"区间"视角分析次贷危机包含的一系列事件对中资银行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银行H股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事件影响较A股更大;工商银行H股和A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比较一致。(2)两家银行的H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均开始于新世纪集团事件,均早于A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3)贝尔斯登、标准普尔第二次降低次贷资产评级和雷曼兄弟等事件引发了次贷危机的三个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时间序列 事件分析 次贷危机 区间收益率
下载PDF
基于眼动信号的感兴趣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新志 曾洪 +1 位作者 张华宇 宋爱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了使机器智能达到人类的识别能力,需要提供标注的难例样本。常用的键盘、鼠标等标注方式效率较低,基于眼动信号的标注方式无需手动操作,但目前研究多采用依赖特征工程的浅层模型实现感兴趣检测以标注样本。针对浅层模型存在的问题,基... 为了使机器智能达到人类的识别能力,需要提供标注的难例样本。常用的键盘、鼠标等标注方式效率较低,基于眼动信号的标注方式无需手动操作,但目前研究多采用依赖特征工程的浅层模型实现感兴趣检测以标注样本。针对浅层模型存在的问题,基于特征通道权重重分配多尺度残差网络模型对注视序列分类以实现感兴趣检测,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尺度残差网络模型分类精度达到96%,较现有基于浅层模型的方法和未改进的基于深层模型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感兴趣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追踪 眼动事件检测 时间序列分类 多尺度残差网络 感兴趣检测
下载PDF
M-TAEDA:多变量水质参数时序数据异常事件检测算法 被引量:9
6
作者 毛莺池 齐海 +1 位作者 接青 王龙宝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在供水管网中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多个水质参数时间序列数据,当供水管网发生污染时,高效准确地检测水质异常是一个重要问题。提出多变量水质参数时间异常事件检测算法(M-TAEDA),利用BP模型分析多变量水质参数的时序数据,确定可能离群... 在供水管网中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多个水质参数时间序列数据,当供水管网发生污染时,高效准确地检测水质异常是一个重要问题。提出多变量水质参数时间异常事件检测算法(M-TAEDA),利用BP模型分析多变量水质参数的时序数据,确定可能离群点;结合贝叶斯序贯分析独立更新每个参数的事件概率,预测单个传感器节点检测的异常概率;将单变量的事件概率融合为统一多变量事件概率,融合判断异常事件。实验结果表明:BP模型模拟多变量水质参数进行预测可以达到90%精确度;与单变量参数时间异常事件检测算法(S-TAEDA)相比,M-TAEDA可以提高异常检出率约40%,降低误报率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异常事件检测 BP模型 多变量水质参数 时间序列数据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long-term forest disturbance history and its drivers in the Ning-Zhen Mountains, Jiangsu Province of eastern China using yearly Landsat observations (1987–2011) 被引量:2
7
作者 Mingshi Li Chengquan Huang +4 位作者 Wenjuan Shen Xinyu Ren Yingying Lv Jingrui Wang Zhiliang Zh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329-1341,共13页
Forest losses or gain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critical processes modulating the carbon flux between the biosphere and the atmosphere. Timely, accurate and spatially explicit information on forest disturbance and... Forest losses or gain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critical processes modulating the carbon flux between the biosphere and the atmosphere. Timely, accurate and spatially explicit information on forest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 history is required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forest management. The major objectives of our research focused on testing the mapping efficacy of the vegetation change tracker (VCT) model over a forested area in China. We used a new version of VCT algorithm built upon the Landsat time series stacks (LTSS). The LTSS consisted of yearly image acquisitions to map forest disturbance history from 1987 to 2011 over the Ning-Zhen Mountains, Jiangsu Province of east China. The LTSS consisted of TM and ETM+ scenes with different projec- tions due to distinct data sources (Beijing remote sensing ground station and the USGS EROS Center). The valida- tion results of the disturbance year maps showed that most spatial agreement measures ranged from 70 to 86 %, comparable with the VCT accuracies reported for many places in USA. Very low accuracies were identified in 1995 (38.3 %) and 1992 (56.2 %) in the current analysis. These resulted from the insensitivity of the VCT algorithm to detect low intensity disturbances and also from the mis- registration errors of the image pairs. Major forest distur- bance types existing in our study area were identified as agricultural expansion (39.8 %), urbanization (24.9 %),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 (19.3 %), and mining (12.8 %). In general, there was a gradual decreasing trend in forest cover throughout this region, caused principally by China's economic, demographic,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policies and decisions, as well as some weather events. While VCT has largely been used to assess long term changes and trends in the USA,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assessing landscape level change elsewhere throughout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time series stack LEDAPS - Forest disturbance VCT model
下载PDF
基于ARIMA-LSTM模型的核电厂运行事件变化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侯秦脉 朱伟 +2 位作者 邹象 刘时贤 吴彦农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72,共8页
探讨Mann-Kendall检验法、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bile Average Model,ARIMA)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组合模型在《中国的核安全》、《核安全年报》中核电厂运行事件数量的应用,对... 探讨Mann-Kendall检验法、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bile Average Model,ARIMA)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组合模型在《中国的核安全》、《核安全年报》中核电厂运行事件数量的应用,对运行事件数量进行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和预测并证明模型的适用性。利用1991⁓2018年核电厂运行事件数量,使用R软件建立ARIMA(2,1,2)模型,得到运行事件数量的线性部分;建立LSTM模型,对偏差序列进行预测,得到运行事件数量的非线性部分;最后建立ARIMA和LSTM组合模型,利用组合模型对运行事件数量进行预测,并根据实测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RIMA和LSTM组合模型可较好地拟合运行事件数量时间序列,并修正单一模型的误差,有效提高预测精度3%,且得到的2019⁓2020年核电厂运行事件数量预测值与《核安全年报》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法 ARIMA模型 LSTM模型 时间序列 运行事件
下载PDF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quarantine measur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hile using Bayesian structural time series models
9
作者 Claudia Barría-Sandoval Guillermo Ferreira +1 位作者 Bernardo Lagos Carola Montecino Bacigalupo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 2022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Background: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all existing health protocols were tested under the worst health crisis humanity has experienced since the Black Death in the 14th century.Countries in Latin Amer... Background: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all existing health protocols were tested under the worst health crisis humanity has experienced since the Black Death in the 14th century.Countries in Latin America have been the epicente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with more than 1.5 million people killed.Worldwide health measures have included quarantines,border closures,social distancing,and mask use,among others.In particular,Chile implemented total or partial quarantine measures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infections in each region of the countr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quarantines in relation to the public health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government entities at the national level.Objective: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and region-level quarantines in Chile during the pandemic based on information published by the Chilean Ministry of Health,and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re sought:Were quarantine measures in Chile effectiv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Methods:The causal effect between the rates of COVID-19 infections and the population rates in Phase 1 and Phase 2 quarantines in the period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le were evaluated using intervention analyses obtained through Bayesian structural time series models.In addition,the Kendal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btained through the copula approach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movement between these rates.Results:In 75%of the Chilean regions under study(12 regions out of a total of 16),an effective Phase 1 quarantine,which was implemented to control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cases of COVID-19 infection,was observed.The main regions that experienced a decrease in cases were those located in the north and center of Chile.Regarding Phase 2,the COVID-19 pandemic was effectively managed in 31%(5 out of 16)of the regions.In the southcentral and extreme southern regions of Chile,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phases was null.Conclusion: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regions of Chile,the Phase 1 quarantine application period w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prevent an increase in COVID-19 infections.The same observation was made with respect to Phase 2,which was effective in five regions of northern Chile;in the rest of the region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phases was weak or nu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VEMENT Bayesian time series models Novel coronavirus 2010 MSC 00e01 99-00
原文传递
煤矿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智能决策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宏伟 郄晨飞 +2 位作者 付翔 李进 王浩然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7,共8页
智能决策支持的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是煤矿掘进工作面智能化的核心之一,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的最优时序规划是智能决策的关键。针对煤矿掘进多行为控制模式单一、固化、协同作业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智能决策模... 智能决策支持的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是煤矿掘进工作面智能化的核心之一,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的最优时序规划是智能决策的关键。针对煤矿掘进多行为控制模式单一、固化、协同作业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智能决策模型,实现了掘进多行为在最优时序下的协同作业。首先,提出了掘进多行为协同控制智能决策方法,确定了掘进多行为可行时序规划集和多目标最优时序规划策略;其次,根据掘进现场的规定和工艺要求,确定了掘进动作事件集,通过对事件集中两两动作事件之间时间关系的分析,求出掘进多行为时间关系约束矩阵;然后,根据时间点关系约束矩阵转换方法,将掘进多行为时间关系约束矩阵转换为时间点关系约束矩阵,再求出掘进多行为可行时序规划集;最后,定义不同掘进目标下的求解函数,求得不同掘进目标的最优时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掘进目标下,按照模型决策出的掘进动作最优时序规划结果,掘进机器人可无干涉协同作业,且掘进作业1个工作循环的执行时间与决策模型计算的时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协同作业 多行为协同控制 智能决策 最优时序规划 掘进动作事件集
下载PDF
深度动态文本聚类模型DDDC
11
作者 陆辉 黄瑞章 +2 位作者 薛菁菁 任丽娜 林川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70-2375,共6页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数据呈爆炸增长的趋势。如何从海量新闻数据中获取当前热门事件的主题演化过程成为文本分析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常用的传统动态聚类模型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灵活性差且效率低下,现有的深度文本聚类模型则缺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数据呈爆炸增长的趋势。如何从海量新闻数据中获取当前热门事件的主题演化过程成为文本分析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常用的传统动态聚类模型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灵活性差且效率低下,现有的深度文本聚类模型则缺乏一种通用的方法捕捉时间序列数据的主题演化过程。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深度动态文本聚类(DDDC)模型。该模型以现有的深度变分推断算法为基础,可以在不同时间片上捕捉融合了前置时间片内容的主题分布,并通过聚类从这些分布中获取事件主题的演化过程。在真实新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数据集上,与动态主题模型(DTM)、变分深度嵌入(VaDE)等算法相比,DDDC模型在各时间片的聚类精度均至少提升了4个百分点,且归一化互信息(NMI)至少提高了3个百分点,验证了DDDC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动态聚类 事件主题演化 主题分布 时间序列数据 深度变分推断
下载PDF
运动序列的时空结构特征表示模型
12
作者 康文轩 陈黎飞 郭躬德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运动序列是一种与运动信号相关的多维时间序列,各个维度序列之间具有高耦合性的特点。现有的多维序列表征方法大多基于维度间相互独立的假设或缺乏可解释性,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运动序列的时空结构特征表示模型及其两阶段构造方法。首先... 运动序列是一种与运动信号相关的多维时间序列,各个维度序列之间具有高耦合性的特点。现有的多维序列表征方法大多基于维度间相互独立的假设或缺乏可解释性,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运动序列的时空结构特征表示模型及其两阶段构造方法。首先,基于空间变化事件的转换方法,将多维时间序列变换成一维事件序列,以保存序列中的空间结构特性。接着,定义了一种时空结构特征的无监督挖掘算法。基于新定义的表示度度量,该算法从事件序列中提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低冗余变长事件元组为时空结构特征。在多个人类行为识别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多维时间序列表示方法相比,新模型的特征集更具代表性,在运动序列模式识别领域可以有效提升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序列 多维时间序列 特征提取 时空特征表示模型 空间变化 关键子序列挖掘 事件序列 人类行为识别
下载PDF
融合多变量序列时空信息的事件早期识别方法
13
作者 刘绪颖 卢文达 +2 位作者 王剑 王雪 王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16-122,共7页
针对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对多维变量序列时空依赖关系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空融合的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将多变量时间序列规整为矩阵化数据输入时间卷积网络,通过学习时间序列的时域特征,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将包含已知值和预测值... 针对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对多维变量序列时空依赖关系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空融合的事件早期识别算法。将多变量时间序列规整为矩阵化数据输入时间卷积网络,通过学习时间序列的时域特征,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将包含已知值和预测值在内的多变量时间序列送入融合时空信息的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在动作识别、手写字符识别、口语数字识别等多个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主流的算法。当事件仅发生2/3时,能以平均93.2%的准确率识别多类别事件,在手写字符识别数据集上的早期识别准确率甚至与完整事件被观测到时的识别准确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时间序列 事件早期识别 时空信息融合 序列预测 深度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韩国重大公共事件及预测
14
作者 李素蕊 王玲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1期6-8,12,共4页
2019年12月突发一起重大公共事件,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速度传播开来。此传染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国不仅要了解本地情况,还应对其他国家的扩散情况进行掌握。该文选取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韩国累计确诊数据,建立了... 2019年12月突发一起重大公共事件,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速度传播开来。此传染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国不仅要了解本地情况,还应对其他国家的扩散情况进行掌握。该文选取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韩国累计确诊数据,建立了ARIMA(0,2,2)模型,并对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5日韩国累计确诊人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该文结果对此次重大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公共事件 时间序列分析 ARIMA模型 发展现状 预测
下载PDF
GPS时间序列揭示地震前兆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燕 吴云 +2 位作者 施顺英 周硕愚 韩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6-99,共4页
地震的很大一部分能量在震前会以各种形式缓慢释放,从而形成各种前兆,不同的孕震阶段有不同的前兆表现.通过用离散小波变换等方法对国内和国外两次大震周围的GPS站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次地震前都出现了站点运动态势的改变... 地震的很大一部分能量在震前会以各种形式缓慢释放,从而形成各种前兆,不同的孕震阶段有不同的前兆表现.通过用离散小波变换等方法对国内和国外两次大震周围的GPS站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次地震前都出现了站点运动态势的改变,时间大约从地震前1~2年或稍长时间开始,地震后又恢复了常态.GPS揭示的这种出现在低频、长周期信息中的异常有可能是地震中、长期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时间序列 小波变换 长周期事件 低频信息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基于奇异事件特征聚类的时间序列符号化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曲文龙 张克君 +1 位作者 杨炳儒 游福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31-1134,121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多尺度奇异事件特征提取方法,将时间序列分割为一系列具有独立趋势形态的事件子序列;对以变换参数表示的事件子序列的利用混合遗传聚类算法实现离散符号化,每一事件子序列以其所属类别标识,从而将连续数值域的时间序...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多尺度奇异事件特征提取方法,将时间序列分割为一系列具有独立趋势形态的事件子序列;对以变换参数表示的事件子序列的利用混合遗传聚类算法实现离散符号化,每一事件子序列以其所属类别标识,从而将连续数值域的时间序列转化为离散符号域的事件序列。方法用于对非平稳金融时间序列进行了符号化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符号化 奇异事件 知识发现
下载PDF
事件预测的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相斌 李一军 崔广斌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1,共3页
研究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预测时间序列数据中事件的方法。针对时间序列数据提出了显著特征提取算法,给出了特征间的相似度量标准,并应用特征聚类算法,将时间序列数据转换成相应的特征序列表示。应用频繁模式发现算法和预测模式生成算法... 研究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预测时间序列数据中事件的方法。针对时间序列数据提出了显著特征提取算法,给出了特征间的相似度量标准,并应用特征聚类算法,将时间序列数据转换成相应的特征序列表示。应用频繁模式发现算法和预测模式生成算法在预测时段内发现与目标事件相关的时序特征模式,预测事件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时间序列数据中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时间序列 数据挖掘 特征 聚类
下载PDF
基于序列聚类的事件流数据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勇 王洁 +1 位作者 王明华 焦丽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36,共3页
事件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对实时进入系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查询的应用,而数据特征是评价系统所需要的负载模型的重要部分。以网络安全监控为背景,提出一种将事件流聚集成时间序列并进行相似性聚类来分析数据特征的方法。通过适当的粒... 事件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对实时进入系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查询的应用,而数据特征是评价系统所需要的负载模型的重要部分。以网络安全监控为背景,提出一种将事件流聚集成时间序列并进行相似性聚类来分析数据特征的方法。通过适当的粒度聚合,将事件流转化成时间序列,选取周期性的时间序列作为代表消除随机干扰,给出基于序列线性相似性的聚类算法。聚类试验表明,具有相似时间特征的事件流可以被有效地聚集到同一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特征 时间序列 聚类 事件流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城市边坡监测数据异常事件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刚 叶立新 +2 位作者 陈麒玉 陈根深 范文遥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5,共13页
为预防和管控城市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国家针对城市地质灾害易发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各类传感器,用来感知和监测城市边坡等地质体的变化情况,以支持对地质灾害的预警。从边坡监测数据特点和时序数据分析技术出发,针对监... 为预防和管控城市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国家针对城市地质灾害易发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各类传感器,用来感知和监测城市边坡等地质体的变化情况,以支持对地质灾害的预警。从边坡监测数据特点和时序数据分析技术出发,针对监测数据噪声混杂、模式分析困难、预警阈值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边坡监测数据异常事件检测方法。主要工作包括:①边坡监测数据变化模式可以归结为周期项、趋势项以及噪声项的叠加,实践中在预处理基础上对边坡监测数据进行周期为24 h的重采样,同时趋势项可以近似看作是经典的牛顿运动,以此构建形变运动模型,为卡尔曼滤波的状态转移提供理论支持;②采用集中式衰减记忆卡尔曼滤波,引入衰减记忆因子,对多传感器边坡监测数据进行特征级融合,降低了噪声的影响,提高了边坡监测数据的可靠性;③引入惩罚系数,应用改进的动态时间弯曲算法对于周期序列数据进行相似性度量。在此基础上基于K-means聚类和局部异常因子分析对边坡监测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并基于3σ准则确定预警阈值。该方法能将正常模式和异常模式的时序数据进行区分,有效检测出边坡监测数据的异常,为灾害预防提供支持。最后以深圳市典型边坡监测数据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数据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卡尔曼滤波 动态时间弯曲 边坡监测数据异常事件检测
下载PDF
基于奇异事件特征的时间序列相似模式匹配 被引量:2
20
作者 曲文龙 杨炳儒 贺毅朝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9-21,24,共4页
现有的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多为单尺度方法,导致特征点的时间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模式发现的质量。该文基于小波奇异检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奇异特征将时间序列压缩为事件序列表示,定义了事件序列动态时... 现有的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多为单尺度方法,导致特征点的时间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模式发现的质量。该文基于小波奇异检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奇异特征将时间序列压缩为事件序列表示,定义了事件序列动态时间弯曲相似度量,给出了基于事件序列相似模式匹配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和较低的计算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相似匹配 奇异事件 知识发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