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导管尖端定位法在静脉输液港置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田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7期3104-3108,共5页
对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及其定位方法进行综述,包括胸部X线平片定位法、术中X线透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胸部CT、体表标志、腔内心电图、超声、心电监护辅助、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定位法等,以期为临床护... 对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及其定位方法进行综述,包括胸部X线平片定位法、术中X线透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胸部CT、体表标志、腔内心电图、超声、心电监护辅助、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定位法等,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港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导管尖端定位 综述
下载PDF
心电图对PICC尖端最佳位置定位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林翠芬 肖娓珠 柳燕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尖端最佳位置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PICC置管的成年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尖端最佳位置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PICC置管的成年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结果两组PICC置管到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佳位置到位率(83.33%),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穿刺点渗血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电图定位法可以提高PICC尖端最佳位置的到位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置管 尖端位置 塞丁格技术 心电图 置管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谐振载荷作用下Ⅰ型疲劳裂纹尖端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3
作者 高红俐 郑欢斌 +1 位作者 刘欢 刘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63-2970,共8页
为研究高频谐振式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中带有Ⅰ型预制裂纹的紧凑拉伸(CT)试件裂纹尖端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动态有限元方法,采用ANSYS和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计算了CT试件在高频恒幅正弦交变载荷作用下,在一个应力循环及裂纹扩展到不同... 为研究高频谐振式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中带有Ⅰ型预制裂纹的紧凑拉伸(CT)试件裂纹尖端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动态有限元方法,采用ANSYS和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计算了CT试件在高频恒幅正弦交变载荷作用下,在一个应力循环及裂纹扩展到不同长度时裂纹尖端区域的位移、应变场及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在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时,首先采用静态有限元方法和理论公式验证了有限元建模和计算的正确性,然后采用动态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了高频谐振式疲劳裂纹扩展试验,采用动态高精度应变仪测量了裂纹扩展到不同阶段时裂纹尖端点的应变,并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稳态裂纹扩展阶段,高频谐振载荷作用下Ⅰ型疲劳裂纹尖端位移、应变及应力强度因子均为与载荷同一形式的交变量;随着裂纹的扩展,Ⅰ型疲劳裂纹尖端的位移、应变及应力强度因子幅不断增大;静态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计算值和理论值的误差为2.51%,裂纹尖端点应变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为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谐振载荷 疲劳裂纹尖端 动态有限元 位移 应变场 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结构复杂性小体积混凝土快速浇筑技术在沙沱水电站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贵 王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3,共3页
结构复杂性小体积混凝土相对配置的模板量偏大,仓面偏小,若采用传统混凝土垂直入仓方式,立模和浇筑通常需使用门(塔)机,易造成互相干扰,影响整体工序安排,最终制约浇筑速度。本文介绍了改进方法在沙沱水电站的应用,即:将立模和入仓所用... 结构复杂性小体积混凝土相对配置的模板量偏大,仓面偏小,若采用传统混凝土垂直入仓方式,立模和浇筑通常需使用门(塔)机,易造成互相干扰,影响整体工序安排,最终制约浇筑速度。本文介绍了改进方法在沙沱水电站的应用,即:将立模和入仓所用设备分开,立模、钢筋一般采用门(塔)机吊运,混凝土入仓采用溜管(槽)、皮带机、缆机等,立模与浇筑于不同仓号同时施工,循环作业,最终实现混凝土的快速浇筑。此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体积混凝土 快速浇筑 溜管 皮带机 沙沱水电站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重叠布针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崇启 王飞 +3 位作者 纪海霞 王力 刘雪皎 李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39-1842,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重叠布针内冷循环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1例患者,115个肿瘤结节(直径2.2~9cm),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针尖裸露长度为2~3cm的冷循环电极针进行RFA治疗。每个肿瘤结节治疗2~8次,采用立体布针,多点重叠...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重叠布针内冷循环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1例患者,115个肿瘤结节(直径2.2~9cm),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针尖裸露长度为2~3cm的冷循环电极针进行RFA治疗。每个肿瘤结节治疗2~8次,采用立体布针,多点重叠法。新发现的结节再次行RFA治疗。结果:即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伴发症,CT显示肿瘤完全坏死率在术后3~7天、3、6、12、24个月分别为88%、81%、78%、63%、40%,存活率在3、6、12、24个月分别为98%、95%、88%、61%。结论:超声引导下重叠布针内冷循环消融肝癌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减少了残余肿瘤的机会,扩大了适用范围,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超声引导 重叠布针 内冷循环电极 射频消融
下载PDF
Meta分析腔内心电图技术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贤琳 蔡益民 +1 位作者 向秋红 方玉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0-824,共5页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关于应用腔内心...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关于应用腔内心电图对PICC置管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阅读及筛选文献,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的标准来评估偏倚风险,采用RavMan 5.3及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共4 93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2 842例,对照组2 0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心电图技术相比传统解剖定位方法更能有效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OR=3.00,95%CI:2.48~3.64,P<0.05),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OR=4.39,95%CI:2.08~9.27,P<0.05)。结论 腔内心电图指导的PICC穿刺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传统解剖定位方法能有效提高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和尖端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首次置管成功率 尖端定位准确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小玉 章丽莉 王迪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2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7月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体外测量+腔内心电图+X线...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7月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体外测量+腔内心电图+X线定位,对照组采用超声+体外测量+X线定位。所有患者置管后均行胸部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尖端位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可提高一次性到位率和尖端最佳到位率,减少患者X线辐射机会,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体外测量 PICC置管 一次性到位 尖端最佳到位率
下载PDF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俊楠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5期35-37,156,共4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可以较好地保证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患者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受到意外感染,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尽可能延长留置导管使用时间。腔内心电定位技术解决了传统PICC穿刺尖端定位技术存在的定位精...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可以较好地保证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患者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受到意外感染,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尽可能延长留置导管使用时间。腔内心电定位技术解决了传统PICC穿刺尖端定位技术存在的定位精准度不够高的问题。文章对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以及目前PICC尖端定位领域的常用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探究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心电图P波 感染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