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TICAL APPROACH TO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LICOPTER ROTOR WITH ANHEDRAL TIP SHAPE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国华 王适存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SCD 1998年第4期11-17,共7页
A new analytical approach, based on a lifting surface model and a full span free wake analysis using the curved vortex element on the circular arc, is established for evaluating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 new analytical approach, based on a lifting surface model and a full span free wake analysis using the curved vortex element on the circular arc, is established for evaluating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licopter rotor with an anhedral blade tip and is emphasized to be applicable to various blade tip configurations, such as the tapered, swept, anhedral and combined shapes. Sample calculations on the rotor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or different anhedral tips in both hover and forward flight a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on the induced velocity, blade section lift distribution, tip vortex path and rotor performance are presented so that the effect of the anhedral tip on the rotor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fully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s rotary wings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lade tip shape free wake
下载PDF
Newly designed J-shaped tip guidewire: A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y in wire-guided cannul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Shigefumi Omuta Iruru Maetani +4 位作者 Hiroaki Shigoka Katsushige Gon Michihiro Saito Junya Tokuhisa Mieko Naruk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28期4531-4536,共6页
AIM: To perform wire-guided cannulation using a newly designed J-shaped tip guidewire, and to verify feasibility and safety for use.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 AIM: To perform wire-guided cannulation using a newly designed J-shaped tip guidewire, and to verify feasibility and safety for use.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patients with na ve papilla undergo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iliary diseases between September 2011 and July 2012. We performed ERCP in a succession of 50 cases with a J-shaped tip guidewire. The first insertion attempt began with a trainee who had 5 min to complete cannulation, followed if necessary by the trainer for another 5 min. We assessed the primary success rate of selective biliary cannulation within 10 min and adverse events such as 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 bleeding or perforation.RESULTS: The primary success rate was 90% (45/50) within 10 min, the initial success rate within 5 min by trainee staff was 76% (38/50). The rate of PEP was 6% (3/50), but all 3 cases were mild pancreatitis. All patients were managed successfully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bleeding or perforation. CONCLUSION: A newly designed J-shaped tip guidewire has the possibility to facilitate selective biliary cannulation for ERCP and appears to be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shapeD tip GUIDEWIRE Wire-guided CANNULATIO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Biliary tract CANNULATION technique Perforation
下载PDF
转子叶顶间隙值及改型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李志鹏 张国臣 +2 位作者 张成烽 徐志晖 曹志远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为了分析转子叶顶间隙值和改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以典型轴流跨声速压气机NASA stage 35为对象,对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增大并且泄漏流强度提高,会导致脱体激波位置前移,转子吸力面激波作用位置后移... 为了分析转子叶顶间隙值和改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以典型轴流跨声速压气机NASA stage 35为对象,对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增大并且泄漏流强度提高,会导致脱体激波位置前移,转子吸力面激波作用位置后移,前缘溢流现象减弱,叶尖泄漏涡与激波作用增强,间隙区域涡量增加,靠近前缘的涡核向下游移动,但附面层与激波之间的作用减弱;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失速机制不同,在小间隙下压气机失速是由叶尖泄漏涡和转子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大间隙下压气机失速是由叶尖泄漏涡引起的;在研究的变化范围内,叶顶间隙值为0.50τ时,压气机性能最好,峰值效率和稳定裕度分别提高了0.16%和2.39%;将最优间隙改型成平行扩张式和正弦波间隙后,压气机性能提高,脱体激波后移,叶尖泄漏涡与激波作用程度减弱,转子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减弱,改型间隙能够减少叶片制作材料,减轻发动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泄漏流 激波 前缘溢流 附面层分离 叶顶间隙改型 转子 压气机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支架复合体的鼻尖成形术
4
作者 韩飞 张淼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支架复合体鼻整形术对鼻尖肥大患者鼻部创口愈合及鼻尖部外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鼻尖肥大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支架复合体鼻整形术治疗。分... 目的探究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支架复合体鼻整形术对鼻尖肥大患者鼻部创口愈合及鼻尖部外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鼻尖肥大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支架复合体鼻整形术治疗。分析术后相关指标,对比手术前后鼻尖部外形,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62.97±4.92)min,创口愈合时间为(8.34±1.28)d。术后鼻长、鼻尖高度大于术前,鼻尖两顶间距离小于术前(P<0.05)。30例患者出现肿胀及感染各1例,发生率为6.67%(2/30)。结论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支架复合体鼻整形术均可有效治疗鼻尖肥大,且均获得理想的鼻尖部外形,预后情况良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尖肥大 自体肋软骨移植 鼻尖支架复合体 鼻尖成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地壳岩石圈最终裂解的特征及过程
5
作者 罗盼 高圆圆 +1 位作者 王厚金 任建业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为了明确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地壳岩石圈发生最终裂解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断层活动性定量分析、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分析、沉降速率分析、沉降史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临界破裂区为... 为了明确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地壳岩石圈发生最终裂解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断层活动性定量分析、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分析、沉降速率分析、沉降史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临界破裂区为远端带和洋陆转换带构成的地壳岩石圈强烈伸展区,依据地壳岩石圈几何形态,该区域可进一步划分为箱型域和楔型域。楔型域内盆地原型可划分为断陷盆地(Tb-SD)、拆离盆地(SD-PD)和拗陷盆地(PD-Bi);箱型域在古新世-渐新世(Tb-SD)盆地原型为断陷盆地,之后该区域进入被动沉降期。新生代以来,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在构造演化过程中,盆地沉降中心由陆向洋方向逐渐迁移,岩浆作用在断拗转换幕发育最强烈,致使岩石圈地壳最终发生裂解。区域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在不同构造带内,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具有差异性,且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经历“双拆离作用”后地壳发生破裂,岩浆侵入,形成原洋洋壳。该认识对南海西南部深水盆地内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 地壳破裂 双拆离作用 原洋洋壳
下载PDF
转子叶尖间隙形状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成烽 张国臣 +2 位作者 徐志晖 孙丹 刘鹏程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研究转子不同叶尖间隙形状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分别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渐变式和阶梯式改型优化,并利用商业软件NUMECA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渐变式和阶梯式改型优化后,压气机性能有较大提高,... 为研究转子不同叶尖间隙形状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分别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渐变式和阶梯式改型优化,并利用商业软件NUMECA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渐变式和阶梯式改型优化后,压气机性能有较大提高,改型后0.204-0.408的各类间隙压气机性能优于0.408-0.204间隙的。相比较平行间隙PTC 0.204-0.204,渐变式TTC0.204-0.408和阶梯式STC 0.204-0.408的失速裕度分别提高1.12%和1.61%,峰值效率基本不变,同时近失速工况下的总压比和效率也略有提高。叶尖泄漏涡得到抑制,间隙处的流体低速区明显减小,流动损失减小,流场得到较大改善。转子通道的总压比在85%叶高处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1.01%和3.13%。阶梯式叶尖间隙压气机的静子通道40%叶高处总压损失系数减小达75.4%。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改型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压气机性能,且阶梯式叶尖间隙比渐变式的对压气机性能提高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 叶尖泄漏流 转子 失速裕度 间隙形状 总压比 总压损失系数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
下载PDF
叶顶形状对轴流泵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施卫东 吴苏青 +2 位作者 张德胜 姚捷 程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6,共6页
轴流泵叶轮与转轮室之间间隙内的泄漏流动与主流相互掺混形成的泄漏涡是导致轴流泵叶顶空化的重要原因。为研究合适的叶顶形状来控制和改善叶顶泄漏空化,通过高速摄影空化试验,比较了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次数值计算的正确... 轴流泵叶轮与转轮室之间间隙内的泄漏流动与主流相互掺混形成的泄漏涡是导致轴流泵叶顶空化的重要原因。为研究合适的叶顶形状来控制和改善叶顶泄漏空化,通过高速摄影空化试验,比较了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次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再在原始平面叶顶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3种叶顶形状(倒圆叶顶、斜切叶顶以及倒圆斜切叶顶)对轴流泵叶顶空化的影响。叶轮水体采用结构网格划分,以便精确捕捉间隙区域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倒圆叶顶和倒圆斜切叶顶方案的扬程和效率都有所下降,但斜切叶顶有所升高。虽然倒圆叶顶消除了角涡空化,但泄漏涡空化加剧;而斜切叶顶得到的结果却与之相反,且斜切叶顶的间隙内会有漩涡空化产生;相比之下,倒圆斜切叶顶的角涡空化和泄漏涡空化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满足外特性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倒圆斜切叶顶方案可以较好地控制轴流泵的叶顶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空化 叶顶形状 空泡分布 叶顶泄漏涡
下载PDF
AFM扫描过程的模拟及针尖形状反求 被引量:9
8
作者 施玉书 连笑怡 +4 位作者 王艺瑄 黄鹭 董明利 胡晓东 高思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纳米栅格和台阶等结构的线宽准确测量,是国内外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能获得上述结构的三维形貌信息,但其扫描图像却是探针针尖的形貌和被测样品表面的形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往往导致线宽边缘测量失真... 纳米栅格和台阶等结构的线宽准确测量,是国内外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能获得上述结构的三维形貌信息,但其扫描图像却是探针针尖的形貌和被测样品表面的形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往往导致线宽边缘测量失真。为了更加精确地获得样品的表面形貌特征,首先需要重建探针针尖形貌,进而从得到的扫描图像中尽可能地消除由探针形貌带来的失真影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盲重建理论,利用Matlab对不同形状参数的探针针尖扫描台阶样品表面进行了仿真,评价了探针形状对扫描结果的影响,初步实现了基于真实粗糙测量表面的探针针尖形状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线宽测量 纳米台阶 原子力显微镜 针尖形状 盲重建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被引量:61
9
作者 王适存 徐国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11,共9页
本文分两大部分 ,即旋翼理论分析的发展 (认识旋翼 )及旋翼桨叶外形的发展 (改造旋翼 )。在第一部分中 ,阐述了旋翼滑流理论、叶素理论、涡流理论 (其中又包括固定尾迹的经典涡流理论、预定尾迹的半经验涡流理论、自由尾迹的现代涡流理... 本文分两大部分 ,即旋翼理论分析的发展 (认识旋翼 )及旋翼桨叶外形的发展 (改造旋翼 )。在第一部分中 ,阐述了旋翼滑流理论、叶素理论、涡流理论 (其中又包括固定尾迹的经典涡流理论、预定尾迹的半经验涡流理论、自由尾迹的现代涡流理论 )和旋翼 CFD方法。在第二部分中 ,讨论了旋翼桨叶的翼型、桨尖形状、扭转角分布等的变化历程。最后 ,作为总结 ,提出了旋翼理论分析和桨叶气动外形的四代发展阶段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空气动力学 旋翼 涡流理论 翼型 直升飞机
下载PDF
叶轮机械中叶顶间隙形态对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贾希诚 王正明 蔡睿贤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本文针对几种不同形态的叶栅顶部间隙,在环壁转动与静止的不同情况下,研究间隙内的泄漏流动对三维粘性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至少对本文算例而言,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具有适当小间隙的叶栅往往可以获得比无间隙叶栅更高的效率;而... 本文针对几种不同形态的叶栅顶部间隙,在环壁转动与静止的不同情况下,研究间隙内的泄漏流动对三维粘性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至少对本文算例而言,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具有适当小间隙的叶栅往往可以获得比无间隙叶栅更高的效率;而在相同的切向泄漏面积下,沿流向渐扩型间隙的叶栅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本文的结果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为改进设计并合理利用叶栅间隙的泄漏流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顶间隙形态 气动性能 数值研究 叶轮机械
下载PDF
叶顶形状对轴流风机气动噪声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学民 张建坤 李春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8-568,共11页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例,采用Fluent软件对5种改进的叶顶形状下的风机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引入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叶顶形状下风机的噪声源分布和气动噪声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例,采用Fluent软件对5种改进的叶顶形状下的风机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引入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叶顶形状下风机的噪声源分布和气动噪声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次为逆流向斜槽、双斜槽、上阶梯叶顶和下阶梯叶顶,而顺流向斜槽仅在小体积流量下使得风机性能明显提升;叶顶形状改进后,叶顶泄漏涡的影响增强,造成叶顶区和叶片前缘噪声显著增大,为风机内主要噪声源;风机各区域的声压幅值均受显著影响,且越靠近噪声源,受影响越突出;该风机内噪声主要以中低频的旋转噪声为主,各区域噪声均在基频位置达到最大值,叶顶形状改进后声压级随频率增大发生小幅提高,频谱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叶顶形状 噪声特征 泄漏涡
下载PDF
硬线盘条笔尖状断口断裂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龚桂仙 韩荣东 许竹桃 《武钢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对70、77MnA、82B硬线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产生笔尖状断口断裂的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线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断裂的断口特征为笔尖状(与之匹配的另一端为漏斗状),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对70、77MnA、82B硬线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产生笔尖状断口断裂的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线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断裂的断口特征为笔尖状(与之匹配的另一端为漏斗状),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近中心部位存在P、Cr、Mn、S等元素的中心偏析。成分偏析的微观组织特征在纵向磨面上主要表现为偏析带、马氏体组织和网状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条 笔尖状断裂 中心偏析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齿根过渡曲线形状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向飞 刘红旗 +1 位作者 张敬彩 孙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渐开线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是影响齿根弯曲应力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采用有理二次贝齐尔(Bezier)曲线来描述刀顶曲线,运用ANSYS内嵌的一阶优化方法,以内权因子w1为设计变量、最大Von Mises应力为目标函数直接优化滚刀刀顶曲... 渐开线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是影响齿根弯曲应力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采用有理二次贝齐尔(Bezier)曲线来描述刀顶曲线,运用ANSYS内嵌的一阶优化方法,以内权因子w1为设计变量、最大Von Mises应力为目标函数直接优化滚刀刀顶曲线来优化齿根过渡曲线,并通过30°切线法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得出了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刀顶曲线和齿根过渡曲线形状随内权因子w1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w1=0.12时,齿根弯曲应力降低12.2%,仍能获得光滑的齿根过渡曲线和光滑的滚刀刀顶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齿根过渡曲线 弯曲应力 滚刀刀顶曲线 形状优化
下载PDF
SWRH82B钢盘条笔尖状断口的分析和工艺改进 被引量:12
14
作者 秦凤婷 王红伟 刘宗辉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2,共4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了Φ12.5 mm SWRH82B钢(/%:0.80C、0.74Mn、0.22Si、0.013P、0.008S)盘条笔尖状断口形成的原因和断裂机理,得出中心碳偏析和网状渗碳体是产生笔尖状断口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120 t转炉终点[C]≥0....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了Φ12.5 mm SWRH82B钢(/%:0.80C、0.74Mn、0.22Si、0.013P、0.008S)盘条笔尖状断口形成的原因和断裂机理,得出中心碳偏析和网状渗碳体是产生笔尖状断口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120 t转炉终点[C]≥0.20%,LF精炼过程控制[C]0.79%~0.81%,150 mm×150 mm方坯连铸时控制钢水过热度≤25℃,拉坯速度1.5m/min,弱二冷比水量0.30~0.45 L/kg,结晶器末端电磁搅拌3.5 Hz,300 A,控制终轧温度900~930℃,吐丝温度~750℃,冷却速度~5℃/min,使铸坯平均碳偏析指数由原来1.15降至1.08,等轴晶由20%提高至35%,索氏体率由85%提高至90%,网状降到2级以下,笔尖状断口率由原来的20%降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RH82B盘条 笔尖状断口 网状碳化物 中心碳偏析 工艺改进
下载PDF
提升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性能的叶顶形状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学民 张建坤 李春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5-703,共9页
采取恰当的叶顶形状可以提高轴流风机性能。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一次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模拟了叶顶具有斜槽或阶梯状结构等5种情形下的风机性能,分析了其内流特征、压力分布和损失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 采取恰当的叶顶形状可以提高轴流风机性能。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一次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模拟了叶顶具有斜槽或阶梯状结构等5种情形下的风机性能,分析了其内流特征、压力分布和损失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次为逆流向斜槽、双斜槽、上阶梯叶顶和下阶梯叶顶,而顺流向斜槽仅在小流量下提升性能明显;改进后的叶顶形状均使泄漏流场更加复杂,泄漏涡分布区域及强度明显增大,叶顶间隙内涡量值显著提高,由此降低了叶顶间隙内轴向速度和泄漏流量;其中,逆流向斜槽改善风机性能最为突出,在设计流量下,全压和效率分别提高4.68%和0.94%;考虑到当前燃煤机组低排放改造后增大的烟风阻力和风量需求,逆流向斜槽叶顶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叶顶形状 风机性能 内流特征 泄漏涡
下载PDF
72A帘线钢线材冷拔笔尖状断裂分析和改进工艺措施 被引量:9
16
作者 孟宪成 王勇 刘雅政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7,共3页
72A帘线钢线材拉丝笔尖状断裂的推动力,为拉拔时的不均匀变形。心部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和粗片状渗碳体易形成粗拉时的裂纹源;中心偏析产生的裂纹多出现在中拉工序。控制连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1.1,采用相变前≥15℃/s快冷,相变区600~62... 72A帘线钢线材拉丝笔尖状断裂的推动力,为拉拔时的不均匀变形。心部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和粗片状渗碳体易形成粗拉时的裂纹源;中心偏析产生的裂纹多出现在中拉工序。控制连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1.1,采用相变前≥15℃/s快冷,相变区600~620℃近似等温的控冷策略,获得先共析铁素体含量≤0.8%,索氏体率达90%的均匀组织,基本杜绝了72A线材直拉时笔尖断裂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线钢 72A 直拉工艺 笔尖状断裂
下载PDF
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佳 陈彬 唐哲明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期103-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特别是伴有隆鼻术鼻尖畸形修正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有隆鼻需求或隆鼻术后出现鼻尖畸形的21例女性患者,使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硅胶假体...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特别是伴有隆鼻术鼻尖畸形修正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有隆鼻需求或隆鼻术后出现鼻尖畸形的21例女性患者,使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硅胶假体改善鼻部外观形态。结果 21例患者术后6~8周随访,形态外观满意,皮肤外观正常,未出现过局部感染、移位等继发病变和不良生物相容性反应。术后鼻长平均延长(5. 2±1. 5) mm,鼻深增加(4. 1±1. 8)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该方法可达到鼻延长、增加鼻深的效果,不需要切除患者的自体软骨,避免术后出现假体外露或皮肤溃疡的出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 鼻延长鼻尖整形 脱细胞异体真皮 硅胶假体
下载PDF
计算场发射系统尖端形状系数的半经验公式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德清 宋红江 +1 位作者 王智 陈尔纲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0年第6期660-665,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般场发射系统尖端形状系数β的计算公式:β≈0.2/[((?)+h)ln(2h/(?)]。用该公式和数值计算法以及D.Selidovkin,W.Swanson和P.Dyke等人提出的相应公式,分别对尖端呈半球形、椭球形、旋转抛物形和双曲形四种场发射系统的β值... 本文提出了一般场发射系统尖端形状系数β的计算公式:β≈0.2/[((?)+h)ln(2h/(?)]。用该公式和数值计算法以及D.Selidovkin,W.Swanson和P.Dyke等人提出的相应公式,分别对尖端呈半球形、椭球形、旋转抛物形和双曲形四种场发射系统的β值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用本文的公式所得的β值与电子计算机的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系统 场发射 尖端形状 计算
下载PDF
热轧材冷拉过程65钢硬线断裂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朝磊 刘雅政 +1 位作者 周乐育 唐山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59,共3页
65钢(/%:0.62~0.。70C、0.18~0.28Si、0.55~O.75Mn)硬线盘条的生产流程为120 t转炉-LF-170mm×170 mm连铸-高速线材轧制。采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65钢φ6.5 mm热轧盘条在冷拉至φ1.85mm过程中断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 65钢(/%:0.62~0.。70C、0.18~0.28Si、0.55~O.75Mn)硬线盘条的生产流程为120 t转炉-LF-170mm×170 mm连铸-高速线材轧制。采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65钢φ6.5 mm热轧盘条在冷拉至φ1.85mm过程中断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断口宏观特征为笔尖状,盘条横截面组织均匀性较差;裂纹起源于心部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和粗片状渗碳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索氏体化率低,存在大块先共析铁素体和中心碳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钢 硬线 热轧盘条 冷拉 笔尖状断裂 先共析铁素体 中心偏析
下载PDF
S型叶尖小翼对风轮振动频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剑龙 汪建文 +1 位作者 董波 魏海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0-116,121,共8页
利用PULSE16.1结构振动分析系统,针对直径1.4 m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分别在安装S型叶尖小翼与否的状态下进行静、动频测试,通过静频数据结合谱分析法识别风轮动频。研究发现,S型叶尖小翼导致风轮1、2阶振动静频下降,其对2阶振动静频... 利用PULSE16.1结构振动分析系统,针对直径1.4 m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分别在安装S型叶尖小翼与否的状态下进行静、动频测试,通过静频数据结合谱分析法识别风轮动频。研究发现,S型叶尖小翼导致风轮1、2阶振动静频下降,其对2阶振动静频的衰减幅值较1阶振动大,对同阶反对称振动静频的衰减作用较对称振动大,并具有显著调节风轮2阶反对称振动动频和对称振动动频间差值的效用。研究同时发现,S型叶尖小翼可有效改变风轮1、2阶振动动频曲线走势,从而有效调节风轮进入和脱离共振区的转速,这对于风轮最佳转速设计和避免共振设计具有较重要的意义。S型叶尖小翼对圆盘效应振动频率和轴向窜动效应振动频率影响很小,但在很大区域的转速范围内,圆盘效应振动动频曲线总是伴随风轮转速1倍频,并出现在1倍频振动带范围内,这一发现有可能为很多风力机叶片在远短于设计寿命期内频繁发生疲劳损伤事故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风轮 S型叶尖小翼 振动频率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