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纪马家沟期边界断层的新认识及其对成钾凹陷的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桂宝玲 张永生 +6 位作者 邢恩袁 彭渊 陈天宇 毛亚辉 张文君 赵海彤 蒋苏扬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90,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具备良好的成钾潜力,然而,当前仅勘探到薄钾石盐矿层和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大规模钾盐矿尚未发现。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认为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西部马五6亚段沉积期存在活动...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具备良好的成钾潜力,然而,当前仅勘探到薄钾石盐矿层和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大规模钾盐矿尚未发现。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认为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西部马五6亚段沉积期存在活动边界正断层。在该断层作用下,形成东断西超的活动同沉积凹陷,富钾卤水大量汇聚于此。在持续干旱的强蒸发环境下,卤水持续浓缩,成钾窗口出现,钾石盐大规模析出,进而形成整装海相优质固体钾石盐矿床。侏罗纪末期,挤压应力导致成钾凹陷抬升,形成古凹今隆的格局,钾盐层抬升至较浅部位,有利于水溶法经济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晋西挠褶带 奥陶系马家沟组 海相钾盐 构造成钾 古凹今隆
下载PDF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
2
作者 龚鹏 才清华 江岩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 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导下贯穿于中医近代史中。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间的张力让中医学持续受到关注,在批评中螺旋式进步。中医学最终经受住了冲击,找到了平衡,逐步完成了近代向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体西用 古今之辨 中西之辨 新旧之辨
下载PDF
《曾李世家》中“民间叙事”及其实现途径
3
作者 邹建军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长篇散文《曾李世家》存在的大量的民间题材与民间语言、大量的民间人物的发掘与呈现、大量的对于历史事件的清理与叙述、大量对于家谱与族谱的引用与分析、大量的历史图片与地方照片的首次刊登、叙述中所采用的真正的民间立场与民间态... 长篇散文《曾李世家》存在的大量的民间题材与民间语言、大量的民间人物的发掘与呈现、大量的对于历史事件的清理与叙述、大量对于家谱与族谱的引用与分析、大量的历史图片与地方照片的首次刊登、叙述中所采用的真正的民间立场与民间态度等,构成了民间叙事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方式,并且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与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李世家》 长篇散文 民间叙事 人物与事件 发现与呈现
下载PDF
“胎茎系于脾”安胎机理时-空演绎及“证-方-药”体系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航 郑小艳 +2 位作者 邓琳雯 曾倩 丁维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4-1926,共13页
近年中医各家论治“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病多从“肾”切入,强调补肾或脾肾同治权重核心。然,溯源古中医安胎历史沿革,与近现代不同在于明、清年代之前众家高度重视“脾胃气血”论,而鲜有补肾安胎相关条文。“胎茎系于脾”... 近年中医各家论治“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病多从“肾”切入,强调补肾或脾肾同治权重核心。然,溯源古中医安胎历史沿革,与近现代不同在于明、清年代之前众家高度重视“脾胃气血”论,而鲜有补肾安胎相关条文。“胎茎系于脾”一词出自明代浙派医家赵献可《邯郸遗稿》,该著作应用取象比类思维对“脾”在安胎的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与“肾主生殖”相对比,目前单纯关于“脾”与安胎的相关研究报道均呈碎片化展示,未将理论溯源、临床效应、实验研究融合系统性探讨,因此难以明晰健脾、补肾客观生物学差异、权重争议及协同机理。本文基于上述问题,从“胎茎系脾”切入,通过整合式研究,以古、今中医妇科诸家理论争议为“经”,以“证-方-药”现代化研究进展为“纬”,初步揭示安胎治法时(历史沿革)空(地域流派)演绎关键拐点,系统探讨脾“主卫气”、“主运化”、“主升清”和“主肌肉”相关安胎证治客观化进展与研究瓶颈,进而提出中医方-证代谢与时空组学是未来解决安胎思路权重争议与难点的重要应用趋势,为现代中医生殖理论的传承、创新、突破及精准化探索提供崭新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茎系脾 安胎 古今融合 研究趋势 传承创新
下载PDF
国内外中文馆藏古籍数字化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玉灵 闫东芳 《图书馆研究》 2023年第3期52-59,共8页
以馆藏古籍数字化保护研究的文献梳理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和国外中文古籍数字化保护现状,以此发现古籍数字化保护存在标准不统一、管理平台缺乏、人才流失严重、文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标准规范、构建智慧古籍平台、组建古籍保... 以馆藏古籍数字化保护研究的文献梳理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和国外中文古籍数字化保护现状,以此发现古籍数字化保护存在标准不统一、管理平台缺乏、人才流失严重、文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标准规范、构建智慧古籍平台、组建古籍保护团队、加强宣传推广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古籍 数字化 保护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画中女”故事文本流变及意涵阐释
6
作者 郭倩倩 李扬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9-192,共14页
“画中女”故事是以人类男子与画中女子产生恋爱、婚姻等情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在“AT分类法”中作“400B画中女”。中国“画中女”故事自魏晋南北朝产生以来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在搜集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梳理“画中女”故事的流变... “画中女”故事是以人类男子与画中女子产生恋爱、婚姻等情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在“AT分类法”中作“400B画中女”。中国“画中女”故事自魏晋南北朝产生以来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在搜集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梳理“画中女”故事的流变,能够揭示故事在不同时代的呈现特点,探寻古今“画中女”故事文本在语言与程式、主旨与情感方面的明显差异。“画中女”故事在本文结构与人物角色、民俗事象背后,隐附丰富的叙事与文化意涵:叙事层面,关乎性别、身份与伦理的二元对立结构在叙事中完成关系的调和;文化层面,“画中女”角色与呼名、食饮等民俗事象映射原始思维与多重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中女”故事 文本流变 古今载录 深层结构 文化阐释
下载PDF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再阐释
7
作者 张利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8-54,共7页
1961年,针对当时大量新编历史剧创作,茅盾发表《关于历史和历史剧》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剧创作观。《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概括和总结了历史剧创作的立场和观点,提出选择与甄别史料应尊重基本史实,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1961年,针对当时大量新编历史剧创作,茅盾发表《关于历史和历史剧》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剧创作观。《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概括和总结了历史剧创作的立场和观点,提出选择与甄别史料应尊重基本史实,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本着艺术创作的原则可以适当虚构,历史创作应基于文化自信和时代性、人民性,坚持历史剧的文学语言及守正创新等,对历史剧创作理论建构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及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 历史真实 人民性 古为今用
下载PDF
Dance Poem presents Ancient Northwestern Settings and Folle Customs
8
作者 XIAO YUAN CHEN SHANSHAN 《Women of China》 1995年第9期42-44,共3页
WEST of the Yang Pass, a dance poem created and performed by the Lanzhou Song and Dance Troupe, presents the audience with a picture of ancient times and folk customs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western China. It dep... WEST of the Yang Pass, a dance poem created and performed by the Lanzhou Song and Dance Troupe, presents the audience with a picture of ancient times and folk customs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western China. It depicts our ancestors’ staunch will to live, and their pioneering spirit, as well as the splendi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dance poem includes 11 sections: "Prelude," "Ancient Road," "Desert," "Camel Station," "Crescent Moon Spring," "Ancient Castle," "Temple Oil Lamps," "Mogao Grottoes," "Red Willows," "Market," "Ancient Battle Fields," and "Fields." West of the Yang Pass is a dance without particular characters or coherent plot.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ce Poem presents ancient Northwestern Settings and Folle Customs
原文传递
巧家拉分盆地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裴向军 李天涛 +1 位作者 黄润秋 王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8-286,共9页
为了探明巧家盆地的性质、成因以及其演化过程,通过详细野外调查,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巧家盆地展开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掌握了研究区基本地质背景条件以及盆地表面的沉积特征;进而,对盆地中心区域进行了钻孔勘测,... 为了探明巧家盆地的性质、成因以及其演化过程,通过详细野外调查,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巧家盆地展开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掌握了研究区基本地质背景条件以及盆地表面的沉积特征;进而,对盆地中心区域进行了钻孔勘测,得到了盆地内部结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结构特征,对其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巧家盆地为典型的拉分断陷盆地,主要受小江走滑断裂带的控制;盆地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了5个地层层序,从下到上分别为古河流冲积层、昔格达组地层、静水沉积层、泥石流洪积层以及河流阶地,并解释了各层成因;首次发现在距盆地下游边界3 km处曾发生过大规模堰塞堵江事件;堰塞事件发生于距今3万年左右;初步推测该拉分盆地形成于第三纪晚期,后期又经历了断陷湖沉积、堰塞沉积、泥石流洪积以及河流冲积等作用;区域断块阶段、局部拉分断陷阶段、断陷湖相沉积阶段、堰塞沉积阶段、堰塞消亡阶段以及不均匀升降阶段为盆地形成的6个阶段,与盆地内部土层层序有较好的对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拉分盆地 古滑坡 堰塞 演化
下载PDF
古农书本体的构建及其可视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琳 杜慧平 侯汉清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9,共5页
构建了古农书本体,对古农书进行了全面的揭示,系统地描述了古农书的版本、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论著,并利用protégé对古农书本体进行了可视化显示。通过古农书本体可以有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以及智能检索,大大提高查... 构建了古农书本体,对古农书进行了全面的揭示,系统地描述了古农书的版本、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论著,并利用protégé对古农书本体进行了可视化显示。通过古农书本体可以有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以及智能检索,大大提高查阅相关资料的效率,是本体技术在农史学科的首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农书 本体构建 PROTÉGÉ 知识表示 知识组织
下载PDF
不敬父兄 遑尊乃祖——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古今贯通与厚今薄古 被引量:8
11
作者 居其宏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2期58-62,共5页
国内各院校《中国音乐史》课程,逻辑地包含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部分。此前,其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均程度不等地存在古今割裂、厚古薄今现象。戴嘉枋《中国音乐史》课题组意在编写一部整三为一、贯通古今的中国音乐史通用教科书,其结构... 国内各院校《中国音乐史》课程,逻辑地包含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部分。此前,其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均程度不等地存在古今割裂、厚古薄今现象。戴嘉枋《中国音乐史》课题组意在编写一部整三为一、贯通古今的中国音乐史通用教科书,其结构设计和课时安排隐含着厚今薄古命题,窃意极表赞同,并认为,须以与我国当代音乐文化建设关系远近以及对未来音乐艺术繁荣发展影响力和作用力大小作为裁量中国音乐史教材内容详略、教学课时比重的主要依据,同时吸纳学术界以"逆向考察"方法和"接通古今"理念所获得的成果及时充实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方能一改厚古薄今旧制,贯彻厚今薄古理念,令本课程教学成为有利于学生未来创造的有用之学;否则便绝难应对"不敬父兄,遑尊乃祖"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教学 古今割裂 古今贯通 厚古薄今 厚今薄古
下载PDF
古今名钧瓷鉴别的INAA和BP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霞 梁先华 +11 位作者 李融武 赵青云 孙新民 赵文军 赵维娟 孙洪巍 郭敏 谢建忠 高正耀 冯松林 崔鹏飞 杨大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2-375,共4页
为正确鉴别古今名钧瓷,从古钧台窑和现代孔家钧窑、苗家钧窑、星航钧窑选取钧瓷残片样品40个,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测得每个样品胎、釉中25种元素的含量,应用BP神经网络对这些样品的INAA数据进行了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训练好... 为正确鉴别古今名钧瓷,从古钧台窑和现代孔家钧窑、苗家钧窑、星航钧窑选取钧瓷残片样品40个,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测得每个样品胎、釉中25种元素的含量,应用BP神经网络对这些样品的INAA数据进行了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训练好的网络能较好鉴别未知古钧官瓷和现代高档钧瓷的胎、釉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名钧瓷 仪器中子活化分析 微量元素 BP神经网络 鉴别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笔谈——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义和效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章培恒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首倡人,章培恒重点指认了“孤立”研究的弊端,即难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如果不能互为“坐标”,将极大地影响对双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胡明认为,... 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首倡人,章培恒重点指认了“孤立”研究的弊端,即难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如果不能互为“坐标”,将极大地影响对双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胡明认为,通过古今演变与历史贯通的研究方法,可使研究对象吐露其隐蔽的、内在的和深层的信息,提供其生命史各个发展阶段生理、心理衍化成熟的关键秘密。黄曼君从古今文学“对话”的角度考察了精神启蒙、个性解放文学观范式的建构与重构,深入思考了如何对待古代文学资源的传统观这一重要问题。关爱和深入分析了梁启超所倡导、力行的文学界革命在20世纪初年文学演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并由此说明了近代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中所发挥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梅新林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科生成与内在逻辑出发,对作为这一学科范式学理基础与逻辑构架的“古代—现代”、“西方—本土”、“文学—文化”三重维度结构做了科学论证。廖可斌认为,倡导“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潜在意义在于解构一些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打破现行文学学科分类和管理体制,拓展、丰富文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进一步解放学术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古今演变 文学源流 贯通古今
下载PDF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0-76,共7页
中古汉语主要指汉魏六朝时期的文献语言。中古汉语以其口语化的特色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中古汉语研究,是上个世纪后半叶兴起的研究领域,同以往的零星研究相比,无论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不断拓展提高,出现了可喜的... 中古汉语主要指汉魏六朝时期的文献语言。中古汉语以其口语化的特色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中古汉语研究,是上个世纪后半叶兴起的研究领域,同以往的零星研究相比,无论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不断拓展提高,出现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讨论,如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的具体任务与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汉语 文献语言 口语化 词汇 综述 汉魏六朝时期
下载PDF
中国“写人论”的古今演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桂奎 黄霖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与正在走红的叙事理论相比 ,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写人”理论更能自成体系 ,呈现出顺应不同历史情境的主题演变。作为中国“写人论”的最初核心话语“形神”论 ,是依傍画论而成 ,通过“如画”、“传神”、“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等... 与正在走红的叙事理论相比 ,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写人”理论更能自成体系 ,呈现出顺应不同历史情境的主题演变。作为中国“写人论”的最初核心话语“形神”论 ,是依傍画论而成 ,通过“如画”、“传神”、“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等词语的大量使用而奠定了后人评赏写人效果的理论基础。随之 ,金圣叹推出的“性格”论 ,后经过张竹坡、毛宗岗、脂砚斋等人的丰富和发展 ,实现了中国写人论话语的独立。 2 0世纪以来 ,“典型”论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潮中登堂入室 ,一方面在本土化过程中完成了写人论话语的细化 ,另一方面又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单极化地突出了“大写的人”。新时期以来的“写人论” ,出现了无主题变奏的多元化走势 ,“多重文化身份”以及“小写的人”等观念得到大力提倡 ,表明中国“写人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在中国“写人论”逐渐演进的历史逻辑结构中 ,“以形写神”成为一道贯通古今的气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人 形神 性格 典型 文化身份 古今演变
下载PDF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意义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伟红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4-137,共4页
古籍数字化是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与古籍整理、文献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相关。文章从古籍数字化的概念谈起,详细介绍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旨在阐述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现状 意义
下载PDF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树礼 曾伟来 何涛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53-56,共4页
简要介绍了古今玉雕加工工艺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具、研磨材料的演变和发展。同时介绍了现代玉器加工从选料、设计、制作到抛光的全部工艺流程以及不同时代的工艺技法。
关键词 古今玉雕 工艺流程 工艺技法
下载PDF
“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刍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洋 石鉴泉 +1 位作者 石志超 王占云 《医学争鸣》 CAS 2020年第4期55-57,共3页
张元素在《医学启源》载:“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该学说的提出对后世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世亦争鸣不断。笔者通过对“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刍议,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以“变与辨”作为切入点... 张元素在《医学启源》载:“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该学说的提出对后世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世亦争鸣不断。笔者通过对“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刍议,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以“变与辨”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索诠释“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意义与内涵,以解后学之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方 今病 变与辨
下载PDF
试论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形态——从哲学和文化的观点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昌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9,共6页
本文以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发展事实为依据,提出区分古代技术、近代科学、现代技术、现代科学和当代技术五种历史形态。详细阐明了各个历史形态的史实及其分期、特征和发展模式。着重探讨了各个历史形态的哲学和文化的本质和规定。从哲学... 本文以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发展事实为依据,提出区分古代技术、近代科学、现代技术、现代科学和当代技术五种历史形态。详细阐明了各个历史形态的史实及其分期、特征和发展模式。着重探讨了各个历史形态的哲学和文化的本质和规定。从哲学和文化层面区分开科学和技术,区分科学和技术的不同历史形态,对于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尤其对于认识技术创新和知识文明的时代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技术 近代科学 现代技术 现代科学 技术创新 知识文明 时代精神 现象学哲学 西方文化 后现代性
下载PDF
古今构造应力的对比与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春梅 卢新海 +4 位作者 秦孙威 吴燕玲 邱丹丹 肖云 李先福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44-47,共4页
以山西晋城成庄煤矿区为例,根据历史构造作用留下的褶皱、节理、断裂等构造形迹,建立构造格架,推断晋城成庄矿区历史上曾发生先南北向、后东西向的两期大的构造运动,古构造作用为先东西向加载60MPa,再南北向加载110 MPa,现今构造应力是... 以山西晋城成庄煤矿区为例,根据历史构造作用留下的褶皱、节理、断裂等构造形迹,建立构造格架,推断晋城成庄矿区历史上曾发生先南北向、后东西向的两期大的构造运动,古构造作用为先东西向加载60MPa,再南北向加载110 MPa,现今构造应力是与古构造应力方向一致.岩石内摩擦角是描述地质体抵抗破坏能力的重要参数,探讨了由于内摩擦角的不均匀性导致均匀古应力场作用下煤矿区的危险性分区,以及现今构造应力作用下矿区的稳定性问题,为煤矿区安全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数值模拟揭示晋城成庄煤矿危险区分东、西两带,该结论对煤层地质体应力集中带和瓦斯突出区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应力 现今构造应力 内摩擦角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