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调式的“灵魂”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正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61,77,共11页
民族音乐中的旋律大都是由五声音阶中纯四度内的各种三音列为主干音变化发展的。它的每个具有停顿感和终止意义的旋律片段都具有平衡性,而每个片段的终止音却具有多可性。从“多可性”中可以掌握民族旋律的优选法与调式的优选法。民族... 民族音乐中的旋律大都是由五声音阶中纯四度内的各种三音列为主干音变化发展的。它的每个具有停顿感和终止意义的旋律片段都具有平衡性,而每个片段的终止音却具有多可性。从“多可性”中可以掌握民族旋律的优选法与调式的优选法。民族调式具有珍贵的多样性,表现性能的丰富性,操作程序的独特性,“牵一发而动全盘”的敏感性。文章以大量实例论证了民族调式的“灵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音列 平衡性 敏感性 灵魂效应
下载PDF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康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2-51,3,共30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探索从开始的那天起,便离不开它的"本土"特征,即1、以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感受为基...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探索从开始的那天起,便离不开它的"本土"特征,即1、以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感受为基础,2、以创作相应的个性化和声材料为核心,3、以西方现代音高组织技术为借鉴,4、通过构建新的材料相互关系,以适应和声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特定理念。这反映了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的深层因素。笔者认为,和音、音组、音列、音响等四种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涵盖了20世纪音高组织手法从思维到技法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内容,同样能包含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文章试图以这些分类为基础,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解析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中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特征,从而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高结构 思维 技法 和音 音组 音列 音响
下载PDF
五度圈中律位构成的音列及其所含“宫”的数量 被引量:3
3
作者 杜亚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53,共9页
在由五度圈中的律位构成的音列里,音的数量及其所含"宫"的数量成正比。因为宫—角关系为确立"宫"所必需,而从始发律相生4次之后方能产生高大三度的"角",所以某一音列中音的数量减四,便可得到其所含"... 在由五度圈中的律位构成的音列里,音的数量及其所含"宫"的数量成正比。因为宫—角关系为确立"宫"所必需,而从始发律相生4次之后方能产生高大三度的"角",所以某一音列中音的数量减四,便可得到其所含"宫"的数量,这是采用五度相生律必然会出现的规律。"同均三宫"的理论符合这一规律,实为"七音三宫",此外,还有"六音两宫"、"八音四宫"、"九音五宫"等不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度圈 音列 同音列数宫
下载PDF
论十二音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六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1,共9页
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十二音技术,如今仍是控制非调性音乐线条和织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十二音音乐中虽然也用和声性结构,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对位性的。因此,文章作者认为十二音对位是基于十二音技术的对位法,是多种音列形式同时作线性陈述... 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十二音技术,如今仍是控制非调性音乐线条和织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十二音音乐中虽然也用和声性结构,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对位性的。因此,文章作者认为十二音对位是基于十二音技术的对位法,是多种音列形式同时作线性陈述而构成的非调性复调织体;十二音列及其变体形式、音程顺序以及陈述方式,是十二音对位中音高组织、声部对比、织体构成的主要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音列形式结合的对位类型及其和声处理原则,进而探讨了十二音对位与十二音技术相关联的独特复调思维与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音对位 音列形式 音程顺序 陈述方式 音程分类
下载PDF
调依均而成 均依律而定——论中国传统乐理之“均”的音阶取向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均"是我国传统宫调理论之一,先秦《吕氏春秋》至后来历朝历代的《乐志》《礼志》对此都有阐述。上世纪初,西学东渐,乐界惯于用西方音乐的理论范式来描述我国古老的乐学。就"音阶"概念而言,与"均"有几分... "均"是我国传统宫调理论之一,先秦《吕氏春秋》至后来历朝历代的《乐志》《礼志》对此都有阐述。上世纪初,西学东渐,乐界惯于用西方音乐的理论范式来描述我国古老的乐学。就"音阶"概念而言,与"均"有几分相似,且逐渐取代了"均"的文本表达。文章着眼于对"均"的多维度剖析,旨在厘清它与西方"音阶"概念之异同,并期许为中国传统乐理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乐理 宫调理论 “均” 音阶 音列
下载PDF
12音序列内部结构的多样性及序列之间的发展逻辑——以达拉皮科拉《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甘芳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7,共10页
文章以达拉皮科拉《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Quaderno Musicale di Annalibera)为例,通过不同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对其各乐章的不同音高组织结构即12音序列内部结构及序列之间的发展逻辑的特点进行凸现与分类,试图阐明12音序列作品中... 文章以达拉皮科拉《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Quaderno Musicale di Annalibera)为例,通过不同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对其各乐章的不同音高组织结构即12音序列内部结构及序列之间的发展逻辑的特点进行凸现与分类,试图阐明12音序列作品中除以序列内部顺序作为结构特征之外,还通过共有相同音级子集、强调微观音程与宏观路径的对称性等建构音高组织的多重结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皮科拉(Luigi Dallapiccola 1904—1975) 《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Quaderno Musicale di Annalibera) 12音序列 对称 音集 巴赫动机(BACH) 转换网络理论
下载PDF
腔套布局试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耀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41,共21页
腔套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宫调、板式与节奏、腔韵与腔音列以及音色等的对比统一之中。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重点阐述腔套的布局,以期说明各种类型的腔套是如何在布局的对比统一中,通过音乐形态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各自独特的特点。
关键词 腔套布局 宫调 板式 腔韵 腔音列
下载PDF
土家族三声音列民歌形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熊晓辉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11,51,共6页
土家族三声音列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歌谣,它包括土家族的山歌、傩歌、灯歌、花鼓及小调,具有土家族民歌特有的艺术特色,深受土家族人的喜爱。本文对土家族三声音列民歌的旋法样式、调式调性、曲体结构与音乐形态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家族 三声音列 民歌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两周之际编钟正鼓音列的转制及其成因 被引量:1
9
作者 孔义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两周之际,编钟正鼓音列出现了两种型态并置的现象,一种按8件组设置,它是西周一弦等分制取音法延续的结果;另一种按9件组设置,它是伴随钮钟的出现并以传统正五声为正鼓音列设置基础的新模式,它暗示着为钮钟取音的五弦准的出现。分析表明... 两周之际,编钟正鼓音列出现了两种型态并置的现象,一种按8件组设置,它是西周一弦等分制取音法延续的结果;另一种按9件组设置,它是伴随钮钟的出现并以传统正五声为正鼓音列设置基础的新模式,它暗示着为钮钟取音的五弦准的出现。分析表明,为编钟取音的五弦与西周按等分制取音的一弦的节点规律呈现出相承相异的辨证关系,是音乐实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编钟正鼓音列 转制 五弦 五声
下载PDF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中的半音、全音音列技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100,共7页
文章在对贝尔格《钢琴奏鸣曲》中星罗棋布的半音和全音音列现象及随心所欲的使用方式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的基础上 ,揭示了贝尔格采用这一技法的目的是为了瓦解调性的本质 ,并指出这一技法既与传统的调性技法有别 ,又与序列音乐的绝对... 文章在对贝尔格《钢琴奏鸣曲》中星罗棋布的半音和全音音列现象及随心所欲的使用方式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的基础上 ,揭示了贝尔格采用这一技法的目的是为了瓦解调性的本质 ,并指出这一技法既与传统的调性技法有别 ,又与序列音乐的绝对无调性技法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格 自由无调性 等分 半音音列 全音阶 全音音列
下载PDF
弋阳腔〔香罗带〕类曲牌音乐辨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香罗带〕类曲牌是弋阳腔曲牌音乐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曲牌类别,它通过五种腔音列的运用和独特的散板帮腔形式,以及强调羽音与角音的帮腔句和强调宫音与角音的滚唱句等腔韵特征,形成了该类曲牌的羽调式特征,揭开了弋阳腔曲牌唱腔最优美动... 〔香罗带〕类曲牌是弋阳腔曲牌音乐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曲牌类别,它通过五种腔音列的运用和独特的散板帮腔形式,以及强调羽音与角音的帮腔句和强调宫音与角音的滚唱句等腔韵特征,形成了该类曲牌的羽调式特征,揭开了弋阳腔曲牌唱腔最优美动人的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弋阳腔 〔香罗带〕 腔音列 帮腔
下载PDF
非“同均三宫”论是真正的假象和错觉
12
作者 刘永福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5-81,共7页
同一个七律(均)与"闰、和、宫、徵、商、羽、角、变宫、变徵"(九声)结合,形成三种七声音阶形态,这就是"同均三宫"原理的基本内涵。非"同均三宫"论将律与声的绝对统一,误解为律等于声、均等于宫、音列等... 同一个七律(均)与"闰、和、宫、徵、商、羽、角、变宫、变徵"(九声)结合,形成三种七声音阶形态,这就是"同均三宫"原理的基本内涵。非"同均三宫"论将律与声的绝对统一,误解为律等于声、均等于宫、音列等于音阶,以此否定"律声系统"所形成的各种"宫调学"原理。其学术思想和学术行为有悖哲理,是真正的假象和错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均三宫”论 律与声 均与宫 音列与音阶 假象和错觉
下载PDF
中国改良民族打击乐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宝强 《演艺科技》 2011年第8期52-53,74,共3页
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打击乐器的改良成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编鋩 定音花盆鼓 定音堂鼓 排鼓 五度双音石编磬 新型方响 云锣
下载PDF
雷州歌谣腔“腔音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迎 孔义龙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60-167,共8页
雷州歌谣腔旋律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以四音核腔为动机,运用转位、逆行等手法进行即兴创作;二是do-re-mi-sol与do-re-fa-sol两种核腔交替使用,具有阴阳混彩的调式特点;三是音调中包含着具有中立音律高的特性带腔音;四是窄腔音列级进、... 雷州歌谣腔旋律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以四音核腔为动机,运用转位、逆行等手法进行即兴创作;二是do-re-mi-sol与do-re-fa-sol两种核腔交替使用,具有阴阳混彩的调式特点;三是音调中包含着具有中立音律高的特性带腔音;四是窄腔音列级进、小跳为主,与宽腔音列的四、五度跳进加反向迂回进行相结合,体现了"近山远海"的岭南移民风格,独领一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歌谣腔 腔音列 核腔 特性带腔音
下载PDF
广东排瑶民歌的音乐特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永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对排瑶民歌的调式特点(基本调式、调式的扩展),节奏、节拍特点,曲调进行特点(旋律线条、音程特征、旋律发展手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排瑶存在“1调式两声音阶”民歌的悖谬,提出了排瑶“二音列歌腔”的理论。
关键词 排瑶民歌 广东排瑶 二音列歌腔 旋律线条
下载PDF
凡音之起 乐由心生——于右任《望大陆》诗歌曲创作理念与音调设计
16
作者 方小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于右任先生在耄耋之年的国殇绝唱《望大陆》诗深刻表达了祖国被撕裂、国土不完整、亲人不能团聚的痛楚之情。为了承继于老原诗的意境,《望大陆》诗歌曲创作理念以秦腔音乐风格为主线,乐曲音调设计采用G宫A商清乐音阶七声调式,结构为带... 于右任先生在耄耋之年的国殇绝唱《望大陆》诗深刻表达了祖国被撕裂、国土不完整、亲人不能团聚的痛楚之情。为了承继于老原诗的意境,《望大陆》诗歌曲创作理念以秦腔音乐风格为主线,乐曲音调设计采用G宫A商清乐音阶七声调式,结构为带有对比性的单二部曲式,音乐表达出哀伤、悲怆、悲壮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右任 《望大陆》 商调式 秦声 五度三音列
下载PDF
室内乐《四境》的创作特征研究
17
作者 姬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8,165,共9页
文章以武汉音乐学院已故作曲家刘健教授于2007年创作的室内乐《四境》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作品中传统材料的组织、创作思维的交融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作品中基于“核心音列群”的音高组织关系、体现“动力性原则”的核心节奏发展、源于内... 文章以武汉音乐学院已故作曲家刘健教授于2007年创作的室内乐《四境》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作品中传统材料的组织、创作思维的交融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作品中基于“核心音列群”的音高组织关系、体现“动力性原则”的核心节奏发展、源于内容表现的电子音乐思维与传统作曲思维互补运用等创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境 核心音列群 附点节奏 电子音乐思维 传统作曲思维
下载PDF
浙江山歌曲调的源流关系与发展脉络(上)
18
作者 黄大同 《音乐文化研究》 2018年第4期46-60,共15页
浙江山歌的曲调源头,应该是存留在我国东南丘陵的、具有四度旋律音程关系的两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从一个两音列(四度)曲调开始,历经两个三音列(徵、羽)、三个四音列(徵、羽→角)、四个五声调式(徵→商、羽→角)一直到第五个五... 浙江山歌的曲调源头,应该是存留在我国东南丘陵的、具有四度旋律音程关系的两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从一个两音列(四度)曲调开始,历经两个三音列(徵、羽)、三个四音列(徵、羽→角)、四个五声调式(徵→商、羽→角)一直到第五个五声调式(羽→宫)的出现,表现出一种通过纵向音列音的逐个增加,以及横向音列音程的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山歌曲调源流关系与发展脉络。这一纵横交织的源流关系与发展脉络,形成并扩展于从我国东南丘陵起,沿钱塘江流域水系,自南向北进入长江三角洲平原水乡的一条山歌曲调传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山歌 四度框架 三音列 四音列 五声调式 源流关系 发展脉络
下载PDF
浙江山歌曲调的源流关系与发展脉络(下)
19
作者 黄大同 《音乐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60-76,M0003,共18页
浙江山歌的曲调源头,应该是存留在我国东南丘陵的、具有四度旋律音程关系的两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从一个两音列(四度)曲调开始,历经两个三音列(徵、羽)、三个四音列(徵、羽→角)、四个五声调式(徵→商、羽→角)一直到第五个五... 浙江山歌的曲调源头,应该是存留在我国东南丘陵的、具有四度旋律音程关系的两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从一个两音列(四度)曲调开始,历经两个三音列(徵、羽)、三个四音列(徵、羽→角)、四个五声调式(徵→商、羽→角)一直到第五个五声调式(羽→宫)的出现,表现出一种通过纵向音列音的逐个增加,以及横向音列音程的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山歌曲调源流关系与发展脉络。这一纵横交织的源流关系与发展脉络,形成并扩展于从我国东南丘陵起,沿钱塘江流域水系,自南向北进入长江三角洲平原水乡的一条山歌曲调传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山歌 四度框架 三音列 四音列 五声调式 源流关系 发展脉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