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mbined blown converter process in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mpany 被引量:2
1
作者 Ping Tang Yangyang Yu +4 位作者 Guanghua Wen Mingmei Zhu Liang Zhou Yiju Long Qing Liang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The effects of lance height and bottom blown flowrate on the mixed time, the splashing amount, the penetrating depth, and the level fluctuation of an 85 t combined blown converter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a water model... The effects of lance height and bottom blown flowrate on the mixed time, the splashing amount, the penetrating depth, and the level fluctuation of an 85 t combined blown converter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a wate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al stirring energy is provided to the bath at the top lance height of about 50-100 mm. When the top lance height is in the range ofg0- 110 mm, the splashing amount caused by the top jet can reach the maximal valu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mpany (CISC) converter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top lance height is 1600-1760 mm and the bottom blowing flowrate is 240-480 Nm^3/h in the primary phase of a heat, 1100-1300 mm and 160-200 Nm^3/h in the second phase, and 1040-1120 mm and 200-350 Nm^3/h in the end phase. Also, the trial shows that the metallurgical result of the studied blow patter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pattern. At the starting 3-4 min of a heat, the strong splashing is eliminated. 2008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blown converter water modeling mixed time splashing amount penetrating depth liquid surface fluctuation
下载PDF
130t BOF-LF-150mm×150mm CC流程控制高碳钢SWRH82B氮含量的工艺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邢梅峦 包燕平 林路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7,共3页
0.79%~0.86%C SWRH82B高碳钢的生产流程为130 t顶底复吹转炉-LF-8流150 mm×150 mm坯连铸工艺。通过转炉吹炼时采用较高泡沫渣高度,终点枪位较其他钢种高100~150mm,转炉全程底吹氩0.02~0.05 m^3/(t·min),圆流出钢,LJ精炼时快... 0.79%~0.86%C SWRH82B高碳钢的生产流程为130 t顶底复吹转炉-LF-8流150 mm×150 mm坯连铸工艺。通过转炉吹炼时采用较高泡沫渣高度,终点枪位较其他钢种高100~150mm,转炉全程底吹氩0.02~0.05 m^3/(t·min),圆流出钢,LJ精炼时快速成渣,合适的吹氩量20~30 m^3/h,连铸全程保护等工艺措施,有效控制钢中氮含量,205炉氮含量分析表明,钢中氮含量为13.7×10^(-6)~37.4×10^(-6),平均氮含量为23.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0t顶底复吹转炉-LF-CC流程 SWRH82B高碳钢 氮含量 控制 工艺实践
下载PDF
顶底复吹转炉耳轴区炉衬维护技术与应用
3
作者 高峰 潘军 +1 位作者 赵滨 沈思宝 《四川冶金》 CAS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针对马钢65 t顶底复吹转炉耳轴区炉衬侵蚀部位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补炉砖质量以及尺寸大小、贴砖方式、烧结时间长短、以及贴砖维护后第一炉废钢加入造成的机械冲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贴补后的补炉砖容易脱落,致使耳轴区炉衬侵蚀... 针对马钢65 t顶底复吹转炉耳轴区炉衬侵蚀部位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补炉砖质量以及尺寸大小、贴砖方式、烧结时间长短、以及贴砖维护后第一炉废钢加入造成的机械冲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贴补后的补炉砖容易脱落,致使耳轴区炉衬侵蚀部位维护效果差的难题,通过研究转炉耳轴区炉衬侵蚀原因,制作了专用维护装置,创新性地提出了“贴砖+喷补”的具体维护措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贴补后的补炉砖容易脱落,进而影响转炉耳轴区炉衬侵蚀部位维护效果的问题。生产实践表明:与传统湿法喷补维护工艺相比,“贴砖+喷补”维护炉次冶炼炉数可以增加48~50炉/次,因相对减少了喷补频次,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年可节约耐材0.09~0.11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底复吹转炉 耳轴区炉衬 喷补 贴砖
下载PDF
广钢210t转炉炉役前期碳氧积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袁永森 姜万涛 徐欢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2期117-118,121,共3页
为进一步稳定转炉吹炼终点,减少脱氧合金耗,实现降本增效,研究在广钢3号转炉炉役前期,液面高度、终点温度等对终点碳氧积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广钢3号转炉在2500炉次左右由炉底上涨造成底吹封堵严重;停炉次数增加造成液面上涨速度快... 为进一步稳定转炉吹炼终点,减少脱氧合金耗,实现降本增效,研究在广钢3号转炉炉役前期,液面高度、终点温度等对终点碳氧积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广钢3号转炉在2500炉次左右由炉底上涨造成底吹封堵严重;停炉次数增加造成液面上涨速度快,恶化底吹效果;液面平均上涨20mm,碳氧积升高0.14×10^(-4)~0.56×10^(-4);转炉终点温度对碳氧积影响显著,温度在1591~1640℃时,碳氧积稳定在约27.83×10^(-4),温度高于1640℃时,温度每升高10℃,碳氧积增加0.3×10^(-4)~1×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积 复吹转炉 液面高度
下载PDF
50t复吹转炉底透气砖布置的水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楠 陈敏 +2 位作者 刘江伟 张勇 刘西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36-239,共4页
通过水模实验研究了唐山建龙炼钢厂50t顶底复吹转炉底透气砖布置方式和复吹工艺参数对熔池搅拌效果、冲击深度及喷溅情况的影响.熔池均混时间及顶枪对熔池冲击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4块底透气砖在2个不同圆周上局部非对称布置时,能够... 通过水模实验研究了唐山建龙炼钢厂50t顶底复吹转炉底透气砖布置方式和复吹工艺参数对熔池搅拌效果、冲击深度及喷溅情况的影响.熔池均混时间及顶枪对熔池冲击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4块底透气砖在2个不同圆周上局部非对称布置时,能够形成三维整体大循环搅拌,可有效缩短均混时间.在实验条件下,采用240mm枪位、项吹流量为120~128m^3/h,同时底吹流量为2.07m^3/h时,可获得熔池均混时间短、顶吹气体冲击面积和冲击深度适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水模 局部非对称布置 均混时间
下载PDF
复吹转炉熔池内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温良英 周远华 +3 位作者 陈登福 白晨光 董凌燕 张生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建立了描述复吹转炉熔池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PHOENICS(Parabolic Hyperbolic or Elliptic Numerical Integration Codes Series)商用软件模拟计算.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底吹、顶吹、顶底复吹等不同工况下熔池内不同截面流... 建立了描述复吹转炉熔池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PHOENICS(Parabolic Hyperbolic or Elliptic Numerical Integration Codes Series)商用软件模拟计算.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底吹、顶吹、顶底复吹等不同工况下熔池内不同截面流体的流动状况和速度分布,得出各喷枪正常工作情况下,熔池内的流动是以转炉中心轴对称的三维流动,底吹、顶吹搅拌流动的动力主区和流动迟缓的旋涡区,提出在实际生产中应设法减少或消除的流动“死区”,转炉采取顶底复吹工艺时,底吹喷枪的合理布置位置应在熔池直径的(0.5~0.7)倍圆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复吹 熔池 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顶底复吹转炉内锰矿直接合金化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熊玮 李光强 +2 位作者 陈兆平 蒋晓放 杨治争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9-373,共5页
考虑转炉内锰的还原反应速率,建立了顶底复吹转炉吹炼过程中锰矿还原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预测终点锰含量,还可以计算[Mn]含量随吹炼时间的变化情况,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在冶炼单脱硫铁水的操作条件下如果要使... 考虑转炉内锰的还原反应速率,建立了顶底复吹转炉吹炼过程中锰矿还原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预测终点锰含量,还可以计算[Mn]含量随吹炼时间的变化情况,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在冶炼单脱硫铁水的操作条件下如果要使锰的收得率达到50%,终点[C]含量应在0.12%以上或渣量小于40kg/t.降低供氧强度、提高复吹转炉底部供气强度能提高锰的收得率.高品位锰矿有利于提高锰矿合金化的效果.锰矿应在转炉冶炼的初期加入有利,可以延长锰矿的还原时间;加入时间越晚,随着锰矿加入量的增多,合金化的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底复吹转炉 锰矿 合金化 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复吹转炉炼钢过程数学模拟: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成林 马嵩 +2 位作者 林东 张贵玉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9-103,共5页
在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描述冶炼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作为模型的关键,根据钢中各元素竞争氧化反应的Gibbs自由能估算了吹入熔池中的氧参... 在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描述冶炼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作为模型的关键,根据钢中各元素竞争氧化反应的Gibbs自由能估算了吹入熔池中的氧参与各元素氧化反应的分配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炼钢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复吹转炉不同冶炼时期熔池行为的水模拟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温良英 陈登福 +4 位作者 董凌燕 白晨光 周远华 廖明 章金楠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6,共3页
根据转炉生产过程中不同冶炼时期的特点,在冷态模型实验过程中充分考虑热态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用水模拟“钢液”、“钢-渣”和“钢-渣-气”乳化熔体,探索实际生产过程中转炉内不同冶炼时期熔池的搅拌混匀特性、喷溅及熔体对炉壁的冲刷... 根据转炉生产过程中不同冶炼时期的特点,在冷态模型实验过程中充分考虑热态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用水模拟“钢液”、“钢-渣”和“钢-渣-气”乳化熔体,探索实际生产过程中转炉内不同冶炼时期熔池的搅拌混匀特性、喷溅及熔体对炉壁的冲刷作用。得出当冶炼进入氧化脱碳期(“钢-渣-气”乳化状态),熔体对炉壁的冲刷最严重,也是最容易发生喷溅和溢流的时期,而该时期底吹供气强度或顶枪枪位等对熔池搅拌混匀作用的影响没有冶炼初期(“钢液”或“钢+渣”)强,所得实验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冶炼时期 熔池行为 模型实验
下载PDF
CO_2捕集对输运床气化炉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迟金玲 张士杰 +1 位作者 王波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1-59,9,共9页
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IGCC)电站而言,气化剂(氧气/空气)的选择对系统的流程配置、热力性能及经济性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考虑CO2捕集的情景下,研究不同捕集方法的引入对IGCC带来的影响,具有重... 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IGCC)电站而言,气化剂(氧气/空气)的选择对系统的流程配置、热力性能及经济性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考虑CO2捕集的情景下,研究不同捕集方法的引入对IGCC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构建了输运床氧气及空气气化IGCC系统流程,分析了MDEA及Selexol这2种不同捕集方法的引入对IGCC电站技术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氧气还是空气气化电站,都更适合于采用Selexol法捕集CO2。然而Selexol法对空气气化电站供电效率的影响大于氧气气化电站。不捕集CO2时,空气气化电站的供电效率比氧气气化电站高约0.46个百分点,而采用Selexol法捕集系统中90%的CO2后,其供电效率则比氧气气化电站低约0.14个百分点。从经济性角度,空气气化电站具有优势,考虑CO2捕集后,其发电成本仍比氧气气化电站低10$/(MW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输运床气化炉 空气气化 氧气气化 CO2捕集
下载PDF
100t转炉-LF(VD)工艺冶炼轴承钢的氧含量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跃 吴伟 +4 位作者 刘浏 赵继宇 吴建鹏 李小明 王建国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9,共3页
通过铁水预脱硫-100 t顶底复吹转炉-吹Ar-LF(VD)-方坯连铸工艺生产轴承钢的实践,得出冶炼终点钢水碳含量为0.2%~0.6%时,钢水氧含量在50×10-6到150×10-6之间;经出钢时脱氧、吹氩、LF(VD)精炼后,中间包钢水中的全氧含量为(14~... 通过铁水预脱硫-100 t顶底复吹转炉-吹Ar-LF(VD)-方坯连铸工艺生产轴承钢的实践,得出冶炼终点钢水碳含量为0.2%~0.6%时,钢水氧含量在50×10-6到150×10-6之间;经出钢时脱氧、吹氩、LF(VD)精炼后,中间包钢水中的全氧含量为(14~16)×10-6,铸坯中的全氧量<12×10-6.分析表明,加强熔池搅拌,使钢渣充分反应,控制转炉下渣量<5 kg/t钢,加强吹氩搅拌,控制LF顶渣碱度在2.0~2.5之间,(FeO)+(MnO)小于0.5%,可使轴承钢中全氧量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t顶底复吹转炉 轴承钢 氧含量 控制 顶底复吹转炉 含量控制 全氧含量 工艺生产 冶炼终点 100t
下载PDF
冶炼中磷铁水最佳复吹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伟 刘浏 +2 位作者 邹宗树 李永祥 郭振和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5,71,共4页
在热力学平衡实验的基础上,依据梅钢冶炼中磷铁水的实践,对复吹转炉冶炼中磷铁水的最佳复吹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在保持造渣不变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的吹炼工艺参数。然后,在这个最佳工艺参数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造渣制度,从而确定梅钢最佳... 在热力学平衡实验的基础上,依据梅钢冶炼中磷铁水的实践,对复吹转炉冶炼中磷铁水的最佳复吹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在保持造渣不变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的吹炼工艺参数。然后,在这个最佳工艺参数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造渣制度,从而确定梅钢最佳的造渣制度。结果表明,采用方案4,渣的质量分数为16%~19%,石灰用量在13t左右,转炉脱磷效果较好。试验中还确定了梅钢冶炼中磷铁水的最佳成渣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中磷铁水
下载PDF
复吹转炉炼钢过程脱碳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东 赵成林 +2 位作者 张贵玉 彭飞 邹宗树 《钢铁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12-15,24,共5页
通过分析复吹转炉脱碳过程的冶金机理,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和传输理论,建立描述转炉脱碳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并比较钢液中[C]和[O]的传质速度,找到转炉冶炼脱碳过程的限制环节,并通过一... 通过分析复吹转炉脱碳过程的冶金机理,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和传输理论,建立描述转炉脱碳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并比较钢液中[C]和[O]的传质速度,找到转炉冶炼脱碳过程的限制环节,并通过一系列热力学计算得到进入钢液的氧在各元素间的分配比例,从而得到转炉中脱碳反应的速度方程。将模型应用于本钢150 t转炉冶炼过程,模型在不同时刻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炼钢 传质速度 氧分配比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顶底复吹转炉底吹CO_2-N_2的冶金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木星 陈襄武 +2 位作者 肖清安 段丽 刘越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10-416,共7页
在60kg顶底复吹转炉上进行了底吹CO_2、N_2、CO_2+N_2、CO_2+Ar_4种气体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底吹气体的实验结果,对复吹转炉底吹不同性质气体的冶金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底吹不同性质气体对熔池氧化性、脱碳反应和钢中氮的行为等... 在60kg顶底复吹转炉上进行了底吹CO_2、N_2、CO_2+N_2、CO_2+Ar_4种气体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底吹气体的实验结果,对复吹转炉底吹不同性质气体的冶金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底吹不同性质气体对熔池氧化性、脱碳反应和钢中氮的行为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冶金特性 底吹 CO2 N2
下载PDF
转炉冶炼脱磷过程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东 赵成林 +1 位作者 张贵玉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85-88,114,共5页
在对复吹转炉脱磷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转炉冶炼脱磷过程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石灰的溶解速度和钢液中磷的传质速度,通过比较二者的相对大... 在对复吹转炉脱磷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转炉冶炼脱磷过程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石灰的溶解速度和钢液中磷的传质速度,通过比较二者的相对大小,确定反应的限制环节,从而得到脱磷反应的速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在吹炼前期,钢水中磷浓度较大,脱磷反应的限制环节是石灰的成渣过程;在吹炼的中后期,钢水中的磷浓度不断降低,限制环节为钢水中磷的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吹转炉 炼钢 脱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100 t顶底复吹转炉冶炼过程矿相及硫磷变化规律解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斌 吴伟 +3 位作者 吴巍 崔怀周 汪成义 王天明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78,共6页
研究了某钢厂100 t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过程中熔池金属成分、炉渣成分、温度的变化以及熔池脱碳、脱磷、脱硫的情况,检测了炉渣的成分变化和岩相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吹炼终点时脱磷、脱硫反应偏离平衡值较远,转炉炼钢平均脱磷率为87%,平均... 研究了某钢厂100 t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过程中熔池金属成分、炉渣成分、温度的变化以及熔池脱碳、脱磷、脱硫的情况,检测了炉渣的成分变化和岩相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吹炼终点时脱磷、脱硫反应偏离平衡值较远,转炉炼钢平均脱磷率为87%,平均脱硫率为30%。[C][O]积为0.004 5,降碳速度为0.429%/min,熔池平均升温速度为33.46℃/min,每增加1%质量分数的碳,钢水温度提高76.87℃。该厂炉龄大于5 000炉,导致碳氧积升高,从而影响了碳氧反应的动力学条件。炉渣碱度的变化对转炉脱磷率没有明显影响。增加初期烧结矿平均用量,提高前期化渣速度,可避免后期炉渣返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底复吹转炉 钢水 炉渣 岩相分析
下载PDF
有机物料培肥对风沙土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自民 周连仁 谷思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与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随着培肥年限的增加 ,与 CK处理比较 ,有降低的趋势。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 ,与 CK处理比较 ,也呈降低趋势。经统计分析表明 ,以处理低量麦秸 +泥炭全肥 +泥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培肥 风沙土 态腐殖质 富里酸 胡敏酸 影响因素 松结态
下载PDF
炮弹系列用钢的转炉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迟秀斌 黄涛 刘春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8-462,共5页
介绍了某钢厂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工艺研制炮弹系列用钢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研制结果表明:采用转炉工艺研制的炮弹系列用钢的化学成分、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与力学性能达到了弹体材料的要求;采用消除应力退火工艺可消除应力裂纹并降... 介绍了某钢厂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工艺研制炮弹系列用钢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研制结果表明:采用转炉工艺研制的炮弹系列用钢的化学成分、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与力学性能达到了弹体材料的要求;采用消除应力退火工艺可消除应力裂纹并降低白点倾向。转炉工艺流程能够实现炮弹系列用钢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炮弹钢 顶底复吹转炉 炉外精炼 模铸 型钢轧机
下载PDF
喷射精炼过程炉衬侵蚀模拟研究(Ⅱ)—复吹转炉炉底所受冲击应力分布的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志鹏 刘晓亚 +5 位作者 魏伟胜 梁云 钱占民 马恩祥 肖忠敏 刘东夫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5-99,共5页
前文叙述了复吹转炉炉衬和炉底所受剪切应力分布的模型实验研究,本文在同样条件下对采用直管式、缝隙式、环缝式及集束式(多管式)底吹喷嘴喷吹时,炉底所受冲击应力分布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嘴附近所受的冲击应... 前文叙述了复吹转炉炉衬和炉底所受剪切应力分布的模型实验研究,本文在同样条件下对采用直管式、缝隙式、环缝式及集束式(多管式)底吹喷嘴喷吹时,炉底所受冲击应力分布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嘴附近所受的冲击应力最大,并在半径方向随着离开喷嘴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冲击应力的有效作用半径R/d=10—13,超过此范围,炉底所受冲击应力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复合吹炼 炉底 炉衬侵蚀
下载PDF
顶、底吹氧及天然气复吹转炉熔池搅拌能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文光华 唐萍 颜广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32-37,共6页
针对底吹氧气和天然气的复吹转炉,建立了适合该气源的熔池搅拌能计算式;同时还探讨了影响搅拌能大小的主要因素和搅拌强度随吹炼过程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复吹转炉 氧气 天然气 熔池 搅拌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