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娜 封莹 +3 位作者 蒋煜 刘西宁 彭姚嘉 卢圣锋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分析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优化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国内16所高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梳理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结果:16所... 目的:分析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优化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国内16所高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梳理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结果:16所高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仅有18.8%将目标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2~3个不等且不规范;核心课程159门且较零散;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10%~33.1%;仅有37.5%将考核评价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结论:高校应依据市场需求,结合专业特点、融合地理区域优势和学校特色,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完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 养老服务管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技术文明时代哲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转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晓东 沈欣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哲学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哲学家的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文明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哲学家。百年来,中西若干哲学家的学缘和知识结构中科学、技术的鲜明痕迹及其哲思已现端倪,哲学家的知识结构需要不同以往。哲学的转向提... 哲学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哲学家的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文明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哲学家。百年来,中西若干哲学家的学缘和知识结构中科学、技术的鲜明痕迹及其哲思已现端倪,哲学家的知识结构需要不同以往。哲学的转向提示哲学本科教育也需转向。牛津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哲学专业群提供了方向启发,哲学应成为某种轴心,动态地与技术、自然科学等诸学科应合。“应合”区别于“拼盘”与“跨学科”,成为高等教育课程论中一个新概念。应建设以哲学为轴心的、具有应合特征的专业群,将学生带至技术和科学前沿发问;重视课程元素、辅修/双学位、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中技术与科学知识的作用,为哲学家涌现构造环境,让更多哲学家“冒”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新文科 哲学家 技术文明 跨学科
下载PDF
浙江大学医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黄海 陈健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722-728,共7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就浙江大学医学部2020-2023级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学生63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就浙江大学医学部2020-2023级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学生63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项目有助于提升医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73.77%)、文献检索能力(80.33%)、实验操作能力(73.77%)、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81.97%)、学术论文构思与写作能力(62.30%)和团队协作能力(75.41%)。大创项目的训练不仅有益于提高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热情,而且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获得学术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医学科技创新 科研思维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优化对策——基于38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李辉 林金燕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80-92,共1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刻转型和高等教育不断变革,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对我国38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调查研究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刻转型和高等教育不断变革,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对我国38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调查研究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综合性”、专业教育课程缺乏“能力性”、实践教学不足以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问题。为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应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让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构建综合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建设 学分 本科教育 课程设置
下载PDF
对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认识
5
作者 周满生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训练思维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建议以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了解国内外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为提升我国学生创造力、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钱学森之问 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型教师 创造力培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旅游文创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6
作者 费凌峰 周睿 高森孟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3期119-122,共4页
以主题文创开发任务为典型案例,阐述了整个“产学研用”创新链构建与专业设计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进行模式对接的全过程,将现代学徒制结合项目制进入高校的文创设计教学,并充分与创新创业能力构建相结合,以设计落地与产业对接为导向,促... 以主题文创开发任务为典型案例,阐述了整个“产学研用”创新链构建与专业设计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进行模式对接的全过程,将现代学徒制结合项目制进入高校的文创设计教学,并充分与创新创业能力构建相结合,以设计落地与产业对接为导向,促进文创设计成果的转化,探索文化赋能于文旅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旅游文创 产学研用 设计教育 文创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逻辑、问题分析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崔淑淇 姚聪莉 张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
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 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需要实践深入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的人才需求调研、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组建结构化“双师型”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教育 职业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 衔接贯通 教学标准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晓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148-152,共5页
立足区域经济及通航产业发展需求,落实“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彰显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一流本科建设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基于电子信息大类培养模式下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 立足区域经济及通航产业发展需求,落实“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彰显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一流本科建设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基于电子信息大类培养模式下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三平台+二模块”的课程体系和“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学科竞赛,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专业教育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紧密结合,达到以行践知的目的,为区域经济及通航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一流本科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
下载PDF
基于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全周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为例
9
作者 郑林锋 张新征 周曙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8期34-37,共4页
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研究全周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为例,构建从电子元器件认知到系统设计应用的全周期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研究全周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为例,构建从电子元器件认知到系统设计应用的全周期实验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从电子元器件认知到系统应用、虚拟实验到现实实验、基础验证到综合设计等全过程、多层次地参与实践与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打下牢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 全周期实验教学模式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下载PDF
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下高职水利类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研究
10
作者 吴欧俣 王琼 +1 位作者 黄海燕 储娅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5期44-47,共4页
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解析了IEET《工程技术教育认证规范—副学士学位》(TAC2024—AD2024),并基于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环节存在的问题,提... 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解析了IEET《工程技术教育认证规范—副学士学位》(TAC2024—AD2024),并基于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化水利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衔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水利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方案 产出导向(OBE) 毕业生核心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43
11
作者 刘长宏 李晓辉 +2 位作者 李刚 岳庆荣 任永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166,共4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主管理部门面向本科生立项的项目,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主管理部门面向本科生立项的项目,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介绍了当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国家级—省级—校级"三层次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实施路径、激励政策和科学化管理等措施,并采取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项目驱动、开放实验室等形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方案与运行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文优 陈文浩 +2 位作者 张超 游玲 侯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5-300,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院校亟需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转型。运用"协同教学"理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三能"培养为中心,设计了生物工程专业"1+3"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院校亟需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转型。运用"协同教学"理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三能"培养为中心,设计了生物工程专业"1+3"人才培养方案、逐级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及与培养方案相适的"3+1"与"交互式"交融的教学运行新模式。培养方案已于2016年开始实施,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显现出良好的效果,达成了"夯实通识基础、保证专业理论、强化应用实践、提高创新能力"的既定目标,对其他应用型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教育体系 培养方案 培养模式 创新型应用人才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被引量:29
13
作者 贾双林 褚亚旭 +1 位作者 陈雪 王继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2-245,256,共5页
北华大学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制定了双创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在校内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加强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北华大学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制定了双创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在校内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加强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过多年的组织与运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实施方案和管理体系。本文从学校的组织机构设置、项目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校内保障条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一些经验,为其他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训练计划项目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培育创造思维造就创新型体育人才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晴 刘琼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1,共3页
创新型体育人才之培养需要创造性思维 ,创造思维是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必备条件 ,良好的创造个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体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体育高级人才之重任 ,为社会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是体育高等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创造思维 创造个性 创新人才 培养教育
下载PDF
全人教育理念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8
15
作者 许朝山 汤雪彬 刘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5-19,共5页
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将人作为完整的人加以教育,强调对人的整体性培养,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如何科学制定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的核... 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将人作为完整的人加以教育,强调对人的整体性培养,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如何科学制定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任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经十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了旨在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采取重构全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开发"全流程项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三循环"评价体系的三个路径,并在毗邻学习空间设计、结构化创新教学团队打造、课堂教学新生态实现等方面给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予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全人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全流程项目
下载PDF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道海 查奇芬 陈玉娟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2期49-51,共3页
创新人才一般都有鲜明的个体独立性,表现为认识的独立性、实践的独立性和生活的独立性。同时,还具有素质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要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即突出创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其具体措... 创新人才一般都有鲜明的个体独立性,表现为认识的独立性、实践的独立性和生活的独立性。同时,还具有素质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要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即突出创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其具体措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和加强跨专业联合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创造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东初 裴旭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152,共2页
同传统教育相比较 ,创造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培养目标 ,并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开展创造教育 ,培养创造性人才 ,既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明确自身的培养渠道 ,更要注重教与学的新特点 。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创造性 人才 培养
下载PDF
探索多元培养模式 培育多型地质人才 被引量:9
18
作者 柳广弟 谢庆宾 吴胜和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为了满足石油企业对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化地质人才的需求,在地质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本科生教育阶段探...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为了满足石油企业对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化地质人才的需求,在地质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本科生教育阶段探索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实验班培养模式和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模式;在硕士生培养阶段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了全英文国际化培养模式和校—企—校国际化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满足了石油企业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 国际化
下载PDF
面向卓越理工人才培养,建设大学物理精品课程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海云 刘兆龙 +3 位作者 宋克辉 王菲 缪劲松 苟秉聪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6-48,54,共4页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大学物理课程组为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中提出的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不断探索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建设了适应...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大学物理课程组为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中提出的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不断探索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建设了适应研究型教学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了课程内容体系,编写出版了特色鲜明的系列新教材;进行了研究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立体化建设;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了适应研究型教学的学生评估与考核体系.走出了一条大学物理"立足基础、紧跟前沿、面向实际"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 精品课程
下载PDF
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秀智 高赫 丰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5-134,共10页
研究目的: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总结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征、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群、人才培养定位等层面提出新时代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比较... 研究目的: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总结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征、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群、人才培养定位等层面提出新时代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依托综合类与农林类院校设立,人才培养偏向应用型中高级人才;(2)现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为公共管理本位、工程技术导向和土地客体导向三个类别,均不能兼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性学科”与“专门型人才”或指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3)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拓展“土地”客体,强化“资源”实践,打造“管理”人才,建构“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方法课—应用方向”的课程体系。研究结论:面向学科客体内涵重构和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双重挑战,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托重构课程群组实现,以土地资源为本,建构有力支撑自然资源和空间治理实践中高级人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应用人才为目标,夯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方法课和实践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教育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