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idue management induced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10
1
作者 PU Chao KAN Zheng-rong +4 位作者 LIU Peng MA Shou-tian QI Jian-ying ZHAO Xin ZHANG Hai-l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337-1347,共11页
Crop residue reten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 practicable strategy to improve soil organic carbon(SOC)and total nitrogen(TN),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idue retention might be different under varied tillage practices.... Crop residue reten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 practicable strategy to improve soil organic carbon(SOC)and total nitrogen(TN),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idue retention might be different under varied tillage practices.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esidue management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stocks of SOC and TN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a bifactorial experiment with three levels for tillage practices(no-tillage,rotary tillage,and conventional tillage)and two levels for residue managements(residue retention and residue removal)was conducte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NCP).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a short experimental duration(3–4 years),concentrations of SOC and TN in the 0–10 cm layer were higher under no-tillage than under conventional tillage,no matter whether crop residues were retained or not.Residue retention increased SOC and TN concentrations in the upper layers of soil to some degree for all tillage practices,as compared with residue removal,with the greatest increment of SOC concentration occurred in the 0–10 cm layer under rotary tillage,but in the 10–30 cm layer under conventional tillage.The stocks of SOC in the 0–50 cm depth increased from 49.89 Mg ha–1 with residue removal to 53.03 Mg ha–1 with residue retention.However,no-tillage did not increase SOC stock to a depth of 50 cm relative to conventional tillage,and increased only by 5.35%as compared with rotary tillage.Thus,residue retention may contribute more towards SOC sequestration than no-tillage.Furthermore,the combination between residue retention and no-tillage has the greatest advantage in enhancing SOC and TN in the NCP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ILLAGE RESIDUE RETENTION RESIDUE removal STRATIFICATION ratio SOC stock total nitrogen stock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氮磷储量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义玲 李太魁 +1 位作者 顾令爽 杨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1期133-137,共5页
[目的]了解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磷特征。[方法]采集典型小流域林地、旱地、水旱轮作田的分层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磷含量及储量变化,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氮磷库的影响。... [目的]了解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磷特征。[方法]采集典型小流域林地、旱地、水旱轮作田的分层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磷含量及储量变化,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氮磷库的影响。[结果]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氮、硝态氮、全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同土层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水旱轮作田>林地>旱地,旱地和水旱轮作田的硝态氮、全磷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土壤全氮、硝态氮、全磷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土壤全氮储量表现为水旱轮作田(684 t/hm2)>旱地(448 t/hm2)>林地(372 t/hm2);土壤全磷储量与土壤全氮储量变化规律相似,水旱轮作田土壤全磷储量(389 t/kg)最高,其次是旱地(373 t/hm2)和林地(153 t/hm2);林地与旱地、水旱轮作田土壤硝态氮储量具有显著差异,且表现为旱地(104.68 kg/hm2)>水旱轮作田(79.70 kg/hm2)>林地(14.81 kg/hm2)。[结论]紫色土丘陵区林地土壤养分固持潜力较大,而耕地土壤氮磷等养分流失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全氮储量 土壤全磷储量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培养基和放养密度对池塘底质及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萍 周鑫 +1 位作者 秦伟 柏爱旭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研究了3种底栖动物培养基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对池塘底质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积累量和底栖动物种类及其生物量的影响。3种培养基(底栖饵料生物、鸡粪、鸡粪与猪粪混合)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虾、蟹分别为6000、1000,8000、800,10000... 研究了3种底栖动物培养基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对池塘底质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积累量和底栖动物种类及其生物量的影响。3种培养基(底栖饵料生物、鸡粪、鸡粪与猪粪混合)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虾、蟹分别为6000、1000,8000、800,10000、300 ind./667 m2,虾放养规格为300-400尾/kg,蟹放养规格为120只/kg)按随机区组排列,共设置9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组的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积累量均显著低于鸡粪培养基和鸡粪与猪粪混合培养基组(P〈0.05),而底栖动物种类及总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培养基组( P〈0.05);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高密度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组底质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克氏原螯虾中、低密度组(P〈0.05),而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养殖密度水平对底栖动物种类则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为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克氏原螯虾与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密度分别为8000、800 ind./667 m2时的组合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密度 总氮 总磷 总有机碳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区土壤碳氮储量与层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崔思远 曹光乔 朱新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5-282,共8页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氮固持和层化情况的影响,于2013年起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试验设置了少耕秸秆还田(MT)、旋耕秸秆还田(RT)、翻耕秸秆还田(CT)、翻耕秸秆不还田(CT0) 4种处理,...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氮固持和层化情况的影响,于2013年起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试验设置了少耕秸秆还田(MT)、旋耕秸秆还田(RT)、翻耕秸秆还田(CT)、翻耕秸秆不还田(CT0) 4种处理,分层采集各处理0~20 cm土壤,测定土壤容重、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计算碳氮比、层化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等质量法)。结果表明,MT、RT、CT分别提高0~5 cm、5~10 cm和10~20 cm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10~20 cm土壤碳氮比随着耕作强度提高而减小; MT显著提高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层化率,0~5 cm土层、10~20 cm土层碳氮比层化率随着耕作强度增加而增加; MT提高了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和0~10 cm土壤全氮储量,但是0~20 cm土壤氮储量不及RT和CT。秸秆还田提高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碳氮比,显著增加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具有良好的碳氮固持效应,但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层化率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探寻有利于农田土壤碳氮库构建、提高土壤肥力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碳氮比 有机碳储量 全氮储量
下载PDF
水稻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碳氮固存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崔思远 朱新开 +3 位作者 张莀茜 曹光乔 陈新华 沈有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121,共7页
为明确连续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氮固存的影响,该文于扬州大学试验场展开研究。田间试验布置于2010年,设置秸秆不还田(NR),秸秆还田1a(SR1),秸秆还田2a(SR2),秸秆还田3a(SR3),秸秆还田4a(SR4),秸秆还田5a(SR5),秸秆还田6a(SR6),秸秆还田... 为明确连续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氮固存的影响,该文于扬州大学试验场展开研究。田间试验布置于2010年,设置秸秆不还田(NR),秸秆还田1a(SR1),秸秆还田2a(SR2),秸秆还田3a(SR3),秸秆还田4a(SR4),秸秆还田5a(SR5),秸秆还田6a(SR6),秸秆还田7a(SR7),秸秆还田8a(SR8)9个处理。于2018年小麦收获后取样,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计算碳氮比、层化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等质量法)。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各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逐渐提高,但增幅逐渐减小。0~5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在短期内(≤3 a)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是对其他土层和年限的无显著影响。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表层0~5 cm与其他层次有机碳和碳氮比层化率先增长后下降,全氮层化率则先下降后上升。秸秆还田处理0~20 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较NR提高6.23%~27.85%和6.04%~25.66%,各土层碳氮储量均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当还田年限>6a其增幅明显降低。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碳氮固存效应,但是当秸秆还田年限>6a,土壤碳氮固存量的增幅明显降低,可适当减少还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碳氮比 层化率 有机碳储量 全氮储量
下载PDF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6
作者 任玉连 陆梅 +3 位作者 曹乾斌 李聪 冯峻 王志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115,共12页
【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 【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沿海拔形成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线性回归和RDA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环境因子沿海拔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储量随海拔升高呈现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P<0.05),即沟谷雨林(89.10 t/hm^2,11.94 t/hm^2)<半常绿季雨林(190.30 t/hm^2,25.34 t/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508.05 t/hm2,56.55 t/hm2),这种变化规律与凋落物厚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及全氮沿海拔的变化相一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而土壤全氮储量则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与海拔、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全氮、凋落物厚度和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密度、pH、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冗余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主导因子。【结论】热带地区植被类型沿海拔梯度有规律的分布,能够通过改变样地微气候(如温度、水分)、凋落物输入(凋落物厚度)及土壤理化环境(如土壤密度、C与N含量等),进而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植被类型 有机碳储量 全氮储量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华北平原土壤全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濮超 刘鹏 +4 位作者 阚正荣 祁剑英 马守田 赵鑫 张海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0-166,共7页
为明确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全氮及其组分的影响,该文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展开研究。田间试验布置于2008年,设置翻耕秸秆不还田(PT),翻耕秸秆还田(PTS),免耕秸秆还田(NTS)和旋耕秸秆还田(RTS)4个处理。于2015年冬小麦收获后取样,测... 为明确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全氮及其组分的影响,该文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展开研究。田间试验布置于2008年,设置翻耕秸秆不还田(PT),翻耕秸秆还田(PTS),免耕秸秆还田(NTS)和旋耕秸秆还田(RTS)4个处理。于2015年冬小麦收获后取样,测定分析了土壤全氮、颗粒氮、矿物结合态氮含量以及土壤全氮储量。研究结果表明,0~5和5~1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NTS和RTS显著高于PTS,但10~20和20~30 cm土层显著降低(P<0.05)。0~5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储量秸秆还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NTS和PTS较PT分别提高了7.78%和11.09%(P<0.05)。在土壤全氮及其组分中,土壤颗粒氮对耕作方式表现出最高的敏感性。0~5 cm土层的土壤颗粒氮含量及其在土壤全氮中的占比NTS和RTS均高于PTS,但在20~30 cm土层均低于PTS(P<0.05)。与PT相比,PTS仅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和颗粒氮含量,而土壤矿物结合态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NTS和RTS则同步提高了0~1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颗粒氮及矿物结合态氮含量(P<0.05)。综上所述,免耕和旋耕提高了土壤全氮及其组分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翻耕则在较深土层更具优势,但翻耕阻碍了耕层土壤矿物结合态氮的积累,增加了氮素损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免耕 保护性耕作 全氮储量 颗粒氮 矿物结合态氮
下载PDF
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坤 张颖 +1 位作者 唐素贤 刘俊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88-1995,共8页
选取若尔盖高寒湿地(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作为研究区域,运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1 m深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湿地氮循环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和... 选取若尔盖高寒湿地(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作为研究区域,运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1 m深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湿地氮循环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和密度具有垂直分异现象,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较高值出现在0~0.3 m土层,且显著高于0.3~1.0 m土层。水平分布上,土壤全氮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在0~1.0 m土层,研究区内土壤全氮总储量为62.6 Tg,平均全氮密度为3.8 kg·m^-3。常年淹水湿地0~1.0 m土层土壤平均全氮密度为4.0 kg·m^-3,全氮储量为29.2 Tg,约占研究区内土壤全氮总储量的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氮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储量 若尔盖
原文传递
鸡骨高汤熬煮条件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曾清清 张立彦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鸡骨架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鸡骨高汤熬煮工艺,研究3个因素熬煮温度、熬煮时间和液料比及其交互作用对鸡骨高汤的总氮溶出率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确定了鸡骨高汤最佳熬煮工艺条件为:熬煮温度117℃、熬煮时间67 min、液料比3︰1(mL/g... 以鸡骨架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鸡骨高汤熬煮工艺,研究3个因素熬煮温度、熬煮时间和液料比及其交互作用对鸡骨高汤的总氮溶出率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确定了鸡骨高汤最佳熬煮工艺条件为:熬煮温度117℃、熬煮时间67 min、液料比3︰1(mL/g)。经验证,在该工艺条件下所得鸡骨高汤总氮溶出率和综合感官评分最高,营养和风味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高汤 熬煮 总氮溶出率 感官评价
原文传递
东营港附近排水湿地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和储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璐 白军红 +3 位作者 于子博 张光亮 贾佳 张树岩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0-606,共7页
以东营港附近的排水湿地为研究区,于2013年8月8日,自海向陆方向,在裸地、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沼、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沼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沼中,分别设置了1处采样地,采集0~6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全... 以东营港附近的排水湿地为研究区,于2013年8月8日,自海向陆方向,在裸地、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沼、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沼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沼中,分别设置了1处采样地,采集0~6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并计算出土壤中的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储量。研究结果表明,裸地、盐地碱蓬盐沼、柽柳盐沼和芦苇盐沼0~60 cm深度土壤全氮质量比分别为0.04~0.23 g/kg、0.17~0.23 g/kg、0.09~0.23 g/kg和0.13~0.27 g/kg,微生物量氮质量比分别为5.20~11.46 mg/kg、4.09~8.95 mg/kg、1.89~5.21 mg/kg和2.59~16.56 mg/kg;4处采样地0~60 cm深度土壤全氮储量分别为55.37~269.58 kg/hm^2、213.71~310.19 kg/hm^2、102.93~277.57 kg/hm^2和165.97~325.00 kg/hm^2,微生物量氮储量分别为7.35~15.51kg/hm^2、5.54~11.85 kg/hm^2、2.28~6.13 kg/hm^2和2.89~19.98 kg/hm^2;在水平方向上,裸地和柽柳盐沼土壤中全氮含量和全氮储量低于盐地碱蓬盐沼和芦苇盐沼;在垂直方向上,裸地和柽柳盐沼土壤中的全氮和微生物量氮主要累积在40~60 cm深度,盐地碱蓬盐沼和芦苇盐沼土壤中的全氮和微生物量氮主要累积在0~30 cm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湿地 土壤 全氮 微生物量氮 含量 储量 东营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