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牧区不同害鼠胃肠内容物对D型肉毒神经毒素的破坏强度分析
1
作者 李生庆 胡国元 +2 位作者 李淑萍 范玉霞 韩生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27,共7页
为探明高原牧区不同害鼠胃肠内容物对D型肉毒毒素的破坏强度与害鼠对毒素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采用霍恩氏法测定了D型肉毒毒素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及青海松田鼠(Neodon fuscus)的灌胃半数致死剂... 为探明高原牧区不同害鼠胃肠内容物对D型肉毒毒素的破坏强度与害鼠对毒素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采用霍恩氏法测定了D型肉毒毒素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及青海松田鼠(Neodon fuscus)的灌胃半数致死剂量(LD50),并测定3种害鼠胃肠内容物及其上清液与D型肉毒毒素作用后的毒素残留量。结果表明:D型肉毒毒素对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及青海松田鼠的LD50分别为5110、5840、50100 MLD/kg。害鼠胃肠内容物对毒素的破坏强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青海松田鼠、高原鼢鼠、高原鼠兔。3种害鼠胃肠内容物对D型肉毒毒素的破坏作用存在差异,且LD50与毒素残留量之间呈正相关性。胃肠道环境差异是导致不同害鼠对D型肉毒毒素产生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对今后选育高效、特异性D型肉毒毒素生物灭鼠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鼠害 D型肉毒毒素 肠内容物 破坏强度 青藏高原牧区
下载PDF
腐烂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毒素的检测方法与迁移规律的研究
2
作者 吴思雅 姜楠 +2 位作者 韦迪哲 庞学群 朱璇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为了明确腐烂苹果中的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及其迁移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对腐烂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交链孢酚-AOH(Alternariol)、交链孢酚单甲醚-AME(Alternariol monamethyl eth... 为了明确腐烂苹果中的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及其迁移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对腐烂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交链孢酚-AOH(Alternariol)、交链孢酚单甲醚-AME(Alternariol monamethyl ether)、细交链格孢酮酸-TEA(Tenuazonic acid)、交链孢烯-ALT(Altenuene)、腾毒素-TEN(Tentoxin)、展青霉素-PAT(Patulin)6种毒素的产毒范围、产毒条件、检测方法及迁移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交链孢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苹果中,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毒素不断累积;扩展青霉产生展青霉素的最适温度为20~25℃,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产毒量呈现增加的单峰性变化趋势,同时高湿条件有利于展青霉素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苹果 含量 检测 链格孢霉-AT 展青霉素-PAT
下载PDF
黑龙江省市售粮食T-2毒素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杰 曹艳红 +2 位作者 王绍萍 高本 孙小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0-561,共2页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市售粮食中T-2毒素水平。方法从黑龙江省64个县中按方位选出生产、生活水平有代表性的13个县,从每个县的粮食市场采集大米、玉米和面粉各10份样品,用ELISA法检验T-2毒素。结果大米130份,阳性样品检出9份,阳性样品中T-...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市售粮食中T-2毒素水平。方法从黑龙江省64个县中按方位选出生产、生活水平有代表性的13个县,从每个县的粮食市场采集大米、玉米和面粉各10份样品,用ELISA法检验T-2毒素。结果大米130份,阳性样品检出9份,阳性样品中T-2毒素检出量均<50ng/g,均值17.2ng/g。按标准评价,大米显然没有受到污染。玉米130份,43份阳性,阳性率偏高,但检出量没有超过100 ng/g的样品。面粉130份样,检出阳性80份,其中超过100 ng/g的8份,超过200 ng/g的2份,超过250 ng/g的1份,均值58.74 ng/g。按粮食中T-2毒素容许量100 ng/g的国外标准,只有面粉超标,超标率为6.1%。结论 黑龙江省市售粮食中面粉受T-2毒素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粮食 T-2毒素 含量检测 面粉 大骨节病
下载PDF
Bt毒蛋白Cry1Ac在人造土壤中对赤子爱胜蚓毒理及生化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肖能文 戈峰 刘向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23-1526,共4页
Bt毒素能通过转基因作物的花粉、根和残株进入土壤.为评估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本文模拟转基因棉的Bt毒素进入土壤的发生程度,用含不同浓度Bt毒蛋白Cry1Ac的人造土壤处理蚯蚓,测定蚯蚓存活率、重量变化及体内总蛋白含量和过氧化... Bt毒素能通过转基因作物的花粉、根和残株进入土壤.为评估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本文模拟转基因棉的Bt毒素进入土壤的发生程度,用含不同浓度Bt毒蛋白Cry1Ac的人造土壤处理蚯蚓,测定蚯蚓存活率、重量变化及体内总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Bt毒蛋白对蚯蚓的生物量和生理水平影响均不明显,不存在急毒性和亚致死毒性影响,对蚯蚓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BT毒蛋白 总蛋白含量 过氧化氢酶 乙酰胆碱酯酶 纤维素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下载PDF
我国28种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66
5
作者 陈作红 胡劲松 +2 位作者 张志光 张平 李东屏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73,共9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产于我国的28种鹅膏菌的主要肽类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和采于欧洲(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作对照,结果表明,3种东亚所特有的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产于我国的28种鹅膏菌的主要肽类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和采于欧洲(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作对照,结果表明,3种东亚所特有的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和欧洲毒鹅膏所含毒素种类多、含量高,其子实体菌盖部位主要毒素总量分别达到12583.7μg/g、8152.6μg/g、1058.2μg/g、7456.2μg/g干重子实体,这4种鹅膏菌可称之为剧毒鹅膏菌。其它25种鹅膏菌中有10种检测出含有微量鹅膏毒肽,含量在19.5μg/g-151.2μg/g之间。在4种剧毒鹅膏菌中,子实体组织部位不同,毒素含量以及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其中的分布也不一样,菌盖中的毒素含量最高,菌柄的毒素含量次之,菌托中的毒素含量最低;对于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无论在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含量都高于鬼笔毒肽类毒素,尤其以α-amanitin的相对含量最高;而在欧洲毒鹅膏中,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都以鬼笔毒肽为主,尤其以phallacidin的相对含量最高,并且从菌盖至菌柄到菌托,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毒鹅膏 毒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及其对畜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蒋竹英 李丽立 《饲料博览》 2012年第8期9-11,共3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产生。广泛地存在于玉米、小麦、水稻、豆饼等饲料原料中,对人畜健康危害十分严重。文章综述了常用饲料中DON毒素含量的情况以及饲料中DON对畜禽的影响。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素含量 畜禽
下载PDF
两种抗生素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潘莉莉 王大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9,共5页
论文以中国南海筛选的一株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CI0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和新霉素(neomycin,Nm)对A.tamarense CI01细胞生长、形态以及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组相比,... 论文以中国南海筛选的一株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CI0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和新霉素(neomycin,Nm)对A.tamarense CI01细胞生长、形态以及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经1 500μg/mL Nm处理过的藻细胞密度增长速度比较慢;经2 000μg/mL Amp处理过的藻细胞虽然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藻细胞密度增长速度比较快;通过高效液相(HPLC)分析藻细胞的毒素含量发现两种抗生素均明显降低了A.tamarense CI01细胞中毒素的含量。同时监测加入抗生素后A.tamarense CI01藻培养液中细菌数量和磷酸盐浓度的变化,揭示1 500μg/mL Nm和2 000μg/mL Amp加入A.tamarense CI01后,抑制或杀死了能产毒或有利于产毒的细菌,或者是影响了细胞内参与毒素合成的酶从而干扰了毒素的正常合成,而导致藻细胞毒素合成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抗生素 生长 毒素含量
下载PDF
毒的概念诠释 被引量:56
8
作者 常富业 张允岭 +1 位作者 王永炎 黄启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897-1899,共3页
就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诠释。认为,毒不仅是一个具有物质属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病理学属性的概念。毒的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毒,乃为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如糖毒、脂毒、食毒、虫毒等。广义的毒,则是指寓于病因和病机... 就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诠释。认为,毒不仅是一个具有物质属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病理学属性的概念。毒的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毒,乃为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如糖毒、脂毒、食毒、虫毒等。广义的毒,则是指寓于病因和病机双重属性的一个概念,该概念的实质,强调在病因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骤然变化,出现功能破坏和形质受损。毒的分类可分为外毒与内毒。同时就毒的形成作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病机 概念
下载PDF
河豚毒素在暗纹东方鲀体内的转移分布规律及相关代谢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卢义博 曾军杰 +2 位作者 陈思 王瑞瑞 张小军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5,265,共8页
为了研究河豚毒素(TTX)在暗纹东方鲀体内的转移分布规律及其对肝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择口服灌喂的给药方式,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组织中TTX的浓度变化,同时测定肝脏代谢酶活力。结果如下,在灌喂TTX后的短期转移... 为了研究河豚毒素(TTX)在暗纹东方鲀体内的转移分布规律及其对肝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择口服灌喂的给药方式,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组织中TTX的浓度变化,同时测定肝脏代谢酶活力。结果如下,在灌喂TTX后的短期转移分布期间,性腺中TTX的浓度从19.00 ng/g升至42.02 ng/g,蓄积率为121%。肝脏中TTX浓度呈波动性变化,在4 h时,TTX浓度最高为11.43 ng/g,在48 h时,TTX浓度最低为1.27 ng/mL。皮肤、肌肉、血液、肠道、鳃组织中TTX含量在2 h时最高,分别为7.43 ng/g、1.15 ng/g、11.44 ng/g、9.77 ng/g、31.75 ng/g。脾脏、肾脏、胆组织中TTX浓度分别在2 h、4 h、6 h时最高为5.05 ng/g、6.54 ng/g、9.06 ng/g。此外,肝脏代谢酶活力的检测结果显示,TTX显著提高了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在前期对两种磷酸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p<0.05),而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TTX在暗纹东方鲀中的转移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对肝脏中不同代谢酶活性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灌喂 河豚毒素 组织含量 相对毒素量 肝脏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T-2和HT-2毒素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小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6-58,共3页
试验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T-2和HT-2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即采用80%乙腈水(体积比)超声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在1.0~200.0 ng/ml范围内,T-2和HT-2毒素线性关系较好(R... 试验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T-2和HT-2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即采用80%乙腈水(体积比)超声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在1.0~200.0 ng/ml范围内,T-2和HT-2毒素线性关系较好(R2>0.999),检出限为1.0μg/kg(S/N=3),在10、50、200μg/kg的加标水平下,两种毒素平均回收率在81.5%~105.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2.8%之间(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HT-2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饲料 毒素含量
下载PDF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11
作者 叶婷 王璇 +4 位作者 魏世斌 陈立宏 尚鹏 王爱秀 李小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建立和验证检测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建立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溶液稳定性及方法的线性、专属性、准确度、重... 目的建立和验证检测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建立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溶液稳定性及方法的线性、专属性、准确度、重复性、精密度和定量限验证。结果系统适用性和溶液稳定性均良好。采用外标法进行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15 mg/ml,在此范围内,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良好,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测定回收率分别在99.1%~100.3%和98.3%~100.1%之间;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重复性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0.18%和≤0.90%;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中间精密度验证的RSD分别≤0.72%和≤0.85%;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溶解后于2~8 ℃放置72 h与0 h相比,所测定的右旋糖酐和蔗糖含量变异系数≤0.12%。结论建立了可用于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右旋糖酐和蔗糖的质量控制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右旋糖酐和蔗糖 含量检测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原文传递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顶空氧含量与水分关系的探讨
12
作者 李小娟 魏世斌 +4 位作者 尚鹏 王靖睿 冯靖喻 王爱秀 朱衍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以2种规格(0.1 mL分装量和0.5 mL分装量)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为例,对顶空氧含量与水分含量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将0.1 mL制品分别于(25±2)℃、相对湿度60%±5%加速条件下保存6个月;... 目的 以2种规格(0.1 mL分装量和0.5 mL分装量)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为例,对顶空氧含量与水分含量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将0.1 mL制品分别于(25±2)℃、相对湿度60%±5%加速条件下保存6个月;0.5 mL制品置于(5±3)℃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分别测定顶空氧含量与水分,对两者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并计算其回归方程。结果 ① 0.1 mL制品加速条件下,0~6个月顶空氧含量水分呈持续上升趋势,水分结果均<3.0%。两者Pearson相关系数为0.804,呈现强正相关。以顶空氧含量为x,水分含量为y,线性回归方程为y=0.450 1x+0.634 2,R^(2)为0.647 2;② 0.5 mL制品持续稳定性考察数据显示,顶空氧含量与水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0.871,呈现强正相关。以氧含量为x,水分为y,线性回归方程为y=0.473 5x+0.657 6,R^(2)为0.758 8。结论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顶空氧含量与水分呈现强的正相关,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线性方程,并根据顶空氧含量预测不同条件稳定性试验中水分含量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顶空氧含量 水分 激光顶空法 库伦滴定法 加速条件 持续稳定性考察
原文传递
氮、磷限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周期及毒素含量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越 林琳 王大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2-357,共6页
优化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CI01细胞同步化方法,研究了N、P限制对A.tamarense CI01细胞周期及毒素含量和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前期驯化、细胞沉降分离和光限制诱导相结合的同步化方法,细胞同步率提高了约14%... 优化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CI01细胞同步化方法,研究了N、P限制对A.tamarense CI01细胞周期及毒素含量和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前期驯化、细胞沉降分离和光限制诱导相结合的同步化方法,细胞同步率提高了约14%。N、P限制条件下,细胞分裂受抑制,分别停滞于G2/M期和G1期。营养盐对毒素合成及组成影响比较明显:N限制下单细胞毒素含量降低,P限制下单细胞毒素含量升高。在正常营养和P限制条件下,C1,2占毒素总量的98%以上,GTX2,3占总毒素量的2%左右;N限制条件下,C1,2所占比例下降到90%左右,而GTX2,3比例增长到约10%。根据C1,2和GTX2,3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的变化规律推测,毒素的合成受光诱导并在细胞周期G1期的特定时间内合成,细胞可能先合成GTX2,3毒素,后被转化为C1,2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营养盐限制 细胞周期 麻痹性毒素 毒素合成
原文传递
白喉杆菌培养基相关质控标准探讨
14
作者 邓雪莲 李应伟 唐朝晖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288-291,共4页
目的 建立白喉杆菌培养基的相关质控标准.方法 分别制备氨氮含量≥1.8 g/L和<1.8 g/L的白喉杆菌培养基用于白喉杆菌大罐培养,采用t检验对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按确定的培养基配方制备15批白喉杆菌培养基用于白... 目的 建立白喉杆菌培养基的相关质控标准.方法 分别制备氨氮含量≥1.8 g/L和<1.8 g/L的白喉杆菌培养基用于白喉杆菌大罐培养,采用t检验对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按确定的培养基配方制备15批白喉杆菌培养基用于白喉杆菌大罐培养,检测培养收获的白喉毒素絮状单位,并分析培养基氨氮含量与白喉杆菌产毒间的相关关系.配制15批15% ~20%的麦芽糖溶液,分别作为补料于白喉杆菌培养过程中加入大罐,检测培养收获的白喉毒素絮状单位,并分析麦芽糖溶液浓度与白喉杆菌产毒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采用氨氮含量≥1.8 g/L的培养基培养收获的白喉毒素絮状单位明显高于采用氨氮含量<1.8 g/L的培养基培养(t=0.5635,P<0.05).在确定的氨氮含量范围(1.8 ~2.0 g/L)内,培养基氨氮含量与收获的白喉毒素絮状单位呈线性正相关(r=0.52).当麦芽糖溶液浓度为15% ~ 20%时,麦芽糖溶液浓度与收获的白喉毒素絮状单位呈线性负相关(r=-0.53).结论 白喉杆菌培养基氨氮含量控制在1.8 ~2.0 g/L,补料麦芽糖溶液浓度控制在15% ~20%时,大罐培养收获的白喉毒素絮状单位可达到规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棒杆菌 白喉 白喉毒素 麦芽糖 氨氮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