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粘膜内微量元素含量与p53、PC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卫星 石太新 +2 位作者 高新平 张合喜 李晟磊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7-760,共4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患者的头发、血清内Zn、Cu等微量元素有异常改变,但在不同病变食管粘膜内的含量有无变化、与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有何关系尚不清楚,本文就食管粘膜内微量元...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患者的头发、血清内Zn、Cu等微量元素有异常改变,但在不同病变食管粘膜内的含量有无变化、与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有何关系尚不清楚,本文就食管粘膜内微量元素含量、p53突变及PCNA表达与食管病变的关系作一探讨。方法:151例食管活检标本分为正常、慢性炎、非典型增生与早期癌四种类型,以X-射线能谱仪进行微量元素定量检测,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表达及p53突变状态。结果:正常上皮、慢性炎、非典型增生及早期癌中Zn、Se、Mo的含量分别为1.74±0.32、1.53±0.64、0.58±0.21、0.20±0.08;0.15±0.06、0.10±0.03、0.04±0.02、0;4.73±1.31、3.45±1.19、3.51±1.32、2.51±1.04,不同组织学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Cu/Zn、Ni含量分别为0.57±0.17、0.89±0.18、2.45±0.48、2.92±1.08;0.45±0.05、1.27±0.11、2.46±0.24、2.58±0.33,随着食管病变程度的升级含量渐增,差异显著(P<0.05)。p53、PCNA阳性表达在正常上皮与非典型增生及早期癌组内分别为0、46.15%、100%;31.19%、84.62%、100%,差异显著(P<0.01),且与微量元素含量显著相关。结论:Zn、Se、Mo、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粘膜 微量元素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食管癌
下载PDF
利用^(32)P示踪技术研究土壤磷素活性剂对大豆吸收土壤和肥料磷素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崔正忠 尹云锋 韩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应用 3 2 P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壤磷素活化剂在磷肥肥效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可增加土壤磷素和肥料磷素的供应强度 ,促进大豆对土壤磷素和磷肥磷素的吸收。
关键词 ^32p示踪 土壤磷素活化剂 磷肥利用率 大豆
下载PDF
应用^(15)N、^(32)P示踪法研究双季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技术的肥料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合松 黄见良 +2 位作者 邹应斌 张扬珠 李建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5,共8页
试验在双季高产稻区湖南醴陵市大田条件下进行。为比较一次性施肥技术与高效施肥技术肥料效应的差异 ,应用15N和3 2 P双标记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法的肥料效应 ,结果表明 :与对照法相比 ,一次性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水稻前中期对养分的吸收和增... 试验在双季高产稻区湖南醴陵市大田条件下进行。为比较一次性施肥技术与高效施肥技术肥料效应的差异 ,应用15N和3 2 P双标记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法的肥料效应 ,结果表明 :与对照法相比 ,一次性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水稻前中期对养分的吸收和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 ,全生育期水稻对氮和磷肥的利用率、氮肥回收率、水稻生物产量及谷物产量与对照相当。但由于一次性施肥法操作简单 ,有利于双季稻大面积平衡增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15N ^32p 肥料效应 一次性施肥法 示踪技术
下载PDF
白浆土-植物系统营养物质转化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 Ⅰ.^(32)P同位素示踪法对白浆土中P肥利用率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法云 高子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利用32P同位素示踪法对白浆土中P肥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岗地白浆土上,表层土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供P不足现象,白浆层土壤有效P含量严重缺乏.表层土壤中当季P肥利用率的变幅范围为6.09~12.35%,白浆层土... 利用32P同位素示踪法对白浆土中P肥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岗地白浆土上,表层土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供P不足现象,白浆层土壤有效P含量严重缺乏.表层土壤中当季P肥利用率的变幅范围为6.09~12.35%,白浆层土壤P肥利用率为13%左右.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白浆土OlsenP的含量,加速土壤本身P的活化,各种有机物中,以猪粪对土壤潜在P的活化效果最好.将OlsenP与X值、A值比较,认为OlsenP是评价白浆上P肥力简便易行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同位素示踪 白浆土 p肥利用率
下载PDF
含P物质的脊神经节细胞周围突的躯体—内脏分支投射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庆莹 朱长庚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4-19,106,共7页
本文用荧光素双重标记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三重标记法),证实具有躯体一内脏分支投射的脊神经节细胞的化学性质.首先,将2%FB水溶液注入大鼠左侧腹腔神经节,2天后将2%NY水溶液注入左侧第9~11肋间神经.第4天将动物灌注固定,取左... 本文用荧光素双重标记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三重标记法),证实具有躯体一内脏分支投射的脊神经节细胞的化学性质.首先,将2%FB水溶液注入大鼠左侧腹腔神经节,2天后将2%NY水溶液注入左侧第9~11肋间神经.第4天将动物灌注固定,取左侧Th9~11脊神经节恒冷箱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3种细胞:①FB单标细胞;②NY单标细胞;③FB/NY双标细胞。双标细胞占全部标记细胞的8.5%.然后将有双重标记细胞的切片用P物质抗血清进行免疫细胞化学PAP染色,光镜观察.将PAP染色的切片与荧光素标记的同一张切片的照片进行对照,发现在上述3种标记细胞中,均有一部分被SP免疫反应所标记.其中FB/NY/SP三重标记细胞占FB/NY标记细胞数的28.8%.本文的结果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在脊神经节水平躯体一内脏感觉的“汇聚”,而且首次阐明了这些具有分支投射的脊神经节细胞含有P物质,为牵涉性痛和躯体-内脏反射的机制提供了新的化学神经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节 躯体-内脏分支投射 p物质 荧光素双重标记 免疫细胞化
下载PDF
脐橙叶片施用^(15)N和^(32)P同位素的运转分配规律和座果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谭祖国 万蜀渊 张月娟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46-48,共3页
在萌芽期和花芽分化期叶片施用15N硫铵、32P磷酸二氢钠和15N尿素,研究脐橙在萌芽期、初花期、生理落果期以及花芽分化期氮、磷营养吸收运转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开花过程需消耗大量氮、磷营养。在落花落果的32P放射比强度和... 在萌芽期和花芽分化期叶片施用15N硫铵、32P磷酸二氢钠和15N尿素,研究脐橙在萌芽期、初花期、生理落果期以及花芽分化期氮、磷营养吸收运转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开花过程需消耗大量氮、磷营养。在落花落果的32P放射比强度和NDFF%都比座果的小,说明氮、磷营养不足是引起脐橙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GA3+BA或GA3激素处理能吸引氮、磷营养向幼果运输,从而提高座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脐橙 同位素 ^15N ^32p 示踪
下载PDF
计算地震道关联维的G-P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乐友喜 王才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20,166,共8页
地震资料的关联维已在油气藏识别等多方面得到应用,但用于计算关联维的G-P方法要求有很大的样本容量才能达到足够的计算精度。本文利用系统吸引子具有周期点的稠密性的特征,将观测到的数据作周期性延拓,以增加样本容量、提高计算精... 地震资料的关联维已在油气藏识别等多方面得到应用,但用于计算关联维的G-P方法要求有很大的样本容量才能达到足够的计算精度。本文利用系统吸引子具有周期点的稠密性的特征,将观测到的数据作周期性延拓,以增加样本容量、提高计算精度。实例证明,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关联维,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道 关联维 G-p 相空间 样本容量 吸引子
下载PDF
F-P腔相干测量模型的建立与测量精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延滨 王正彦 王喜山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了应用法布里-珀罗(简称F-P)干涉仪实现气体或透明液体折射率和浓度相干检测的原理,给出了检测系统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技术参数.该系统主要由光纤F-P传感器、CCD光电转换器、接口电路和微机组成,主要特点是实现了对折... 研究了应用法布里-珀罗(简称F-P)干涉仪实现气体或透明液体折射率和浓度相干检测的原理,给出了检测系统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技术参数.该系统主要由光纤F-P传感器、CCD光电转换器、接口电路和微机组成,主要特点是实现了对折射率和浓度的实时、连续、动态跟踪和高精度测量.我们导出了待测介质的折射率或浓度的变化量随干涉条纹的变化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提出了干涉条纹的“中心位置定位法”,设计了干涉条纹动态跟踪的完整算法,并进一步导出了折射率或浓度的变化量随干涉条纹扫过的CCD象元的数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具体计算了干涉条纹的检测精度和折射率或浓度的测量精度,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给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干涉仪 动态跟踪 测量 精度 相干测量
下载PDF
关于P-反演半群的强P-同余格子格的注记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增辉 喻秉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0-702,共3页
刻画了P-反演半群上的特征迹为一给定强正规等价关系的最小强P-同余.
关键词 p-反演半群 p-同余 特征迹 强正规等价关系
下载PDF
V(V)ASApA-KBrO_3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庆洲 江天肃 +3 位作者 袁克英 胡伟华 王巍 赵瑞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研究了pH值在1.0~1.5磷酸介质中,柠檬酸存在下,痕量钒对溴酸钾氧化对乙酰基偶氮胂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本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max)=2.64×10~6 L·mol^(-1)·cm^(-1),线性范围为0~10ng... 研究了pH值在1.0~1.5磷酸介质中,柠檬酸存在下,痕量钒对溴酸钾氧化对乙酰基偶氮胂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本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max)=2.64×10~6 L·mol^(-1)·cm^(-1),线性范围为0~10ng·ml^(-1),检出限为1.41×10^(-11)g·L^(-1)。方法用于测定自来水、湖水、芹菜样中痕量钒(V),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钒(V) 对乙酰基偶氮胂 溴酸钾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下载PDF
消除P-SV波大静校正量的方法 被引量:36
11
作者 唐建侯 张金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由于低速带横向不均匀,横波速度很低,造成了P-SV转换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一般说来,这种大的静校正量不可能通过一次校正完全消除。因此,本文采用了分步消除静校正量的方法:①基准面校正;②利用优化共接收点叠加道相干... 由于低速带横向不均匀,横波速度很低,造成了P-SV转换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一般说来,这种大的静校正量不可能通过一次校正完全消除。因此,本文采用了分步消除静校正量的方法:①基准面校正;②利用优化共接收点叠加道相干来确定短波长的静校正量;③利用“井旁参考道外推法”求取剩余静校正量。用该方法能较满意地解决P-SV波的大静校正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校正 地震波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双τ-p变换2D叠前偏移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基祥 吴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55-770,共16页
本文提出的二维叠前双τ-p偏移方法是先对不同的CMP道集进行τ-p正变换,得到共中心点的τ-p数据体;然后抽成共p值剖面,并作τ-p偏移、叠加,得到最终仍移剖面。该法不受速度横向变化的限制。经模型和实际资料检验,表明该法能同时突... 本文提出的二维叠前双τ-p偏移方法是先对不同的CMP道集进行τ-p正变换,得到共中心点的τ-p数据体;然后抽成共p值剖面,并作τ-p偏移、叠加,得到最终仍移剖面。该法不受速度横向变化的限制。经模型和实际资料检验,表明该法能同时突出强、弱同相轴,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向斜、断层均能准确成像,无边界反射干扰。为了消除端点和假频影响,文中采用了双曲线速度滤波法和相似系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τ-p 叠前偏移 成像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下载PDF
二噁英/呋喃类的PGC柱-高效液相色谱精制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伟 陈左生 +4 位作者 李常青 黄萍 刘耕耘 周正 王关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60,共4页
针对现行二英物质的三氧化二铝柱分离净化技术的缺陷,介绍了目前最新的二英类物质间的单离纯化技术———高效PGC(PorousGraphiticCarbon)柱-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13C-二英类物质的实际分离条件以及分析流程的研究,... 针对现行二英物质的三氧化二铝柱分离净化技术的缺陷,介绍了目前最新的二英类物质间的单离纯化技术———高效PGC(PorousGraphiticCarbon)柱-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13C-二英类物质的实际分离条件以及分析流程的研究,二英类的最终纯化技术达到自动化。对实际土壤中二英类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单分离二英类物质组分效果良好,回收率稳定达到99%以上,自动化程度高;溶剂用量少,安全性好;排除了人为干扰,减少了操作过程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pCC馏分技术 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 呋喃 超痕量 土壤
下载PDF
大鼠腰髓内Calbindin D-28K样、SP受体样及Fos阳性神经元向臂旁外侧核的投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莲 张富兴 熊抗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腰髓向臂旁外侧核 (LPB)投射的CalbindinD 2 8K(CB)样阳性神经元与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受体 (SPR)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四甲基罗达明 (TMR)逆行追踪与CB、SPR或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三标方... 目的 观察大鼠腰髓向臂旁外侧核 (LPB)投射的CalbindinD 2 8K(CB)样阳性神经元与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受体 (SPR)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四甲基罗达明 (TMR)逆行追踪与CB、SPR或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三标方法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结果  1 将TMR注入一侧LPB后 ,大量的TMR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同侧腰髓背角Ⅰ层、外侧脊核 (LSN)和中央管周围灰质 (X层 )。Ⅱ层内也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TMR逆标神经元。 2 CB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Ⅰ、Ⅱ层 ,尤其在Ⅱ层内可见大量的CB样阳性细胞呈密集分布。 3 SPR样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腰髓背角Ⅰ层、LSN和X层。Ⅱ层内也可见少量的SPR阳性神经元。 4 5 %福尔马林注入大鼠同侧足底后诱导的Fos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腰髓背角Ⅰ、Ⅱ层、Ⅴ~Ⅶ的外侧部。 5 TMR CB SPR和TMR CB Fos三标神经元均主要分布于背角Ⅰ层 ,Ⅱ层内也有少量的三标神经元。其中位于Ⅰ、Ⅱ内的TMR CB SPR三标神经元数分别各占TMR、CB和SPR单标神经元数的 10 3%、9 8%和 14 6 % ,而TMR CB Fos三标神经元数分别各占TMR、CB和Fos单标神经元数的 11 8%、10 6 %和 15 8%。 结论 腰髓背角Ⅰ、Ⅱ层内 ,传递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并向LPB投射的部分CB样阳性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 逆行束路追踪 CALBINDIN D-28K Sp受体 C-FOS 形态学研究 大鼠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纤维之间的突触联系
15
作者 庄志业 刘大庸 李云庆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7,共6页
用追踪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P物质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之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在Vc浅层,SP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RMg下行投射终末的分布有重叠。电镜观察发现,三叉... 用追踪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P物质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之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在Vc浅层,SP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RMg下行投射终末的分布有重叠。电镜观察发现,三叉初级传入终末和SPR阳性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RMg下行投射终末与SPR阳性神经元树突也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提示RMg下行投射纤维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丘脑投射神经元对三叉初级传入的伤害性信息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 免疫电镜 p物质受体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大鼠
下载PDF
南大别山超高压岩区变质作用的P-T-t研究—兼论花岗片麻岩与超高压变质岩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0年第4期235-243,共9页
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与花岗片麻岩具有不同的变质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 ,显示它们之间变质作用条件和过程可能存在着差异。超高压榴辉岩峰期变质的温度为 75 4~ 86 6℃ ,压力大于 2 .7Gpa ,退变到榴闪岩和角闪岩的温、压条件分别为 0 ... 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与花岗片麻岩具有不同的变质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 ,显示它们之间变质作用条件和过程可能存在着差异。超高压榴辉岩峰期变质的温度为 75 4~ 86 6℃ ,压力大于 2 .7Gpa ,退变到榴闪岩和角闪岩的温、压条件分别为 0 .5 5~ 0 .6 9Gpa和 470~ 5 70℃。花岗片麻岩中所见到的最高变质作用为角闪岩相 ,变质的温、压条件分别为 45 0~ 5 15℃和 0 .6 0~ 0 .75Gpa。花岗片麻岩的变质条件与超高压榴辉岩的退变质条件类似 ,说明它们之间至少在抬升到约 2 0~ 2 5km深的地壳层位后具有共同的抬升和冷却历史。花岗 (片麻 )岩在超高压环境下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片麻岩 p-T-T轨迹 变质作用 超高压岩区
下载PDF
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非均匀地震道重建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红梅 刘洪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的空间采样往往存在非规则化的现象,这对后续的处理,尤其是波动方程偏移,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常规的τ-p变换由于信息不足、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使得τ-p域的结果不准确,存在假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的空间采样往往存在非规则化的现象,这对后续的处理,尤其是波动方程偏移,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常规的τ-p变换由于信息不足、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使得τ-p域的结果不准确,存在假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非均匀地震道重建方法。该方法根据局部时窗内地震同相轴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线性同相轴的组合的原理,使用稀疏离散τ-p变换和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地震道重建,使空间方向不均匀采样得到规则化重建。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重建的地震道,在波形、振幅和相位等方面与原始数据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N变换 规则化 稀疏离散τ—p变换 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 地震道重建
下载PDF
P-反演半群上由超迹决定的最小强P-同余
18
作者 陈倩华 范兴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P-反演半群类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与正则半群有较密切联系的半群类.关于该类半群的结构及同余受到国内外众多半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了P-正则半群的强P-同余格中一类极小的同余,引入了特征子半群及超迹的概念,借助于同余理论刻画了P-反... P-反演半群类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与正则半群有较密切联系的半群类.关于该类半群的结构及同余受到国内外众多半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了P-正则半群的强P-同余格中一类极小的同余,引入了特征子半群及超迹的概念,借助于同余理论刻画了P-反演半群S(P)上的强P-同余.确定了与给定同余有相同超迹的最小强P-同余,并给出了由超迹决定的最小强P-同余的一种具体表示.这些结果推广了正则半群上的相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反演半群 最小强p-同余 超迹 特征子半群
下载PDF
大鼠间脑至伏核的SP能纤维投射
19
作者 李培春 王亚威 +1 位作者 周兰仙 胡家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HRP逆行追踪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白鼠间脑至伏核的投射进行了定性研究。结果发现同侧丘脑带旁核、丘脑背内侧核和丘脑室旁核有少量神经元向伏核投射。
关键词 大鼠 间脑 伏核 p物质 HRp逆行追踪法 pAp
下载PDF
微量P对Sn-0.7Cu无铅钎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青萌 王怀山 +2 位作者 孟国奇 罗虎 甘贵生 《精密成形工程》 2015年第2期46-50,70,共6页
目的研究了微量P元素的添加,对Sn-0.7Cu无铅钎料在高温条件下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Sn-0.7Cu和Sn-0.7Cu-x P钎料合金,在250~370℃温度下,采用目测观察和表面刮渣法,研究了熔融钎料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结果微量P元素能显著提... 目的研究了微量P元素的添加,对Sn-0.7Cu无铅钎料在高温条件下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Sn-0.7Cu和Sn-0.7Cu-x P钎料合金,在250~370℃温度下,采用目测观察和表面刮渣法,研究了熔融钎料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结果微量P元素能显著提高熔融Sn-0.7Cu钎料低温下的抗氧化性能,低温下P含量为0.009%时抗氧化性能最好,当温度超过340℃时,抗氧化性能减弱,超过370℃时完全失去抗氧化效果。结论在250℃时,Sn-0.7Cu钎料的氧化膜生长系数k250℃=1.59×10-6,约为Sn-0.7Cu-0.009P的3倍,在370℃时,Sn-0.7Cu钎料的氧化膜生长系数k370℃=3.03×10^-6,与Sn-0.7Cu-0.009P的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SN-0.7CU 抗氧化性 微量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