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cal evidences of trace metal anomalies for finding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in the petroliferous regions of the Tatipaka and Pasarlapudi areas of Krishna Godavari Basin,India 被引量:1
1
作者 Rasheed M A Lakshmi M +3 位作者 Rao P L S Kalpana M S Dayal A M Patil D J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9-29,共11页
The long-term seepage of hydrocarbons, either as macroseepage or microseepage, can set up near-surface oxidation reduction zones that favor the development of a diverse array of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nges. The... The long-term seepage of hydrocarbons, either as macroseepage or microseepage, can set up near-surface oxidation reduction zones that favor the development of a diverse array of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nges. The bacterial oxid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s ca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ring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values of pH and Eh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reby also changing the stability fields of the different mineral species present in that environment. The paper reports the role of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in surface alterations of trace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is study trace metal alterations were mapped that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s in the oil/ gas fields. A total of 50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near oil and gas fields of the Tatipaka and Pasarlapudi areas of the Krishna Godavari Basin, Andhra Pradesh. Th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depth of 2-2.5 m. The paper reports the chemical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race metals in soils that are related to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s above some of the major oil and gas fields of this petroliferous region. Trace metals, such as scandium (Sc), vanadium (V), chromium (Cr), cobalt (Co), nickel (Ni), copper (Cu), zinc (Zn), barium (Ba) and strontium (Sr), in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e concentrations of Sc (8 to 40 mg/kg), V (197 to 489 mg/kg), Cr (106 to 287 mg/kg), Co (31 to 52 mg/kg), Ni (65 to 110 mg/kg), Cu (88 to 131 mg/kg), Zn (88 to 471 mg/kg), Ba (263 to 3,091 mg/kg) and Sr (119 to 218 mg/kg) were obtain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were tremendously increased when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their normal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The analysis of adsorbed soil ga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YC2+ (C2H6, C3H8 and n-C4H10) ranging from 7 to 222 μg/kg respectively. Integrated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over adsorbed light gaseous hydrocarbons (2C2+) anomalies showed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existing oil and gas wells.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δ13C1 of the samples ranges between -36.6%o to -22.7‰ (Pee Dee Belemnite) values indicate thermogenic origin, which presents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the adsorbed soil gases collected from these sediments are of catagenetic origin. The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metals near oil/gas producing areas, suggests a soil chemical change to a reducing environment, presumab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which could be applied with other geoscientific data to identify areas of futur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frontier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arbons microseepage trace metal alterations adsorbed soil gas Krishna Godavari Basi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otal Hydrocarbons Levels and Traces Metals in Water and Sediment from Main Outfall Drain in Al-Nassiriya City/Southern Iraq 被引量:1
2
作者 Afrah A. Maktoof Basim Y. ALKhafaji Zahraa Z. Al-janabi 《Natural Resources》 2014年第13期795-803,共9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during Dec2011-Nov2012 on three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south sector of Main Outfall Drain (MOD) River. Station 1 was near Al-Holandee Bridge which was the general carriage way in the center 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during Dec2011-Nov2012 on three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south sector of Main Outfall Drain (MOD) River. Station 1 was near Al-Holandee Bridge which was the general carriage way in the center of Al-Nassiriya city, station 2 was 20 km far from the first station, while station 3 wa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branch. This study reveals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TPHs) in both surface waters, sediment and it is related with trace metals nickel and vanadium in water (dissolved, particulate) and sediment (residual and exchangeable) phases. Also, the study show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i and V with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the sed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traces METALS Water Sediment MAIN OUTFALL DRAIN
下载PDF
油库周缘区地下水烃类污染物示踪研究
3
作者 王永庆 李洪波 +1 位作者 赵红静 王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9,共12页
油库周缘区地下水中烃类溯源分析对于查明地下水中烃类污染物来源与保障油库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采用色谱与色谱-质谱方法对油库内外地下水浮油与水样中烃类特征组分进行分析,筛选出全烃色谱指纹、饱和烃二环倍半萜指纹和芳烃萘... 油库周缘区地下水中烃类溯源分析对于查明地下水中烃类污染物来源与保障油库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采用色谱与色谱-质谱方法对油库内外地下水浮油与水样中烃类特征组分进行分析,筛选出全烃色谱指纹、饱和烃二环倍半萜指纹和芳烃萘菲系列指纹特征比值,结合不同结构化合物的分子指纹特征比值对油库内外地下水烃类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油库内外地下水浮油的色谱指纹特征、二环倍半萜系列与芳烃萘菲系列化合物特征比值都具有明显相似性,呈现同一来源特征;星图对比油库内外浮油及地下水中的烃类,上述特征比值也呈现相似性,揭示油库周缘区地下水中烃类污染物与库内浮油及地下水中烃类具有较强的亲缘性。目前对于地下水中油烃污染来源鉴别还缺乏一套明确的对比方法,二环倍半萜与芳烃萘菲系列化合物可以作为可靠的油源鉴别指标,为研究地下水油烃污染来源提供一种分析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油烃污染 色谱指纹 污染物示踪 油库
下载PDF
水环境多环芳烃污染溯源研究
4
作者 李意 徐承毅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期89-93,101,共6页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对石马河河口及滨岸带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分别于2021年4月(平水期)和7月(丰水期)采集地表水及表层沉积物水样...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对石马河河口及滨岸带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分别于2021年4月(平水期)和7月(丰水期)采集地表水及表层沉积物水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PAHs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原油泄漏、煤炭燃烧、交通运输及生物质燃烧等,其中,交通运输源对研究区沉积物中PAHs的贡献率超过60%;交通运输及煤炭燃烧源对地表水中PAHs的贡献率之和接近80%;原油泄漏与交通运输源对研究区悬浮颗粒中PAHs的贡献率之和接近70%。研究结果可为石马河地区水资源绿色开发与PAHs污染治理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多介质 多环芳烃 污染溯源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Paleozoic Donghetang Form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Tahe Area
5
作者 ZHOU Wen ZHAO Guanjun +5 位作者 LIU Fei YE Bin LI Xiuhua HUANG Tingting ZHOU Qiumei DONG Guol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99-910,共12页
The ancien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correlation of the oil and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characteristics,hydrocarbon migration trace,types and conditions of traps,migration passages and characteristic of hydrocarbo... The ancien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correlation of the oil and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characteristics,hydrocarbon migration trace,types and conditions of traps,migration passages and characteristic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It is shown through the analysis that two main large tectonic activities after the Early Hercynian orogeny result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patterns in the study area.Two main hydrocarbon infills occurred in the Donghetang Formation,the first occurred in the Early Hercynian resulting in the ancien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northern Tahe,the second infill was a large amount that occurred in places beneficial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uch as structural traps and structural-stratigraphic traps formed in the Early Himalayan orogeny after migration along the faults through source rocks and other passages.Before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Himalayan orogeny,the petroleum mainly migrated to the north,whereas petroleum migrated to the south and southeast because of the structural reverse in the Himalayan orogeny,so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of the Himalayan orogeny is the key period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he model of"oil generation formed early,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trolled by the faults through source rocks and structures formed late"is propos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outh of the research area is currently the beneficial district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future petroleum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Tahe faults cutting through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igration trace model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下载PDF
油气运移示踪应用及有效性分析——以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八道湾组油气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乔锦琪 刘洛夫 +1 位作者 尚晓庆 李博一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21,共15页
在盆地地质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油气在运聚过程中会形成“地质色层效应”,其物理、化学指标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可用来追踪油气的运移方向。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及周缘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进行油源对比,在明确油气平面分布特征的... 在盆地地质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油气在运聚过程中会形成“地质色层效应”,其物理、化学指标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可用来追踪油气的运移方向。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及周缘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进行油源对比,在明确油气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原油物性及多种地球化学方法,对八道湾组油气运移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生物标志化合物、饱和烃碳同位素、饱和烃含量及红外光谱比示踪参数进行类比分析,明确各参数的准确性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白家海凸起西区的原油(Ⅰ类原油)主要由东道海子凹陷的二叠系烃源岩生成,主要的输导体系是东道海子断裂的垂向输导作用;东区及南部的阜康斜坡地区原油(Ⅱ类原油)主要由阜康凹陷的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成,输导体系以白家海凸起斜坡的砂体输导作用为主。各种示踪参数中,以断层为主的输导层,原油黏度、密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示踪效果较好;以砂体为主的输导体系中,生物标志化合物、饱和烃碳同位素、原油黏度、原油密度及饱和烃含量均可以较好地指示油气运移方向。同时,地层水可以很好地指示断层的封闭性及地下砂体的连通性,而红外光谱比无论是在砂体还是断层输导体系中,其示踪效果都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示踪 八道湾组 白家海凸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荧光量子点在硝基芳烃爆炸物痕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汪予佳 潘筱佳 +3 位作者 魏铄蕴 方圆 崔媚媚 崔小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6-724,共9页
量子点由于其特殊的光学特性和量子限制效应,在爆炸物检测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量子点在硝基芳烃爆炸物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量子点的发光原理、光学特性及量子点的主要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单核型量子点、壳... 量子点由于其特殊的光学特性和量子限制效应,在爆炸物检测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量子点在硝基芳烃爆炸物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量子点的发光原理、光学特性及量子点的主要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单核型量子点、壳核型量子点、掺杂型量子点、合金型量子点、碳量子点和硅量子点等几种不同的量子点在硝基芳烃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荧光量子点检测硝基芳烃爆炸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其在痕量硝基芳烃爆炸物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物 硝基芳烃 痕量检测 荧光量子点 碳量子点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纯芳烃中的微量饱和烃
8
作者 刘宇栋 庄俊杰 周静伟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60-163,共4页
针对多阀多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纯芳烃中的微量饱和烃的分析方法,存在仪器结构复杂、购置成本高、分析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单阀双柱,准确测定高纯芳烃中的微量饱和烃含量的分析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仪器结构简单、分析快速、结果准确,... 针对多阀多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纯芳烃中的微量饱和烃的分析方法,存在仪器结构复杂、购置成本高、分析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单阀双柱,准确测定高纯芳烃中的微量饱和烃含量的分析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仪器结构简单、分析快速、结果准确,比传统方法在降低仪器成本的同时,避免高纯芳烃对测定组分的干扰,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及化工领域高纯芳烃中的微量饱和烃准确测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益生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十通阀 微量饱和烃 高纯芳烃
下载PDF
示烃成岩矿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伟庆 张守鹏 +1 位作者 谢忠怀 刘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示烃成岩矿物是指与烃类活动具有成因关系的成岩矿物。通过综合利用地质、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方法,识别出了铁白云石、铁方解石、高岭石和黄铁矿4种示烃成岩矿物。对东营凹陷示烃成岩矿物在研究区不同层系中的分布和发育特征的分析结果... 示烃成岩矿物是指与烃类活动具有成因关系的成岩矿物。通过综合利用地质、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方法,识别出了铁白云石、铁方解石、高岭石和黄铁矿4种示烃成岩矿物。对东营凹陷示烃成岩矿物在研究区不同层系中的分布和发育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对示烃成岩矿物的研究可以在研究区流体输导体系中再现流体运动的过程及规律,分析其中控制物质演变和能量再分配的主导因素,揭示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与成矿作用的对应关系,并对深部成岩作用以及油气运聚成藏在埋藏阶段的成岩响应进行评估。该研究成果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烃成岩矿物 油气成藏 成岩作用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沈守文 彭大钧 +2 位作者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270,共8页
吐哈盆地侏罗系是一个盆地充填层序 (一级层序 ) ,包括 4个构造层序 (二级层序 ) ,分别与侏罗纪湖盆的 4个演化阶段 (稳定沉降阶段、短期收缩阶段、扩张阶段和萎缩阶段 )相对应 ,其中又分为 13个 (三级 )层序。与海相地层不同的是 ,本... 吐哈盆地侏罗系是一个盆地充填层序 (一级层序 ) ,包括 4个构造层序 (二级层序 ) ,分别与侏罗纪湖盆的 4个演化阶段 (稳定沉降阶段、短期收缩阶段、扩张阶段和萎缩阶段 )相对应 ,其中又分为 13个 (三级 )层序。与海相地层不同的是 ,本区识别出了 4种层序边界类型 (A型、B型、C型和D型 ) ,其对应的层序本文分别称之为冲积层序、淹没层序、类Ⅰ型层序和类Ⅱ型层序。冲积层序形成于构造剧烈抬升时的盆地萎缩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可容空间 微量元素 侏罗系 吐哈盆地 盆土
下载PDF
海洋油气勘探中高灵敏度气态烃现场探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维熙 孙春岩 +2 位作者 杨慧 王海 牛滨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为了提高灵敏度、选择性及扩大气体检测组分 ,化学气体传感器被研究并应用于海洋油气勘查 .这种传感器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易操作 ,并能在海洋恶劣的条件下工作 .不同的传感器能够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同时测定多种化学... 为了提高灵敏度、选择性及扩大气体检测组分 ,化学气体传感器被研究并应用于海洋油气勘查 .这种传感器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易操作 ,并能在海洋恶劣的条件下工作 .不同的传感器能够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同时测定多种化学物质 .传感器可以与计算机相连 ,直接提供数据处理 .因此 ,特别适宜于海洋油气勘查 .这是世界上第一套成功研制出的基于化学传感器原理的便携式高灵敏度气态烃现场测定系统 ,用于现场测定样品中的超微量甲烷、乙烷、丙烷及氢气的含量 ,检测限低达 10 -10 g ,选择性、重现性、稳定性和寿命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仅可用于海洋油气勘查 ,而且可用于其他需要进行超微量气体现场检测的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 气态烃 化学传感器 海洋油气资源 天然气水合物 快速地球化学勘查
下载PDF
低熟煤中常量、微量元素与煤生烃潜力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建业 李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应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反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新疆准噶尔六道湾侏罗纪低熟煤中36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同时作岩石热解分析,有机碳测定,并对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实验... 应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反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新疆准噶尔六道湾侏罗纪低熟煤中36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同时作岩石热解分析,有机碳测定,并对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除个别具有一定化学催化能力的元素外,多数常量元素及其所形成的矿物质,由于其对成煤有机物质的负增量作用,会明显降低煤的生烃潜力;微量元素对煤的生烃性能影响则较为复杂,既与其对煤的各种化学组成的有机亲和性之差异有关,亦与其在煤的大分子热裂解成烃中的某种化学催化作用有关。此外,由于某些微量元素所特有的古气候、古成煤沼泽类型的“指相”作用,亦能间接地指示煤的生烃潜力。其中Cu既是一个有着与煤的大分子物质较强亲和力的元素,又是一个可以显示古气候古成煤沼泽类型的“指相”元素,因而在指示煤的生烃潜力方面可能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生烃潜力
下载PDF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吕修祥 杨海军 +2 位作者 王祥 韩剑发 白忠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846,共9页
以塔中地区为例,根据饱和烃、芳烃、含氮化合物、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等参数的分析资料,运用地球化学追踪技术方法研究油气运移特征,证实在该区内油气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的普遍性。塔中地区断裂活动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了有效通道,不整合... 以塔中地区为例,根据饱和烃、芳烃、含氮化合物、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等参数的分析资料,运用地球化学追踪技术方法研究油气运移特征,证实在该区内油气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的普遍性。塔中地区断裂活动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了有效通道,不整合面和连通性砂体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了通道。实践表明,将地球化学资料与地质特征分析相结合,研究油气垂向运移,分析断裂活动史,以断裂为线索,立足多目的层部署,可以提高塔中地区勘探成功率。对油气侧向运移的输导体系的研究表明,有一定构造背景的优质储层是侧向运移的优势通道,选择的目的层段相对构造高部位是以侧向运移为主的有利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示踪参数 地球化学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复杂基体中痕量多环芳烃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董新艳 杨亦文 任其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9-615,共7页
介绍了环境样品(水和土壤)以及植物油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方法。对样品的预处理过程和分析方法做了评价。采用一些新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并结合色谱-质谱在线联用分析检测方法能够获... 介绍了环境样品(水和土壤)以及植物油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方法。对样品的预处理过程和分析方法做了评价。采用一些新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并结合色谱-质谱在线联用分析检测方法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析结果。引用文献5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痕量分析 植物油 土壤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山东夏甸金矿区道北庄子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建中 陈远荣 +3 位作者 翟文芳 李言复 蒋宗林 蒋惠俏 《矿产与地质》 2011年第6期504-508,共5页
道北庄子金矿床是一个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各类微量元素和烃类组分在该矿床不同中段的含量变化以及在纵向上的异常展布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叠加异常分带理想模型,为其深部以及周边地区的... 道北庄子金矿床是一个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各类微量元素和烃类组分在该矿床不同中段的含量变化以及在纵向上的异常展布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叠加异常分带理想模型,为其深部以及周边地区的找矿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微量元素 烃类组分 异常分带模型 夏甸子 山东
下载PDF
油气运移路径示踪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楠 刘显凤 徐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31,共4页
油气运移是成藏过程重要的组成单元,油气运移方向的正确分析对圈闭预测及油田的勘探开发部署至关重要。目前,对于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多基于运移中可能发生趋势性变化的示踪指标(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储层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系统总... 油气运移是成藏过程重要的组成单元,油气运移方向的正确分析对圈闭预测及油田的勘探开发部署至关重要。目前,对于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多基于运移中可能发生趋势性变化的示踪指标(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储层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系统总结和分析现有各种示踪油气运移的指标及应用方法(原油物性指示、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示踪、含氮化合物、伊利石测年等方法),论述了不同油气体系中油气运移研究技术的选择方法,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示踪指标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示踪原理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体系
下载PDF
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残留烃-无机矿物亲和性及其对煤成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建业 邓军平 +2 位作者 李璐 王西勃 刘振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和残留烃的有机亲和性,提出了亲和系数的重要概念。发现微量元素在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中以及不同有机质之间有明显的分配规律。还阐释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表现出不同于准噶尔低阶煤... 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和残留烃的有机亲和性,提出了亲和系数的重要概念。发现微量元素在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中以及不同有机质之间有明显的分配规律。还阐释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表现出不同于准噶尔低阶煤的和有机碳、S1高度关联的现象。认为这与不同成煤环境中微量元素不同的生烃催化效应有关,也与煤变质中其大分子结构中的芳香核缩合、官能团脱落以及成烃过程中微量元素在不同有机质中的重新"分配"、"迁移"有关,还与微量元素对不同成熟度的干酪根和轻重组分不同的烃类选择性富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系数 微量元素 煤成烃
下载PDF
海相层系成烃成藏地球化学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文汇 秦建中 +2 位作者 腾格尔 饶丹 张美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3-559,565,共8页
我国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结构复杂的叠合盆地中海相层系油气系统的演化具有其特殊性,油气实验地质技术特别是地球化学测试技术的发展,对深入认识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的基础理论、油气勘探开发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实... 我国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结构复杂的叠合盆地中海相层系油气系统的演化具有其特殊性,油气实验地质技术特别是地球化学测试技术的发展,对深入认识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的基础理论、油气勘探开发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实验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近年来形成的适合于叠合盆地复杂性与特殊性的勘探实验技术系列,重点包括烃源成烃评价、油气运移示踪和成藏过程等方面,促进认识叠合盆地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烃评价 运移示踪 成藏过程 技术进展
下载PDF
气态烃快速探测系统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春岩 王维熙 +1 位作者 牛滨华 王宏语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2,共4页
气态烃快速探测系统以高灵敏度化学传感器为技术突破,与其配套装置可实现海洋烃类快速探测与现场处理一体化;可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数据的综合解释和烃类异常的现场圈定。研制出的化学传感器及其配套装置具有:高灵敏度、... 气态烃快速探测系统以高灵敏度化学传感器为技术突破,与其配套装置可实现海洋烃类快速探测与现场处理一体化;可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数据的综合解释和烃类异常的现场圈定。研制出的化学传感器及其配套装置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小型轻便、低功耗、易操作、能适应恶劣海况条件,同时测定痕量气态烃和多种参数的特点。这种基于化学传感器原理的便携式高灵敏度气态烃现场测定系统,可以现场快速测定样品中的超微量甲烷、乙烷、丙烷及氢气的组分含量,并通过引入气体色谱柱和信号保真处理,使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从而实现了混合气体的高灵敏度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烃 海洋油气勘探 快速地球化学勘查 天然气水合物 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在线富集-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气中痕量轻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彩明 许锦 +1 位作者 蒋启贵 张渠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5,共6页
建立了高演化天然气在线富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将干燥系数大于0.95的高演化天然气流经自行研制的富集反吹装置,痕量轻烃组分在富集管中冷冻液化并富集,对未液化的组分进行反吹,通过加热富集管使已液化的轻烃组分气化并进入色谱仪进行... 建立了高演化天然气在线富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将干燥系数大于0.95的高演化天然气流经自行研制的富集反吹装置,痕量轻烃组分在富集管中冷冻液化并富集,对未液化的组分进行反吹,通过加热富集管使已液化的轻烃组分气化并进入色谱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的分析范围明显扩大,甲烷溶剂效应降低,达到对C10之前轻烃指纹进行分析的目的;对普光7井天然气样品进行3次重复性实验,所得甲基环己烷指数、正庚烷值、异庚烷值、Mango K1指数的实测最大重复性(r值)为0.22、0.23、0.02、0.00,分别小于国家标准要求的0.82、0.75、0.11、0.04,方法稳定可靠。通过本方法得到的轻烃参数可有效地应用于天然气成因类型、热演化程度探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演化天然气 痕量轻烃 气相色谱法 富集 反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