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力及椎间孔形态学特征:三维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王旭 王海美 +5 位作者 陈松浩 冯天笑 卜寒梅 朱立国 陈端端 魏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1-447,共7页
背景: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对各节段颈椎椎体、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及椎间孔面积的影响尚未系统阐明。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开展相关研究,为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背景: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对各节段颈椎椎体、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及椎间孔面积的影响尚未系统阐明。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开展相关研究,为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应机制提供数字化证据。方法:选择1例颈背部无异常疾患的志愿者,将其颈椎旋转至生理极限体位状态下的CT影像资料作为有限元模型材料。分别通过Mimics19.0、Geomagic Studio 2013、Hypermash 14.0及ANSYS Workbench 2020 R2软件完成对有限元模型的初步构建,基于文献完成颈椎各组织结构的弹性模量、弹性系数赋值,基于团队前期工作基础在模型上加载旋提手法的力学工况,分析颈椎旋提手法对C3-T1节段各椎体、椎间盘的力学参数及其对颈椎旋颈对侧椎间孔面积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旋提手法实施时,骨性结构的应力明显高于椎间盘等软组织;(2)手法操作时各颈椎椎体顶部椎板处应力高,底部椎板处应力低,关节突关节处及横突处应力较低;而各椎间盘顶部髓核处应力较低,底部与椎板连接处应力较高,但椎间盘应力最高点在顶部外侧纤维环处;(3)另外,加载提扳力后较之加载前,C6/C7节段椎间孔投影面积明显增大;(4)提示旋提手法操作具有改变颈椎本身应力结构的力学特征,并能扩大患者旋颈对侧的C6/7椎间孔面积,实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有限元分析 颈椎旋提手法 生物力学 数字化
下载PDF
The Experimental Study:Effect of Traction and Rotationon Pressure of Cervical Nucleus Pulposus
2
作者 李义凯 朱青安 钟世镇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年第5期121-125,共5页
研究不同拔伸和旋转作用时,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2例颈椎固定在MTS上,设置不同牵引旋转(旋转30°,牵引50,100,150和200N).应用传感器测量C3~4,C4~5,C5~6节段.... 研究不同拔伸和旋转作用时,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2例颈椎固定在MTS上,设置不同牵引旋转(旋转30°,牵引50,100,150和200N).应用传感器测量C3~4,C4~5,C5~6节段.结果:随牵引增加,其压力不断下降,牵引200N时,压力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旋转时稍升高,但不及正常水平.旋转后复位中所有标本的压力均有一过性降低.先拔伸后旋转时,其压力下降最明显.结论:颈椎髓核内压力随牵引力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较小牵引力对其压力无太大影响;牵引力200N时,压力下降明显.临床牵引的重量可能偏小.较大重量的拔伸作用下旋转颈椎,不易使颈髓核突出.目的:研究不同拔伸和旋转作用时,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12例颈椎固定在MTS上,设置不同牵引旋转(旋转30°,牵引50,100,150和200N).应用传感器测量C3~4,C4~5,C5~6节段.结果:随牵引增加,其压力不断下降,牵引200N时,压力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旋转时稍升高,但不及正常水平.旋转后复位中所有标本的压力均有一过性降低.先拔伸后旋转时,其压力下降最明显.结论:颈椎髓核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推拿 颈椎 髓核关键词牵引 髓核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梁颖 陈朝晖 +2 位作者 林永艳 张文娣 李冬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联合运动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手持式压痛仪检测患...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联合运动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手持式压痛仪检测患者颈部疼痛部位压痛阈值,关节角度尺测量颈椎关节活动度,采集颈部肌肉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计算颈椎前屈、后伸、侧屈的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采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功能改善程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减轻,颈椎活动度增加,颈部肌肉CCR下降,NDI降低(P<0.05);治疗组疼痛、颈椎关节活动度、颈部肌肉CCR、ND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颈部肌肉协调性,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其疗效优于牵引疗法结合运动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正骨 颈型颈椎病 运动锻炼 牵引
下载PDF
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高阳 张微 +4 位作者 杜双庆 刘路 焦永伟 顾川川 左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18-121,126,共5页
目的 观察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1例,... 目的 观察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结合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颈椎曲度弧弦距、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中医疗效。结果 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弧弦距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NDI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病证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效果较为明显,能够缓解青少年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度旋牵推顶正骨手法 功能锻炼 青少年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颈椎旋提手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善作用观察
5
作者 古远莉 麦卓恒 +1 位作者 王海铃 张盛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062-2068,共7页
【目的】观察颈椎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neck type cerivical spondylopathy,NTCS)后颈椎正侧双斜位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上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结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探究颈椎... 【目的】观察颈椎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neck type cerivical spondylopathy,NTCS)后颈椎正侧双斜位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上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结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探究颈椎矢状位参数在评估NTCS疗效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推拿科门诊收治的36例NT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3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试验组采用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颈椎正侧双斜位DR上的矢状位参数[颈椎2-7矢状位偏移(C2-7 SVA)、胸1倾斜角(T1S)、颈倾斜角(NT)、胸廓入口角(TIA)]的变化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疼痛程度VAS评分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前,2组患者的C2-7 SVA、T1S、NT、TIA等颈椎矢状位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C2-7 SVA、T1S、TI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NT改善不明显(P>0.05);对照组的各项颈椎矢状位参数值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对C2-7 SVA、T1S、TIA等颈椎矢状位参数值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2组患者治疗后的N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疼痛程度VAS评分与C2-7 SVA、T1S、NT、TIA无相关性(P>0.05);C2-7 SVA与NT呈负相关(r=-0.502,P<0.05);T1S与NT呈正相关(r=0.601,P<0.05)。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与C2-7 SVA呈负相关(r=-0.362,P<0.05),与TIA呈正相关(r=0.476,P<0.05);C2-7 SVA与NT呈正相关(r=0.928,P<0.05);T1S与TIA呈正相关(r=0.623,P<0.05)。【结论】(1)颈椎旋提手法、颈椎牵引均可以缓解NTCS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调整颈椎矢状位参数,但相比较而言,颈椎旋提手法治疗NTCS的疗效更加显著;(2)NTCS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旋提手法 牵引 颈型颈椎病 疼痛程度 颈椎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基于“以筋为先”理论运用仰卧位动态旋牵法论治颈椎小关节紊乱症
6
作者 叶佳锋 姚斌彬 +5 位作者 刘杨 付春雨 周淳浩 侯伟锋 冯利 闫阔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738-1741,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临床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改良整复手法,针对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核心病机“筋骨失衡”,运用“以筋为先”理论进行论治。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病因根据筋骨损伤的先后可分为“骨先不正致筋不柔”与“筋先不柔致骨不正”两种情... 本文介绍一种临床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改良整复手法,针对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核心病机“筋骨失衡”,运用“以筋为先”理论进行论治。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病因根据筋骨损伤的先后可分为“骨先不正致筋不柔”与“筋先不柔致骨不正”两种情况,其中“筋不柔”是颈椎小关节紊乱症首先和首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仰卧位动态旋牵法从颈部筋骨关系角度出发,注重筋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能够柔和有效地调整颈椎小关节紊乱状态。该手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于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同时其易学易练的特点还能为推拿初学者全面掌握推拿整复类手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 推拿 仰卧位动态旋牵法 以筋为先
下载PDF
旋牵斜扳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鄢裕 卢卫忠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旋牵斜扳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例PHN患者采用旋牵斜扳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周。观察患者总有效率,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目的:探讨旋牵斜扳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例PHN患者采用旋牵斜扳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周。观察患者总有效率,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及简易McGill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15/16),治疗后HAMA评分、DLQI评分及McGi11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且均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旋牵斜扳手法联合小针刀作为治疗PHN的一种新型疗法,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旋牵斜扳手法 小针刀
下载PDF
抬高外旋牵引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39例
8
作者 黄鸿立 周麒 谢心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抬高外旋牵引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骨关节外科采用抬高外旋牵引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3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2周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指数、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抬高外旋牵引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骨关节外科采用抬高外旋牵引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3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2周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指数、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9例在无麻醉情况下全部一次性复位成功,复查X线片显示肩关节均解剖复位,无医源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不良情况,复位时间20 s~3 min,复位后疼痛VAS评分较复位前均明显降低,UCLA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抬高外旋牵引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一次性复位效果明显,复位后肩关节活动度正常,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高外旋牵引法 肩关节 手法复位
下载PDF
王友仁颈椎牵扳配合按动微调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探析
9
作者 郑生泓 王友仁(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颈椎病属我国临床常见的病症类型之一,神经根受到刺激,就会出现上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发生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致病机制并不复杂,是椎间盘突出压迫或者刺激神经根导致上肢放射性神经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故要解决... 颈椎病属我国临床常见的病症类型之一,神经根受到刺激,就会出现上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发生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致病机制并不复杂,是椎间盘突出压迫或者刺激神经根导致上肢放射性神经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故要解决神经的压迫症状,就必须解决突出物的力学刺激,并给予神经根良好的恢复环境。只要颈椎的曲度和偏歪得到有效改善,颈部的内外平衡就会重新建立,颈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得以改善,则神经根的疼痛和麻木症状就会得到治愈。北京按摩医院王友仁主任医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从事推拿临床工作60余年,擅长以颈椎牵扳配合按动微调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文章旨在阐述颈椎牵扳法的操作方法及优势,并对按动微调法的机制进行探讨,从而分析王友仁老专家正骨、按动为一体的诊疗思路,体现了王老“动静结合、医患配合”“以按治痛、以动治动”“筋骨并重,重视脊柱内外平衡”等治疗理念,是其“不正则痛、不通则痛、不顺则痛”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运用颈椎牵扳配合按动微调法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牵扳法 按动微调法
下载PDF
四维牵引配合理筋正骨手法及调气机治疗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谭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5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四维牵引配合理筋正骨手法及调气机治疗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颈椎椎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及调气机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四维牵引配合理筋正骨手法及调气机治疗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颈椎椎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及调气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四维牵引治疗.比较2组颈椎曲度值、颈椎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弧旋距大于对照组,C_(2)~C_(7) Coo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牵引配合理筋正骨手法及调气机治疗颈椎曲度异常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颈椎椎曲异常的情况,利于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异常 四维牵引 理筋正骨手法 调气机
下载PDF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11
作者 贾承明 杨皓然 +5 位作者 伍均 杨淑彬 李晓妮 贺惠琼 赵茜 党建军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75-678,682,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真实世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每2天1次,口服颈眩方1剂/d,连续治疗2周。通过视觉模拟(VAS)、颈椎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真实世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每2天1次,口服颈眩方1剂/d,连续治疗2周。通过视觉模拟(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NDI)、SF-36评分、眩晕症状(VSS-C)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椎动脉彩超等指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VSS-C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4、8周患者SF-36量表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大于6个月的患者比病程小于6个月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显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TCD与椎动脉彩超检测指标,发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而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且椎动脉管径略有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真实世界临床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 颈眩方 真实世界 筋骨理论 中医流派
下载PDF
上颈段手法复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龙贤亮 伍琼英 +4 位作者 刘朝生 王理 杨名霞 张阳阳 盛叶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13-715,共3页
目的观察上颈段手法复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探讨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错位分型和精准化治疗。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上颈段手法复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组(A组60... 目的观察上颈段手法复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探讨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错位分型和精准化治疗。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上颈段手法复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组(A组60例)、上颈段手法复位组(B组60例)及颈椎牵引组(C组60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AS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估,A组较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高于C组。结论针对颈源性枕大神经痛,上颈段手法复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复位和单纯颈椎牵引治疗,其错位分型切合临床,且定位和操作较精准、安全,便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枕大神经痛 上颈段手法复位 颈椎牵引 精准化治疗
下载PDF
Comparison between traction-countertraction and modified scapular manipulation for reduction of shoulder dislocation
13
作者 Mohammad-Reza Ghane Seyed-Hamed Hoseini +2 位作者 Hamid-Reza Javadzadeh Sadrollah Mahmoudi Amin Saburi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4年第2期93-98,共6页
Objectiv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joint dislocations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is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ASD). Various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abnormality have been suggested... Objectiv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joint dislocations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is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ASD). Various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abnormality have been suggested.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icacy and success rate of modified scapular manipulation (MSM) as a painless procedure compared to traction-countertraction (TCT) for reduction of ASD. Methods: Patients with ASD who were presented to ED of Baqiyatallah Hospital, Tehran during 2011 were includ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SM group or TCT group and then pain at reduction, time of reduction,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d success rate were compared. In TCT group, redu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sedative and antipain medications. Results: Ninety seven patients (81.6% male) with a mean age of 34.15 years±13.48 years were studied. The reduction time between both group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470.88 seconds±227.59 seconds for TCT group, 79.35 seconds±82.49 seconds for MSM group, P〈0.001). The success rate in MSM group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effort were 89% and 97% whereas 73% and 100% in the TCT group respectively (P〈0.001). Conclusion: It seems that the manipulation technique can be more successful than the TCT method at the first effort whilst the second effort has the opposite results. Also MSM can be safer, cheaper and more acceptable for patients than TCT as a standard tradition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ipulation orthopedic traction Shoulder reduction
原文传递
邵氏无痛手法联合中药塌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9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旭伟 崔改琴 程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3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邵氏无痛手法联合中药塌渍、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中药塌渍配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邵氏无痛手法治... 目的:观察邵氏无痛手法联合中药塌渍、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中药塌渍配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邵氏无痛手法治疗。比较两组颈椎活动度、颈椎等长肌力、疼痛和压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血清前列腺素E 2(PGE 2)、P物质(SP)、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左旋、右旋)、颈椎等长肌力(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和压痛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GE 2、S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P<0.05)。结论:邵氏无痛手法联合中药塌渍、牵引治疗CSR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颈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邵氏无痛手法 中药塌渍 牵引 功能活动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韩尧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肩关节脱位患者以上举牵引复位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9月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以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肩关节脱位患者以上举牵引复位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9月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以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研究组以上举牵引复位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位成功情况、复发情况、复位时间、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复位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复位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升高,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肩关节脱位患者以上举牵引复位法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复位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减轻疼痛感,缩短复位时间,可促进患者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上举牵引复位法 肩关节脱位
下载PDF
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隋晓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5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使用牵引康复疗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使用牵引康复疗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及Prolo腰椎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及Prolo腰椎功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24)。结论:在牵引康复疗法基础上结合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下载PDF
计及线路条件和行车操纵的HXD1型电力机车能耗评估
17
作者 杜振军 刘文海 +3 位作者 许根才 刘君 杨三军 李喆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随着重载铁路运量的持续增长,能耗问题日益突出,节能降耗迫在眉睫,其关键在于掌握不同运量下系统的能耗特性,尤其是电力机车能耗。本文结合电力机车的运行特性和线路条件研究了一种电力机车能耗评估方法。根据牵引计算基本理论,分析电... 随着重载铁路运量的持续增长,能耗问题日益突出,节能降耗迫在眉睫,其关键在于掌握不同运量下系统的能耗特性,尤其是电力机车能耗。本文结合电力机车的运行特性和线路条件研究了一种电力机车能耗评估方法。根据牵引计算基本理论,分析电力机车在区间运行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和运动特性;结合电力机车的控制策略和牵引传动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牵引、惰行、制动)下电力机车各环节的能耗特性;最后仿真分析了HXD1型电力机车在区间运行过程中的能耗特性。结果表明:能耗结果满足相应的定理及机车运行特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电力机车能耗特性 牵引计算 线路条件 行车操纵
下载PDF
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蒋崇博 王军 +3 位作者 郑志新 侯京山 马玲 孙彤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之一。目的:评价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之一。目的:评价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为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单纯使用颈椎电脑牵引治疗,1次/d,每次30min,治疗14d。主要结局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强度,应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健肢与患肢皮肤温度,并计算健、患侧上肢温度差值。结果:治疗中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4例。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健、患侧上肢皮肤温度差值低于治疗前(t=28.652,P<0.01;t=64.214,P<0.01);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健、患侧上肢皮肤温度差值亦低于治疗前(t=14.484,P<0.05;t=84.425,P<0.05);治疗组VAS评分和上肢温度差值治疗前后的差异较对照组明显(t=7.494,P<0.01;t=5.321,P<0.01)。结论: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法,主要表现为缓解患者疼痛和减轻神经根压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定点引伸手法 手法 整骨 牵引 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中医推拿间歇拔伸颈椎应力分析及对VBI即时作用观察 被引量:29
19
作者 许世雄 李信安 +2 位作者 房敏 严隽陶 顾慎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1-77,共7页
本文对中医推拿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该手法对颈椎产生的应力分布符合临床对力学的要求。对椎基底动脉缺血型(VBI)颈椎病施行该手法,即时TCD检查提示血流参数等有显著性改善,说明间歇性拔伸... 本文对中医推拿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该手法对颈椎产生的应力分布符合临床对力学的要求。对椎基底动脉缺血型(VBI)颈椎病施行该手法,即时TCD检查提示血流参数等有显著性改善,说明间歇性拔伸手法对VBI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伸法 颈椎 应力分析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下载PDF
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肌力学性能及疲劳程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50
20
作者 朱清广 房敏 +3 位作者 沈国权 姜淑云 程英武 周楠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揭示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与牵引组,手法组32例,其中30例获得随访,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 目的:揭示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与牵引组,手法组32例,其中30例获得随访,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个月;平均体重(61.21±10.23)kg。牵引组33例,其中30例获随访,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45.54±14.35)岁;平均病程(13.25±6.06)个月;平均体重(62.31±10.45)kg。分别用Biodex Ⅲ system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2400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和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各测试1次。结果: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在60°/s角速度和120°/s角速度等速运动时,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比值(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T、AP、F/E、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程度:两组治疗前左右两侧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IEMG、MPF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右侧IEMG、MP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有改善趋势。结论:手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颈部肌群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协调能力,提高颈伸肌群的放电频率,有利于恢复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力学性能和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肌 手法 骨科 牵引术 力学 肌疲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