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Merge Control Strategies at Interstate Work Zones under Peak and Off-Peak Traffic Condi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Ossama E. Ramadan Virginia P. Sisiopiku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6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of interstate facilities typically mandate lane closures. Lane closures require merging maneuvers that often result in reduced speeds and traffic bottlenecks. Work zone impacts ...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of interstate facilities typically mandate lane closures. Lane closures require merging maneuvers that often result in reduced speeds and traffic bottlenecks. Work zone impacts on traffic operations are magnified when project durations are extended. Conventionally, work zone traffic control plans are developed to address work zone impacts. This study evaluated various merge control strategies at interstate work zones peak and off-peak traffic conditions and summarized related impacts. A comprehensive microscopic simul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in full consideration of driver/vehicle behavior at work zones. The analysis of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merge control strategies, when implemented during peak and off-peak conditions, can preserve the level of service and provide favorable mobilit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addi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nsportation agencies’ practice of scheduling work zone activities during the off-peak may not be the most optimum approach. Overal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ighlight the need for evaluation of work zone scheduling practices in full consideration of agency, user, and project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Simulation BOTTLENECKS Work zone traffic control traffic Congestion
下载PDF
Assessing Work Zone Traffic Control Options for 3-to-1 Lane Closures 被引量:1
2
作者 Troyee Saha Virginia P. Sisiopiku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0年第1期50-64,共15页
The presenc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zones hinders mobility and affects traffic operations. A 2002 study by Wunderlich & Hardesty reported that nearly 20% of the National Highway System roads have scheduled constr... The presenc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zones hinders mobility and affects traffic operations. A 2002 study by Wunderlich & Hardesty reported that nearly 20% of the National Highway System roads have scheduled construction work during the peak construction season. Additionally, approximately 24% of non-recurring delays on freeways are caused by work zones. To minimize time lost by travelers due to work zone induced traffic conges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fficiently plan temporary traffic control (TTC) at work zones. Earlier research conducted by Sisiopiku & Ramadan, 2017 confirms that the majority of State Departments of Transportation currently rely on their earlier experience when planning for work zones, rather than consider operational and safety impacts. Using a study corridor in Birmingham, Alabama as a test b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operational impacts of TTC options for work zones with 3-to-1 lane drop configuration using traffic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Alabam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The VISSIM simulation platform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considered two TTC strategies (i.e., static late and early merge) under 3-to-1 lane drop configuration for work-space length of 500 ft for long- and short-term lane closures.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3-to-1 lane-drop configuration should not be scheduled for long-term duration. Maintenance work can be scheduled from midnight to early morning and under the 3-to-1 lane closure scenario the performance of early and late merge traffic control is similar. Overall, this study used simulation modeling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traffic control strategies at work zones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performance measures. The result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mpact of each control strategy on density, speed, travel time etc. They also help determine what time of the day is best for lane closings in order to reduce adverse impacts from capacity reduction. Thus, the finding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planning, design, and operations of work zon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 zone traffic control Early MERGE LATE MERGE VISSIM Simulation
下载PDF
Movement of Autonomous Vehicles in Work Zone Using New Pavement Marking: A New Approach
3
作者 Prashant Singh Md Ahsanul Islam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0年第3期183-197,共15页
The autonomous vehicles are the future of mobility across the globe and are expected to touch the lives of every person of all ages. But this comes with certain challenges regarding safety, reliability, cost, legal fr... The autonomous vehicles are the future of mobility across the globe and are expected to touch the lives of every person of all ages. But this comes with certain challenges regarding safety, reliability, cost, legal framework, regulations, etc. however, of all the concer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 for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movement of the autonomous vehicle in the work zone. The work zone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reas for the autonomous vehicle to drive from. This is because the work zones are very dynamic, and all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specific to the site condition and cannot always be predefined. The study provides a concept of how pavement marking can be used for smooth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ovement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work zone. In this study, various pav</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ment marking signs have been designed as a concept considering the standard colors and striping width being used in the Manual of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 (MUTCD). The study assumes that the movement of the autonomous vehicle will not be exclusive and that it will move with the driver driven vehicle. It is expected that autonomous vehicles will require special pavement marking and signage for smooth movement through the work zone. These pavement marking and signage will eventually become part of standard Traffic Control Plans (TCP) and Maintenance of Traffic Plans (MOT). The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current research being done in this area and technology being used for detecting various pavement markings and signages.</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ous Vehicle Movement in Work zone Pavement Markings MUTCD traffic control Plans Maintenance of traffic Plans Work zone Safety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存保 陈超 严新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1,共6页
为降低两难区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信息获取方式及交叉口区域车辆运行特点,提出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在分析各种两难区问题改善措施的适用性基础上,确定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 为降低两难区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信息获取方式及交叉口区域车辆运行特点,提出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在分析各种两难区问题改善措施的适用性基础上,确定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的工作流程,综合运用车速引导、动态绿灯时间延长和黄灯时间调整等3种措施降低车辆进入两难区的概率,并提出主要参数计算方法。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笔者建立的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能使车辆闯红灯次数平均降低78.1%,且改善效果在低峰流量时优于高峰流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信号控制 两难区 车路协同 道路交叉口
下载PDF
困境区域引起的无意闯红灯违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金梅 王兆安 杨建国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8-141,共4页
本文分析了车辆在交叉口由于车辆的行驶速度较高或野蛮驾驶造成的闯红灯行为,其中除了应当给予惩处的驾驶员的故意行为以外,也包括无意闯红灯行为。无意闯红灯的原因和特点同城市交叉口的宽度、理想速度、车辆动力学特点、交通信号灯的... 本文分析了车辆在交叉口由于车辆的行驶速度较高或野蛮驾驶造成的闯红灯行为,其中除了应当给予惩处的驾驶员的故意行为以外,也包括无意闯红灯行为。无意闯红灯的原因和特点同城市交叉口的宽度、理想速度、车辆动力学特点、交通信号灯的黄灯间隔时间以及困境区域有关。本文给出了由困境区域引起的无意闯红灯违规的数学描述, 建立了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闯红灯违规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西安部分地区的数据进行仿真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困境区域 无意闯红灯违规 建模仿真
下载PDF
四车道高速公路部分占用超车道交通控制区交通特性及通行能力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孟祥海 张龙钊 李生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8-224,共7页
针对四车道高速公路部分占用超车道交通控制区开展研究,得到交通控制区各主要区段行车道和超车道上的流量分布曲线,换道方向与换道率曲线,速度分布曲线,标定Greenshields模型并据此确定各主要区段的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交通量... 针对四车道高速公路部分占用超车道交通控制区开展研究,得到交通控制区各主要区段行车道和超车道上的流量分布曲线,换道方向与换道率曲线,速度分布曲线,标定Greenshields模型并据此确定各主要区段的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交通量处于较低水平时,超车道的利用率较低,只有正常水平的20%左右,此时应对车道划分、车道设置及交通控制方式等进行优化调整;较低交通量水平下,交通控制区的平均车速、运行速度等均较高,宜使用运行速度作为限速值的取值依据;施工作业区段的道路通行能力只有正常路段的89%左右,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应着力提高瓶颈路段的道路通行能力,并将瓶颈路段的断面通行能力作为是否进行强制分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特性 交通控制区 车道利用率 换道特性 车速特性 通行能力
下载PDF
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安全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英 陈禹至 刘媛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5,345,共6页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施工区的特点及现实情况,建立养护时的安全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满足最佳施工安全的作业方法。依据施工期间的交通流量模型、车辆速度限制方式,分析不同限制车速控制区域的交通流量的特点,...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施工区的特点及现实情况,建立养护时的安全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满足最佳施工安全的作业方法。依据施工期间的交通流量模型、车辆速度限制方式,分析不同限制车速控制区域的交通流量的特点,计算养护区域的安全系数;并利用安全系数为指标对封闭不同车道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不同限速设置方案和警告区长度的优劣,提出了部分养护区安全控制策略,从而获得高速公路施工区最佳安全可靠性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养护施工区 仿真模型 交通控制
下载PDF
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庆芳 陈林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39-142,共4页
在分析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周期子区、相位差/绿信比子区的概念。与此概念相对应,详细介绍了一种控制子区动态划分的方法。运用V issim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子区划分方法相比,运用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流的... 在分析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周期子区、相位差/绿信比子区的概念。与此概念相对应,详细介绍了一种控制子区动态划分的方法。运用V issim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子区划分方法相比,运用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流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协调控制 控制子区 信号配时 仿真
下载PDF
高速公路施工区提前警告区域限速方案风险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彪 许洪国 +1 位作者 戴彤焱 徐慧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文章应用车辆跟驰理论、交通心理学原理和微观安全评价方法,选取车辆加减速度作为施工区行车风险的度量指标,以交通流平均速度、平均车道占有率及速度变异系数等宏观交通流参数表征施工区行车风险。综合考虑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等因素,给... 文章应用车辆跟驰理论、交通心理学原理和微观安全评价方法,选取车辆加减速度作为施工区行车风险的度量指标,以交通流平均速度、平均车道占有率及速度变异系数等宏观交通流参数表征施工区行车风险。综合考虑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等因素,给出4种高速公路施工区提前警告区域限速标志设置方案,应用微观交通仿真方法对4种限速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车道高速公路行车道封闭养护施工时,提前警告区在原60km/h限速标志的基础上,增设80km/h限速标志的方案较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车风险 交通仿真 施工区 限速控制
下载PDF
高速公路关联施工区可变限速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存保 江周 +2 位作者 李薇 路洪彬 张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年第6期905-909,共5页
为改善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关联施工区进行可变限速协调控制的必要性,确定了施工区关联度的量化计算模型,提出了关联施工区可变限速协调控制流程,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关联施工区可变限速协调控制方法和模... 为改善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关联施工区进行可变限速协调控制的必要性,确定了施工区关联度的量化计算模型,提出了关联施工区可变限速协调控制流程,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关联施工区可变限速协调控制方法和模型.针对一条包含两个施工区的高速公路施工路段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限速相比,施工区单独控制方式下路段平均车速、车辆总行驶距离分别提高了8.5%和9.7%,而施工区协调控制方式下路段平均车速、车辆总行驶距离则分别提高了15.2%和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可变限速控制 关联施工区 模型预测控制 高速公路 交通控制
下载PDF
两难区安全改善问题的感应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玮 马万经 杨晓光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09年第4期75-79,共5页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处,黄灯时间的正确设置能理论上消除两难区,但由于驾驶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中两难危险区域并不能完全消除。从信号控制角度解决两难区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基于理论消除两难区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以降低危险概率和提高...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处,黄灯时间的正确设置能理论上消除两难区,但由于驾驶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中两难危险区域并不能完全消除。从信号控制角度解决两难区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基于理论消除两难区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以降低危险概率和提高安全保障为目标的相位切换的逻辑判断,采取感应控制策略从信号控制角度改善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的交通安全问题,并通过微观仿真建模分析,从而验证了感应控制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难区 交通安全 感应控制 仿真分析 智能车路系统
下载PDF
城市信号交叉路口黄灯信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鑫 范磊 田瑞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
主要研究了计算黄灯闪烁持续时间的方法和有关黄灯时间所造成困境区域的内容。通过运用车辆的动态特点的真实评估,研究当驾驶员面对黄灯信号时可能的选择,并结合困境区域的原因分析与数学描述,提出黄灯时间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重点在... 主要研究了计算黄灯闪烁持续时间的方法和有关黄灯时间所造成困境区域的内容。通过运用车辆的动态特点的真实评估,研究当驾驶员面对黄灯信号时可能的选择,并结合困境区域的原因分析与数学描述,提出黄灯时间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重点在于分析困境区域对于驾驶员的影响,并借由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黄灯时间分配安排。最后,对设置黄灯信号及现有交通条例的制定提出一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黄灯时间 困境区域 模型分析
下载PDF
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优化及仿真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曲秋莳 周丽 +2 位作者 李军 吴晓华 张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第21期92-95,共4页
利用TransCAD与TransModeler两种仿真软件,从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到仿真评价分析系统研究三方面,给出北京市呼家楼6号线占道施工区交通优化组织方法及其仿真分析评价。
关键词 占道施工区 交通仿真 方案优化 交通组织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作业区可变限速控制方案研究
14
作者 李巧茹 蔡乐乐 +1 位作者 陈亮 宋扬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9-1332,共4页
为解决高速公路作业区合流处经常发生的排队拥挤问题,将作业区警告段常用的固定限速改为可变限速控制,并通过车流波动理论研究限速标志与检测器位置之间的合理距离。应用VSSIM微观仿真软件模拟作业区在不同限速方案下运行状况,并选取合... 为解决高速公路作业区合流处经常发生的排队拥挤问题,将作业区警告段常用的固定限速改为可变限速控制,并通过车流波动理论研究限速标志与检测器位置之间的合理距离。应用VSSIM微观仿真软件模拟作业区在不同限速方案下运行状况,并选取合适的评价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到达流量大于作业区通行能力的情况下,可变限速控制方案可有效减少通过作业区路段车辆的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不仅提高了车辆通过作业区的效率,且可以明显缓解作业区合流压力,提高道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作业区 可变限速控制 车流波动理论 微观仿真
下载PDF
基于犹豫区的倒计时信号灯安全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筱怡 黄合来 程琳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3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国内城市道路交叉口大量使用倒计时信号控制,而国外在试验探索阶段发现倒计时信号灯可能导致"加速抢灯"的安全隐患,因此没有广泛应用。对于倒计时信号灯的利弊,目前缺乏充分科学的论证。文中基于驾驶犹豫区理论,选择2个相似... 国内城市道路交叉口大量使用倒计时信号控制,而国外在试验探索阶段发现倒计时信号灯可能导致"加速抢灯"的安全隐患,因此没有广泛应用。对于倒计时信号灯的利弊,目前缺乏充分科学的论证。文中基于驾驶犹豫区理论,选择2个相似的分别有无倒计时信号灯的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摄像法测得在黄灯开始时刻车辆距离停车线的位置和车速,判别车辆是否处于犹豫区中,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倒计时信号灯对减少犹豫区的产生是有显著性的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计时信号控制 交通安全 驾驶犹豫区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单向交通控制条件下驾驶员延误模型研究
16
作者 隋中田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20-25,共6页
本文通过对单向交通控制条件下的双车道公路工作区车辆运行特性的分析,提出了驾驶员延误模型.该模型对确定双车道公路工作区的长度和运行时间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单向交通控制 公路工作区 延误模型
下载PDF
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嘉文 游权 周溪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5-131,共7页
为深入理解和解决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归纳与综述两难区定义、基本性质、驾驶员行为以及两难区管理与控制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脉络与最新进展。首先,描述与回顾2种两难区的基本定义与性质,总结两难区基本研究内容;然后,分... 为深入理解和解决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归纳与综述两难区定义、基本性质、驾驶员行为以及两难区管理与控制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脉络与最新进展。首先,描述与回顾2种两难区的基本定义与性质,总结两难区基本研究内容;然后,分析与总结两难区下驾驶员行为决策研究方法,指出驾驶员行为研究缺失与不足;最后,介绍两难区各类管理与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现有两难区研究基本性质还未明确与统一;在驾驶员行为决策方面,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在两难区管理与控制手段上,所提出的各类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两难区,其根本原因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环境与驾驶员的认知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信号控制交叉口 两难区 驾驶员行为 交通管理与控制
下载PDF
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控制区的合理设置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岚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2期299-300,共2页
首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控制区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改扩建作业控制区的具体划分及各控制区段的合理设置,并提出了施工区各控制区(预告段、过渡段、缓冲段、作业段和终止段)的长度标准,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控制区的设置提供... 首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控制区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改扩建作业控制区的具体划分及各控制区段的合理设置,并提出了施工区各控制区(预告段、过渡段、缓冲段、作业段和终止段)的长度标准,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控制区的设置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改扩建 作业控制区 长度
下载PDF
中日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昊 《公路交通技术》 2020年第2期48-56,共9页
以日本阪神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实际布置为例,与我国JTG H30-201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中日两国之间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方面的差异,对指导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 以日本阪神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实际布置为例,与我国JTG H30-201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中日两国之间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方面的差异,对指导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及其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神高速 高速公路 养护 作业控制区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高速公路施工区自动车辆行驶轨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虎 麦乐 +2 位作者 任杰 刘浩学 朱彤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改善高速公路施工区路段车辆运行状态,建立了一种集合优化换道比例和可变跟车时距的换道控制策略。通过引入交通运行效率和冲突风险目标函数并进行在线求解,从而对施工区车辆行驶轨迹进行优化,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在网联自动车环境下... 为改善高速公路施工区路段车辆运行状态,建立了一种集合优化换道比例和可变跟车时距的换道控制策略。通过引入交通运行效率和冲突风险目标函数并进行在线求解,从而对施工区车辆行驶轨迹进行优化,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在网联自动车环境下,以施工区上游路段车辆平均速度为目标函数,借助遗传算法遍历交通流状态集合,求解换道比例,以此调整施工区上游车辆分布。以施工区汇入路段车辆交通效率和冲突风险为可变跟车时距模型的目标函数,调用CPLEX/Matlab求解器得到汇入路段可变跟车时距。为了在线计算和可视化建立了Matlab/Vissim_COM的仿真平台,通过Matlab编程技术以单步仿真的方式提取Vissim车辆信息,将CPLEX求解器和Vissim的封装环境以函数调用的方式与遗传算法结合,对车辆信息进行优化计算和参数反馈。在总仿真次数达到400次时,模型控制得到最优。结果表明,与未实施控制相比,在最优控制中,当仿真时长达到800 s时,每条车道交通量输入达到700 veh/h,优化效果较为明显,即全局车辆在汇入路段"曝光"次数减少,车辆行驶轨迹变的"平滑",全局运行速度提高了48%,速度标准差的变化幅度降低,全局车辆的速度离散性得到改善,以后侵入时间表征冲突风险,冲突次数降低了39%,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运行状态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施工区 网联自动车辆 换道控制策略 轨迹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