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Tragic Love in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俊华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4期180-181,共2页
Wuthering Heights is a highly imaginative novel of love and revenge and a shining pearl in the treasure of English literature.This thesis aims to make a full exploration of the inner and external reasons resulting in ... Wuthering Heights is a highly imaginative novel of love and revenge and a shining pearl in the treasure of English literature.This thesis aims to make a full exploration of the inner and external reasons resulting in the tragic love between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the nove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from metaphorically geographical,social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s well.Readers are expected to fully realize the destructive force of a desperate soul,better appreciate the tragic beauty of a doomed love and,above all,capture the humane light beneath a tragic dra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thering HEIGHTS tragic love Freud’s THEORY of PE
下载PDF
Different Criterions of Love: Simple Analysis of Anna Karenina
2
作者 丁鹏辉 《海外英语》 2011年第8X期291-292,共2页
Anna Karenina's love is stirring and tragic. Levin's love is seemingly happy but insipid. Love is different when criterions are different. Why Anna' fate is tragic and how to get true love are also analyze... Anna Karenina's love is stirring and tragic. Levin's love is seemingly happy but insipid. Love is different when criterions are different. Why Anna' fate is tragic and how to get true love are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Mutual respect and consideration are the basics of love and never lose ourselves in l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BLE tragic love free HAPPINESS RESPECT
下载PDF
悲哀之美的历史投影——重读民初哀情小说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嘉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蕴含了几千年历史中某类文化内涵的符号,也是民众某类情感的代言者。《玉梨魂》等哀情小说以诗化和雅化的手段强化了才子和佳人的悲哀,达到了本质意义上的悲哀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哀情小说 悲哀之美 才子佳人
下载PDF
鲁迅与哈代乡土文学共异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雪梅 舒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145,共5页
乡土文学是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类别。对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进行比较是探寻乡土文学与本土文化、社会背景内在关系的必要途径。为此,选择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开创者鲁迅先生与西方三大杰出乡土作家之一托马斯.哈代进... 乡土文学是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类别。对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进行比较是探寻乡土文学与本土文化、社会背景内在关系的必要途径。为此,选择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开创者鲁迅先生与西方三大杰出乡土作家之一托马斯.哈代进行分析比较。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和英国的乡土小说为视角,透过鲁迅与哈代乡土小说中的依恋自然情结、悲剧性主题及人道主义等相似点的表面现象来分析其作品的本质差异,即鲁迅乡土小说的社会性(强调人物与社会的冲突)与哈代乡土小说的哲学性(强调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冲突)。这两种差异构成了东、西方乡土作家作品的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哲学性 自然情结 悲剧性主题 人道主义
下载PDF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Rose in A Rose for Emily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F00期126-128,共3页
A Rose for Emily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William Falkner.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rose,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se and Emily, trying to provide people a thorough unders... A Rose for Emily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William Falkner.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rose,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se and Emily, trying to provide peopl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me and the heroine's person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am Falkner A Rose for Emily ROSE EMILY SYMBOLISM tragic love south tradition
下载PDF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与欧洲感伤主义思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木青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共9页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在文学主张、情感色调、创作方法上均受到18世纪欧洲感伤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感伤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清末民初翻译大潮传入中国,为鸳鸯蝴蝶派所接受。鸳鸯蝴蝶派翻译了大量带有感伤主义元素的作品,它们非常符...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在文学主张、情感色调、创作方法上均受到18世纪欧洲感伤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感伤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清末民初翻译大潮传入中国,为鸳鸯蝴蝶派所接受。鸳鸯蝴蝶派翻译了大量带有感伤主义元素的作品,它们非常符合时代的感伤氛围和时人的情感需求,因而对文坛产生巨大冲击力。鸳鸯蝴蝶派在选择、借鉴、模仿的过程中,也创作了具有中国化背景的感伤主义作品,规模化地表现了对封建专制婚姻的不满与反抗,充满悲剧气氛,一些小说有意识地打破传统的连贯叙事框架,采用多种手法表达内心感受,促进了传统小说内容、形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鸳鸯蝴蝶派 哀情小说 感伤主义
下载PDF
“原生态”爬山调歌词的美学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树榕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原生态”爬山调,特指前工业社会时期生成、散落在民间且作者不详的具有原生性品格的爬山调作品。其“坚守”不变的文化倾向是:能否满足民众“生存”的底线是衡量社会制度、政策方针的价值标准。作为北方民歌的一种体裁,其歌词文本体... “原生态”爬山调,特指前工业社会时期生成、散落在民间且作者不详的具有原生性品格的爬山调作品。其“坚守”不变的文化倾向是:能否满足民众“生存”的底线是衡量社会制度、政策方针的价值标准。作为北方民歌的一种体裁,其歌词文本体现出重诗意韵味、重价值取向、重意境之美和悲剧之美等四个基本特点,这是值得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爬山调 婚姻风俗 悲剧性 情歌
下载PDF
《呼啸山庄》中人性的展现及悲剧意义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彤 梅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一部经典之作,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部奇诡而浪漫的佳作。艾米莉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恨纠葛向读者揭示了人性之复杂多变。就小说中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癫狂的爱...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一部经典之作,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部奇诡而浪漫的佳作。艾米莉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恨纠葛向读者揭示了人性之复杂多变。就小说中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癫狂的爱和疯狂的复仇来分析不同时期的人性体现,同时也探索小说主人公内心的世界与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人性 悲剧意义
下载PDF
“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谈脂砚斋对《红楼梦》“情”主题的揭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明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红楼梦》开篇就宣称此书是"大旨谈情",脂砚斋也在批语中明确指出,《红楼梦》主要是写"情"的,是"一篇尽情文字"。《红楼梦》中的"情",主要是指"儿女之情",作者的目的就是"要... 《红楼梦》开篇就宣称此书是"大旨谈情",脂砚斋也在批语中明确指出,《红楼梦》主要是写"情"的,是"一篇尽情文字"。《红楼梦》中的"情",主要是指"儿女之情",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将儿女之情发泄一二","儿女之情"是"情情"与"情不情"的统一。"情情",是指"谁对我有情,我即对谁有情。"是对爱情的专一,情之所钟,一往情深;"情不情"是指对所有人和物都付诸真情,是一种博爱精神。《红楼梦》中的"情"又是一种悲情,揭示的是作者"情"的破灭、审美理想幻灭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脂砚斋 悲情
下载PDF
专业眼光·才子笔墨·哀为主调——论周瘦鹃的翻译小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周瘦鹃精通外语,避免了时人随意翻译的弊病;熟悉欧美小说,对所译作品的选择具有专业眼光。他运用整体忠实而适度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作呈现出不同于"五四"翻译小说的才子笔墨。无论用文言,还是白话,其译文总是清新流畅,雅俗共... 周瘦鹃精通外语,避免了时人随意翻译的弊病;熟悉欧美小说,对所译作品的选择具有专业眼光。他运用整体忠实而适度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作呈现出不同于"五四"翻译小说的才子笔墨。无论用文言,还是白话,其译文总是清新流畅,雅俗共赏,颇能引起民初读者的"兴味"。他大量翻译"哀情"小说乃是其主体精神与时代风尚双重建构的结果。若从"融才子笔墨与专业眼光为一体"的角度考察,他已经超越林纾、包天笑等译界前辈。在"新文学革命"前夕,他便开始更多地采用直译,使其译作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瘦鹃 翻译小说 才子笔墨 专业眼光 哀情
下载PDF
科尔沁“情歌”悲剧性探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树榕 木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6-71,共6页
从各种版本的科尔沁“情歌”看 ,美学力量主要来自其悲剧意蕴。与其他色彩区的蒙古族情歌相比 ,科尔沁悲剧性“情歌”呈现出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民族心理根源和现实批判意义 ,并由此搭建起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反思的平台。
关键词 科尔沁情歌 悲剧性 二律背反 深层诉求
下载PDF
生命觉醒中的悲剧意识和死亡体验——《孔雀东南飞》悲剧意蕴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潜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2-55,61,共5页
本文把《孔雀东南飞》这一中国诗歌史上杰出的叙事长诗和悲剧故事置于汉末魏晋“人的觉醒”这样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命题下加以考察,先从人格觉醒、情感觉醒和反抗意识觉醒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悲剧主人公的“生命觉醒”;又进一步从生命哲... 本文把《孔雀东南飞》这一中国诗歌史上杰出的叙事长诗和悲剧故事置于汉末魏晋“人的觉醒”这样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命题下加以考察,先从人格觉醒、情感觉醒和反抗意识觉醒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悲剧主人公的“生命觉醒”;又进一步从生命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分析其悲剧感受和死亡体验的心理过程和特点,试图在社会认识意义的基础上丰富对这首千古悲歌的美学内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意识 死亡体验 生命觉醒 诗歌 叙事长诗 《孔雀东南飞》 悲剧意蕴
下载PDF
珍视生命 向死而生——谈悲剧爱情作品的生命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高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43-146,共4页
中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中,选入了许多悲剧爱情方面的文学作品,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情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更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不断追求生命的... 中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中,选入了许多悲剧爱情方面的文学作品,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情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更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不断追求生命的永恒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爱情 生命观教育 人生意义
下载PDF
绝望中的希望之“虹”——论《伤逝》悲剧意识的“三位一体” 被引量:2
14
作者 荀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1-64,共4页
《伤逝》的悲剧意识,不仅因为有真诚的悔恨、沉重的怀念、凄凉的悲楚、无奈的分离等爱情境遇,还因为有沉重的锁链、无所附依的心灵、险恶的社会、流言的恶毒等现实困境,更因为有泪水的挥洒、爱人的逝去、理解的缺失、感动的远离等人性... 《伤逝》的悲剧意识,不仅因为有真诚的悔恨、沉重的怀念、凄凉的悲楚、无奈的分离等爱情境遇,还因为有沉重的锁链、无所附依的心灵、险恶的社会、流言的恶毒等现实困境,更因为有泪水的挥洒、爱人的逝去、理解的缺失、感动的远离等人性缺失。鲁迅在《伤逝》中,以追忆的形式,倾诉了无尽的悔恨和愧疚,抒发了高洁与美好无可奈何逝去的悲痛。《伤逝》以忏悔开场,以忏悔结束,既反映了爱情的普遍境遇,又凸显了现实的无奈,还反映了人性的缺点,而这都是人的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忏悔 爱情 悲剧意识
下载PDF
论《伤逝》悲剧的三重意境 被引量:3
15
作者 荀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6-58,共3页
《伤逝》的情痛之真、语言之美、灵魂之善,使作品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悲剧意味。《伤逝》的悲剧之美,不仅因为有真诚的悔恨、沉重的怀念、凄凉的悲楚、无奈的分离,更因为有泪水的挥洒,爱人的逝去,理解的缺失,感动的远离。鲁迅在《伤逝》中... 《伤逝》的情痛之真、语言之美、灵魂之善,使作品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悲剧意味。《伤逝》的悲剧之美,不仅因为有真诚的悔恨、沉重的怀念、凄凉的悲楚、无奈的分离,更因为有泪水的挥洒,爱人的逝去,理解的缺失,感动的远离。鲁迅在《伤逝》中,以追忆的形式,倾诉了无尽的悔恨和愧疚,抒发了高洁与美好无可奈何逝去的悲痛。《伤逝》以忏悔开场,以忏悔结束,让我们在至情的刺痛中泪流满面,让我们在感伤之余,去思考生活、领悟人生。小说着力描写的不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是现实的无奈与人性的弱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忏悔 爱情 悲剧
下载PDF
断崖上的双生花——阿克西妮亚与莱波尔玛形象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祥文 李婷婷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47-50,共4页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对我国作家玛拉沁夫的创作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茫茫的草原》中的莱波尔玛与《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在性格特征、爱情生活和悲剧命运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她们共同彰显了男权社会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苏俄文学 爱情生活 悲剧命运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时间之伤与个体存在的焦虑——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情爱主题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亚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女作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踏着悲剧氛围走来的。殊途同归的悲剧主题首先源自女性书写者的创伤记忆和女性与生俱来的悲剧命运所积淀的心理痼疾。女作家们以女性所特有的尖锐、激愤与性别意识,叙写了在社会变动和个人觉醒... 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女作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踏着悲剧氛围走来的。殊途同归的悲剧主题首先源自女性书写者的创伤记忆和女性与生俱来的悲剧命运所积淀的心理痼疾。女作家们以女性所特有的尖锐、激愤与性别意识,叙写了在社会变动和个人觉醒中的女性生存处境,敏感地表现了知识女性在奋力挣脱旧式的人身和精神锁链的同时又陷入新的异化状态时面对的痛苦、绝望的抗争等复杂心理状态。女作家们以悲悯的目光和强烈的自省意识,揭示了女性悲剧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小说 情爱主题 悲剧意蕴
下载PDF
白薇含尽自身婚恋悲味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闵建国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白薇的悲苦恋情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她那富有理想和浪漫精神的笔墨之中,不仅展示了她在情感和理智的漩涡中奋力挣扎而不得解脱的痛苦过程,也写出了人生悲凉的无限遐思,包含着对男权的憎恨,对女性意识的发掘与探寻。
关键词 白薇 苦恋情 创作悲歌
下载PDF
亲情爱情:千疮百孔——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锦鸿 刘雪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在小说中,悲剧意识则主要表现在爱情悲剧、亲情悲剧及人性悲剧上;而悲剧意识对于...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在小说中,悲剧意识则主要表现在爱情悲剧、亲情悲剧及人性悲剧上;而悲剧意识对于张爱玲小说批判男权文化、唤醒女性意识及形成苍凉风格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她人生经历与一系列悲剧小说的探究,人们可以更多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可以对亲情、爱情、婚姻、人生及人性等诸多涉及人类精神实质领域的永恒话题作深刻思考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悲剧意识 亲情爱情 苍凉
下载PDF
透过王昭君悲剧形象探析封建文人的三种情殇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元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8-90,共3页
本文对王昭君的悲剧形象中的三种情殇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共鸣;对违反封建道德标准的恼怒;对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的愤恨三种情殇是历代文人热衷于描写昭君并多数喜欢或倾向于把王昭君形象塑造成悲剧的艺术形象的根源... 本文对王昭君的悲剧形象中的三种情殇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共鸣;对违反封建道德标准的恼怒;对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的愤恨三种情殇是历代文人热衷于描写昭君并多数喜欢或倾向于把王昭君形象塑造成悲剧的艺术形象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悲剧形象反思、资料考证,提出王昭君的历史真实形象是一个有生活见解的、性格刚强、不为封建礼教所拘,并为民族团结做出重要贡献的妇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形象 情殇 自愿请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