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thermal coupling model for bearing rotor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 被引量:1
1
作者 Yongqiang LIU Baosen WANG +2 位作者 Shaopu YANG Yingying LIAO Tao GUO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9期1381-1398,共18页
Based on Newton’s second law and the thermal network method,a mechanical thermal coupling model of the bearing rotor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s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earing vibration a... Based on Newton’s second law and the thermal network method,a mechanical thermal coupling model of the bearing rotor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s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earing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The influence of lubrication on the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considered in the model,and the real-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built up by using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model.After considering the lubrication,the bearing outer ring vibration acceleration and node temperature considering grease are lower,which shows the necessity of adding the lubrication model.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s for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model are respectively conducted.In the envelope spectrum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 signal and the experimental signal,the frequency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aks are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and the error is very small.In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the node temperature change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By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bearing angular and fault size on the system node temperature,as well as the change law of bearing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erature,it is found that the worse the working condition is,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is.Whe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s low,the viscosity of grease increases,and the oil film becomes thicker,which increases the sliding probability of the rolling element,thus affect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bearing,which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t bearing faults of high-speed trains in the low-temperature area of Northeast China.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faults often occur in the early stage of train operation in the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coupling dynamic model thermal network method track irregularity(TI) low temperature
下载PD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heavy-haul combined train applying emergency braking on straight line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鹏飞 王开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98-1908,共11页
A heavy-haul train-track coupled model is developed. Taking the emergency braking of the 2×104 t combined train as example, the train longitudinal impulse, the coupler dynamic behaviors and wheel-rail interaction... A heavy-haul train-track coupled model is developed. Taking the emergency braking of the 2×104 t combined train as example, the train longitudinal impulse, the coupler dynamic behaviors and wheel-rail interactions of vehicles distributing in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coupler compressing forces, the couplers of middle locomotives may tilt to the free swing limits, which induces the unidirectional tilt of their connected wagon couplers. Consequently, the coupler longitudinal forces produce the lateral components, and then affect the 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iddle locomotive and their neighboring freight wagons deteriorate significantly, becoming the most dangerous parts in the combined train. The wagons disconnecting with the locomotives can basically keep their couplers to stabilize in the centering positions, even though the maximum coupler longitudinal force acts on it. And its corresponding running safety also has littl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haul train longitudinal impulse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emergency braking
下载PDF
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仿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英贵 赵明慧 张云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强有效的绿色交通方式,其高峰期客流激增且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而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动态灵活编组和群组追踪运行能有效满足复杂多变的城轨运营需求。本文剖析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 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强有效的绿色交通方式,其高峰期客流激增且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而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动态灵活编组和群组追踪运行能有效满足复杂多变的城轨运营需求。本文剖析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过程,给出虚拟连挂列车群组最小安全追踪距离计算公式;以单列标准车长的线路路段为一个元胞单元,设计速度及位移更新规则,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仿真模型;以某市地铁2号线为背景,多角度仿真刻画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模型能有效缩短列车最小安全追踪间隔时间,城轨线路通过能力较移动闭塞制式提高78.4%;头车延迟引起的后续列车晚点总数量及总晚点时间更小,呈现出更佳的抗干扰性与恢复性能,且宜采用小编组列车实现虚拟连挂;动态混合编组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性能最佳,单一小编组的次之,大编组列车群宜在小编组列车群前面运行;城轨列车群组旅行速度总体上与平均站间距呈正相关;当列车发车间隔大于延迟时间时,平均站间距对列车群组的延迟影响不敏感,相反,则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能够为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列车群组追踪运行 元胞自动机 城轨列车 虚拟连挂 动态灵活编组
下载PDF
400 km/h高速铁路典型路基段风致行车安全研究
4
作者 郑晓龙 陈星宇 +2 位作者 徐昕宇 周川江 杨泉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以某设计速度400 km/h的高速铁路4种典型路基段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风车路耦合动力分析方法,运用ANSYS和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分别建立路基和列车模型,分析CRH380动车组在环境风速20~40m/s区间工况,以速度400 km/h通过时车辆的动力响... 以某设计速度400 km/h的高速铁路4种典型路基段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风车路耦合动力分析方法,运用ANSYS和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分别建立路基和列车模型,分析CRH380动车组在环境风速20~40m/s区间工况,以速度400 km/h通过时车辆的动力响应。根据评价准则提出风致行车安全控制指标。结果表明:车体横向加速度反映列车横风稳定性,可以作为风致行车安全的控制指标;脱轨系数随着风速增大而增大,在风速不超过40 m/s条件下,均未达到上限值0.8;4#路基段可以承受的环境风速最大,风致行车安全的效果最好;背风侧的车辆响应指标均明显好于迎风侧,对于横风影响下的动力仿真分析,应将迎风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典型路基 风车路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风致行车安全
下载PDF
悬挂胶轮列车与钢桥的振动试验及仿真研究
5
作者 李奇 吕超 李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1,166,共10页
为评价悬挂胶轮列车及钢轨道梁桥的结构性能,以开封悬挂式单轨示范线为背景开展现场试验与仿真研究。开发了胶轮列车-钢轨道梁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根据现场实测的胶轮车辆的空气弹簧、走行轮刚度和阻尼等力学参数,建立胶轮列车模型。对... 为评价悬挂胶轮列车及钢轨道梁桥的结构性能,以开封悬挂式单轨示范线为背景开展现场试验与仿真研究。开发了胶轮列车-钢轨道梁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根据现场实测的胶轮车辆的空气弹簧、走行轮刚度和阻尼等力学参数,建立胶轮列车模型。对车桥动力响应的现场试验与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比较,采用相关规范对列车走行性以及轨道梁桥的动力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车桥动力特性及其振动响应的理论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车桥耦合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悬挂式胶轮单轨交通系统振动性能研究;轨道梁竖向挠跨比小于相关规范的限值,竖向刚度设计合理;在列车竖向静活载作用下,相邻两跨轨道梁梁端竖、横向转角之和最大值分别为4.5‰和1.5‰;车速80 km/h下轨道梁纵、横向应力动力系数最大值分别为1.17和1.14;考虑到悬挂式胶轮列车没有脱轨风险,列车轮重减载率及钢轨道梁桥横向加速度较传统铁路偏大,其相应限值可较现行铁路规范适当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胶轮列车 钢轨道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仿真 现场测试 振动响应
下载PDF
面向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载列车智能操控关键技术
6
作者 王青元 魏咪 +4 位作者 胡云卿 王建华 江帆 张征方 王开云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面向我国重载铁路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以及重载铁路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对既有列车运行控制带来的严峻挑战,文章围绕重载列车智能操控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现状介绍,并分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未来发展趋势。首先,针对列车纵向动力学建模,... 面向我国重载铁路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以及重载铁路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对既有列车运行控制带来的严峻挑战,文章围绕重载列车智能操控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现状介绍,并分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未来发展趋势。首先,针对列车纵向动力学建模,已有研究多考虑单一环境、固定工况下机理建模及分析,难以精确表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内、外部参数时空渐变特性,因此,在已有机理模型基础上考虑未建模动态,并进行降阶等效是未来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次,长编组列车车辆间非线性强耦合特性、空气制动特性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纵向冲动的影响依旧为重载列车操纵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借鉴高速列车多车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考虑主动抑制纵向冲动的重载列车多机车分布式协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结合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算法、多源信息融合等新兴技术分析了列车控制领域一些新的机遇,而耦合仿真平台与评估体系的搭建也将成为重载列车安全运行分析、评估与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智能操控 动力学建模 操纵优化 数据驱动 人工智能 多源信息融合 耦合仿真平台
下载PDF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振动荷载的动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殿勇 张西文 +3 位作者 刘鑫锦 吕颖慧 秦磊 刘广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183,共10页
为了探究汽车-列车振动荷载对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ABAQUS软件的Dload子程序对汽车、列车振动荷载进行耦合,分别将单一振... 为了探究汽车-列车振动荷载对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ABAQUS软件的Dload子程序对汽车、列车振动荷载进行耦合,分别将单一振动荷载及汽车-列车振动荷载作用引入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分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在不同工况时加速度、位移、应力、应变的变化。结果表明:汽车、列车振动荷载频率不同,共同作用后产生拍频现象,导致相同方向合成荷载的振幅可能小于分荷载的振幅,当频率相同时所合成荷载的振幅最大;管片上方的土体以及非封闭弧形内衬外侧土体发生较大的应变,最大塑性应变发生于拱顶偏右侧,达到7.032×10^(-6);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中的预制箱涵牛腿柱、顶板处出现较大拉、压应变,在长期运营期间需要对预制箱涵牛腿柱、顶板位置进行定期检查和必要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 动力响应特性 汽车振动荷载 列车振动荷载 耦合振动荷载
下载PDF
高速磁浮车-桥耦合振动控制参数影响分析
8
作者 卜秀孟 王力东 +2 位作者 黎清蓉 胡朋 韩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7,866,共11页
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控制参数取值不当可能导致车-桥系统异常振动.因此,明确悬浮系统控制参数与磁浮车-桥系统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建立包含比例-微分控制的5节编组磁浮列车动力学模型和20跨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其次,与实测结... 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控制参数取值不当可能导致车-桥系统异常振动.因此,明确悬浮系统控制参数与磁浮车-桥系统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建立包含比例-微分控制的5节编组磁浮列车动力学模型和20跨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其次,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计算车速430 km/h时不同控制参数下列车和桥梁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增大比例系数会使悬浮和导向系统刚度增大,增大微分系数会使悬浮和导向系统阻尼增大;车体竖向加速度随比例和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车体横向加速度随比例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悬浮间隙和桥梁竖向加速度均随比例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导向间隙随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比例系数对导向间隙的影响较小;桥梁横向加速度随比例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桥梁竖向加速度主要受电磁力中悬浮电磁铁长度特征频率1倍~12倍频的影响,桥梁横向加速度主要受导向磁极长度特征频率及其2倍频和导向电磁铁长度特征频率2倍频及4倍频的影响;为减小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综合建议竖向比例和微分系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3000~4000和10~25,横向比例和微分系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4000~5000和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车桥耦合振动 控制参数 比例-微分控制 动力响应分析
下载PDF
津潍黄河桥静态线形平顺性及车-线-桥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9
作者 袁伟 龙许友 +1 位作者 谢剑 周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9-266,共8页
为确保新建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建成投入运营后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必要提前开展大跨桥静动力学仿真研究。以主跨600 m的津潍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动力相互作用原理构建了车-线-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温度... 为确保新建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建成投入运营后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必要提前开展大跨桥静动力学仿真研究。以主跨600 m的津潍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动力相互作用原理构建了车-线-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温度荷载、公铁路车辆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下的大跨桥线形变化特点,从桥梁轨面线形曲率半径和车-线-桥系统动力响应两方面综合评估了大跨桥线路平顺性。研究结果表明:公铁路车辆荷载作用下桥面变形量最大达到596 mm,计算挠跨比为1/1006,满足规范中1/500设计挠跨比的要求;拉索降温15℃工况下桥梁轨面线形最小曲率半径为23784 m,满足规范中350 km/h车速下23630 m的理论最小竖曲线半径限值要求;单线或双线列车行驶通过对桥梁竖向动力性能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差异较小,但会对行车舒适性有一定影响差异;随着列车运行速度从200 km/h提高至350 km/h,车-线-桥系统动力响应会显著增大,桥梁竖向位移、桥梁竖向加速度、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车体垂向加速度、垂向ISO 2631指标、UIC 513指标的增量尤为显著,但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温度荷载引起的附加变形会显著提高轮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指标,使列车运行安全性及舒适性有所降低,并会使桥梁动力响应有所提高,但各指标仍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车-线-桥耦合动力学 线形平顺性 行车安全舒适性 附加变形
下载PDF
基于虚拟编组的城轨列车时刻表优化方法
10
作者 李岩 巩亮 +2 位作者 许得杰 潘星 胡晨皓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
针对高峰时段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运力不匹配问题,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交通过饱和状态和车场车底数量限制,提出了基于虚拟编组的城轨列车时刻表优化方法。构造动态客流累计需求函数,预测不同时段客流量;考虑乘客需求、发... 针对高峰时段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运力不匹配问题,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交通过饱和状态和车场车底数量限制,提出了基于虚拟编组的城轨列车时刻表优化方法。构造动态客流累计需求函数,预测不同时段客流量;考虑乘客需求、发车间隔、运行时间、车底数量、车底接续等约束条件,以列车在首站的发车时刻和各车次的编组方案为决策变量,以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与列车走行里程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虚拟编组的城轨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针对原问题包含大量耦合约束条件,利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将耦合性约束吸收至目标函数,将原问题分解为2个独立路径的子问题,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再利用商业求解器求解子问题的下界解,并设计启发式算法求解子问题的上界可行解,得到原问题解的上下界。以上海地铁某线路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峰时段,所提动态客流累计需求函数与客流实际到达规律拟合度较高;固定编组模式下,非均匀发车时刻表相比于均匀发车时刻表,可降低24.15%的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和51.73%的滞留乘客等待时间;而所提虚拟编组列车时刻表相比于固定编组模式下非均匀发车时刻表,不仅可减少0.33%的列车运行里程,还可进一步减少16.95%的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和6.03%的滞留乘客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时刻表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动态客流需求 虚拟编组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铁路桥梁损伤识别
11
作者 杨宏印 张威 +2 位作者 曹鸿猷 吴楠昊 刘章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5-930,985,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桥梁结构服役局部损伤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改进损伤识别因子并结合遗传算法的损伤识别方法。推导了任意单元长度组合的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单元及其动力方程,遗传算法采用锦标赛策略及最优保存策略2种选择算子,引入灾变及邻域... 针对高速铁路桥梁结构服役局部损伤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改进损伤识别因子并结合遗传算法的损伤识别方法。推导了任意单元长度组合的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单元及其动力方程,遗传算法采用锦标赛策略及最优保存策略2种选择算子,引入灾变及邻域搜索机制。通过对不同损伤工况进行多次独立重复计算,对算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大于25 dB时,识别效果好,极少数误判的结果大概率存在于真实损伤位置的附近或对称处;与单个单元损伤情况相比,多个单元损伤工况平均第一次出现最优解的迭代次数略高,但整体都偏低;SNR与识别率(identification rate,IR)呈“扁S”型Logistic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桥梁耦合系统 动力响应 损伤识别 遗传算法 高斯白噪声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虎军 董盈 +1 位作者 林镇荣 陈希茂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研究波浪作用对高速铁路跨海桥梁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和Morison方程模拟波浪荷载,采用分布力模式输入既有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提出波浪作用下的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方法。以某高速铁路跨海斜... 为研究波浪作用对高速铁路跨海桥梁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和Morison方程模拟波浪荷载,采用分布力模式输入既有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提出波浪作用下的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方法。以某高速铁路跨海斜拉桥为背景,研究波坡面效应、波浪重现期、车速对车-轨-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并评估不同重现期波浪作用下过桥列车的走行性。结果表明:波坡面效应会使作用于不同单桩的波浪荷载初始相位不同,从而导致作用于群桩基础的波浪荷载合力不同;随着波浪重现期的增大,车-轨-桥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均增大,而竖向动力响应几乎不变;考虑波浪作用后,列车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均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波浪荷载会显著降低桥上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并增加桥上列车的脱轨风险。常遇波浪(10年重现期)和极端波浪(100年重现期)作用下列车的安全车速阈值分别为325 km/h和275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 波浪作用 波坡面效应 波浪重现期 车速 动力响应 行车安全性
下载PDF
地震-移动荷载耦合作用下地铁车站动力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士龙 高盟 +1 位作者 矫慧慧 邢晨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231,共10页
地下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由于我国地震频发以及列车进出站频率增加,地铁车站结构易受地震荷载和列车荷载共同影响,然而目前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未考虑地震-列车荷载耦合作用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保证地震和列车进出站同时... 地下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由于我国地震频发以及列车进出站频率增加,地铁车站结构易受地震荷载和列车荷载共同影响,然而目前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中未考虑地震-列车荷载耦合作用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保证地震和列车进出站同时发生时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建立土体-地铁车站-轨道相互作用的三维精细化计算模型,选取列车制动进站的荷载形式施加在轨道表面,并在模型底部输入三向地震波,对比分析地铁车站结构在地震作用和地震-列车耦合作用2种工况下的应力、位移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列车耦合作用下,下层柱的柱底峰值应力最大,是车站结构最薄弱的位置,发生变形后首先达到最大屈服应力值并产生塑性破坏;在列车进站前期(0~5 s),板在地震-列车耦合作用下的加速度及位移幅值均大于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及位移幅值,列车进站后期,板在2种工况下的加速度及位移基本一致;在地震-列车耦合作用下,当地震加速度较小且列车速度较大时,两者振频接近产生共振,并导致对板的振动放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列车耦合作用 地下车站结构 动力性能 共振放大现象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的吊耳动力学分析
14
作者 丁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6,共9页
为揭示CRH380AL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不同位置的吊耳产生裂纹差异很大的原因,开展实车运行工况下的振动和气动载荷测试,建立车下设备-车辆-轮轨-线路多重耦合大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车体和车下设备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弹性体模型,轮轨子系... 为揭示CRH380AL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不同位置的吊耳产生裂纹差异很大的原因,开展实车运行工况下的振动和气动载荷测试,建立车下设备-车辆-轮轨-线路多重耦合大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车体和车下设备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弹性体模型,轮轨子系统和转向架子系统使用多刚体动力学建模,轨道不平顺谱应用武汉至广州区间的实际测量数据,隧道通过和隧道交会等工况的气动载荷由八节车气动模型数值模拟获得,分析了车体弹性、气动载荷和螺栓刚度等因素对车下设备吊耳支反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车下设备与车辆系统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行为,车下设备本身质量分布和车体弹性耦合效应导致4号吊耳垂向动态载荷最大,与现场故障裂纹占比最高的情况对应;气动载荷对车下设备8号吊耳动态载荷存在明显影响;低频区域的吊耳动态载荷随螺栓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垂向平均动载荷和最大动载荷分别为其余2个方向的4倍和6倍.基于线路和车辆耦合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可为车下设备动态力学行为的设计和疲劳性能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下设备 吊耳 线路 气动载荷 刚柔耦合 动态载荷
下载PDF
风屏障透风率对T型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15
作者 何宝华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探究强风环境下,风屏障透风率对重载铁路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依据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建立风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横风作用下,列车通过安装了不同透风率风屏障的T型梁桥时车桥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和车桥振动响应。研... 为探究强风环境下,风屏障透风率对重载铁路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依据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建立风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横风作用下,列车通过安装了不同透风率风屏障的T型梁桥时车桥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和车桥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列车阻力系数增大,桥梁阻力系数减小;桥梁竖向位移对风屏障透风率的变化不敏感,桥梁横向位移随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而小幅增大;机车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随着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加而增加;风屏障透风率为30%时重车横向摇摆力最小,风屏障透风率为20%时空车横向摇摆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车桥耦合振动 数值计算 风屏障 动力响应 简支T梁
下载PDF
基于列车自主运行的动态编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场景设计
16
作者 薛巧丽 俎云燕 +2 位作者 黄鼎慧 谢星 雷成健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79-85,共7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规模和客流日益增加的过程中,旅客出行客流分布规律呈现时空不均衡特性。针对既有传统固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方式难以适应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列车自主运行的动态编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动态编组通用场景设计方案,...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规模和客流日益增加的过程中,旅客出行客流分布规律呈现时空不均衡特性。针对既有传统固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方式难以适应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列车自主运行的动态编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动态编组通用场景设计方案,其在全自动运行系统(FAO)基础上,针对动态编组新增场景5个、修订场景18个。文章详细阐述了动态编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虚拟联挂和物理联挂下三大通用运营场景(编队建立、编队运行、编队解编),得到系统功能需求,为后续的系统功能及架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动态编组 运营场景 虚拟联挂 物理联挂 解编 车车通信
下载PDF
基于参数随机分布特性的多质点重载列车安全制动模型研究
17
作者 白金磊 王跃 +3 位作者 江帆 张征方 史可 钟谱华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列车虚拟联挂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线路运输能力,是轨道交通新兴技术的研究热点,其采用动态追踪技术构建新的安全制动模型,但已有研究只考虑了紧急制动、最短追踪距离等边界问题,无法适应重载列车领域,也未解决重载列车线路复杂、空气制动... 列车虚拟联挂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线路运输能力,是轨道交通新兴技术的研究热点,其采用动态追踪技术构建新的安全制动模型,但已有研究只考虑了紧急制动、最短追踪距离等边界问题,无法适应重载列车领域,也未解决重载列车线路复杂、空气制动离散性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参数随机分布特性的多质点重载列车安全制动模型。文章首先基于列车虚拟联挂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列车多质点动力学分析,建立车钩缓冲器模型,参照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安全模型,设计出重载列车的安全制动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纵向动力学平稳性角度评估跟随车采用不同导向安全措施的技术指标,并分析典型参数在随机变化时安全制动距离的分布函数特性;最后,进行列车运动学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置信度约为1时,能够大大缩短列车间的追踪距离(1.4km以下),提升了列车的运输效率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安全制动模型 虚拟联挂 随机分布 纵向动力学
下载PDF
高速铁路引入对空铁一体枢纽振动和噪音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
18
作者 李鸿志 王梯 陈以庭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本文针对某机场航站楼及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的实际工程项目,建立了列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轨道-土体-建筑物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建筑物结构噪声分析模型,评估了高速铁路及地铁行车所致振动对航站楼及GTC建筑物的影响,并分析了建... 本文针对某机场航站楼及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的实际工程项目,建立了列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轨道-土体-建筑物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建筑物结构噪声分析模型,评估了高速铁路及地铁行车所致振动对航站楼及GTC建筑物的影响,并分析了建筑物基础隔振措施的隔振效果。结果表明:采取基础隔振措施前,GTC建筑物内旅客过夜用房区域的最大Z振级和二次结构噪声分别达到74.4 dB和45.3 dB(A),航站楼建筑的最大Z振级和二次结构噪声分别为74.6 dB和46.6 dB(A),均超出了标准GB 10070-1988和JGJ/T 170-2009规定的限值。采取基础隔振措施后,GTC和航站楼内Z振级分别减小了6.5~10 dB和6~9.9 dB,二次结构噪声分别减小了9.8~11.2 dB(A)和6.4~10.5 dB(A),均满足标准GB 10070-1988和JGJ/T 170-2009规定的夜间限值。研究结果对于铁路与航站楼的综合开发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环境振动 二次结构噪声 基础隔振 高速铁路
下载PDF
EMS磁浮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曾佑文 王少华 张昆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25,共5页
建立了EMS磁浮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及方程,编制了系统动力学仿真程序,对于磁浮列车在单跨简支柔性轨道模型下的车-轨耦合振动进行了系统仿真。
关键词 磁浮列车 垂向振动 耦合动力学 EMS
下载PDF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方程求解方法对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朱志辉 龚威 +2 位作者 王力东 蔡成标 余志武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6,共10页
基于轮轨Hertz接触模型,分别建立列车—轨道—桥梁垂向耦合系统的分离迭代法和耦合时变法的系统动力方程。根据系统最高频率以及谱半径理论分析这2种系统动力方程对时间积分步长的要求以及在计算收敛性方面的差别;以8辆车编组的高速列... 基于轮轨Hertz接触模型,分别建立列车—轨道—桥梁垂向耦合系统的分离迭代法和耦合时变法的系统动力方程。根据系统最高频率以及谱半径理论分析这2种系统动力方程对时间积分步长的要求以及在计算收敛性方面的差别;以8辆车编组的高速列车通过5跨简支梁桥为例,对比这2种系统动力方程的计算精度,并分析耦合时变系统动力方程不同时间积分步长对不同动力响应指标计算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离迭代法系统动力方程受积分步内迭代稳定性和计算精度的双重控制,其时间积分步长必须小于0.2ms;而耦合时变法系统动力方程则允许采用较大的时间积分步长,但不同动力响应指标的计算精度受时间积分步长的影响不同,其中,钢轨位移、车体振动加速度、桥梁位移以及轮轨垂向力等指标对时间积分步长的变化不敏感,在1ms的积分步长下即可得到精确解,而钢轨和桥梁的振动加速度指标对时间积分步长的变化敏感,时间积分步长需要小于0.4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耦合时变算法 分离迭代算法 系统动力方程 高速列车 动力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