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7.21”北京大暴雨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
186
1
作者
孙继松
何娜
+3 位作者
王国荣
陈明轩
廖晓农
王华
《暴雨灾害》
2012年第3期218-225,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的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全市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系统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的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全市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系统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1日10—20时,呈现出短时雨强大且波动性显著的对流性降水特点,第二阶段降水在21日20时—22日04时,降水相对平缓,表现为锋面降水特征。(2)21日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场配置满足华北暴雨的典型背景条件:高空急流形成的辐散与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及地面倒槽构成的深厚辐合区,形成强烈垂直运动并持续维持的机制,造成了长达16 h的强降水过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东南水汽通道和西南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水汽条件。(3)大暴雨过程第一阶段降水回波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传播特征",列车效应"的初始对流起源于地形强迫造成的暖区内中尺度辐合以及低空急流增强过程中的风速脉动;中尺度对流单体沿低空急流轴左侧传播,具有明显的重力波传播特征,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使惯性重力波不断从背景场中获得能量并不断发展。(4)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作用,边界层内长时间维持的东南风在太行山脉前与西南风和东北风交汇,在山前形成辐合带并长时间维持,有利于水汽积聚;山脉的阻挡使东南气流在迎风坡爬坡抬升,从而加大了山前区域的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系统结构
列车效应
地形
重力波
成因初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西北连续两次强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晓霞
夏凡
+2 位作者
张骞
侯淑梅
刘畅
《气象科技》
2018年第3期605-618,共14页
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30日夜间和31日夜间鲁西北连续两天强降雨天气进行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产生在西风槽前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中,西风槽稳定少动,台风在东南沿...
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30日夜间和31日夜间鲁西北连续两天强降雨天气进行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产生在西风槽前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中,西风槽稳定少动,台风在东南沿海北上,副高加强北抬,为鲁西北连续两天的强降水提供了天气尺度背景。925hPa及以下的低层,来自于渤海的偏东气流和来自于华东沿海的东南气流同时向鲁西北强降水区输送水汽,低层比湿大,CAPE和K指数较高。第1次强降水产生在偏南气流的暖区中,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短。第2次强降水期间,低层有冷空气锲入,把暖湿气流抬升,前期为对流性降水,中后期转为稳定性降水,降水强度小,维持时间较长。850hPa及以下倒槽式切变线和中尺度低涡环流是造成强降水的中尺度影响系统,近地面层来自于渤海的东北气流与来自于东南沿海的东南暖湿气流形成中尺度涡旋,产生气旋式辐合上升,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对流云团在鲁西北形成长形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稳定少动,有明显的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特征。强降水具有较强的日变化,夜间发展增强,白天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强降水
稳定西风槽
副高北抬
倒槽切变线
中尺度低涡
冷空气锲入
中尺度对流系统
列车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锭车的改造
3
作者
郭光宇
王跃明
《山西冶金》
CAS
1999年第4期60-62,共3页
针对太钢初轧厂钢锭车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处理措施,并通过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钢锭车
处理措施
技术改造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21”北京大暴雨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
186
1
作者
孙继松
何娜
王国荣
陈明轩
廖晓农
王华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出处
《暴雨灾害》
2012年第3期218-225,共8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华北暴雨发生发展特点及预报技术研究"(GYHY200906011)
国家支撑项目"城市群高影响天气的特征和成因分析"(2008BAC37B01)
+1 种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影响评估系统研究"
中国气象局"全国强对流预报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的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全市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系统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1日10—20时,呈现出短时雨强大且波动性显著的对流性降水特点,第二阶段降水在21日20时—22日04时,降水相对平缓,表现为锋面降水特征。(2)21日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场配置满足华北暴雨的典型背景条件:高空急流形成的辐散与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及地面倒槽构成的深厚辐合区,形成强烈垂直运动并持续维持的机制,造成了长达16 h的强降水过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东南水汽通道和西南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水汽条件。(3)大暴雨过程第一阶段降水回波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传播特征",列车效应"的初始对流起源于地形强迫造成的暖区内中尺度辐合以及低空急流增强过程中的风速脉动;中尺度对流单体沿低空急流轴左侧传播,具有明显的重力波传播特征,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使惯性重力波不断从背景场中获得能量并不断发展。(4)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作用,边界层内长时间维持的东南风在太行山脉前与西南风和东北风交汇,在山前形成辐合带并长时间维持,有利于水汽积聚;山脉的阻挡使东南气流在迎风坡爬坡抬升,从而加大了山前区域的降水量。
关键词
大暴雨
系统结构
列车效应
地形
重力波
成因初探
Keywords
torrential rain
synoptic configuration
train effeet
terrain
inertial gravity wave
mechanism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西北连续两次强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晓霞
夏凡
张骞
侯淑梅
刘畅
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气象科技》
2018年第3期605-618,共14页
基金
2016年中国气象局预报预测核心业务发展专项(CMAHX20160208)
2016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DM20)
+2 种基金
2014年山东省气象局科研项目(2014sdqxm20)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1-026
CMAYBY2013-040)资助
文摘
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30日夜间和31日夜间鲁西北连续两天强降雨天气进行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产生在西风槽前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中,西风槽稳定少动,台风在东南沿海北上,副高加强北抬,为鲁西北连续两天的强降水提供了天气尺度背景。925hPa及以下的低层,来自于渤海的偏东气流和来自于华东沿海的东南气流同时向鲁西北强降水区输送水汽,低层比湿大,CAPE和K指数较高。第1次强降水产生在偏南气流的暖区中,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短。第2次强降水期间,低层有冷空气锲入,把暖湿气流抬升,前期为对流性降水,中后期转为稳定性降水,降水强度小,维持时间较长。850hPa及以下倒槽式切变线和中尺度低涡环流是造成强降水的中尺度影响系统,近地面层来自于渤海的东北气流与来自于东南沿海的东南暖湿气流形成中尺度涡旋,产生气旋式辐合上升,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对流云团在鲁西北形成长形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稳定少动,有明显的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特征。强降水具有较强的日变化,夜间发展增强,白天减弱。
关键词
连续强降水
稳定西风槽
副高北抬
倒槽切变线
中尺度低涡
冷空气锲入
中尺度对流系统
列车效应
Keywords
two consecutiveshear line withsystem(MCS)
heavy rainfall
steady westerly trough
northward-moving subtropical higha reverse trough
mesoscale vortex
cold air invading
mesoscale convective
train effeet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锭车的改造
3
作者
郭光宇
王跃明
机构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山西冶金》
CAS
1999年第4期60-62,共3页
文摘
针对太钢初轧厂钢锭车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处理措施,并通过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钢锭车
处理措施
技术改造
效果
Keywords
steel-ingot-
train
,the treatment measure,improving technology,
effeet
分类号
TG333.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7.21”北京大暴雨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初探
孙继松
何娜
王国荣
陈明轩
廖晓农
王华
《暴雨灾害》
2012
18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鲁西北连续两次强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杨晓霞
夏凡
张骞
侯淑梅
刘畅
《气象科技》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钢锭车的改造
郭光宇
王跃明
《山西冶金》
CAS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