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Forest的船舶轨迹点异常检测方法
1
作者 梁超凡 刘欣钰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3期96-99,共4页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巨量且复杂,异常检测作为航行数据挖掘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被许多学者所研究,为海上监管部门检测和分析船舶异常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检测船舶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且异常的数据,采用了一种基于iFor...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巨量且复杂,异常检测作为航行数据挖掘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被许多学者所研究,为海上监管部门检测和分析船舶异常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检测船舶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且异常的数据,采用了一种基于iForest的检测算法对船舶轨迹点异常进行了研究,对算法过程的孤立树和子采样的个数提出一种自适应选择方法,根据不同数据集算法可以提取出最适宜的参数,从而优化检测结果。利用渤海部分区域的AIS数据进行实验研究,并将结果与三种常用的异常检测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AUC数值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异常检测 孤立森林 异常点检测 轨迹数据
下载PDF
基于轨迹点局部异常度的异常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良旭 乐嘉锦 +1 位作者 乔少杰 宋加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6-1975,共10页
随着大量的定位数据被收集在应用服务器,如何从大量定位轨迹数据挖掘异常信息已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课题.针对当前流行的、以轨迹片段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以轨迹点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Tr... 随着大量的定位数据被收集在应用服务器,如何从大量定位轨迹数据挖掘异常信息已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课题.针对当前流行的、以轨迹片段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以轨迹点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TraLOD.该算法不仅提出了将每个轨迹点赋予一个0~1的值来表示其局部异常程度,而且还引入了相对距离来计算轨迹片段之间的不匹配性.此外,针对数据挖掘算法效率低的缺点,TraLOD引入了R-Tree和距离特征矩阵来提高算法效率.性能分析和实验都证明了TraLOD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异常点检测 局部异常度 距离特征矩阵 R树索引
下载PDF
地层特性对井眼轨道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齐林 初迎利 +1 位作者 乔忠明 李松滨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利用钻头和地层相互作用三维钻速方程及井眼曲率等预测计算模式,分析地层特性对井眼轨道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钻数据和理论分析曲线加以说明。地层各向异性有使井限沿地层可钻性最大方向变化,即地层使井眼沿岩石易被破碎方向偏移。地... 利用钻头和地层相互作用三维钻速方程及井眼曲率等预测计算模式,分析地层特性对井眼轨道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钻数据和理论分析曲线加以说明。地层各向异性有使井限沿地层可钻性最大方向变化,即地层使井眼沿岩石易被破碎方向偏移。地层岩石破碎状态指数越大,越有利于井眼沿钻头轴向或井眼轴向方向前进,地层岩性松软或者说地层可钻性越好,这种作用越明显,实际钻进时,软地层和可钻性好的一些泥岩、砂岩地层钻具造斜率降低就有地层的这种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头 岩石 可钻性 各向异性 井眼轨迹 钻井
下载PDF
深海中喷洒分散剂后溢油运动轨迹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廖国祥 杨建强 +1 位作者 高振会 熊德琪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分析溢油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分散效率的主要因素,概述美国"深水地平线"溢油事故中水下使用分散剂的方式及效果.通过改进深海溢油输移扩散预测模型,研究深海中喷洒分散剂后溢油运动轨迹的数值预测方法.以深海溢油现场试验... 分析溢油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分散效率的主要因素,概述美国"深水地平线"溢油事故中水下使用分散剂的方式及效果.通过改进深海溢油输移扩散预测模型,研究深海中喷洒分散剂后溢油运动轨迹的数值预测方法.以深海溢油现场试验为例,初步预测在深海泄漏源处喷洒分散剂后的溢油运动轨迹.结果显示:经分散剂处理后粒径小于0.5mm的油滴在水下环境中输移扩散且缓慢上浮,其中粒径小于0.1mm的油滴容易在深海中形成悬浮油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溢油 分散剂 输移扩散 数值模拟 轨迹预测
原文传递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for Al-Zn-Mg alloy welded joint 被引量:2
5
作者 Liang ZHANG Xuesong LIU +2 位作者 Linsen WANG Ping WANG Hongyuan FA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35-240,共6页
To investigat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1-Zn-Mg alloy welded joint, notched specimens were used in fatigue test for the base metal, welding bead and heat affected zone (HAZ). The fatigue fracture... To investigat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1-Zn-Mg alloy welded joint, notched specimens were used in fatigue test for the base metal, welding bead and heat affected zone (HAZ). The fatigue fracture surface near th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site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fe among base metal, welding bead and HAZ are not obvious. Inhomogeneity i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HAZ influences the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fe. The ratio of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fe (Ni) to fatigue failure life (Nf) for the base metal, welding bead and HAZ of A7N01 aluminium alloy welded joint are 26.32%, 40.21% and 60.67%, respectively.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fe can be predicted using a uniform model. Observation of fatigue fracture surfaces shows that for the welding bead a fatigue crack initiates from the smooth surface due to the welding process, the blowhole in HAZ causes fatigue crack and the crushed second phase partic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for the base 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Zn-Mg alloy Welded joint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fe pre- di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