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明律》对成宗时期朝鲜的影响
1
作者 张春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朝鲜从成宗初年开始,适用法律偏离《大明律》的做法遭到了挑战,多种法律并存的状况发生变化,《大明律》成为定罪量刑的基本准则。随着《大明律》地位的提升,君主不可随意变通《大明律》的观念逐渐形成,《大明律》甚至成了抵制君主不正... 朝鲜从成宗初年开始,适用法律偏离《大明律》的做法遭到了挑战,多种法律并存的状况发生变化,《大明律》成为定罪量刑的基本准则。随着《大明律》地位的提升,君主不可随意变通《大明律》的观念逐渐形成,《大明律》甚至成了抵制君主不正确决定的根据。由半岛特定的国情与风俗所决定,君主虽仍时或会推动朝廷对《大明律》的一些条款进行变通,但已相当节制。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明律》的地位与权威,朝廷还积极以《大明律》移风易俗,这是以法律形塑社会,乃《大明律》在半岛发挥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律》 移风易俗 权断权 朝鲜王朝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移风易俗治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昕 赵旭 《特区经济》 2023年第2期98-101,共4页
新时代推进移风易俗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的村容村貌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加注重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然而当前移风易俗工作还存在着思想转变不彻底、宣传教... 新时代推进移风易俗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的村容村貌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加注重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然而当前移风易俗工作还存在着思想转变不彻底、宣传教育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要想实现推进移风易俗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需要从弘扬优秀文化、构建领导体系、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动实现真“移”真“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移风易俗 乡风文明
下载PDF
从儒家教育思想看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礼记·学记》为诠释中心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晚林 翁后发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3,111,共8页
以《礼记·学记》为中心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于人文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尽心知性"的精神中表现其宗教情怀;其二,从"开而弗达"的理论中表现其学求自得;其三,从"退息居学"的生活中表... 以《礼记·学记》为中心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于人文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尽心知性"的精神中表现其宗教情怀;其二,从"开而弗达"的理论中表现其学求自得;其三,从"退息居学"的生活中表现其持敬存养。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后完成了儒家对人文教育的化民成俗功能之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学记》 人文素质 化民成俗
下载PDF
试论和谐政府构建路径的两种社会制衡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穗 康铁庚 吕普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6,共4页
政府运行机制和谐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核心元素。制约政府运行机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一种是以社会制约权力即社会制衡。社会制衡是对政府运行的外部制约,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注重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对等互动,... 政府运行机制和谐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核心元素。制约政府运行机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一种是以社会制约权力即社会制衡。社会制衡是对政府运行的外部制约,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注重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对等互动,促进政府与公民关系和谐。社会制衡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有效路径。在和谐政府构建过程中,可以探索两种社会制衡模式:其一为社会中间机构的显性制衡,其二为社会民情的隐性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政府 社会制衡 中间机构 民情
下载PDF
试析社会转型中区域社会风俗变迁的特点——以民国时期东北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段妍 唐光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传统向现代性变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变化。东北地区社会风俗的变迁呈现出发展不平衡态势;多元并存下的变异性;以及外力冲击下的被动性等特点。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风俗 东北
下载PDF
睡虎地《语书》与《淮南子·齐俗》篇--围绕着“风俗”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 被引量:2
6
作者 池田知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7,共13页
我曾经就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关"乡俗"的思想做过探讨,明确了《语书》中的"乡俗"思想是受战国末期秦国的墨家"尚同论"的影响而写成的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有关中国古代"风俗"... 我曾经就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关"乡俗"的思想做过探讨,明确了《语书》中的"乡俗"思想是受战国末期秦国的墨家"尚同论"的影响而写成的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有关中国古代"风俗"所持的诸思想中的A与B的对立展开讨论。即:A主张严格管制地方独自"风俗"的《语书》、墨家、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以及儒家的"移风易俗"思想。B倡导天下、国家承认地方的各种"风俗",并且应该依照其风俗施行政治的《淮南子·齐俗》篇等地方分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语书》 《淮南子·齐俗》 风俗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移风易俗
下载PDF
从“风”到风俗——论“风”的文化化历程与先秦音乐“移风易俗”政策之酝酿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从“风”到风俗的意涵演进体现为如下文化化历程:商周及春秋早期,“风”被神化并呈现出自然律与文化化相结合的特色;春秋早期到中后期,“风”渐次出现牝牡相诱、风气、采集、民间音乐等义项,展现出文化化的群体品格;春秋后期至末期,官... 从“风”到风俗的意涵演进体现为如下文化化历程:商周及春秋早期,“风”被神化并呈现出自然律与文化化相结合的特色;春秋早期到中后期,“风”渐次出现牝牡相诱、风气、采集、民间音乐等义项,展现出文化化的群体品格;春秋后期至末期,官方将先王之乐的风教作用与群体文化直接相连,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风俗之义最终脱离民间音乐,具有了意识形态品格。这一历程启发荀子首倡“移风易俗”命题,显示了先秦官方文化政策的形成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 文化化 移风易俗
下载PDF
彭城堂侗族《刘氏族谱》的教育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秋美 王芳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文章通过对黔东南天柱兰田的彭城堂侗族《刘氏族谱》的详细阅读,认为该族谱素材来自于族人真实的生活,族人的宗族世系、姓氏源流、婚姻亲属关系、生活经验、居住方式及其价值取向等,其中体现的传承本土知识、道德培育、礼仪规范等内容... 文章通过对黔东南天柱兰田的彭城堂侗族《刘氏族谱》的详细阅读,认为该族谱素材来自于族人真实的生活,族人的宗族世系、姓氏源流、婚姻亲属关系、生活经验、居住方式及其价值取向等,其中体现的传承本土知识、道德培育、礼仪规范等内容具有较高的社会教育价值,并对当侗族社会一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知识 教育价值 道德教育 风俗习惯 社会公德
下载PDF
苏维埃时期移风易俗工作述论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果元 李国忠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4-67,共4页
移风易俗是苏维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反对宗教迷信、婚丧习俗、禁毒禁赌、放足剪发、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立法、文化教育、政府与群众团体协作、政治经济等措施配合。在移风易俗过程中,既有过“左”的政策,也有执... 移风易俗是苏维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反对宗教迷信、婚丧习俗、禁毒禁赌、放足剪发、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立法、文化教育、政府与群众团体协作、政治经济等措施配合。在移风易俗过程中,既有过“左”的政策,也有执行中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此一时期的移风易俗工作极大改变了根据地的社会风貌,促进了根据地的社会变迁,也使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风易俗 苏维埃 文化教育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乡村广播:引领乡村社会风尚的一种可行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冰 柴艳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3期32-36,共5页
乡村广播的从“离场”到“返乡”,是多媒体时代乡村广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重要体现。乡村广播具有广播内容的可控性、广播时间的自主性、广播形式的本土化以及广播空间的公共性等突出优势,新时期发挥好乡村广播引领乡村社会风尚的... 乡村广播的从“离场”到“返乡”,是多媒体时代乡村广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重要体现。乡村广播具有广播内容的可控性、广播时间的自主性、广播形式的本土化以及广播空间的公共性等突出优势,新时期发挥好乡村广播引领乡村社会风尚的作用,就要强化对乡村广播的管理,加快乡村广播的软硬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民参与乡村广播的主体作用,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引领乡村社会风尚的各类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广播 社会风尚 可行路径 移风易俗 公共平台
下载PDF
现阶段农村不良习俗的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学庆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的不良习俗死灰复燃并呈蔓延之势。农村不良习俗的泛滥严重破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治理农村不良习俗要从提高认识、发展生产力、建立红白理事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无神论宣传和教育、加强科普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的不良习俗死灰复燃并呈蔓延之势。农村不良习俗的泛滥严重破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治理农村不良习俗要从提高认识、发展生产力、建立红白理事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无神论宣传和教育、加强科普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民俗学研究和宣传等方面综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不良习俗 治理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 生产力发展 红白喜事理事会 无神论教育 科普工作 出版行业 基层党组织建设 民俗学研究
下载PDF
《蒙古风俗鉴》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宝玉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9-37,共9页
罗布桑悫丹与当时许多忧国忧民的开明人士一样,已看到自己民族的落后及其基本原因,并且认为发展文化教育和经济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屡遭失败后,他断定封建统治必然崩溃,因此他把希望留给后代,通过写《蒙古风俗鉴》告诉后人,要使蒙古... 罗布桑悫丹与当时许多忧国忧民的开明人士一样,已看到自己民族的落后及其基本原因,并且认为发展文化教育和经济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屡遭失败后,他断定封建统治必然崩溃,因此他把希望留给后代,通过写《蒙古风俗鉴》告诉后人,要使蒙古族不致灭亡,必须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己的民族,必须发展文化教育,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风俗鉴》 罗布桑悫丹 风俗习惯
下载PDF
《圣教杂志》与近代中国社会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士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圣教杂志》是近代中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教会机关刊物,它集宗教传播、新闻、政论和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一体,在传播教义、指导教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以天主教与社会问题为讨论对象,站在教会立场上发表看法和主张,与社会恶俗现... 《圣教杂志》是近代中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教会机关刊物,它集宗教传播、新闻、政论和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一体,在传播教义、指导教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以天主教与社会问题为讨论对象,站在教会立场上发表看法和主张,与社会恶俗现象作斗争,在扫除积弊、移风易俗、废孔教方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教杂志》 天主教 移风易俗 废孔教
下载PDF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移风易俗——以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桂端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2-54,共3页
20世纪30年代初,新桂系在与蒋介石集团争权夺势的斗争中落败,被迫把战略目标移回广西。为了配合其“新政”,广西当局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他们试图通过改革将民众引向现代文明以巩固其统治,但没有成功。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探讨这一时... 20世纪30年代初,新桂系在与蒋介石集团争权夺势的斗争中落败,被迫把战略目标移回广西。为了配合其“新政”,广西当局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他们试图通过改革将民众引向现代文明以巩固其统治,但没有成功。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探讨这一时期移风易俗,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与风俗、社会变迁、文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社会学 20世纪30年代 广西 移风易俗 风俗改革
下载PDF
法治之美的源发性
15
作者 颜万发 王燕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121-126,共6页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调整机制,法治之美内生于主体—境遇—客体的动态结构以回应社会生活,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合道德性的价值形态、生活形态与文化形态,外源于制度的生活化而具有真实性和导向性。认识风习视域下的法治之美,有助于展现法...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调整机制,法治之美内生于主体—境遇—客体的动态结构以回应社会生活,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合道德性的价值形态、生活形态与文化形态,外源于制度的生活化而具有真实性和导向性。认识风习视域下的法治之美,有助于展现法治的社会性、文化性和伦理性,避免陷入工具主义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习文化 法治之美
下载PDF
客家文化与张资平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登宇 《嘉应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张资平作为一个客家文人 ,客家文化在他身上印上了深深的烙印 ,影响着他的一生。客家文化中的儒家教育为他打下了文学根底 ,但其中的功利主义观念又促使他走上了汉奸和文痞的道路 ;客家人的开拓精神使张资平成为创造社元老 ,还使他在情... 张资平作为一个客家文人 ,客家文化在他身上印上了深深的烙印 ,影响着他的一生。客家文化中的儒家教育为他打下了文学根底 ,但其中的功利主义观念又促使他走上了汉奸和文痞的道路 ;客家人的开拓精神使张资平成为创造社元老 ,还使他在情爱小说创作方面“开风气之先”;他的宗教观基本上是建立在客家传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 ,时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 ;客家的风俗习惯也往往成为他小说的重要背景和情节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儒家 开拓精神 宗教观 风俗习惯
下载PDF
杨昌济的实业教育思想
17
作者 韩秀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6期31-36,共6页
杨昌济在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初 ,提出了一整套实业教育思想。他深刻论述了实业教育对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 ;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直接为农工商实业服务、与农工商实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 ;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兴办各种专... 杨昌济在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初 ,提出了一整套实业教育思想。他深刻论述了实业教育对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 ;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直接为农工商实业服务、与农工商实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 ;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兴办各种专业技术学校 ,推广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了肃清发展实业的思想障碍 ,他对中国在长期封建专制下所形成的各种陈腐思想观念、丑恶社会习俗进行了猛烈扫荡 ,提出了一系列改良人心道德、转变思想观念、转移社会风气的新主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昌济 实业教育 改变观念 转移世风
下载PDF
产品设计中移风易俗现象的思考
18
作者 毛宏萍 《设计》 2015年第9期56-57,共2页
风俗常常影响甚至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有些风俗已在人们生活中根深蒂固,而有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渐渐移风易俗。本文仅想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提出在现代设计中如何思考、处理"物品"与风俗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敏锐地去发现并把握... 风俗常常影响甚至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有些风俗已在人们生活中根深蒂固,而有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渐渐移风易俗。本文仅想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提出在现代设计中如何思考、处理"物品"与风俗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敏锐地去发现并把握移风易俗的现象,通过产品这一媒介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朝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 移风易俗 设计
下载PDF
从地方志中透析近代河北民俗
19
作者 郑京辉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97-99,共3页
民俗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文化积淀,某种程度上一个地区的民俗变迁反映了这个地区社会的变迁过程及程度。近代中国是一个转型的社会,它必然引发民俗变迁,而河北省(清时称直隶)在整个清王朝及近代社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一... 民俗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文化积淀,某种程度上一个地区的民俗变迁反映了这个地区社会的变迁过程及程度。近代中国是一个转型的社会,它必然引发民俗变迁,而河北省(清时称直隶)在整个清王朝及近代社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所以其民俗变迁即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又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地方志 社会转型 河北
下载PDF
论宋词的适俗之风
20
作者 颜静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5-47,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作品多以言志载道为主要风格,宋词作为迎合文化世俗的一种产物,开辟了古代文学中以俗为美的全新审美取向,与传统文学羞涩忸怩之风相比,宋词则更大地展现出了世俗生活中艳情、享乐与忧郁的一面。因此,宋词之美,除了表现... 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作品多以言志载道为主要风格,宋词作为迎合文化世俗的一种产物,开辟了古代文学中以俗为美的全新审美取向,与传统文学羞涩忸怩之风相比,宋词则更大地展现出了世俗生活中艳情、享乐与忧郁的一面。因此,宋词之美,除了表现在文学艺术造诣上,还表现在它独特的适俗文风上,两者有机统一,创造了宋词雅俗共赏、独具魅力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适俗之风 审美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