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viscosity modifier on asphalt properties used for bus rapid transit lanes in Chengdu 被引量:5
1
作者 Mouhamed Bayane Bouraima Xiaohua Zhang +1 位作者 Shuiwen Zhou Yanjun Qi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7年第3期185-193,共9页
In order to fi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viscosity modifier dosages on asphalt binder's performance in bus rapid transit lanes in the city of Chengdu, three different viscosity modifiers were analyzed: TAFPACK-super... In order to fi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viscosity modifier dosages on asphalt binder's performance in bus rapid transit lanes in the city of Chengdu, three different viscosity modifiers were analyzed: TAFPACK-super (TPS), high-viscosity additive (HVA) and road-science- technology (RST), and four different asphalt binder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percent- ages of the viscosity modifiers used were: TPS (0%, 8%, 10%, 12%, 14% and 16%) and RST and HVA (8% and 12%)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asphalt binder.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modifier asphalt were tested through con- 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binder tests. It has been found out that only a percentag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4% TPS is reasonable to achieve the requirement set by 20,000 Pa. s for the 60℃ dynamic viscosity on local #70 grade asphal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ventional bin- ders di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60℃ dynamic viscosity when 12% of TPS or HVA modifiers were used. In addition, the B-type styrene-butadienne-styrene (SBS) modified asphalt binder has better viscosity balance than the A-type SBS modified when 8% of each of the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viscosity modifiers is used. Therefore, the B-type modified SBS thus appears to be a suitable choice in asphalt mixtures for bus rapid transit lane with the 60℃ dynamic visco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viscosity modifier Physical properties 60℃ dynamic viscosity Bus rapid transit lane
下载PDF
公交专用车道规划管理思辨及公共汽电车交通发展纾困
2
作者 孔令斌 徐康明 +16 位作者 陈小鸿 关宏志 安健 潘昭宇 高胜庆 杨涛 景国胜 周涛 邵丹 刘明姝 刘迁 苏跃江 钟志新 王园园 黄伟 郑猛 刘振国 《城市交通》 2024年第1期15-28,共14页
2023年上半年,公安部推出10项公安交管新措施,其中包括优化城市公交专用车道管理。北京、深圳、青岛、南通等地陆续发布公交专用车道相关管理措施,引发广泛讨论与关注。围绕公交专用车道管理措施背后的原因与调整的依据,公交专用车道本... 2023年上半年,公安部推出10项公安交管新措施,其中包括优化城市公交专用车道管理。北京、深圳、青岛、南通等地陆续发布公交专用车道相关管理措施,引发广泛讨论与关注。围绕公交专用车道管理措施背后的原因与调整的依据,公交专用车道本身的规划、管理与使用问题,以及公共汽电车交通运营困境,特邀城市交通行业专家学者和公共汽电车运营管理研究的一线工作人员以笔谈的形式交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在城市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建立常态化路权变更规则和评估机制,以及公共汽电车交通纾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治理 公共汽电车 公交专用车道 公交优先 路权 公平 效率 政策
下载PDF
成都市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实施效果及优化建议
3
作者 刘芳 黄帅 房正龙 《城市公共交通》 2024年第9期41-45,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限的道路资源和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是城市公交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矛盾。合理的公交专用道系统能够引导集约化出行,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实现城市路网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从公交客流量...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限的道路资源和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是城市公交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矛盾。合理的公交专用道系统能够引导集约化出行,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实现城市路网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从公交客流量、启用时段、线网布局、运营时间等方面科学评估公交专用道运行情况,并为成都市优化公交专用道系统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专用道 运行评估 道路匹配度 设置标准
下载PDF
Effect of Transit Capacity onto Morning Commute Problem with Competitive Modes and Distributed Demand
4
作者 Hiroshi Shimamoto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2年第1期80-95,共16页
A lane exclusively for transit is one measure to reduce urban congestion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s) are expected to make this policy more effective. However, the advantage may be limited if a transi... A lane exclusively for transit is one measure to reduce urban congestion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s) are expected to make this policy more effective. However, the advantage may be limited if a transit agency does not provide sufficient vehicle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transit capacity on a dedicated</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ransit</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ane policy by examining the morning commute problem, by defining user equilibrium and system optimisation considering transit capacity. It was confirmed that reduced transit capacity under user equilibrium smoothly increases the transit cost per person, which decreases the duration period of the dedicated transit lane and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early and delayed car commuters. However,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ransit capacity under a system optimum depends on the initial solution of the system opt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dicated transit lane transit Capacity User Equilibrium System Optimum System-Optimal Pricing
下载PDF
动态专用道在城市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以哈尔滨新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1号线为例
5
作者 谢超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8期45-50,共6页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在国内一些城市成功开通运营,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此类智能轨道系统采用独立路权的形式运营,以保证线路运行效率,但势必会抢占社会公共资源。文章从节约城市道...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在国内一些城市成功开通运营,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此类智能轨道系统采用独立路权的形式运营,以保证线路运行效率,但势必会抢占社会公共资源。文章从节约城市道路交通公共资源的角度出发,探讨动态专用道系统在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中的应用。通过详细阐述设计思路、应用场景、道路条件要求、系统配置以及配电和通信等关键要素,分析动态专用道系统在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实施原理。最后以哈尔滨新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1号线项目为例,展示动态专用道系统在实际建设中的成功应用,充分证明将动态专用道系统运用于城市智能轨道快运系建设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轨道系统(ART) 动态专用道 中低密度 交通拥堵
下载PDF
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兵宏 张冉阳 +2 位作者 李翔 柴虎 刘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8,共8页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车视距不足的安全隐患。分析合流末端渐变段小客车行驶轨迹特点及小车驾驶人的视线通视条件,采用符合实际换道轨迹的双曲正切换道模型,以渐变段满足小车驾驶人停车视距为控制要素,构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合流末端车辆运行速度调查数据,确定了该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最后提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取值。研究表明: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与合流末端的小客车运行速度正相关,与主线行车道右侧硬路肩宽度和圆曲线半径负相关;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能满足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当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不满足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行车安全风险,建议根据主线曲率半径及硬路肩宽度综合确定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平行式加速车道 渐变段长度 停车视距 换道模型
下载PDF
An application of Bayesian multilevel model to evaluate variations in stochastic and dynamic transition of traffic conditions
7
作者 Emmanuel Kidando Ren Moses +1 位作者 Thobias Sando Eren Erman Ozguve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9年第4期235-249,共15页
This study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lane lateral locations and days of the week in the stochastic and dynamic transition of traffic regimes(DTTR).In the proposed analysis,hierarchical regres... This study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lane lateral locations and days of the week in the stochastic and dynamic transition of traffic regimes(DTTR).In the proposed analysis,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s fitted using Bayesian frameworks were used to calibrate the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that describe the DTTR.Datasets of two sites on a freeway facility located in Jacksonville,Florida,were selected for the analysis.The traffic speed thresholds to define traffic regime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The GMM revealed that two and three regimes were adequate mixture components for estimating the traffic speed distributions for Site 1 and 2 dataset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s show that there is considerable evidence that there are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TTR associated with lateral lane locations.In particular,th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s reveal that the breakdown process is more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s compared to other evaluated transition processes with the estimated intra-class correlation(ICC)of about 73%.The transition from congestion on-set/dissolution(COD)to the congested regime is estimated with the highest ICC of 49.4%in the three-regime model,and the lowest ICC of 1%was observed o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congested to COD regime.On the other hand,different days of the week are not found to contribute to the variations(the highest ICC was 1.44%)on the DTTR.These findings can be used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congestion countermeasures,particularly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such as dynamic lane-manage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transitION of traffic regimes Hierarchical model BAYESIAN frameworks lane laterallocations DAYS of the WEEK DISPARITY effect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he transit parking time on traffic flow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theory
8
作者 钱勇生 石培基 +4 位作者 曾琼 马昌喜 林芳 孙鹏 汪海龙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effects of transit stops on vehicle speeds and conversion lane numbers in a mixed traffic lane. Based on thorough research of traffic flow and cellular automata theory, it calibrates t... 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effects of transit stops on vehicle speeds and conversion lane numbers in a mixed traffic lane. Based on thorough research of traffic flow and cellular automata theory, it calibrates the cellular length and the running speed. Also,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mixed traffic flow on a two-lane system under a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 is presented herewith, which also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harbour-shaped transit stop as well. By mean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article also studies the effects of bus parking time on the traffic volume, the transit speed and the fast lane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us parking time, the traffic volume of the transit stop and the transit speed decrease while the fast lane speed increases. This result could help calculate the transit delay correctly and mak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 routes reasonably and scientif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a mixed traffic flow model harbour-shaped transit stop parking time
下载PDF
福州市常规公交优化调整研究
9
作者 魏昌海 薛朝升 +2 位作者 方雪娇 陶志兴 李其贵 《交通与运输》 2023年第3期12-18,共7页
为缓解交通拥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城市规划建设了轨道交通线路。但很多城市未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受轨道交通影响,常规公交吸引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开展常规公交优化调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州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 为缓解交通拥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城市规划建设了轨道交通线路。但很多城市未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受轨道交通影响,常规公交吸引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开展常规公交优化调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州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跳出公交线网单一视角,围绕保路权、加快线、强融合、均线网、优环境等五大策略,构建比小汽车、电动自行车更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实践证明,优化调整方案提高了线路运营速度、降低了居民出行时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常规公交 线网优化调整 公交专用道 公交运营
下载PDF
公交专用道选址与公交优先控制组合优化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小林 潘述亮 邹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6-854,共9页
针对信控网络下的公交专用道选址问题,从宏观网络优化角度提出公交专用道选址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的组合优化模型.上层模型是以最小化路网用户总出行时间(包括小汽车用户和公交车用户)为目标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交叉口车道功能分配和... 针对信控网络下的公交专用道选址问题,从宏观网络优化角度提出公交专用道选址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的组合优化模型.上层模型是以最小化路网用户总出行时间(包括小汽车用户和公交车用户)为目标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交叉口车道功能分配和被动公交优先控制策略组合设计决策;下层模型是在信控网络下以最小广义出行成本为目标的小汽车和公交车客流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连续权重平均法的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算例结果表明:相比单一公交专用道选址方案,公交专用道布设方案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案同步优化设计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公交优先效益,对路网通行效率的改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专用道 被动公交优先 车道功能分配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过渡区的车辆汇入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智勇 孙小端 荣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4-598,共5页
为确定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过渡区长度对高速公路主车道交通流的影响,首先应用实测数据分析施工区上游过渡区主车道的车头时距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车头时距分布符合爱尔朗分布;其次在考虑车辆汇入过程中临界间隙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利用间隙... 为确定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过渡区长度对高速公路主车道交通流的影响,首先应用实测数据分析施工区上游过渡区主车道的车头时距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车头时距分布符合爱尔朗分布;其次在考虑车辆汇入过程中临界间隙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和微分法建立了车辆汇入模型,用以计算高速公路上游过渡区的长度;最后通过算例揭示了上游过渡区长度、主车道交通量和汇入速度对车辆汇入概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汇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公路几何要素和交通条件情况下行驶车辆的汇入行为,为施工区设计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区 上游过渡区 汇入车道 汇入模型
下载PDF
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兰芳 毛应萍 方守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9-52,117,共5页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交叉口 左转车道 几何设计:过渡断
下载PDF
考虑公交影响的进口道元胞自动机换道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丽英 吴荣华 王志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7-1330,共4页
以一维非对称换道元胞自动机(CA)模型为基础,考虑公交车辆换道行为特性与社会车辆换道受公交影响等因素,针对无公交专用道的城市交叉口上游进口道建立了多车道混合车辆元胞自动机模型,并进行局部仿真建模。在定时信号控制条件下,比较周... 以一维非对称换道元胞自动机(CA)模型为基础,考虑公交车辆换道行为特性与社会车辆换道受公交影响等因素,针对无公交专用道的城市交叉口上游进口道建立了多车道混合车辆元胞自动机模型,并进行局部仿真建模。在定时信号控制条件下,比较周期内进口道的交通流运行特征,剖析进口道的时空关系图。通过分析发现,公交比例以及换道概率对进口道上拥堵段的分布及变化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公交车辆 非对称换道 换道规则
下载PDF
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及站台布设模式选择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洋 赵一新 付晶燕 《城市交通》 2009年第3期27-34,共8页
专用车道和站台是快速公交系统(BRT)重要的设施要素,对其布设模式进行了研究。从3种典型的布设模式入手,即中央专用车道+岛式站台、中央专用车道+侧式站台、路侧专用车道+侧式站台,分析其规划设计要点、模式优缺点、适用性等。总结快速... 专用车道和站台是快速公交系统(BRT)重要的设施要素,对其布设模式进行了研究。从3种典型的布设模式入手,即中央专用车道+岛式站台、中央专用车道+侧式站台、路侧专用车道+侧式站台,分析其规划设计要点、模式优缺点、适用性等。总结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过程中影响专用车道及站台布设模式选择的因素,包括BRT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道路条件、交通量等方面。以南宁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中专用车道及站台的规划设计为例,对其布设模式选择、专用车道及站台的布设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设计 快速公交系统 专用车道 站台模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效果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雪杰 孙明正 +2 位作者 李民伟 陈锋 张溪 《城市交通》 2012年第3期33-39,32,共8页
为评估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的建设效果,在介绍公交专用车道建设背景与方案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前后京通快速路及其周边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并对乘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显示,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后,... 为评估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的建设效果,在介绍公交专用车道建设背景与方案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前后京通快速路及其周边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并对乘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显示,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后,交通走廊的公交吸引力明显增强,早高峰公交专用车道内公交运行速度超过50 km.h-1,公交客流量增长0.8万人次,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和道路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保障了大多数居民的出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 公交专用车道 实施效果评估
下载PDF
考虑时间维的城市公交专用道布局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小林 潘述亮 邹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31,144,共9页
针对一定规划时段内的城市公交专用道布局方案及时序安排,从公交专用道布设规划与建设实践以及路网需求的动态变化入手,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考虑时间维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模型是以最大化路网消费者剩余... 针对一定规划时段内的城市公交专用道布局方案及时序安排,从公交专用道布设规划与建设实践以及路网需求的动态变化入手,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考虑时间维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模型是以最大化路网消费者剩余为目标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设计决策,下层模型是以最小广义出行成本为目标的小汽车和公交车客流分配模型,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文中还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双层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以及考虑时间维的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相较于单一分阶段公交专用道布局方案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模型能够同时优化公交专用道的布局方案及建设时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专用道 时间维 双层规划模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长春市快速公交系统网络框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毅 赵淑芝 +1 位作者 丁秋实 刘苗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6期106-109,115,共5页
快速公交系统具有“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大容量”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大中城市实施该系统的优势,并结合《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项目,在对长春市公交运营现状及快速公交系统六个主要特征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长春市实现快速... 快速公交系统具有“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大容量”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大中城市实施该系统的优势,并结合《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项目,在对长春市公交运营现状及快速公交系统六个主要特征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长春市实现快速公交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长春市的主干道上构建“两纵两横”的“井”字型的城市公交专用道网络框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用车辆的选择、公交专用道的布设方案等,以期全面实现BRT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优先 快速公交系统 公交专用道 轨道交通
下载PDF
基于CarSim仿真的公路车道数变化段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兵宏 赵悦彤 霍永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85-2691,共7页
针对公路车道数变化处过渡段的长度或渐变率设计指标的取值对于安全行车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公路车道数变化处过渡段车辆行驶需要换道特点,提出一次函数修正型正弦曲线换道模型,并建立基于车辆换道轨迹的车道数变化处过渡段渐变率计... 针对公路车道数变化处过渡段的长度或渐变率设计指标的取值对于安全行车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公路车道数变化处过渡段车辆行驶需要换道特点,提出一次函数修正型正弦曲线换道模型,并建立基于车辆换道轨迹的车道数变化处过渡段渐变率计算模型。通过换道轨迹模型中特征参数的分析,确定不同设计速度与超高横坡情况下车辆换道的横移宽度与纵向移动距离,进而提出车道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时,过渡段的长度和渐变率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车道数变化过渡段的长度和渐变率不仅与设计速度相关,且与超高横坡有关。提出的过渡段长度和渐变率的建议值可为今后公路车道数变化过渡段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数变化段 过渡段 渐变率 换道模型 正弦曲线 超高横坡
下载PDF
快速公交专用道形式对其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志理 张梦启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年第3期11-15,24,共6页
选取包含有四段不同专用道形式的济南市BRT-3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采集各区段和站间的运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多元分析理论,对该线路中不同区段和站间的BRT车辆运行效率、该线路具有的车辆配置、信号配时以及道路基础条件的特点... 选取包含有四段不同专用道形式的济南市BRT-3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采集各区段和站间的运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多元分析理论,对该线路中不同区段和站间的BRT车辆运行效率、该线路具有的车辆配置、信号配时以及道路基础条件的特点对BRT运行效率的差异性,不同区段上交叉口停车延误和停靠站延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实行部分交叉口有条件的BRT信号优先;优化行人街交叉口;实时调度控制车辆运行时间和距离等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 BRT专用道 运行效率 速度特性 延误特性
下载PDF
连续型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优化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小林 俞洁 +1 位作者 邹难 刘好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针对以往离散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的局限性,从公交专用道布设的现实条件、规划与建设实践入手,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面向公交走廊的连续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模型是以最小化路网用户总出行时间为目标的连续公... 针对以往离散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的局限性,从公交专用道布设的现实条件、规划与建设实践入手,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面向公交走廊的连续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模型是以最小化路网用户总出行时间为目标的连续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设计决策,下层模型是以最小广义出行成本为目标的小汽车和公交车客流分配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求解该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双层优化模型有效性与实用性,以及连续型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相较与离散型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走廊 连续型公交专用道 双层规划模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