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曾忠友 吴鹏 +3 位作者 宋永兴 张建乔 唐宏超 籍剑飞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目的 :总结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 目的 :总结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的166例腰椎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4例,女102例;年龄24~74岁,平均51.9岁;病程8个月~30年,平均47.5个月;腰椎间盘退变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23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7例,腰椎退行性Ⅰ度滑脱(Meyerding分级系统)21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5例;单节段病变124例,双节段病变42例;L(3,4)6例,L(4,5)97例,L5S121例,L(2,3)、L(3,4)1例,L(3,4)、L(4,5)26例,L(4,5)、L5S115例。结果 :166例患者术中无异常出血,均未输血;术中硬脊膜损伤并脑脊液漏1例、椎弓根(椎弓根入点)骨折4例、终板损伤2例。切口皮肤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1例。椎弓根螺钉位置Ⅰ度163例371枚螺钉,Ⅱ度3例3枚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Ⅰ型157例199枚螺钉,Ⅱ型8例8枚螺钉,Ⅲ型1例1枚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偏短2例。失访5例,死亡2例,其余病例获得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35.4个月。随访过程中出现终板切割并融合器部分嵌入椎体14例14个节段。出现异常的双下肢疼痛1例。除11例11个节段不能明确外,其余148例189个节段获得椎间融合。未发现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椎间融合器亦无前后向移位,未观察到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现象。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虽然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病变是一较好的手术方式,但仍面临着并发症的问题,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脊柱外科手术经验、术中严谨的操作、充分利用影像辅助系统,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曾忠友 严卫锋 +8 位作者 宋永兴 毛克亚 籍剑飞 张建乔 吴鹏 裴斐 宋国浩 韩建福 俞伟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5期417-425,共9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优缺点。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单节段病变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3例,女53例;年龄28~76岁,平均53.0岁;腰椎间盘退变3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优缺点。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单节段病变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3例,女53例;年龄28~76岁,平均53.0岁;腰椎间盘退变3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2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9例,腰椎退行性滑脱(MeyerdingⅠ度)16例;L_(3,4)5例,L_(4,5)70例,L_5S_111例。采用正中切口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45例(正中切口组),采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41例(通道组)。记录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进行评分,根据影像结果比较两组病例术前、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变化,以及手术前后多裂肌面积和多裂肌脂肪组织沉积等级,观察椎弓根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有无松动、断裂,以及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术前、末次随访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两组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液方面,通道组优于正中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正中切口组少于通道组。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但通道组出现切口表皮坏死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神经损伤3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为5.0%,通道组为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6.6%,通道组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 d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的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裂肌面积:正中切口组术后1年为(789.00±143.15)mm^2,术前为(1066.00±173.55)mm^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术后1年为(992.00±156.75)mm^2,术前为(1063.00±172.13)mm^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裂肌等级方面:正中切口组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或椎间融合器前后向移位。椎间融合率:正中切口组为95.6%,通道组为9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未发现固定部位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JOA评分:正中切口组由术前的8~16分(平均12.77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21~29分(平均25.20±2.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由术前的8~16分(平均12.64±2.27)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23~29分(平均26.70±1.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采用正中切口显露方式相比,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具有更多的优点,包括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但通道下肌间隙入路也存在手术并发症高等不足,特别是在早期开展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陆声 徐永清 +3 位作者 丁自海 钟世镇 侯东升 李忠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1-352,共2页
[目的]为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器械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30例干燥腰椎标本,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腰椎椎板上缘及下缘的厚度,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通过影像学测量椎板的内倾角和下倾角。[结果]椎板的上缘薄而... [目的]为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器械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30例干燥腰椎标本,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腰椎椎板上缘及下缘的厚度,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通过影像学测量椎板的内倾角和下倾角。[结果]椎板的上缘薄而下缘厚。从L1~5椎板的厚度、螺钉的长度及从内倾角逐渐增加,而下倾角逐渐减小。[结论]上缘的厚度太薄不适合螺钉的放置。从L1~5使用4.5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是安全的,但应该在椎板的下缘置人。注意下倾角和内倾角的变化。设计的瞄准器应该具有调节角度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经皮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解剖学 微创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应用于下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忠友 吴鹏 +7 位作者 毛克亚 孙德弢 严卫锋 陈国军 宋永兴 张建乔 唐宏超 韩建福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4期306-312,共7页
目的:对比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下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优缺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2例下腰椎单节段病变患者,男16例,... 目的:对比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下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优缺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2例下腰椎单节段病变患者,男16例,女46例;年龄27~72岁,平均51.6岁。其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13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12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椎退行性滑脱(Ⅰ度)10例。L3,4 5例,L4,5 42例,L5S1 15例。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30例(A组),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32例(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根据影像资料观察内固定有无松动或断裂、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椎间融合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 d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Cobb角。对比两组病例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程度,并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切口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未出现神经根或马尾损伤,以及下肢神经功能恶化现象。两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切口引流液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手术时间少于B组(P〈0.05).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7.5个月。在椎间隙高度方面,两组病例术后5 d与术前相比,均获得良好的恢复,且末次随访时与术后5 d相比,均获得良好的维持。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或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亦未出现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末次随访时均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稳定性可、植骨融合率高、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方式相比,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操作步骤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因而,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可在部分腰椎单节段病变的固定融合治疗中选择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间融合后路非对称与对称固定螺钉应力的有限元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敖俊 万磊 +3 位作者 廖文波 薛忠林 于博 靳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555-1562,共8页
背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非对称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发现固定效果与双侧椎弓根螺钉接近,可满足临床应用所需生物力学要求。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参与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非对称固定的螺钉力学安全性又会怎样呢?目的:建立L4-5功能节... 背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非对称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发现固定效果与双侧椎弓根螺钉接近,可满足临床应用所需生物力学要求。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参与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非对称固定的螺钉力学安全性又会怎样呢?目的:建立L4-5功能节段左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后,分别予以同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同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同的载荷,分析不同运动状态下螺钉应力分布特点,比较3种螺钉应力状况。方法:对一成人正常L4-5椎节段标本、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螺钉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通过Mimics11.1建立左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后3种内固定组合(同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同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几何模型,利用Simpleware3.1软件分别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500N\6Nm载荷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等6种运动状态,用Abaqus6.8软件进行螺钉应力变化和分布特点分析。结果与结论:由于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入路切除了左侧关节突,造成内植物应力分布不对称,对弹性模量大的内固定器械—椎弓根螺钉应力影响最大,尤其是在左旋运动时。在不对称组合内固定中,由于关节突关节螺钉的使用,使对侧椎弓根螺钉应力相应增加,以左旋运动时尤为明显,但关节突关节螺钉断裂的危险性增高不明显。提示为降低螺钉断裂的风险,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后路3种组合内固定均应严格限制旋转运动,尤其是关节突切除侧的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脊柱融合 椎弓根螺钉 关节突固定 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固定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 有限元 应力峰值 骨关节植入物图片文章
下载PDF
L_5S_1前路椎间融合生物力学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树杰 苗军 +4 位作者 张继东 夏群 金鸿宾 王志彬 王爱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92-1493,1518,共3页
[目的]对腰椎完整标本、单纯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ALIF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4种状态进行测试,比较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新鲜腰椎标本8具,分别于完整状态、L5S1前路植以Cage、L5S1前路Cage分别行椎弓根... [目的]对腰椎完整标本、单纯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ALIF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4种状态进行测试,比较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新鲜腰椎标本8具,分别于完整状态、L5S1前路植以Cage、L5S1前路Cage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下,测定前屈、后伸、侧弯及扭转运动下运动范围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ALIF标本同完整标本相比,其后伸运动范围增大(P<0.01),而前屈、侧弯、扭转运动范围减小(P<0.01);而ALIF经椎弓根钉固定或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后各方向运动范围均小于完整标本及单纯ALIF标本(P<0.01)。[结论]L5S1单纯行ALlF后伸稳定性差,为增加其稳定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应当是首选的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椎弓根钉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生物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殷渠东 郑祖根 +1 位作者 蔡建平 蒋兴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简称TLS)固定的可靠性。方法:选用7具腰椎标本,制成两个功能单元,分别在正常、髓核切除和椎间置入融合器(TFC)后行TLS固定,进行前屈、后伸、侧方压缩和轴向旋转实验,最大压缩力矩10Nm、旋转力矩10.8Nm,... 目的:探讨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简称TLS)固定的可靠性。方法:选用7具腰椎标本,制成两个功能单元,分别在正常、髓核切除和椎间置入融合器(TFC)后行TLS固定,进行前屈、后伸、侧方压缩和轴向旋转实验,最大压缩力矩10Nm、旋转力矩10.8Nm,测量成角运动范围(RO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LS单侧固定组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ROM分别减少2.92%、1.78%、5.77%和7.92%,双侧固定组分别减少15.59%、5.72%、15.18%和20.19%;“髓核半切+TLS”组均明显小于“髓核全切+TLS”组和对照组;“TFC+TLS”组较TFC组分别减少8.20%、12.55%、9.57%和22.07%。结论:在无明显前中柱不稳时,TLS固定后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的稳定性明显增加,尤其旋转增加较多;单纯椎间置入融合器时后伸、旋转稳定性相对较差,TLS可增加其各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 生物力学 腰椎
下载PDF
两种入路联合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韩建福 吴鹏 +3 位作者 宋永兴 唐宏超 籍剑飞 曾忠友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528-533,共6页
目的比较正中入路小切口与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并发症。方法采用传统正中入路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瞄准器引导下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小切口组)治疗16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 目的比较正中入路小切口与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并发症。方法采用传统正中入路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瞄准器引导下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小切口组)治疗16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下同样的联合固定融合技术(通道组)治疗11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两组早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和通道组并发症病例数分别为22例(13. 25%)、37例(33.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在发生任意并发症、仅发生次要并发症、切口愈合问题及其他并发症4项中,通道组发生率均高于小切口组(P <0. 05)。结论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通道组明显高于小切口组,主要发生神经损伤及切口皮肤问题。通道下手术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应选择合适病例,严谨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微创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辉 谭家昌 +2 位作者 杨有猛 徐鸿育 姜铁斌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微创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共35例患者,术中单侧显露、减压,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MED引导下对侧进行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评价椎...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微创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共35例患者,术中单侧显露、减压,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MED引导下对侧进行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观察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观察术后内固定有无松动或断裂、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结果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引流少。切口无感染、皮肤坏死,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与术前相比,术后椎间隙高度改善,随访未出现明显丢失,融合率高。随访中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无松动、断裂,椎间融合器无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方法微创、稳定性好、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 微创
下载PDF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下腰椎病变3年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卫锋 曾忠友 裴斐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螺钉暨经皮对侧椎板关节与双侧椎弓根螺钉两种固定方法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下腰椎病变的3年随访结果。方法手术治疗62例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其中30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暨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螺钉暨经皮对侧椎板关节与双侧椎弓根螺钉两种固定方法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下腰椎病变的3年随访结果。方法手术治疗62例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其中30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暨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术(A组),32例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VAS评分与JOA评分:术后各时点(术后1周和术后6、12、24、36个月)两组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暨经皮对侧椎板关节与双侧椎弓根螺钉两种固定方法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术治疗下腰椎病变3年随访疗效均满意;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稳定性好、融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部分下腰椎病变固定融合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狭窄 腰椎滑脱 椎弓根螺钉 脊柱融合术 瞄准器 椎板关节突螺钉
下载PDF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成宝 郭文娟 +1 位作者 刘铁军 阿扎提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突螺钉固定在下腰椎退行性不稳定患者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结果19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椎间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为86... 目的探讨关节突螺钉固定在下腰椎退行性不稳定患者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结果19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椎间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为86%,1年时为93%,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2%。未出现断钉。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减压,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加椎间植骨能提高椎间融合率,使小关节稳定,解除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内固定 下腰椎失稳
下载PDF
肌间隙入路通道下腰椎固定融合术中终板损伤原因分析及预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忠友 俞伟 +6 位作者 张建乔 宋永兴 范时洋 籍剑飞 裴斐 金辉 宋国浩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806-812,共7页
背景:肌间隙入路通道已成为腰椎固定融合应用较多的手术入路和显露方式,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术是一种独立、有效的固定融合方式,而术中终板损伤时有发生。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通道显露下单侧椎弓... 背景:肌间隙入路通道已成为腰椎固定融合应用较多的手术入路和显露方式,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术是一种独立、有效的固定融合方式,而术中终板损伤时有发生。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通道显露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术中终板损伤的特点和原因,总结终板损伤的处理方式与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此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病变术中出现终板损伤的17例患者。男4例,女13例;年龄44~73岁,平均(61.3±7.4)岁;单节段固定13例,两节段固定4例。单一终板损伤15例,融合节段上下终板均发生损伤2例。观察其临床和影像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无椎弓根骨折、硬脊膜损伤,术中、术后无脑脊液漏和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12~72个月,平均(38.2±15.3)个月。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均恢复良好,但随访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丢失,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融合器均有沉降,2例融合器向后移位。末次随访时除1例不能明确外,均获得椎间融合,融合率94.1%。融合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2.8)个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及固定部位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结论:肌间隙入路通道显露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无法避免终板的损伤,损伤原因包括:患者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操作因素、香蕉型融合器的应用。只要处理得当,终板损伤并不影响预后,亦未增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椎间不融合等并发症。但可能加速椎间隙高度丢失,增加融合器沉降,需要加强终板损伤的处理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病变 固定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融合 终板损伤
下载PDF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中关节突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比较
13
作者 聂志红 侯英诺 +3 位作者 孔凡磊 赵素香 樊格林 张子檀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突螺钉(translaminar facet screw,TFS)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在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interbody fusion,ALIF)中的力学稳定性,以及2种后路固定螺钉在ALIF对相邻节段的影响是否一致。方法采用正常成人新... 目的探讨关节突螺钉(translaminar facet screw,TFS)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在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interbody fusion,ALIF)中的力学稳定性,以及2种后路固定螺钉在ALIF对相邻节段的影响是否一致。方法采用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将16具标本随机分为无手术组(intact)、ALIF组、ALIF+TFS组、ALIF+PS组,在400N压力和75N/m速率件下,比较各组刚度、相邻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压力。结果与intact组比较,ALIF组在前屈度、侧弯度、轴向旋转度方面增加,而后伸度减少。在ALIF+TFS组、ALIF+PS组和ALIF组的比较中,ALIF组在前屈度、侧弯度、轴向旋转度方面明显增加,而TFS固定和PS固定提供的稳定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FS在椎间盘压力方面对相邻节段影响更小。结论 TFS固定可以与PS固定提供同样的力学稳定性,TFS固定是2节段ALIF理想的固定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前路椎间融合 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双节段ALIF内固定选择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唐树杰 刘红杰 +2 位作者 唐勇 张玉佩 周志刚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4-36,I0005,I0006,共5页
目的 比较双节段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不同后路内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建立L1~5运动节段正常有限元模型,根据正常模型分别建立L3~4与L4~5双节段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两个模... 目的 比较双节段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不同后路内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建立L1~5运动节段正常有限元模型,根据正常模型分别建立L3~4与L4~5双节段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两个模型。对各模型分别施以265N轴向压缩载荷与10 Nm前屈、后伸、侧弯与扭转力矩,计算L2~3运动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压与椎间运动范围。结果 正常模型L2~3运动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弯与扭转运动状态下,椎间盘髓核内压与椎间运动范围均最小;同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模型相比,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髓核内压在前屈、后伸、侧弯与扭转运动状态下分别增加14.8%、15.2%、8%与8.7%,而椎间运动范围分别增加9.8%、7.3%、9.3%与8.3%。结论双节段腰椎前路椎间融合辅以椎弓根螺钉固定比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更易导致邻近节段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腰椎前路椎间融合 椎弓根钉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有限元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爽 王晓波 +3 位作者 孙懿君 施杞 薛纯纯 李晓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519,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后路减压融合UPSFS内固定与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结局指标数据,包括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改变值,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融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取数据后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所有研究NOS评价均符合要求。总计有588例患者接受了内固定手术,其中UPSFS固定291例,BPS固定297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改变值[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0.03)]、切口长度[WMD=-4.49,95%CI(-6.64,2.55)]、手术时间[WMD=-32.61,95%CI(-45.23,19.99)]、术中出血量[WMD=-152.63,95%CI(-208.91,-96.35)]、术后引流量[WMD=-186.21,95%CI(-286.06,-86.36)]以及住院费用[WMD=-1.68,95%CI(-2.27,-1.1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UPSFS组优于BPS组(P<0.05);而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WMD=-0.00,95%CI(-0.26,0.27)]、JOA评分[WMD=0.26,95%CI(-1.59,2.11)]、ODI[WMD=0.26,95%CI(-1.59,2.11)]、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WMD=0.01,95%CI(-0.61,0.63)]的改变值,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OR=0.31,95%CI(0.10,1.0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OR=1.43,95%CI(0.60,3.40)],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UPSFS固定具有和BPS固定相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前者对患者腿痛程度的改善更加显著,同时可以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煜昕 陈宏亮 +2 位作者 吕游 郭开今 袁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866-869,共4页
目的:介绍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TLFS)安全经皮置入技术并评价这项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3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单侧切口进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 目的:介绍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TLFS)安全经皮置入技术并评价这项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3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单侧切口进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置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后透视引导下经皮向对侧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分析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失败率、手术并发症及融合率。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经皮安全置入椎板关节突螺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无输血),术后切口引流量少。本组共置入了13枚螺钉,1枚螺钉(7.7%)穿破椎板,但未损伤神经根。所有螺钉均经过关节突关节,11枚螺钉(84.6%)置入理想的位置。术后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术中、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所有椎体均获得椎间融合,融合率为100%。结论进行MIS-TLIF手术,置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后透视引导下经皮向对侧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技术是一项简单易行、创伤小、可广泛推广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微创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结合不同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单节段腰椎及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继春 曹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4297-4304,共8页
背景:对于腰椎退行性病变,早期给予有效固定达到椎间融合可重建脊柱稳定性,所以减压-固定-融合是脊柱外科手术的关键。目的:比较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对侧椎板小... 背景:对于腰椎退行性病变,早期给予有效固定达到椎间融合可重建脊柱稳定性,所以减压-固定-融合是脊柱外科手术的关键。目的:比较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对侧椎板小关节固定融合节段与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用18具新鲜小牛L3-5标本,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下进行不同的固定形式,分成A组(完整标本)、B组(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C组(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D组(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对侧椎板小关节固定),分别测试邻近节段L3-4、融合节段L4-5在后伸、前屈、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6个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值及融合节段L4-5的刚度值。结果与结论:①对于融合节段L4-5的活动范围,B组6个方向的稳定性最高;D组次之,并在旋转方面与B组有相似结果(P>0.05);C组右侧弯和左旋转的稳定性不足,关节活动度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6个运动方向的活动度最大,稳定性最差;②对于融合节段L4-5的刚度值,B组6个方向的刚度值最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D组左、右旋转下的刚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6个运动方向的刚度值最低;③对于临近节段L3-4的活动范围,B组6个方向的活动范围最大,邻近节段承受负荷最大,同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除左、右旋转外其余方向的活动范围同C组、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A组6个方向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早期在右侧弯和左旋转方向的活动度大,接近于完整标本组,存在稳定性不足的缺点,临床中需要慎用并严格把握适应证。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改进了单侧椎弓根螺钉不对称固定的弊端,增加了旋转和侧弯的稳定性,又可以避免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可以成为临床的一种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弓根螺钉 双侧固定 单侧固定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确定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海波 兰小勇 +3 位作者 周初松 敖俊 薛忠林 刘军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在螺旋CT上测量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长度和方向的方法,为该螺钉的微创置入提供影像学指导。方法随机选取腰骶椎64排CT扫描数据30例。对扫描数据行三维重建,在重建的图形上确定螺钉的进钉点和出钉点,建立螺钉空间走行立体图形... 目的介绍一种在螺旋CT上测量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长度和方向的方法,为该螺钉的微创置入提供影像学指导。方法随机选取腰骶椎64排CT扫描数据30例。对扫描数据行三维重建,在重建的图形上确定螺钉的进钉点和出钉点,建立螺钉空间走行立体图形,利用几何知识测量、计算得到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的长度、外侧倾斜角(与矢状面的夹角)和尾侧角(与横断面的夹角)。结果在重建图形上根据拟定的椎板关节突螺钉进、出点可以构建理想的螺钉空间走行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计算出钉的长度和方向。从L1/2到L5/S1:椎板螺钉钉道逐渐增长,为43.2±2.0~53.7±2.6mm;钉道的内倾角逐渐增大,为40.7±1.40~44.7±1.90;尾侧角逐渐减小,为27.5±1.60~23.0±2.20。结论在螺旋CT三维重建上能准确计算出手术时所需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可以精确地拟定术中螺钉的方向,从而为术前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选择和术中进钉方向的确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经皮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立体空间图形 长度 方向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建东 程哲 王剑龙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腰椎融合术中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建立L4~5关节突全切及半切除L4~5三维有限元腰椎融合模型,在L4~5未固定模型(unfixed model,UM)上分别加载椎板关节突螺钉(translaminar facet screw,TLFS...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腰椎融合术中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建立L4~5关节突全切及半切除L4~5三维有限元腰椎融合模型,在L4~5未固定模型(unfixed model,UM)上分别加载椎板关节突螺钉(translaminar facet screw,TLFS)、椎板关节突螺钉并椎弓根螺钉(lumbar pedical screw+translaminar facet screw,LPS+TLFS)、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al screw,BPS)。比较未固定模型及3种内固定模型在脊柱屈曲、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下L4椎体及内植物的生物力学特点。结果未固定、TLFS、LPS+TLFS、BPS模型L4椎体6种运动状态下的平均最大位移分别为1.4108、0.6298、0.3369、0.2528 mm(关节突关节全切模型)和1.2967、0.8449、0.3409、0.2738 mm(关节突关节半切模型);融合器平均最大位移分别为0.4799、0.3195、0.1676、0.1264 mm(关节突关节全切模型)和0.3787、0.3484、0.1835、0.1372 mm(关节突关节半切模型);TLFS、LPS+TLFS、BPS模型6种运动状态下钉、棒的平均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178.34、79.55、56.33 MPa(关节突关节全切模型)和142.29、103.02、59.69 MPa(关节突关节半切模型)。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融合术中,BPS模型与LPS+TLFS模型固定效果相当,BPS模型可以取得最好的脊柱稳定性,而LPS+TLFS模型也为一个效果优良的固定方式选择。单独TLFS模型稳定性相对较差,但仍优于融合器植骨而不行内固定的脊柱模型。在不进行内固定时,关节突的保留显著增加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关节突螺钉 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L4、L5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混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煜昕 陈宏亮 +3 位作者 井贵龙 吕游 郭开今 袁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比较腰椎完整标本和3种L4、L5节段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用成人新鲜腰椎标本(L2~S1)6具,分别于完整状态、左侧TLIF同侧椎弓根螺钉(PS)固定、左侧TLIF同侧Ps+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 目的比较腰椎完整标本和3种L4、L5节段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用成人新鲜腰椎标本(L2~S1)6具,分别于完整状态、左侧TLIF同侧椎弓根螺钉(PS)固定、左侧TLIF同侧Ps+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固定、左侧TLIF双侧PS固定下,测定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轴向旋转6种运动状态下运动范围(ROM)并进行比较。结果各固定方式的ROM值均小于完整状态(P〈0.05)。双侧PS固定在各状态下ROM值最低,与同侧PS固定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侧PS+对侧TLFS固定相比,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弯状态下2种固定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旋转状态下2种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同侧PS+对侧TLFS固定的稳定性与TLIF双侧Ps固定相似,该种腰椎融合混合内固定方式可作为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先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