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aracters in C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aking Dian-shi Zhai Pictorial (1884-1898) as the Core Research Object
1
作者 ZHAO Hong-fei ZHANG Pe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2期559-565,共7页
Dian-shi Zhai Pictorial(1884-1898)is the earli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news pictorial in modern China,creating a new form with pictures and text.Taking Dian-shi Zhai Pictori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mainly ... Dian-shi Zhai Pictorial(1884-1898)is the earli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news pictorial in modern China,creating a new form with pictures and text.Taking Dian-shi Zhai Pictori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how the pictorial uses words to shape the image of characters in cities,especially the image of women,and analyzes the shaping of urban characters’identity,personality,social status,and behavior in different news reports,so as to understand the image of urban characters and civil activ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t the same time,the accurate use of words and the attitudes and values contained in pictoria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n-shi Zhai Pictorial characters in cities late qing dynasty the category of collected literary
下载PDF
The Tragedy of Women Rebels: Figures of Women Rebels in the Literatur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作者 Ying Zheng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7期634-640,共7页
In the volume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are a lot of well-known figures of women rebels, who have been highly spoken of by many later critics for their braveness in breaking the conventio... In the volume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are a lot of well-known figures of women rebels, who have been highly spoken of by many later critics for their braveness in breaking the conventional and unfair rules made for women in that male-centered society. In the traditional point of view,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literary figures marks the awareness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women. But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wo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m, Miss Du Liniang (杜丽娘) in Tang Xianzu's drama The Peony Pavilion (牡丹亭) and the women in the Women's Kingdom (女儿国) in Li Ruzhen's novel Flowers in the Mirror (镜花缘), tries to figure out and distinguish the superficial gender dependence and the real but hidden role of "the other" in these characters. It purports to convince that such processes of rebellion are none the less women's tragedies, for they serve only to show Chinese women's unchangeabl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sex" in the traditional male-centered society of old China, but merely in some new and different 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iterary work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omen rebels SELF-CONSCIOUSNESS the second sex"
下载PDF
红学的晚清形态
3
作者 陈大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7,176,共15页
晚清列强入侵使国家面临沦亡深渊,社会诸矛盾趋于白炽化,西方文化传入也引起激烈碰撞与交融,红学形态在晚清时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的红学著述不多,而考察近代新出现的报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甚广的红学形态,包... 晚清列强入侵使国家面临沦亡深渊,社会诸矛盾趋于白炽化,西方文化传入也引起激烈碰撞与交融,红学形态在晚清时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的红学著述不多,而考察近代新出现的报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甚广的红学形态,包括:围绕《红楼梦》的价值评估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新形势下各小说流派则多以《红楼梦》为创作楷模,各种续红之作则显示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红学形态 《红楼梦》 续红之作 近现代报刊 小说传播
下载PDF
晚清国家翻译的海外实践——以“法政丛编”编译为例
4
作者 周俊博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4-81,共8页
晚清留日学生组织湖北法政编辑社编译出版了中国近代第一套大型法政丛书——“法政丛编”。本文基于国家翻译理论,对“法政丛编”的编译动因、文本特点和实践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法政丛编”编译受晚清改良法律、营办新学、奖励... 晚清留日学生组织湖北法政编辑社编译出版了中国近代第一套大型法政丛书——“法政丛编”。本文基于国家翻译理论,对“法政丛编”的编译动因、文本特点和实践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法政丛编”编译受晚清改良法律、营办新学、奖励游学等因素的驱动,呈现出翻译环境优越、译者资源集聚、语言文化邻近等特征,但同时也存在翻译组织具有临时性、管理体系较为松散、资源配备有限等局限性。“法政丛编”丰富了我国国家翻译实践的类型,对之加以深入探究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国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政丛编” 晚清国家翻译 海外实践 动因 特征
下载PDF
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炅 高玉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域外传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内推崇的《红楼梦》。从英译动机、译介策略和译文特征方面入手,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的历史演进轨迹可划分为滥觞期(1884—1895)、开拓期(1896—1911)和发展期(...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域外传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内推崇的《红楼梦》。从英译动机、译介策略和译文特征方面入手,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的历史演进轨迹可划分为滥觞期(1884—1895)、开拓期(1896—1911)和发展期(1912—1930)三个阶段。译介队伍由初始的传教士拓展为作家、记者和汉学家等多元化译者;英译作品的传播经历了从报刊连载、文学史、作品集到独立发行的过程;取经前的故事内容译介频次高,反映了西方译者的翻译立场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西游记》 英译动机 译介策略 译文特征
下载PDF
论晚清儿童文学译介的发生机制与历史错位
6
作者 阮丹丹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晚清文学变革中,很多重要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相继被译介到中国。这缘于“小说界革命”背景之下对儿童群体和儿童教育的重视,也有清末学制变革的知识转型需求,还因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契合晚清文人寻求的革命理想。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晚... 晚清文学变革中,很多重要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相继被译介到中国。这缘于“小说界革命”背景之下对儿童群体和儿童教育的重视,也有清末学制变革的知识转型需求,还因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契合晚清文人寻求的革命理想。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晚清儿童文学译介存在许多错位和误读,不少作品并不被视为儿童文学作品,也不受看重,而是被归入新小说的范畴,服务于文学变革的目标。而从后世的评价体系去看,这些译介实践,已初步具备选择儿童文学作品的眼光,开始关注儿童读者的阅读趣味,并且尝试结合中国文化语境去模仿改写作品,为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可视为儿童文学的现代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儿童文学 译介 文学变革
下载PDF
晚清“书院”“藏书楼”“图书馆”译介嬗变考论
7
作者 翟桂荣 《图书馆》 2024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为三个阶段:以“书院”为题名的归化译介输入阶段,以“藏书楼”为题名的启蒙译介展示阶段,以“图书馆”为题名的主动正名译介研究阶段。文章最后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晚清图书馆学翻译的特点与演变轨迹,揭示了翻译对近代新图书馆学的兴起和传统图书馆转型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书院 藏书楼 图书馆 汉译文献
下载PDF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逻辑与塑造方式研究
8
作者 黄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她们或善良、智慧,或彪悍、神勇,或顺从、妩媚,或贞烈、自强,或恶毒、淫荡……总之,这些形象虽风格迥异,但具有共同点的是,在塑造逻辑上作者们基本以批判封建礼教和儒家纲常理论为出发点。在塑造方式上...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她们或善良、智慧,或彪悍、神勇,或顺从、妩媚,或贞烈、自强,或恶毒、淫荡……总之,这些形象虽风格迥异,但具有共同点的是,在塑造逻辑上作者们基本以批判封建礼教和儒家纲常理论为出发点。在塑造方式上,作者们基本都延续着“弱者反抗”的模式去进行形象建构,以此勾勒出古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女性自觉意识。在此特围绕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以供学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明朝 清朝 文学作品 女性角色 塑造
下载PDF
术语翻译与知识生产:晚清数学知识翻译史探蠡
9
作者 张必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9-149,共11页
晚清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晚清社会掀起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热潮。一批开明的译者毅然承担起通过翻译西方数学知识以图强的重任,他们选取西方经典数学著作来进行翻译。在这一数学翻译实践中,中国译者通过汉译数学术... 晚清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晚清社会掀起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热潮。一批开明的译者毅然承担起通过翻译西方数学知识以图强的重任,他们选取西方经典数学著作来进行翻译。在这一数学翻译实践中,中国译者通过汉译数学术语来促进西方数学知识的本土化,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流转,数学思想的传播,以及推动中国数学翻译实践的变革。同时,通过数学翻译来促进中西数学知识的融通,以及在批判中进行整合与创新。晚清时期,西方数学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本土化表述,也在知识再生产中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体系,并且在知识选择和建构中进行了分门研学。总之,知识的流转离不开译者的实践。因此,在中西文明互动下,晚清译者对西方数学知识也进行了本土实践,努力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理论体系。最终,在文明互鉴中形成自身的新知识体系,从而逐步构建起中国数学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数学翻译 数学术语 术语汉译 本土化 知识流转
下载PDF
论西方侦探小说在晚清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10
作者 尹景书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
运用多元系统论,从社会文化语境、译者主体性、读者视野、出版商等维度整体考察西方侦探小说在晚清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情况。结果表明: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西方侦探小说的翻译数量多、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占据了该时期中国翻译小说的... 运用多元系统论,从社会文化语境、译者主体性、读者视野、出版商等维度整体考察西方侦探小说在晚清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情况。结果表明: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西方侦探小说的翻译数量多、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占据了该时期中国翻译小说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文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推手。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状况,以及中国社会对西方侦探小说的文化认同及其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西方侦探小说 翻译 传播 多元系统论 读者接受
下载PDF
晚清侦探小说译本中的文言文体流变——以A Study in Scarlet的六个文言译本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波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年第4期3-10,共8页
在中国近代文学由雅趋俗的整体趋向下,晚清域外小说译介中的文言译本仍占据优势地位。其中侦探小说A Study in Scarlet便有多达六个文言译本,可谓考察晚清小说译本中文言文体流变的典型切入点。据察,域外侦探小说的文言译本以其高度圆... 在中国近代文学由雅趋俗的整体趋向下,晚清域外小说译介中的文言译本仍占据优势地位。其中侦探小说A Study in Scarlet便有多达六个文言译本,可谓考察晚清小说译本中文言文体流变的典型切入点。据察,域外侦探小说的文言译本以其高度圆熟的文体系统(包含文体形式与文体制度等)在翻译过程中消化了大量域外文学观念、技法、语法等,并以“欧化文言”为标志,完成了中国文言小说体式在外来文学冲击中的自我整合与翻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文言译本 文体 侦探小说 欧化文言
下载PDF
晚清外交翻译中的操纵与概念象似性——以约翰·泰勒总统致道光帝的书信翻译为例
12
作者 宫宇航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7-102,共6页
晚清时期的外交翻译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译者操纵现象。有别于以往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规范角度对译者操纵的研究,本文从认知视角阐释并论证了概念象似性作为译者操纵背后的认知动因,结合1843年美国约翰·泰勒总统致道光帝书信翻译中的操... 晚清时期的外交翻译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译者操纵现象。有别于以往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规范角度对译者操纵的研究,本文从认知视角阐释并论证了概念象似性作为译者操纵背后的认知动因,结合1843年美国约翰·泰勒总统致道光帝书信翻译中的操纵现象,分析并指出操纵的实质是译者对原文概念进行延伸并使之靠近读者的心理认知,而这种概念距离和心理距离之间的象似关系也将在翻译过程中引导着译者的操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外交翻译 操纵 认知 概念象似性
下载PDF
清末民初“自由女”谫论
13
作者 马龙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0-107,共8页
清末民初,“自由女”话题开始频繁涌现于报刊、小说之中,成为颇具时代特色的性别符码。这一语词最早出现于广东地带,主要作为“女学生”的方言代称来使用,在其背后显示出该地女子教育之发达。而从清末到民初,原本立体多维的“自由女”... 清末民初,“自由女”话题开始频繁涌现于报刊、小说之中,成为颇具时代特色的性别符码。这一语词最早出现于广东地带,主要作为“女学生”的方言代称来使用,在其背后显示出该地女子教育之发达。而从清末到民初,原本立体多维的“自由女”概念体系,又历经渐趋窄化的嬗变过程,曲折反映了彼时“自由”学说逐步遭恶的社会生态。与此同时,文学作品中书写的“自由女”与社会媒介报道中的“自由女”形象大体吻合,从而表现出社会媒介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自由女 女学生 女性形象 文学书写
下载PDF
《敬敷书院山长余选》初探
14
作者 王跃飞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官办学院。《敬敷书院山长余选》系敬敷书院教材,全书收录有12篇文章,成书时间约在1898—1901年,文章体载大致可分为策论类和问答体。透视全书,有助于今人了解晚清高等教育在思想倾向、价值取向、教育导向等方面的一...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官办学院。《敬敷书院山长余选》系敬敷书院教材,全书收录有12篇文章,成书时间约在1898—1901年,文章体载大致可分为策论类和问答体。透视全书,有助于今人了解晚清高等教育在思想倾向、价值取向、教育导向等方面的一些状况。该书具有较高的史料、学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敷书院 《敬敷书院山长余选》 晚清 教育
下载PDF
晚清《植物学》的创译及其科学传播意义研究
15
作者 孙雁冰 惠富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晚清时期,中国学者李善兰等人编译的《植物学》一书在中国植物学史及中西方科技交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科技文化影响。该书的编译成功有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是李善兰其汉译的过程中,发挥其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利用创译法完美... 晚清时期,中国学者李善兰等人编译的《植物学》一书在中国植物学史及中西方科技交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科技文化影响。该书的编译成功有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是李善兰其汉译的过程中,发挥其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利用创译法完美表达出重要植物学名词的科学含义及文化意味,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翻译 科学传播 李善兰 《植物学》 晚清时期
下载PDF
明遗民薛寀名字、著述及出版活动考略
16
作者 孙云霄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第5期96-100,共5页
薛寀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明亡后遁迹为僧。他出身名门望族,与东林人士渊源颇深。关于其名“寀”(cai)字,许多古今著述误作“宷”(shen),二字音义迥别。他一生笔耕不辍,撰有诗文集百余卷,编辑和评点书籍数十种。其出版生涯大致可分... 薛寀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明亡后遁迹为僧。他出身名门望族,与东林人士渊源颇深。关于其名“寀”(cai)字,许多古今著述误作“宷”(shen),二字音义迥别。他一生笔耕不辍,撰有诗文集百余卷,编辑和评点书籍数十种。其出版生涯大致可分为两段:明亡前他主要参与商业出版活动,入清后致力于整理遗民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寀 名字考 著述 明末清初 商业出版
下载PDF
公益事业建设碑刻所见清末贵州妇女社会地位的转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庆园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黔南州境内顺天桥、遇仙桥碑刻群中,有两通碑刻记载了清末贵州妇女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建设的情况,是研究清末贵州妇女社会地位变化不可多得的史料。通过爬梳地方志书,有清一代贵州呈现了“女劳男逸”极为不公的社会分工。至清代中期,此种... 黔南州境内顺天桥、遇仙桥碑刻群中,有两通碑刻记载了清末贵州妇女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建设的情况,是研究清末贵州妇女社会地位变化不可多得的史料。通过爬梳地方志书,有清一代贵州呈现了“女劳男逸”极为不公的社会分工。至清代中期,此种格局渐渐被打破,妇女开始尝试跻身公益事业等地方事务,这是对“女性权益”的一次微弱呼吁。时至清末,妇女对实现自身权益的呼吁更加强烈,她们独立于男子独自参与或主持地方事务,可以说,此时贵州妇女的社会地位相较前中期而言,已有了本质上的提升,同“女劳男逸”的劳苦妇女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碑刻文献 贵州妇女 社会地位 女劳男逸
下载PDF
向心与离心的二重奏:文学地理视阈中晚清新小说的发展面向
18
作者 王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7-164,共8页
晚清文学场域出现了空间位移的新向度,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场域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晚清文学基于传统文学的持守与偏移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意蕴。晚清新小说作为晚清文学场域中的“弄潮儿”,一方面,以自己独有的空间分布在价值引领与小说变革... 晚清文学场域出现了空间位移的新向度,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场域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晚清文学基于传统文学的持守与偏移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意蕴。晚清新小说作为晚清文学场域中的“弄潮儿”,一方面,以自己独有的空间分布在价值引领与小说变革的历史洪流中,印证着“小说时代的到来”,并且以向心聚合的总体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区”。另一方面,在传统帝国的文化文学中心北京遭遇了文学资本的流转以及价值衍化后,晚清新小说形成了以帝都北京为发散中心的“文学区”,表现出创作地理空间的外溢,以及价值上的回溯复古、政治改良和现代批判,在形下和形上层面凸显出与传统小说文类异质的发展模式。双向矛盾运动的“文学区”二元生成在彰显特殊历史文化视阈中文学抉择的同时,仍然具有深层的意义表征和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聚合 离心发散 文学地理 晚清新小说
下载PDF
文学史视域下晚清通俗小说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狭邪小说为例
19
作者 冯伟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9,共9页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的“雅俗”观念脱颖而出,开启经典化进程。新时期以后,在多重因素的合力下,研究者展开对狭邪小说文学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二次发掘,并由此拓展晚清通俗文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中既能看到近百年来狭邪小说研究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也可以进一步思考晚清通俗文学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晚清通俗小说 狭邪小说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清末小说翻译中的伪译现象研究
20
作者 郭荣荣 成思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5-291,共7页
为探究清末小说家的伪译方式及其成因,根据波波维奇和图里等对伪译的定义及罗丹对伪译的分类,结合勒费弗尔的操纵理论,对当时翻译中的伪译现象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清末小说家通过对文本外及文本内因素的操纵实现伪译,具体方式... 为探究清末小说家的伪译方式及其成因,根据波波维奇和图里等对伪译的定义及罗丹对伪译的分类,结合勒费弗尔的操纵理论,对当时翻译中的伪译现象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清末小说家通过对文本外及文本内因素的操纵实现伪译,具体方式包括虚构原本、原作者及译者信息,借助外国知名作家的名气,描写异国文化及使用异国语言表达方式等;清末大规模的伪译现象受到了当时诗学变化、意识形态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探讨清末小说翻译中的伪译现象,深化了对伪译这一特殊翻译现象的认识,为解读清末小说翻译史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史 清末小说翻译 伪译 操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