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ui Hu Zhu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1
作者 Zhang Xiaoman Fang F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9-259,共11页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holds that translation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politics and rights,which is not only the accomplice of the colonists,but also the mighty weapon of the weak culture against the stron...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holds that translation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politics and rights,which is not only the accomplice of the colonists,but also the mighty weapon of the weak culture against the strong one. With effect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translation can achieve decolonization to undo the harmful effects of colonization,eradicate traces of colonialism and reshape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pre-colony. Based on this theory,especially decolonization and its strategies,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decolonization between Buck's All Men are Brothers and Shapiro 's The Outlaws of the Marsh in three layers,namely,vocabulary,syntax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showdifferent ways of decolonization. In conclusion,both of them use foreignization,domestication and hybridization,but with different emphasis. Both translators have done their best to respect and preserve Chinese culture. In postcolonial era,we ca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ranslation to help spread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trea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殖民化 文化 中国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家校共育困境与纾困之道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晓莉 齐学红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9期13-25,共13页
家校共育是多主体参与的跨界行动,却存在单向度的、主体间关系失衡的现实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是在各行动者之间建构联动网络的解释性框架。本研究借助该理论,对一所学校的家校共育实践进行田野考察,并选取3名学校管理者、20名教师、20... 家校共育是多主体参与的跨界行动,却存在单向度的、主体间关系失衡的现实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是在各行动者之间建构联动网络的解释性框架。本研究借助该理论,对一所学校的家校共育实践进行田野考察,并选取3名学校管理者、20名教师、20名家长进行访谈,发现造成家校共育现实困境的关键因素在于:行动者识别不足且核心行动者不明确、行动者多关注个人利益需求而缺乏全局意识、多以处理“人—事”思维开展实践。为实现高质量的家校共育,纾困之道在于:全面识别异质行动者,明确校长作为核心行动者的转译作用以激活行动者网络;建立异质行动者间的沟通路径,帮助其树立公共意识;政府部门提供专业支持,增强各异质行动者的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行动者网络理论 实践共同体 利益转译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实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司桂 樊波 +1 位作者 冉隆森 何三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6-79,共4页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后殖民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主张以"殖民地群族的价值观"介入翻译文本而重塑殖民地群族形象,从而彰显了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主体性、权力关系以及文...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后殖民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主张以"殖民地群族的价值观"介入翻译文本而重塑殖民地群族形象,从而彰显了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主体性、权力关系以及文化身份"。本文从这三个维度阐述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本质特征,提出后殖民主义翻译语境下的翻译标准已转向了翻译的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翻译理论 本质特征
下载PDF
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看葛浩文英译《酒国》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庆明 吴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译文背后不同民族和语言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斗争,翻译中所使用的杂合策略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交流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彰显弱势文化和促进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葛浩文英译《酒国》作为杂合译本的典型,使用了多样化的翻译...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译文背后不同民族和语言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斗争,翻译中所使用的杂合策略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交流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彰显弱势文化和促进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葛浩文英译《酒国》作为杂合译本的典型,使用了多样化的翻译手法。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审视杂合翻译策略在译本中的应用,揭示其对消解西方文化霸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和文化强国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 杂合 《酒国》 启示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概评 被引量:8
5
作者 秦楠 范祥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7-69,共3页
文章通过审视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概况,深入分析后殖民主义研究对整个翻译理论体系造成的影响,在承认其理论价值的同时,也指出此研究仍旧具有一定局限性,并试图通过探讨其尚且存在的一些不足来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进行进一步研... 文章通过审视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概况,深入分析后殖民主义研究对整个翻译理论体系造成的影响,在承认其理论价值的同时,也指出此研究仍旧具有一定局限性,并试图通过探讨其尚且存在的一些不足来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重要性 局限性
下载PDF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裘禾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6-91,共6页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译论 译者主体性 异化与归化 杂合化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作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30,308-309,共10页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拓展,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延续,是把翻译与帝国联系起来的翻译研究。传入中国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经历了译介、评论、综合研究、应用与反思等不同层面的...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拓展,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延续,是把翻译与帝国联系起来的翻译研究。传入中国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经历了译介、评论、综合研究、应用与反思等不同层面的"理论"旅行,最终在中国生根、发芽、长大,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论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人深思,引导译界学人深度思考翻译学的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中国 接受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翟译《醉翁亭记》简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喻海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对《醉翁亭记》原作的主题风格、语言技巧和背景知识进行了剖析。从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结合后殖民主义译论对翟译《醉翁亭记》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原作 译作 后殖民主义译论 评析
下载PDF
异化: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的选择趋势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振平 焦亚芳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68-71,共4页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开始着眼于译者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逐渐与文化、社会、政治结合,于是后殖民主义理论也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并促进了其自身与翻译研究的共同发展。在后殖民主义翻译中,译者为达到解殖民化目的,...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开始着眼于译者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逐渐与文化、社会、政治结合,于是后殖民主义理论也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并促进了其自身与翻译研究的共同发展。在后殖民主义翻译中,译者为达到解殖民化目的,多采用能体现其目的的策略,尤其是异化的翻译策略,这不但表现了后殖民主义思想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表现了其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异化 混杂性 巴西食人主义理论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异化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天婵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4-125,共2页
探讨了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权力话语,认为异化翻译策略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有利于我国赢得平等的权力话语。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期望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 汉英翻译 异化 后殖民主义
下载PDF
辜鸿铭与儒家典籍英译:一种后殖民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莉 《韶关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48-152,共5页
清朝末期,"怪杰"辜鸿铭在国内知识分子大量引进国外论著的热潮中做出了翻译儒家典籍的"怪举"。这与众不同的翻译行为并非辜鸿铭的无意之举,而是在当时社会政治背景影响下的一种爱国行为。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基础,... 清朝末期,"怪杰"辜鸿铭在国内知识分子大量引进国外论著的热潮中做出了翻译儒家典籍的"怪举"。这与众不同的翻译行为并非辜鸿铭的无意之举,而是在当时社会政治背景影响下的一种爱国行为。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基础,梳理辜鸿铭翻译儒经的前因后果及其采用的翻译策略,探讨辜鸿铭的儒经英译在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可以为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和中国典籍英译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典籍英译 后殖民翻译理论 文化身份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式菜名英译——以杭州“外婆家”餐厅的菜单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娜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5-46,共2页
在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以杭州"外婆家"餐厅的菜单为例,发掘其菜单英译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译入语受众。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菜单的英译能够被外国人所理解,但一些采用写意性命名法的菜名英译仍让人不知所云。
关键词 目的论 英译 “外婆家”菜单
下载PDF
道格拉斯·鲁宾逊著《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评介
13
作者 张霞 崔欣然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2-64,68,共4页
20世纪70年代兴起在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随之而来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平衡了后殖民语境下的政治经济不平等造成的强势与弱势文化... 20世纪70年代兴起在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随之而来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平衡了后殖民语境下的政治经济不平等造成的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对话和信息转换的差异。道格拉斯·鲁宾逊在其著作《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系统的介绍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格拉斯·鲁宾逊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翻译研究
下载PDF
后殖民翻译视域中的“杂合”——《红楼梦》杨译本例析
14
作者 卢立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8-53,共6页
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译文的杂合不仅是译者在翻译策略上的必然选择,更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弱势文化拒绝被边缘化,维护自身特征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词语、成语和谚语、句子以及诗歌翻译四个方面分析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红楼梦》译... 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译文的杂合不仅是译者在翻译策略上的必然选择,更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弱势文化拒绝被边缘化,维护自身特征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词语、成语和谚语、句子以及诗歌翻译四个方面分析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红楼梦》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的杂合特征,并提出相对于之前的译本,杨译本以异化为主的杂合特征是对殖民主义翻译的一种抗争,保护了原作中的中国文化特征,维护了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 归化 异化 后殖民翻译理论
下载PDF
翻译即征服
15
作者 倪蓓锋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25-127,共3页
翻译历来体现不平等性,体现权力之争。传统译论中的"忠实"、"对等"体现原文与译文权力的不平等性,强迫翻译征服译文。而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翻译是殖民者用以征服弱势文化的工具... 翻译历来体现不平等性,体现权力之争。传统译论中的"忠实"、"对等"体现原文与译文权力的不平等性,强迫翻译征服译文。而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翻译是殖民者用以征服弱势文化的工具。这种翻译研究及翻译实践中的权力差异使翻译具备的征服性,均对翻译活动与翻译实质缺乏正确解读。翻译急需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译论 后殖民主义 征服 权力 重新定位
下载PDF
从旅行理论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
16
作者 王智芝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源自于后殖民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在中国的旅行。文章借用赛义德"理论旅行"的观点,分析其在中国被译介、引进和部分吸收的全过程,并对其接受效果进行总结,对其旅行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理论旅行 接受史
下载PDF
从主位理论看文言散文的英译--以《归去来兮辞》为例
17
作者 唐军 胡敏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文章基于主位理论,以《归去来兮辞》及罗经国英译版为语料,对比分析《归去来兮辞》汉英语篇的主位,解读两文本在主位类型呈现上的异同,以及其与译者主体性、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之间的联系,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汉语文本的改动性识解,... 文章基于主位理论,以《归去来兮辞》及罗经国英译版为语料,对比分析《归去来兮辞》汉英语篇的主位,解读两文本在主位类型呈现上的异同,以及其与译者主体性、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之间的联系,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汉语文本的改动性识解,解析译文与汉语文本在主位结构上的等值翻译,阐释主位理论在文言散文翻译实践与研究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主位理论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后殖民理论国内二十年译介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孙妮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6-100,共5页
外国文论的引进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翻译。后殖民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后,成为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早期由于理论翻译的滞后和不足,导致部分学者对后殖民理论产生一些偏颇之解。后殖民理论原著和文献的陆续... 外国文论的引进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翻译。后殖民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后,成为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早期由于理论翻译的滞后和不足,导致部分学者对后殖民理论产生一些偏颇之解。后殖民理论原著和文献的陆续翻译出版,有益于学者和读者对这一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迄今国内后殖民理论的译介工作取得不少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空白。拟对二十年来国内后殖民理论译介成果和不足进行简要回顾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国内译介状况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文化数字翻译反思——从霍译《红楼梦》中的两个译例说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琼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分析霍克斯译本的两个具体译例,指出在涉及文化数字的翻译中,应充分考虑数字在源语文化中的特定文化内涵,通过适当加注等补偿手段尽可能地保持文化信息的不失真。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文化数字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后殖民翻译理论简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欣颖 辛雪艳 《海外英语》 2010年第5X期166-167,共2页
后殖民翻译理论是由后殖民理论所影响的,后殖民理论表现为对后殖民主义的批判。它和传统译论有着不同主要是追问译本在殖民地国家和被殖民地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并揭示了翻译过程当中由于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关系,造成了弱势文化被强... 后殖民翻译理论是由后殖民理论所影响的,后殖民理论表现为对后殖民主义的批判。它和传统译论有着不同主要是追问译本在殖民地国家和被殖民地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并揭示了翻译过程当中由于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关系,造成了弱势文化被强势文化攻击,帮助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意识的觉醒。该文也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讨论了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和利用后殖民翻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 权力关系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