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丹毒验案的用药规律
1
作者 王思婷 张玥 +3 位作者 张军 程志新 亓雪 孙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1-24,30,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丹毒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对古今医案云平台(v1.5.6)和中华医典(v5.0)中丹毒相关验案进行搜集并筛选,提取其中方剂,统计药物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1.5.6)的数据挖掘模块分析药物频数和组方配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丹毒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对古今医案云平台(v1.5.6)和中华医典(v5.0)中丹毒相关验案进行搜集并筛选,提取其中方剂,统计药物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1.5.6)的数据挖掘模块分析药物频数和组方配伍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203首有效方剂,包括药物393味,前3味高频使用药物为赤芍、连翘、牡丹皮;性、味、归经统计分析显示,居前3位的分别为寒、微寒、温,苦、甘、辛,肝经、肺经、胃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牡丹皮→赤芍”;聚类分析显示为3类,分别为聚1类(连翘、地黄、赤芍、牡丹皮)、聚2类(当归、川芎、防风、黄芩、柴胡)、聚3类(金银花、薏苡仁、牛膝、茯苓、苍术、黄柏);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方,包括赤芍、牡丹皮、地黄、牛膝、连翘、黄芩、黄柏、薏苡仁、苍术、金银花、当归共11味药物。结论丹毒验案的用药思路主要以凉血为原则,在辨证基础上加用利湿、化瘀、解表等祛邪之药,同时兼顾扶正,缓急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医案云平台 中华医典 数据挖掘 丹毒 验案 用药规律
下载PDF
论“译名同一律”原则在中国古代法律英译中的应用——兼评约翰逊《唐律》英译本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迎春 王海燕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2,F0004,共4页
与普通翻译不同,法律翻译是专门用途语言的翻译,遵循特殊的翻译原则。本文以《唐律》为个案研究,通过对华莱士·约翰逊《唐律》英译本进行评析,论述了“译名同一律”原则在中国古代法律文本英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古代法律 唐律 翻译 同一律
下载PDF
典籍外译转换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忠廉 《阅江学刊》 2012年第4期95-100,共6页
典籍用古语写成,外译时可能经过原语的古文今译和外语的今文古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古原语、现代原语、现代译语和古译语四要素与典籍外译的阶段可演绎出:原古→译古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原古→原现→译现→译古间接转换... 典籍用古语写成,外译时可能经过原语的古文今译和外语的今文古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古原语、现代原语、现代译语和古译语四要素与典籍外译的阶段可演绎出:原古→译古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原古→原现→译现→译古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原现→译现间接转换机制,并随译者古今双语的掌握程度和原文的难度而单独或联合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 外译 转换 机制
下载PDF
文化翻译观下的《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晓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5-69,共5页
《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反映了典籍翻译的研究型特征以及译者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管窥如何使《楚辞》的民族文化特... 《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反映了典籍翻译的研究型特征以及译者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管窥如何使《楚辞》的民族文化特色走进英语世界。孙大雨以源语文化为依归,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文外加注、意译与文外加注、音译与文外加注、文内补偿等多种方法。"加注"参与建构了整个译本的意义生成,也是译者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典籍翻译 文化负载词 文化翻译观
下载PDF
佛教大藏经及其刻印述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俊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87-91,共5页
作者从佛教传入中国及《大藏经》的刻印过程着手 ,叙述了佛经在经历了陈武帝时的抄写、北魏北周时代的禁毁及唐、宋时的勃然发展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是和佛经的广泛、大量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教的传播和佛经从抄写、... 作者从佛教传入中国及《大藏经》的刻印过程着手 ,叙述了佛经在经历了陈武帝时的抄写、北魏北周时代的禁毁及唐、宋时的勃然发展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是和佛经的广泛、大量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教的传播和佛经从抄写、石刻、雕版印刷均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大藏经 佛经 流通形式 抄本 石刻
下载PDF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典籍英译策略——以辜鸿铭儒经英译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志奋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7期51-53,共3页
辜鸿铭儒经英译中,通过援引西方言论、进行文化比附等手段将儒家文化西方化,这与其向西方弘扬儒家文化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一西化策略具有历史合理性,也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当下的典籍英译中应采取杂合策略去西方化... 辜鸿铭儒经英译中,通过援引西方言论、进行文化比附等手段将儒家文化西方化,这与其向西方弘扬儒家文化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一西化策略具有历史合理性,也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当下的典籍英译中应采取杂合策略去西方化,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化 文化软实力 典籍英译 杂合
下载PDF
民族文化身份嬗变与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以《论语》中的“仁”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福祥 徐庆利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98-102,共5页
近几个世纪以来,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不当致使中国文化在西方经受了不同程度的误读,导致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失语及文化身份嬗变。本文以《论语》的核心词"仁"的翻译为例,分析了"仁"的翻译不当导致了儒家核心... 近几个世纪以来,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不当致使中国文化在西方经受了不同程度的误读,导致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失语及文化身份嬗变。本文以《论语》的核心词"仁"的翻译为例,分析了"仁"的翻译不当导致了儒家核心思想及孔子形象在西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及误读,在此基础上指出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指导,结合使用音译法和综合性注释法来翻译古代典籍核心词汇,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逐步建立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减少西方对中国的文化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典籍 核心词汇 文化身份嬗变 翻译
下载PDF
高延《中国宗教体系》中典籍片段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秦明星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0-33,共4页
在国家大力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是最有效的手段与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汉学家高延的英文著作《中国宗教体系》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典籍片段,并对此进行了英文翻译。针对这部著作典籍片段英译的优... 在国家大力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是最有效的手段与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汉学家高延的英文著作《中国宗教体系》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典籍片段,并对此进行了英文翻译。针对这部著作典籍片段英译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翻译错误的原因,提出中外合作的典籍翻译主体模式以及注意词汇翻译策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 《中国宗教体系》 典籍片段 英译
下载PDF
从《道德经》虚静观英译论典籍译者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杰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4-17,共4页
文章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对《道德经》中"虚""静"观的不同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具备生态伦理意识的《道德经》英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有更强生命力;翻译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将翻译的主体即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中... 文章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对《道德经》中"虚""静"观的不同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具备生态伦理意识的《道德经》英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有更强生命力;翻译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将翻译的主体即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看成一个互为联系的有机整体;培养典籍译者的生态伦理意识对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的传介与目的语文化的建构均有重要意义,其途径主要有翻译教育与翻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虚静观 生态翻译学 典籍译者 生态伦理意识
下载PDF
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庋藏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颖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文津阁,清代皇家藏书楼,对珍藏和保存典籍发挥了重要作用,阐述文津阁庋藏《四库全书》的情况,引用史料,证明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文津阁 典籍 四库全书
下载PDF
从语气词看中国古代典籍英译中的失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飞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1-85,共5页
语气词是一个汉语特有英语没有的词类。本文首先论证了汉语语气词是主要用于表达语用功能尤其是施为性语用功能的 ,并受Sandor认为汉语是施为性小品词主导的语言的观点的启发 ,在肯定了古代汉语中语气词在语用功能表达上不可替代的重要... 语气词是一个汉语特有英语没有的词类。本文首先论证了汉语语气词是主要用于表达语用功能尤其是施为性语用功能的 ,并受Sandor认为汉语是施为性小品词主导的语言的观点的启发 ,在肯定了古代汉语中语气词在语用功能表达上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后 ,从语气词出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英译 语用 施为性 古代典籍
下载PDF
无形并列模式下动词拷贝结构的推导分析
12
作者 孙文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9-62,共4页
动词拷贝结构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定句式,其中所包含的两个动词性成分是具有相同句法地位的结构体。通过典籍中相关构式成分的演化、附加语分布、体标记附着等证据可以证明,动词拷贝结构的生成是基于无形并列模式下的... 动词拷贝结构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定句式,其中所包含的两个动词性成分是具有相同句法地位的结构体。通过典籍中相关构式成分的演化、附加语分布、体标记附着等证据可以证明,动词拷贝结构的生成是基于无形并列模式下的移位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并列 动词拷贝 典籍 附加语 体标记附着 移位推导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战马吟》翻译及其客家文化意蕴
13
作者 黄斐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9-14,共6页
清代客家诗人吴熙乾所作《战马吟》脍炙人口,曾风靡一时。然时至今日,却极少被人熟知。两位客籍译者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战马吟》进行了语内翻译。译者主体性的不同,对客体与对象关系的界定也有差异。他们对《战马吟》是诗剧还是... 清代客家诗人吴熙乾所作《战马吟》脍炙人口,曾风靡一时。然时至今日,却极少被人熟知。两位客籍译者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战马吟》进行了语内翻译。译者主体性的不同,对客体与对象关系的界定也有差异。他们对《战马吟》是诗剧还是史诗的观点认知差异翻译出了各具翻译特点的翻译文本,且两位译者各异的人生经验在思维层次、语义层次和审美层次也对翻译作品产生影响。这些特点虽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但其中却都蕴含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战马吟》 典籍翻译 诗剧 史诗 客家文化传统
下载PDF
论出土简帛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的作用
14
作者 张卉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1-116,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简帛材料大量发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首先,为了解古书形制特征提供新样本,竹简尺寸由长短无定到渐有规制,且篇卷并称,以篇指古书内容,以卷指收藏方式;其次,为校勘古书错讹提供新证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简帛材料大量发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首先,为了解古书形制特征提供新样本,竹简尺寸由长短无定到渐有规制,且篇卷并称,以篇指古书内容,以卷指收藏方式;其次,为校勘古书错讹提供新证据,通过简本和传本对读,可复原正确文本,明了致误原因,平息古今纷争;最后,为厘清古书流传过程提供新线索,应充分考虑不同传播方式对文本演变所起的作用,以“层累形成”的眼光看待古书流传并判断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献学 出土简帛 先秦典籍 古书形制 校勘 流传
下载PDF
典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玛纳斯》艾什玛特唱本英译为例
15
作者 郑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5-129,共5页
传统翻译观将翻译视作一种语际的转换行为。然而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出现,译者成为了翻译过程的主宰。译者会根据翻译目的以及自身的文化身份,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创造性地发挥主体性。文章以史诗《玛纳斯》艾什玛特&#... 传统翻译观将翻译视作一种语际的转换行为。然而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出现,译者成为了翻译过程的主宰。译者会根据翻译目的以及自身的文化身份,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创造性地发挥主体性。文章以史诗《玛纳斯》艾什玛特·曼别特居素甫演唱本的英译为例,探讨典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强调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推动了翻译从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向,翻译过程中,语言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文本信息,还有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译者主体性 史诗《玛纳斯》
下载PDF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医案中消渴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敏航 刘春华 王思雨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第4期25-30,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籍医案中消渴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第5版)中治疗消渴的医案,利用Mico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消渴医案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物关联规...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籍医案中消渴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第5版)中治疗消渴的医案,利用Mico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消渴医案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物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消渴的医案67则、涉及处方67首、中药131味。排前10位的高频出现症状是多饮、口干、多尿、消瘦、多食、小便浑浊、消谷易饥、神疲乏力、面赤、少食。排前10位的高频使用药物是麦冬、生地黄、茯苓、熟地黄、甘草、五味子、白芍、山药、人参、山茱萸。药性以平、微寒、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排前3位的是肺、肾、脾经。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消渴的新方为:麦冬、生地黄、五味子、白芍、茯苓、牡蛎、黄连、山茱萸、山药、熟地黄、茯神、甘草、石膏、人参、天冬、天花粉、知母、泽泻、龙骨、牡丹皮、石斛、玉竹。结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的原则,一是注重养阴清热、益肺生津、健脾补肾等治法,标本兼治;二是配伍药物以补阴药、清热药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中华医典》 古籍医案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毛氏之书走天下——试论汲古阁对中华学术与文化传播的贡献
17
作者 徐忆农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1年第4期92-100,共9页
常熟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本文从旧藏享誉四方、抄刻存真扬学、助益时代思潮、滋养丰厚文脉、书香流布天下等方面,详述毛晋及其后人以汲古阁之名藏书、抄书、刻书,不仅为后人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对推动学术繁... 常熟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本文从旧藏享誉四方、抄刻存真扬学、助益时代思潮、滋养丰厚文脉、书香流布天下等方面,详述毛晋及其后人以汲古阁之名藏书、抄书、刻书,不仅为后人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对推动学术繁荣与文化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晋 汲古阁 中华典籍 江南文脉 学术传承 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华医典》中治疗内障眼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舒舒 付亚辉 +2 位作者 于若愚 侯艺 杨继国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81-87,共7页
目的搜集《中华医典》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跨学科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大数据库,总结中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治疗内障的方剂,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治疗内障的方剂,建立Excel数据库,并批量导入古今... 目的搜集《中华医典》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跨学科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大数据库,总结中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治疗内障的方剂,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治疗内障的方剂,建立Excel数据库,并批量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从单位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药对关联和聚类处方以及复杂网络分析等角度进行分析,彩色圆饼图进行直观显示。结果筛选后共纳入249首方剂,包含244种中药,总用药频次2596次;功效396个,总功效频次5486次;四气9种,总频次2922次;五味11种,经计算总频次3697次;12经总频次3750次。治疗白内障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前3位为防风、当归、甘草;关联性较高的药对以人参与防风出现最高。结论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5)分析数据,以图表展示出《中华医典》中治疗内障眼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中药治疗内障眼病总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华医典 内障眼病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