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breast reconstruction using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pedicle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 flaps
1
作者 Ramesh Omranipour Sima Mashayekhi +2 位作者 Mahtab Vasigh Sadaf Alipour Habibollah Mahmoodzadeh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17年第9期155-160,共6页
Aim: Breast reconstruction has several beneficial effects on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ultimate goal has always been to create the most natural breast mound. Thus in many centers, the unilateral... Aim: Breast reconstruction has several beneficial effects on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ultimate goal has always been to create the most natural breast mound. Thus in many centers, the unilateral pedicled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TRAM) flap remains the most common technique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 Our objective was to retrospectively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s. Methods: The total of 110 patients underwent unilateral breast reconstruction with pedicle TRAM flap at Cancer Institute of 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from January 1996 to June 2011. Premorbid risk factors,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nd demographic data were assessed. The analysis of the recordings was done by SPSS 20. Results: Out of 110 patients who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87 had ipsilateral and 23 contra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s. The incidence of flap complications that did not require surgical intervention was 19.7% in ipsilateral and 30.4% in contra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 The incidence of flap loss requiring revi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ntralateral group (P = 0.001). Major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in 11.5% of the ipsilateral pedicle TRAM patients and 26.1% of the contralateral group (P < 0.001). Minor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in 17.2% of the ipsilateral pedicle TRAM patients and in 34.8% of the contralateral group (P < 0.001). Total early hospital stay was longer in contra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s (7.66 days vs. 10.68 days, P = 0.83). H igher c omplications were e ncountered i n c ontralateral p edicle T RAM flaps compared to ipsilateral pedicle TRAM patients (39.1% vs. 19.5%, P = 0.001). The type of pedicled TRAM flap (ipsilateral vs. contralateral),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mplications (odds ratio = 0.007, P = 0.002) while other variabl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outcome and mid-term morbidity-free survivals of ipsi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are statistically superior to contra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Both of these procedures are reasonably feasible and safe. These findings lead us to discourage the use of contra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 when an ipsilateral option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reconstruction transvers rectus 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 flap uni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 IPSILATERAL PEDICLE tram flap
原文传递
乳腺癌根治术后部分筋膜法TRAM瓣I期乳房再造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启文 关云娇 +1 位作者 李浪 苏兴桂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部分筋膜法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部分筋膜法TRAM瓣I期乳房再造术。结果32例中,左侧腹直肌蒂者16例,右侧蒂14例,双侧蒂1例。术后所有病例的TRAM瓣...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部分筋膜法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部分筋膜法TRAM瓣I期乳房再造术。结果32例中,左侧腹直肌蒂者16例,右侧蒂14例,双侧蒂1例。术后所有病例的TRAM瓣均存活,仅1例发生皮瓣边缘坏死。再造乳房与对侧基本对称26例,不对称6例中,4例为对侧乳房中度以上下垂,2例为再造乳房偏小。24例乳房下皱褶与健侧相应,有对称感;6例乳房下极偏低。供区愈合延迟、线头反复排出3例、供区切口旁脂肪液化2例、供区瘢痕增生5例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部分筋膜法TRAM瓣再造乳房术式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能降低术后腹壁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再造术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 部分筋膜法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带蒂TRAM皮瓣乳房重建(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涛 毛大华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带蒂TRAM皮瓣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厦其常见并发症。方法2003年7月~2005年4月从我院乳腺外科选择5例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或二期应用带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重建。结果5例病例中有3例患者出现部分... 目的研究带蒂TRAM皮瓣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厦其常见并发症。方法2003年7月~2005年4月从我院乳腺外科选择5例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或二期应用带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重建。结果5例病例中有3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的坏死.通过清创缝合后均愈合.愈合后乳房形态仍良好。结论部分皮瓣的坏死是应用带蒂TRAM皮瓣重建乳房很常见的并发症.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带蒂TRAM皮辩乳房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 横行腹直肌皮瓣(tram)
下载PDF
ADSC-bFGF对大鼠腹壁成形术后TRAM皮瓣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皮刚 杨大平 刘国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DSC-bFGF)对大鼠腹壁成形术后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flap)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ADSC。建立大鼠腹壁成形术模型。分别给予A组(ADSC-bFGF)、B组(AD...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DSC-bFGF)对大鼠腹壁成形术后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flap)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ADSC。建立大鼠腹壁成形术模型。分别给予A组(ADSC-bFGF)、B组(ADSC)、C组(纤维蛋白凝胶)及D组(生理盐水)。所有动物腹壁成形术后一个月建立TRAM皮瓣模型。术后7天测定皮瓣成活面积、组织学观察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B、C、D四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69.40±2.81)%、(66.19±2.32)%、(46.69±2.41)%和(43.77±3.55)%;A、B、C、D四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根/mm2)分别为:(65.30±2.19)根/mm2;(59.99±2.41)根/mm2;(44.71±2.21)根/mm2;(42.44±3.22)根/mm2。皮瓣成活率A组与B组差异有意义(P<0.05),且这两组明显高于C组及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血管密度A组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这两组明显高于C组及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中有大量褐色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结论:ADSC-bFGF能刺激大鼠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的血管新生和增加血管数量,从而增加皮瓣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腹壁成形术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下载PDF
女性乳腺癌保留胸大肌术后Ⅰ期乳房再造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学慧 尹健 +1 位作者 张如明 宁连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上蒂横行腹直肌带蒂肌皮瓣(TRAM)Ⅰ期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乳房再造7例,其中1例同时行乳头乳晕再造、1例行Ⅱ期乳头乳晕再造。结果:6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皮肤血运...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上蒂横行腹直肌带蒂肌皮瓣(TRAM)Ⅰ期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乳房再造7例,其中1例同时行乳头乳晕再造、1例行Ⅱ期乳头乳晕再造。结果:6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皮肤血运欠佳,经二次处理后痊愈。再造乳房术后外观评价:良6例,差1例。结论:此术式既达到了乳腺癌根治的目的又得到了乳房重建的效果,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再造 腹直肌肌皮瓣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圣应 鲁智 +5 位作者 程新德 张荣新 张宗新 田怀杲 韩福生 邓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如何重建乳房及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背景与目的: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如何重建乳房及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腹直肌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皮肤以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10例早期乳腺癌,术后随访24~48个月,所有病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重建乳房外形良好,乳头乳晕区皮肤无坏死,皮肤无明显萎缩、变硬,半年后乳头感觉恢复,供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外形效果良好,对早期乳腺癌要求保持乳房外形的患者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本研究例数较少,该技术的疗效有必要行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腹直肌肌皮瓣 重建乳房
下载PDF
综合近年国内论文探讨我国乳房再造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7
作者 柏宏亮 李学诚 +1 位作者 杨军 徐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近九年来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分析,预测未来我国乳房再造的发展趋势。方法:以“乳房再造”为检索词,通过“中国期刊网题录数据库”检索,获取题录。然后查找原文进行分析。结果:论文数量呈现由高到低,再迅速增加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近九年来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分析,预测未来我国乳房再造的发展趋势。方法:以“乳房再造”为检索词,通过“中国期刊网题录数据库”检索,获取题录。然后查找原文进行分析。结果:论文数量呈现由高到低,再迅速增加的变化。2000-2002年三年间手术例数较前六年成倍增加;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和背阔肌肌皮瓣这两种主要术式中以后者增加最为明显,且更多地是乳癌切除术中的Ⅰ期乳房再造。结论:利用背阔肌肌皮瓣的Ⅰ期乳房再造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再造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下载PDF
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血氧饱和度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婷 尹健 +5 位作者 孟扬 李岳 张学慧 曹旭晨 丁海曙 张天浩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建立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利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围术期TRAM皮瓣进行血氧监测... 为了建立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利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围术期TRAM皮瓣进行血氧监测,以对侧乳房作为参照,并将监测结果和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对侧正常乳房rSO_2在术前、术中、术后无明显变化;在结扎腹壁下血管后,TRAM皮瓣rSO_2先快速下降,然后缓慢回升,最后趋于稳定;皮瓣淤血患者围术期rSO_2变化曲线相应出现异常.近红外光谱技术是用于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无损监测的有效方法,可反映移植术后皮瓣供血状况,在皮瓣血供异常时可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几种乳房再造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发成 蒋宏传 李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417-419,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单纯假体植入、可扩张假体植入和带蒂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乳房再造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24例病例。1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Ⅰ期行假体植入乳房再造;6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单纯假体植入、可扩张假体植入和带蒂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乳房再造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24例病例。1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Ⅰ期行假体植入乳房再造;6例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可扩张假体植入Ⅰ期乳房再造;4例接受单蒂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乳房再造手术,其中2例为Ⅰ期再造,另2例为Ⅱ期乳房再造。结果:手术效果较满意,2例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中1例皮瓣局灶坏死,另1例出现乳头乳晕部分坏死。结论:单纯假体植入适用于乳房小,没有明显下垂的瘦小病人。优点是不增加额外瘢痕,术后恢复快;可扩张假体植入乳房再造适用于乳房大或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此法结合了单纯假体植入法和组织扩张的优点;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的优点是自体组织移植,安全、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假体 可扩张假体 横形腹直肌肌皮瓣
下载PDF
乳房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发成 蒋宏传 李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回顾总结了乳癌根治术后应用单纯假体植入、Becker可扩张假体植入和带蒂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扩大的背阔肌肌皮瓣(ELDF)移植乳房再造术的经验,探讨手术的适应征、方法和效果。方法16例行保留皮肤的乳癌根治术一期假体... 目的回顾总结了乳癌根治术后应用单纯假体植入、Becker可扩张假体植入和带蒂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扩大的背阔肌肌皮瓣(ELDF)移植乳房再造术的经验,探讨手术的适应征、方法和效果。方法16例行保留皮肤的乳癌根治术一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13例行Becker可扩张假体植入一期乳房再造;4例行单蒂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乳房再造手术,其中2例为一期再造,另2例为二期再造。应用Becker可扩张假体行二期乳房再造1例。扩大背阔肌肌皮瓣(ELDF)移植二期乳房再造1例。结果手术效果满意,优良率超过90%。3例病人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中1例皮瓣局灶坏死,一例出现保留的乳头乳晕部分坏死,1例出现血清肿。结论单纯假体植入适用于瘦小病人,对侧乳房小且没有明显下垂。优点是不增加额外瘢痕,术后恢复快;可扩张假体植入乳房再造适用于乳房大或改良乳癌根治术的患者,此法结合了单纯假体植入法和组织扩张术乳房再造术的优点;TRAM和ELDF皮瓣移植乳房再造的优点是自体组织移植,安全、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假体 可扩张假体 横形腹直肌肌皮瓣 扩大的背阔肌肌皮瓣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增强大鼠横形腹直肌肌皮瓣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立夫 岑瑛 肖海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adenovirusmediate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Ad-VEGF165)基因,增强大鼠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usculocutaneousflap,TRAM)局部缺血区域活力的基因治疗...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adenovirusmediate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Ad-VEGF165)基因,增强大鼠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usculocutaneousflap,TRAM)局部缺血区域活力的基因治疗。方法SD大鼠30只,制备30mm×80mm以下腹部血管作为血管蒂的右侧矩形TRAM皮瓣,随机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大鼠TRAM皮瓣皮下、皮下+腹直肌及腹直肌局部注射Ad-VEGF165(1~3组:治疗组),同时在TRAM皮瓣皮下+腹直肌局部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adenovirusmediat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Ad-GFP,4组:重组腺病毒自身对照组)和DMEM培养液(5组:空白对照组),于注射后第7天手术,术后第7天检测各组大鼠TRAM皮瓣成活面积、CD34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situhybridizationhistochemistry,ISHH)。结果11~3组TRAM皮瓣成活面积分别为14.19±2.77、15.18±2.18、8.30±1.28cm2,均较4、5组4.12±1.86、3.60±1.95cm2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组TRAM皮瓣CD34MVD均高于4、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组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ISHH呈阳性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165基因局部注射,能增加大鼠TRAM皮瓣局部缺血区域成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卿黎明 唐举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取试验,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vMan5.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DIEP与TRAM术后血管危象、脂肪坏死、局部皮瓣坏死、皮瓣完全坏死、腹部膨隆及腹壁疝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RAM相比,DIEP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脂肪坏死、皮瓣完全坏死的危险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危象:RR=2.48,95%CI 1.23-5.00,Z=2.55,P=0.01〈0.05;脂肪坏死:RR=1.77,95%CI 1.38~2.28,Z=4.48,P〈0.001;皮瓣完全坏死:RR=2.55,95%CI 1.19~5.49,Z=2.40,P=0.02〈0.05);术后发生局部皮瓣坏死的危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RR=1.70,95%CI 0.92~3.14,Z=1.69,P=0.09〉0.05);术后供区发生腹部疝与腹壁膨隆的危险明显下降(RR=0.52,95%CI 0.32~0.85,Z=2.60,P=0.009〈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相比TRAM,DIEP减少了供区的损伤,但增加了皮瓣本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取试验,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vMan5.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DIEP与TRAM术后血管危象、脂肪坏死、局部皮瓣坏死、皮瓣完全坏死、腹部膨隆及腹壁疝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RAM相比,DIEP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脂肪坏死、皮瓣完全坏死的危险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危象:RR=2.48,95%CI 1.23~5.00,Z=2.55,P=0.01〈0.05;脂肪坏死:RR=1.77,95%CI1.38-2.28,Z=4.48,P〈0.001;皮瓣完全坏死:RR=2.55,95%CI 1.19-5.49,Z=2.40,P=0.02〈0.05);术后发生局部皮瓣坏死的危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RR=1.70,95%CI 0.92-3.14,Z=1.69,P=0.09〉0.05);术后供区发生腹部疝与腹壁膨隆的危险明显下降(RR=o.52,95%cI 0.32~0.85,Z=2.60,P=0.009〈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相比TRAM,DIEP减少了供区的损伤,但增加了皮瓣本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超声多普勒检测(附5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述政 狄根红 +2 位作者 潘蕾 纪建松 黄岩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及其在乳房再造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对100例健康志愿者200条腹壁下动脉进行检测,同时,为5例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患者行乳房再造手术。结果: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及其在乳房再造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对100例健康志愿者200条腹壁下动脉进行检测,同时,为5例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患者行乳房再造手术。结果:200条腹壁下动脉均显示,PSV、D1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5例,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皮瓣血流评估,皮瓣均存活,皮瓣血管通畅,再造乳房外观良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腹壁下动脉是了解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运的直观、可靠且无创的方法;术前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瓣血流进行评估,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证,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壁下动脉
下载PDF
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胸壁巨大缺损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达疆 李赞 章一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的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8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病灶切除后继发缺损需行下腹部皮瓣移植修复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89例,继发软组织缺...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的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8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病灶切除后继发缺损需行下腹部皮瓣移植修复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89例,继发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0 cm×12.0 cm~31.0 cm×16.0 cm,全部采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26.0 cm×12.0 cm~35.0cm×15.0 cm。本组患者均为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后遗留的单纯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联合皮瓣的具体形式分为两种:①对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同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②同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的受区血管选择包括胸廓内血管、胸外侧动静脉、胸肩峰血管、胸背血管、胸背血管前锯肌支和颈横动静脉。采用第二种皮瓣形式时不能选择胸廓内血管作为受区血管。结果采用第一种联合皮瓣形式57例,其中4例腹直肌带蒂皮瓣一侧术后发生边缘部分坏死;采用第二种联合皮瓣形式32例,其中2例在切取过程中发现带蒂腹直肌皮瓣完全没有血供,改为游离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3例腹直肌带蒂皮瓣一侧术后发生边缘部分坏死,清创后再采用局部推进皮瓣修复。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后期治疗,术后随访12~96个月,平均(29.5±0.3)个月,11例患者失访,完成随访的7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局部肿瘤复发(5.1%),4例患者发生脑部转移(5.1%),3例患者发生肝转移(3.8%),6例患者发生肺部转移(7.7%),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皮瓣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联合下腹部皮瓣移植安全性高,有助于控制局部晚期乳腺癌病灶,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中第一种联合皮瓣形式移植血管吻合选择更加灵活,皮瓣血运更加可靠;第二种联合皮瓣形式手术时间短。两种术式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横行腹直肌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胸壁重建
下载PDF
94例腹直肌肌皮瓣肌皮动脉穿支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立刚 Richard P.Rand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 了解腹直肌肌皮瓣、肌瓣与皮瓣之间的血管穿支的分布 ,以及在体表的定位和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 94例进行检测 ,术中进一步验证检测结果。对腹部各区内肌皮穿支出现频率、位置及收缩期血流速度 ,... 目的 了解腹直肌肌皮瓣、肌瓣与皮瓣之间的血管穿支的分布 ,以及在体表的定位和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 94例进行检测 ,术中进一步验证检测结果。对腹部各区内肌皮穿支出现频率、位置及收缩期血流速度 ,腹直肌肌皮瓣转移后肌皮穿支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进行检测和统计。结果左右两侧腹直肌肌皮瓣、肌瓣与皮瓣之间血管穿支呈非对称性分布 ,脐周的肌皮穿支含量占 81.1% ,同一分区内第二条穿支的出现频率为 5 0 % ,总结出各肌皮穿支的概率部位和收缩期血流速度。为该肌皮瓣的血供提供了活体解剖依据。结论 术前使用此检测方法利于手术适应者和肌皮瓣血供类型 (单蒂、双蒂 )的选择 ,对肌皮瓣设计和术中确定保留穿支的位置具有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肌皮瓣 肌皮血管穿支 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
下载PDF
上、下蒂横形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穆兰花 严义坪 +3 位作者 李森恺 李养群 黄雷 凌诒淳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2-123,163,共2页
目的探讨上蒂横形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方法对20侧成人尸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发现主要是由于上蒂术式切断了该肌皮瓣的主要供血动脉——腹壁下动脉,仅靠腹壁上、下动脉之间微薄的螺旋微动脉的吻合支供血,以致术... 目的探讨上蒂横形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方法对20侧成人尸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发现主要是由于上蒂术式切断了该肌皮瓣的主要供血动脉——腹壁下动脉,仅靠腹壁上、下动脉之间微薄的螺旋微动脉的吻合支供血,以致术后产生脂肪液化、边缘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腹壁下动、静脉是中、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的直接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即下蒂优于上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 肌皮瓣 乳房再造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行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益平 熊治国 +6 位作者 赵德绵 程洪涛 查莉 许娟 吴新红 邵军 黄建国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者行横行腹直肌(1ransversereelusabdominismyocutaneous,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的可行性和于术策略。方法对12例有削宫产史的乳腺癌患者实施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所有患者的TRAM肌皮瓣臆用危险因素评分均为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者行横行腹直肌(1ransversereelusabdominismyocutaneous,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的可行性和于术策略。方法对12例有削宫产史的乳腺癌患者实施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所有患者的TRAM肌皮瓣臆用危险因素评分均为0.5分,Ⅱ类。采用腹部倒梯形手术切口,切口上缘下距脐2~3cm,对1例腹部纵切口瘢痕较长者采用腹直肌双蒂,其余均为患乳对侧腹冉肌单蒂,并携带同侧腹直肌前鞘,对腹伐肌和前鞘缺损以聚丙烯网片修补。结果令鄢12例皮瓣成活.尤腹部并发症发生,随访3~52个月,满意率达100%。结论带剖宫产瘢痕者行TRAM肌皮瓣乳房再造需严格选择病例,并要求制定卡目应的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剖宫产瘢痕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原文传递
伴有剖腹产史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春花 张学慧 +1 位作者 尹健 宁连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伴有剖宫产史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手术方法、临床可行性及应用技术。方法 对9例剖宫产后不同时间的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仿根治术后,采用即刻转移对侧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手术,腹壁横梭形皮瓣... 目的 探讨伴有剖宫产史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手术方法、临床可行性及应用技术。方法 对9例剖宫产后不同时间的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仿根治术后,采用即刻转移对侧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手术,腹壁横梭形皮瓣的上切口位于脐上1~2cm,下切口于下腹壁纵行切口瘢痕的中下1/3,切取以对侧腹直肌为单蒂的下腹壁皮瓣,转移至胸壁缺损部位,修整塑造乳房外形。结果9例乳房再造术患者转移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形态自然,外形逼真,无皮瓣坏死发生。2例保留乳头者发生乳头缺血,部分坏死脱落后愈合。结论 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对于有剖宫产史的乳腺癌患者并非绝对禁忌证,在做好术前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安全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再造 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原文传递
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中Ⅳ区皮瓣的取舍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健 张学慧 +5 位作者 孟扬 张天浩 丁海曙 李岳 肖春花 宁连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Ⅳ区皮瓣的取舍。方法通过16例实施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观察皮瓣的皮色、断面出血颜色,并利用近红外血氧监测仪测定皮瓣各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术后观... 目的探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Ⅳ区皮瓣的取舍。方法通过16例实施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观察皮瓣的皮色、断面出血颜色,并利用近红外血氧监测仪测定皮瓣各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及美学效果。结果16例中5例Ⅳ皮瓣的肤色正常、断面出血呈鲜红色而非暗红色、组织血氧饱和度不低于Ⅲ区组织血氧饱和度的95%。在接受了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再造乳房均很满意。结论近红外血氧无创检测有助于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有选择地实施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可用于大面积胸壁缺损或乳腺尾叶的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成形术 近红外组织血氧分析 单蒂横
原文传递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国兴 周桂荣 +3 位作者 李上芹 陈生 岳健 苏国森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TRAM乳房重建术治疗的20例乳腺癌患者为TRAM组,另同期选取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再造术(LDM)治疗的20...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TRAM乳房重建术治疗的20例乳腺癌患者为TRAM组,另同期选取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再造术(LDM)治疗的20例乳腺癌患者为LDM组。比较两组患者乳房再造术后外观、乳房体积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M组患者乳房重造后外观评价优良率为95.0%,LDM组为90.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不同时点乳房重建后乳房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乳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伴有局部积液和血肿等并发症,两组患者乳房重造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即时TRAM乳房再造方法术中出血少,再造乳房外观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少,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背阔肌肌皮瓣再造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