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陈立娟 耿欣 +4 位作者 姚立军 魏立友 李春江 吴春云 张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单因素分析2组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生成素2(Ang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创伤程度、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现场急救情况、ISS评分及FIB、D-D、Ang2、sCD1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部位数量≥2(OR=5.802)、失血性休克(OR=16.355)、ISS评分≥18.42分(OR=13.782)、Ang2≥2911.15 pg·mL^(-1)(OR=6.821)、sCD14≥4.77 pg·mL^(-1)(OR=9.347)均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8%、79.15%,C-index为0.978。结论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ISS评分、Ang2、sCD14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急诊 列线图模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曲军 吴金海 胡润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98-1601,共4页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41例与非脓毒症组79例。采...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41例与非脓毒症组7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判断模型区分度。结果脓毒症组年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大于非脓毒症组,机械通气患者占比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APTT、ISS评分为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区分度显示C-index值=0.908,区分度良好;绘制标准曲线显示,校准曲线和Y-X直线紧密贴合,模型准确度良好。结论NLR、APTT、ISS评分为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并发脓毒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严重多发外伤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下载PDF
ADDIE联合TIC对青年卒中患者照顾者健康素养的影响
3
作者 王彦妮 张源慧 +4 位作者 唐龙 李秀丽 王苗苗 陈秀春 何林炎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5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ADDIE联合创伤知情护理(TIC)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医院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按出院计划实施... 目的:探讨ADDIE联合创伤知情护理(TIC)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医院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按出院计划实施常规延伸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实施ADDIE模型健康教育联合创伤知情护理。以心理困扰量表和心理健康素养量表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庭照顾者心理困扰得分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素养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DIE联合TIC能降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困扰,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照顾者 创伤知情护理 ADDIE模型模式 心理困扰 心理健康素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动态预测
4
作者 齐戈尧 徐进 金志超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算法构建的动态预测模型用于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动态预测的价值,并研究动态策略和实时预测模型可行的搭建方案及路径。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2.0。以创伤重症患... 目的 探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算法构建的动态预测模型用于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动态预测的价值,并研究动态策略和实时预测模型可行的搭建方案及路径。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2.0。以创伤重症患者院内结局为预测目标,使用长短时记忆(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2种RNN算法分别在4、6和8 h时间窗下训练动态预测模型。使用灵敏度、特异度、F1值和AUC值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RNN算法和时间窗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在8 h时间窗下分别训练隐马尔科夫模型(HMM)、随机森林(RF)模型和logistic模型作为对照,横向比较2种RNN算法模型与对照模型的性能指标,并分析各模型的时间趋势变化。结果 在不同时间窗时,RNN动态模型在灵敏度、特异度、F1值和AUC值等4个性能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8 h时间窗时模型的各性能指标均高于6 h和4 h时;不同RNN算法(LSTM和GRU)间仅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横向比较结果显示,2种RNN算法模型和其他模型间各性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种RNN算法模型各指标均高于HMM、RF和logistic模型;各算法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和F1值的ICC均小于0.400(95% CI未包含0),而AUC值的ICC在统计学上证据不足(95% CI包含0)。结论 基于RNN算法的动态模型对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效果较其他常见模型具有一定优势,且时间窗对模型性能可能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创伤 动态模型 临床结局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腹部创伤动物模型制作及救治研究进展
5
作者 西仁娜伊·色里木 刘江伟 +1 位作者 孙亚伟 许琴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随着腹部创伤研究层次的不断加深,标准化的腹部创伤动物模型制作凸显出其在救治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腹部创伤相关动物模型及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救治策略的研究概况进行复习总结,并依据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 随着腹部创伤研究层次的不断加深,标准化的腹部创伤动物模型制作凸显出其在救治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腹部创伤相关动物模型及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救治策略的研究概况进行复习总结,并依据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模型优劣进行比较分析,为腹部创伤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救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动物模型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下载PDF
基于动物创伤模型试验培训FAST超声技术在急诊本科实习生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闫美花 包一涵 +11 位作者 班志红 覃玉珍 唐甜 何祖豪 古雄基 韦德鹏 关世恒 罗显民 姜南星 唐日新 杨合月 唐华民 《蛇志》 202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动物创伤模型试验培训创伤超声重点评估法(FAST)超声技术在急诊本科实习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的本科实习生65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评价基于动物创伤模型试验培训创伤超声重点评估法(FAST)超声技术在急诊本科实习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的本科实习生65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按照动物创伤模型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比较两组本科实习生出科理论及操作成绩、学习满意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结果两组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实习生培训后的学习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实验组实习生的学习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实习生培训后的学习能力得分和学习行为得分均有所提高,实验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动物创伤模型试验培训FAST超声技术能有效提高急诊本科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对提高本科实习生的成长与急诊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创伤模型试验 FAST超声技术 本科实习生 成人学习满意度 学业自我效能
下载PDF
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广明亮 冯劲立 +2 位作者 陈楚云 谢箐 胡兴杰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2022年1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82例,根据救治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按照...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2022年1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82例,根据救治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按照一般抢救流程救治,观察组给予患者常规流程下HFMEA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抢救时间、并发症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反应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及植物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HFMEA风险管理模式可缩短其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风险管理模式 多发性创伤 急诊科急救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创伤伤员检伤分类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张睿智 罗瑞虹 +4 位作者 卢志林 李春平 卢兵 邢家溢 黎檀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3-229,共7页
背景创伤现场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是现场急救中的关键环节,探索如何更加高效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基于生命体征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并验证创伤伤员检伤分类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创伤数据库2017—2019... 背景创伤现场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是现场急救中的关键环节,探索如何更加高效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基于生命体征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并验证创伤伤员检伤分类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创伤数据库2017—2019年的院前急救创伤伤员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5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创伤伤员检伤分类预测模型并验证。采用准确率、精准度、召回率、F1值和AUC值(ROC曲线下面积)进行结果评价,使用ROC曲线进行可视化,并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创伤数据集中对最优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选取伤员数据24948例,基于ISS分级标准分为轻伤9496例,中等伤9532例,重伤5496例,危重伤424例。ROC曲线分析显示,相较于其他四种模型,GBDT算法预测上述ISS分级的效能最好,准确率为82.63%,精确度为68.21%,召回率为60.92%,F1值为61.91%,AUC为90.38%。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创伤数据集中验证GBDT模型,准确率为83.15%,精确度为77.38%,召回率为59.89%,F1值为55.26%,AUC为90.38%。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组检伤分类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未来可应用于创伤伤员现场检伤分类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机器学习 检伤分类 预测模型 急救医学
下载PDF
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急性肝功能不全的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杨玉存 赵杰 +6 位作者 李纾 付春 王振洲 薛海岩 刘晓霞 赵秀娟 朱凤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37-843,共7页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5月的41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根据创伤失血性休克后3 d内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5月的41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根据创伤失血性休克后3 d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不全分为急性肝功能不全组(n=125)和非急性肝功能不全组(n=292),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内部数据验证该模型的性能。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其临床适用性。结果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性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骨盆出血(OR=2.311,95%CI 1.109~4.814,P=0.025)、腹部出血(OR=2.529,95%CI 1.104~5.794,P=0.028)、心率快(OR=1.020,95%CI 1.006~1.035,P=0.00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OR=1.112,95%CI 1.003~1.233,P=0.044)和急性心肌损伤(OR=2.002,95%CI 1.113~3.600,P=0.020)。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急性肝功能不全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95%CI为0.794~0.886,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P>0.05),DCA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急性肝功能不全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基于骨盆出血、腹部出血、心率、凝血酶原时间和急性心肌损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肝功能不全的风险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尽早及时监测和处理这几项指标有利于患者早期识别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不全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水凝胶创伤修复研究中应用的小型猪模型
10
作者 梅日庚 耿少辉 +5 位作者 林志敏 吴佳鹏 刘鑫 兰馨怡 高瑜若 黄光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97-4702,共6页
背景:小型猪因皮肤组织结构、心血管系统等与人高度相似,所以常被应用于皮肤损伤、血管创伤与美容医学等研究领域。水凝胶作为创伤修复敷料拥有较强的保水性和黏附性等多种优异理化性质,能够为伤口提供隔离湿润和药物释放作用。目的:归... 背景:小型猪因皮肤组织结构、心血管系统等与人高度相似,所以常被应用于皮肤损伤、血管创伤与美容医学等研究领域。水凝胶作为创伤修复敷料拥有较强的保水性和黏附性等多种优异理化性质,能够为伤口提供隔离湿润和药物释放作用。目的:归纳和总结水凝胶治疗小型猪不同实验用途创伤修复模型的应用进展,揭示各类小型猪创伤修复模型的发展现状,分析现阶段小型猪创伤修复模型的不足。方法:查阅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从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设置中文检索词为“小猪,小型猪,微型猪,迷你猪;凝胶,水凝胶;创伤,损伤,伤口,创口”等,英文检索词为“miniature Swine,miniature pig,minipig;gel,hydrogel;injury,wound,lesion,incision”等。共检索到438篇中、英文文献,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9篇文献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①目前用于创伤修复的模型主要有大型动物物种(犬和猪)、兔子及啮齿类动物(大鼠和小鼠),由于小型猪皮肤结构与人类较相似,因此小型猪是创伤修复理想的动物模型。②在体外皮肤损伤模型中,皮肤缺损模型是基础的伤口模型,按伤口缺损深度可分为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和中厚皮肤缺损模型;烧伤伤口模型和感染伤口模型是在皮肤缺损模型的基础上施加热金属烫伤和细菌培养的多维度模型,具有安全系数高、操作难度低的优点。③在体内创伤修复模型中,小型猪可用作更符合临床疾病病理状态的食管环切模型;在胃穿孔、血管止血模型中,小型猪可观地展示出水凝胶较强的脏器黏附性、止血性能及促进组织再生效应。④在猪的特定部位也有相应模式用途:猪耳通常用来评价水凝胶的药物缓释效果;猪细胞蛋白和猪皮胶原多制备组织来源的复合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水凝胶 敷料 创伤模型 皮肤 综述
下载PDF
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预后调查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11
作者 邹保林 王玉荣 +3 位作者 汪钊 赵泉勇 李巧静 安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患者的预后,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唐山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老年骨折患者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者纳入观察组,未...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患者的预后,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唐山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老年骨折患者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者纳入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将获得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采用R软件中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风险的Nomogram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骨折时间、高血压、吸烟史以及饮酒史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高血糖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对比中,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三酯甘油(TG)、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以及D-二聚体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RBC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RBC是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的独立保护因素(OR<1,P<0.05);高血糖、血小板、FIB和CRP是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糖、RBC、血小板、FIB以及CRP的AUC值均>0.700,表明上述指标对于老年骨折是否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风险模型,校准曲线C-index值为0.964,说明该Nomogram模型具备较好的区分度,ROC曲线建模组和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964和0.939,说明该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基于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直观地预测老年骨折并发急性脑血管创伤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急性脑血管创伤 影响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潘亚强 伍泽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目的 分析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5例急诊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41例)与非谵妄组(64例)。对比非谵妄组与... 目的 分析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5例急诊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41例)与非谵妄组(64例)。对比非谵妄组与谵妄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的影响因素,构建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测模型的验证及效能评估。结果 谵妄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分、年龄≥60岁、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10 d、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0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0分、未机械通气、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2分例数占比高于非谵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20分、APACHEⅡ评分≥12分、术后VAS评分≥5分、RASS评分≥0分为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的影响因素(P<0.05)。以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建立连线图预测模型,各因素总分范围83~363分,对应风险率范围为0.05~0.80。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824(95%CI:0.783~0.852),预测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的特异度为82.81%(95%CI:71.65%~89.62%),灵敏度80.49%(95%CI:65.72%~88.14%),AUC为0.851(95%CI:0.734~0.925)。结论 ISS评分≥20分、APACHEⅡ评分≥12分、术后VAS评分≥5分、RASS评分≥0分的急诊脑外伤患者发生谵妄的风险较高,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用于评估急诊脑外伤患者谵妄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脑外伤 谵妄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以创伤医师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救治效果评估
13
作者 周瑶 罗盛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70-73,7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创伤医师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收治的280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分为观察组(140例... 目的探讨以创伤医师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收治的280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实施创伤医师为指导的MDT救治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死亡率、入院时及入院后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及诊疗时间。结果两组入院后24 h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收缩压、心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24 h,观察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乳酸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急诊通过时间、早期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医师为主导的MDT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救治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缩短治疗相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多学科协作模式 创伤医师 早期救治
下载PDF
罗伊适应模式联合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在颌面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赵娣 闻璐璐 张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联合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在颌面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面创伤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常规护理干预,31例)和B组(罗伊适应模...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联合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在颌面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面创伤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常规护理干预,31例)和B组(罗伊适应模式联合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31例),均自患者入院时干预至患者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随访1个月后的心理弹性、医学应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生活质量,随访1个月后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比,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坚韧、乐观、自强各个维度及心理弹性总分、面对评分、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回避、屈服、PSQI、SPBS、VAS评分则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随访1个月后,B组美学效果总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联合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于颌面创伤患者中,能够帮助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感,缓解其疼痛,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疾病,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美学效果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创伤 罗伊适应模式 结构式团体 心理干预 美学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张俊 李媛媛 +1 位作者 邓四海 詹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内部数据验证Nomogram模型的临床效能。结果16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中,感染55例。感染与未感染患者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患者年龄大于未感染患者,糖尿病、伤口有异物、手术类型为Ⅲ类、未使用抗菌药物占比均高于未感染患者,手术时间长于未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4岁)、糖尿病(是)、手术时间(>3 h)、伤口异物(有)、手术切口类型(Ⅲ类)、抗菌药物使用(无)是影响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的风险C-index为0.733(95%CI:0.681~0.838);预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阈值>0.07。结论年龄(>54岁)、糖尿病(是)、手术时间(>3 h)、伤口异物(有)、手术切口类型(Ⅲ类)、抗菌药物使用(无)是影响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且基于变量构建的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创伤 感染 影响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多指标联合对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杨晖 杨海捷 潘险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5月收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5月收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2)和存活组(n=58),收集两组受伤机制、受伤类别、感染部位、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ICU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第7天降钙素原(PCT)、累积液体平衡量(CFB)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影响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应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入ICU第7天PCT(95%CI 2.067~10.432,OR=4.644,P<0.001)和第7天CFB(95%CI 1.529~6.079,OR=3.048,P=0.002)是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95%CI 0.054~0.459,OR=0.158,P=0.001)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Nomogram模型,经验证,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02,校准曲线与拟合曲线反应好,AUC为0.902,敏感度85.7%,特异度87.9%;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大净获益阈值概率区间为12.0%~100.0%,模型具有高净获益值。结论入ICU第7天PCT和第7天累积液体平衡量是严重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构建的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脓毒症 Nomogram模型 危险因素 预后 降钙素原 累积液体平衡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下载PDF
IMPACT和CRASH模型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刘彩霞 安婷婷 +3 位作者 刘静 李向阳 靳婕 徐兰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43-1849,共7页
背景国际颅脑损伤预后临床测试研究(IMPACT)和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类固醇的随机化研究(CRASH模型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BI)预后预测模型,需要继续开发,完善和持续的外部验证,以确保对不同环境的普适性。目的同时在中国TB... 背景国际颅脑损伤预后临床测试研究(IMPACT)和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类固醇的随机化研究(CRASH模型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BI)预后预测模型,需要继续开发,完善和持续的外部验证,以确保对不同环境的普适性。目的同时在中国TBI人群中进行验证IMPACT和CRASH模型的预后评估价值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2019年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内接受治疗的TBI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随访观察患者14 d存活情况和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终止事件为中途失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IMPACT和CRASH模型对TBI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Brier评分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0±17.4)岁,分别绘制IMPACT模型与CRASH模型预测TB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IMPACT核心模型、CT模型、实验室模型预测TBI患者6个月GOS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07(95%CI=0.747~0.866,P<0.001)、0.843(95%CI=0.789~0.897,P<0.001)、0.845(95%CI=0.793~0.897,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179、0.164、0.161;IMPACT核心模型、CT模型、实验室模型预测TBI患者6个月死亡的AUC分别为0.868(95%CI=0.816~0.919,P<0.001)、0.896(95%CI=0.851~0.941,P<0.001)、0.892(95%CI=0.850~0.935,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151、0.144、0.136。CRASH基本模型、CT模型预测TBI患者6个月GOS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47(95%CI=0.682~0.813,P<0.001)、0.766(95%CI=0.703~0.829,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306、0.308;CRASH基本模型、CT模型预测TBI患者14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91(95%CI=0.723~0.860,P<0.001)、0.797(95%CI=0.728~0.865,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348、0.383。结论对于TBI患者的预后,IMPACT模型整体较CRASH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颅脑损伤 国际颅脑损伤预后临床测试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类固醇的随机化研究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周婧 王伟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诊治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诊治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实施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比较两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可提高救治效率,为患者争取充足的救治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外伤急诊急救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用于救治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杨秀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01-103,111,共4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救治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资料,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干...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救治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资料,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n=32)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病死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的胸引管留置时间、病死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手术开始时间为(1.26±0.24)h,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为(6.31±0.59)h,住院时间为(16.67±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2.11±0.35)h、(8.83±1.27)h、(21.82±1.59)d,术后胸引量为(1078.51±21.06)mL,少于对照组的(1159.42±26.7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3.33%,家属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救治中,可改善相关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胸部创伤 多学科协作模式 临床指标 并发症 家属满意度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凝血功能异常风险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董俊婵 何宾 +2 位作者 王梅英 王莎 王延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12-311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并发TIC患者作为TIC组,未并发TIC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并发TIC患者作为TIC组,未并发TIC患者作为非TIC组。对可能影响患者TIC发生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t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TIC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验证上述预测模型对TIC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217例患者中,并发TIC患者79例,TIC发生率为36.41%。其中并发TIC患者79例作为TIC组,其余患者138例作为非TIC组。对可能影响患者TIC发生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IC组与非TIC组患者ISS评分、Hb、APACHEⅡ评分、GCS评分、MODS、低体温以及H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SS评分、低体温、APACHEⅡ评分、MODS以及Hb进入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创伤性休克患者T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P=-4.209+1.752×ISS评分+2.084×低体温+2.005×APACHEⅡ评分+1.106×MODS-1.059×Hb。采用ROC曲线验证上述模型对TIC发生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76(P=0.000,95%CI:0.828~0.924),灵敏度89.90%,特异度71.00%。结论高ISS评分、低体温、高APACHEⅡ评分、MODS以及低Hb是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TIC的重要因素,根据此类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对TIC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探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