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dynamical processes in the central-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Receiver functions and travel-time residuals analysis of north Hi-Climb 被引量:5
1
作者 LI HaiOu XU XiWei JIANG M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9期1297-1305,共9页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s and travel-time residuals along the north Hi-Climb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in the central-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show that the lithosphere structure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Q...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s and travel-time residuals along the north Hi-Climb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in the central-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show that the lithosphere structure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 different. In the central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Indian Plate is northward subducted beneath the Qiangtang block and arrives at the greatest depth beneath the central-southern Qiangtang block. The delaminated Indian lithospheric slab remains beneath the central Lhasa block to a depth possib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upper interface of the mantle transform zone. In the we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Indian lithospheric plate is gently northward subducted and may have arrived to the south of Tarim plate. Due to the resistance from the gently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Indian mantle lithosphere in the we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upwelling mantle material be-neath the Qiangtang block moves mostly toward the east to bring about the lateral eastward flow of the deep mantle hot material in the central Qinghai-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time residual receiver function LITHOSPHERE structure delamination QIANGTANG block Bangong-Nujiang SUTURE
原文传递
基于MA-CPT模型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奕慧 杨飞 +1 位作者 张栋 曾优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7-372,共6页
为提高累积前景理论在出行方式选择建模应用中的准确性,考虑个体对于时间与费用货币态度的不同,优化原始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模型的时间值函数和时间权重函数.首先,针对时间压力下出行方式偏好发生转变的现象... 为提高累积前景理论在出行方式选择建模应用中的准确性,考虑个体对于时间与费用货币态度的不同,优化原始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模型的时间值函数和时间权重函数.首先,针对时间压力下出行方式偏好发生转变的现象,将出行方式分为刚性出行和弹性出行,改进刚性出行情景下的时间值函数形式,并根据出行时间特性求出时间权重函数中吸引力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MA-CPT (mental accounting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模型;其次,根据实证数据标定时间权重函数中辨别力参数和吸引力参数的取值;最后,标定MA-CPT模型结果并检验其拟合优度,对比MA-CPT模型和CPT模型的命中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刚性出行和单行出行场景下,时间权重函数的吸引力参数值均大于1.00;MA-CPT模型在刚性出行和弹性出行情境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17和0.18;相比于CPT模型,MA-CPT模型在弹性出行和刚性出行情景下的命中率分别提高了12.2%和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累积前景理论 心理账户理论 时间权重函数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时序数据聚类的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析
3
作者 潘福全 夏家琪 +3 位作者 宋夫才 杨晓霞 张丽霞 陈德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为了从居民活动视角挖掘城市各区域的出行模式,识别其承担的城市功能,从静态功能和动态使用角度感知城市空间。基于出租车出行数据构建各区域单元的乘客上车、下车时间序列数据集,采用时间序列相似度度量方法和基于中心点的聚类算法对... 为了从居民活动视角挖掘城市各区域的出行模式,识别其承担的城市功能,从静态功能和动态使用角度感知城市空间。基于出租车出行数据构建各区域单元的乘客上车、下车时间序列数据集,采用时间序列相似度度量方法和基于中心点的聚类算法对呈现不同出发、到达模式的单元进行分类。对同一单元的出发-到达模式进行耦合分析,提取10种典型的出行组合模式,并根据其到离时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将各单元划分为工业(产业)类、混合类、居住类、商业类、泛办公类5种功能区。采用兴趣点(POI)数据,引入POI富集指数对功能区识别结果进行校验,对于校验通过的单元,进一步标定该单元的主导POI类型,细化功能区识别结果。结果表明:市区、市郊、郊区主导功能类型不同,以市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呈现办公、居住、工业的功能区分布层级结构。同一类型的功能区,由于所处地理区位不同,在到达时序特征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数据 兴趣点 时间序列 出行模式 城市功能区
下载PDF
混合交通均衡配流模型及其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安 杨佩昆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28,共8页
Wardrop用户均衡UE交通分配方法是城市交通规划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交通分配方法,然而,该法并不适用于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城市交通规划。因此,根据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流之间作用机制的解释,建立了混合式UE分配... Wardrop用户均衡UE交通分配方法是城市交通规划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交通分配方法,然而,该法并不适用于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城市交通规划。因此,根据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流之间作用机制的解释,建立了混合式UE分配模型及其算法。这个模型,已证明等价于WardropUE原则,其解又具唯一存在性,对于混合交通情况,是正常UE模型的扩展。最后,介绍了仅有两个路段的简单交通网络的混合均衡分配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 均衡交通分配 UF模型 算法
下载PDF
交通分配中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佩昆 钱林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讨论了我国混合交通条件下的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首先,我们运用交通流理论知识,构造出道路横断面不同路幅形式下的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其次,我们给出了在现场数据下,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标定理论模型中待定... 本文讨论了我国混合交通条件下的城市道路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首先,我们运用交通流理论知识,构造出道路横断面不同路幅形式下的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其次,我们给出了在现场数据下,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标定理论模型中待定参数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分配 路段 行程时间 函数模型
下载PDF
公交运行状况改善与客流量之间的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潘艳荣 邓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6-690,共5页
为了实时掌握公交运行状况改善后各种交通方式客流特别是公交客流的变化,将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行状况用平均运行时间和运行时间可靠度2个指标来表示,并将其引入到效用函数中,应用Log it模型得出同一OD对间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在此基础... 为了实时掌握公交运行状况改善后各种交通方式客流特别是公交客流的变化,将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行状况用平均运行时间和运行时间可靠度2个指标来表示,并将其引入到效用函数中,应用Log it模型得出同一OD对间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OD对客流在不同交通方式间的均衡配流模型,然后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中存在2个或多个扰动参数的情形设计了公交运行状况改善与客流量间的关系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状况 改善 运行时间 可靠度 效用函数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由传播时间反演海水中的声速剖面 被引量:24
7
作者 唐俊峰 杨士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3-736,756,共5页
海水中的声速剖面对声传播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利用海上实验的实际数据由声信号的传播时间反演海水中的声速剖面.用经验正交函数表示声速剖面,根据选取的代价函数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解.为了提高反演算法的性能,快速反演获得海水中的声... 海水中的声速剖面对声传播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利用海上实验的实际数据由声信号的传播时间反演海水中的声速剖面.用经验正交函数表示声速剖面,根据选取的代价函数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解.为了提高反演算法的性能,快速反演获得海水中的声速剖面,在射线声学理论下,对传播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计算量.利用海上实验的实际数据反演获得的声速剖面与实验时直接测量获得的声速剖面相比较,误差小于2‰.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经验正交函数 反演 传播时间
下载PDF
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个体时间感知差异性建模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剑 王树盛 +1 位作者 李旭宏 潘俊卿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7,129,共5页
采用系统捕捉和随机捕捉两类捕捉形式对出行方式的时间感知差异进行建模分析,以验证出行方式选择中时间认识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准确的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提供模型参考。系统捕捉通过在Logit模型中分别设置性别、收入与出行时间的交叉变量... 采用系统捕捉和随机捕捉两类捕捉形式对出行方式的时间感知差异进行建模分析,以验证出行方式选择中时间认识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准确的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提供模型参考。系统捕捉通过在Logit模型中分别设置性别、收入与出行时间的交叉变量以捕捉性别和收入不同导致时间价值认识的差异;随机捕捉通过假定出行时间参数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以及约翰逊分布4种随机分布形式,利用Mixed Logit模型捕捉出行者对时间感知的差异。结果表明:出行方式选择中出行者对时间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对时间要求高,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对时间估值更高;随机捕捉较系统捕捉更能捕捉到出行时间的感知差异,且约翰逊分布较其他分布对时间感知差异性的模拟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选择 时间感知差异 随机分布函数
下载PDF
精密主动地震监测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洪体 庄灿涛 +2 位作者 薛兵 赵翠萍 朱祖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08-1815,共8页
借助人工震源,主动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并监视其动态变化是地震学家的一个梦想,本文提出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PASM:Precisely and Actively Seismic Monitormg)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本文介绍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系统以与GP... 借助人工震源,主动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并监视其动态变化是地震学家的一个梦想,本文提出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PASM:Precisely and Actively Seismic Monitormg)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本文介绍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系统以与GPS保持同步的电子系统控制的旋转质量体作为地震信号源,产生精确的、高度可重复的地震信号,这种信号经过地下介质传播到达观测点被数字地震仪器记录,由专门的计算方法提取,可以获得监视地下介质结构的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地下介质结构及物性的主动精确动态监测.其中震源是一种连续震源,工作时对地输入能量强度低,对环境不造成任何破坏性影响,可长期运行,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绿色震源.以此震源为基础构成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系统,配合高灵敏度的数字观测系统,再加上数据处理和信噪比增强技术,可以在150 km以上的距离外得到有效纪录,精确地监视固定路径的精度优于1 ms的走时变化,进而监视地下介质的速度变化和介质参数的变化,是一种前景光明的新型地震学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控制震源 主动地震监测 信号变换 传递函数 走时时间变化
下载PDF
基于Copula-持续时间模型的夫妇俩出行时间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鲜于建川 隽志才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30-134,143,共6页
日出行时间是居民出行特征的重要分析指标。围绕家庭成员出行选择的相互作用,构造了基于Copula函数的二元持续时间模型,分析了夫妇俩的出行时间安排。研究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描述单个成员的日出行时间选择,并通过Copula函数将夫妇俩的... 日出行时间是居民出行特征的重要分析指标。围绕家庭成员出行选择的相互作用,构造了基于Copula函数的二元持续时间模型,分析了夫妇俩的出行时间安排。研究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描述单个成员的日出行时间选择,并通过Copula函数将夫妇俩的出行时间选择纳入同一模型,能准确刻画2个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式。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了夫妻各自出行时间投入与其个人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属性、活动和出行特征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存在于夫妻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式。分析表明,夫妻俩人的出行时间安排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各自的活动和出行之间存在派生和竞争关系,研究能部分反映个体的时间分配行为,对交通需求预测和管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时间 持续时间模型 COPULA函数 相互影响模式
下载PDF
Pg回折波的上地壳三维层析成象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赖晓玲 张先康 +1 位作者 杨玉春 杨健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9,共10页
提出利用人工地震Pg回折波走时重建区域上地壳三维速度分布的方法。正问题利用经典最小二乘迭代求解垂向速度梯度模型的参数值及相应走时残差。反问题采用泛函空间的最小二乘准则来实现。对速度不需要预先进行参数化处理,可以计算反... 提出利用人工地震Pg回折波走时重建区域上地壳三维速度分布的方法。正问题利用经典最小二乘迭代求解垂向速度梯度模型的参数值及相应走时残差。反问题采用泛函空间的最小二乘准则来实现。对速度不需要预先进行参数化处理,可以计算反演区内任意点的速度值。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处理了滦县地震区人工地震Pg走时资料,获得了该区上地壳顶部的三维速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时残差 P波 地震波 CT 成像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基于旅行时修正的钻孔雷达层析成像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自强 彭凌星 密士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58-2664,共7页
基于钻孔雷达的波幅采用速度层析成像时,大收发角度雷达波幅因其信噪比低,旅行时提取较困难等问题,钻孔雷达雷达波幅层析成像精度不高。通过计算证明电磁波能量是从发射天线中心点传播至末端,再由接收天线末端传播至其中心。依据此传播... 基于钻孔雷达的波幅采用速度层析成像时,大收发角度雷达波幅因其信噪比低,旅行时提取较困难等问题,钻孔雷达雷达波幅层析成像精度不高。通过计算证明电磁波能量是从发射天线中心点传播至末端,再由接收天线末端传播至其中心。依据此传播路径采用互相关函数对旅行时的提取进行优化,并得到相应的电磁波波速。利用优化后的旅行时与波速得到旅行时的修正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旅行时进行速度层析成像,将进行旅行时修正的层析成像图与未进行旅行时修正的层析成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旅行时修正后得到的层析成像结果更加精确,证明对钻孔雷达层析成像的改进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雷达 初至波旅行时 互相关函数 旅行时修正 层析成像
下载PDF
扩展的横向变速叠前时间偏移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海波 方伍宝 +1 位作者 孔祥宁 李满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常规叠前时间偏移仅适用于横向缓变速介质,对于横向变速剧烈的介质,其旅行时计算存在较大误差,远偏移距误差更大。针对这一问题,对常规叠前时间偏移双曲线旅行时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扩展的横向变速叠前时间偏移旅行时计算公式。... 常规叠前时间偏移仅适用于横向缓变速介质,对于横向变速剧烈的介质,其旅行时计算存在较大误差,远偏移距误差更大。针对这一问题,对常规叠前时间偏移双曲线旅行时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扩展的横向变速叠前时间偏移旅行时计算公式。其基本原理是,引入速度函数和加权函数,将偏移距离散化,在每一个偏移距范围内通过加权函数调整均方根速度,由此来修正由横向速度变化引起的旅行时变化,使旅行时的计算精度得以提高,从而加强了时间偏移对速度横向变化的适应能力,改善了偏移成像质量。标准的Marmousi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表明,扩展的横向变速叠前时间偏移能够提高复杂构造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横向变速 均方根速度 加权函数 旅行时计算
下载PDF
时栅的波动方程分析与行波形成新方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彭东林 陈锡侯 +1 位作者 朱革 万文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9-43,48,共6页
分析时栅位移传感器运动坐标系的产生机理。为了简化时栅结构使之更易于产品化,在分析其波动方程的基础上,明确磁行波和电行波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提出一种新的行波形成方法以及相应的机械结构,从而构成一种新形式的时栅传感器。初步的试... 分析时栅位移传感器运动坐标系的产生机理。为了简化时栅结构使之更易于产品化,在分析其波动方程的基础上,明确磁行波和电行波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提出一种新的行波形成方法以及相应的机械结构,从而构成一种新形式的时栅传感器。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产生出正确的电信号,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至此摆脱了采用传统模式的运动磁场产生方法,加工工艺大大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栅 波动方程 驻波 行波
下载PDF
行驶时间不定条件下动态车队管理问题随机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长峰 谭跃进 +1 位作者 廖良才 刘燕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2-436,共5页
针对动态的车队管理问题中,由于车辆故障、天气条件和交通阻塞等情况所引起的车辆行驶时间具有很大变动性的情况,提出了一个具有随机行驶时间的动态车队管理问题的随机模型。为了求解该问题,将其构造为一个动态规划问题,并基于时间和位... 针对动态的车队管理问题中,由于车辆故障、天气条件和交通阻塞等情况所引起的车辆行驶时间具有很大变动性的情况,提出了一个具有随机行驶时间的动态车队管理问题的随机模型。为了求解该问题,将其构造为一个动态规划问题,并基于时间和位置信息,将其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在每个子问题中,利用高维状态变量表示随机行驶时间信息,并采用价值函数的近似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得到高质量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车队管理 随机行驶时间 动态规划 价值函数
下载PDF
基于公交限时免费换乘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福全 王健 +3 位作者 亓荣杰 张丽霞 杨金顺 张广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29-133,共5页
为了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多地推行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政策。为了研究该政策对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结构的影响,运用效用最大化原理,改进了非集计模型,建立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调查了青岛实施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政... 为了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多地推行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政策。为了研究该政策对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结构的影响,运用效用最大化原理,改进了非集计模型,建立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调查了青岛实施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政策前后通勤出行者的年龄、月收入、职业、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等特征,获取了相应数据;以此数据为例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发现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值与用调查数据直接计算出的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政策下公交出行分担率的误差为1.65%,表明该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该模型为预测城市实行公交限时免费换乘政策后的公交出行分担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效用函数 限时免费换乘 非集计模型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智能行程时间预测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庆奎 吕志平 葛智杰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6-9,共4页
提出一种智能行程时间预测算法。算法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等实时交通信息,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实现对行程时间的预测。其核心是由交通流量和占有率构成因素集,把行程时间看成由因素集组成的评判集,通过因素集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模糊评... 提出一种智能行程时间预测算法。算法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等实时交通信息,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实现对行程时间的预测。其核心是由交通流量和占有率构成因素集,把行程时间看成由因素集组成的评判集,通过因素集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模糊评判矩阵,从而求出行程时间的定量值。算例验证了算法的预测精度高,拟合程度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预测 模糊综合评判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考虑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城市道路阻抗函数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温惠英 卢德佑 汤左淦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路段行程时间标准差和均值的比值构造行程时间波动性,提出利用行程时间波动性建立道路阻抗函数模型。在计算行程时间波动性时,同时考虑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对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影响,采用最大似然... 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路段行程时间标准差和均值的比值构造行程时间波动性,提出利用行程时间波动性建立道路阻抗函数模型。在计算行程时间波动性时,同时考虑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对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影响,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行程时间波动性阻抗函数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文尾进行了实例分析,在确定各个路段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基础上,采用dijstra算法确定最短路径,最后利用全有全无方法进行交通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波动性 阻抗函数 最大似然估计法 最短路径 交通分配
下载PDF
信息对出行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小法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在一个不确定性交通网络上,考虑不同风险厌恶程度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受交通信息的影响,采用出行时间及对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偏爱程度建立期望效用函数,研究信息环境下与非信息环境下的期望出行时间,得到如下结论:(1)信息的提供将减少所有... 在一个不确定性交通网络上,考虑不同风险厌恶程度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受交通信息的影响,采用出行时间及对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偏爱程度建立期望效用函数,研究信息环境下与非信息环境下的期望出行时间,得到如下结论:(1)信息的提供将减少所有出行者的期望出行时间;(2)在信息环境下,风险厌恶程度高的出行者期望出行时间的减少比风险厌恶程度低的出行者期望出行时间减少更显著。并用算例对模型结论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时间 期望效用函数 出行者 信息 风险厌恶
下载PDF
考虑车辆排队长度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红兵 陈义华 林艳 《交通与计算机》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基于交通流理论,建立了路段下游交叉路口前车辆排队长度、路段车流密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路段阻抗函数。运用该阻抗函数建立基于路径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实例分析表明,当路段上有排队... 基于交通流理论,建立了路段下游交叉路口前车辆排队长度、路段车流密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路段阻抗函数。运用该阻抗函数建立基于路径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实例分析表明,当路段上有排队时,若将车辆排队处理为质点,则低估车辆路段走行时间,被低估的相对差距约为22%;新的阻抗函数能较好反映路段的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动态交通分配 动态用户最优 路段阻抗函数 确定性排队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