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受气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
1
作者 刘倩 范颖 +1 位作者 张欢 于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65-168,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属于复合病证,根据其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脏痹-心痹”。心痹为痹证日久缠绵不愈,复感风、寒、湿邪,向内传入于心所致。该文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与治疗。通过梳理古代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属于复合病证,根据其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脏痹-心痹”。心痹为痹证日久缠绵不愈,复感风、寒、湿邪,向内传入于心所致。该文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与治疗。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的病因为脾气不足,卫阳不固,外感风、寒、湿邪气侵入机体,瘀血顽痰阻滞发为心痹。其病机为脾气不足,营卫虚弱;脾阳不足,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失调、血脂异常以及血凝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脏病变关系密切,这与中医病机一致。在治疗时选用补益卫阳,和营通痹;温阳散寒,化痰逐饮;益气活血,健脾祛痰之法,代表方剂分别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苓桂术甘汤、赤茯苓汤。该文提出“心受气于脾”理论,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提供思路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脏病变 心受气于脾 病因病机 治疗
下载PDF
张艳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
2
作者 张楠 张艳 +1 位作者 何晓腾 刘翔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化痰祛湿。该文章将张艳教授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总结作出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从脾论治 虚痰瘀 名医经验 张艳
下载PDF
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理论辨证论治特应性皮炎
3
作者 马婉婷 王清滢 +1 位作者 崔晗 宋艳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35-839,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常伴慢性湿疹,瘙痒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的身心疾病。文中基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为五脏六...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常伴慢性湿疹,瘙痒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的身心疾病。文中基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中医理论为切入点,从心为火脏、心为血之主、心为神之居这三个方面探讨AD的病因病机,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导致心火上炎、心血失养、心神失调,从而引起或加重AD相关症状、睡眠障碍等异常精神状态。基于此,AD从心论治,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提出清心泻火、培土济水,养血活血、疏肝健脾,镇心安神、重镇止痒等治则治法,身心同治,多脏同调,形神兼顾,并举医案一隅,以期为中医药治疗AD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从心论治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下载PDF
刘如秀从心肾论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4
作者 张心爱 周雨桐 +2 位作者 陈瑶 黄雨 刘如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受损和或冲动传导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目前植入人工起搏器是SSS最有效治疗方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受损和或冲动传导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目前植入人工起搏器是SSS最有效治疗方式,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且不降低病死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如秀教授传承创新国医大师刘志明学术思想,提出从心肾论治SSS,采用温肾、通阳、活血等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肾论治 刘如秀教授 温肾通阳活血法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驱期主观认知下降从心论治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谭传喜 刘宁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它的发病是一个逐渐进展、加重、恶化的连续谱,临床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15~20年既已出现主观认知下降的主诉和(或)客观认知障碍的影像学改变,此期称为临床前驱期,即主观认知下降,正如现代医... 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它的发病是一个逐渐进展、加重、恶化的连续谱,临床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15~20年既已出现主观认知下降的主诉和(或)客观认知障碍的影像学改变,此期称为临床前驱期,即主观认知下降,正如现代医学疾病强调的“窗口期”,在此期间医者如果能够将其加以重视,利用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全程参与,无论对患者、医者还是社会都能起到积极的正面效应。现代医学有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心血管病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中医证候病机演变也显示从早期的病位在心,渐至脾胃,后及于肾。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具有养生-保健-预防-康复于一体,特别是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方面有着其特有的特色。文章就阿尔茨海默病前驱期主观认知下降进行了现代医学-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病案验证的理论探讨,发现该病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与心关系密切,而早期的中医药干预从心论治不仅可以有效地延缓痴呆前驱期向疾病期的转变,而且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驱期主观认知下降从心论治提供了有力的立论支持和支撑,同时也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防治重点是要做到关口前移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主观认知下降 从心论治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小儿鼻鼽辨治思路探析:从心肺有病而鼻不利
6
作者 田雪 干桂玲 +1 位作者 王富慧 刘薇薇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小儿鼻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以对症治疗、健康宣教等为主,但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这类功能性病变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多从肺脾肾三脏治疗,很少考虑到从心肺同调。以《黄帝内经》之“心肺有病,而鼻为... 小儿鼻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以对症治疗、健康宣教等为主,但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这类功能性病变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多从肺脾肾三脏治疗,很少考虑到从心肺同调。以《黄帝内经》之“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作为切入点,以后天之本脾胃为基,从心、肺两脏与鼻鼽的生理病理联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角度探讨从心肺论治小儿鼻鼽,并附临床医案一则,以期为该病辨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鼽 小儿 从心肺论治 心肺同调
下载PDF
林兰教授从心论治糖尿病经验
7
作者 陈玉鹏 汤怡婷 +3 位作者 庞晴 杨亚男 吴善瑛 倪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5,571,共6页
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治糖尿病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林兰教授基于心的生理特性,结合其长期临床经验,从心阐释糖尿病病机,认为本病因心气郁结而起,心火不降化... 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治糖尿病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林兰教授基于心的生理特性,结合其长期临床经验,从心阐释糖尿病病机,认为本病因心气郁结而起,心火不降化为火毒而致糖毒性,凸显病情进展,心阳亏虚致痰瘀互结而并发症丛生。治疗上另辟蹊径,以心为切入点,遵循“调神”“调气”“调形”,临证灵活运用清润安神、滋精养神、益气养心、通降心气、活血化痰等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心论治 脏象学说 @林兰 名医经验 糖尿病 中医药 病因病机 治法
下载PDF
余天泰教授从肝论治心病经验浅析
8
作者 黄丽君 余天泰(指导) 钟文亮 《光明中医》 2024年第6期1200-1203,共4页
肝与心联系极为密切,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经瘀血、肝火上扰、肝血亏虚等皆可引起心脏病变,故有“从肝论治心病”的说法,此文以脏腑之间密切联系为总领,以肝与心五行相关、经络循行相连、功能相关为前提,阐述了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 肝与心联系极为密切,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经瘀血、肝火上扰、肝血亏虚等皆可引起心脏病变,故有“从肝论治心病”的说法,此文以脏腑之间密切联系为总领,以肝与心五行相关、经络循行相连、功能相关为前提,阐述了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病因病机以及组方遣药,进一步地探讨了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以及临床应用,以期为从肝论治心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心病 名医经验 余天泰
下载PDF
基于“心开窍于耳”理论从心论治耳鸣医案举隅
9
作者 岑悦 孙刚 郑涛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13-117,共5页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首载于《黄帝内经》,其强调心与耳在生理及病理上密切联系,认为耳相关疾病的产生与心之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耳鸣的发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认为耳鸣作为心...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首载于《黄帝内经》,其强调心与耳在生理及病理上密切联系,认为耳相关疾病的产生与心之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耳鸣的发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认为耳鸣作为心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与心血管病呈正相关,对罹患心血管病人群的心理、生理及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该类患者,临床诊疗时既要考虑原发疾病,亦需要减轻由此而产生的耳病困扰,中医药的优势则能从中体现。中医诊疗主张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可通过中药多功能、多层次的特点,兼顾患者原发疾病及相关并发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诊疗。现今临床上对于耳鸣的论治,多从肝肾入手,常忽略心之功能失调在耳鸣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所载之“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理论的研读,并结合当地地域、饮食、环境气候、个人体质等因素及相关病例探讨从心论治耳鸣的可行性,并从深研“心开窍于耳”以识耳鸣之因、平衡心之阴阳以祛耳鸣之弊两个方面展开对从心论治耳鸣,进一步探讨心血管疾病与耳鸣之间的关系,强调心之气血阴阳功能失调在耳鸣的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作用,为临床论治心血管病合并耳鸣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开窍于耳 心血管疾病 耳鸣 医案 从心论治
下载PDF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论治双心疾病
10
作者 石瑞洁 刘倩 +2 位作者 孙伟新 韩捷 陈晓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29-32,共4页
深入剖析“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学说内涵,揭示小肠与双心疾病的内在关系。认为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并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存在缺血同步性、分泌相关性、环境平衡性;灵活运用化瘀通络、... 深入剖析“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学说内涵,揭示小肠与双心疾病的内在关系。认为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并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存在缺血同步性、分泌相关性、环境平衡性;灵活运用化瘀通络、泌别清浊、益气温阳、养阴润肠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双心疾病。总之,从肠论治双心疾病不仅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同时也为双心疾病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合小肠 从肠论治
下载PDF
从心、肝、脾角度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
11
作者 王海燕 王昱丹 李光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3期55-59,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因甲状腺体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以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为主要特点的高代谢证候群,由于机体高代谢状态及激素水平异常,甲亢经常导致或伴随肝损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因甲状腺体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以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为主要特点的高代谢证候群,由于机体高代谢状态及激素水平异常,甲亢经常导致或伴随肝损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肿大、黄疸,病情严重者甚至有肝硬化、肝衰竭等。甲亢合并肝损害的西医治疗效果并不可观,中医治疗甲亢性肝损害具有独特优势。文章认为,甲亢合并肝损害的辨证论治应围绕心、肝、脾展开,肝郁血热是病机关键。早期肝气郁结,气血壅盛,心肝火旺,表现以“心悸、胁痛”为主;中期木旺克土,脾阴不能滋润,则表现以“痞证”为主;后期湿热瘀结甚至瘀水互结,表现以“积聚”为主。文章基于心、肝、脾辨治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探讨甲亢并发肝损害的辨治思路,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肝脾辨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害 标本同治 藏象学说
下载PDF
基于“心寄窍于耳”理论探讨突发性耳聋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一林 曲中源 冷辉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
突发性耳聋指原因不明的突然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近年疾病发生有逐渐年轻化趋势。基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心寄窍于耳”理论,从心主血脉以使耳听、心主藏神以助耳聪、心与耳经络联系、心与耳生理特性阐述心与突发性耳聋的联系。文章... 突发性耳聋指原因不明的突然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近年疾病发生有逐渐年轻化趋势。基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心寄窍于耳”理论,从心主血脉以使耳听、心主藏神以助耳聪、心与耳经络联系、心与耳生理特性阐述心与突发性耳聋的联系。文章将突发性耳聋病机分为心气血虚、心神失养、心火上炎、心血瘀阻四方面,深入探讨从心论治突发性耳聋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因心血管疾病是突发性耳聋易感因素之一,可引起内耳血管痉挛、受压,内耳缺血、缺氧,毛细胞及听觉神经损伤,故积极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可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现代医学临床应用心寄窍于耳理论治疗耳聋,多集中于局部针灸、循经取穴及中药方面。文章探讨从心治疗突发性耳聋以期进一步为临床从心辨证论治突发性耳聋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心寄窍于耳 从心论治 言语识别率
下载PDF
基于心肾相交理论从肾论治心胀
13
作者 刘伟 陈学彬 +1 位作者 郑一雯 陈悦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2期57-61,共5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腔扩大为主要特征的遗传异质性心肌病,也是导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移植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难度较大。心胀是中医胀病的一种,胀病是脏器形体体积增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心胀的相关表述与现代医学中扩张型...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腔扩大为主要特征的遗传异质性心肌病,也是导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移植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难度较大。心胀是中医胀病的一种,胀病是脏器形体体积增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心胀的相关表述与现代医学中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有诸多契合,故研究立足于心胀理论从中医角度对扩张型心肌病进行早期防治。从中医角度看,心胀的证治不可离肾。中医对心肾关系阐发详实,将心肾关系囊括于心肾相交理论体系之中。心肾相交是中医五脏一体观的核心内涵之一,即心肾二脏虽各有其独特作用,但并非在结构与功能上彼此孤立,而是通过经脉气血,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协调、互相影响。目前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多参考心胀论治,但缺乏系统辨证思路,文献报道多以名家经验和临床观察为主。文章以心肾相交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心肾相交理论的发展及演变,探讨心肾相交的理论内涵。依据心胀的病程演变规律,从肾分早中晚三期分期论治心胀,以早期交通心肾、中期温补肾阳、晚期标本兼顾为治法治则,浅析心胀证治,以期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新思路、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胀 心肾相交理论 从肾论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雪春 李亚平 +4 位作者 李征 刘丽颖 王璐瑶 林晓璐 金永浩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99-303,共5页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因病机总属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致脑髓失充,神失所养,神机失用。中医从脏腑辨证出发,运用针灸、推拿、耳穴、康复训练等疗法,治...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因病机总属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致脑髓失充,神失所养,神机失用。中医从脏腑辨证出发,运用针灸、推拿、耳穴、康复训练等疗法,治疗ASD的核心症状及伴随睡眠障碍、情志异常、饮食困难等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的各种疗法多集中在改善语言及认知功能方面,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研究较少,且多缺少远期疗效追踪。长期用药及康复治疗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引起一些家庭矛盾及心理问题。基于此,今后的研究应更关注新的医学治疗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改善患儿核心症状的同时,给予患儿及养育人心理支持治疗;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数据、远期随访的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 从心肝论治 从心脾论治 从肝脾论治 从肾肝脾论治 三期辨证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从脾论治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许霞 曹宝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3期127-129,共3页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发病率高于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并且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导致血流不能正常给心肌供血...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发病率高于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并且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导致血流不能正常给心肌供血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一定优势。甘肃省名中医曹宝国主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总结发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有密切关系,脾虚为其发病的关键。曹宝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认为冠心病的治疗应以脾为主,提出了补脾以化痰祛湿,调脾以助行气,健脾以助运化的治疗原则,同时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症状和病情的发展辨证论治,在不同的阶段予以不同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曹宝国主任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从脾论治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心寄窍于耳”论治针刺治疗突发性聋
16
作者 张佳佳 王新茹 +3 位作者 石安妮 张重阳 梁俊杰 白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98-1702,共5页
“心寄窍于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心可统领耳窍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突发性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中医多从肝肾论治本病,对从心论治本病关注度不足。现以“心寄窍于耳”理论为基点,分析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的联... “心寄窍于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心可统领耳窍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突发性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中医多从肝肾论治本病,对从心论治本病关注度不足。现以“心寄窍于耳”理论为基点,分析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的联系,即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导致的瘀血阻窍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关键环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影响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刺治疗可通过循经取穴、近部取穴以畅通血脉,恢复“心主血脉”之功,通过循经取穴以调心神,头部取穴以调脑神,辨证选穴以调五脏神,恢复“心主神志”之能,心之生理功能复常,从而听觉功能亦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寄窍于耳 针刺 突发性聋 从心论治 治疗思路 心主血脉 心主神志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从脾胃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旭琴 崔向宁 +2 位作者 曲艺 林虹辰 蒋之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从脾胃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统计报表”... 目的:探讨中医从脾胃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统计报表”“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60首处方,涉及198味药物。数据挖掘分析得出处方中≥30次的高频药物16味,其中前3位分别是茯苓、丹参、陈皮,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肺、心、肝为主,高频药物组合20组,药物关联规则2条,熵聚类分析得到3味药的药物组合14组,新处方7首。结论: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组方特点是在益气健脾的同时予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醒脾开胃、调畅脾胃气机等药物,标本兼顾,可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脾胃论治 中药复方 文献研究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刘宁飞老中医从肝论治冠心病验案举隅
18
作者 李群 刘宁飞 +2 位作者 郑益波 陈可欣 向规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84-86,共3页
刘宁飞老中医是第四批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心脏及其相关脏腑疾病。中医学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为“胸痹”“心痛”,属心系疾病,其发病率... 刘宁飞老中医是第四批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心脏及其相关脏腑疾病。中医学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为“胸痹”“心痛”,属心系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且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压力和饮食生活环境的影响,冠心病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集心理和社会因素为一体的疾病,刘宁飞老中医擅长从肝论治冠心病,中医药和心理沟通相结合,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将刘宁飞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刘宁飞 冠心病 从肝论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心论治男科病体会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万春 易军 李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870,共2页
中医男科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它起源很早,但是形成专门的学科却又很晚。中医男科学和妇科学一样,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规律性。男科病的病因非常发杂,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和气血经络失和都有关系。临床从肝从肾论... 中医男科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它起源很早,但是形成专门的学科却又很晚。中医男科学和妇科学一样,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规律性。男科病的病因非常发杂,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和气血经络失和都有关系。临床从肝从肾论治居多,而从心论治则相对少见。文章所举:阳痿、早泄、遗精、男子更年期综合征,可谓从心论治男科病之典范,临床从心论治,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科病 从心论治 病案
下载PDF
从心论治中风病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冬梅 刘昭纯 赖新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64-368,共5页
提出从心论治中风病的观点。从文献学、发病学、症状学、中药方剂学及针灸学五方面研究心与中风病的关系,从而为从心论治中风病提供立论依据。并探讨了从心论治中风病的理论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中风病 从心论治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