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7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Anti-clogging Ecological Soil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in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and Prospects
1
作者 Xingyu QI Qiuxia T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3年第3期95-96,共2页
[Objectives] By reasonable water distribution and air supply to soil, soil water permeability is maintained, and the nutrient conditions of degrading bacteria in soil are improved to effectively prevent soil clogging.... [Objectives] By reasonable water distribution and air supply to soil, soil water permeability is maintained, and the nutrient conditions of degrading bacteria in soil are improved to effectively prevent soil clogging. [Methods] Through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soil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for sewage purification are utilized to enhance the pollutant decomposition ability of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maintain soil water permeability.[Results] It has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move pollutants such as COD_(Cr), TN, TP, NH_3-N, etc. in sewage. [Conclusions]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s low, and the land can be reused, while water and nutrients can be restored to the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logging Ecological soil sewage treatment POLLUTANTS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Pesticidecontaminated Soil
2
作者 Liu We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6年第2期36-38,共3页
Access approach of pesticide into soil and its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soil a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Furthermore, it is put forward that soil pollution can be prevented by enhancing farmers' conscio... Access approach of pesticide into soil and its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soil a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Furthermore, it is put forward that soil pollution can be prevented by enhancing farmers' consciousness of safe and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 strengthening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sticide, adopting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developing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pesticide-contaminated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esticide pollu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下载PDF
Silver Nanoparticle Adsorption to Soil and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and Impact on Zebrafish in a Lab-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
3
作者 Angela Ebeling Victoria Hartmann +4 位作者 Aubrey Rockman Andrew Armstrong Robert Balza Jarrod Erbe Daniel Ebeling 《Computational Wate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3年第3期16-25,共10页
Nanoparticles ( 100 nm) are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n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uses and may enter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wastewater. Although lab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anoparticles can be toxic to various organ... Nanoparticles ( 100 nm) are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n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uses and may enter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wastewater. Although lab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anoparticles can be toxic to various organisms, limited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effects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pH and ionic strength are known to alter the biotoxicity of nanoparticles, but these effect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 on zebrafish in the pseudo-natural environment of a lab-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to investigate wastewater remediation through soil and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 (WTR) adsorption of AgNPs. Concurrently,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AgNP sorption was examined. Researchers exposed adult zebrafish in a lab-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 to concentrations of AgNP ranging from 0 - 50 mg AgNP/L and compared them to negative controls with no silver exposure and to positive controls with exposure to silver nitrat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ggregated AgNP do not impact zebrafish. Separately, 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examining three media - a wetland soil, a silt loam soil, and a WTR - in their capacity to remove AgNPs from water. The silt loam retained less AgNPs from solution than did the wetland soil or the WTR. In the WTR AgNPs were associated with sand size particles (2 mm - 0.05 mm), but in the wetland soil and silt loam,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AgNP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sand-sized particles, while the rest were associated with silt sized (~0.05 mm) or smaller particles. The larger 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wetland soil and WTR was attributed to their higher carbon content. The sorption data indicate that AgNPs adsorbed to soil and WTRs and support the idea that natural and constructed wetlands can remove AgNPs from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soil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CONSTRUCTED WETLAND ZEBRAFISH Remediation
下载PDF
盾构淤泥质废弃黏土氧化镁固化-碳化试验及碳化机制研究
4
作者 闵凡路 申政 +3 位作者 李彦澄 袁大军 陈健 李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4,共11页
盾构隧道施工产生的废弃土面临堆放、运输及处理等难题,将原材料丰富、生产耗能少、环境友好的MgO用于废弃土固化处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通过改变MgO掺量a_(m)、养护龄期T、碳化时间H研究MgO固化-碳化淤泥质废弃黏土界限含水率w、... 盾构隧道施工产生的废弃土面临堆放、运输及处理等难题,将原材料丰富、生产耗能少、环境友好的MgO用于废弃土固化处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通过改变MgO掺量a_(m)、养护龄期T、碳化时间H研究MgO固化-碳化淤泥质废弃黏土界限含水率w、无侧限抗压强度q_(u)、弹性模量E_(50),结合微观形貌及矿物成分变化规律探讨其固化-碳化机制。结果表明:MgO固化-碳化具有明显的加固土体效果,加固效果随a_(m)、T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随H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a_(m)、T下,碳化4h会使土体塑性指数I_(P)降低57%以上,土体可塑性显著下降;不同a_(m)和T的固化-碳化土q_(u)均在H为4h时取得峰值,最高可达1.4MPa,比碳化前强度提升了220%~350%;固化-碳化反应对土体的E_(50)提升受a_(m)影响较大,当a_(m)超过9%时,碳化4h试样的E_(50)增幅在500%左右;MgO固化-碳化过程中水化产物、碳化产物不断生成和发育,形成网状、花朵聚集状的形貌,填充土颗粒间的孔隙,增强了土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土体结构更为密实。该研究为长三角地区土压盾构产生的淤泥质废弃黏土的固化-碳化处理与再利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土处理 活性氧化镁 加速碳化 微观形貌 矿物成分 碳化机制
下载PDF
鹰嘴豆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5
作者 王丹 马亚杰 +6 位作者 宋贤鹏 单永潘 马艳 张银宝 刘军 王仙 向莉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目的】筛选适宜于鹰嘴豆田土壤处理的安全高效除草剂。【方法】选择生产上常用的12种除草剂进行田间土壤试验,采用绝对值调查法评价各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并分析试验剂量下各除草剂对鹰嘴豆的安全性。【结果】各处理对鹰嘴豆田阔叶草均... 【目的】筛选适宜于鹰嘴豆田土壤处理的安全高效除草剂。【方法】选择生产上常用的12种除草剂进行田间土壤试验,采用绝对值调查法评价各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并分析试验剂量下各除草剂对鹰嘴豆的安全性。【结果】各处理对鹰嘴豆田阔叶草均具有较好的封闭效果,药后45 d对阔叶草总草的株防效可达93.85%~100%,鲜重防效达87.80%~100%。各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略有差异,其中,330 g/L二甲戊灵EC、50%乙草胺EC、50%敌草胺WDG、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和40%砜吡草唑SC处理均可有效封闭禾本科杂草,药后45 d对禾本科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可达95.19%~100%和99.13%~100%,且对鹰嘴豆安全;42%氟啶草酮SC、65%氨氟乐灵WDG、480 g/L氟乐灵EC、240 g/L乙氧氟草醚EC和250 g/L噁草酮EC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也较好,药后45 d对禾本科总草的株防效可达96.58%~100%,且除240 g/L乙氧氟草醚EC外,鲜重防效可达88.24%~100%,但对鹰嘴豆生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药害,药害随鹰嘴豆生长可逐渐缓解;50%扑草净WP和51%丙炔氟草胺WDG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封闭禾本科杂草,但持效期均较短,且50%扑草净WP对鹰嘴豆有明显药害。【结论】从除草效果和对鹰嘴豆的安全性考虑,330 g/L二甲戊灵EC、50%乙草胺EC、50%敌草胺WDG、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和40%砜吡草唑SC是适宜于鹰嘴豆田土壤处理的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土壤处理 除草剂 防效 筛选 安全性
下载PDF
耕整播农机装备触土部件表面耐磨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建军 刘天龙 +4 位作者 赵建国 王新芳 吴运涛 白占欣 马海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5,共12页
耕整播农机装备是影响中国耕地耕种作业质量与效益的关键农机装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耕整播农机装备对其配套的旋耕刀、犁铧、深松铲、耙片、开沟器等触土部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系统分析了触土部件主要... 耕整播农机装备是影响中国耕地耕种作业质量与效益的关键农机装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耕整播农机装备对其配套的旋耕刀、犁铧、深松铲、耙片、开沟器等触土部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系统分析了触土部件主要的磨损失效形式及磨损机理,综述了提高触土部件耐磨性常用的表面熔覆、表面堆焊处理、表面热喷涂、激光表面强化处理、化学热处理、钎涂等表面处理工艺,从磨损机理、材料研发、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差距,针对现阶段耕整播触土部件失效机理、材料、结构、工艺等短板环节的难点问题,从触土部件耐磨性、基体及涂层材料、结构设计、工艺体系研究方面展望农机触土部件未来研发方向,拟为表面耐磨强化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触土部件 耐磨性能 表面处理
下载PDF
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防效与安全性评价
7
作者 丛克强 王宇 +2 位作者 罗婵 郭小桐 郭玉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6-31,共6页
为高效利用大豆田土壤封闭除草剂882 g·L-1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2020-2021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882 g·L-1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用于大豆播种后出苗... 为高效利用大豆田土壤封闭除草剂882 g·L-1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2020-2021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882 g·L-1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用于大豆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喷雾处理,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058.4~2381.4 g·hm^(-2)的条件下,对大豆田稗草、藜、本氏蓼、苘麻、水棘针等主要杂草都有很好的防效。两年试验中供试药剂处理药后40 d对一年生杂草总草的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2.9%~100.0%、92.3%~99.1%和94.8%~100.0%、95.5%~99.7%。在处理后的20和40 d及大豆封垄前,2020年最高剂量处理下有少量植株的心叶皱缩,其余各个处理均未出现药害症状。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大豆增产显著,增产率分别为202.8%~220.9%和181.6%~196.9%。适宜的施药剂量为882 g·L-1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剂量1200~1500 mL·hm^(-2)(有效成分用量1058.4~1323.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 除草剂 土壤处理 杂草防效
下载PDF
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对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
8
作者 李晓 贾淑娴 +2 位作者 席颖青 杨柳明 刘小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0,共9页
【目的】研究森林凋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为全面认识植物、土壤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森林长期碳固存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亚热带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种凋落物处理(去除凋落... 【目的】研究森林凋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为全面认识植物、土壤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森林长期碳固存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亚热带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种凋落物处理(去除凋落物、双倍凋落物和对照),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氨基糖含量及微生物残体碳含量,采用Pearson分析和路径分析(PLS-PM)探讨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去除凋落物后,土壤中总氨基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甘露糖胺含量分别降低了14.7%、33.4%、9.3%和16.1%;凋落物添加处理后,甘露糖胺含量降低了21.7%。去除凋落物后,真菌残体碳和总微生物残体碳含量分别降低了16.2%和16.1%,而细菌残体碳含量无显著变化;凋落物添加后,总微生物残体碳含量显著降低了9.2%,但2种处理下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无差异。路径分析表明,凋落物输入变化下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是驱动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累积的关键因子。【结论】改变凋落物的输入可显著调控土壤微生物残体的积累,尤其是对真菌残体碳的影响较大,而对细菌残体碳的影响较小。凋落物在微生物残体碳积累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度维持地表凋落物贮量有助于保持土壤碳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氨基糖 微生物残体碳 土壤有机碳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煤矿矿区土壤重金属及多环芳烃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花洁 王健媛 +3 位作者 陈运帷 王健 陈征 刘洋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是当前许多煤矿矿区及周边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威胁居民健康,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在对煤矿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重金属元素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导致其在生物体... 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是当前许多煤矿矿区及周边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威胁居民健康,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在对煤矿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重金属元素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导致其在生物体中累积,并且PAHs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诱变性。通过比较物理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在治理重金属及PAHs污染土壤的优缺点,发现植物修复和生物修复对气候和环境的依赖程度高,物理修复成本和能耗较高,因此提出矿区周边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需要进一步创新,实现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的观点。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多种修复方法的联合应用,达到有效治理煤矿矿区及周边重金属和PAHs污染的目的,实现土壤的重新利用,进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煤矿矿区 重金属 多环芳烃(PAHs) 土壤治理修复
下载PDF
高温烟气热触杀土壤病草害装备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刘新新 李硕硕 +7 位作者 李刚 贺超 李鹏飞 潘晓慧 高飞 刘亮 兰明明 焦有宙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6-837,共12页
【目的】针对农作物秸秆和根茬直接还田导致农田病草害加剧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温烟气热触杀土壤病草害装备,以实现秸秆和根茬能源化利用与土传病草害绿色防控的有机结合。【方法】装备主要由进料系统、炉膛、空气预热器、热触杀系统、供... 【目的】针对农作物秸秆和根茬直接还田导致农田病草害加剧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温烟气热触杀土壤病草害装备,以实现秸秆和根茬能源化利用与土传病草害绿色防控的有机结合。【方法】装备主要由进料系统、炉膛、空气预热器、热触杀系统、供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并对所设计装备的炉膛、预热器及热触杀烟道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验证。【结果】在进料量约为360 kg·h^(-1)条件下,装备能够稳定燃烧,炉膛温度最高达到500℃以上,出料口土壤温度为(72.6±6.0)℃。依据热平衡试验,装备热效率约为48.7%;经田间试验验证,该灭杀工艺对杂草雀麦的灭杀率达95.5%以上,下茬玉米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下降了34.10。【结论】经设计验证后的装备能够稳定燃烧,土壤热触杀后的温度满足灭杀需求,草害得到有效控制,玉米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为田间病草害热物理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茬燃烧 装备设计 热物理触杀 土传病害
下载PDF
不同密度和水分管理下毛白杨林分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欧 古丽米热·依力哈木 +5 位作者 祝维 王亚飞 曲冠博 李少然 贾黎明 席本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7,共13页
【目的】土壤水分是影响我国北方水分亏缺地区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和水分管理下毛白杨林分的土壤水分状况,能为华北黄泛平原地区人工林土壤水分维持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造林密度(Ⅲ3 m×3 m、Ⅱ3 m×6 m、... 【目的】土壤水分是影响我国北方水分亏缺地区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和水分管理下毛白杨林分的土壤水分状况,能为华北黄泛平原地区人工林土壤水分维持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造林密度(Ⅲ3 m×3 m、Ⅱ3 m×6 m、Ⅰ6 m×6 m)和水分管理(滴灌FI、雨养NI)下的5种(FI_(Ⅲ)、FI_(Ⅰ)、NI_(Ⅲ)、NI_(Ⅱ)、NI_(Ⅰ))毛白杨林分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内(5、6、8和10月),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各处理6 m剖面内的土壤含水量(SWC),研究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状况及土壤干层现象。【结果】(1)各处理毛白杨林分浅土层(0~30 cm和30~100 cm)的SWC(5.62%~15.53%)显著低于深土层(100~200 cm、200~400 cm和400~600 cm)(16.50%~27.00%);林分SWC在0~240 cm垂直剖面内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并在240~260 cm(26.37%~30.56%)和360~400 cm(22.79%~33.00%)出现两个峰值,而400~600 cm变化平缓;(2)5种林分土壤均在10月最为湿润,平均SWC为20.16%~23.16%;雨养条件下,不同密度毛白杨林分在6月最干燥,平均SWC为13.11%~14.96%,滴灌减轻了30 cm以下土层SWC的季节变异程度;(3)不同水分管理下,高密度林分中深土层土壤水分状况最好(FI_(Ⅲ)和NI_(Ⅲ)深土层平均SWC分别为23.18%和21.13%),但雨季末(10月),NI_(Ⅱ)土壤水分补偿量最高,达403.12 mm。在高密度和低密度林分中滴灌显著提高了林分0~30 cm土层的SWC,且增加了深土层土壤水分补偿量(FI_(Ⅲ)较NI_(Ⅲ)和FI_(Ⅰ)较NI_(Ⅰ)的储水量变化量分别提高了84.40%和173.99%),滴灌仅显著提高了高密度林分土壤储水量(P <0.05);(4)滴灌和降雨均能缓解或消除不同密度林分在2 m深度内出现的可恢复性土壤干层现象。【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在华北黄泛平原毛白杨大径材林培育过程中,以3 m×3 m密度造林且于旱季(4—6月)辅以多频率滴灌充分灌溉,促进杨树人工林在快速生长期(2~4年)的林木生长并改善其深层土壤水分状况。待林分出现密度效应及深层土壤水消耗后,可通过间伐等措施在实现土壤水分维持的同时提高杨树人工林林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密度 水分管理 毛白杨 土壤水分 土壤干层
下载PDF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强夯处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静 《北方交通》 2024年第4期75-78,82,共5页
文章依托高速公路多层软土地基强夯处治项目,在施工现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开展现场监测,检验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强夯处治效果。由监测数据得出,在强夯处治和路基填筑施工阶段,地基分层沉降、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和侧向位移增幅均... 文章依托高速公路多层软土地基强夯处治项目,在施工现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开展现场监测,检验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强夯处治效果。由监测数据得出,在强夯处治和路基填筑施工阶段,地基分层沉降、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和侧向位移增幅均较大,工后逐渐趋于稳定,可说明强夯处治后软基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路基整体结构稳定,加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区 软土地基 强夯处治 分层沉降 侧向位移
下载PDF
施肥对热带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及模型优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晓燕 王晶晶 +4 位作者 吴炳孙 宁松瑞 王紫璇 邱偲雨 吴耀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用肥(S)及不施肥(CK))的全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应用Brooks-Corey(BC)、van Genuchten(VG)、Gardner和Log-Normal Distribution(LND)4种经验模型拟合,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结果]0—5 cm土层,在低吸力段(pF≤3.01)C处理降幅最大(0.44 cm^(3)/cm^(3));在高吸力阶段(3.01<pF≤4.18)的降幅整体偏小,H处理的降幅最大(0.05 cm^(3)/cm^(3))。5—10 cm土层,在低吸力段C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大(0.52 cm^(3)/cm^(3)),高吸力段C处理的降幅最大(0.03 cm^(3)/cm^(3))。在0—5 cm土层中,CK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9 cm^(3)/cm^(3))。在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1 cm^(3)/cm^(3))。0—5 cm土层,CK处理的土壤空隙占比(5.2%)和大孔隙占比(0.8%)最小,中等孔隙占比(48.7%)最高。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空隙和大孔隙的占比均最小。BC,VG,Gardner和LND 4种模型均可用来拟合砖红壤胶林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R 2≥0.84),不同模型的拟合精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C,VG,LND和Gardner模型。[结论]0—5 cm土层不同施肥处理中CK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5—10 cm土层所有施肥处理中C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同时,BC模型是拟合研究区内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含水率 吸湿水 沙箱排水法 比水容量 土壤孔隙分布 持水能力
下载PDF
污水中PPCPs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金浩 张戈 +3 位作者 陈思宇 张汪洋 桑梓杰 杨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4,199,共6页
主要围绕水体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分类、来源及其危害展开介绍,并重点对国内外污水中PPCPs的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对比各处理技术的优劣及应用现状,以期发现处理污水中PPCPs的高效措施,为污水中PPCPs处理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 吸附 催化 污水处理 土壤渗滤系统
下载PDF
牛粪生物炭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谢嬉 赵元峰 +3 位作者 代金龙 张明均 冉江 姜楠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9期126-133,共8页
牛粪生物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度和极性/非极性表面位点等特性,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有利于吸附/固定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固持堆肥养分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促进有利微生物群落生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 牛粪生物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度和极性/非极性表面位点等特性,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有利于吸附/固定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固持堆肥养分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促进有利微生物群落生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牛粪生物炭的制备工艺以及改性方法决定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牛粪生物炭再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及改善、有机堆肥中的应用。目前,牛粪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的修复研究已取得显著效果,牛粪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废水污染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生物炭 理化性质 改性 水处理 土壤修复 堆肥
下载PDF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航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公路桥梁工程具有规模较大以及工程施工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等方面的特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多种路况,需要根据路况制定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保证地基部分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状态,以便实现理想化桥梁道路工程施工模式。在诸多工况中,软土... 公路桥梁工程具有规模较大以及工程施工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等方面的特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多种路况,需要根据路况制定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保证地基部分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状态,以便实现理想化桥梁道路工程施工模式。在诸多工况中,软土地基所造成的影响最为突出,如果没有合理对其进行处理,很容易会造成地基塌陷以及后续施工不力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需要科学开展软土地基施工。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工原则的介绍,以实际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对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及其应用展开深层次探讨,旨在强化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保证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砂垫层处理 表面处理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卵砾石地层条件下水泥土搅拌桩机钻头结构参数研究
17
作者 梁涛 钟建文 +2 位作者 关岩鹏 刘晓丽 高艳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5-336,共12页
卵砾石地层可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水泥土搅拌桩工法在应用于卵砾石地层时存钻进困难、钻具磨损大等问题。为确定卵砾石地层条件下钻头形式的最优布置,基于离散元法(DEM),对不同切削叶片数量、切削叶片角度、截齿布置形式、钻头中心底... 卵砾石地层可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水泥土搅拌桩工法在应用于卵砾石地层时存钻进困难、钻具磨损大等问题。为确定卵砾石地层条件下钻头形式的最优布置,基于离散元法(DEM),对不同切削叶片数量、切削叶片角度、截齿布置形式、钻头中心底部布置形式、机械压力工况下,搅拌桩机钻头钻进卵砾石地层的物理过程进行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并分析研究了不同钻头布置形式对钻进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钻头切削叶片数量的增加会提高钻进阻转矩,但是会增强钻头的定心能力。设置截齿的钻头钻进阻力矩并无明显提高,但钻进速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钻头切削叶片角度的提高会增加钻进阻力矩,但过低或者过高的切削叶片角度均会降低钻进速度。适当提高钻进压力可提高钻进速度,但须考虑动力装置的功率及扭矩输出能力。三切削叶片、高切削叶片角度、设置三截齿的高效率钻头在应用于北京市某项目卵砾石地层时效果良好,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为其他工程的施工机械选型提供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水泥土搅拌桩 卵砾石地层 钻头结构参数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上玉米生长对低磷和施磷肥的响应
18
作者 逯路文 杨飞 +1 位作者 王倩倩 王秀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524,共9页
[目的]通过在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种植玉米,探究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缺磷和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磷吸收、根系性状、菌根侵染率以及根际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2种不同来源的酸性土壤(NX和WY)与2种不同来源的石灰性土壤(SP和CP)进行不... [目的]通过在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种植玉米,探究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缺磷和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磷吸收、根系性状、菌根侵染率以及根际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2种不同来源的酸性土壤(NX和WY)与2种不同来源的石灰性土壤(SP和CP)进行不施磷肥(低磷,LP)与施磷肥(高磷,HP)的玉米盆栽试验,对玉米的植株干质量、磷质量、根系性状(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菌根侵染率、以及根际指标(根际pH、根际磷酸酶活性、根际羧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缺磷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生长,施磷显著增加了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玉米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在2种酸性土壤和CP石灰性土壤中,施磷显著增加了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降低了玉米菌根侵染率和根际羧酸盐含量;施磷显著降低了NX酸性土壤中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和CP石灰性土壤根际pH。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根系性状与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根际羧酸盐含量、菌根侵染率与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在高磷条件下,菌根侵染率、碱性磷酸酶活性、根际pH、平均根直径与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施用磷肥可促进不同类型土壤上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磷吸收,玉米对施磷的响应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本底养分含量的影响,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对施用磷肥的响应更加明显。在低磷条件下,玉米主要通过改变根系性状促进磷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酸性土壤 石灰性土壤 磷处理 低磷
下载PDF
叶天士肝胃病特色证治体系论要
19
作者 郭静怡 罗俊杰 +5 位作者 练泳慷 王钊 张富雄 蔡宇涵 史运泽 李富震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不同于传统以辨证分型为主体研究肝胃疾病,叶天士从病机规律化传变角度出发,结合经典体用、性味理论,对肝胃病机从初起至传变作出详尽总结,其论肝用太过损及于胃可由郁而传为逆、积、火三端,肝胃体伤亦有阴伤、血虚、脉络不充之别。治法... 不同于传统以辨证分型为主体研究肝胃疾病,叶天士从病机规律化传变角度出发,结合经典体用、性味理论,对肝胃病机从初起至传变作出详尽总结,其论肝用太过损及于胃可由郁而传为逆、积、火三端,肝胃体伤亦有阴伤、血虚、脉络不充之别。治法上,叶天士旁参张仲景、朱丹溪、缪希雍等多名医家理论经验,创立出降气和络、辛香缓消积滞等多种肝胃病特色治法,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肝胃病证治体系。文章从肝胃病机传变规律与药物性味理论两条主线出发,总结、提炼、剖析散见于叶天士医案中的肝胃病诸多治法,并构建还原其肝胃病特色证治体系,希冀为现代肝胃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 《临证指南医案》 木乘土 治法体系 叶天士
下载PDF
土壤处理对连作党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0
作者 宋世杰 邱黛玉 +3 位作者 郭建陈 袁菲菲 缪志伟 王雪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为探究缓解党参连作障碍的措施,以连作党参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土壤处理方式,分析不同土壤处理对党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党参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克克宝+菌益多联用处理的党参根际土壤AWCD值显著高于对照处理,Shannon... 为探究缓解党参连作障碍的措施,以连作党参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土壤处理方式,分析不同土壤处理对党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党参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克克宝+菌益多联用处理的党参根际土壤AWCD值显著高于对照处理,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McIntosh指数均为最高,土壤各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也最优。表明克克宝+菌益多联用处理能显著提高连作党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代谢能力及群落功能,平衡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有效缓解党参的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连作 土壤处理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