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自体心包片延伸三尖瓣前叶结合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被引量:8
1
作者 庞广辉 张秀辉 +3 位作者 来永强 张玉春 李勇 刘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自体心包片延伸三尖瓣前叶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对31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采用自体心包片延伸三尖瓣前叶手术结合人工瓣环成形术进行治疗。并通过术前... 目的:探索应用自体心包片延伸三尖瓣前叶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对31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采用自体心包片延伸三尖瓣前叶手术结合人工瓣环成形术进行治疗。并通过术前、术后心脏超声测量Tei指数及右心房变化,反映三尖瓣手术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手术死亡,患者手术后心脏超声提示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4例,微量反流5例,无反流22例,均顺利出院。随访4~40个月,31例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Ⅰ~Ⅱ级,Tei指数明显下降,右心功能改善。三尖瓣关闭不全除1例有早期的轻度关闭不全变成轻-中度关闭不全外,其余没有变化。结论:自体心包片延伸三尖瓣前叶结合人工瓣环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在短期内基本消除了残余反流/复发反流。长期随访将证明其消除残余反流/复发反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片 三尖瓣关闭不全 人工瓣环成形术 三尖瓣前叶
下载PDF
以新鲜自体心包行三尖瓣成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柏松 赵鹏程 +3 位作者 张秀和 张柏民 姜亦忠 李哲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探讨以自体心包行三尖瓣成形后自体心包的自然转归。方法将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以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后行三尖瓣成形术;实验组以新鲜自体心包后行三尖瓣成形术。于术后3月观察心包补片的大体形态... 目的探讨以自体心包行三尖瓣成形后自体心包的自然转归。方法将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以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后行三尖瓣成形术;实验组以新鲜自体心包后行三尖瓣成形术。于术后3月观察心包补片的大体形态学、钙含量、组织学变化,以探讨自体心包应用于三尖瓣成形的可行性及转归的机制。结果植入心包的大体观察结果 :对照组及实验组心包片均平滑、无纤维沉积、无血栓形成。心包组织钙含量结果 :植入前对照组组织钙含量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植入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植入3个月后对照组组织钙含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并明显高于植入前(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对照组心包片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可见:植入心包表面覆盖一层全层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阳性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心包组织内有明显的纤维沉积。实验组心包片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可见:植入心包表面覆盖一层全层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阳性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心包组织内有少量纤维沉积。结论使用以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行三尖瓣成形三个月后更易引起植入心包的钙化和纤维化,而使用新鲜自体心包则可有效减轻植入心包的钙化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自体心包重建隔瓣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明 严中亚 +5 位作者 卢中 吴一军 雷虹 郑理 孙云 朱正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04-3905,共2页
目的:报告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重建隔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例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合并隔瓣发育不良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应用自体心包重建发育不良的瓣叶,同时环缩扩大的瓣环及折叠房化心室,并修... 目的:报告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重建隔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例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合并隔瓣发育不良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应用自体心包重建发育不良的瓣叶,同时环缩扩大的瓣环及折叠房化心室,并修补合并的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结果:1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院前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无或少量反流。随访2~50个月,复查超声显示无反流9例,少量反流5例,中~重度反流1例,心功能Ⅰ级6例,心功能Ⅱ级8例,心功能Ⅲ级1例。结论: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重建隔瓣可以获得满意的早期和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自体心包 瓣膜成形术
下载PDF
可调节式自体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早中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永泷 龙小毛 +2 位作者 贺榜福 林辉 蒋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评价可调节式自体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FTR)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2012-12收治的72例FT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行左心系统瓣膜手术时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其... 目的评价可调节式自体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FTR)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2012-12收治的72例FT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行左心系统瓣膜手术时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自体心包软环组(38例)采用新鲜的自体心包条制成可调节式心包软环,行三尖瓣成形术; De Vega组(34例)采用De Vega法三尖瓣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2年的三尖瓣反流度(S_(TR)/S_(TA))、舒张期三尖瓣环直径(diastolic tricuspid annulus diameter,DTAD)、右心房内径(right atrium diameter,RAD)和右心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inner diameter,RVD)等右心功能参数。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DTAD、STR/STA、RAD及RVD较术前明显缩小(P <0. 05)。术后2年,De Vega组DTAD较术后1个月明显增大,并明显大于自体心包软环组DTAD(P <0. 05),但自体心包软环组DTAD与术后1个月比较未明显增大(P> 0. 05)。自体心包软环组术后2年的S_(TR)/S_(TA)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e Vega组术后2年的S_(TR)/S_(TA)较术后1个月虽无明显差异(P> 0. 05),但与自体心包软环组术后2年比较,反流度显著增加(P <0. 05)。结论应用可调节式新鲜自体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FTR技术简单,安全有效,早中期疗效明显优于De Vega法三尖瓣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包 可调节式自体心包软环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利用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治疗Ebstein畸形
5
作者 刘琛 邵孟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治疗Ebstein畸形的新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8例Ebstein畸形患者,根据Carpentier病理分型,B型1例,C型6例,D型1例。术中在Carpentier术式的基础上,应用戊二醛处理过的...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治疗Ebstein畸形的新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8例Ebstein畸形患者,根据Carpentier病理分型,B型1例,C型6例,D型1例。术中在Carpentier术式的基础上,应用戊二醛处理过的自体心包片重建前瓣、后瓣,增加瓣叶对合面积。结果围术期无死亡。三尖瓣成形术后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反流明显减轻。随访3~48个月,超声心动图表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利用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治疗Ebstein畸形拓宽了瓣膜成形的适应证,能够更好地恢复三尖瓣的解剖形态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三尖瓣成形术 自体心包
下载PDF
应用自体心包扩大三尖瓣前叶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6
作者 朱伯卫 陈凯明 +3 位作者 赖锋华 刘浪 林世廷 陈泽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1期11-12,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扩大三尖瓣前叶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 60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均展开自体心包扩大三尖瓣前叶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年Tei指数、肺...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扩大三尖瓣前叶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 60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均展开自体心包扩大三尖瓣前叶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年Tei指数、肺动脉收缩压(PASP)以及右心房变化情况。结果 60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后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存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7例,占比为11.67%;存在三尖瓣微量关闭不全患者9例,占比为15.00%。60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1年的Tei指数、PASP和右心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56、12.10、11.76,P<0.05)。结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应用自体心包扩大三尖瓣前叶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治疗的临床疗效可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自体心包扩大三尖瓣前叶 人工瓣环成形
下载PDF
自体心包修复儿童主动脉瓣狭窄9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单亚平 贾兵 +2 位作者 张惠锋 叶明 沈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以自体心包修复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方法和早期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术前、... 目的总结并分析以自体心包修复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方法和早期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时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9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例,女3例,年龄4月龄至9岁。术前超声提示,三叶式和二叶式主动脉瓣分别为3例和6例;重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1例,重度狭窄伴中度返流2例。9例均以自体心包再造或扩大主动脉瓣瓣叶。术后即刻与术前超声心动图比较: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31.6±9.4)mm Hg vs(73.0±22.2)mm Hg,P=0.000]和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15.8±18.3)mm Hg vs(35.8±18.3)mm Hg,P=0.004]均下降。术后随访24~48(32±8)月,无死亡和再干预病例,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未见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重度反流、升主动脉狭窄或扩张、主动脉瓣瓣环狭窄与扩张、瓣膜脱垂或瓣膜赘生物病例;3例患儿分别在随访18、24和12个月时出现瓣叶活动僵硬,瓣叶开放不完全。术后左室后壁厚径均呈下降趋势;末次随访时,8例患儿左室后壁厚径Z值(Z-LVPWd)均下降至正常水平(<2)。结论以自体心包修复主动脉瓣可改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手术风险低,术后早期疗效可,避免或延缓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术,减少施行ROSS手术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 自体心包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下载PDF
自体心包瓣叶成形在严重三尖瓣病变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王学锋 +1 位作者 王咏 肖颖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瓣叶成形治疗严重三尖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严重三尖瓣病变患者,均采用自体心包行三尖瓣瓣叶修复,联合人工瓣环成形,观察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的心脏彩超指标。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瓣叶成形治疗严重三尖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严重三尖瓣病变患者,均采用自体心包行三尖瓣瓣叶修复,联合人工瓣环成形,观察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的心脏彩超指标。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心脏超声显示,轻度三尖瓣返流5例(16.13%);术后1年心脏彩超显示2例轻度返流的患者返流加重至中度(6.45%);出院前、术后3月、术后1年心脏彩超的三尖瓣返流面积、右心房、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三尖瓣复杂严重病变,使用三尖瓣瓣叶的自体心包重建并结合三尖瓣瓣环成形可显著改善三尖瓣返流和右心功能,降低PASP,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三尖瓣病变 自体心包瓣叶成形 人工瓣环成形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对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思聪 龙小毛 +5 位作者 蒋伟 韦科全 张泽 陈辉 刘松涛 官晓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比较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与DeVega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成形术的22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三尖瓣成形术分成3组动态队列:心包环组(89例)、人工瓣环组(61例... 目的比较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与DeVega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成形术的22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三尖瓣成形术分成3组动态队列:心包环组(89例)、人工瓣环组(61例)、DeVega组(77例),分别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匹配A:心包环组与人工瓣环组,匹配B:心包环组与DeVega组),成功匹配后纳入随访和资料收集,随访过程中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按匹配情况成对移出研究队列。比较术后1、6、24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术后1个月各组的三尖瓣反流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右心房及右心室也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组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室内径与术后1个月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反流复发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匹配A中的两组在三尖瓣反流复发率、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室内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B中的心包环组与Devega组的右心房/室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evega组术后24个月的三尖瓣反流面积较术后1个月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尖瓣反流面积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心包环组(P<0.05)。结论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能够有效纠正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使右心逆重构,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三尖瓣成形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成形术 心包环 倾向性得分匹配
原文传递
儿童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的近中期疗效分析
10
作者 梁维杰 宣茂正 +7 位作者 李江振 梁栋 赵力运 周司杰 宋书波 李斌 胡曼曼 范太兵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1-685,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26例主动脉瓣疾病(狭窄或关闭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近中...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26例主动脉瓣疾病(狭窄或关闭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近中期随访时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下反流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扩大成形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26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随访时间(22.96±6.45)个月。术后近中期主动脉瓣狭窄或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患儿中与术前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比较,术后1个月(t=7.85,P<0.05)、6个月(t=6.43,P<0.05)、1年(t=6.16,P<0.05)、2年(t=4.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主动脉瓣狭窄9例患儿随访结果,术前舒张期主动脉瓣反流面积(8.87±3.57)cm^(2),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和2年主动脉瓣反流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5.13、6.62、5.41,均P<0.05);26例患儿术前LVEDV(89.42±45.89)mL,术后6个月降至(63.54±27.61)mL(t=3.89,P<0.05),术后1年降至(53.61±20.20)mL(t=4.67,P<0.05),术后2年(64.39±17.78)mL(t=3.58,P<0.05),左心压力和容量减小,增大的心脏缩小,心脏几何形态恢复;26例患儿术前LVEF(61.65±9.67)%,术后6个月升至(67.88±4.69)%(t=3.68,P<0.05),术后1年升至(68.62±4.46)%(t=4.01,P<0.05),术后2年升至(67.55±3.09)%(t=3.01,P<0.05),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应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后近中期疗效良好,可避免或延缓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反流 自体心包 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
原文传递
自体心包“C”形环三尖瓣成形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业涛 刘军 阎兴治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42-644,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心包"C"形环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行三尖瓣成形术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32~57(43.80±12.20)岁。三尖瓣轻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7例,重度反流... 目的观察自体心包"C"形环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行三尖瓣成形术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32~57(43.80±12.20)岁。三尖瓣轻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7例,重度反流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和/或左心房血栓清除。术中用0.8%戊二醛固定15 min的自体心包片制作"C"形环,间断褥式缝合"C"形环至三尖瓣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随访患者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11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住院时间15~28(21.10±3.80)d。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18.50±7.00)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因三尖瓣反流或狭窄需再次手术者。术后有10例检查仍有三尖瓣反流,其中轻度反流9例,轻-中度反流1例,无重度反流。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降低(Z=-2.81,P<0.05)。术前与术后右心室内径[(19.95±5.11)mm vs.(21.57±12.81)mm,P=0.705]、右心房内径[(37.55±6.79)mm vs.(35.55±5.22)mm,P=0.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心包"C"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环 自体心包 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