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Zr(TETA)/GO(n)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祝小艳 邓鹏飞 +1 位作者 唐佳伟 杨泛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此,本文以亚铁氰化钾(K_(4)Fe(CN)_(6)·3H_(2)O)和氯氧化锆[ZrOCl_(2)·8H_(2)O]为原料合成了双金属材料(Fe-Zr),并借助三乙烯四胺(TETA)对其进...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此,本文以亚铁氰化钾(K_(4)Fe(CN)_(6)·3H_(2)O)和氯氧化锆[ZrOCl_(2)·8H_(2)O]为原料合成了双金属材料(Fe-Zr),并借助三乙烯四胺(TETA)对其进行改性;利用氧化石墨(GO)与改性后材料进行复合,制备了新的CO_(2)吸附剂Fe-Zr(TETA)/GO(n);通过实验研究了CO_(2)吸附性能受气体流速、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氧化石墨含量等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30℃,气体流速为20 cm3·min^(-1),氧化石墨含量为9%时,Fe-Zr(TETA)/GO(n)的CO_(2)吸附量最大,为211mg·g^(-1);吸附剂的质量和CO_(2)吸附量在循环10次后仍能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烯四胺 双金属化合物 氧化石墨 二氧化碳 吸附
下载PDF
Studies in Effect of Low Concentration of Cenosphere on Mechanical, Thermal, Electrical, Crystallinity, Colorimetric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Epoxy Cured with Triethylenetetramine
2
作者 Pravin Kadam Bhushan Pawar Shashank Mhaske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Cenospheres are produced in very large amou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They are always looked upon as fillers used to reduce the density and cost of the polymer. If cenosphere particles are allowed to remain properly ... Cenospheres are produced in very large amou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They are always looked upon as fillers used to reduce the density and cost of the polymer. If cenosphere particles are allowed to remain properly dispersed by taking it in lower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ts mechanical, thermal, electrical, crystallinity, colorimetric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are expected. To make it happen, epoxy/cenosphere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having lower concentration of cenosphere. Concentration of cenosphere in epoxy, cured with triethylenetetramine, was changed as 0, 3, 5, 7 and 10. Tensile Strength, Tensile Modulus, Percentage Elongation at Break and Crystallinity decreased, whereas, Flexural Strength and Flexural Modulus were found to have increased by 50% and above 100% respectively at 7 phr loading of cenosphere in epoxy. Thermal and electrical stability also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of cenosphere in the epoxy, however, the samples became blackish with increased addition of cenosphere. Using SEM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cenospheres were properly and uniformly dispersed at 7 phr concentration and formed aggregates at 10 phr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ethylenetetramine EPOXY CENOSPHERE CRYSTALLINITY ELECTRICAL THERMAL Tensile Strength
下载PDF
三乙烯四胺固化单宁吸附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金绍娣 许雪儿 顾东雅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7,共8页
利用曼尼希反应将三乙烯四胺固化到单宁表面,制备得到胺化改性单宁吸附剂TETA-TA,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TETA-TA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其对Cd^(2+)和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不... 利用曼尼希反应将三乙烯四胺固化到单宁表面,制备得到胺化改性单宁吸附剂TETA-TA,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TETA-TA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其对Cd^(2+)和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不同pH值、时间、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正交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 h,醋酸用量为4%(w/%),n(TA)∶n(TETA)∶n(甲醛)=1∶2∶2.5。吸附实验表明:pH值对吸附平衡影响显著,Cd^(2+)和Pb^(2+)最佳pH值均为5.0;TETA-TA对Cd^(2+)的吸附在60 min内能快速达到平衡,对Pb^(2+)能持续24 h的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提高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可以增大平衡吸附量,Cd^(2+)的等温线数据对Langmuir模型线性拟合系数能达到0.995,理论吸附最大值为150.41 mg/g,Pb^(2+)的等温线数据对Sips模型线性拟合较好,理论吸附最大值为210.45 mg/g,推测对Pb^(2+)的吸附除了螯合、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还存在静电和离子交换作用,氨基和酚羟基为主要参与官能团;TETA-TA对Cd^(2+)和Pb^(2+)可以实现同时吸附,再生5次后仍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烯四胺 单宁 Cd^(2+) Pb^(2+) 吸附
下载PDF
磁性三乙烯四胺/单宁树脂对Cu^(2+)、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金绍娣 顾东雅 顾晨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7-2094,共8页
利用曼尼希反应将三乙烯四胺(TETA)固化到单宁(TA)基体表面,热溶剂法制得磁性单宁基树脂(MTETA-TA)。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M-TETA-TA进行表征,表明M-TETA-TA具有疏水性强、比表面积大的优... 利用曼尼希反应将三乙烯四胺(TETA)固化到单宁(TA)基体表面,热溶剂法制得磁性单宁基树脂(MTETA-TA)。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M-TETA-TA进行表征,表明M-TETA-TA具有疏水性强、比表面积大的优势,Fe_(3)O_(4)的成功引入有效解决吸附剂回收难的问题。对含Cu^(^(2+))、Pb^(2+)废水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其对金属的吸附性能。在pH为5的酸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好;Cu^(^(2+))和Pb^(2+)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为化学吸附;Cu^(^(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属单层吸附,理论吸附最大值为173.33 mg·g^(-1);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Sips模型,属多层吸附,理论吸附最大值为217.14 mg·g^(-1)。推测M-TETA-TA对Pb^(2+)的吸附除了螯合、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还存在静电和离子交换作用,氨基和酚羟基为主要参与官能团。循环再生5次后,仍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磁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烯四胺 单宁 磁性 Cu^(2+) Pb^(2+) 吸附性能
下载PDF
MDEA-TETA溶液中CO_2的解吸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莉 贾庆 侯凯湖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从工程应用出发,采用动态法测定了三个配比的N-甲基二乙醇胺+三乙烯四胺混合溶液的CO2解吸速率。基于解吸机理和实验数据,建立了该溶液CO2解吸的简化动力学方程。方程的CO2解吸速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10%,方程可用于工业... 从工程应用出发,采用动态法测定了三个配比的N-甲基二乙醇胺+三乙烯四胺混合溶液的CO2解吸速率。基于解吸机理和实验数据,建立了该溶液CO2解吸的简化动力学方程。方程的CO2解吸速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10%,方程可用于工业上该类胺溶液再生过程的设计和优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EA teta 解吸 动力学
下载PDF
MEA-TETA二元复配溶液吸收烟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晓东 陆诗建 袁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28-32,共5页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乙醇胺(MEA)为主体的三种二元混合胺溶液MEA-TETA(三乙烯四胺)体系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CO2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量和pH值与吸收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二乙醇胺)溶液进...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乙醇胺(MEA)为主体的三种二元混合胺溶液MEA-TETA(三乙烯四胺)体系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CO2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量和pH值与吸收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二乙醇胺)溶液进行了对比;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值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结果表明,0.7 mol.L-1MEA-0.3 mol.L-1TETA是较佳的MEA-TETA混合胺体系,混合胺二种组分之间存在较弱的负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混合胺溶液 乙醇胺(MEA) 二乙醇胺(DEA) 三乙烯四胺(teta)
下载PDF
三乙烯四胺(TETA)抑制磁黄铁矿氧化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蔡美芳 党志 +1 位作者 NELSON Belzile 陈雨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32,共5页
本文分别对三乙烯四胺(TETA)抑制磁黄铁矿在空气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细菌作用下的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ETA不但能有效防止磁黄铁矿在85—90%湿度空气中的氧化,还能显著阻止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样品的生物氧化... 本文分别对三乙烯四胺(TETA)抑制磁黄铁矿在空气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细菌作用下的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ETA不但能有效防止磁黄铁矿在85—90%湿度空气中的氧化,还能显著阻止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样品的生物氧化.与对照样品相比,在空气中氧化90d和被细菌氧化42d后,经TETA简单包膜处理样品的氧化程度分别降低了54·7%和82·07%.TETA通过在样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膜来隔绝样品与氧气的接触,从而抑制了磁黄铁矿的空气氧化;碱性TETA还能通过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恶化嗜酸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存环境来阻止样品的生物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黄铁矿 三乙烯四胺 氧化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机理研究 teta 空气氧化 生物氧化 细菌作用
下载PDF
高压下MDEA-TETA溶液吸收CO2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兰芝 李美美 +2 位作者 杨红健 贾庆 侯凯湖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4,138,共3页
研究高压下MDEA-TETA混合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采用动态吸收法测定高压下总胺浓度为3.0kmol/m3,活化剂TETA浓度分别为0.3,0.4,0.6kmol/m3的MDEA—TETA混合胺溶液吸收CO2的速率,并基于实验数据建立该溶液吸收CO2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CO2... 研究高压下MDEA-TETA混合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采用动态吸收法测定高压下总胺浓度为3.0kmol/m3,活化剂TETA浓度分别为0.3,0.4,0.6kmol/m3的MDEA—TETA混合胺溶液吸收CO2的速率,并基于实验数据建立该溶液吸收CO2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CO2吸收速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模型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EA teta 脱碳 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MEA-TETA复配醇胺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费祥 王婷芳 +2 位作者 蔡晓彤 肖正江 谢岩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10期88-90,共3页
研究测定了系列浓度的MEA-TETA复配醇胺水溶液在常温下对CO2的溶解度,以及水溶液和吸收液的表面张力。确定了适于工业应用的MEA-TETA复配体系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以TETA为主体的醇胺水溶液中加入适量MEA,CO2吸收速率快,再生能耗降低。
关键词 MEA teta 二氧化碳 吸收
下载PDF
A型产气荚膜梭菌青海分离株tetA(P)耐药基因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冶贵生 马玉花 +4 位作者 张爽 张晓芬 韩志辉 邹勇 贾跃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9,共6页
应用PCR技术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青海分离株的tetA(P)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利用生物软件对tetA(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与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A型产气荚膜梭菌青海分离株的tetA(P)基因长度为1 263bp,编码420个氨基酸。与参考菌株EHE-N... 应用PCR技术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青海分离株的tetA(P)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利用生物软件对tetA(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与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A型产气荚膜梭菌青海分离株的tetA(P)基因长度为1 263bp,编码420个氨基酸。与参考菌株EHE-NE18、Wakayama、CW9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依次为100%、99.8%和98.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依次为100%、100%和98.3%。分离株TetA(P)蛋白疏水性较强,具有10个跨膜区,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1个cAMP和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5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12个N-豆寇酰化位点,三级结构主要是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形成。研究结果可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tetA(P)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产气荚膜梭菌 teta(P)基因 序列分析 蛋白结构
下载PDF
TETA对CO_2的吸收及其动力学参数的推导 被引量:2
11
作者 宿辉 崔旭光 王丽雪 《四川环境》 2010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了提高CO2的吸收量,选用含四个氮原子的三乙烯四胺(简写为TETA)为吸收剂,在常压下,采用搅拌式反应器对TETA吸收CO2进行了研究。得到TETA吸收CO2的最佳温度为308K、最佳浓度为1.0mol/L,并与常用的醇胺吸收剂一乙醇胺(简写为MEA)、二乙... 为了提高CO2的吸收量,选用含四个氮原子的三乙烯四胺(简写为TETA)为吸收剂,在常压下,采用搅拌式反应器对TETA吸收CO2进行了研究。得到TETA吸收CO2的最佳温度为308K、最佳浓度为1.0mol/L,并与常用的醇胺吸收剂一乙醇胺(简写为MEA)、二乙醇胺(简写为DEA)、三乙醇胺(简写为TEA)的吸收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TETA是一种性能优良的CO2吸收剂。同时分析了各吸收剂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机理;应用化学动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温度下TETA吸收CO2反应的级数,速率常数及反应的平均活化能。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佳温度308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最大,反应速率最快,反应级数n=1.6,速率常数k′=0.172,平均活化能Ea=13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a 有机胺 吸收 CO2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杂质对MDEA—TETA溶液吸收与解吸C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津 徐莉 +1 位作者 张爱红 侯凯湖 《化学工程师》 CAS 2011年第8期56-59,共4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MDEA-TETA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对其吸收与解吸CO2性能的影响,这些杂质包括固体颗粒FeS、SiO2、活性炭;无机盐FeSO4、NaCl、CaCl2、MgCl2;有机物甲醇、三甲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等。研究结果表明:FeSO4、三甲胺、... 本文实验研究了MDEA-TETA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对其吸收与解吸CO2性能的影响,这些杂质包括固体颗粒FeS、SiO2、活性炭;无机盐FeSO4、NaCl、CaCl2、MgCl2;有机物甲醇、三甲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等。研究结果表明:FeSO4、三甲胺、三乙醇胺可促进MDEA-TETA溶液对CO2的吸收;其它杂质则不同程度的抑制其对CO2的吸收;三甲胺、MgCl2对MDEA-TETA溶液解吸CO2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MDEA-TETA溶液的工业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EA-teta 二氧化碳 吸收 解吸 杂质
下载PDF
大环钴配合物[Co(teta)(CN)_2](CIO_4)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teta=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
13
作者 寇莹莹 顾文 +2 位作者 刘占泉 刘慧 阎世平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配合物[Co(teta)(CN)_2](ClO_4)由 teta(teta=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K[Ag(CN)_2]和 Co(ClO_4)_2·6H_2O 反应得到.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是 C2/c,晶胞参数 a=2.159 7(9)nm,b=0.671 4(3... 配合物[Co(teta)(CN)_2](ClO_4)由 teta(teta=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K[Ag(CN)_2]和 Co(ClO_4)_2·6H_2O 反应得到.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是 C2/c,晶胞参数 a=2.159 7(9)nm,b=0.671 4(3)nm,c=1.865 9(8)nm,Z=4,R=0.056 8,wR=0.144 9.在配合物中,Co(Ⅲ)离子与四个氮原子和两个碳原子配位形成变形八面体构型,其中四个氮原子来自配体 teta,两个碳原子来自 CN-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Ⅲ)配合物 teta 晶体结构
下载PDF
TETA-MDEA复合溶液吸收与解吸CO_2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诗建 李欣泽 +1 位作者 赵东亚 朱全民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192-198,共7页
以烯胺吸收剂TETA(三乙烯四胺)为主吸收剂与辅助吸收剂MDEA(N-甲基二乙醇胺)按物质的量配比20∶1~20∶6进行复配,通过一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对比其在313K温度下的吸收量、吸收速率以及393K温度下的再生速率、再生量以及它们的降解率... 以烯胺吸收剂TETA(三乙烯四胺)为主吸收剂与辅助吸收剂MDEA(N-甲基二乙醇胺)按物质的量配比20∶1~20∶6进行复配,通过一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对比其在313K温度下的吸收量、吸收速率以及393K温度下的再生速率、再生量以及它们的降解率。以筛选出较好的20∶5TETA+MDEA烯胺复配药剂为基础,进行6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考察循环吸收、解吸性能;通过GC-MS对循环吸收和解吸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研究降解对吸收负荷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烯四胺 N-甲基二乙醇胺 二氧化碳 吸收 解吸 降解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耐药基因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欧兰欣 叶碧锦 +13 位作者 孙铭飞 戚南山 李娟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宋勇乐 陈祥杰 朱易斌 尹理君 张健騑 廖申权 张浩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30-4637,共8页
旨在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针对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P)和tetB(P)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快速检测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提供新策略。本研究针对tetA(P)和tetB(P)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 旨在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针对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P)和tetB(P)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快速检测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提供新策略。本研究针对tetA(P)和tetB(P)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对退火温度和体系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加以验证。结果发现,优化后的反应程序为95℃30 s;95℃5 s,56℃30 s,共39个循环。使用该反应程序仅能扩增重组质粒,对照菌株无扩增曲线;组内变异系数小于1.3%,组间变异系数小于1.8%,重组质粒最低检测限度为102 copies·μL^(-1)。使用本方法对33份产气荚膜梭菌临床分离株样品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均为75.8%(25/33),且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的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P)和tetB(P)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四环素 teta(P) tetB(P) 双重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三乙烯四胺循环浸出废铅膏中硫酸铅的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彪 黄明 +1 位作者 曹靖 张俊丰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废铅膏资源化是再生铅产业的重点,传统的火法熔炼存在能耗高和污染重的问题。湿法转化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废铅膏资源化技术,但硫酸铅(PbSO_(4))的浸出效率和浸出剂的循环利用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三乙烯四胺(TETA)作为浸出剂,开展了TETA... 废铅膏资源化是再生铅产业的重点,传统的火法熔炼存在能耗高和污染重的问题。湿法转化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废铅膏资源化技术,但硫酸铅(PbSO_(4))的浸出效率和浸出剂的循环利用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三乙烯四胺(TETA)作为浸出剂,开展了TETA对废铅膏中PbSO_(4)的循环浸出研究。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有效浸出模型,优化了浸出反应参数,当n(TETA/PbSO_(4))为1.3,反应时间为11 min,液固质量比为2,反应温度为30℃时,PbSO_(4)浸出率预测值为99.99%,实际值为99.93%。该过程反应速率受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控制,PbSO_(4)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7.5 kJ/mol。另外,利用Na_(2)CO_(3)从TETA-Pb溶液中可制取杂质含量仅为0.0204%的高纯度PbCO_(3),并同时实现TETA的再生循环,对PbSO_(4)的10次循环浸出率可保持在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废铅膏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湿法转化 硫酸铅 三乙烯四胺 浸出
下载PDF
(H_2teta)_2{[Ni(teta)][Fe(CN)_6]_2}·17H_2O(teta=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研究
17
作者 袁爱华 沈小平 +1 位作者 周虎 陆路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795-1801,共7页
将Ni(teta)(ClO_4)_2(teta=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的DMF溶液和K_3[Fe(CN)_6]的水溶液在填充了琼脂冻胶的U型管中通过扩散反应,得到了标题化合物(H_2teta)_2{[Ni(teta)][Fe(CN)_6]_2}·17H_... 将Ni(teta)(ClO_4)_2(teta=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的DMF溶液和K_3[Fe(CN)_6]的水溶液在填充了琼脂冻胶的U型管中通过扩散反应,得到了标题化合物(H_2teta)_2{[Ni(teta)][Fe(CN)_6]_2}·17H_2O,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0.9998(2)nm,b=1.5514(3)nm,c=1.6647(4)nm,α=114.15(2)°,β=100.91(2)°,γ=93.42(2)°,V=2.2863(10)nm3,z=1,Dc=1.196g?cm-3,F(000)=890,μ=5.84cm-1,GOF=0.894,R1=0.0582,wR2=0.1446[I>2σ(I)].该化合物的基本单元由2个[H_2teta]^(2+)阳离子、1个{[Ni(teta)][Fe(CN)_6]_2}^(4-)阴离子和17个水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N—H…N氢键而形成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1.8~300K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中三核体系Fe(s=1/2)-Ni(s=1)-Fe(s=1/2)中心原子间通过氰基桥联而发生强的铁磁相互作用,磁参数J=4.33cm-1,g=2.6,θ=60K.通过TG-DTG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桥联 超分子化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质 扩散反应 晶胞参数
下载PDF
θ环填料塔中飞灰对TETA溶液吸收C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文霞 张军 +3 位作者 徐成威 涂春民 吕剑虹 钟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824,共7页
为了解燃煤烟气中飞灰颗粒对三乙烯四胺(TETA)溶液吸收CO_2性能的影响,采用液相加入飞灰的方式,在自行设计的乱堆不锈钢θ环填料塔内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飞灰在溶液温度、液气比、填料高度和飞灰浓度等操作条件下对TETA溶液吸收CO_2... 为了解燃煤烟气中飞灰颗粒对三乙烯四胺(TETA)溶液吸收CO_2性能的影响,采用液相加入飞灰的方式,在自行设计的乱堆不锈钢θ环填料塔内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飞灰在溶液温度、液气比、填料高度和飞灰浓度等操作条件下对TETA溶液吸收CO_2的效率η和体积总传质系数K_Ga_V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飞灰的存在降低了TETA溶液吸收CO_2的效率η和体积总传质系数K_Ga_V,且随着飞灰浓度的提高其影响呈增加趋势;随着溶液温度的增加,TETA溶液和TETA-飞灰溶液吸收CO_2的效率η先升高后降低,K_Ga_V则平稳升高;随着液气比的提高,η和K_Ga_V均快速升高;随着填料高度的增加,η和K_Ga_V升高,但K_Ga_V的升高速率较快;随着溶液温度、液气比和填料高度的增加,飞灰对η和K_Ga_V的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烯四胺(teta) 飞灰 CO2捕集 填料塔 分布
下载PDF
载铜纳米粒鼻用原位凝胶体外释放度研究
19
作者 曹雅 仇丽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302-9308,共7页
为研究载铜纳米粒鼻用原位凝胶(TETA-Cu-NPs-gel)中三乙烯四胺铜(TETA-Cu)的体外释放规律,通过透析法研究TETA-Cu的体外释放度,以0.1 mol/m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为释放介质,并用Origin软件对释药数据进行模型拟合。采用高效液相色... 为研究载铜纳米粒鼻用原位凝胶(TETA-Cu-NPs-gel)中三乙烯四胺铜(TETA-Cu)的体外释放规律,通过透析法研究TETA-Cu的体外释放度,以0.1 mol/m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为释放介质,并用Origin软件对释药数据进行模型拟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ETA-Cu在溶出介质中的释放水平,以Swell Chromplus^(TM)C_(18)(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A为pH=3.0磷酸盐缓冲液,流动相B为甲醇(A∶B=90∶1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表明,TETA-Cu在0.05~1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回收率在99.9%~101.0%,RSD均小于2%;与TETA-Cu溶液相比,TETA-Cu-NPs-gel释药速率缓慢,符合一级释药动力学方程。可见,本文研究所建立的TETA-Cu-NPs-gel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可行。TETA-Cu-NPs-gel具有缓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烯四胺铜 铜补充剂 高效液相色谱 体外释放度 离子型凝胶
下载PDF
纳米颗粒强化TETA溶液富液解吸CO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萌川 张忠孝 +3 位作者 江砚池 于娟 赵子淇 李博扬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1,78,共6页
为探究纳米颗粒对TETA溶液富液解吸CO2的影响,采用两步法配制了相同基液质量分数、不同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以电热套和鼓泡床为解吸实验装置,分别检测了在富液中加入不同纳米颗粒及分散剂后,不同反应时刻,富液中CO2的残余量,并与空白富... 为探究纳米颗粒对TETA溶液富液解吸CO2的影响,采用两步法配制了相同基液质量分数、不同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以电热套和鼓泡床为解吸实验装置,分别检测了在富液中加入不同纳米颗粒及分散剂后,不同反应时刻,富液中CO2的残余量,并与空白富液解吸结果作对比,得出纳米颗粒的种类、固含量和粒径及分散剂对解吸转化率、解吸增强因子和解吸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TiO2和Al2O3纳米颗粒可以显著地加快解吸的传质速率,解吸增强因子随固含量及粒径的增加先增大后变小,即存在最佳固含量和最佳粒径;SiO2纳米颗粒对解吸过程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纳米流体中加入分散剂后,促进传质能力增强,且解吸能耗降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结合纳米流体促进传质机理对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teta 解吸 传质强化 分散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