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EP和BAEP监测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岩 曹丽华 +4 位作者 王玉春 赵江 崔志堂 王晓慧 刘杰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47-350,370,共5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联合应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的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我院采用MVD治疗58例三叉神经痛病人,以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的30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使用这两种...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联合应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的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我院采用MVD治疗58例三叉神经痛病人,以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的30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使用这两种电生理监测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三叉神经痛症状缓解或消失)及眩晕、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93%(28例),发生眩晕1例(3%)和听力下降1例(3%);对照组术后有效率为68%(19例),发生眩晕8例(29%)和听力下降9例(32%)。两组MVD治疗疗效差异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MVD中,联合应用TSEP和BAEP作术中监测能较好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三叉神经MVD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MVD)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并发症
下载PDF
后循环梗死患者的BAEP、BR、TSEP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明佳 朱沂 +1 位作者 李建新 托亚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P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三种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60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PCI患者(病例组),分别于入院一周之内行BAEP、BR、TSEP检查,观察BAEP...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P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三种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60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PCI患者(病例组),分别于入院一周之内行BAEP、BR、TSEP检查,观察BAEP波形及I、Ⅲ、V波潜伏期(PL)、峰间期(IPL),计算BR既R1、R2、R2波平均PI。、波幅及TSEP各成分PL,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病例组60例中BAEP异常35例(58%),异常主要表现为I、V波的PL、I—V波的IPL延长和I/V波幅比〉1。BR异常33例(55%),异常主要表现为R2波的PL延长,R2、R2’波幅下降。TSEP检查病例组与对照组PL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BAEP、BR两种电生理检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出PCI患者神经功能异常,联合应用BAEP及BR能够为PCI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PCI)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瞬目反射(BR)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tsep)
下载PDF
TSEP联合BAEP监测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效果及听力下降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柯慧 段春芝 王春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297-1301,共5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对手术效果及听力下降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收治的90例三...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对手术效果及听力下降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收治的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MVD术,术中实施TSEP监测者共29例为TSEP组,实施BAEP监测者共28例为BAEP组,实施TSEP联合BAEP监测者共33例为联合组,对比3组手术效果、听力下降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TSEP、BAEP、TSEP联合BAEP监测与手术效果、听力下降的关系。结果:3组性别、平均年龄、患病侧、累及范围与手术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TSEP组和BAEP组(P<0.01);3组听力下降分布情况及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听力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TSEP组和BAEP组(P<0.01);累及3支神经是手术无效的危险因素(OR=6.495,P<0.05),TSEP联合BAEP监测是其保护因素(OR=0.438,P<0.05);累及3支神经、合并糖尿病均是听力下降的危险因素(OR=7.185、4.289,P<0.05),TSEP联合BAEP监测是其保护因素(OR=0.419,P<0.05)。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术中给予TSEP联合BAEP监测能够提高手术效果,TSEP波形的恢复可提前预测手术效果,避免听力损伤,且是手术无效、听力下降的保护因素,而累及3支神经是其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是听力下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三叉神经痛 听力下降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BTEP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熊文浩 葛建伟 +4 位作者 李善泉 张晓华 邱永明 万杰青 徐忠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46-748,共3页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BTEP有助于诊断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患者 患侧 对照 诊断 短潜伏期 预后评价 结论 指导 变化
下载PDF
上颌神经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雨生 高山 +1 位作者 刘文 卢建慧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与三叉神经其他分支皮层诱发电位的差异。方法 通过刺激 10名健康成人的眶下神经 ,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TSEP)。结果 ①刺激发生 2 0ms左右出现P1,其后N1~N5等 9...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与三叉神经其他分支皮层诱发电位的差异。方法 通过刺激 10名健康成人的眶下神经 ,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TSEP)。结果 ①刺激发生 2 0ms左右出现P1,其后N1~N5等 9个波峰依次出现 ;②P3、N3、P4潜伏期稳定 ,N3~N4振幅高且图形规律 ;③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与下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无明显差异。结论 上颌神经TSEP中高峰电位出现于 110ms的N3P4波 ,波幅 >10 μV ,其潜伏期相对稳定 ,形成上颌神经TSEP的特点 ,早期的P1~N2波幅较低 ,但可以因周围神经的改变而有较大的变化 ;正常上颌神经的TSEP各波潜伏期、图形特点、峰峰电位差与下颌神经TSEP差异不明显。根据图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上颌神经 电刺激 三叉神经疾病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娜 庞蕾 +2 位作者 许维刚 李希吉 王雨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瞬目反射R1、R2和R2'相关数据,应用SPSS统计程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q检验。结果: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和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相关性不显著,呈低度相关。各分支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P1、N1、P2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P3、N3、P4、N4、P5、N5各波潜伏期三支差异不明显,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各波较其他两支延迟。结论:TSEP与BR具有不同的传导通路,各波潜伏期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早期波的潜伏期具有差异,与神经传导通路相适应;后续各波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综合分析以判定神经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电刺激 眶上神经 瞬目反射
下载PDF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婷 姜丽杰 +1 位作者 刘晓阳 于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82-84,92,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眼睑痉挛早期非痉挛症状的患者73例及健康人群30名分别作为Ⅱ组和Ⅰ组,根据TSEP检测结果将Ⅱ组...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眼睑痉挛早期非痉挛症状的患者73例及健康人群30名分别作为Ⅱ组和Ⅰ组,根据TSEP检测结果将Ⅱ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TSEP异常者40例(Ⅱa组),TSEP正常者33例(Ⅱb组)。统计分析各组C(5,6)位点记录的N13~P19峰间期、P19~N30峰间期,N13/P19峰峰幅度、P19/N30峰峰幅度,F(5,6)位点记录的N13′~P19′峰间期、P19′~N30′峰间期,N13′/P19′峰峰幅度、P19′/N30′峰峰幅度。随访1年,观察Ⅱa组及Ⅱb组眼睑痉挛的发生率。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P19/N30峰峰幅度和P19′/N30′峰峰幅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余指标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Ⅱa组与Ⅱb组比较,P19/N30峰峰幅度和P19′/N30′峰峰幅度均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1年,Ⅱa组眼睑痉挛的发生率高于Ⅱ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EP可以在眼睑痉挛早期检测出神经核团兴奋性增高,为眼睑痉挛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非痉挛症状 早期诊断 神经核团 眼睑痉挛
下载PDF
皮层多点记录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对眼睑痉挛的临床决策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丽娜 宋春莉 梁战华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7期44-47,共4页
应用皮层多点记录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对眼睑痉挛患者进行研究,推测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提供该类疾病早期诊断、筛查的客观指标。对24例首次确诊为眼睑痉挛的患者行皮层多点记录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与19例正常对照比... 应用皮层多点记录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对眼睑痉挛患者进行研究,推测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提供该类疾病早期诊断、筛查的客观指标。对24例首次确诊为眼睑痉挛的患者行皮层多点记录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与19例正常对照比较,分析双侧中枢成分峰间潜伏期与峰峰幅度测值变化情况。病例组N13/P19及P19/N30峰峰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波峰峰幅度比较,病例组N13′/P19′及P19′/N30′峰峰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痉挛患者脑桥、丘脑-基底节、双侧初级感觉皮层、辅助运动皮层兴奋性均增高,皮层多点记录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有助于眼睑痉挛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多点记录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眼睑痉挛 辅助运动皮层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健康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兵 王雨生 庞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通过对150例(150侧)健康受试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年龄对健康者TSEP的影响。方法采用丹麦产DISA-2000M双信道神经肌电图仪,将150例(150侧)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6岁)、中年组(36~59岁)和老... 目的通过对150例(150侧)健康受试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年龄对健康者TSEP的影响。方法采用丹麦产DISA-2000M双信道神经肌电图仪,将150例(150侧)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6岁)、中年组(36~59岁)和老年组(>59岁),每组50例,电刺激三叉神经中下颌神经的分支颏神经,记录TSEP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颏神经刺激TSEP中年组与青年组比较,P3潜伏期延长,N1P2、P2N2、N2P3波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N2、P3潜伏期延长,P2N2波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年组比较,P4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年龄组TSEP潜伏期及波幅存在差异,随年龄增长潜伏期延长,波幅升高。临床工作中判读TSEP结果,应充分考虑到年龄的影响,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明确三叉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年龄组 电刺激 颏神经
下载PDF
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维刚 王雨生 李娜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波形特征,临床价值以及手术和药物对TSEP的影响。方法:采用丹麦产DISA—2000M多导诱发肌电仪,对4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健侧和患侧的TSEP检查,以正常人TSEP数据作为对照,对...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波形特征,临床价值以及手术和药物对TSEP的影响。方法:采用丹麦产DISA—2000M多导诱发肌电仪,对4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健侧和患侧的TSEP检查,以正常人TSEP数据作为对照,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健侧患侧比较,潜伏期N1、P3、N3及波幅N2P3、N3P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健康者比较,潜伏期P1、N1、P2、N2、P3及波幅P1N1、N1P2、P2N2、N2P3、N3P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TSEP高幅电位提前,潜伏期延迟。(3)手术后TSEP波形消失,药物对TSEP影响不大。结论:潜伏期N1、P3的延迟及波幅N2P3的升高,N3P4的降低可以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体感诱发电位 颏神经
下载PDF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萍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Nihon Kohden Neuropack诱发电位仪,对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设置12例正常人的BTEP做...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Nihon Kohden Neuropack诱发电位仪,对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设置12例正常人的BTEP做为对照组。结果: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BTEP有助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患侧 临床应用研究 治疗 定量诊断 短潜伏期 能指 显著差异 提示
下载PDF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与瞬目反射在特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晓玲 包正军 曾国华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与瞬目反射(BR)检查在特发性三叉神经痛(ITN)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采用丹麦产Dantic keypoint多道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168例ITN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的TSEP与BR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与瞬目反射(BR)检查在特发性三叉神经痛(ITN)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采用丹麦产Dantic keypoint多道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168例ITN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的TSEP与BR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TS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TSEP的变化与ITN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有关.而BR提示三叉神经潜伏期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患者ITN三叉神经第一支受损较少.TSE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BR,是因为TSEP刺激为上颌神经与BR刺激为眼神经的刺激点不同,所以在三叉神经周围结构病变中不具有可比性.结论:TSEP与BR检查是评价三叉神经周围结构和脑干中枢传导通路生理功能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对ITN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但因TSEP和BR的波型不稳定、干扰成分大、刺激与记录方法有待标准化、神经解剖与神经电生理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ITN)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 瞬目反射(BR)
下载PDF
伽玛刀照射兔三叉神经后TSEP变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程轶峰 刘东 +2 位作者 徐德生 宗永青 戈有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伽玛刀照射正常动物三叉神经后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探讨伽玛刀照射剂量与三叉神经受照后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Gy照射组、80Gy照射组、100Gy照射组、120Gy...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伽玛刀照射正常动物三叉神经后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探讨伽玛刀照射剂量与三叉神经受照后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Gy照射组、80Gy照射组、100Gy照射组、120Gy照射组及对照组,每组3只。前4组采用Gamma Plan5.34剂量计划系统进行照射靶点设计及剂量规划,照射靶点置于三叉神经脑干进入区,双侧照射,中心剂量分别为60Gy、80Gy、100Gy和120Gy。在照射前及照射后6个月采用神经电检诊仪监测各组实验兔双侧TSEP的潜伏期、峰间潜伏期及波幅,详细记录监测数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Gy照射组P1、N1、P2波潜伏期及P1-N1、N1-P2峰间潜伏期以及波幅在照射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80Gy照射组、100Gy照射组、120Gy照射组P1、N1、P2波潜伏期及P1-N1、N1.P2峰间潜伏期以及波幅在照射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剂量增加变化增大。结论TSEP的变化与伽玛刀照射剂量密切相关,随剂量增加变化增大,其中80Gy为三叉神经产生变化的最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无先兆偏头痛发作间期的TSEP研究
14
作者 赵秀秀 程文文 桂韦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O)患者发作间期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52例,健康对照(HC)52名为该院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群。所有受试...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O)患者发作间期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52例,健康对照(HC)52名为该院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群。所有受试者进行TSEP检测,将各波(N13、P19和N30)的潜伏期、峰间期、峰-峰幅度及感觉阈值作为TSEP检测的分析指标,比较两组人群的TSEP各指标差异。进一步根据病程年限及疼痛程度对MO组分亚组,比较亚组间TSEP指标差异。结果MO组TSEP各波潜伏期均显著长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病程亚组间,随着病程的延长,TSEP的感觉阈值呈下降趋势,各波波幅呈上升趋势,其中左侧感觉阈值、左侧N30/P19波幅及右侧N13/P19波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程度亚组间,两组患者TSE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存在TSEP异常,持续时间较长的偏头痛可能会影响皮质和脑干三叉神经通路的反应性和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三叉神经通路 偏头痛
原文传递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对糖尿病患者颅神经脊神经小纤维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娜 张哲成 +2 位作者 李倩 张静 朱炬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的 探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颅神经和脊神经小纤维功能的评价作用,分析小纤维损害特点,为老年人糖尿病神经病变(DN)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根据有无神经传导异常分为神经传导正常组1... 的 探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颅神经和脊神经小纤维功能的评价作用,分析小纤维损害特点,为老年人糖尿病神经病变(DN)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根据有无神经传导异常分为神经传导正常组17例和神经传导异常组3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行眉弓、前臂、小腿CHEP检测,并测定糖尿病组患者上下肢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 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CHEP眉弓、前臂、小腿刺激点N波潜伏期延长,N-P波波幅减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神经传导正常组CHEP前臂、小腿N-P波波幅对数值减低(分别为1.70±0.10比1.60±0.14,1.65±0.078比1.54±0.15,t=2.33、3.09,P<0.05),眉弓N波潜伏期延长[(343.1±18.2)ms比(385.4±26.5)ms,t=5.31,P<0.05];与神经传导正常组比较,神经传导异常组小腿N-P波波幅对数值下降[(1.54±0.15)比(1.44±0.15),t=2.60,P<0.05].结论 CHEP可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小纤维病变;糖尿病小纤维病变可累及脊神经和颅神经,早期损害脊神经可能以轴索损害为主,颅神经可能以脱髓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 神经纤维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评价慢性咀嚼肌疼痛神经功能的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秋菲 曹烨 杨朝晖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采用三叉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trigemin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TSEP)检查方法,分析比较慢性咀嚼肌疼痛(masticatory muscle pain,MMP)患者与对照组 TSEP 各波潜伏期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慢性 MMP 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的机... 目的采用三叉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trigemin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TSEP)检查方法,分析比较慢性咀嚼肌疼痛(masticatory muscle pain,MMP)患者与对照组 TSEP 各波潜伏期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慢性 MMP 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的机制及 TSEP 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慢性 MMP 患者12例(患者组),以及年龄、性别与患者组匹配的健康人12名(对照组),分别行双侧颏神经和咬肌 TSEP 检查。归纳全部受试者面部两侧共4个部位的 TSEP 波形,分析出现率为75%~100%且双侧对称的波形。对测得的波潜伏期进行配对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获得5个 TSEP 波(P1、N1、P2、N2和 P3)。患者组两侧颏神经 TSEP 的 P1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波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延长,左侧 P2、N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肌区各波潜伏期的变化不一致。结论慢性 MMP 患者 TSEP 波潜伏期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初步证明患者中枢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改变。慢性 MMP 患者 P1潜伏期变短,提示三叉神经节以下外周神经传导活化;P2潜伏期变长提示脑干可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慢性咀嚼肌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