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古汉语动词“前、进”“退、却”的对称与不对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诚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3,95-96,共7页
上古汉语中"前"和"却"表达以自身为参照的运动,"进"和"退"表达以他物为参照的运动,据此可以解释"前"与"进"、"退"与"却"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区别。"... 上古汉语中"前"和"却"表达以自身为参照的运动,"进"和"退"表达以他物为参照的运动,据此可以解释"前"与"进"、"退"与"却"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区别。"进"和"退"具有较强的对称性,词义演变存在段的重合,句法上也呈现出一致性。"前"和"却"的对称性较弱,"前"多表方位,运动不具有持续性,而"却"不表相对位置关系,但能后接表示运动距离的补语。由于词义和句法上的不对称,"前"和"却"的反义程度较低,因而反义关系不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前进 退 参照位置
下载PDF
《老子》“功遂身退”辨正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若晖 庄景晴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4期35-45,共11页
《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一语,诸本多作"功成名遂身退",历来被解作一种功成名就后即当引退的人生智慧。这种观点是将《老子》原文理解为一种权衡功名之利弊的趋利避害之术,并非老子原意,而是黄老道家对老子思想进... 《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一语,诸本多作"功成名遂身退",历来被解作一种功成名就后即当引退的人生智慧。这种观点是将《老子》原文理解为一种权衡功名之利弊的趋利避害之术,并非老子原意,而是黄老道家对老子思想进行改造的结果。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观点,是因为"名"衍入经文后,使"功遂"被理解为功劳已经建立、名声已经奠定。然而老子并不期许功名之成就,对"名"严格限制,"功遂身退"之含义需要重新考察。其中,"功"当解作"工作"而非与"名"紧密联系之"功劳、功业",因为"功"与"名"之被普遍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受战国变法的影响。"功遂身退"的原意是在事情进展中不彰显人之意志与能力,而辅助事务自然地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功遂身退 黄老道家
下载PDF
《论语》“车中不内顾”新考
3
作者 赖积船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6期41-44,共4页
《古论语》中的“车中不内顾”,《鲁论语》中为“车中内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内”、“退”同源通用状态的时代变化,及其所导致的“内”所表示的意义的变化。从语法结构、语义推衍、“内”“退”的同源通用到《论语郑氏注》... 《古论语》中的“车中不内顾”,《鲁论语》中为“车中内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内”、“退”同源通用状态的时代变化,及其所导致的“内”所表示的意义的变化。从语法结构、语义推衍、“内”“退”的同源通用到《论语郑氏注》、《论语集解》的文本选择都说明《论语》原貌当依古论为“车中不内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退 同源通用 车中不内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