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the highly dense ceramic-metal fuel particle with fine-grained tungsten layer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in 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 被引量:2
1
作者 Li-Hua Guo Feng Zhang +4 位作者 Lin-Yuan Lu Yan You Jun-Qiang Lu Li-Bing Zhu Jun Lin 《Tungsten》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The cermet fuel element was achieved by dispersing the UO_(2)p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tungsten(W)coating layer uniformly in the W matrix.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robust and secure fuel for use in nuclear thermal prop... The cermet fuel element was achieved by dispersing the UO_(2)p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tungsten(W)coating layer uniformly in the W matrix.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robust and secure fuel for use in 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 in the near future.In this study,the effect of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n the densification and grain refinement of the W coating layer was investigated.A high-density(19.24 g·cm^(-3))W layer with a uniform thickness(~10μm)and fine grains(~297 nm)was prepared by spouted-b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The prepared high-density,fine-grained W layer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It can prevent direct contact between fuel particles,resulting in a more uniform fuel distribution.In addition,it can decrease the reaction probability between the fuel kernel and H2,and prevent the release of fission products from the fuel kernel by extending the diffusion path at grain boundaries more efficiently.Moreover,the high-density,fine-grained W layer showed outstanding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Its average hardness and Young's modulus were approximately 7 and 200 GPa,respectively.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W film was 101-124 W·m^(-1)·K^(-1)at 298-773 K.This work further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high-density,fine-grained W layer in 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osition temperature tungsten layer Ceramic-metal fuel particle 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原文传递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tungsten-coated carbon nanotubes 被引量:3
2
作者 NIE Junhui JIA Xian +3 位作者 JIA Chengchang LI Yi ZHANG Yafeng SHI Na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57-663,共7页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coated by tungsten layer using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with tungsten hexacarbonyl as a precursor. The W-coated CNTs (W-CNTs) were dispersed into Cu powders by m...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coated by tungsten layer using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with tungsten hexacarbonyl as a precursor. The W-coated CNTs (W-CNTs) were dispersed into Cu powders by magnetic stirring process and then the mixed powders were consolidat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to fabricate W-CNTs/Cu composites. The CNTs/Cu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using the similafprocesse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mass wear loss of W-CNTs/Cu and CNTs/Cu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CNT content, interfacial bonding situation, and applied load could influenc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loss of W-CNTs/Cu com- posites. When the W-CNT content was 1.0 wt.%, the W-CNTs/Cu composites got the minimum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loss, which were decreased by 72.1% and 47.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pure Cu specime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loss of W-CNTs/Cu composit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NTs/Cu composites, which was due to that the interracial bonding at (W-CNTs)-Cu interface was better than that at CNTs-Cu interfac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composites did not vary obviously with increasing applied load, while the wear loss of composit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pplied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s tungsten layer COPPER friction coefficient wear loss
下载PDF
CMOS红外光源的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王林峰 余隽 +3 位作者 李中洲 黄正兴 朱慧超 唐祯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3,126,共5页
基于红外气体传感器微型化、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种用于非色散红外(NDIR)集成气体传感器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红外光源。它以非等间隔的蛇形钨(W)薄膜电阻作为加热丝,以二氧化硅(SiO_(2))和氮化硅(Si_(3)N_(4))... 基于红外气体传感器微型化、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种用于非色散红外(NDIR)集成气体传感器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红外光源。它以非等间隔的蛇形钨(W)薄膜电阻作为加热丝,以二氧化硅(SiO_(2))和氮化硅(Si_(3)N_(4))多层复合介质薄膜为支撑形成悬空膜片式微热板,以氧化铜(CuO)和二氧化锰(MnO_(2))纳米材料复合薄膜作为辐射增强层。基于COMSOL软件进行了热电耦合仿真,证明结构设计合理性。采用标准CMOS工艺、硅(Si)的深刻蚀工艺以及静电流体动力学打印技术流片制造了该CMOS红外光源芯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红外光源从室温升温至469℃的热响应时间约为41 ms,电功耗仅为138 mW,辐射区温度分布均匀,引入辐射增强层使表面比辐射率提高约35%,红外光源的辐射功率和红外光谱辐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涂层有效地增强了红外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红外光源 非色散红外集成气体传感器 辐射增强层 钨丝微热板
下载PDF
钨掺杂镍铁水滑石高效电催化析氧反应
4
作者 段欣漩 Marshet Getaye Sendeku +6 位作者 张道明 周道金 徐立军 高学庆 陈爱兵 邝允 孙晓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5,共2页
电解水对制备可持续和清洁的氢气能源至关重要。电解水的阳极析氧反应设计复杂的4-电子转移过程,所需能耗较高,是电解水的速控步骤。催化剂对于析氧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镍铁水滑石是最具潜力的碱性非贵金属析氧反应(OER)催化剂,但... 电解水对制备可持续和清洁的氢气能源至关重要。电解水的阳极析氧反应设计复杂的4-电子转移过程,所需能耗较高,是电解水的速控步骤。催化剂对于析氧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镍铁水滑石是最具潜力的碱性非贵金属析氧反应(OER)催化剂,但是由于水滑石导电性差、活性位点暴露不充分、对反应中间体吸附较弱等问题,催化活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提升催化活性已经被科学家们广泛关注,比如:制造缺陷、掺杂、将水滑石剥离为单层结构和组装为阵列结构等。在本论文中,通过简单的“一锅法”醇解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量W掺杂NiFe-LDH的样品。XRD结果表明合成的NiFeW-LDH的衍射峰与完美NiFe-LDH标准卡片相同,没有其他的衍射峰,表明W没有单独成相,被成功掺杂进入NiFe-LDH。扫描电镜表明NiFeW-LDH为纳米片(尺寸约为~500 nm)组成的3d立体花状结构,且材料中Ni、Fe和W均匀分布。XPS表明材料中W的价态为6+,与未掺杂的NiFe-LDH相比,Fe向高价态移动,表面吸附的OH增多。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中,结果同样表明W6+掺杂有利于H2O和O*中间体的吸附,提高了Fe位点的活性。在1 mol∙L^(−1) KOH中,NiFeW-LDH达到10 mA·cm^(−2)所需过电位是199和237 mV,这比大多数的NiFe基粉末催化剂的性能好。综上,实验和计算表明W掺杂调控催化剂中Fe位点电子结构,优化对反应中间体的吸附,使催化剂具有更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氧反应 水滑石 钨掺杂 电子相互作用 电催化
下载PDF
纯钨表面等离子Ta合金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5
作者 薛海龙 赵鹏飞 +1 位作者 剌玲敏 秦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99,104,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纯钨表面制备Ta合金化改性层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研究不同温度工艺参数对Ta合金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均制备出连续致密的Ta合金化改性层,且随温度升高,...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纯钨表面制备Ta合金化改性层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研究不同温度工艺参数对Ta合金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均制备出连续致密的Ta合金化改性层,且随温度升高,合金层的厚度增加。合金层主要由纯Ta相组成。Ta合金层的自腐蚀电位高于基材的,而自腐蚀电流密度较低,即Ta合金层更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且腐蚀速率更低。900℃合金层的耐蚀性能最佳,腐蚀速率降至8.45×10^(-3)g·m^(-2)·h^(-1),表现出优良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钨基材 Ta合金化改性层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 耐蚀性
下载PDF
钛合金叶片阻尼台堆焊层铸造碳化钨颗粒分布不均匀因素分析
6
作者 付玉鹏 李取浩 张海兵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各类发动机转子叶片是典型的钛合金零件之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转子叶片阻尼台端面进行耐磨性能强化处理。而在对叶片阻尼台钎焊铸造碳化钨(WC)耐磨涂层进行强化时,铸造碳化钨(WC)颗粒分布情况将直接影响堆焊层的质量,进而影响... 各类发动机转子叶片是典型的钛合金零件之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转子叶片阻尼台端面进行耐磨性能强化处理。而在对叶片阻尼台钎焊铸造碳化钨(WC)耐磨涂层进行强化时,铸造碳化钨(WC)颗粒分布情况将直接影响堆焊层的质量,进而影响叶片的使用寿命。为此,通过对感应钎焊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出焊接过程中铸造碳化钨(WC)颗粒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并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供同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阻尼台耐磨层 感应钎焊 铸造碳化钨(WC)颗粒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by EPC-V Process 被引量:5
7
作者 Xu Daqing Luo Jirong Huang Naiy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9-32,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Expendable Pattern Casting with dry sand Vacuum(EPC-V) process is used to manufactur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analyzed.The ... In this paper the Expendable Pattern Casting with dry sand Vacuum(EPC-V) process is used to manufactur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analyzed.The abrasiv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have high hardness.The abrasive w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rix materials have been improved remark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xpendable Pattern Casting with dry sand Vacuum (EPC V) PROCESS is used to manufactur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analyzed. The ABRASIVE wear
下载PDF
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煅烧产物对水体W(Ⅵ)的吸附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秀娟 曾萍 +1 位作者 任嗣利 罗武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6-1176,共11页
采用微波陈化法制备了物质的量比为2:1的硝酸型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系统地研究了LDH及其煅烧产物(CLDH)对W(Ⅵ)的吸附特征,并通过对吸附W(Ⅵ)前后LDH和CLDH的结构进行表征阐明相关吸附机制.LDH和CLDH对W(Ⅵ)的吸附动力学更符... 采用微波陈化法制备了物质的量比为2:1的硝酸型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系统地研究了LDH及其煅烧产物(CLDH)对W(Ⅵ)的吸附特征,并通过对吸附W(Ⅵ)前后LDH和CLDH的结构进行表征阐明相关吸附机制.LDH和CLDH对W(Ⅵ)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是决定吸附速率的关键.LDH和CLDH对W(Ⅵ)具有较高的亲和性,最大吸附量分别达176.0,124.5mg/g,远高于同类LDH.LDH吸附W(Ⅵ)的最佳pH值范围为4.0~10.0,酸性条件有利于CLDH吸附W(Ⅵ).综合对比,LDH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更快的吸附速率以及更弱的水质影响(Mg、Al溶出低,pH变化小),更适宜用于W(Ⅵ)吸附.LDH吸附W(Ⅵ)的主要机制包括离子交换、外层络合和内层络合,而CLDH对W(Ⅵ)的吸附机制还包括重构层状结构时仲钨酸盐(W_(7)O_(24)^(6-))的插层作用.以上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法合成LDH和CLDH均可高效地吸附污染水体的W(Ⅵ),是一类性能优越的W(Ⅵ)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煅烧 吸附
下载PDF
氩气保护下碳化钨对镍基合金熔覆层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勇 赵靖宇 +3 位作者 李静 杨景凤 赵彬 孙玉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9,82,共6页
目的改善Q235钢板的耐磨性,以取代65Mn在振动筛筛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电阻丝加热非真空熔覆技术,在氩气保护条件下于Q235钢表面制备碳化钨/镍基合金复合熔覆层。通过SEM和XRD观察分析熔覆层与基体的结合方式、碳化钨分布、熔覆层组织... 目的改善Q235钢板的耐磨性,以取代65Mn在振动筛筛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电阻丝加热非真空熔覆技术,在氩气保护条件下于Q235钢表面制备碳化钨/镍基合金复合熔覆层。通过SEM和XRD观察分析熔覆层与基体的结合方式、碳化钨分布、熔覆层组织及相组成,通过硬度测试及磨损试验,分析碳化钨对熔覆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熔覆层与钢基体达到冶金结合。熔覆层主要由奥氏体、碳化钨、碳化物及硼碳复合化合物等相组成,碳化钨弥散分布其中。当碳化钨用量为熔覆粉末总质量的35%时,熔覆层硬度为47.3HRC,磨损率为0.08 mg/m,约是钢基体耐磨性的5倍,65Mn耐磨性的4倍。结论采用氩气保护制备的碳化钨熔覆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提高了钢基体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气保护 碳化钨 熔覆层 耐磨性
下载PDF
镀W碳纳米管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电率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俊辉 史娜 +1 位作者 张亚丰 贾成厂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4-350,356,共8页
以羰基钨为前驱体,采用羰基热分解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覆了金属W。利用球磨混粉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了镀W碳纳米管(W-CNTs)/Al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球磨时间和W-CNTs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6 h粉体烧结后致密... 以羰基钨为前驱体,采用羰基热分解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覆了金属W。利用球磨混粉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了镀W碳纳米管(W-CNTs)/Al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球磨时间和W-CNTs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6 h粉体烧结后致密度高达99.5%,接近完全致密;随球磨时间延长,W-CNTs/Al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均减小。添加量小于0.75%(质量分数,下同)的W-CNTs可实现在Al基体中的良好分散。0.75%W-CNTs/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较纯Al分别提高了28.3%和11.0%,导电率可以达到纯Al的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镀W Al 球磨 力学性能 导电率
下载PDF
Ti/Ni过渡层对WS2薄膜摩擦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广煜 巴德纯 王晓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采用射频溅射法,通过预先制备Ti和Ni 2种过渡层的工艺在3Cr13马氏体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硫化钨薄膜,通过与无过渡层的射频溅射WS2薄膜对比,研究了2种过渡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3种样品的物相分析,表面形貌观察,微区化学成分测定,膜基结合... 采用射频溅射法,通过预先制备Ti和Ni 2种过渡层的工艺在3Cr13马氏体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硫化钨薄膜,通过与无过渡层的射频溅射WS2薄膜对比,研究了2种过渡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3种样品的物相分析,表面形貌观察,微区化学成分测定,膜基结合力和薄膜摩擦系数测试等结果表明,Ti过渡层对硫化钨薄膜结构和S/W原子比没有明显的影响,对膜层的摩擦系数影响也不大,但薄膜耐磨性有所提高.而Ni过渡层虽对S/W原子比无明显影响,但却明显地提高薄膜Ⅱ型织构(基面取向)的强度,从而降低了薄膜的摩擦系数,提高了薄膜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溅射 WS2 过渡层 物相分析 摩擦系数
下载PDF
铸钢件表面铸渗钨铬复合层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利晓 陈跃 +3 位作者 张永振 上官宝 铁喜顺 兰晔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0,13,共3页
采用传统的铸渗技术在铸钢件表面形成钨铬表面复合层 ,并考察了其组织、硬度和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当冲击功小于 2 J、渗剂中 WC、铬铁含量分别为 (质量分数 ) 2 0 %、4 0 %时 ,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最佳 ,... 采用传统的铸渗技术在铸钢件表面形成钨铬表面复合层 ,并考察了其组织、硬度和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当冲击功小于 2 J、渗剂中 WC、铬铁含量分别为 (质量分数 ) 2 0 %、4 0 %时 ,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最佳 ,是 ZG2 30 - 4 5 0的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钨铬复合层 冲击磨损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亚 李全禄 +2 位作者 王胜利 秦梅宝 张引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621,626,共7页
本文综述了无铅压电陶瓷研究开发的相关进展,着重介绍了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包括BaTiO3(BT)基无铅压电陶瓷、Bi1/2Na1/2TiO3(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碱金属铌酸盐K1/2Na1/2NbO3(KNN)基无铅压电陶瓷)、钨青铜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及铋层状... 本文综述了无铅压电陶瓷研究开发的相关进展,着重介绍了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包括BaTiO3(BT)基无铅压电陶瓷、Bi1/2Na1/2TiO3(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碱金属铌酸盐K1/2Na1/2NbO3(KNN)基无铅压电陶瓷)、钨青铜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及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等不同陶瓷种类的相关体系、制备方法及压电铁电性能,并根据相关性能参数分析了无铅压电器件的应用领域,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钙钛矿结构 钨青铜结构 铋层状结构
下载PDF
硬质合金堆焊层经热处理后的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勇 王顺兴 田保红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19,共3页
对B、C、N共渗层、碳化钨型硬质合金(D707)堆焊层、高碳高铬铸铁型硬质合金(D618)堆焊层等几种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经相应热处理后的腐蚀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硬质合金堆焊层经850 ℃空冷、850±5 ℃油淬+400 ℃回火后,... 对B、C、N共渗层、碳化钨型硬质合金(D707)堆焊层、高碳高铬铸铁型硬质合金(D618)堆焊层等几种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经相应热处理后的腐蚀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硬质合金堆焊层经850 ℃空冷、850±5 ℃油淬+400 ℃回火后,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异的耐腐蚀磨损性能,且简化了表面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耐磨性 碳化钨 高碳高铬铸铁 堆焊层 腐蚀磨损性能 硼碳氮共渗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赁敦敏 郑荞佶 +3 位作者 伍晓春 徐成刚 毕剑 高道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31,共15页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压电铁电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Bi0.5Na0.5TiO3基、K1-xNaxNbO3基、铋层状结构、钨青铜结构及BaTiO3基5类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评价了陶瓷体系、改性方法、制备工艺及陶瓷的压电铁电性...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压电铁电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Bi0.5Na0.5TiO3基、K1-xNaxNbO3基、铋层状结构、钨青铜结构及BaTiO3基5类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评价了陶瓷体系、改性方法、制备工艺及陶瓷的压电铁电性能,重点讨论了Bi0.5Na0.5TiO3基与K1-xNaxNb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体系构建、相变特性及电学性能的温度稳定性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并就无铅压电陶瓷今后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Bi0.5Na0.5TiO3 K1-xNaxNbO3 铋层状结构铁电体 钨青铜结构铁电体 BATIO3
下载PDF
Ni-Fe/Ni-P-W双层合金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凤姣 王晓强 +1 位作者 赵汝山 鞠辉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5-7,共3页
采用电沉积法,在45#钢上制备了Ni–Fe/Ni–P–W双层合金镀层。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分别测定了镀层的化学成分及相结构,并测试了其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双层合金镀层具有较强的显微硬度,在5%(质量分数)NaCl... 采用电沉积法,在45#钢上制备了Ni–Fe/Ni–P–W双层合金镀层。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分别测定了镀层的化学成分及相结构,并测试了其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双层合金镀层具有较强的显微硬度,在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具有比Ni–P–W合金镀层更优异的耐蚀性能。因此,该双层合金镀层可用作防腐耐磨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 镍—磷-钨 双层合金镀层 电沉积 显微硬度 耐蚀性
下载PDF
高居里温度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月明 程亮 +2 位作者 顾幸勇 张玉平 廖润华 《陶瓷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09-315,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温压电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材料元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综述了钙钛矿、钨青铜、含Bi层状、压电单晶等相关的高温压电材料,并对以上几种高居里温度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指出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温压电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材料元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综述了钙钛矿、钨青铜、含Bi层状、压电单晶等相关的高温压电材料,并对以上几种高居里温度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高居里温度 钙钛矿 钨青铜 Bi层状 压电单晶
下载PDF
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庆利 曹建新 +2 位作者 赵丽媛 吕剑明 范冠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0,共5页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压电器件工作温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温压电陶瓷材料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钙钛矿结构、钨青铜结构和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进行改性,获得一系列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压电器件工作温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温压电陶瓷材料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钙钛矿结构、钨青铜结构和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进行改性,获得一系列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发展前景,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压电陶瓷 改性 钙钛矿结构 钨青铜结构 铋层状结构
下载PDF
钨铬复合铸渗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利晓 张永振 +3 位作者 陈跃 上官宝 铁喜顺 兰晔峰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6-348,共3页
采用传统的铸渗工艺在铸钢件表面制备了钨铬复合铸渗层 ,采用MLD 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几种不同成分表面复合材料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钨铬复合渗层的磨损率随铬铁含量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随W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随冲击... 采用传统的铸渗工艺在铸钢件表面制备了钨铬复合铸渗层 ,采用MLD 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几种不同成分表面复合材料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钨铬复合渗层的磨损率随铬铁含量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随W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随冲击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而其磨损机制为塑性变形和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钨铬复合铸渗层 冲击磨损
下载PDF
钨电镀液和电镀层中钨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尊本 向海峰 《福建分析测试》 CAS 1997年第3期689-693,共5页
钨(VI)在酸性介质中与苯基萤光酮(PF)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生成三元络合物,可用于直接在水相中测定痕量钨。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钨镀液,镀层及合金中钨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电镀液 镀层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