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mitigation during metro station construction by enlarging shield tunnel combined with cut-and-cover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Zhang, Xinjin Liu, Weining Lu, Meili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8年第S1期142-146,共5页
Constructing a metro station by enlarging shield tunnels combined with a mining/cut-and-cover method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of construction time limits of shield tunnels and stations. As a n... Constructing a metro station by enlarging shield tunnels combined with a mining/cut-and-cover method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of construction time limits of shield tunnels and stations. As a new-styl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 are several specific risk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test section of Sanyuanqiao station on Beijing metro line 10,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t present, including a review of world-wide operational experience of similar projects, the study of generic guidance on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type of work being undertaken, and discussions with qualified and experienced staff from the project team, etc., the specific risk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metro station constructed by enlarging shield tunnels combined with the cut-and-cover method a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fic risks mainly come from thre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which include constructing upper enclosure structures, excavating the soil between shield tunnels and demolishing shield segments. Then relevant risk mitiga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cheme improvement and a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new-style construc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eld tunnel cut-and-cover method metro sta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mitigation
下载PDF
Rock mechanical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for the long and deep diversion tunnels at Jinping Ⅱ hydropower st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Shiyong Wu Ge W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2011年第4期314-328,共15页
According to site-specific environments such as high water pressures, high in-situ stresses and strong rockburst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long and deep diversion tunnels at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was optimize... According to site-specific environments such as high water pressures, high in-situ stresses and strong rockburst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long and deep diversion tunnels at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was optimized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New drainage tunnels were considered. Furthermore, lining structures and grouting pressures were modified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tunnels.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was updated dynamically based on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instances, the diversion tunnels were first excavated by drilling and blasting method at the first stage of construction, and then by 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and drilling and blasting, and finally by drilling and blasting method. Through optimized scheme and updated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xcavation of diversion tunnel #1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June, 2011.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issues in rock mechanic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ng and deep diversion tunnels at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The experience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btained from this project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to similar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diversion tunnels optimized design construction method GROUTING
下载PDF
Excavation of Inlet Tunnels at Geheyan Power Station
3
作者 LIU Li xinEnginee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China CHANG Han junEnginee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1-22,共2页
The Geheyan Power Station on the Qingjiang river has four inlet tunnels, on the right bank, with its excavation diameter of 11.3 m to 12.5 m, after lining diameter of 9.5 m, axis to axis spacing of 24 m. The thickness... The Geheyan Power Station on the Qingjiang river has four inlet tunnels, on the right bank, with its excavation diameter of 11.3 m to 12.5 m, after lining diameter of 9.5 m, axis to axis spacing of 24 m. The thickness of the pillar between tunnels should usually be more than two times of tunnel diamet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during exca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xcavation methods of tunnels with the pillar thickness as small as the tunnel diameter, such as smooth surface blasting, shotcrete support protection,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tunnel adjacent tunnel EXCAVATION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GEHEYAN POWER station
下载PDF
绿汁江大桥大倾角隧道锚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定位技术
4
作者 陈健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绿汁江大桥为主跨780 m的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玉溪岸隧道锚总长86 m,锚塞体底板与水平面夹角54°,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定位精度要求高达3 mm。针对锚固系统定位测量的重难点,分别采用精密导线法、双导线法布设洞外、洞内加密控制网... 绿汁江大桥为主跨780 m的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玉溪岸隧道锚总长86 m,锚塞体底板与水平面夹角54°,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定位精度要求高达3 mm。针对锚固系统定位测量的重难点,分别采用精密导线法、双导线法布设洞外、洞内加密控制网;建立锚固系统数学模型,将隧道锚坐标系转换为整体坐标系,计算索股预应力管道坐标,并与软件建立的锚固系统三维几何模型中的坐标对比,经复核坐标转换结果准确。主缆预应力锚固系统随锚碇基础及填芯混凝土施工逐层安装定位,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及精确修正球气差常数的全站仪三角高程差分法对测量高程进行修正。定位时,首先进行后锚面模板精调;接着基于锚垫板与索股预应力管道同轴调整原理,调整锚垫板与对应索股预应力管道轴线相垂直以及锚垫板的平整度,进行后锚垫板定位;然后安装定位支架,进行索股预应力管道定位;最后进行前锚垫板定位,实测锚固系统定位精度小于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大倾角隧道锚 锚固系统 加密控制网 坐标系转换 全站仪三维坐标法 施工测量 定位技术
下载PDF
地铁车站盾构洞门改造为矿山法洞门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祖运 辛星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8期21-23,共3页
文章研究了一种既有地铁车站盾构洞门改造为矿山法洞门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并采用Autodesk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 Professional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将车站端墙预留的盾构洞门改造为矿山法洞门后,对既有车站端墙产生的影响,... 文章研究了一种既有地铁车站盾构洞门改造为矿山法洞门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并采用Autodesk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 Professional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将车站端墙预留的盾构洞门改造为矿山法洞门后,对既有车站端墙产生的影响,同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显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洞门改造 矿山法 盾构法
下载PDF
砂泥岩地层浅埋大跨暗挖地铁车站转序落底关键技术
6
作者 孟凡坤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5期85-87,共3页
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工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该方法是处理软岩地层、浅埋地段等不利条件下的常用施工技术手段。结合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黄沙溪站暗挖车站开挖工艺及施工步序,利用midas GTS建立的计算模型,分析车站中洞开挖对... 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工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该方法是处理软岩地层、浅埋地段等不利条件下的常用施工技术手段。结合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黄沙溪站暗挖车站开挖工艺及施工步序,利用midas GTS建立的计算模型,分析车站中洞开挖对车站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自动化应力监测,进一步验证了提前解除车站两端优化中洞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有力保障了车站隧道的安全施工及毗邻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 双侧壁导坑法 中洞解除 导洞落底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地铁车站导洞开挖施工方法对比研究
7
作者 卢宇 赵伟 《北方建筑》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隧道开挖方法在地铁车站结构受力和沉降方面的影响差异,本研究以长春地铁5号线工农大路车站为实际案例,运用MIDAS FEA软件对两种施工方法(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和PBA工法)进行模拟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差异,分... 为了探究不同隧道开挖方法在地铁车站结构受力和沉降方面的影响差异,本研究以长春地铁5号线工农大路车站为实际案例,运用MIDAS FEA软件对两种施工方法(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和PBA工法)进行模拟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导洞开挖支护施工阶段,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导致的地表沉降量最大,占总沉降量的59.14%。而PBA工法在二衬扣拱施工阶段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该阶段所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42.65%。对于拱顶沉降,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的拱顶沉降较为稳定,而PBA工法的拱顶沉降在不同的施工时间都有大幅度的变动。在其他方面,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相较于PBA工法具有较小的影响,结构更为稳定,可进一步降低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导洞开挖 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 PBA工法 施工方法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hallow tunneling method with pile and rib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subway station in soft ground
8
作者 Sina AMIRI Ali Naghi DEHGHAN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704-717,共14页
In the present study,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w shallow tunneling method(STM)and the traditional pile and rib method(PRM)was conducted to excavate and construct subway stations i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ehran... In the present study,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w shallow tunneling method(STM)and the traditional pile and rib method(PRM)was conducted to excavate and construct subway stations i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ehran.First,by selecting Station Z6 located in the Tehran Subway Line 6 as a case study,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by PRM.The maximum ground settlement of 29.84 mm obtained from this method was related to the station axis,and it was within the allowable settlement limit of 30 mm.The acceptable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modeling and instrumentation data indicated the confirmation and accuracy of the excav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tation Z6 by PRM.In the next stage,based on the numerical model validated by instrumentation data,the value of 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station excavation and construction by STM.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STM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compared to PRM.The maximum settlement obtained from STM was 6.09 mm as related to the front of the excavation face.Also,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 denoted that in addition to controlling the surface settlement by STM,it is possible to optimize some critical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support system during the station excavation and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tunneling method pile and rib method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numerical modeling
原文传递
大断面平顶直墙洞桩法暗挖地铁车站零距离下穿施工对既有矩形断面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小燕 易领兵 +4 位作者 陈庆怀 刘胜欢 郑力铭 杨涌跃 吴程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76,共6页
目的:为研究某零距离条件下大断面平顶直墙洞桩法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零距离下穿区间隧道的洞桩法暗挖站工程为例,对洞桩法暗挖站工程施工进行设计。方法: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零距离下穿区间的洞桩法暗挖站施工过程... 目的:为研究某零距离条件下大断面平顶直墙洞桩法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零距离下穿区间隧道的洞桩法暗挖站工程为例,对洞桩法暗挖站工程施工进行设计。方法: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零距离下穿区间的洞桩法暗挖站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将施工监测数据与仿真模拟结果拟合对比,总结洞桩法暗挖站零距离下穿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既有隧道的结构沉降及横向(z向)位移规律。结果及结论:施工监测数据与仿真模拟结果的数据及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印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地面沉降随开挖步的进行逐渐增大。但步骤1到步骤2的沉降增量最大,步骤6到步骤7的沉降增量最小,沉降量变化自东向西逐渐减小。在各施工步骤中东侧变形缝附近的沉降量均最大。下穿段施工完毕后,监测数据显示既有隧道结构的最大沉降量为6.91 mm,发生在既有隧道b段,而且位于变形缝1附近区域。b段的沉降量相对最大,a段的沉降量次之,c段的沉降量最小。下穿段施工完毕后,监测数据显示既有,隧道结构产生的z向位移最大值仅为0.19 mm,出现在c段。a段与b段的z向位移较小且变化不明显。既有隧道结构变形以沉降为主,z向位移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车站 区间隧道 下穿施工 洞桩法 沉降
下载PDF
PBA暗挖地铁车站洞内地下连续墙施工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昌隆 朱雅倩 +3 位作者 马路 张志红 刘希胜 孙雨晴 《岩土工程技术》 202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北京某地铁PBA暗挖车站采用边导洞内施工地下连续墙止水,在国内尚属首例。以该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软件模拟了PBA工法施工过程中洞内地下连续墙的力学响应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的... 北京某地铁PBA暗挖车站采用边导洞内施工地下连续墙止水,在国内尚属首例。以该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软件模拟了PBA工法施工过程中洞内地下连续墙的力学响应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量较小,约占地表总沉降量的9%;(2)扣拱施工阶段、站厅和站台层开挖支护阶段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变化较大,在实际工程中需对这三个施工阶段加强监测和施工控制;(3)地下连续墙竖向位移整体以隆起变形为主,沉降变形不明显,沿地连墙纵向各施工阶段中墙顶的沉降量略有波动,整体上趋近均匀分布;(4)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地下连续墙墙体所受的拉、压应力均未超过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允许值,地下连续墙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工法 地铁车站 导洞 地下连续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地铁车站交叠式群洞结构施工过程动态安全变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维国 李若舟 +2 位作者 袁勇 李清菲 高鑫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5-80,共6页
目的:由于对隧道的稳定性评价缺乏合理的评判标准,传统有限元方法无法得到隧道工程的安全系数和围岩破坏面,为解决此问题,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引入到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中。方法:以青岛某地铁车站为例,尝试将强度折减法应用于研究... 目的:由于对隧道的稳定性评价缺乏合理的评判标准,传统有限元方法无法得到隧道工程的安全系数和围岩破坏面,为解决此问题,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引入到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中。方法:以青岛某地铁车站为例,尝试将强度折减法应用于研究该车站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阶段安全系数动态变化,并对关键施工工序围岩塑性区进行分析。将施工现场的监测数据与数值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等效塑性应变和围岩位移,研究叠式群洞地铁车站典型开挖工况下的整体极限状态,指出施工过程中的围岩潜在破坏面,同时研究了站台的水平极限间距和站厅与站台的垂直极限间距,以期为这类地下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施工过程评价提供依据。结果及结论:各开挖步中初期支护的施作都会对围岩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区域3的开挖为最不利施工步骤,围岩会产生塑性区贯通现象,加剧围岩变形,增加站台层衬砌受力,此时车站整体安全系数达到最小;站台层水平极限间距和站厅-站台垂直极限间距分别为4.5 m和1.8 m,此时整体安全系数的最小值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式群洞地铁车站 拱盖法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等效塑性应变
下载PDF
上软下硬浅埋暗挖大跨地铁车站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富生 黄大维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7期9-16,共8页
为研究初支拱盖法在上软下硬浅埋暗挖大跨地铁车站开挖中的适应性,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依托青岛地铁湛山车站建立计算模型,开展了洞室开挖各施工工序下“围岩-支护”系统的施工力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车站洞室各开挖工... 为研究初支拱盖法在上软下硬浅埋暗挖大跨地铁车站开挖中的适应性,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依托青岛地铁湛山车站建立计算模型,开展了洞室开挖各施工工序下“围岩-支护”系统的施工力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车站洞室各开挖工序下围岩变形均呈突增态势,当开挖完成上部拱盖后,前6步围岩位移占总变形的70%;洞室围岩应力随着开挖工序的进行在不断调整,最大主压应力总体上呈较高水平,且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均维持在-2MPa附近;塑性区面积随着开挖工序的不断进行而调整,最大进深为3.21m;钢拱架的弯矩随着开挖工序的不断进行而调整,在开挖中最大达108kN·m,当拱盖开挖并支护封闭后,钢拱架中的最大弯矩呈下降态势;车站洞室的开挖将引起地表一定程度的沉降致使形成“沉降槽”,隧道轴线正中的地表最大沉降达13.4mm,然后沿其两侧逐渐降低,在距隧道中心位置约4倍跨度的区域外,沉降值近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隧道 浅埋暗挖 初支拱盖法 力学效应
下载PDF
暗挖地铁车站隧道与风道交叉段群洞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志民 赵东平 +2 位作者 涂怀宇 缪振畴 刘晓贺 《铁道勘察》 2023年第6期134-143,共10页
暗挖地铁车站隧道风道与主隧道交叉口多,施工期间群洞空间效应复杂,识别关键工序对保障施工安全尤为重要。依托重庆地铁4号线玉带山车站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与主洞相交的风道上导洞两台阶先后开挖顺序、中岩柱开挖扩及临... 暗挖地铁车站隧道风道与主隧道交叉口多,施工期间群洞空间效应复杂,识别关键工序对保障施工安全尤为重要。依托重庆地铁4号线玉带山车站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与主洞相交的风道上导洞两台阶先后开挖顺序、中岩柱开挖扩及临时支护拆除等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先施工3号风道远离车站端头的左侧上导洞更有利于控制隧道结构变形;车站隧道下部两层台阶的开挖以及临时支护的拆除2个阶段车站隧道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增量较大,这两个工序是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开挖预留中岩柱对车站隧道的有效影响范围在20 m以内,车站隧道结构各个位置受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拱顶>左拱腰>右拱腰>边墙;车站隧道临时支护拆除对既有结构影响范围在30 m以内,拆撑关键部位为:车站隧道端头处临时支护、3号风道第一层竖向临时支护、3号风道第二层靠近车站端头的横向临时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隧道 群洞 力学特性 暗挖法
下载PDF
拱盖法暗挖地铁车站风道接主体进洞技术方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全武 雷刚 +2 位作者 刘明明 董亚男 杨沚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0,共5页
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当风道等附属结构转入车站主体施工时,两者连接处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对地铁车站风道接主体进洞技术方案进行研究,选择一个合理的接口形式,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方法:以青岛地铁某拱盖法施工车站... 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当风道等附属结构转入车站主体施工时,两者连接处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对地铁车站风道接主体进洞技术方案进行研究,选择一个合理的接口形式,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方法:以青岛地铁某拱盖法施工车站工程为例,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风道接口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风道挑高半断面进洞方案、风道挑高全断面进洞方案、风道压低半断面进洞方案和风道压低全断面进洞方案的地面位移与支护结构应力。结果及结论:风道压低与风道挑高方案相比,风道压低方案的最大竖向位移为8.40 mm,风道挑高方案的最大竖向位移为21.70 mm,其是风道压低方案的2.6倍;施工结束后,风道压低方案的最终竖向位移为1.34 mm,风道挑高方案的最终竖向位移为10.50 mm;风道压低方案中,全断面进洞方案的最终竖向位移为1.42 mm,半断面进洞方案的最终竖向位移为1.26 mm。综合考虑4种方案的支护结构应力分析结果,风道压低全断面接口方案的支护结构应力偏小且满足强度要求,因此风道压低全断面接口方案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拱盖法 风道 进洞方案
下载PDF
粉质黏土与中砂互层中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地层变形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哲 张佳玉 +3 位作者 杨韶林 孙煜 谢有军 马小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5,共5页
依托西安地铁8号线小白杨车站工程,针对粉质黏土与中砂互层地质条件,总结了导洞数量及施工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洞桩法车站暗挖施工全过程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粉质黏土与中砂互层中洞桩法导洞施工阶段地表沉降主... 依托西安地铁8号线小白杨车站工程,针对粉质黏土与中砂互层地质条件,总结了导洞数量及施工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洞桩法车站暗挖施工全过程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粉质黏土与中砂互层中洞桩法导洞施工阶段地表沉降主要受导洞数量影响,不同导洞数量下导洞开挖顺序相同时地表沉降规律一致;三导洞方案各种施工顺序下地表沉降普遍较小,三导洞方案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四导洞方案和六导洞方案;洞桩法施工会对地层多次扰动,地表沉降在施工过程中表现出明显阶段性,导洞开挖及扣拱施作是引发地表沉降的主要阶段,主体扩挖易引发地层隆起。经对比分析,粉质黏土与中砂互层中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建议采用三导洞先中后边开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洞桩法 数值模拟 粉质黏土与中砂互层 导洞开挖 导洞数量 地表沉降
下载PDF
暗挖车站及区间邻近地铁高架区间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陆海锋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9期154-158,共5页
当暗挖车站邻近、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地铁高架区间时,为保证既有地铁结构的安全,需采用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措施。以北京地铁12号线大钟寺站及大钟寺站—蓟门桥站区间隧道下穿13号线高架区间为背景,阐述车站邻近和区间下穿施工综合控制措施,... 当暗挖车站邻近、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地铁高架区间时,为保证既有地铁结构的安全,需采用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措施。以北京地铁12号线大钟寺站及大钟寺站—蓟门桥站区间隧道下穿13号线高架区间为背景,阐述车站邻近和区间下穿施工综合控制措施,对复杂环境条件下导洞施工、初支扣拱、深孔注浆、超前支护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明确其设计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并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对车站和区间采取对应的施工控制措施,使得既有线位移满足控制标准;暗挖区间隧道下穿施工是施工控制关键步骤,且引起上方的既有线不同桥桩之间明显的差异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车站 暗挖隧道 既有地铁
下载PDF
施工支洞与特大断面隧洞相交三岔口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
17
作者 吴桃 赵云龙 刘胜虎 《四川水力发电》 2023年第4期14-18,共5页
某水电站引水隧洞为特大断面隧洞,其施工支洞与引水隧洞主洞相交处的三岔口具有跨度大、应力集中、围岩情况不确定、自稳能力差等特点,同时,施工中需要进行挑顶扩挖导致工序转换复杂、对围岩扰动大、应力急剧变化、极易产生掉块、坍塌事... 某水电站引水隧洞为特大断面隧洞,其施工支洞与引水隧洞主洞相交处的三岔口具有跨度大、应力集中、围岩情况不确定、自稳能力差等特点,同时,施工中需要进行挑顶扩挖导致工序转换复杂、对围岩扰动大、应力急剧变化、极易产生掉块、坍塌事故,需要根据不同的围岩类别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并加强隧洞安全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阐述了对三岔口部位开挖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引水隧洞 特大断面隧洞 施工支洞 三岔口 监测 支护措施 施工方法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仪自由设站法在施工期水工隧洞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许烨璋 张炜 +2 位作者 符蓓蕾 屠铁威 丁国章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5期99-103,共5页
针对施工期水工隧洞工况恶劣、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仪自由设站的监测方法,通过在隧道顶部设置固定不动的若干个靶球作为公共基准点,将每期扫描的点云都通过公共点配准到相同的坐标系统下,通过专业三维变形分析软... 针对施工期水工隧洞工况恶劣、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仪自由设站的监测方法,通过在隧道顶部设置固定不动的若干个靶球作为公共基准点,将每期扫描的点云都通过公共点配准到相同的坐标系统下,通过专业三维变形分析软件计算出隧洞在施工期的变形情况。该方法无需在隧洞中事先布设固定观测墩,极大降低了观测成本,且观测实施过程受到施工干扰小,通过实际案例论证,该应用能够有效提取施工期水工隧洞的三维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自由设站法 水工隧洞 变形监测
下载PDF
黄金峡水利枢纽泵站出水洞竖井施工技术研究
19
作者 晏安平 邵北涛 王博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11期55-62,共8页
黄金峡水利枢纽左岸泵站出水洞竖井洞径大、竖井深、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国内外竖井开挖方式的调研,深入分析正井法和反井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针对泵站出水洞竖井特点优化采用反井钻机导孔+导井+全断面扩挖方式开挖,取得了成功。本文... 黄金峡水利枢纽左岸泵站出水洞竖井洞径大、竖井深、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国内外竖井开挖方式的调研,深入分析正井法和反井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针对泵站出水洞竖井特点优化采用反井钻机导孔+导井+全断面扩挖方式开挖,取得了成功。本文针对泵站出水洞竖井开挖揭示的技术问题,从施工布置、开挖方式及出渣、通风、安全措施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峡水利枢纽 泵站出水洞 竖井 反井法 爆破
下载PDF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时结构关键节点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芳 汪挺 +2 位作者 贺少辉 刘军 邹彪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62,共9页
北京地铁14号线东风北桥站至阜通东站区段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修建,并采用PBA(PileBeam-Arch)法小规模暗挖拓展形成地铁车站。将扩挖过程中车站结构的关键节点分为管片接头、K管片分块连接处、纵梁与管片连接处以及主拱初支与K管片连接... 北京地铁14号线东风北桥站至阜通东站区段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修建,并采用PBA(PileBeam-Arch)法小规模暗挖拓展形成地铁车站。将扩挖过程中车站结构的关键节点分为管片接头、K管片分块连接处、纵梁与管片连接处以及主拱初支与K管片连接处4类。根据关键节点的结构形式,采用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模拟施工过程,分析关键节点的变形和内力。结果表明:管片接头和K管片分块连接处变形满足要求;施工过程对管片内力重分布影响很大,部分连接螺栓超出抗拉强度;顶纵梁与顶管片连接处在对称开挖情况下未产生相对滑移,但有略微分离现象,造成顶纵梁抗剪键超出抗拉强度;底纵梁和底管片连接处未出现相对滑移和分离;主拱初支与K管片连接处的焊缝强度满足要求。由此可见,本工程中车站结构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只有局部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铁车站 PBA法扩挖 车站结构 节点受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